下肢运动障碍分析

下肢运动障碍分析
下肢运动障碍分析

下肢运动障碍的分析

臀大肌瘫痪表现为躯干后仰,习称挺胸凸肚步态;

l 单侧臀中肌瘫痪表现为支撑相躯干向患侧侧弯,患侧肩下掣以限制另一侧骨盆下降,双侧臀中肌瘫痪表现为躯干交替向支撑侧侧弯,称鸭步;

l 髋内收肌痉挛表现为交叉步态;

l 髋内旋肌群瘫痪表现为仰卧位患侧下肢外旋较另一侧严重,且无法自己回到中立位;l 翘臀畸形的原因首先是腹肌功能不良,也可能是股四头肌瘫痪、小腿后肌群瘫痪的代偿或屈髋肌痉挛;

l 患侧迈步相画圈畸形的原因是下肢屈肌向心收缩功能差或伸肌痉挛;

l 股四头肌瘫痪表现为患侧负重功能差、膝过伸;

l 迈步相膝屈曲不良的原因是伸膝肌群痉挛或屈膝肌群向心收缩功能差,伸膝肌群痉挛与小腿后群肌功能差有关。此种畸形还表现为以屈髋代偿屈膝不足;

l 迈步相足偏向内侧,为膝内翻,系膝外翻肌群不能平衡内翻肌群;足偏向外侧,为膝外翻,系膝内翻肌群功能相对差。

l 屈膝肌群痉挛可至异常屈膝,影响站立;

l 胫骨前肌瘫痪表现为足下垂,足廓清困难,如伴屈髋代偿表现为跨槛步,轻微者也表现重力缓冲阶段足掌拍地有声;

l 小腿三头肌瘫痪时患足后蹬无力,身体向前推进困难表现为躯干前倾代偿、另一侧步幅缩短、足跟离地延迟、患腿单腿负重时前足站困难、患腿单腿跳困难,下坡(楼)困难,脚尖跑步不能;

l 小腿三头肌痉挛表现为马蹄足(常伴前足内收),足廓清困难,踝阵挛,多伴屈髋代偿表现为跨槛步;

l 足内翻畸形的原因是内翻肌群功能相对强或痉挛,也与膝内旋不足、小腿后肌群痉挛、趾伸肌瘫痪有关;

l 足踝不能为运动提供稳定的支撑表现为患腿单腿站困难,另一侧迈步相缩短;

l 前足负重困难表现为患腿单腿前足站不能或维持困难,跑步困难,患腿单腿跳困难,上坡困难等,与小腿三头肌、拇屈肌和足内附肌的瘫痪有关;

l 拇屈曲困难可表现为拇背伸过度(如巴宾斯基征)、患足后蹬无力等;

l 趾背伸困难可表现为足的远程部分绕第二跖骨形成的纵长轴扭转困难;

l 站起困难尤其是矮凳坐站起困难的原因是不敢使重心前移、下肢伸肌向心收缩能力差、挺腰不及时;

l 坐下困难的原因是重心过早后移;

l 不能维持蹲位的原因是重心后移,也与小腿后肌群对胫骨的控制不良有关;

l 步行时重心过度移向非瘫痪侧的原因是患侧负重能力差,也与患侧髋外展肌控制骨盆的能力差有关;

l 上楼困难的原因有膝屈曲不充分,足下垂,患侧负重能力差,屈髋使重心前移不充分等;l 下楼困难的原因有屈髋使膝过伸造成膝屈曲困难,重心前移不充分,胫骨前移控制不良,过度屈髋造成迈步相下肢的相对长度不够;

l 跑步困难的原因有小腿后群肌在支撑相对踝的控制不良使踝跖屈维持困难,上肢协同摆动功能不良;

l 患腿单腿跳困难的原因是小腿后群肌和足内附肌的瘫痪或爆发力差,拇屈肌无力,趾屈肌痉挛;

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

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 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1.自己牵拉侧卧(起始位必须仰卧,不屈膝,患者自己用健侧手牵拉向患侧卧,用健腿帮助患腿移动) 2.下肢主动横移且下半身随之移动(起始位同上,上肢留在后面) 3.用健侧上肢将患侧上肢提过身体,下肢主动移动且身体随其移动。(起始位同上) 4.患侧上肢主动移动到对侧,身体其他部位随之运动。(起始位同上) 5.移动上下肢并翻身至侧位,但平衡差。(起始位同上,肩前伸,上肢前屈) 6.在3s内翻身侧卧。(起始位同上,不用手) 从仰卧位到床边坐 1.侧卧,头侧抬起,但不坐起(帮助患者侧卧) 2.从侧卧到床边坐。(帮助患者移动,整个过程患者能控制头部姿势) 3.从侧卧到床边坐。(准备随时帮助将患者下肢移至床边) 4..从侧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 5..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 6..在10s内从仰卧到床边坐。(不需要帮助) 坐位平衡 1.必须有支持才能坐帮助患者坐起 2.无支持能坐10s(不用扶持,双膝和双足靠拢,双足可着地靠拢) 3.无支持能坐,体重能很好的前移,且分配均匀(体重在双髋处能很好的前移,头胸伸展,两侧均匀持重) 4.无支持能坐并能转动头和躯干向后看(双足着地支持,不让双腿外展或双足移动,双手放在大腿上,不要移动到椅座上) 5.无支持能坐且向前触地面并返回原位(双足着地,不允许患者捉住东西,腿和双足不要移动,必要时支持患臂,手至少必须触到足前10cm的地面) 6.无支持能坐在凳子上,触摸侧方地面并返回原位(要求姿势同上,但患者必须向侧位而不是向前方触摸) 从坐到站 1.需要别人帮助站起(任何方法) 2.可在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下站起(体重分布不均,用手扶持) 3.可以站起(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和用手扶持) 4.可以站起,并伸直髋和膝维持5秒(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 5.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完全伸直髋和膝) 6.坐—站—坐不需别人准备随时帮助,并在10秒内重复三次(不允许体重分布不均) 步行 1.能用患腿站,另一腿向前迈步(负重的髋关节必须伸展,可准备随时给予帮助) 2.在一个人准备随进给以帮助下能行走 3.不需帮助能独立行走(或借助任何辅助器具)3m 4.不用辅助器具15s内能独立步行5m

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常见畸形模式

摘要: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常常因原动肌无力、拮抗肌过度活动,以及过度活动的肌肉发生形态学变化,从而导致各种固定模式的典型畸形。如果能确定是哪些肌肉过度活动造成了关节畸形,就可以针对性实施去神经支配治疗方法,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的机会。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些肌肉造成了关节畸形,并非轻而易举,因为可能有很多肌肉都经过受累的那个关节,但并不是所有可能引起畸形的肌肉都活动过度。采用多通道肌电图和用局麻药进行诊断性阻滞等方法来检测某个肌肉是否与畸形有关,可以为长期的去神经支配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常见的畸形表现模式,并讨论与之关联的肌痉挛问题,以及其他形式的肌肉过度活动、瘫痪、挛缩和随意运动控制障碍等情况。 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常见畸形模式Nathaniel H. Mayer, MD; Alberto Esquenazi, MD;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常会导致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S),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特点包括:出现痉挛状态;其他形式的非随意的肌肉过度活动、主动运动无力、以及造成随意运动调节受损的各种运动控制异常。肌肉过度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痉挛状态、反射亢进、阵挛、痉挛性协同收缩、痉挛性张力障碍、屈肌反射传入活动及联合反应增强。痉挛状态和屈肌反射传入活动在脊髓中进行处理,联合反应、协同收缩和UMNS张力障碍都有脊髓以上的起源,后两者还对牵拉有敏感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患者(特别是脑外伤、缺氧性脑病和脑卒中后发生综合征的患者)中,常见局灶性肌肉功能障碍,表现模式多种多样,可导致上肢和下肢关节的畸形1。搞清楚具体是哪些肌肉造成了关节畸形,是非常有用的病情评价策略,因为去神经支配技术(如使用神经破坏药、化学去神经支配药物或者外科手术)可利用这些信息,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2。 下文中,我们来讨论与受累肌肉过度活动、轻瘫、挛缩和随意运动控制功能受损相关的畸形常见模式。表1总结了所涉及的肌肉。切记某个特定患者的畸形不一定涉及所有的肌肉,另外,有些非随意活动过度的肌肉比其无活动过度的原动肌弱,这种情况下的肌肉活动过度不会导致畸形或功能受损,所以可能不适宜进行化学去神经治疗。治疗决策常常最好认为是假设,需要通过临床试验和随访检查进行验证和评价。 表1.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常见畸形模式中可能过度活动的肌肉 下面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所见畸形的常见模式,以及每种畸形可能涉及的肌肉。同时也列出了每种畸形中受累的软弱肌肉,但切记即使这些肌肉有非随意过度活动,也不会造成畸形,因此这些肌肉不适合用化学去神经支配治疗。还必须注意,具体某个患者中所列的肌肉不一定都受累;力量比较大的原动肌可能会制衡活动过度的对抗肌,经过某个关节的所有肌肉都对该关节的肌力平衡有所贡献。临床医生在考虑任何治疗决策时,最好都当作是对畸形来源的假设检验,在这方面,第一步先进行诊断性神经阻滞可能比较好。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记录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 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科室:住院号:联系电话: 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发病日期: 主观资料(S): 诊断/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疼痛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的疾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或其它呼吸道问题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哽噎感 □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 □其它神经疾病__________________ _ □认知障碍 □手术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疗/放疗 □误吸/吸入性肺炎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它影响吞咽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的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有 症状的发生:□突然□逐渐:开始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 症状:□进食固体差□进食液体差□疲劳时差□口腔期出现症状□导致体重减轻□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资料(O): 意识水平:□清醒□嗜睡□昏迷 认知-语言情况:□需更进一步评估□不需评估 口腔/颜面检查 呕吐:□完整□缺失 咳嗽:□强烈□弱□缺失 咳嗽反应时间:□马上□推迟 清嗓:□强烈□弱□缺失 清嗓反应时间:□马上□推迟

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概况综述

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概况综述 自1861年英国矫形外科医生威廉·约翰·利特尔(WilianJahnLitle,1810—1894)发表第1篇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论文后,各国相关学科的专家相继对此作了研究。 脑瘫是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综合征,是继小儿麻痹症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致残性疾病。运动障碍导致大量儿童长期或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损失和 负担,使社会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脑瘫运动障碍的治疗尤为重要。脑瘫儿童的患病率各国脑瘫儿童的患病率都很高,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500万脑瘫患儿,其中50%以上合并智力低下,30%合并癫痫。在中国,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告,全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86‰),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另有资料报告,目前我国约有77万一175万脑瘫患儿。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国外主要用Bobath等运动疗法,近年国内结合传统医学等疗法治疗脑瘫的方法较多。现把目前治疗8,JD脑瘫常用方法 综述如下; 1运动疗法 1839年英国著名学者WilianJahnLitle博士开始了运动疗法治疗;J,JL脑瘫的研究;1941年美国学者Phelps最早明确的提出运动疗法是治疗脑瘫的主要方法,改变了脑瘫是不治 之症的观点;1965年著名的Bobath疗法问世,并很快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和采用。我国对脑瘫的研究起步较晚,2O世纪7O年代前脑瘫患儿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仅可用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80年代初佳木斯小儿脑瘫研究中心首次引进了Bobath疗法,2O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很好地推广, 临床经验表明Bobath疗法是治疗小儿脑瘫运动障碍的首选方法,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已见大量的报告。Bobath运动疗法治疗重点是阻止原始反射,促进正

肢体障碍如何分级

肢体障碍如何分级 2011-02-17 09:16 对于肢体障碍(physical impairment)的定级和分类,我国在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就已作了明确的规定。肢体障碍类别是多种多样的,在下面内容中,我们只介绍常见的类别或病例,以便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儿童,给予必要的帮助。 1.肢体障碍的概念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规定: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或参与的局限。 肢体残疾包括: (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 (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3)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2.肢体障碍的分级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把肢体障碍分为以下四级:肢体障碍肢体残疾一级: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3)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 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 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不同部位缺失 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肢体障碍肢体残疾二级:基本上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 2)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 3)双大腿缺失 4)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 6)三肢在不同部位缺失(一级中的情况除外) 7)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肢体障碍肢体残疾三级: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 1)双小腿缺失 2)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3)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4)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 5)二肢在不同部位缺失(二级中的情况除外)

完整版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

推荐: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 标签:吞咽困难评估量表卒中康复分类:卒中单元2009-05-14 23:54 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 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 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 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 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 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 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 5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 6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 7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 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 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 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 疗效判定标准: 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 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 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 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 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 2 级: 3 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 3 级:具备2 个条件则误吸减少;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一)量表基本知识 GMFM是Russell等人于1989年设计的测量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改变的测量工具,属于标准对照发展性量表,能有效反映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改变,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工具。GMFM量表主要用于评估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儿童在5岁以内能完成所有项目,虽然是针对脑瘫儿童设计的,但也可使用于Down syndrome儿童,近年来也有不少研究者用来测定其它类型的运动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来那个表的不同版本: GMFM最初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医师判断筛选85个项目,在经过信效度研究后,增加了3个项目,形成了GMFM-88项版本,2000年Russell等人使用Rasch分析法对GMFM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最后确立了GMFM-66项。国内任永平等将GMFM修订成80项,增加了原始反射和平衡反应等项目,同时删除了部分评估项目,但是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检验,反射和反应项目的增加与原版量表以功能测试为主的目的相违,在国内未得到广泛使用。 GMFM-88结构: GMFM-88包括88个项目,分5个能区: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C区(爬行与跪);D区(站立位);E区(行走于跑跳)。每项均采用4级评分法,其中A区总分为51分(17项);B区为60分(20项);C区总分为42分(14项);D总分为39分(13项);E区总分为72分(24项)。 GMFM-88评分标准与结果: GMFM的每一个都为4级评分,具体标准:0分:动作还没有出现的迹象;1分:动作开始出现—只完成整个动作的10%以下;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整个动作的10%-90%;3分:整个动作可以全部完成。当无法确定分数时,按照较低的等级给分。 GMFM-88提供五种评分结果: 原始分:五个能区的原始分 各能区百分比: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 总百分比:五个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5 目标区分值:选定目标能区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选定能区数GMFM-66的特点: GMFM-66的项目由GMFM-88经过Rasch分析后,筛选出具有线性特征(项目特性线)的项目所组成,GMFM-66项目需要使用电脑程序(Gross Motor Ability Estimator,GMFM软件)输入每个项目的得分,并经分析转化后得到GMFM-66分值。与GMFM-88相比GMFM-66具有如下特点:①属于等距量表,它提高了总分和变化分数的可理解性,能够合理、客观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变化;②重新确立了项目难度顺序;③删除22项不适合项目后,增加了评估的单维性;④重新确定GMFM测定在脑瘫人群中信效度(比GMFM-88建立时使用的样本更大,共537例)。但是GMFM-66不能提供各个功能分区的分值,因此GMFM-88目前依然得到广泛使用。

小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小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年第1期第13卷经验交流 作者:张捧玉1 吴艳青1 单位:1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054000 我院自1996年11月以来,收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24例。在原发病的急性期或恢复期,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根据小儿天性活泼多动的特点,将娱乐游戏寓于康复治疗中,配合心理治疗等,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儿中,男16例,女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 中枢性瘫痪:偏瘫10例,病程10天至1年;其中脑栓塞3例,脑肿瘤2例,脑出血2例,脑外伤2例,脑炎1例。脑瘫8例,病程3~7年;其中偏瘫型6例,单瘫型1例,截瘫型1例,早产3例,窒息4例,新生儿黄疸1例,均无明显言语及智力障碍。 周围性瘫痪:足下垂2例,均为腓总神经麻痹,病程1个月~2个月。关节挛缩固定4例,病程7天~25天,其中骨折石膏固定致肩、肘关节固定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肩关节炎1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物理疗法:选用超声波疗法和功能性电刺激 超声波疗法:利用超声波的细微按摩作用和温热作用,松弛痉挛的肌肉,松解粘连的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于骨科病例,选择

中小量的超声波治疗,每日1次,每次5~10min,10次为1疗程。 功能性电刺激:用电刺激瘫痪的肢体,以其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纠正患肢的功能,用于软瘫的病例,选用神经肌肉功能性电刺激,对上肢的伸肌(垂腕)、下肢的伸肌(垂足)给予刺激,每日1次,每次10min,刺激电流强度为清醒的患儿能够耐受即可。随着功能的恢复,刺激强度逐渐减弱。 1.2.2 针刺治疗:选用头针加体针。头针选穴为运动区穴,体针选穴为肩、曲池、内关、合谷、环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冲,面针选穴为:地仓、颊车、、丝竹空等。用于软瘫、面瘫、足下垂患儿。每次20min,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肌张力增高后停止。 1.2.3 按摩:对软瘫的肌肉行快速擦刷、揉捏、拍打等强刺激,对于痉挛的肌肉行安抚性推摩等轻刺激,适用于所有患儿,将按摩贯穿于运动疗法和关节牵引中。 1.2.4 心理治疗:治疗师与患儿交谈,观察患儿的情绪、心理、兴趣,进行诱导和启发,调整病态心理;与患儿交朋友,消除生疏感;与患儿一起做游戏,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威信;播放儿童音乐和歌曲,如《小螺号》、《卖汤圆》等,与患儿一起哼唱,稳定患儿情绪。 1.2.5 娱乐活动与运动疗法。 软瘫期:①仰卧位:健手握住患手(Bobath手),向上、下、左、右击打悬于空中的彩色气球;玩具置于患侧,另其翻身,健手抓玩具;臀下放一发声的塑料玩具猪,另患儿抬臀、放下时发出叫声,

GUSS吞咽功能评估量表.doc

GUSS (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 Gugging 吞咽功能评估表) 1.初步检查/间接吞咽测试(患者取坐位,至少60度) 是 否 警惕 (病人是否有能力保持15分钟注意力) 1 □ 0 □ 主动咳嗽/清嗓子 (病人应该咳嗽或清嗓子两次) 1 □ 0 □ 吞咽口水: ·成功吞咽 1 □ 0 □ ·流口水 0 □ 1 □ ·声音改变 (嘶哑,过水声,含糊,微弱) 0 □ 1 □ 总计: 5分 分析: 1~4分:进一步检查1 5分:进入第二步 2.直接吞咽测试(材料:水,茶匙,食物添加剂,面包) 姓名: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

按下面的顺序: 1→ 2→ 3→ 糊状食物★液体食物★★固体食物★★★ 吞咽: ·不能 ·延迟(?2秒,固体?10秒) ·成功吞咽 0 □ 1 □ 2 □ 0 □ 1 □ 2 □ 0 □ 1 □ 2 □ 咳嗽(不由自主):(在吞咽前,时,吞咽后-- 3分钟后) ·是 ·否 0 □ 1 □ 0 □ 1 □ 0 □ 1 □ 流口水 ·是 ·否 0 □ 1 □ 0 □ 1 □ 0 □ 1 □ 声音改变:(听病人吞咽之前和之后的声音,他应该说“O”)·是 ·否 0 □ 1 □ 0 □ 1 □ 0 □ 1 □ 总计: 5分 5分 5分 1~4分:进一步检查1 5分:继续用液体1~4分:进一步检查1 5分:继续用固体 1~4分:进一步检查1 5分:正常 总合计(直接和间接吞咽测试): _______(20分) ★首先给予病人1/3~1/2勺半固体(类似布丁的食物)。 如果给予3~5勺(1/2勺)没有任何症状,则进行下面的评估。 ★★3,5,10,20毫升水--如果没有症状继续给50毫升水.50ml水应以患者最快速度进食(Daniels等2000年,Gottlieb等1996年) 评估和调查时得出 的一个标准。 ★★★临床:一小片干面包,重复5次。10s钟时间限制包括口腔准备期。 内镜:蘸有色液体的干面包 1 使用透视做吞咽检查(VFES) 使用内镜做吞咽检查(FEES) GUSS--评价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偏瘫运动功能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临床诊断: 主要功能障碍: 二、运动功能评定 1.肌力评定 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3.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容棉花或者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者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冷觉用装有5-10℃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45℃的温水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 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的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者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作为分子记录(如4/5)。 ③震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骨上棘,股骨稍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3)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在深、浅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①两点辨别觉: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3-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

心理学-第三章 感知觉

第三章感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2.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不变性 3.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觉的恒常性表现()。 A.大小的恒常性 B.重量的恒常性 C.形状的恒常性 D.颜色的恒常性 4.“吃过苦的中药后再吃糖,感觉糖特别甜,吃过糖后再吃中药,感觉特别苦”这是()现象。 A.感觉后象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5.晚上当我们从比较暗的室外来到明亮的室内时,视觉的感觉阈限会()。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不一定 6.注视打开的电灯几分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产生一片黑背景,黑背景中间还有一电灯形状的光亮形状,这是()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象 D.感觉的相互作用 7.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线索有重要作用。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8.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 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 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9.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 A.观察 B.想象 C.意志控制 D.记忆 10.在对事物的知觉中有以往经验,只是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说明,这一特性是()。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1.一个人从我们的面前越走越远时,我们并没有觉得他越来越小,这是()。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整体性 D.知觉恒常性 1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相对感觉阈限 13.()的视觉敏感发展到一生中的最高水平。 A.小学生 B.中学生 C.大学生 D.成人 14.人的心理活动能在时间上连续,主要是由于()。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15.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16.“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感觉适应 17.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现象是()。 A.联觉 B.幻觉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18.“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错觉 19.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 A.正后像 B.负后像 C.视觉适应 D.感觉对比 20.看两歧图形时,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发生变化,这说明了知觉的()。 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21.电视、电影、活动性商业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

wo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w o 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郭铁成,卫小梅,陈小红.改良A s h w o r t h量表用于痉挛 评定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0): 906-909 wo1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价项目 项目号项目内容 1前臂放到桌子(侧面) 2前臂由桌子放到盒子f侧面) 3在桌面上伸肘(侧面) 4在桌面有负荷伸尉(侧面) 5手放到桌子(正面) 6手由桌子放到盒子(正面) 7在桌面屈肘拉回O.45kg的物体 8拿起易拉罐到嘴边 9从桌面上拿起铅笔 10从桌面拿起曲别针 11叠放3个棋子 12翻转3张纸牌 13在锁中转动钥匙 14叠毛巾 15提1.35kg篮子到旁边桌子上 WMFT由15个项目组成.1—6为简单的关节运动.7一15为复合的功能动作(表1)。对所有动作当场进行计时和动作质量打分(O一5分,6个分级),目前该量表的评价手册还没有进行汉化,以下是评测项目和评分标准。WMFT功能能力评分: 0分:所测试的上肢没有尝试参与测试 1分:所测试的上肢没有功能性的参与但试图参加.在单侧动作的测试中.未被测试的上肢有可能帮助测试上肢。 2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但需要未测试上肢的帮助.如小的调整或变换位置.或需要2次尝试才能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非常慢。在双侧任务中,被测试上肢功能损害非常严重。只能作为辅助。 3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但是动作受到协同运动的一些影响。或动作完成较慢及需要努力才能完成 4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动作接近正常.但是完成速度轻度变慢,或缺乏精确度.良好的协调和流畅性。 5分:所测试的上肢参与测试并完成任务.表现为正常动作。以健侧上肢动作为正常标准。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障碍的评估 正常吞咽是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在上述肌肉和关节、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吞咽过程一般分为五期,口腔前期(所需时间不定),口腔准备期(视食物而定),口腔期(1秒),咽期(1秒),食管期(0.75秒)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 吞咽障碍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引发和加重某些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肺部感染、脱水、窒息等 阻碍神经功能康复 增加死亡率 吞咽障碍临床表现: 口腔期:咳嗽、吞咽前呛咳,食物粘附在口中,进食缓慢,以固体食物最糟糕 咽期:食物在舌根堆积阻塞感、食物未向下推进将食物咳出,咳嗽或梗呛,吞咽后咽异物感,食物反流,嗓音嘶哑 食管期:进食后呕吐、鼻腔反流、胸痛、胸部阻塞感、慢性烧心感 吞咽障碍评估:

(一)临床检查 包括患者相关既往史、高级脑功能和意识状态,主观上吞咽异常的详细描述,如吞咽困难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频率、加重和缓解的因素、症状、继发症状;观察是否存在气管套管、鼻饲管或胃造瘘以及目前的进食方式与食物类型,了解患者目前的营养状态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颜面功能评估 1、直视观察:观察口腔分泌物状况,唇、颊、舌、硬腭、软腭等结构完整性及粘膜完整性,腭弓形状及是否存在舌肌萎缩 2、量表评定:常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表中吞咽部分项目评定,包括下颌位置、唇运动、舌运动、软腭运动以及喉运动,每项最低1

分,最高5分 (三)吞咽功能筛查 1、反复唾液吞咽试验 2、饮水试验 (四)特殊检查 1、吞咽造影检查 2、电视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 3、测压检查 4、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5、超声检查 6、肌电图检查

吞咽障碍临床评估表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 姓名: 年龄: 性别: 床号: 科室: 住院号: 临床诊断: 发病日期: 影像学诊断: 联系电话: 主观资料(S): 诊断/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 疼痛报告: 既往的疾病史: □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或其它呼吸道问题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 哽噎感 □ 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 □ 其它神经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 □ 认知障碍 □ 手术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疗/放疗 □ 误吸/吸入性肺炎 □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它影响吞咽的情况 □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的主诉: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 □ 无/有 症状的发生: □ 突然 □ 逐渐:开始 __________ 接着 ________ 症状: □ 进食固体差 □ 进食液体差 □ 疲劳时差 □ 口腔期出现症状 □ 导致体重减轻 □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资料(O): 意识水平: □ 清醒 □ 嗜睡 □ 昏迷 认知-语言情况:□ 需更进一步评估 □ 不需评估 口腔/颜面检查 呕吐反射: □ 完整 □ 减弱 □ 缺失 自主咳嗽: □ 强烈 □ 减弱 □ 缺失 咳嗽反应时间:□ 马上 □ 推迟 自主清嗓: □ 强烈 □ 减弱 □ 缺失 清嗓反应时间:□ 马上 □ 推迟 声音质量: □ 沙哑 □ 带呼吸声 □ 湿润 唇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流涎a b c d e 唇拢a b c d e 唇缩a b c d e 鼓腮a b c d e 下颌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下垂a b c d e 咀嚼运动a b c d e 舌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伸 舌a b c d e 摆 左a b c d e 舔上唇a b c d e 摆 右a b c d e 舔下唇a b c d e 软腭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提 升a b c d e 咽反射a b c d e 语言: □ 构音障碍 □ 失语症 □ 无异常 □ 需进一步评估 食物选择: 进食场所: 进食体位:躯干位置 头部位置 食物选择:□ 冰块 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03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李初阳 对脑瘫儿童运动障碍进行合理的康复管理是脑瘫康复的主要任务,科学的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基本思路: 1、发展学的观点; 2、系统科学的观点; 3、注重治疗与评估相结合的观点; 4、循征医学的观点。 动态运动系统理论强调多因素、动态化、系统化原则,所以在对脑瘫儿童的运动障碍进行康复管理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1、对治疗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确定各种要素对运动功能影响的程度,这些要素包括姿势、反射、肌肉、骨骼、感觉、认知、动机和环境等,应用各种手段对这些要素进行适当合理地干预和调整; 2、各种治疗手段之间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有机地整合,运用各种手段在预防和控制脑瘫儿童二次损害的基础上,帮助并促进脑瘫儿童选择与自身条件最为适宜的优化运动模式。 评估是脑瘫儿童运动障碍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评估的主要目的有: 1、明确脑瘫儿童运动发育水平,了解患儿的关于特征和进展状况; 2、帮助判断进行运动治疗的适时性; 3、回答家长对患儿运动发育水平的疑问,引导家长配合进入系统的康复管理 4、为设定运动治疗目的和计划收集必要的情报; 5、测定运动能力的改变状况,评价治疗的效果,鼓励家长坚持接受系统康复管理; 6、为科学研究进行数据收集。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 简称ICF),见图1 对人体功能残障进行了5个维度的最新定义: 1、生理、病理学改变(组织生化学); 2、机体受损(器官系统、解剖学); 3、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受限); 4、日常生活能力低下 5、社会活动受损

感知觉

一.什么是感知觉 1. 感觉 * 定义:人脑对当前起作用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在人脑中产生的,感觉器官只是起一个传递信息的作用 ◇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反映,是当前的刺激 ◇反映的是个别属性(颜色气味温度) ◇感觉是最简单而又最基本的认识过程 ◇没有感觉提供信息,人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还会导致心理活动的紊乱,甚至导致心里疾病。“感觉剥夺实验” ◇各种感觉通道获得信息不是截然分开的“瞎子的听觉特别的灵敏” * 分类 ◇外部感觉 (1)视觉眼睛是视觉的感觉器官,感受器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在大脑中皮层的枕叶产生。光波是视觉刺激,但人所能看到的光波为380纳米到780纳米,视觉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适应。 视觉的适应分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提问:当你看完电影,刚从电影院出来时,眼睛会有什么反应?――明适应 所谓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的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所需的时间很短,只要1秒钟,我们就能逐渐看清事物,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能全部完成。 提问:当我们从阳光灿烂的室外突然走进阴森黑暗的小房间,你的眼睛会有什么反应―――暗适应 所谓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暗适应所需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整个暗适应的大概要30-40分钟左右。 (2)听觉耳是听觉的感觉器官,感受器是毛细胞,在大脑皮层的聂叶产生。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我们所能听到的光波为20―――20000赫兹,声音一定要借助于某种介质才能为人所觉察。如,空气,水等,在真空中人是无法听到声音的。 人所获得的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得到的。 (3)嗅觉鼻子是嗅觉的感受器官,其感受器是嗅细胞,在大脑皮层的边缘系统产生,能感受有气味的气体物质。 (4)味觉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在中央后回最下部产生,能感受到溶解于水、唾液和脂类的化学物质。人的味觉有甜、苦、酸、咸四种。但我们平时所尝到的味道往往不是简单的一种,而是多种味觉的混合。舌尖对甜最敏感,舌中对咸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最敏感,舌后对苦最敏感。 (5)皮肤觉其基本形态有四种: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人大部分的外部感觉都有适应的过程。“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但痛觉不能适应,这是为了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内部感觉 (1)运动觉也叫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2)平衡觉也叫静觉,是由人体作加速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所引起的。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平衡觉与视觉、内脏感觉都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兴奋时,视野中的物体似乎出现移动,人的消化器官也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如晕船、晕车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39355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39355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39355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393554.html,

运动障碍疾病疾病研究报告

运动障碍疾病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锥体外系疾病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病症体征:不自主运动,运动不足综合征,运动失调 疾病介绍: 运动障碍疾病是怎么回事?运动障碍疾病又称锥体外系疾病,主要表现随意 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本组疾病源于基底核功 能紊乱,通常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前者以运动贫乏为特征,后者主要表现异常不自主运动 症状体征: 运动障碍疾病有哪些症状表现?以下就是关于运动障碍疾病症状的详细介绍: 1、不自主动作。 2、动作缺失或缓慢而无瘫痪。 3、姿势及肌张力异常。 间接通路的功能亢进引起动作缺失与僵直,间接通路的功能不足引起舞蹈症 及投掷症;直接通路的功能亢进引起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或抽动动作,直接 通路的功能不足则引起动作缓慢。 化验检查: 运动障碍疾病有哪些检查方法?以下就是关于运动障碍疾病检查的详细介绍:血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生化检查,有助于运动障碍疾病诊断,如肝豆状核变 性患者血清铜,尿铜和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测定,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1、CT或MRI检查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显示双侧豆状核区低密度灶或MRI显示信号异常。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 可显示纹状体DA转运载体(DAT) 功能降低,DA递质合成减少和D2型DA受体活性改变等,对帕金森病诊断颇有意义。 3、基因分析对确诊某些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 运动障碍疾病有哪些诊断方法?以下就是关于运动障碍疾病诊断的详细介绍: 1、病史 (1)发病年龄:常可提示病因,如婴儿或幼儿期起病可能为脑缺氧,产伤,胆 红素脑病或遗传因素,少年期出现震颤可能是肝豆状核变性;也有助于判定预后,如儿童期起病的原发性扭转痉挛远较成年起病严重致残率高;相反的,老年发病 的迟发性运动障碍较年轻发病顽固。 (2)起病方式:常可提示病因,如急性起病的儿童或青少年肌张力障碍可能提 示药物不良反应,缓慢起病多为原发性扭转痉挛,肝豆状核变性等;急性起病的 严重舞蹈症或偏侧投掷症提示可能为血管性病因,缓慢隐袭起病可能为神经变 性疾病。 (3)病程:对诊断也有帮助,如小舞蹈病通常在起病6个月内缓解,与儿童期 起病的其他舞蹈病不同。 (4)药物如酚噻嗪类及丁酰苯类可引起运动障碍。 (5)某些疾病如风湿热,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可伴舞蹈样动作。 (6)家族史:有诊断意义,如亨廷顿病,良性遗传性舞蹈病,特发性震颤,扭 转痉挛,抽动-秽语综合征等有遗传背景。 2、体检 可了解运动障碍症状特点,明确有无神经系统其他症状体征,如静止性震颤,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强直提示帕金森病,角膜K-F环提示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 病和肝豆状核变性等除运动障碍,常伴精神和智能损害。 锥体外系疾病须注意与锥体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相鉴别,后者主要 临床特点以瘫痪(肌力减退)为主,一般不难鉴别,另外,不同类型锥体外系疾病之间的鉴别更为重要。 并发症: 运动障碍疾病有哪些并发症?以下就是关于运动障碍疾病并发症的详细介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某些运动障碍疾病同时伴有智能障碍和(或)精神, 行为障碍。 治疗用药: 运动障碍疾病有哪些药物治疗法?药物如何治疗运动障碍疾病?以下就是关 于运动障碍疾病治疗的详细介绍:

十大运动疗法各自适应的功能障碍

十大运动疗法各自适应的功能障碍 学号:201440402050 姓名:刘影 一.关节活动术:适用于1.软组织挛缩、粘连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2.关节活动度变小,活动范围减小 3.肌力下降(主动运动) 4.被动运动可以改善由于制动或者不能主动活动引起的并发症状二.关节松动术:适用于:1.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并伴有僵硬(麦特兰德Ⅰ、Ⅱ) 2.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麦特兰德Ⅲ、 Ⅳ) 3.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三.增强肌力及肌耐力训练:肌力下降、不足,肌耐力变小(失用性肌肉萎缩、神经性肌肉 萎缩、关节源性肌肉萎缩、肌源性疾病、骨关节畸形、脊柱稳 定性差、关节周围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平衡、内脏下垂、尿失禁 等) 四.软组织牵伸技术:适用于:1.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2.软组织损伤、挛缩 3.肌张力下降的肌群 五.体位转移:适用于:1.偏瘫患者的床上翻身、床上卧位移动、由卧位到床边坐位、由床 边坐位到卧位的转移、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床与轮椅之间的 转移、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进出浴盆之间的转移 2.四肢截与截瘫患者的床上翻身、卧位与座位之间的转换、直腿坐 位移动、不同平面之间的转移 3.脑瘫患儿的卧位立起、坐位站起、从跪位站起 六.平衡协调技术:适用于:1.平衡功能障碍(肌力和肌耐力低下、疼痛和痉挛、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障碍) 2.协调功能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额叶 性,顶叶性,颞叶性、感觉共济失调) 七.步行功能训练:适用于:1.由于肌力下降不能支撑体重或不能保证完成摆动等动作 2.髋、膝、踝关节的损伤、疼痛、软组织挛缩等造成站立不行 3.平衡能力降低造成站立或步行不能 4.协调肌力的降低(主动肌、固定肌以及协同肌和拮抗肌之间 的协调配合异常) 5.步行时关节的本体感觉异常,影响了步行的进行 6.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控制步行的能力受损或破坏八.牵引疗法:适用于:1.椎间间隙、椎间孔、椎管容积变窄引起的对神经根的压迫 2.椎间小关节紊乱、脊柱的排列异常 3.肌肉痉挛、疼痛、炎症以及组织病损的修复 4.关节活动受限,劲椎、腰椎平衡被破坏 5.关节囊、韧带的挛缩,软组织粘连,脊柱四肢关节活动度减小 6.脊柱外伤时的早期复位和制动 九.心肺功能训练:适用于:呼吸功能训练: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慢性实质性肺疾病 3.哮喘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