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比较鉴赏之十六:一样潇洒两样情(整理精校版)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渔家傲》《清平乐》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古诗文阅读】李清照《渔家傲》《清平乐》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渔家傲李清照雪里未知春信至,寒梅装饰琼枝芥末。
茶脸半开柠檬碧海,当庭际,玉人风情万种新妆洗脸。
天道可能将略偏急于,故叫做明月妩媚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掉不与鲜花比。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按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备注]①绿蚁:一种美酒。
②按:搓揉。
(1)两首词中的“梅”这一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分)(2)两首词都写下了梅花,通过梅花写下人,创设的意境却全然相同。
先行详细分析各就是怎样的意境。
(5分后)参考答案(1)①《渔家傲》中的“梅”:上开在雪中但春意初现,存有明月照亮,妩媚半开,妩媚清爽,像是一个风情万种美人。
《清平乐》中的“梅”:上开在雪中受到狂风蹂躏,零落好看。
②所抒发的感情相同。
《渔家傲》中的“醉酒”:梅花的娇艳姿色并使人观赏,雪绣琼枝、月照曝光梅花的清爽意境并使人痴迷,力劝人饮醉,抒发的就是憧憬梅花、惊讶春信的陶醉欢欣的感情。
《清平乐》中的“醉酒”:年年都醉酒,但是伤心泪,就是伤感自己天涯海角飘泊不定,伤感世事动荡不安变化、岁月流逝,而人生新陈代谢。
(2)①《渔家傲》的意境:淡雅、清新、宁静、玲珑、优美;②《清平乐》的意境:冷落、萧索、沉郁、凄伤。
二1、两首词中的“梅”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醉”,表达感情是否相同?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分)2、两首词都写下梅花,通过梅花写下人,创设的意境却全然相同。
先行详细分析各就是怎样意境以及意境相同的原因。
(6分后)参考答案1、前词中“梅”:妩媚半开,妩媚清爽,像是风情万种美人。
后词中“梅”:受到狂风蹂躏,零落好看。
(2分后)前“醉酒”:梅花的娇艳姿色使人观赏,力劝人饮醉,抒发憧憬梅花、惊讶春信的陶醉喜悦之情。
(1分后)后“醉酒”:年年都醉酒,就是伤心泪,就是伤感天涯海角飘泊不定,世事动荡不安变化、岁月流逝,人生新陈代谢。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对比鉴赏题练习
一轮复习:古代诗歌对比鉴赏题练习第一题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野菊唐·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野人饷菊有感明·张煌言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两首诗歌均写到菊花,但所写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野菊》侧重于描写野菊生长的环境和野菊的冷香,展现了菊花超脱世俗、矢志不移的品质。
寄托了作者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
②《野人饷菊有感》侧重于描写菊花的花茎虽饱经风霜,仍不失挺拔咄咄之势;“铁骨”一词展现出不畏风霜的菊花的伟岸不群的品格。
诗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的象征。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考查。
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诗歌均写到菊花,但所写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题可先分开赏析两首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比较有哪些不同点。
王建的《野菊》此诗紧扣住“野”字,写出了野菊特有的风貌。
其首句“晚艳出荒篱”,意谓野菊之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候,却舒展出她那艳丽的容颜,突出野菊生命力的顽强。
接句“冷香著秋水”,意谓野菊花吐放的缕缕馥香荡漾在湛蓝的秋水之上,突出野菊之造福人间的心志。
转句“忆向山中见”,展现出野菊的出生地和来源处,紧扣题名中的“野”字拓宽诗的境界,从而使诗意得以升华。
其结句“伴蛩石壁里”是野菊在“山中”生活的必然交代,它客观地描绘出一位虽终日只能与低吟浅唱的蟋蟀为伴,但却立根岩缝、咬定青山、忍寂耐寒、矢志不移的强者形象,其孤标独显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佩。
此诗虽短小,野菊之野劲、野香、野趣尽融其中,而作为“在野”的王建,其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亦因此而得以寄托。
张煌言的《野人饷菊有感》是感事即怀诗,乡居野处的百姓为表达对隐居英雄的敬佩,以菊相赠,诗人对此事有感;事中之物“菊”确是感怀的聚焦,所以又是咏物诗。
《东坡》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7篇
《东坡》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7篇《东坡》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7篇《东坡》原文翻译及赏析1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古诗简介《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是南宋诗人方岳所作,此词从登平山堂所见景物写起,转入抒情、议论,除了怀念欧阳修、苏东坡两位“文章太守”以外,也抒发了对国土未被收复的愁恨。
翻译/译文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
一个人辗转大江南北,有多少忧愁思绪,都付之一醉,暂且忘却吧。
乘坐小船沿芦苇岸边千里漂泊,张翰那种思念菰菜莼羹就辞官归家的作为,于我只能是一场梦了,我惟有默默无语把思念寄托给南飞鸿雁。
醉眼朦胧中回望渺远的黄河洛水,夕阳笼罩下留存多少遗憾和愤恨!在苹草萋萋的洲渚外面,远山在暮色里就要收敛他的眉峰。
俯仰凭吊平山堂的人间遗迹,叹息欧、苏两位仙翁已然远逝。
眼前没了当时的杨柳,只是从前的烟雨,磨灭了几位英雄。
且唱响一声孤啸,我又将匹马启程,在西风凄紧的天地间。
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
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
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⑵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⑶山色:山的景色。
⑷晴空:清朗的天空。
⑸愁思:忧愁的思绪。
⑹螺红:红色的螺杯。
⑺千重:千层,层层迭迭。
⑻菰(gū)菜:即茭白。
⑼莼(chún)羹:用莼菜烹制的羹。
⑽归鸿:归雁。
⑾醉眼:醉后迷糊的眼睛。
⑿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
此处泛指沦陷于金兵之手的土地,故词人有遗恨在焉。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专题训练采莲曲(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采莲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采莲曲①李白②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①采莲曲,古曲名。
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天宝六年,李白因受谗,不为玄宗所喜,愤而辞官后,漫游至会稽,其时正值采莲季节,于是他写下这样一首《采莲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笑隔荷花共人语”一句,写出了采莲女隔着莲花,似有若无的朦胧之美,富有生活气息。
B.诗人描写了采莲女的笑声、新妆与香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感受到采莲女的欢愉。
C.诗人写岸上“游冶郎”驻足垂杨下,想引起采莲女的注意。
紫骝马的嘶叫,惊扰了采莲女。
D.本诗采用正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妩媚、活泼的采莲女形象;语言清新脱俗、委婉传神。
2.诗人为什么“见此踟蹰空断肠”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莲曲刘孝威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值采莲时节,一条精致华丽的小舟在水中缓缓划动,采莲女边玩耍边采莲。
B.淡雅的莲香隔着长满蒲草的渡口传来,莲叶密布,江面上铺满了鲜艳的颜色。
C.莲蓬低垂,很容易就可以摘下;莲茎弯曲,使莲花和莲蓬自然下垂接近莲叶。
D.本诗写莲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明快流畅,给人以清新之感。
4.刘孝威的这首《采莲曲》情感丰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莲方干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
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
兰舟尺速①有输赢,先到河湾赌何物。
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
[注]①尺速:速度相差在尺,形容船速相近。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采莲女儿为了避开天气的酷热,在头一天就相约好,天刚亮就出发去采莲。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经典的古诗词赏析经典的古诗词赏析篇1《山中与幽人对酌》【唐代】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赏析】: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相邀改日再饮,能于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表现了一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
《题秋江独钓图》【清代】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赏析】: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
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更是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
至于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如此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诗人独自期客而客人却始终没有出现,诗人一人枯坐敲棋,寂静无聊,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张可久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赏析】:这首小令当是作者张可久寓居西湖山下时所作。
通过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表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和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
《终南别业》【唐代】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
水穷云起,在他看来正如人生境界的`起落。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却能把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形象和自然的安逸美好表现出来。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这才是隐居的真谛。
《鹧鸪天·西都作》【唐代】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陆游《鹧鸪天》赏析
鹧鸪天陆游·南宋【原文】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②《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④,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⑤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释】①玉瀣(音“泻”):一种美酒的名称,陆游在诗中不止一次写到过这种酒。
②卷罢:活用作动词,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③《黄庭》:一种道经,是道家谈论养生之道的书。
④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⑤元:同“原”,本来。
【背景】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首词和其他两首《鹧鸪天》,都是这时候写下的。
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终于流露出来。
【简介】字务观,号放翁,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诗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作品风格有三类,一是激昂慷慨,二是飘逸高妙,三是流丽绵密者,这首《鹧鸪天》是陆游飘逸高妙类的代表作。
【翻译】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不妨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赏析】上阕开头二句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优美而又纯净。
“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田园意境,“苍烟”即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色彩的字,但有夕阳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附随堂练习
高考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诗歌形象比较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梅花绝句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问题:这两首诗的头两句分别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不同状态,请加以简析。
答案:陈诗的头两句写出梅花初绽,傲然独立,美艳动人的状态。
“独树春”表明梅花初绽,“惊起晓妆匀”五字写出了梅花的美艳动人。
风韵嫣然。
陆诗的头两句写出了梅花不畏寒风,遍开山中的状态。
“坼晓风”表明梅花迎风盛开,“雪堆遍满四山中”写出了梅花不畏寒冷,漫山遍野竞相开放的状态。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问题:概括两首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野步者形象。
答案:周诗描写了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赵诗描写了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诗歌语言比较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无题白胜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黄。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问题:你认为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前一首含蓄曲折,后一首明快直接。
《观祈雨》第二句表面写农民吹奏箫管、表演节目,恭迎龙神,场面热热闹闹,其实热闹之下不难看出百姓的心急如焚,焦虑不已,语句表达比较含蓄。
后一首诗第三句用比喻形象描绘农夫焦急忧虑的心理,语言比较明快直接。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高三语文求同存异----诗歌的比较鉴赏
求同存异----诗歌的比较鉴赏纵观近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不难发现,其题型由客观选择到主观表达,其内容由对一首诗的鉴赏到对几首诗的综合比较,呈现一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趋势。
而分析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2008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更会发现一种共同走向:提供多首(多为两首)内容相关的诗歌,要求考生阅读后对相同之处进行分析,对不同之处进行比较鉴赏。
很显然,其难度比直接分析一首诗有所增加。
这既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发展成熟的表现,更是对学生古代文学文化积累的更高要求。
总之,考题体现了一种考查方式的综合性、视野的开放性。
我们不妨先来看几组具体的高考诗歌鉴赏题: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浙江卷)(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 _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5年天津卷)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既然如此,在进行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我们主要关注对单首诗歌的鉴赏,也要在此基础上突破比较类诗歌鉴赏。
一、考查角度及设题特点。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比较类诗歌鉴赏题设问角度并没有离开鉴赏诗歌的常规考点,其设问角度都是从体裁、意象、意境(气氛或画面)、炼字、思想情感、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异同的比较。
1.看体裁(2003年春季北京卷)(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____。
2003年春季上海卷)(1)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 _____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比较鉴赏教考融合类试题训练(训练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比较鉴赏教考融合类试题训练(训练版+教师版)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教考融合类试题)分类训练一、比较鉴赏点(内容理解)登赏心亭①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②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涕已流。
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
②瓜步:即瓜步山。
与建康隔长江相对。
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问题: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还写了“涕流”的情状。
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流”原因的异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相同点:都因时局动荡、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
不同点:①所见之景不同:杜甫面对恢宏气象,引发个人孤独无依之感;陆游面对肃杀凄凉之景,由喜转忧,深感前途渺茫。
②个人境遇不同:杜甫暮年独自漂泊西南,处境困顿;陆游奉召东游,虑及迁都之策难以实现。
二、比较鉴赏点(形象意象)满江红·赤壁怀古(宋)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___ 问题: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描绘了周瑜的形象。
请从手法与用意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塑造周瑜形象的不同点。
答案:手法:①正面描写:《念奴娇》使用了外貌、神态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周瑜的儒雅;《满江红》则总括性地概写周瑜气度不凡。
②侧面描写:《念奴娇》用小乔来正衬周瑜的英雄风度;《满江红》则用曹操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用意:《念奴娇》借周瑜表达自己华发早生、功业难就的苦闷;《满江红》则借周瑜来表达对时世的感伤。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陆游《沈园二首》赏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陆游《沈园二首》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这两首诗是陆游回忆其亡妻唐氏而作。
陆游的爱情悲剧,宋人笔记颇有记载,详略不同,事实亦有出入,今略加整齐,概述如下:陆游早年和他的姑表妹唐氏结婚,夫妻和好,可是陆游的母亲却不喜欢这位媳妇,终于离婚。
后来唐氏改嫁赵士程。
绍兴二十五年(1155)春天,陆游到绍兴禹迹寺南的沈园游览,恰好赵士程和唐氏也在那里。
陆游对景伤情,便作了一首调寄《钗头凤》的词,题在璧上。
词云:“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这时他是三十一岁。
不久,唐氏便抑郁地死去了。
到了宁宗庆元五年(1199)春,即四十四年之后,陆游又写了这两首《沈园》,同年还作了一首七律,有长题道:《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
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
偶复一到,而园巳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日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此诗,周密《齐东野语》以为是光宗绍熙三年(1192)所作,但1155年到1192年,不足四十年,而《沈园》二绝和这篇七律所写情事又十分吻合,定为作于同年秋,较妥。
)这年,陆游七十五岁。
又过了六年,即宁宗开禧元年(1205),已经八十一岁高邻的陆游还怀念前情,形于梦寐,其《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绝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芽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璧间尘。
”在封建社会的伦理观点支配之下,父母对于子女具有绝对权威。
因此,像陆、唐这类的悲剧就经常发生。
诗人在这里对自己的悲剧产生的原因没有作出任何指责,他只是倾诉了一辈子也排遣不了的哀伤,而使后人对之寄与深厚的长久的同情。
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齐名,《钗头凤》故事也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旷世奇书《金瓶梅》诗词韵曲欣赏,饮食男女里的别样风情,值得收藏
旷世奇书《金瓶梅》诗词韵曲欣赏,饮食男女里的别样风情,值得收藏《金瓶梅》一书,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奇书”。
一方面,作者直面人生,洞达世情,暴露社会的腐败,透析人性的善恶,其深其细其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罕有其匹。
在艺术上的创造,也使一部中国小说史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另一方面,作者在涉笔饮食男女之时,特多秽词,惊世骇俗,这就被人目之为“古今天下第一淫书”,长期列名于禁书的黑名单上。
时至今日,尽管历经明、清、近代、现代诸多哲人的辨析呼号,但还是有不少“正人君子”带着黄色的眼镜将它另眼相看。
或许他在私底下只是盯着黄处看,可是在台面上却就是盯着黄处批。
种种的浅薄与僵化,使这样一部杰作,始终被云锁雾绕。
因此,当前《金瓶梅》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广大的群众去检验它、理解它、批判它、接受它。
卷首“词曰”四首《金瓶梅词话》引首。
词牌名《行香子》,共四首,元朝中峰禅师作。
(一)阆苑瀛洲,金谷陵(琼)楼。
算不如茅舍清幽。
野花绣地,莫也风流。
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酒熟堪,客至须留。
更无荣无辱无忧。
退闲一步(是好),着甚来由。
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二)短短横墙,矮矮疏窗。
(一方)儿小小池塘。
高低迭峰(嶂),绿水边傍。
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香)。
日用家常,竹几藤床。
靠(尽)眼前水色山光。
客来无酒,清话何妨。
但细烹(烘)茶,热烘(净洗)盏,浅(滚)浇汤。
(三)水竹之居,吾爱吾庐。
石磷磷床(乱)砌阶除。
轩窗随意,小巧规模。
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宽(安)舒。
懒散无拘,此等何如?倚阑干临水观鱼。
风花雪月,赢得工夫。
好炷心香,说(图)些话(画),读些书。
(四)净扫尘埃,惜耳苍苔,任门前红叶铺阶。
也堪图画,迂也奇哉。
有数株松,数竿竹,数枝梅。
花木栽培,取次教开。
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贵几时来。
且优游,且随分,且衔杯。
丈夫只手把吴钩此词乃南宋词人卓田所作。
词牌名《眼儿媚》。
丈夫双手把吴钩,能断万人头。
如何铁石,打作心肺,却为花柔。
历代的“一字诗”赏析档
历代的“一字诗”赏析月夜孤江垂钓(纪晓岚)一帆一桨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小桥流水夜(佚名)一山一水一小桥,一轮名月照松梢。
边沿虽破乾坤在,一如既往乐逍遥。
秋江垂钓图(佚名)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杆头一只钩。
一水一拍似一唱,一翁独钓一江秋。
重逢(流沙河)一阵敲门一阵风,一声姓名一旧容。
一番迟疑一番懵,一番握手一番疯。
一去二三里,烟花四五家。
六鹅七只鸭,八九十只花.清人易顺鼎在《天童山中月夜独坐》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唐伯虎《登山》一字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
唐代诗人王建的《古谣》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路。
一去一来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树。
清人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代诗人陈沆的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青岛崂山钓鱼台的“一字诗”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清代才女何佩玉的一字诗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元曲《凄苦人生》)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
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别离,一苦一悲伤。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个相识,他也会、咱也会。
都一般相识,吹一回,唱一回。
《一字诗咏四大美人》西施一颦一笑一捧心,一国倾废一霎间。
一船一桨一生伴,一日归来一湖烟。
王昭君一车一马一路尘,一鸣秋鸿一缕魂。
一曲一唱一声怨,一月空照一丘坟。
貂婵一计一献一连环,一朝兴亡一唏嘘。
一笔一纸一方砚,一段风流一段书。
杨玉环一喜一悲一相对,一串荔枝一串泪。
一诗一吟一梦里,一朝酒醒一朝醉。
一株垂柳一扁舟,一林黄叶一林秋。
一湖碧水一明镜,一轮明月一乡愁。
一口之家一口张,一年饥馑一年荒。
一碗热汤一碗凉,一双泪眼一双疮。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季冬凉一季春,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地盐碱一地金,一阵秋风一丝愁,一片雪花一点忧。
黄庭坚《题阳关图·人事好乖当语离》赏析
黄庭坚《题阳关图·人事好乖当语离》赏析黄庭坚《题阳关图·人事好乖当语离》赏析《题阳关图·人事好乖当语离》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
其古诗全文如下: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
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前言】《题阳关图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不仅吟出了王维《阳关三叠》的诗情,而且突出画面,深化了李龙眠《阳关图》的画意。
全诗有情景、有理趣,兼之音调谐和,语言平易,可谓黄庭坚题画诗中的精品。
【赏析】第二首诗究离别之情、关情之物。
首句语出陶渊明《答庞参军诗序》:“人事好乖,便当语离。
”乖,不顺利。
诗人先探究离情自何而来,说是:人事多有不顺利处,而不顺利之中,又以离别为最(“离”自“人事好乖”而来)。
人世间既有离别之情,艺术家笔下也有别离之情的反映。
诗人接着道,由此,李龙眠的《阳关图》便画出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断肠诗的诗意。
三四两句,诗人又进一步推究:李龙眠图中的渭城无知之柳,为什么也和人间别情有关?诗中便以问句出之:“渭城柳色关何事?”——意思是,人自离别,关柳何事?诗人经过思考和领悟,得出结论说:“自是离人作许悲。
”原来是离人们自己在作出那如许悲意。
诗人是说,事物固然无情,而人有情,有情的离人将情加于事物上,便使那原不关情的.柳也变得有情了。
因为如此,所以离人们见到杨柳就会引起别愁、别情,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与“渭城柳”(王维诗)之类的歌声,就要潸然泪下了。
诗人按图索“骥”,穷究离别之情与关情之物,写得入木三分。
《苕溪渔隐丛话》曾称引黄庭坚的诗“随人作计终后人”。
这两首诗,正是不“随人作计”的力作,诗中不仅吟出诗情(王维诗)画意(李龙眠图),而且又突出画面,从空际、从理上着笔,深化了李龙眠图的画意。
全诗有情景、有理趣,兼之音调谐和,语言平易,绝无诗人某些作品的生硬与刻意好奇之病,因此,《题阳关图二首》虽未能与《送元二使安西》比肩,亦可称为题画诗中的上品之作。
古诗词鉴赏意象类对比阅读5练(教师版)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精讲精练解一、意象类比较(5练)【典型例题1】人物形象对比分析·不同诗歌中的同一人物(“渔夫”)【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
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
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
B. “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
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
C. 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
D. “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参考答案】14 B项【解析】“不以为意”“志不在鱼”“壮志难酬”错误,从词中来看,尽管水寒风烈,渔人仍须下水捕鱼,可叹的是“巨鱼漏网”,圉圉而去,渔家生活,便无着落,连暂时缓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为“虚设”了,所以对巨鱼漏网,渔人并非不以为意,而是无可奈何;“从”,“任从”的意思,任从那巨鱼摇头摆尾地回到深渊,结合渔人的心理活动:“谋自拙”来看,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渔人毕竟是旷达的,对于巨鱼漏网,渔人委心任运,超然物外,并没有壮志难酬的无奈。
★★(比较阅读题型)15.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
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高考古诗鉴赏课内比较阅读专练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高考古诗鉴赏课内比较阅读专练典题呈现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①黄庭坚其一玉花照夜今无种②,枥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其二明窗槃礡③万物表,写出人间真乘黄④。
邂逅今身犹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注]①伯时:宋代画家李公麟的字。
天育:天子所畜养的马。
②玉花:玉花骢。
照夜:照夜白。
两者皆为唐玄宗坐骑名。
③槃礡:箕踞而坐,表现不拘形迹的神态。
④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名。
⑤江都王:唐代画家李绪,善画马。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一前两句反复强调玉花、照夜、追风等名马失传,为李公麟所画骏马的出现蓄足了气势。
B.其一第四句紧承上句,以景收结,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后想象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
C.其二后两句将李公麟与江都王作对比,表明了作者认为李公麟在画马方面技高一筹的态度。
D.两首题画诗立意新,入思深,虽视角不同,但前后照应,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宛若一诗。
16.两首诗在题咏的侧重点和具体写法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5.C(“对比”“技高一筹”错)16.①第一首侧重题咏马画,避开常见的“以画作真”的写法,以真龙马来衬托画中马,称赞了李公麟马画的逼真传神。
②第二首侧重题咏画家,首先正面描写李公麟在明窗前不拘形迹、凝神聚思作画的神态,然后以画家李绪侧面衬托李公麟,赞扬了李公麟画艺的高超。
(6分。
每点3分)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一般从“求同”、“求异”或“求同和异”三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
比较类型1、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严维和《暮春浐水送别》韩琮问题: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问题: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天睡舟尾,横一孤笛”。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 (训练)解析版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目录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回顾知识体系回顾核心考点易混易错归纳03 知识通关演练(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6.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
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
“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
这两句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排遣离愁,乐观豁达,这是属于直抒胸臆;《白下驿饯唐少府》中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
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这是通过用典来抒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陆游唐婉《钗头凤》对比鉴赏练习.doc
《陆游的侠骨柔情》一段有缘无分的爱情,两首感人泣下的凤词,看爱国诗人之侠骨柔情n——题记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泡鮫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注】①黄滕酒:以黄纸封口的酒。
②离索:离散独居。
③泡:沾湿,④鮫绡:代指丝帕。
⑤锦书:写满相思的情书。
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写作背景】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
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
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在沈园的粉壁上题下《钗头凤》一词。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
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无比优美的《沈园》诗二首。
(1)两首《钗头凤》是怎样抒情的?请结合诗句谈谈这两首词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的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4分)(2)这两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赏析。
附: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型答题策略(一)3•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比较鉴圜【解题指导】表现技巧(艺术手法)的比较鉴赏,一要熟知棊本知识,如抒悄方式冇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冇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
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法。
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咏梅同题诗词
咏梅同题诗词
以下是咏梅的同题诗词:
《一剪梅·咏梅》
笑绽枝头几度骄,瑞雪飘飘,驿路遥遥。
红妆素裹把春邀,不惧寒销,独领风骚。
三弄声中问玉箫,我自清高,谁恋妖娆?倾心濡墨任君描,俊采彰昭,暗淡尘嚣。
《破阵子·咏梅》
驿外孤芳烂漫,任凭雨打霜欺。
日出莫非霞染醉,蕾绽堪为玉映奇。
寒香醉客痴。
顾影无须蝶恋,报春不屑蜂迷。
月下魂牵和靖笔,桥畔情牵务观思。
盈盈共酒卮。
《临江仙·咏梅》
一缕清香吐蕊,凌寒傲雪妍开。
疑如仙女下瑶台。
笑迎霜夕冻,静待早春来。
秀骨冰心高洁,琼枝何惧风裁。
宁为残玉到蓬莱。
当离污浊处,何必近尘埃。
《卜算子·咏梅》
斗雪傲霜开,凛冽严冬立。
疏影偏宜独自妍,忍看群芳息。
玉骨耐清寒,初蕊娇红滴。
不与人夸俏仙姿,只有香飘逸。
《暗香·咏梅》
雅姿绝色,野外阡陌处,牧童横笛。
断壁悬崖,触目冰凌冻三尺。
唯有红妆绰约,迎风立,刀削如笔。
枝摇曳,疏影横斜,风送暗香溢。
称啧,好气质。
不畏暴雪侵,拒求怜惜。
几经冻袭。
历尽艰辛苦寒寂。
谈笑风花雪月,胸坦荡,神形飘逸。
碾作土,香如故,放翁赏识。
如需更多诗词,建议查阅咏梅诗词相关书籍获取更多内容。
《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陈与义《寻诗两绝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
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
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焉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作者: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
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杜甫,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诗意】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
可惜没有人能画出我惆怅的影象,在亭角寻觅诗句却只有清风把两袖涨满。
请不要嘲笑我好酒贪杯,苦恼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
醒来时推门走去寻觅诗句,伴着明月在高耸的大树间徘徊。
【赏析】这两首绝句,是陈与义自述其创作情状的,格调轻松,语句诙谐。
第一首绝句中,作者畅饮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时小园里的花儿,经历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艳的红色。
此际销魂,诗思泉涌,一句“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是自嘲,亦是自诩。
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尔寻诗的诗人,此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正站在小园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风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寻着最能够表现这自然美景的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题诗比较鉴赏之十六:一样潇洒两样情
作文辅导
0516 1123
::
一样潇洒两样情
──王质《长相思·渔父》与陆游《长相思》(之二)比较谈
山青青,水青青,两岸萧萧芦荻林。
水深林又深。
风泠泠,露泠泠,一叶扁舟深处横。
垂杨鸥不惊。
──王质《长相思·渔父》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陆游《长相思》(五首之二)
陆游和王质都是宋代词人,而且出生前后两年,是同时代同时期人,论名气,自然陆游是名闻遐迩,单其词作,词风圆润清逸,也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很受时人、后人推崇。
王质则词名远不如陆游,但因其作品喜用口语,风格清壮,也为人们称道。
王质字景文,号雪山,其作品集就叫《雪山集》。
他博通经史,才气纵横,耿直敢言,既受到一部分贤能者的赏识,也被一些嫉贤者所忌。
在这一点上,倒与陆游有相似之处。
渔父形象,在古代是比较凄苦的。
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钓翁,显得孤寂、无助;范仲淹塑的《江上渔者》,则令人同情,“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明代孙承宗的《渔家》则对渔家冬日的辛苦说得很直接:“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寒冬雪重,渔父手也冻僵,尽管满船堆雪,阴冷月照,也不得不抓篙提橹,为生计而奔波,直接讥讽那些不知渔家疾苦的画家,还在那里悠闲地画着“寒江钓雪图”。
当然,也有的人本不是打渔为生,却也以渔为乐,以求逍遥,宋代的王质与陆游就是如此。
王质的《长相思·渔父》(五首之二)给人一种闲适之感。
这意境,颇似宋代诗人白珽《湖居杂兴》诗中的境界:“雨后林塘夏亦秋,一葫芦酒在船头。
醉来深入荷花去,卧看青天飞白鸥。
”夏凉如秋,船载酒具,摇入荷花深处,仰面静看青天白鸥……好舒服,好开心,好随意!王质的词也是这样,词人十分注意绘摹渔父生活的环境:山青水秀,芦荻飞飘,垂杨袅袅婀娜,鸥鹭悠然自得。
轻轻风吹,微微露润,一叶扁舟,信其横卧。
那渔父,小憩于如此清幽之境,何其悠闲自得,又多么怡然惬意。
这里的渔翁,无人生之烦恼,无
生活之忧虑,何其自适,令人艳羡不已!也许词人平时的事务太缠人了,现在有了空闲,顿觉解脱了,于是醉情山水;也许词人日常交往太不惬意,于是想故意找机会挥遣,于是寄情于自然了。
总之,这“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般的意境,确实令人神往!
陆游的《剑南诗稿》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其诗作总共有一万多首。
这些作品,以抒发忧国忧民、热爱江山社稷著名,像“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等。
当然,陆游也有不少表现闲情逸致的作品,这首《长相思》的词就是其代表之作。
而且陆游笔下的渔父就是自己:烟雨蒙蒙之中,一叶扁舟飘然而至,眼前是桥如垂虹,水似苍穹……顺着江风,掉转桥头,但见房舍参差、渔市喧嚣。
而傍晚时分,暮钟传来,余韵悠悠……陆游像一个无所事事的闲者,躺在大自然的怀抱,尽享美山、美水,他似乎真的超然物外,醉情山水了,这似与一直想有所作为的思想不相一致。
其实,青壮年时确实抱负不凡,但晚年虽仍想有为,且身体健壮,但不再受朝廷重用,于是故作潇洒中仍不免流露出一丝苦涩、半点忧愁:那是壮志未酬的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这样,王质与陆游,同吟一首《长相思》,却一样潇洒两样情。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代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写了春讯季节山青、桃红、鹭飞、鱼肥的美景,描写了渔父雨中垂钓、悠然自得的形象。
自从这首词问世,“渔父”就有了其飘逸的一面。
自然,无论是张志和,还是陆游、王质,他们所塑造的“渔父”与生活中真正以渔为生的渔父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文人为寄托某种理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塑造形象,往往主观色彩很浓。
但既然要塑造他,就得注重艺术手法的运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陆游、王质的《长相思》都注意景物的描写,并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尽管其情因人而异。
而且在写景时,各人又注意调动不同的艺术手段。
首先,王质侧重绘自然之景,通过山、水、芦荻、扁舟、垂杨、白鸥等景物,绘制了一幅幽静的画面,以境清衬人情;而陆游的词则侧重勾勒自然中的人,通过其船中舒展、驾船娴熟、享受鱼市之乐等镜头的摄入,表现其神清志爽,抒发其畅怀之情。
其次,王质的词注重绘色,山青水秀鸥白,点缀扁舟一叶,给人和谐柔顺之感,使人赏心悦目;而陆游的词在绘色的同时,很巧妙地绘声,静静地氛围中,偶尔传来几声暮钟,那洪亮、悠扬的钟声,为画面添上几声“画外音”,美感浓了许多。
再次,王质的词喜用叠词,山是“青青”、水也“青青”、芦荻“萧萧”,风是“泠泠”、雾也“泠泠”,这些词语,读起来上口,吟起来味足,为词增添了音韵,为画加浓了诗情;而陆游的词则注意运用比喻,形容“桥如虹”、“水如空”、舟是“一叶”,给人们生动、形象的感觉,词人还善于选用动词,“侧”、“使”、“闻”等,巧妙自然地将景与人融为一体,使画面溢动感、寓人情,韵味更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