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曲霉与聚多曲霉鉴别
真菌毒素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如曲霉属、青霉属及镰孢属,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易引起人和动物病理变化和生理变态的次级代谢产物。
研究证实,真菌毒素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可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部分真菌毒素已被证实具有致癌、致畸、致细胞突变的“三致”作用。
据世界粮农组织(FAO) 报告,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作物遭受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数千亿美元。
几种典型的真菌毒素及其危害:迄今发现已有300 种真菌毒素,粮食中主要真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等。
不同种类的毒素有各自的特点及危害。
(一)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T)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AFT是一类结构相似的物质,包括B1,B2,G1,G2,M1,M2,P1,R1等十七种异构体。
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发出荧光,根据荧光颜色的不同,可以把黄曲霉毒素分为B族和G族。
AFT耐热,加热到280℃是才发生裂解而破坏,所以一般的烹调加工很难将其清除。
AFT 在中性、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在PH9-10的强碱性溶液中,能迅速分解,产生钠盐,但此反应是可逆的,在酸性条件下又能形成带有荧光的AFT。
1、易受污染的食品黄曲霉毒素对粮食食品的污染非常广泛,主要受污染的食品有:花生及其制品、玉米、棉籽、大米、小麦、大麦及豆类及其制品。
其中花生及其制品、玉米污染严重,其次是大米、大麦,豆类很少受污染。
2、对人体的危害AFT按急性毒性分级属于极毒类,其LD50为0.24~0.32mg/KgBW(雏鸭)对人主要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脑病。
黄曲霉毒素的慢性中毒发生在高温高湿地区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表现类似雷耶氏症,如1963年发现于泰国的神经系统疾病,每年泰国有几百名1-13岁的儿童,由于类似于雷耶氏症的急性脑病和内脏脂肪变性而死亡。
杂色曲霉菌ppt课件
1
一:简介
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是日本学者初田勇于 1954年从杂色曲霉的菌丝体中首先分离并命名的,杂色曲 霉素主要是杂色曲霉(AsperNllus vel‘sicolor’)和构巢曲霉 (Asper—gmus mdulans)的最终代谢产物,同时又是黄曲霉 (Asper百llus:flavtIs)和寄生曲霉(Asperg.1lus parasiticus) 合成黄血霉毒素过程后期的中间产物,它们是一组结构类 似的有毒化合物。 据报道,感染了杂色曲霉的玉米在27℃的环境下,21天可 产生杂色曲霉毒素12g/kg以上,。目前已经确定结构的有 十几种。杂色曲霉主要污染玉米,花生,大米和小麦等谷物, 但污染范围和程度不如黄曲霉毒素。不过在肝癌高发区居 民所食用的食物中,杂色曲霉素污染较为严重;在食管癌的 高发地区居民喜食的霉变食品中也较为普遍。
8
选黄豆自然发酵中的黄绿色霉菌作为分离米 曲霉的菌种来源
9
目前我国还没有规定食品中杂色曲霉毒素的 限量标准
10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些日常生活安全小常识
1.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 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这样做看 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目 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 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 毛巾擦拭。 2.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人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 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医学实验证明, 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 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 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 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 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 胞突变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 扔掉为好。
如何在显微镜下区别毛霉、根霉、曲霉、青霉?
如何在显微镜下区别毛霉、根霉、曲霉、青霉?•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
菌丝为无隔膜的单细胞,多核,以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
毛霉的菌丝体在基质上或基质内能广泛蔓延,有假根和匍匐枝,孢囊梗直接由菌丝体生出,一般单生,分枝较少或不分枝。
分枝顶端都有膨大的孢子囊,囊轴与孢囊梗相连处无囊托。
•根霉•根霉的菌丝无隔膜、有分枝和假根,营养菌丝体上产生匍匐枝,匍匐枝的节间形成特有的假根,从假根处向上丛生直立、不分枝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圆形的孢子囊,囊内产生孢囊孢子。
孢子囊内囊轴明显,球形或近球形,囊轴基部与梗相连处有囊托。
根霉的孢子可以在固体培养基内保存,能长期保持生活力。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用途广泛,其淀粉酶活性很强,是酿造工业中常用糖化菌。
我国最早利用根霉糖化淀粉(即阿明诺法)生产酒精。
•曲霉广泛分布在谷物、空气、土壤和各种有机物品上。
生长在花生和大米上的曲霉,有的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能导致癌症,有的则引起水果、蔬菜、粮食霉腐。
•曲霉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霉菌。
在幼小而活力旺盛时,菌丝体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为顶囊,一般呈球形。
项囊表面长满一层或两层辐射状小梗(初生小梗与次生小梗)。
最上层小梗瓶状,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
以上几部分结构合称为"孢子穗"。
孢子呈绿、黄、橙、褐、黑等颜色。
这些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
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
曲霉孢子穗的形态,包括分生孢子梗的长度、顶囊的形状、小梗着生是单轮还是双轮,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结构及颜色等,都是菌种鉴定的依据。
•曲霉属中的大多数仅发现了无性阶段,极少数可形成子囊孢子,故在真菌学中仍归于半知菌类•青霉菌属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
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
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
大米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危害
染 的粮食 , 还制定 了一系列相关的标准来监督企业执行 , 但对 于含黄 曲霉毒素浓度较低的粮食 和食 品依然无法进行控制 。
1 几种 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危害 11 黄 曲霉毒素 ( f t i, F 是 由黄 曲霉 ( se ̄ u a . A ax A ) l on A p r H sf - l V¥ 、 I ) 寄生 曲霉 ( . a si s I A pr ic 代谢 所产生 的一类结 构相 似 的 a tu 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 , 它具 有强烈 的毒性 和致 癌性 ( ) 曲霉毒素对 粮食食 品的污 染非常 广泛 , 1黄 主要 受污染 的 有: 花生及其制 品、 玉米 、 棉籽 、 大米 、 麦 、 麦 、 类及其 制 小 大 豆 品。主要原因是粮食未 能及时 晒干或储藏 不 当, 黄 曲霉 或 被 寄生曲霉污染 而产 生此类毒 素。( ) 2 黄曲霉毒 素的毒性 极其 强烈 , 其毒性 比氰化钾还要严 重 。黄 曲霉 毒素 的急 性 中毒 主 要是侵犯肝脏 , 引起 肝脏坏死 , 慢性中毒则发生在高温高湿地 区受黄曲霉毒 素污染严重 的场所 , 表现类似雷耶 氏症 。
【 关键 词】 真菌毒素 ; 真菌毒素的危害 ; 真菌毒素 的预防
真菌毒素通常也会被 叫做 霉菌毒 素 , 它是 霉菌所产 生 的 代谢产物 , 极易损害 到人 和家畜等 的健康 , 它所 引起 的疾病为
霉菌中毒症或真菌中毒症。最常见且危 害最大 的就是黄 曲霉 毒素, 由于真菌在食物或食品原料 中的存在是很普遍 的 , 尽管 国家卫生部 门禁止企业在食品生产加 工过程中使用被严重污
2 1 2月 0 0年
第八章 真菌引起的毒素中毒症
第八章真菌引起的毒素中毒症真菌引起的毒素中毒症•真菌在环境中大量存在,分布广泛,粮食、食品、饲料等常被污染,其中有些菌株能产生真菌毒素(真菌的有毒代谢产物),很多种毒素具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毒性。
摄入后可引起人或家畜的急性或慢性真菌中毒症(mycotoxicosis)。
•谷物中的霉菌毒素(mycotoxin)存在于丝状霉菌的菌丝体及其孢子中其引起的中毒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当畜禽食入强毒性的霉菌毒素时所发生的疾病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通常不能与霉菌病相混淆(霉菌病是由真菌侵袭宿主并在宿主组织细胞内增殖所引起的病变)•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很早就对真菌中毒症有一定的认识。
毒蘑菇在我国许多古书中早有详细记载。
•我国乌苏里江地区农民,很早就发现赤霉病麦,进食后引起昏迷,而称为“迷神麦”。
•1882年苏联远东地区有“醉谷病”的记载,就是由于食用霉变的谷物而引起的一种真菌中毒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发生因食用越冬小麦引起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日本发生了黄变米中毒。
我国也报道了东北几省的臭米面中毒,南方霉甘蔗中毒等。
现已明确,上述都由真菌毒素所引起,但已往未引起重视。
•自从1960年英国发生了因黄曲霉毒素而引起的约10万头火鸡急性中毒死亡,并在第2年证实其有强烈致癌性以后,震惊了世界,才引起广泛的注意和高度重视。
•近30多年来,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很快,迄今已发现百余种真菌毒素,大多为曲霉属、青霉菌属及镰刀菌属中约30种真菌的产毒菌株所产生。
•真菌毒素一般按其产生菌而分为曲霉毒素类、青霉菌毒素类、镰刀菌毒素类等。
食品中的几种主要真菌毒素及其毒性第一节真菌毒素中毒的特点• 1 食品中被产毒菌株污染,但不一定能检测出真菌毒素的现象比较常见。
• 2 真菌毒素中毒发生往往有季节性或地区性,真菌毒素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不是复杂的蛋白质分子,所以它在机体中不能产生抗体,也不能产生免疫。
• 3 人和畜禽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真菌毒素的食物,往往会发生急性中毒,长期少量摄入会发生慢性中毒。
曲霉的形态特征
曲霉的形态特征
曲霉(Aspergillus)是一种真菌,常见于自然环境中的土壤、
植物、腐木以及生物分解物中。
其形态特征如下:
1. 子实体:曲霉产生的子实体为顶生或侧生的固态菌核,由许多短小的分生孢子(conidia)组成,呈银灰色或淡黄色。
2. 菌丝体:曲霉的菌丝体呈无色或浅色,以立体网状结构排列,有分枝。
菌丝通常为一根或多根,呈现出纵向或斜向生长。
3. 墨盘层:曲霉的墨盘层为菌丝网络中的刺盘状结构,位于固体培养基的上表面。
墨盘层通常呈现黑褐色,但在某些物种中也可能是淡黄色或深棕色。
4. 菌落:曲霉菌落呈直径2-10cm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
平滑或有细纹。
菌落的颜色因不同物种而异,可以是白色、黄色、淡绿色、淡褐色或深绿色等。
5. 分生孢子:曲霉的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一般具有光滑的表面。
颜色通常为无色或浅色,但在某些物种中也可能是深色或有颜色斑点。
需要注意的是,曲霉存在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的形态特征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曲霉的形态鉴定时,需要结合其他的形态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
曲霉的名词解释
曲霉的名词解释曲霉,又被称为麦角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种类,属于子囊菌门,拥有许多物种。
曲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寄生于不同的植物和其他有机物上。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而闻名,且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
一、曲霉的分类和特征曲霉有多个不同的物种,其形态特征和生态特性也存在差异。
一些常见的曲霉物种包括温带曲霉(Aspergillus ust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绿曲霉(Aspergillus niger)等。
曲霉的特点是具有典型的菌丝体结构。
菌丝体是由许多细长丝状细胞组成的,分为分枝和无分枝两种形态。
曲霉的菌丝体生长迅速,能够迅速适应环境中的条件。
二、曲霉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意义1. 曲霉的分解作用曲霉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之一。
它们能够分解死物体和有机废料,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物质。
曲霉的分解作用对于循环营养物质的流动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 曲霉的产物和应用曲霉可以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黄曲霉可以产生类黄酮毒素,对于食物产生污染和致病的影响。
另一方面,曲霉中的某些菌株具有产生酶的能力,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发酵和酶促反应。
3. 曲霉的致病性尽管曲霉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某些曲霉物种也具有潜在的致病性。
例如,温带曲霉在人体内感染时,可能引发严重的感染和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此外,曲霉还可以引起动物和植物的疾病,给农业和畜牧业带来危害。
三、曲霉的生长条件和预防措施曲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迅速。
首先,曲霉需要湿度较高的环境,因此在潮湿的地方容易滋生曲霉。
其次,温度也是曲霉生长的重要因素,一般较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0℃至30℃之间。
为了预防曲霉的滋生和散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和干燥,尤其是在潮湿的季节或地区。
2. 定期清洁和消毒潮湿地区,如浴室、厨房和地下室。
3. 检查和修复可能导致潮湿的问题,如漏水管道和渗漏的屋顶。
食品安全笔记.总结
•安全的食品,是指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的食品。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可将食品污染分为三种类型,生物性的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的污染。
化学性的污染是指由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如农用化学物质、添加了非食品级的、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法添加物,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管道等材料中的有害物质,重金属等;物理性的污染是指是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吸附、吸收了外来的放射性元素对食品造成的危害。
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危害人类健康的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细菌、真菌及其毒素、病毒,寄生虫。
多数食源性疾病的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微生物中又以细菌为主。
•).微生物;通常情况下,用我们肉眼细菌是看不见的生物。
(二). 微生物中,细菌是污染食品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类群。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分别称之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三).细菌特点;1.体形特别微小2.结构简单,形态各异3.无处不在,种类繁多4.生长快速,容易培养•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有哪些? 1、原材料受污染原料食品在采集、加工前表面往往附着细菌,尤其原料破损之处大量聚集。
2、加工过程受污染 a)环境污染: 空气中的细菌会随灰尘沉降到食品。
b)加工中的交叉污染: 灭菌不彻底; 加工用水、用具、设备和杂物不清洁以及加工过程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
c)从业人员的污染: 从业人员的手直接接触食品(半成品.成品);加工人员的鼻涕、唾液,皮肤生疖、脓疮、粉刺等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食品. 3、储藏过程的污染不良的储藏条件会使细菌通过空气,鼠,或昆虫污染食品,不良的储藏条件会使残留细菌生长繁殖。
4、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运输工具,容器具不符合卫生条件,散装食品销售用具,包装材料的污染,销售人员不合理操作。
曲霉病和曲霉的分类鉴定8-20
烟曲霉分生孢子头和分生孢子,SEM
烟曲霉分生孢子头,LM 1000×
典型的圆柱形分生孢子头
黄曲霉 (A. flavus)
•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
• 可产生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
形态学观察
黄曲霉 (A. flavus) 菌落特征
• 生长快 • 孢子黄色 • 表面粉末状
黄曲霉菌落, PDA, 25℃, 7d
曲霉的常见种
• 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 • 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 • 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 • 浅兰灰曲霉(Aspergillus caesiellus) • 焦曲霉(Aspergillus ustus) • 肉色曲霉(Aspergillus carneus) • 弯头曲霉(Aspergillus deflectus) • 埃及曲霉(Aspergillus egyptiacus) • 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oides) • 局限曲霉(Aspergillus restrictus) • 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 • 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 • 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
分生孢子
子囊果
构巢裸孢壳 (Emericella nidulans)
壳细胞
子囊孢子
子囊
子囊孢子
双层小梗
壳细胞
构巢裸孢壳
曲霉
有性型:构巢裸孢壳 无性型:构巢曲霉
壳细胞
裸孢壳的子囊孢子 (SEM)
1 and 2 E. nidulans, 3 E. quadrilineata, 4 E. rugulosa
普洱茶中曲霉属真菌的纯培养代谢产物
F3O ・ H 0 eS 7 2
分析纯 ( R) A
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 ( 0 7 A 5 B 5 2) 20BD8 0— 作者 简介 :药淑娟 ( 9 4 )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向为茶 叶化学与工程。E al a su u n _ @yh oc rc 1 8 一 ,女 -m i:yo h J aw I - o . n n y a 1 o.
化学变化 , 形成对普洱茶 品质有利 的相应产物 , 从而形 成
香气陈纯品质佳的普洱茶 。
普洱茶 的陈香是 消费者所喜爱 的品质 ,同时也是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试剂 .
经济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 。据 Z egi og 等研究发 111 真 菌菌种 7种 … hnlG n .. 现普洱茶发酵过程 中的 甲氧基类化合 物的产生与培养基 1 号臭 曲霉 ( p gl s feiu ) As e il o td s;2号 杂色 曲霉 u
通信作者 :童华荣 ( 95 ) ,教授,博 士,研 究方 向为茶叶化学及食 品感 官品质相关研究。E m i: 4 1 1 2 @q . m 1 6 一 ,男 - al 9 2 4 1 .qc 7 o
21 0 1年第 2期 2 3
学术 专业 人 文 茶趣
蔗 糖 琼 脂粉
1 2 仪 器 与 设 备 .
谢及产物的相关研究较少 ,因此 本次试 验尝试从微生 物 自身代谢角度对普洱茶 中的微生物加 以研究 。本实验 目
普, 渥堆是影 响熟普 品质 的关键加工工序 。 渥堆的实质是 的是筛选 出 自身代谢能生产甲氧基苯类似物 的曲霉种类 , 在微生物参 与下 的酶促作用和湿热作 用的综合作用 ,使 从 而为人工接种微生物发酵普洱茶试验提供一定的理论 内涵成分实现一系列 如氧化 、 缩合 、 聚合 、 分解等复杂的 依 据 ,也为普洱茶 渥堆机理研究提供一 定的理论依据 。
【疾病名】曲霉病【英文名】ASPERGILLOSIS【缩写】
【疾病名】曲霉病【英文名】aspergillosis【缩写】【别名】aspergillomycosis;pigeon feeder's disease;曲菌病;麴菌病;喂鸽者病【ICD号】B44【概述】曲霉病是指由致病曲霉引起的皮肤、指甲、外耳道、眼眶、支气管、肺、骨及脑膜等慢性炎症性病变。
近来证明某些曲霉毒素可致癌。
【流行病学】曲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从地球的南北两极到热带都发现有曲霉的存在。
它存在于空气、粮食、花生、干草、土壤、动物皮毛、衣服、鞋、帽、家具中,亦可从正常人的皮肤、黏膜上分离到。
健康人完整的皮肤、黏膜并不适于曲霉孢子的生长繁殖,而且有抵御菌丝侵袭的能力,因此,正常人的带菌通常不引起疾病。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有大量病原体入侵时,即可能发生疾病。
本病与职业有一定的关系,较多见于农民、园艺工人和酿酒工人。
本病多为外源性感染,主要为呼吸道吸入了曲霉孢子引起肺部曲霉病,或侵入血流播散至全身各器官。
如农民及家鸽、家禽饲养者,因经常接触发霉的谷物、饲料,或酿造车间大量曲霉孢子污染空气,均可能致病。
其次为皮肤创伤性接种,尤其是烧伤患者创面暴露于空气中,或接触有曲霉污染的衣服、被褥等,可使创面感染致病。
【病因】曲霉属分为18个群,132个种和18个变种,绝大部分为非致病菌。
可引起人类疾病者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和构巢裸壳孢菌、棒曲霉、杂色曲霉、米曲霉、灰绿曲霉、聚多曲霉、亮白曲霉、日本曲霉、阿姆斯特丹曲霉、焦曲霉、局限曲霉、黄柄曲霉、多育曲霉等,以烟曲霉最常见。
【发病机制】曲霉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并可侵入血流播散至全身。
其次为皮肤创伤性接种。
常侵犯皮肤、黏膜、肺、脑、眼、耳、鼻窦、胃肠道、神经系统和骨骼的急性炎症和慢性肉芽肿改变,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甚至导致死亡。
此外,曲霉可引起变态反应,一些曲霉毒素可引起急性中毒和致癌。
【临床表现】曲霉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和种族。
曲霉的鉴定方法
曲霉的鉴定方法
曲霉的鉴定主要包括培养和镜检两个步骤。
在培养方面,曲霉菌落生长快,黑色或黑褐色,1-4天即可进行鉴定。
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密生于顶囊全部表面。
在镜检方面,应注意与亮白曲霉进行区分,后者菌落颜色为白色,生长慢。
幼龄时黄色菌落注意与黄曲霉相区分:前者菌落表面黄色颗粒稀疏、为淡黄色,后者黄色颗粒较粗、密,为金黄色,两者镜下差异显著。
此外,曲霉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
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
总的来说,曲霉的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其培养和镜检特征,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生长情况。
普洱茶中主要微生物与品质的关系及发酵方法优化的探讨
3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广 东广 州 5 0 4 ) 162
摘要 : 本文对在发酵过程 中影响普洱茶 品质 的主要微生 物种 类进行 了归纳和综述, 并通 过对 比分析普 洱茶早期和传统发
酵方式 ,探讨 了普洱茶发 酵的优化 方法。 关键 词:普洱荼 ;微生物 ;品质 ;发酵
全面 、更准确 地 对其 中的微 生物 进行研 究 。
3发酵过程 中主要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微 生物对 普洱 茶 品质形 成发 挥着 重要 作用 , 目
前对 曲霉 属 、青霉 属 、根霉属 、酵 母菌 、细菌有 了
一
霉 ( A.tr u ) 白 曲霉 ( er s 、 e A.cn iu ) a dd s 、细 菌 类
重 要 作用 。 …
降 ,但 在数 量 上 明显较 其它 微生 物 多 ,酵 母菌 数量 也开 始 大 幅度 增 加 ,处于 亚 优 势 ;“ 翻 ”黑 曲霉 三 的数 量急 剧下 降 ,但 仍 明显 高于 其它 微生 物 ,酵母 菌 、根 霉 的数量 则达 到各 自在 整个 发酵 过 程 的最高
霉 。在 “ 一翻 ”时黑 曲霉迅 速增 加 ,且增 加 幅度最 大 ,米 曲霉 、根霉 、酵 母 也增加 ,但增 加 幅度 不大 ,
的数 量关 系为 黑 曲霉> 母菌> 曲霉> 霉灰 绿 曲 酵 米 根
霉。
黑曲霉代谢产生的水解酶 , 在渥堆中期表现为
增 加趋 势 ;在 渥堆前 期 中温型 霉菌 生长繁 殖迅速 ,
: I c 通讯作者 E malu b l 2 @sh . r - isn e 13 o ucn : t o
综 述 论 文
曹冠华等 :普洱茶 中主要微 生物与品质 的关系及发酵方 法优化 的探讨
根霉曲霉青霉形态特征
根霉曲霉青霉形态特征
根霉属菌落疏松或稠密,最初呈白色,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
菌丝匍匐爬行,无色。
假根发达,分枝呈指状或根状,呈褐色。
孢子刚出现时为黄色,成熟后变成黑色。
根霉和毛霉主要区别在于,根霉有假根和匍匐菌丝,匍匐菌丝呈弧状,在培养基表面水平生长,而没有假根也没有匍匐菌丝,这一点是从外观上区分根霉和毛霉最显著的特征。
曲霉属包含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黄曲霉、寄生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等,是一类可以产生生物毒素的菌属,其中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更是臭名昭著。
这类曲霉属的颜色多样,一般比较稳定,曲霉菌的菌丝是有隔菌丝,它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它的分生孢子很有特点,分生孢子梗末端膨大呈囊状称为顶囊,在顶囊上生出的放射状的瓶状结构,这叫做分生孢子小梗,小梗顶部就长了成串成串的小分生孢子,曲霉的孢子颜色各异,是区分曲霉种类的主要依据。
青霉属分类比较复杂,包含的种也较多,但其形态特征均比较相似,因此肉眼观察很难辨别具体是什么菌种。
但青霉属的形态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青霉的营养菌丝体呈无色、单色或鲜明的颜色,具横隔,为埋伏型或部分埋伏型部分气生型,气生菌丝呈丝密毡状、松絮状或部分节省菌丝束。
分生孢子梗由埋伏型或气生型菌丝生出,稍垂直于该菌丝,不像曲霉那样生有足细胞。
曲霉检测方法
曲霉检测方法曲霉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人体对曲霉有极强免疫力,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曲霉可侵犯机体许多部位,尤其是呼吸系统为主,除此之外还可感染眼部、外耳道、皮肤等部位。
除直接感染和变态反应引起曲霉病外,曲霉可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有些曲霉毒素还具有致癌作用,如黄曲霉素、杂色曲霉素。
一、曲霉致病性曲霉感染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吸入曲霉孢子导致疾病是常见的感染途径,曲霉感染主要包括3种形式:侵袭性曲霉病、慢性曲霉病、过敏性曲霉病。
侵袭性曲霉病多发生在免疫缺陷患者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
引起侵袭性曲霉病的致病菌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和土曲霉。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药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等侵入性诊疗技术的普遍开展,以及恶性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侵袭性曲霉病在常见的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中排名第2位,仅次于侵袭性念珠病,其预后往往较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曲霉感染后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与宿主的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1/ 9慢性曲霉病一般指慢性肺曲霉病,是一种复杂且无临床特异性病症的肺部疾病,常伴有肺结核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节或肺癌手术等,因此易造成误诊、漏诊,导致发病率较高。
慢性肺曲霉病主要由烟曲霉引起,是以肺实质缓慢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其形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空洞、结节、浸润或纤维化,伴或不伴曲霉菌球。
过敏性曲霉病以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为代表,其致病曲霉以烟曲霉最常见,黄曲霉、稻曲霉、土曲霉偶可见到。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较常发生于哮喘患者,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常见于儿童不同,其发病率在成年人最高。
由于临床对该病认识不足,常会被漏诊,往往发展至疾病晚期出现不可逆结构改变才被确诊。
二、曲霉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曲霉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抗真菌药物和辅助药物为临床治疗曲霉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然而,由于曲霉病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者不具有特异性病症,因此难以早期得到诊断而延误病情。
杂色曲霉毒素
杂色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sterigmatocystin,简称ST)主要是由曲霉属的某些菌种,如杂色曲霉、、皱曲霉、赤曲霉、焦曲霉、爪曲霉、四脊曲霉、毛曲霉以及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1954年首先从杂色曲霉的培养物中分别出一种淡黄色针状结晶,并命名为杂色曲霉素,结构上与黄曲霉毒素B1十分相像,是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过程的中间体。
ST在化学结构上,具有双氢呋喃苯并呋喃系统。
ST的分子式C18H12O6,相对分子质量324.06,熔点246 ℃。
可溶于大多数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难溶于极性溶剂、及水溶液。
氯仿对ST的溶解度最大,可作为萃取ST的首选溶剂。
在紫外光下具有暗砖红色荧光。
杂色曲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乳制品、谷类和饲料中。
ST主要由杂色曲霉群和构巢曲霉群的某些菌种产生。
ST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肝及肾脏毒素,对试验动物均显示了强致癌性,可诱发肝癌和胃癌。
杂色曲霉毒素中毒,国内又称“黄肝病”或“黄染病”。
在肝癌高发区所食用的食物中,杂色曲霉素污染较为严峻,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和产生毒性损伤效应。
据报道,ST的检测办法有气相色谱法(GC)、气质联使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但现行的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还是薄层层析法(TLC)(GB/T 5009. 25-2003 )。
本试验主要介绍薄层色谱法测定ST。
(一)检测原理样品中的ST经提取、净化、浓缩、薄层绽开后,用三氯化铝显色,再经加热产生一种在紫外光下显示黄色荧光的物质。
按照其在薄层上显示的荧光最低检出量,确定样品中ST的含量。
(二)试剂及仪器硅胶薄板、绽开槽、紫外灯。
,5%水溶液(9:1)、正己烷、氯仿、无水硫酸钠。
ST标准溶液的配制:精确称取ST结晶10mg,用苯定容至100mL棕色容量瓶中。
分离吸取1mL和0.5 mL于2个1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苯稀释至刻度,分离配成100、10、0.5ug/ mL标准液。
常见曲霉菌鉴定
【转帖】常见曲霉菌鉴定真菌2006-11-25 17:13:51 阅读798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作者:龙太郎鉴定依据:①菌落: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
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的依据之一②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头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分生孢子头由顶囊、瓶梗、梗基和分生孢子链组成,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③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柄:注意分生孢子梗的长短、颜色、表面粗糙或光滑、是否有隔等④具有性生殖的曲霉能产生闭囊壳:为封闭式的薄壁子囊果,含子囊和子囊孢子;⑤足细胞,也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曲霉菌的结构:1、烟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棉花样,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绿色,数日后变为深绿色,呈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烧瓶状,小梗单层,排列成木栅状,布满顶囊表面3/4,顶端有链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有小棘,绿色:烟曲霉菌菌落:下列图片为烟曲霉分生孢子头:2、黄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黄曲霉菌菌落:黄曲霉菌分生孢子头:3、土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小,圆形,淡褐色或褐色。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分布顶囊表面2/3,顶端有链形孢子。
土曲霉菌落:土曲霉分生孢子头:4、黑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孢子。
黑曲霉菌落:黑曲霉分生孢子头:5、杂色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菌落圆形紧密,绒毛状,羊毛状,颜色有数环,从青绿到红绿。
分生孢子头的顶囊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第二层短,呈放射状排列,布满顶囊4/5,顶端有链形孢子。
杂色曲霉菌菌落: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杂色曲霉菌分生孢子头电镜下图片:6、构巢曲霉菌在SDA培养基上菌落暗绿色,中央呈粉末状,边缘绒毛状。
利用BIOFOSUN系统鉴定常见曲霉
利用BIOFOSUN系统鉴定常见曲霉章强强;赵颖;李莉;朱均昊【摘要】目的评估BIOFOSUN系统鉴定临床常见曲霉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常规形态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菌株rDNA保守区基因序列鉴定77株临床收集的曲霉,并与BIOFOSUN系统鉴定结果比较.结果 BIOFOSUN系统对构巢曲霉、杂色曲霉、寄生曲霉、棒曲霉、泡盛曲霉、焦曲霉、黄柄曲霉及日本曲霉种的鉴定符合率均为100%,对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土曲霉的鉴定符合率分别为92%、85%、75%及70%,对于土曲霉的鉴定符合率相对较差,利用BIOFOSUN系统提供的形态学图谱,观察其具有特征性的菌落外型及色素,可以帮助鉴定.使用BIOFOSUN系统可以将一些形态学特征接近,且又不能通过rDNA基因测序方法进行区分的曲霉作出鉴定.结论 BIOFOSUN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高,大大简化鉴定程序,为曲霉的标准化鉴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0(025)007【总页数】4页(P515-518)【关键词】BIOFOSUN系统;真菌鉴定;曲霉;分子生物学鉴定;表型鉴定【作者】章强强;赵颖;李莉;朱均昊【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真菌室,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真菌室,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真菌室,上海,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真菌室,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曲霉感染越来越威胁着危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已成为仅次于酵母菌病的真菌感染性疾病[1],我国曲霉病病死率高达 50%~100%[2]。
随着抗真菌药物的不断涌现及广泛应用,不同种的真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别,耐药问题日益显现。
因此,对病原真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具有临床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的双重意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实验室的真菌鉴定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氏培养基
分生孢子梗 顶囊 产孢结构 分生孢子 壳细胞 37℃
直接生于基质或气生菌丝上,生于气生菌丝者大 都很短,无色或稍微黄色,壁光滑、厚 半球形,稍长或呈椭圆形,约 3/4 表面可育;小 顶囊仅分生孢子梗茎顶部稍加膨大而不明显 严格双层结构,产孢少见,瓶梗比梗基长或与梗基
一样。
球形或近球形,绿色,壁粗糙,具小刺 有的菌株可形成,球形或近球形,大量形成时聚 集成淡黄色团块 不生长(或微弱生长)
杂色曲霉与聚多曲霉鉴别(徐和பைடு நூலகம்整理)
杂色曲霉 Aspergillus. versicolor 生长局限,丝绒状、絮状,或两种质地并存或相 互镶嵌;菌落不平,稍厚,中央部分隆起或凹陷; 颜色变异很大,初为白色,后呈不同程度的绿色, 黄色,橙-黄色至黄绿色或苍白粉色,色素扩散于 基质中。 较小,初为球形,后呈辐射状 分生孢子头 聚多曲霉 Aspergillus. sydowii 丝绒状、絮状,致密,灰蓝色或暗蓝色,间或有淡 褐色区域,有辐射形沟纹;常有大量渗出液,褐色 或暗褐色。无气味或具有轻微霉味;反面淡褐色或 暗褐色至红色,色素扩散于基质中。 球形至辐射形,小分生孢子头青霉状,呈疏松柱形 或散乱;有的小分生孢子头仅分生孢子梗茎顶端稍 膨大后生出产孢细胞,有的还可见气生菌丝上直接 生有甁梗 直接生于基质或气生菌丝上,壁光滑、厚 较小,近球形或稍呈椭圆形,几乎全部表面可育 严格双层结构 球形或近球形,壁明显粗糙,具小刺 可有圆形壳细胞
示意图
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