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练习题附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5b0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4.png)
《狼》练习题及答案《狼》练习题及答案狼是一种生活在野外的动物,它们生性凶猛,善于狩猎,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
在自然界中,狼群的组织结构和协作能力令人惊叹。
狼的形象在文学作品和故事中也经常出现,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象征。
下面是一些关于狼的练习题及答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关于这个神秘而又迷人的动物。
练习题一:狼的饮食习惯1. 狼主要以什么为食?2. 狼如何狩猎?3. 狼的食物链中处于什么位置?答案一:1. 狼主要以肉类为食,包括鹿、兔子、羊等。
2. 狼通常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狩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捕捉猎物。
它们会追逐猎物,利用速度和耐力来逼迫猎物疲惫,最终将其击倒。
3. 狼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们是食物链中的掠食者,没有天敌。
练习题二:狼的社会结构1. 狼群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2. 狼群中的“首领”是如何确定的?3. 狼群中的其他成员有什么角色?答案二:1. 狼群的社会结构是由一对繁殖成年狼、它们的子女和其他年轻成年狼组成的。
繁殖成年狼通常是狼群的领导者,它们负责组织和保护整个群体。
2. 狼群中的“首领”通常是由繁殖成年狼中的一对确定的,它们通常是最强壮和最有经验的狼。
这对狼负责做出决策,并领导整个群体。
3. 狼群中的其他成员有各自的角色。
年轻的成年狼通常负责狩猎和保护狼群,它们也会帮助照顾和教育幼崽。
幼崽则由整个群体共同照料。
练习题三:狼的传说和象征意义1. 狼在不同文化中有什么不同的象征意义?2. 狼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描绘成怎样的形象?3. 为什么狼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象征?答案三:1. 狼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狼被视为勇敢和坚韧的象征,代表着力量和毅力。
而在其他文化中,狼可能被视为邪恶和凶残的象征。
2. 在文学作品中,狼经常被描绘成狡猾、残忍和野性的形象。
它们常常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代表着邪恶和危险。
3. 狼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象征,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野性和力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狼的群体行为和协作能力也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敬畏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4d503905087632301212f4.png)
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时间:40分钟分值:7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缀.行(zhuì)大窘.(jiǒng)奔倚.(qí)目似瞑.(míng)B.苫.蔽(shàn)少.时(shào)诱.敌(yòu)意暇.甚(xiá)C.并驱.(qū)弛.担(chí)尻.尾(kāo)狡黠.(xiá)D.眈.眈(dān)积薪.(xīn)假寐.(mèi)顷.刻(qīng)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3分)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B.其一犬坐于.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一狼径去.太丘舍去.4.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复投之.B.久之.C.又数刀毙之.D.禽兽之.变诈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B.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C.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A.屠/自后/断其股B.其/一犬/坐于/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8.下列各句中描写狼贪婪的句子是()(3分)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9.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狼》练习题答案
![《狼》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55a6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b.png)
《狼》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狼》一文中,狼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A. 受害者B. 猎人C. 牧羊人D. 狼2. 故事中,狼为什么会被牧羊人发现?A. 狼在羊圈里睡觉B. 狼在羊圈外徘徊C. 狼在羊圈里偷吃羊D. 牧羊人偶然发现3. 牧羊人最初是如何处理狼的?A. 赶走狼B. 杀死狼C. 把狼关在羊圈里D. 用石头砸狼4. 牧羊人后来为什么决定杀死狼?A. 狼再次偷吃羊B. 狼攻击牧羊人C. 牧羊人担心狼会报复D. 牧羊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5.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A. 要善待动物B. 要警惕潜在的危险C. 要勇敢面对困难D. 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二、填空题6. 在《狼》的故事中,牧羊人最初对待狼的态度是_________,但后来因为_________,他决定杀死狼。
7. 故事中,牧羊人的朋友建议他_________,以防止狼再次伤害羊群。
8. 狼在故事中的行为表明,它是一个_________的动物,这给牧羊人带来了_________。
9. 牧羊人最终杀死狼的行为,反映了他对于_________的重视,以及对于_________的预防。
10.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在生活中应该_________,以避免潜在的威胁。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狼》故事的主要内容。
12. 牧羊人对待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13. 牧羊人的朋友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建议对牧羊人产生了什么影响?14. 故事中狼的行为对牧羊人产生了哪些影响?15. 从《狼》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生活的智慧或教训?四、论述题16. 结合《狼》的故事,论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潜在的威胁和危险。
17. 从《狼》的故事中,分析牧羊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并给出你的理由。
18. 以《狼》为例,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9. 描述《狼》故事中牧羊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对行为决策的影响。
狼三则练习含答案
![狼三则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a1f9d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e.png)
狼三则阅读练习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写屠户被狼所逼;用铁钩把肉吊在树上才脱身;狼为吃肉而被铁钩吊死在树上的故事;着重表现狼的贪婪..第二则写屠夫毙杀两狼的故事;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更赞扬了人的聪明和勇敢..着重表现狼的狡猾..第三则着写屠户被狼逼进野外一个席棚内;狼将爪子伸进去;结果被屠户捉住;割破爪皮而吹气胀死的故事;重表现狼的愚蠢..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第一则原文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译文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太阳已经下山..突然一头狼过来了;注视担子上的肉;似乎非常垂涎的样子;跟随屠户后面走了几里路..屠夫恐惧了;就用刀对狼显示;狼稍微退后了;等到屠夫走;又跟着他..屠夫想狼想要的东西是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来拿取肉..于是屠夫用钩子钩肉;垫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给狼看;狼就才停下来不跟着屠户..屠夫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去取肉;远远望见树上悬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好像一个人吊死的样子;屠户非常惊骇;担心地徘徊着靠近树看;却是一只死狼..屠户抬起头来仔细审看;看见狼嘴里含着肉;肉钩刺穿了狼的下巴;好像鱼儿吞下鱼饵..当时狼皮价格昂贵;值十几两黄金;屠夫小小地富裕了..爬着树寻找鱼;狼才死了;这是可笑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有屠人货.肉归卖屠思狼所欲.者肉想要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蚤”同“早”;早晨示以.空担把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屠惧;示之以刃;则少却..屠夫恐惧了;就用刀对狼显示;狼稍微退后了..②逡巡近之;则死狼也..屠户担心地徘徊着靠近树看;却是一头死狼..③时狼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当时狼皮价格昂贵;值十几两黄金;屠夫小小地富裕了..3、本文是聊斋志异·狼中的第一则;课本中所学的是第二则..本文中的屠户是如何摆脱狼的狼又是如何死去的这两则故事的结尾有何相同之处 6分屠户知道狼想要的是肉;就把肉挂到树上;以此摆脱了狼..狼跳着去吃挂在树上的肉;被钩子挂住了上腭而死..这两则故事的结尾都对狼进行了嘲笑..点拨:抓住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户又把一块骨头扔给狼;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很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6分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 bì奔倚. yi又数.刀毙.之shùbì隧.suì入尻.kāo尾 chí弛担持刀 dān dān 眈眈相向目似míng瞑意xiá暇甚狼亦xiá黠矣假miè寐2、填空..13分狼选自聊斋志异 ;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着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遇狼→惧狼→御狼→杀狼4、理解默写..5分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狼不敢前;耽耽相向..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8分目似瞑.闭眼意.暇甚神情;态度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乃悟.前狼假寐明白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一狼仍从.跟从屠大窘.困窘急迫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屠乃奔倚.其下倚靠乃悟前狼假寐.睡觉屠暴.起突然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一狼洞.其中打洞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狼亦黠.矣狡猾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6、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5分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它;代狼..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④又数刀毙之它;代狼..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敌:①恐前后受其攻胁迫; 攻击;动词..②盖以诱敌敌人;名词..止:①一狼得骨止停止;动词..②止增笑耳通“只”;只有;副词..意:①目似瞑;意暇甚态度;神情;名词..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打算;动词..前:①恐前后受其攻前面;名词..②狼不敢前上前;动词..乃①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②乃悟前狼假寐才7、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C 2分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8、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4分①盖以诱敌.古义:胁迫;攻击今义:敌人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学科名称9、“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以骨投之”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狼迁就、退让;报有幻想;希望能退狼.. 3分10、“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2分11、选择题①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2分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②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 2分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③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B 2分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 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12、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3分①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其一/ 犬坐/于前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3、翻译句子 ..6分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户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着屠户..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户往旁边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14、“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说明了狼的贪婪的性情;也说明了屠夫面对狼这样凶残的动物存有幻想 ..15、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4分狼:贪婪、狡黠、团结、凶残屠夫:勇敢、机智16、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4分“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条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结尾两句是作者对狼的评价;它是文章的主旨句;点明中心;总起全文...17、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即使狼再狡猾;始终是邪恶的;邪不胜正..启示:面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有取得胜利..18、写出三个带“狼”字的成语..说说看;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狼有着怎样的认识 4分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引狼入室狼心狗肺中国人自古就在接受敌视狼的教育;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厌恶的态度..19、一位诗人用悲愤的笔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如何理解的 3分狼已经被人类猎杀的几近灭绝;现今的人们比狼还要可怕;不断地消耗着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环境;同时还肆无忌惮地猎杀动物;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使得狼等一些重要物种濒临灭绝..20、在动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整个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正如美国狼基金会主席阿斯金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了发条一样..”请联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分狼是一种对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动物;食物链中缺少了它;是不可想象的..当其他动物族群中老弱病残数量增多以拖累种群时;狼负责清理其中的部分成员;并控制草食动物数量与种类的相对稳定;防止植物被啃食至尽..我们要善待狼以及所有生物圈中的生物;应加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养;建立与狼等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第三则原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译文一个屠夫傍晚行走在路上;被狼逼迫..屠户看到路旁有一间夜里看地的人留下的草棚;就跑过去进入草棚躲起来..狼从草席里伸爪子进来;屠夫急忙抓住;使狼爪子缩不回去..但想不出办法来杀死狼..身边只有不满一寸的小刀..就割开了狼爪子下的皮;用吹猪取皮的办法吹狼..用尽力气吹过的时候;屠户觉得狼不大动了..才用腰带绑上狼爪子..出去一看;那么狼胀的象牛一样大;大腿笔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不能合上..于是屠户背着狼回了家..不是屠户;怎么能够想出这种办法来这三件事皆出自屠户;那么屠户的残忍;也可以用于杀狼..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惟有小刀不盈.寸满遂负.之以归背方缚.以带捆绑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计策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但思无计可以死之..但想不出办法来杀死狼..②股直不能屈;口张不能合..大腿笔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不能合上..3、从本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2分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4、对文中屠户的性格特点总结正确的一项是C 2分A.勇敢、机智;胆识过人..B.善于斗争;深谋远虑..C.不正面硬拼;善于斗争..D.胆小怕狼;侥幸获胜.. 6、根据文中语句看;本文是狼三则中的第几则并说明理由..2分本文是狼三则中的第三则..可以从文章的“这三件事皆出自屠户;那么屠户的残忍;也可以用于杀狼..”这句话中看出..7、比较三则故事中刻画的狼有什么不同..3分三则故事中刻画的狼不尽相同..第一则重在表现狼的贪婪;第二则重在表现狼的狡猾奸诈;第三则重在表现狼的愚蠢..8、你认为狼三则哪一则写得较好为什么 3分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狼三则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②蚤:通“早”..③昧爽:拂晓;黎明..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⑤罹lí遭遇祸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有屠人货.肉归卖②瞰.担上肉窥视③随屠尾行..数里跟在后面走④仰首细审..仔细审视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屠夫恐惧了;就用刀对狼显示;狼稍微退后了几步..②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来拿取肉..3、甲乙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3分相同点:贪婪..不同点:甲文中的狼狡猾阴险;乙文中的狼愚蠢..4、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分.示例:喜欢甲文中的..因为甲文中的屠户具有勇敢、机智、顽强的斗争精神..他通过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夺得了最终的胜利;其精神给人以教益..而乙文中的屠户虽然也获利了;但只是坐享其成;其教育意义远没有甲文那么积极而深刻..5、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3分议论;总结全文;点明中心..6、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分甲文: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一定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乙文:不能过分贪婪;不能为了某种利益而不计后果..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狼情黄山那是1964年10月;我们在滇西北地区普查找矿..一天下午两点多钟;面对路面上半尺厚的积雪;汽车终于显得无能为力了;喘着粗气;车轮飞转;就是不能前进..我们的人;包括搭车的纳西族老乡;一起下来推车;并找些干树枝打眼;汽车艰难地一步步前进..正在这时;我们几乎同时发现;在我们车后200米的路上;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纳西族老乡急喊:“上克去;上克;赶紧上车克;这是一群饿狼..”我们不禁大惊失色;急慌慌爬上车;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前后加力;车还是在原地空转;真急死人了..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好家伙;一共8只;个个都像小黄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后腿显得更细..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转向后门;纳西族老乡大喝一声:“干那亚干什么”他一手夺下小吴的枪;高声道:“绝不能开枪打;打也打不到;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拐进树林;我们可就完了..狼群会不顾一切把车胎咬坏;把我们看起来;然后召集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我说:“那可怎么办”老乡说:“别急;有办法..雪封山了;狼找吃的东西难了;一个个饿疯了;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我们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准备带回昆明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一块块、一串串往下丢..狼群眼都红了;大吼着扑向食物;第一批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但它们不走;狼群排成一排坐下盯着后车门..直到我们将车上所有的肉品全都甩下车去..我清楚地看到8只狼的肚子已滚圆滚圆;目光开始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又朝车前方跑去;其余7只狼没动..不一会儿;那只狼又跑回来;带着那7只狼朝松林钻去..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正在这时;我们看见那8只大狼又钻出松林;跳到公路上..奇怪的是每只狼的口里叼着一根大树枝;不知它们又想干什么我们只得又爬上车;警惕地观察着..只见8只大狼把口里叼着的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哈哈;狼给汽车打眼了”我高兴地大叫起来..狼见我大叫;只是朝我望了望;我也发现狼的眼光里没有了敌意..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我正不解其意;却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一部分雪飘到山下;一部分雪堆向路边..不一会儿;8只狼又从车底钻出来;跑向车的前方;头朝前;尾朝车头一字排开;嘴一齐拱到雪里;朝前拱去;然后又头对头一边4只;一齐用强有力的后腿向后扒雪;路面渐渐露了出来..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了;赶快发动车..”车果然启动了..有希望了;纳西族老乡也激动得和我们紧紧抱在一起..先打眼;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如此重复了十来次;车向前行进了一里多地;也就到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可是这8只可爱的狼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只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地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选自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年第1期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3分普查小组汽车雪地抛锚遭遇饿狼群;狼群得到食物后做出感恩之举帮助推车;绝望中的人们得以最终走出困境..2、从文中看;搭车的纳西族老乡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遇事镇定、有着丰富的与狼斗智的智慧和经验..3、文中的“我”面对狼群时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各用四个字回答4分初遇狼群:惊慌失措;对峙狼群:急躁绝望;狼群复来:高度警惕;走出困境:异常激动..4、文章是篇颇令人心动的记叙文;请你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摘录一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作简要点评..3分示例:“狼群眼都红了;大吼着扑向食物;第一批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句中的“红”“大吼”“一眨眼”等词语;把饿狼吞食的形象描摹得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饿狼的凶恶本性..5、狼在我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凶残、贪婪、狡诈的形象;读了上面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3分示例:相互尊重;感恩图报;人间如此;动物亦然..作为人类应该懂得这一点;不可歧视动物;凌驾于动物之上;应当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创和谐美好的家园..写作一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周日;你和同学高翔到某生态原林穿林赏景;行至密林深处时;突听一声狼嚎;举目四望;一只野狼横卧在前面一个土堆旁……根据这一情节;发挥你的想象;以我与狼为题;编写一个故事..要有生动的;注意叙述的详略..不少于500字..二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和动物的故事;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复述出来;不少于300字..。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ae7022964bcf84b8d57b1b.png)
《狼》练习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黠.()积薪.()假寐.()少.时()目似瞑.()意暇.甚()屠大窘.()缀.行甚远()苫.蔽()尻.尾()麦场.()2.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狼、______狼、______狼、_____狼。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一屠.晚归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6)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 (7)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__(8)眈眈..__________________ ..相向__________________ (9)一狼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2)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__ (1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 (16)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 (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9)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 (20)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4.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狼》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狼》课时练习题 附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a0c59e0c22590102029df8.png)
20《狼》课时训练第一课时1.给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奔倚.其下()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2.解释加点的字(1)缀.行甚远(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屠乃奔倚..其下(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5)意.将遂入以攻其后(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选出与“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意义相同的两项()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填空:《狼》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
5.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请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8.下面是关于“狼”的一些处世之道,请仿照示例,将空缺的地方用四个字概括。
(1):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2):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3)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课时训练答案1.zhuì qǖ xīn shàn bì yī dān shǎo míng xiá suì mèi xiá2.(1)紧跟(2)旧,原来(3)跑过去倚靠(4)一会儿(5)想要,打算(6)多少3.BD4.《聊斋志异》清蒲松龄5.D6.(1)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狼》阅读复习题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狼》阅读复习题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615e933d4b14e8524687f.png)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狼》阅读复习题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屠惧,投以.骨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彼竭我赢,故克之┌一狼径去.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止.增笑耳D.┤┕非梧桐不止.2、翻译。
①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②其一犬坐于前。
译:3、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
4、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答案: 1、C2、①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2分),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分)3、遇狼目似瞑,意暇甚机智勇敢4、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b13bd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e.png)
《狼》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B.狡黠.(xiá) 缀.行(zhuì) 积薪.(xīn)C.弛.担(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 禽.兽(qín) 少.时(shǎo)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 )(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 )(4)意.暇甚( )(5)盖.以诱敌( )(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2)弛.担持刀( )(3)目似瞑.( )(4)狼亦黠.矣(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蒲松龄精品练习题
![《狼》蒲松龄精品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e3ec6f172ded630b1cb6ac.png)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18《狼》同步练习附答案
![18《狼》同步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9cb1568e9951e79a89270a.png)
18《狼》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zhuì) 屠大窘.(jiǒng) 积薪.其中(xīn)苫.蔽成丘(shàn) 目似瞑.(míng) 眈.眈相向(dān)狼亦黠.(xiá) 止露尻.尾(kāo)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1)其一/犬坐于前(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止:仅,只(2)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3)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4)屠大窘.窘:处境困迫,为难(5)顾.野有麦场顾:看,视(6)苫蔽..成丘苫蔽:覆盖、遮盖(7)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8)意暇.甚暇:从容、悠闲(9)盖.以诱敌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10)而顷刻..两毙顷刻:一会儿4.说说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
(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代“狼”)(2)一狼洞其.中(代词,指代“柴草堆”)(3)以攻其.后也(代词,指代“屠户”)(4)其.一犬坐于前(其中)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转身看柴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6.请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盖以诱敌。
(3)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7.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根据图片提示写出相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
A.《喜羊羊与灰太狼》B.《东郭先生和狼》(2)汉语里有不少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四个来。
《狼》蒲松龄练习题及答案
![《狼》蒲松龄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683fa889eb172ded63b7b7.png)
《狼》蒲松龄阅读题及答案1.文中第一段都向我们交代了哪些信息,请概括回答。
2.文章虽然短小,但人物性格却非常鲜明生动,请结合原文,至少说出屠户的两个性格特点。
3.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说一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从全文来看,故事中的狼主要有何特点?试概括出来。
5.根据屠夫分别杀掉前狼与后狼的经过,谈一谈体现了屠夫的什么特点?6.在与狼的较量中,“屠夫”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7.翻译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答案: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1)遇狼时做好防御,说明其镇定细心。
(2)杀狼时毫不犹豫,说明其果断勇敢。
3.(1)狼亦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启示: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贪梦,凶残,狡诈。
5.杀前狼说明屠夫善于把握时机,果断勇敢;杀后狼说明屠夫细心周到,考虑周全,不留后患。
6.开始很怕,丢骨头给狼,后来镇定下来,跑到柴雄下,拿起刀,最后坚定下来,用刀砍死狼。
7. (1)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时间长了,(那只狼)似乎闭上眼睛了,神情很悠闲。
(3)(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狼》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狼》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ade6a414791711cd791774.png)
20狼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B.狡黠(xiá) 缀行(zhuì) 积薪(xīn)C.弛担(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 禽兽(qín) 少时(shǎo)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 )(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 )(4)意暇甚( )(5)盖以诱敌( )(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2)弛担持刀( )(3)目似瞑( )(4)狼亦黠矣(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7.“投以骨”的办法失败后,屠户产生了什么心理?之后,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最终结果如何?(用原文语句回答)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edb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0.png)
狼练习题及答案狼(学名:Canis lupus)是一种大型犬科动物,被认为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
在人类社会中,狼一直被视为野性的象征,并且在许多文化中都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狼的练习题及答案,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而迷人的动物。
练习题一:狼是哪个大类的动物?答案:狼属于哺乳动物。
练习题二:狼是牠类的动物,是否正确?答案:是。
练习题三:狼是猫头鹰科的动物,是否正确?答案:不正确,狼是犬科的动物。
练习题四:狼的外貌特征有哪些?答案:狼具有灰棕色的皮毛,长长的腿和尖尖的耳朵。
狼的体型较大,肩高可达70厘米,体长可达120厘米。
练习题五:狼通常以什么方式捕猎食物?答案:狼通常以群体的方式捕猎食物。
它们会形成狩猎群体,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追捕猎物。
练习题六:狼的食物主要包括什么?答案:狼的食物主要包括野生动物,如鹿、兔子和鸟类。
它们也会食用已经死亡的动物尸体。
练习题七:狼是一种夜行动物,是否正确?答案:不完全正确。
虽然狼可以在夜间活动,但它们也可以在白天活动。
练习题八:狼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答案:狼以群体的方式生活,通常在一个由一对繁殖成年狼和其后代组成的小群体中生活。
这些小群体被称为狼群。
练习题九:狼如何进行通讯?答案:狼主要通过吠叫、嚎叫和身体动作来进行通讯。
它们以这种方式传递信息,并与其他狼群成员保持联系。
练习题十:狼的保护状况如何?答案:狼的保护状况因地区而异。
在一些地区,狼的数量仍然较多,而在其他地区,狼可能处于濒危状态。
人类的活动和狼与人类冲突是导致狼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狼的基本知识。
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社会行为和狩猎能力的动物,一直以来都引发人们的兴趣和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狼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一珍贵的物种。
注意: 此文为虚构文本,提供给用户练习写作使用。
《狼》练习题及答案
![《狼》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bb98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6.png)
《狼》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狼在传说中通常象征着什么?A. 野性与凶猛B. 聪明与机智C. 忠诚与勇敢D. 温和与友善答案:C. 忠诚与勇敢2. 下列哪个是狼的特征?A. 壮观的鬃毛B. 强大的臂力C. 善于游泳D. 发达的嗅觉答案:D. 发达的嗅觉3. 狼群的社会结构中,通常由谁来领导狼群?A. 雄狼B. 雌狼C. 幼狼D. 狼父母共同领导答案:A. 雄狼4. 狼通常属于哪个动物家族?A. 犬科B. 猫科C. 猪科D. 牛科答案:A. 犬科5. 狼的食性主要是以什么为主?A. 肉类B. 水果C. 蔬菜D. 昆虫答案:A. 肉类二、填空题1. 狼的体型和嗅觉视听都非常优秀,适应了它们在各类环境中的生存。
(精确回答的题目)答案:狼的体型和嗅觉视听都非常优秀,适应了它们在各类环境中的生存。
2. 狼群中的幼狼通常接受领导狼的训练,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生存。
(精确回答的题目)答案:狼群中的幼狼通常接受领导狼的训练,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生存。
三、问答题1. 狼在人类文化中有何象征意义?请举例说明。
答:狼在人类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勇气、坚韧和团结。
在许多民族的传说和故事中,狼被描绘为勇敢、忠诚和狡猾的角色。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儿希俄斯被养在狼身边,狼成为了他的保护者和伙伴。
此外,许多旗帜、徽章和体育队的标志中都出现了狼的形象,以展示团队的力量和勇气。
2. 请简述狼群的社会结构和分工。
答:狼群通常由一对成年狼(雄狼和雌狼)领导,并由幼狼组成。
雄狼通常是整个狼群的领导者,负责保护和领导群体。
雌狼负责繁殖和照顾幼狼。
幼狼则通过观察和模仿领导狼的行为来学习生存和狩猎技巧。
在狼群中,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以确保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四、简答题1. 狼的狩猎方式是怎样的?答:狼通常以群体行动的方式进行狩猎。
它们会使用集体合作的战术,通过分工合作来追捕猎物。
一群狼会密切合作,分散并包围猎物,然后通过相互协作驱使猎物陷入劣势或者直接击杀猎物。
《狼》练习与答案
![《狼》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2ab62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a.png)
《狼》练习与答案一、通假字1、止有剩骨止通只二、古今异义:1、缀行甚远古:紧跟今:点缀2、顾野有麦场古: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今:照顾3、积薪其中古:柴草今:薪水4、一狼径去古:离开今:与来相对5、屠暴起古:突然今:粗暴6、意将隧入古:企图今:意思7、断其股古:大腿今:屁股三、一字多义:1、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2、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 (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4、止:止有剩骨(通“只”)一狼得骨止 (停止)5、之:复投之(代骨头)两狼之并驱如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久之(补足音节,无实义)又数刀毙之(代指狼)亦毙之(代指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6、以:以刀劈狼首(用)投以骨(把)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7、去:一狼径去(离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意与日去(消失)8、其:恐前后受其敌(代指狼)屠乃奔倚其下(代指柴草堆)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四、重点字词:1、缀行甚远(紧跟)2、投以骨(把)3、一狼仍从(跟从)4、一狼得骨止(停止)5、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追赶)(旧、原来)6、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7、恐前后受其敌(攻击)8、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9、积薪其中(堆积柴草)10、苫蔽成丘(覆盖、遮蔽)(小山)11、弛担持刀(这里指卸下)12、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14、一狼径去(径直)15、目似瞑(闭眼)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7、久之(过了一会儿)18、意暇甚(神情)(悠闲) 19、屠暴起(突然)20、亦毙之(杀死) 21、一狼洞其中(打洞)(指柴草堆)22、意将隧入(企图、意图)(从柴草堆中打洞)23、止露尻尾(屁股)24、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25、盖以诱敌(原来是)26、狼亦黠矣(狡猾)27、顷刻两毙(一会儿)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欺骗)(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罢了)五、翻译句子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练习题答案
![《狼》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721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3.png)
《狼》练习题答案《狼》练习题答案《狼》是一本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狼和人的故事。
这本小说中有很多练习题,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1.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答: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白牙的狼。
2. 白牙是如何长大的?答:白牙是在野外长大的,它的母亲是一只狼,它从小就和母亲一起生活在野外,学习狼的生存技能。
3. 白牙在野外学到了哪些技能?答:在野外生活中,白牙学会了狩猎、寻找食物、保护自己等生存技能。
它还学会了与其他狼群成员协作,共同狩猎。
4. 白牙在野外遇到了什么困难?答:白牙在野外遇到了食物匮乏、天敌的威胁等各种困难。
它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野外生存下去。
5. 白牙后来被人类发现了吗?答:是的,白牙后来被人类发现了。
它被人类捕获,并被带到城市中的一个马戏团表演。
6. 白牙在马戏团中过得如何?答:在马戏团中,白牙过得并不好。
它被迫表演各种恶劣的把戏,受到虐待和剥削。
7. 白牙最终逃脱了吗?答:是的,白牙最终逃脱了马戏团的囚禁。
它重新回到了野外,重返自己的狼群。
8. 白牙在野外重新适应了吗?答:白牙在野外重新适应了生活。
它利用在马戏团中学到的技能,成功地狩猎食物,并与狼群中的其他成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9. 这本小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答:这本小说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不断学习和适应,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10. 你对这本小说有什么感想?答:这本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
白牙在野外和马戏团中的经历让我对动物的权益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结: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狼》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这本小说通过一个狼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同时,它也引发了我们对动物权益的思考和关注。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保护自然界中的生物,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练习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
二、填空。
1、《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作者,字,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是。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惧狼→()→()
三、理解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一狼仍从()(8)屠大窘()(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
(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
(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
(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
(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
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七、选择题
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
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八、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九、翻译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十、“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十一、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
屠夫:
十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十三、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案
一、zhuì jiǒng shàn bì yi shù bì suì kāo 弛眈眈瞑暇黠寐
二、填空。
1、《狼》选自《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
遇狼御狼杀狼
2、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③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④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⑥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阴险:a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闭眼空闲大腿才紧随着走旧,过去,原来跟从困窘急迫看,看见跑过去依靠醒悟
突然担心打洞像狗一样钻洞狡猾多少
五、1、①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实义。
②它,代狼。
③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④它,代狼。
⑤结构助词,“的”。
2、①攻击,动词。
②敌人,名词。
3、①停止,动词。
②通“只”,只有,副词。
4、①神态,名词。
②打算,动词。
5、①前面,名词。
②上前,动词。
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C )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4、以骨投对狼迁就、退让,报有幻想,希望能退狼。
5、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七、选择题
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 )
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B.本文是一篇随笔札记。
C.本文是一篇笔记体小说。
D.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3.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把对的选出来。
(B)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
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
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
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八、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九、翻译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1)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2)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着屠户。
(3)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十、“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说明了狼的贪婪的性情,也说明了屠夫面对狼这样凶残的动物存有幻想
十一、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贪婪,狡黠,团结凶残.
屠夫:勇敢,机智.
十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结尾两句是作者对狼的评价,它是文章的主旨句,点明中心,总起全文.
十三、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即使狼再狡猾,始终是邪恶的,邪不胜正.启示:面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有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