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北京人对SARS的应对行为_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合集下载

“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

“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

“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摘要该文介绍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急性流行期我国民众较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和恐惧、愤怒和怨恨以及抑郁等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描述了人们面对SARS威胁时的应对策略;探讨了当前影响民众心理反应的诸种因素,包括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评价,应对挑战的能力与应对方式,以及心理社会环境和人格特征等;指出了心理干预应当遵循的四个原则和多种形式,说明了6种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心理干预。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俗称“非典”)或称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发生,作为一种典型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激事件,已经在我国引起一些人较明显的应激反应。

这些应激反应如果适度,对于我们应对SARS的挑战是有益的。

然而,过度的、不适当的应激反应则是有害的:它们不仅会损害人们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造成对许多疾病(包括SARS)的抗病能力的降低和易罹患性,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社会恐慌。

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心理干预。

本文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应用心理应激和应对理论[1,2],结合我们的观察、调查、心理咨询和有关报道,讨论SARS流行期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影响民众心理反应的因素,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原则与措施。

1SARS急性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心理应激,俗称“精神压力”,通常被认为是由“必须应对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这样的认识而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3]。

心理应激一旦产生,便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紧张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被称作应激源。

SARS流行期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四大类。

非典突发事件期间民众的心理应激反映和行为变化分析

非典突发事件期间民众的心理应激反映和行为变化分析

非典突发事件期间民众的心理应激反映和行为变化分析
李皖静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6(13)24
【摘要】目的:为了解非典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民众的心理应激反映和行为变化特征,探讨导致心理恐慌和非理性行为的现象和程度.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整群抽样,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导致心理恐慌和非理性行为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不同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地区间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非典疫情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导致人们出现行为的改变和盲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政府在平时就应该切实做好民众对公共卫生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和控制.
【总页数】3页(P4392-4394)
【作者】李皖静
【作者单位】太原市小店区卫生防疫站,山西,太原,0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
【相关文献】
1.突发事件中消费心理的分析与扩大消费需求--以“非典”流行期间消费现象为例[J], 刘颖
2.非典期间广州市医院用药变化分析 [J], 刘允坚
3.“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 [J], 梁宝勇
4.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网络传播中主流媒体行为与民众心理研究 [J], 黄婧
5.非典期间与非典后期居民相关健康行为比较 [J], 吕书红;田本淳;杨廷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ARS的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调查报告

SARS的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调查报告

SARS的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调查报告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染性和致命性的呼吸道疾病,曾在2002年至2003年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针对SARS风险认知和应对行为,我们进行了调查,并总结了以下报告。

调查发现,公众对于SARS的风险具有一定的认知程度。

大多数受访者(约80%)知道SARS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此外,他们还知道SARS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可以通过与患者接触、咳嗽、打喷嚏等途径传播。

调查还发现,公众对于SARS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定的了解,这是由于多年来的宣传教育和媒体报道的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尚需加强的地方。

首先,一部分受访者对SARS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存在一些误解。

有些人认为SARS可能通过食物、水等途径传播,而事实上,SARS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此外,一部分受访者对于症状的判断和应对措施也存在一定的错误。

例如,一些人认为只有出现高热才需要就医,而实际上SARS的症状往往是轻微的咳嗽、流涕等。

因此,尽早就医对于早期发现病例和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关于应对行为,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应对SARS风险。

约75%的受访者表示在外出时会佩戴口罩,63%的受访者表示会勤洗手,并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此外,一部分受访者还采取了居家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等措施来预防SARS的传播。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保护个人和他人的健康。

然而,调查也揭示出一些问题。

首先,约1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认为SARS并不构成威胁。

这种麻痹大意的态度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也给公共卫生防控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其次,一些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怀疑自己患病时没有及时就医,可能是因为害怕被隔离或担心病情不重。

这种对病情的判断和应对行为不仅可能延误了治疗时机,也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不同时期北京人对SARS的应对行为_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不同时期北京人对SARS的应对行为_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515
编者按 : 今年 4 - 6 月 ,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肆虐北京 。政府倾力组 织 , 医务人员奋力抗击 , 广大市民积极配合 , 为开国以来所少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也主动发挥专业期刊 的作用 , 及时组稿 , 于是就有了这个专栏 。由于 SARS 对我们来说是突发事件 , 加之成文于特殊时期 , 本专栏 的文章在研究设计 、实施上可能有不少缺欠 , 还望读者谅解 。
51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为压倒一切性的工作 。 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 主要由近距离
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 世界卫生 组织 (WHO) 将其命名为 SARS , 即 Severe Acute Res2 piratory Syndromes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人们对 非典型肺炎的这种全新的病毒的病因 、治疗和有效预 防的了解甚少 , 非典型肺炎 ( SARS) 对整个人类社 会来讲是一场灾难 , 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应激 。整个 人群陷入了一种紧张 、焦虑的状态 。对情绪和行为失 去控制的感觉和认知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担心 。对于那 些情绪不稳定 、暗示性强 、神经质素质的人 , 他们的 情绪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压力的影响 下 , 面对应激情境 , 人们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过 自己能力控制的特定内外情境 , 做出不断变化的认知 和行为努力 , 从而减少压力或伤害 。本研究采用自行 编制的《关于非典型肺炎 ( SARS) 的调查问卷》, 对 北京人面对非典型肺炎时的行为 、认知 、情绪以及环 境压力进行调查 , 并探讨随着疫情发展人们的行为 、 认知和情绪的变化规律 ; 以了解人们面对非典型肺炎 这一应激事件时的反应 , 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其他应激 事件的处理在信息提供 、认知和行为指导以及情绪安 抚上提供参考 。

2003年SARS流行期间,北京曾组织了一个约2500人的流行病学调...

2003年SARS流行期间,北京曾组织了一个约2500人的流行病学调...

第三节 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和用途
一、描述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疾病监 描述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描述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索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临床诊断、疗效判断、 三、临床诊断、疗效判断、选择治疗方案 和估计预后。 和估计预后。 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疾病防制的效果评价
第四节 流行病学进展
二、工作内容
1.病例的个案调查 2.接触者追踪 3.资料管理和利用
三、工作程序和方法
(一)病例的个案调查 1.医院所在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SARS病例 (或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最短时间内派出流调人员 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原则上每例病人至 少由2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调查。 2.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调查者 所提的问题,对于不详或有可疑的地方可通过病人家属 或医生等其他知情者补充或核实。如病人病情较重或死 亡,无法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 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3.按照SARS病例个案调查表(附表1)进行个案调查,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SARS病例的订正报告或转归 报告时,应及时做好随访和相关信息的补充调查,进一 步完善个案调查表。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
现况研究 筛检 描述性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病例 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对照研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
• 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和人群现场试验(干预实验) 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和人群现场试验(干预实验) • 理论性研究:数理流行病学 理论性研究:
(二)追踪接触者
1.接触者的追踪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根据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进 行分析,按照《SARS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 确定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及时开展接触者的追 踪、调查和管理。调查内容详见“SARS病例密切接触 者调查表”(附表2)。 2.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隔离 在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做好接触者信息的通报,按 照《SARS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接触 者实施管理。

由SARS流行回顾20世纪50年代北京传染病防治

由SARS流行回顾20世纪50年代北京传染病防治

·特载·由%&’%流行回顾("世纪)"年代北京传染病防治甄橙程之范摘要(""$年春节刚过,首都北京遭遇了一种新型传染病的袭击,这种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简称%&’%。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沉痛的教训,同时也说明近几十年来我们对传染病的防范失去了警惕。

回顾("世纪)"年代北京市防治传染病取得的成绩:消灭天花、鼠疫、霍乱三大烈性传染病,彻底防治斑疹伤寒、回归热、白喉,重点防治麻疹、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这些成绩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统一部署、发动群众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防治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0#%1%$)/(&23%"/%0%42#(4-4$2/%-2&%42()#4)%’2#(5.$#.%-.%.#4!*)"%+,-.+/+,0!"#$%&’()!,%"#$*!&+,-(.!/&’%’(0’1,21"+302142,5’6+7+(’,8’9+():(+;’13+04,<’+=+()!"""#$+6.2/-’2&12.3(""$453+,01.42+678,7,.9:+,;<1+,1.=2+<>4;+4.74.,7?.;4.6.3.7=>2.3.45+372<3@4@,;3<?.4,=788+,0%&’%1<34A<32B@C D E B3<:.<>2+,-.+/+,0F-3+,0+,0>47B+22.3.G5.3+.,=.7,;+2784<4A<942A729.57@,<722.,2+<,2<2A.23.72?.,27,;53.6.,2+<,<1=<,270+<>4;+4.74.4+,3.=.,2@.734F&3.23<45.=2<,2A.7=A+.6.?.,24<153.6.,2+<,7,;23.72?.,24<,+,1.=2+<>4;+4.74.4+,!*)"4+,-.+/+,0;.?<,42372.42A724?7885<G,5870>.7,;=A<8.379.3..37;+=72.;;2@5A>4,3.8754+,01.6.37,;;+5A2A.3+79.3.B3<>0A2>,;.3=<,23<8=<?58.2.8@;?.748.4,;+733A.77,;.5+;.?+=.,=.5A78+2+4-A7;B..,53.6.,2.;.11.=2+6.8@F&882A.7B<6.17=243.6.782A722A.6+278+?5<327,=.<12A.=<A.3.,2?7,70.?.,24,7,;2A.=733@H+,0<>2<12A.5723+<2+=A@0+.,+==7?57+0,B@?<B+8+I+,02A.?74473.=3>=+782<2A.53.6.,2+<,7,;23.72?.,2<1+,1.=2+<,4F7%81(/$.J,1.=2+<>4;+4.74.4;K3.6.,2+<,7,;23.72?.,2(""$年春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新春的喜悦之中的时候,一种罕见的传染病———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6.3.&=>2.’.45+372<3@%@,;3<?.4,简称%&’%)正悄悄地袭来,首都北京遭到了%&’%的严重袭击。

2019年SARS:从危机到契机-范文资料

2019年SARS:从危机到契机-范文资料

SARS:从危机到契机SARS:从危机到契机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但要有直面灾难的勇气和坚韧,而且应该具有科学关怀和理性思维一个伟大的政府不但是一个直面危机、勇于负责的政府,同样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敢于自我反思,不断超越、锐意改革、永远进步的政府危机让我们走向成熟自20xx年11月中国广东发现第一例非典型肺炎(SARS)以来,SARS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强的传染力蔓延开来。

由于SARS是一种未知疾病,加之其传染快与危害大等特点,几乎每个人的健康乃至生命都感到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原有的生活秩序、生活习惯以及工作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并且给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心理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SARS的出现让我们国家、政府和人民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抗击SARS让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疫情的发展已在控制之中,我们深信SARS病毒在中国大地上的肆虐终将成为过去。

为了及时地了解与掌握不同时期SARS肆虐对民众的心理与行为等所造成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确认识与评价现代传媒在这次突发灾难性事件中的作用与所扮演的角色,在SARS肆虐的不同时期政府在处理突发灾难性事件中所采取的态度、措施的公众反响,以便政府及时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做好下一步的SARS防治工作,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南京市舆情调查分析中心继20xx年5月1日-5日对全国五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首次SARS舆情调查的基础上,又于20xx年5月23日-25日对上述五大城市进行了第二次有关调查。

SARS病毒首先是医学问题,但SARS流行所引爆的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等的深度访谈,我们试图从多角度全面切入SARS事件,分析导致SARS流行的社会原因,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阐述SARS对中国未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公众生活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次调查重点是有关SARS的流言在中国普通民众中传播的程度及其路径,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在这次危机中的反应、应对举措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全面考察SARS流行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各方面可能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与处于危机中的现代公民意识状况,公众对政府控制疫情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的评价等。

SARS事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变化SARS事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SARS事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变化SARS事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SARS事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变化SARS事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由于距离非典疫情事件发生已17年之久,因此,首先有必要理清当时疫情的发展过程。

按照非典疫情程度和防治政策力度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变化,SARS事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孕育起步(2002年底):SARS疫情最早于02年底在广东省被发现,目前可追溯的第一例SARS病例发生在02年11月,地点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顺德,而02年12月广东省河源市的黄某为中国内地第一起报告的SARS病人。

02年底SARS疫情开始出现,处于孕育起步阶段。

局部蔓延(2003年一季度):03年伊始,广东地区疫情多发,广东省卫生厅于1月23日下发《关于印发省专家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调查报告的通知》,这也是第一份关于SARS的调查报告,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和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详细公布发生在广东的非典型性肺炎发病情况,截止2月28日广东省非典病例共计792例。

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例非典输入病例,3月12日世卫组织发布全球警告,东南亚国家也陆续出现SARS病例。

03年一季度,疫情在广东省蔓延,并向全国乃至全球扩散。

关注上升(03年4月1日-4月16日):进入4月份,国家层面对于疫情的关注程度上升。

4月2日国常会研究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4月3日卫生部召开记者招待会,表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月8日卫生部发文将SARS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4月13日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召开,4月14日国常会听取并原则同意卫生部关于建设完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问题的汇报。

全面动员(03年4月17日至5月上中旬):以4月17日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为标志,抗击非典进入全面动员阶段。

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当务之急是采取果断措施,控制疫病蔓延。

”4月20日卫生部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非典疫情由五日一报改为一日一报,当年的“五一”长假暂停,4月23日北京对非典疫情重点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4月24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成立,铁道部通知旅客开车前要求退票可全额退款,北京中小学停课两周,5月1日北京紧急筹建的小汤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5月6日《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感染非典按工伤对待,5月9日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SARS的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调查报告

SARS的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调查报告

03
继续加强公众对SARS的 认知教育,尤其是针对 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
细节方面。
提供及时、准确的疫情 信息,减少公众的恐慌
和不安。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 对老年人、儿童和慢性 病患者的关爱和帮助, 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心理
支持。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SARS疫情 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报告疫情
研究结论
1
公众对SARS的风险认知程度较高,但在疫情期 间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慌和不安。
2
大部分公众对SARS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一 定的了解,但在细节方面存在误区。
3
SARS疫情对公众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 的健康状况带来一定压力。
对公众的建议
01
02
心理压力和应对
医护人员在面对SARS疫情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心理压力,他们采取 了各种心理应对措施,如寻求支持、放松心情等。
风险应对行为的差异分析
公众和医护人员的认知和行为存在差异
公众和医护人员对SARS的风险认知和应对行为存在差异。公众更注重个人防护和减少社交活动,而医护人员 更注重专业防护和积极参与疫情应对。
对于SARS这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人们 的风险认知程度和应对行为关系密切。
风险认知程度低的人可能对SARS的风险不 够重视,导致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随着风险认知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应对行为 也会更加积极和有效。
风险认知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 对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06
研究结论与建议
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也会影响公众对SARS的风险认知,不同人群对风险的感知和理解存在差异。
04

SARS后的“一案三制”

SARS后的“一案三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ARS后的一案三制
《左传昭公四年》曰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每一个重大灾难之后,都是一个国家自省并前进的契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众多的灾难事件,政府的应急管理体制也在应变中成长。 2016年,SARS撕开了中国公共应急体系的缺口。21世纪初的中国,正值经济和体制转轨,随着传统政府职能的退出、市场经济的确立,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存在职能缺位。这导致SARS期间,政府缺乏一个独立和常设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当政府意识到,中国传统的条块化应急体制已无法有效应对大规模的突发公共事件时,中国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改革之路旋即开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也随之起步。一案三制成为建设的核心内容,即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应急法制的建设。 应急预案体系 从以往的国际经验来看,应急管理一般是先有分类及部门预案,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国家预案。而在中国,是以总体预案的制定来促进部门、分类预案的建立,从而逐步完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2016年9月,在及时总结应对SARS过程中的工作与经验后,北京市发布了《北京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同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开始全面布置政府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总结大全 zongjie 2016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此为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将公共事件实行分类分级,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害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共计4类,级别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该预案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此间,各省市陆续开始按照总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体预案及其框架指南,编制地方应急预案。自此,中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16年4月,国家已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240余万件。 应急管理体制 从SARS开始,依托各行政部门设立的跨部门、跨单位的专项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迅速建立起来。2016年4月23日,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成立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全国非典性肺炎防治工作,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任总指挥。2016年4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成立正局级别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国务院、各省区、市政府也均组建了各自的应急管理办公室,与现有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一起,初步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应急组织管理体系。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设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承担国务院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国务院总值班工作,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2016年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发布,将国务院应急办公事国务院总值班室设置为国务院办公厅内设机构。 各部门、各地方也纷纷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国家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灾害救助、安全生产、公共卫生、通讯、公安、反恐怖、反劫机等专业机构的专业应急指挥与协调机构也进一步完善。军队系统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也得到了加强。目前,31个省区市相继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根据不同的需求状况和城市规模,南宁、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分别建立了集权、 、、网络等不同模式的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运行机制 应急运行机制涵盖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和事后全过程,主要是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 自2016年SARS疫情结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了很多有关具体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文件,涉及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决策指挥、信息发布、恢复重建等多个方面。 论文网 在监测与预警方面,国家加强了气象、地震、水文、海洋、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煤矿瓦斯等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截至2016年4月,中国已建立健全了覆盖中国省市县乡四级的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完善了气象、地震等监测网络。 2016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总参谋部应急办公室共同签署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总参谋部应急办公室建立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机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总参谋部机器应急办公室,正式建立了协调配合、高效顺畅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此为新形势下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加强军地合作的积极探索,也必将对军地跨部门、跨行业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应急法制建设 5月9日,国务院公布并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专门针对sARS防治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而制定。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纳入了法制轨道。 2016年6月7日,《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公布,将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经验,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2016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本法原拟《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状态法》,自2016年后屡经修改而成。此为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标志着中国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的确立。截至2016年4月,国家已制订修订相关法律法规70余件。 代写论文 十年来,中国的公共应急体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个十年,中国还将沿着世界应急体系发展的趋势,逐步实现由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实现单向应急管理向综合应急管理的转变,由注重事发后应急处置向注重事前应急转变,由政府应对向社会组织、社会个人共同应对转变,由一国应对向多国携手共同应对转变。

【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

【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

【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视觉日记761】非典十年纪念(26图)收藏到手机转发(4) 评论(18)03月27日 08:59▲No.01、封闭式管理市委家属院。

2003.05.03. (1/26)非典十年纪念齐嘉杰摄影▇ 2002年11月16日,中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起后来称为SARS 的病例。

2003年3月中旬至4月1日,网上流传的“北京疫情”部分在现实中得到证实,政府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逐步深化,信息逐步透明,应对措施逐步到位。

4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

卫生部决定,原来5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

全国各地开始对非典疫情全面检查防治,逐日上报。

8月16日卫生部宣布全国非典型肺炎零病例,至此,全国共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5327例,死亡349人。

这组照片记录了当时国家对城市、乡村自上而下实行严格社会管控的一些场景。

▇组照拍摄地点:河南省焦作市▲No.02、市委家属院出入口的保安。

2003.05.03. (2/26)▲No.03、市委家属院打墙封闭的市委东巷。

2003.05.03. (3/26)▲No.04、疫情举报电话。

2003.04.29. (4/26)▲No.05、封闭式管理的河南理工大家属院。

2003.05.05. (5/26)▲No.06、河南理工大学生抗非典签名。

2003.05.03. (6/26)▲No.07、商店门前已消毒告示。

2003.05.04. (7/26)▲No.08、焦作第十一中学门前的抗非典标语。

2003.05.26. (8/26)▲No.09、焦作第十一中学抗非典消毒员。

2003.05.26. (9/26)▲No.10、商店门前的告示。

2003.06.03. (10/26)▲No.11、博爱县南十涧村非典检查站。

2003.06.08. (11/26)▲No.12、博爱县东齐村非典检查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
丛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2006年3月2日
社会心理预警检测指标系统
应对能力
风险 认知
2006年3月2日
丛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心理干预的方式:
媒体宣传----对大众
集体晤谈----对高危人群
治疗性干预(心理、药物)----团体、个体
2006年3月2日
丛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 与干预
丛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心理危机
则是由急性心理应激事件引起的严重 心理反应,它受应激事件、对该事件的认 知和应对方式、人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2006年3月2日
丛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危机定义的构成要素
事件: 突发性 有害性、破坏性 个体或群体: 认知评价:威胁到需要、安全、意义 无力应对 社会支持不足
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严重中毒 事件、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辐射性
危害事件、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以及其
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
2006年3月2日 丛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 包括发生重大公共卫生或
生物恐怖事件、特大自然灾害、
特大生产事故等。
2006年3月2日
当应激反应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对 个体的社会功能和/或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时,构 成应激障碍。
2006年3月2日
丛中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心理危机: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 会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这种应
激或挫折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
则会发生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
状态便称为危机(crisis)。
2006年3月2日
创伤事件使人的观念发生改变-2

“非典(SARS)”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非典(SARS)”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非典 " ? A T ? # ( 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
童辉杰
" # 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 苏州 " % * # " %
摘!要!对中国 % /个省市 % # % C人面对) 非典* 疫情的应激反应作了调查%) 高发病率区 * 和) 其它地区 * 的比较发 现! 在? A T ? 应激反应结构方程模型中! 二者有显著差异%而在情绪障碍结构方程模型中! 二者无显著差异% 所建 立的 ? A T ? 应激反应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揭示! 急性的应激反应中! 恐慌是最重要的内容! 其次是防御反应! 对疫情的 认知则起了一种重要的调节& 抑制的作用%抑郁和焦虑作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指数! 对急性的应激反应产生一定 影响! 而抑郁与焦虑对急性应激反应有更大影响%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缓冲器与调节器! 对? A T ? 应激反应有值得注 焦虑和低社会支持的显著特征高防御者则有 意的影响%研究揭示了高应激反应者的特征%高恐慌者有高抑郁& 显著的高抑郁焦虑的特征! 社会支持无差异高认知者明显地有低抑郁& 高社会支持的特征% 关键词!? A T ? 应激反应! 结构方程模型% ! $ 分类号!B ’ $ S T ( S *
"
Q : 7 B 3为 # > # # # %模型拟合较好%图 ( & $为模型 中) 高发病率区* 与) 其它地区* 的输出图形% % 在模型 D中! !!继续构建模型 D 假设高发病率 区与其它地区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相同! 两组无差
!%期
童辉杰等$ ) 非典" ? A T ? # * 应激反应模式及其特征
图% !) 非典* 应激反应模型" 高发病率区#
!!再来建立情绪障碍模型%将高发病率区与其它 %模型 &为 # ! 地区分为两组! 建立模型 > / " S 5 + 为 " ! # ! ! 值# > C S * 规范拟合指数 = " $ 为% Q " $ 为% $ " $ 为% 比较拟 合 指 数 2 " $ 为% 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 !

北京非典作文

北京非典作文

北京非典作文非典病毒是1997年香港发现的新型病毒,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疫情。

广东首先发现病例,最终在全国引起危机,并在北京特别严重。

2002年11月16日,北京市发布了最强硬的“四零五”计划,如下:1、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病毒掩护者不再感染新的病毒;2、立即实施医疗保障,确保特殊人群有足够的医疗设施及资源;3、加强社会治理,使每一个公民都能遵从政府的指示;4、加强非典防控,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5、积极推进计划,帮助其他省份的非典防控工作。

在“四零五”计划实施的近一年中,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谨慎措施,以应对非典病毒带来的紧急状态。

首先,要求全市公共场所关闭,居民只能在家中待在家中,以控制病毒的传播。

其次,对市民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凡是出现非典病毒的症状者,均要立即通报,关注病毒可能传播的情况。

此外,还要加强医疗保障,给予病毒掩护者等特殊人群更多的保障和关爱。

非典病毒在中国开始传播一年多以后,最终由于应对措施的及时到位,经过百余天的顽强斗争,非典病毒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使全国和世界都受到了冲击。

防治非典病毒的经历,不仅标志着中国政府及时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也表明了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这场疫情彰显了中国国家的团结与勇气。

受非典病毒的影响,很多申报者都不敢离开家,只有奔走通报,勇敢抗争,才使北京非典病毒得以有效控制。

在这场抗争中,无论是科研人员、护理人员,还是一般公民,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

有的捐赠血液;有的支持医疗;有的宣传预防;有的把健康注入到每一个家庭……在这紧急关头,中国公民切身体验到了政府与民众携手抗击突发灾害的强大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非典病毒的爆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超出了对政府的预料,以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使得中国经济陷入了困境。

但是,毫无疑问,中国有能力从困境中走出来,数据显示,中国在2003年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北京非典病毒,是中国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是人民的苦难,也是人们经历的恐惧和挫折,更是中国公民同心协力,勇敢抗争的精神回响。

北京市民的“非典”防护意识与行为分析—“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应急研究之十

北京市民的“非典”防护意识与行为分析—“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应急研究之十

北京市民的“非典”防护意识与行为分析—“非典型肺炎”
社会影响应急研究之十
赵延东;何光喜;马缨
【期刊名称】《调研报告》
【年(卷),期】2003(000)032
【摘要】本文利用实证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北京市民在“非典”期间的防护意识、防护行为以及行为倾向特点,主要关注防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防护不当、过度恐慌等问题。

文章着重分析了可能存在上述问题的群体特征,以期寻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页数】11页(P1-11)
【作者】赵延东;何光喜;马缨
【作者单位】科技部研究中心“非典”社会影响应急研究小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3.3
【相关文献】
1.开展“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的应急对策研究刻不容缓——“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应急对策研究之一 [J], 赵延东;王奋宇;何光喜
2.“非典”时期的公众科技意识与行为——“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应急研究之四[J], 王奋宇;赵廷东;何光喜;马缨
3.实验室里的战役:公众看“非典”科研活动——“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应急研
究之五 [J], 王奋宇;赵廷东;何光喜;马缨
4.差异:“非典”信息需求、传播与评价的人口特征——“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应急研究之六 [J], 马缨;何光喜;王奋宇;王元
5.“非典”中北京居民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非典型肺炎”社会影响应急研究之十 [J], 马缨;何光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ARS流行期隔离人群中个体的心理变化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SARS流行期隔离人群中个体的心理变化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SARS流行期隔离人群中个体的心理变化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于东升;刘永义;侯馥祥【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036)007【摘要】目的:分析"非典"流行期隔离人群中个体的心理变化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非典"期间被隔离的人群,进行SCL-90量表[1]的评定,考查个体的心理状况与其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方式,即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在隔离期,样本的SCL-90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分及心理痛苦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无相关性.SCL-90量表各因子分亦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无相关性.结论:提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心理卫生工作者应对特定人群进行心理干预,指导该群体对当前事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总页数】2页(P529-530)【作者】于东升;刘永义;侯馥祥【作者单位】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2;R395.6;R183【相关文献】1.SARS流行期间发热门诊隔离患者心理卫生的调查研究 [J], 彭月娥;何国平2.SARS流行期间隔离观察者心理问题研究 [J], 向光明;赵川;彭玲3.SARS流行期高校大学生人群中个体的心理变化与应付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J], 于东升;侯馥祥;仝利俊;刘永义4.SARS流行期社区人群心理变化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J], 张媛;刘永义;白银霞;辛凤5.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隔离病区护士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研究 [J], 张晓梅;张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ARS患者应对方式与焦虑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

SARS患者应对方式与焦虑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

SARS患者应对方式与焦虑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李玉玲;刁利华;尹秋【期刊名称】《海军总医院学报》【年(卷),期】2004(017)001【摘要】目的探讨住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和行为指导.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ZUNG自评焦虑量表及恐惧分级来调查、评估、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焦虑评分呈现相关关系,其中:面对相关系数为0.32;回避相关系数为-0.52,P<0.01;屈服相关系数为o.85,P<0.0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高于正常人群;79.17%患者恐惧心理严重.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护理干预和行为指导,患者恐惧心理明显下降.结论不同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的面对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促进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页数】2页(P56-57)【作者】李玉玲;刁利华;尹秋【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胸外科,北京,100037;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山东青岛海军疗养院五科,青岛,2000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R749.055【相关文献】1.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 [J], 曲英2.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应对方式调查分析及干预研究 [J], 韦丽芳;王洁;陆柳雪;韦梅娟;薛毅;赖珍琼;黄花玉3.不孕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现状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 [J], 肖玉华;凌朝霞4.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 [J], 陈建珍; 钟巧艺; 陈坤嫦; 林雪君; 区海云; 谭爱欢5.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J], 谭梅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behaviour , cognition and emotion of the public in Beijing dur2 ing different prevalence of SARS1Method :“Questionnaire on SARS”was designed by authors1 Through e - mails or web2 sites , 473 valid copies were collected in Beijing1 Result : Facing with SARS , the public in Beijing faced high pressure from the environment1 They concer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n SARS very much , and adopted more self - protection behaviours , such as wearing masks ,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personal hygiene1 Some people also showed irrational behaviours , such as storing cashes and food , taking the temperature too much times within one day and so on1 As for the cognition , people thought they should adjust themselves psychologically in order to overcome SARS related problems without being panic1 When the SARS cases increasing ,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icture made people feel more nervous , panic , helpless , angry and pes2 simistic , as well as less excited , calm and numb1 The cognition , behaviour and the emotion of Beijing’s public varied along with the situation in Beijing and in China1
此项研 究 主 要 考 察 ( 1) - ( 5) 方 面 的 情 况 , (6) 和 (7) 两方面的结果将另外撰文讨论 。
使用电子邮件发放问卷以及网页填写问卷的方式 进行不记名施测 , 测查从 4 月 22 日开始 , 到 6 月 9 日 (写稿日期) 为止共持续了 7 周 49 天 。使用 SPSS for windows 101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关于非典型肺炎 ( SARS) 的调查问卷》分为 3 部分 , 包括 67 道题目 , 第一部分包括 8 道题 , 考察 人们对非典型肺炎及其信息的了解和关注程度以及环 境压力 , 其中第 1 、4 题为多选题 , 其他为单选题 ; 第二部分包括 56 道题 , 考察人们面对非典型肺炎的 行为 、认知和情绪状况 , 均为单选题 ; 第三部分包括 3 道题 , 了解人们填问卷之时的情绪体验以及他们希 望得到的信息内容和其他帮助 , 均为开放性问题 。具 体而言 , 问卷考察了 7 个方面的内容 :
(1) 对非典型肺炎及其信息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 (2) 环境压力 ; (3) 人们对非典型肺炎的认知 ; (4) 人们面对非典型肺炎时的行为 ; (5) 当非典型肺炎出 现在不同地点时人们的情绪反应 ; (6) 人们填写问卷 时对非典型肺炎的情绪感受 ; (7) 人们所需要的其他 信息以及帮助 。
结果
一 1 总体状况 11 对信息的了解与关注情况 : 5610 %的人认为自 己比较了解非典型肺炎的症状 、治疗和预防方法 ; 有 1812 %的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 。同时 , 5612 %的人认 为自己获取的疫情信息是比较清晰或非常清晰的 , 但 也有 2319 %的人表示说不清 。对于非典的相关信息 , 7716 %的人表示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 。 21 环境压力 : 在调查的 473 人中 , 其所在的社 区Π学校Π公司中已有确诊病例和隔离人员的共 195 人 , 占 4112 % ; 已 有 疑 似 隔 离 病 例 的 有 108 人 , 占 2218 % ; 已有发热病例 , 但未被隔离或就诊的有 8 人 , 占 117 %。以上情况都没有的占 3218 %。 4716 %的人认为周围人戴口罩的比例介于 40 % 80 %之间 , 超过 80 %的占 1810 %。最近亲友提醒注
【关键词】 精神卫生学 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SARS) 断面调查 行为 认知 情绪 北京
Behaviour , Cognition and Emotion of the Public in Beijing towards SARS
QIAN Mingyi , YE Dongmei , DONG Wei et al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 100871
谨以此专栏 , 表达我们对曾经战斗在 “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敬意 !
·论文·
不同时期北京人对 SARS 的应对行为 、 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100871) 钱铭怡 叶冬梅 董 葳 黄 峥 张黎黎 刘兴华 章晓云 张哲宇 钟 杰 王慈欣 聂 晶
【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SARS cross - sectional studies behaviour cognition emotion Beijing’s
public
自从 2002 年 11 月份在广东佛山出现第一例非典 型肺炎 (SARS) 患者以来 , 非典型肺炎以很快的速 度波及到了很多城市 。2003 年 2 月广州进入疫情高 发期 , 香港和北京也相继在 3 月和 4 月底 5 月初成为 疫情的重灾区 , 其他 26 个省市自治区也输入了非典
患者 。截止到 6 月 10 日为止 , 全国已经出现了 4294 人出 院 , 343 人死亡 。非典型肺炎在一段时间之内迅速进 入了每个人的生活 , 并对正常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产 生了影响 ; 政府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 将抗击非典作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本研究回收到北京人群的有效问卷共 473 份 , 其中有男性 228 人 , 占 4812 % , 女性 245 人 , 占 5118 %。被试的年龄在 16 岁 - 56 岁之间 , 平均年龄 为 26 岁 ; 其中 , 19 岁以下的有 30 人 , 占 613 % ; 20 - 29 岁的有 345 人 , 占 7219 % ; 30 - 39 岁的有 71 人 , 占 1510 % ; 40 - 49 岁的有 17 人 , 占 316 % ; 50 岁以上的有 5 人 , 占 111 % ; 不详 5 人 , 占 111 %。在 所有被试中 , 学生有 269 人 , 占 5619 % ; 公司职员有 94 人 , 占 1919 % ; 教师有 25 人 , 占 513 % ; 记 者 、 编辑有 22 人 , 占 417 % ; 其他人员 63 人 , 占 1312 %。 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有 14 人 , 占 310 % ; 大学本科 的有 291 人 , 占 6115 % ; 硕士研究生有 141 人 , 占 2918 % ; 博士有 27 人 , 占 517 %。
助 。由临床心理学教研室的教师和心理学系三 、四年 级本科生 、研究生共 11 人组成调查问卷编制小组 , 编制 出 《关 于 非 典 型 肺 炎 ( SARS) 的 调 查 问 卷》。 (2) 编制小组对调查问卷的初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 增删 、修改了题目 , 并将选项进行了统一 。(3) 根据 初稿和讨论的结果 , 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 最后定 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515
编者按 : 今年 4 - 6 月 ,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肆虐北京 。政府倾力组 织 , 医务人员奋力抗击 , 广大市民积极配合 , 为开国以来所少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也主动发挥专业期刊 的作用 , 及时组稿 , 于是就有了这个专栏 。由于 SARS 对我们来说是突发事件 , 加之成文于特殊时期 , 本专栏 的文章在研究设计 、实施上可能有不少缺欠 , 还望读者谅解 。
方法 采用自编《关于非典型肺炎 ( SARS) 的 调查问卷》
编制程序 : (1) 首先确定要调查的 7 个方面 , 分 别为 : 对非典型肺炎及其信息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环 境压力 、对非典型肺炎的认知 、面对非典型肺炎时的 理性和非理性行为 、当非典型肺炎出现在不同城市时 人们的情绪 、人群填问卷时的情绪 、人群需要的帮
51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为压倒一切性的工作 。 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 主要由近距离
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 世界卫生 组织 (WHO) 将其命名为 SARS , 即 Severe Acute Res2 piratory Syndromes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人们对 非典型肺炎的这种全新的病毒的病因 、治疗和有效预 防的了解甚少 , 非典型肺炎 ( SARS) 对整个人类社 会来讲是一场灾难 , 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应激 。整个 人群陷入了一种紧张 、焦虑的状态 。对情绪和行为失 去控制的感觉和认知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担心 。对于那 些情绪不稳定 、暗示性强 、神经质素质的人 , 他们的 情绪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压力的影响 下 , 面对应激情境 , 人们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过 自己能力控制的特定内外情境 , 做出不断变化的认知 和行为努力 , 从而减少压力或伤害 。本研究采用自行 编制的《关于非典型肺炎 ( SARS) 的调查问卷》, 对 北京人面对非典型肺炎时的行为 、认知 、情绪以及环 境压力进行调查 , 并探讨随着疫情发展人们的行为 、 认知和情绪的变化规律 ; 以了解人们面对非典型肺炎 这一应激事件时的反应 , 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其他应激 事件的处理在信息提供 、认知和行为指导以及情绪安 抚上提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