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诊疗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前列腺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前列腺癌单病种诊疗规范一、概述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本诊疗规范旨在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指导,以提高我国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二、诊断2.1 临床表现前列腺癌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血尿、勃起功能障碍等。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是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时发现。

2.2 实验室检查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PSA是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指标,正常值通常小于4ng/ml。

PSA水平升高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 PAP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转移。

3. 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通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3 影像学检查1. 经直肠超声(TRUS):有助于评估前列腺大小、形态和质地,发现前列腺增生、囊肿等病变。

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用于评估前列腺癌的局部侵犯范围和远处转移情况。

3. 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4.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2.4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1. 基因突变检测:如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有助于评估前列腺癌的遗传风险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2. 分子标记物检测:如ERG、AR、PIK3CA等,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发展趋势。

三、治疗3.1 治疗原则1. 早期前列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2. 局部进展前列腺癌:保留前列腺的手术治疗,结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3. 广泛转移前列腺癌: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3.2 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等。

前列腺癌中医诊疗方案

前列腺癌中医诊疗方案

前列腺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高校教材《中医肿瘤学》(周岱翰主编,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2008年)。

主要症状:前列腺癌早期常无症状。

当肿瘤增大至阻塞尿路时,会出现排尿困难,小便淋漓,进而有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潴留、尿失禁等。

常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症相似的膀胱颈梗阻症状,见逐渐加重的尿频、尿急、尿流缓慢甚至中断、排尿不净甚至尿失禁等。

此外,还可以出现会阴部疼痛以及前列腺硬结的症状。

次要症状:偶见血尿。

晚期可出现腰痛、腿痛、贫血、下肢浮肿,骨痛、病理性骨折、截瘫、排便困难等。

部分患者常以转移症状就诊。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结合实验学、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指南》(那彦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

①男性>50岁,并伴有排尿障碍;或男性>45岁,前列腺癌家族史;②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③B超或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结节;④PSA>4ng/ml;⑤CT或MRI发现盆腔中的淋巴结;⑥ECT发现骨转移灶;⑦前列腺穿刺活检或前列腺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

(2)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PSA、SPSA;直肠B超;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直肠指检,雄激素(睾酮T),雌激素,CT,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检查(ECT)及PET-CT (二)分期诊断1.参考2003年版UICC TNM国际分期2.Whitmore-Jewett临床分期(UICC)A期:大部分为潜伏型。

临床无肿瘤发现,直肠指检前列腺无改变,仅在镜检中发现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分良好,血清酸性磷酸酶正常。

A1期:肿瘤病变仅局限于前列腺内1~2个小区域。

A2期:肿瘤呈多发病灶仍局限于前列腺内。

B期: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但直肠指检可触及。

根据直肠指检又可分为以下两期。

前列腺癌诊疗要求规范

前列腺癌诊疗要求规范

前列腺癌诊疗要求规范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和治疗的要求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治愈率,前列腺癌的诊疗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早期筛查、确诊、分期、治疗和随访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前列腺癌诊疗的规范要求。

首先,早期筛查是前列腺癌诊疗中的重要环节。

男性在50岁后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是早期筛查的首选方法。

如果PSA超过正常范围,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如数字直肠检查(DRE)和重复PSA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前列腺癌的风险。

其次,确诊是前列腺癌诊疗中的关键步骤。

对于存在前列腺癌风险的患者,如果PSA检测和DRE有异常,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前列腺癌以及其恶性程度。

第三,分期是前列腺癌诊疗中的重要依据。

根据前列腺癌分期系统,将患者的肿瘤分为四个阶段:T1为早期,T2为局限性,T3为局部扩散和T4为远处扩散。

分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治疗是前列腺癌诊疗的核心。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分期和病情来选择。

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手术切除前列腺(前列腺切除术)是常规的治疗方法。

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可以考虑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对于局部扩散和远处扩散的前列腺癌,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最后,随访是前列腺癌诊疗中的必要环节。

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复发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随访包括定期的PSA检测、数字直肠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并配合患者积极配合。

总结起来,前列腺癌诊疗的规范要求包括早期筛查、确诊、分期、治疗和随访。

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前列腺癌的风险,确诊和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而随访可以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

只有在规范的流程下进行前列腺癌诊疗,才能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前列腺癌规范化诊治

前列腺癌规范化诊治

如第一次活检为阴性, 哪些情况下需要行 重复穿刺活检?
重复穿刺的指征:
PSA>10ng/ml,任何f/t PSA和PSAD。 PSA 4~10ng/ml,f/t PSA或PSAD异常, 或直肠指检和B超异常。
严密随访的指征:
PSA 4~10ng/ml,f/t PSA、PSAD、直肠 指检、B超均正常。复查PSA随访。 或存在BPH导致的排尿症状,可行TURP, 将标本送病理检查。 如PSA连续2次>10ng/ml,应再穿刺。
小 结
对就诊的50~75岁男性行常规PSA筛查,如直肠指检 异常或出现临床转移征象行PSA检查。 PSA>10ng/ml; PSA 4~10ng/ml,f/t PSA<0.15; DRE,TRUS,MRI异常,行TRUS引导的穿刺活检。 对于有条件者,穿刺前可考虑行MRI。或者在穿刺两 MRI 周后行MRI检查。 临床T2c及更早分期、经选择的T3a肿瘤,可考虑根治 性切除手术。必要时联合新辅助或辅助治疗。 术中行改良盆腔淋巴清扫,并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 终止手术、或扩大清扫。 对T3期及不能接受手术者,建议内分泌治疗加放疗。
CUA推荐前列腺穿刺指征(我科的建议方案): 直肠指检异常,任何PSA值 PSA>10ng/ml,任何f/t PSA和PSA密度值(PSAD) PSA 4~10ng/ml, f/t PSA异常或PSAD异常。 f/t PSA和PSAD正常,B超前列腺低回声结节 或/和MRI发现异常信号。 f/t PSA和PSAD正常,可不穿刺但应严密随访。
T2期患者 如预期寿命≥10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首选 标准治疗。 如不治疗 T2a期肿瘤5年后进展率为35%~55% T2b期肿瘤5年内的进展率将超过70% 年龄较轻或身体较好的患者应选择前列腺根治性 切除术,可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预期寿命<10年或身体较差、有手术禁忌症者 可选择激素疗法+放疗(A级推荐) 或放疗(B级推荐)

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标准

前列腺癌 临床诊断标准

前列腺癌临床诊断标准答案: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1、患者症状:早期前列腺癌没有症状,与前列腺肥大症状相同,比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等;2、超声或核磁检查:超声或核磁发现前列腺外周带有异常回声或结节,要高度怀疑前列腺癌;3、前列腺直肠指诊:前列腺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或触到结节,也要高度怀疑前列腺癌;4、PSA检测:中文名称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若该值高于正常,则有前列腺癌可能,该值越高,前列腺癌可能性越大。

若出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直肠指诊或是超声核磁发现外周带有结节,这种情况下一步进行前列腺穿刺、前列腺组织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是否存在前列腺癌。

延伸: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或核磁检查、前列腺直肠、PSA检测等,具体诊断标准如下:超声或核磁检查:超声或核磁检测发现前列腺周围出现异常回声或结节,对此会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前列腺直肠指诊:前列腺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纹理比较硬或者是触及结节,对此会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PSA检测:若数值高于正常,则考虑有前列腺癌可能,并且数值越高,则前列腺癌的可能越大。

如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并且直肠指诊或超声核磁检测到周围出现结节,则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前列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前列腺癌。

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三个主要方法,前列腺癌的确诊依靠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根据所获组织有无癌作出诊断。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种族、遗传、环境、食物、吸烟、肥胖和性激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时直肠指检或检测血清PSA值升高被发现,可以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不尽,甚至尿潴留,血尿少见。

治疗:(1)手术治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2)内分泌治疗: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缓释剂,如:醋酸戈舍瑞林;(3)外放射治疗;(4)化疗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等。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适应证
预期寿命≥10年。 健康状况:只有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严重 心肺疾病的患者适合根治术。 对于PSA>20或Gleason ≥8的局限性前列腺 癌患者符合上述分期和预期寿命条件的, 根治术后可予其他辅助治疗。
禁忌症
患有显著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疾病,如严重 的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良等。 患有严重出血倾向或血液凝固性疾病。 已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术前通过影像学或 淋巴活检诊断)或骨转移。 预期寿命不足10年。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预计生存期少于5年; TURP后缺损较大或预后不佳; 一般情况差; 有远处转移。 相对禁忌证: 腺体大于60ml; 既往有TURP史; 中叶突出; 严重糖尿病; 多次盆腔放疗及手术史。
并发症
短期并发症:尿频、尿急及尿痛等尿路刺 激症状,排尿困难和夜尿增多。大便次数 增多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直肠炎 (轻度便血、肠溃疡甚至前列腺直肠瘘) 等。 长期并发症以慢性尿潴留、尿道狭窄、尿 失禁为常见。
区域淋巴结(N)***
临床 Nx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病理 PNx 无区域淋巴结取材标本 p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 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M1a 有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 M1b 骨转移 M1c 其它器官组织转移
M0 G1 M0 G2,3-4
M0 任何G M0 任何G M0 任何G M0 任何G M0 任何G M0 任何G M0 任何G M1 任何G
病理分级不能评价 分化良好(轻度异形)(Gleason 2-4) 分化中等(中度异形)(Gleason 5-6) 分化差或未分化(重度异形)(Gleason 7-10)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的要点。

一、前列腺癌的诊断1.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病史询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推荐进行经直肠超声(TRUS)、盆腔MRI和腹部CT 等。

TRUS是前列腺癌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等信息。

3.病理学检查: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二、前列腺癌的分期前列腺癌的分期可根据国际TNM分期系统进行,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三个要素。

1.T分期:根据肿瘤侵犯前列腺的程度分为T1-T4期。

2.N分期:根据淋巴结受侵犯情况分为N0-N1期。

3.M分期:根据远处转移情况分为M0-M1期。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根据前列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

1.T1期前列腺癌:适合选择手术切除或放疗,也可进行观察治疗。

2.T2期前列腺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3.T3-T4期前列腺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联合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4.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和复发治疗前列腺癌的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PSA检测、直肠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

复发治疗可根据复发的部位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选择。

1.PSA复发:可选择放疗、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2.局部复发:可考虑手术切除、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3.骨转移: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五、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因素进行判断,包括分期、PSA水平、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级等。

根据预后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

总之,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前列腺癌的诊治指导,对于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前列腺癌的诊疗常规

前列腺癌的诊疗常规
(2) 经尿道电切取组织;
8.盆腔淋巴结切除活检(可用腹腔镜)。
【 鉴别诊断 】
1.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2.前列腺结石;
3.结核性前列腺炎;
4.前列腺增生结节。
【 治疗原则 】
1.等待观察:适合T1a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预期寿命小于10年。
2.全身性治疗,对症处理如止痛、治疗贫血等;
3.内分泌治疗:
(1)双侧睾丸切除加已烯雌酚或缓退瘤长期服用,适用于晚期病人。
(2)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如醋酸亮丙瑞林即抑那通、戈舍瑞林即诺雷德等,使垂体分泌LH减少,可达到药物去势水平。
(3)抗雄激素药物 缓退瘤(Flutamide),每日250mg,每日三次,长期服用;可发生严重的肝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用药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
4.会阴部疼痛,坐骨神经痛,骨盆和腰骶部持续性疼痛并伴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5.排便困难或结肠梗阻症状。
6.少数患者是先发现肺、骨转移,再查出前列腺癌。
【 体格检查 】
1.晚期病人全身检查可发现贫血、消瘦等;
2.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有石样坚硬的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范围大小不一。
(1) 内装放疗:对局部病灶有令人满意的疗效;
(2) 外照射治疗,强度大,疗效较高,但可能并发严重的结、直肠炎和出血性膀胱炎;
(3) 姑息性放疗:外照射法,可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
5.手术治疗:
(1) 手术指征:
1) 腺癌。
3) 膀胱出口梗阻明显的晚期病人可作姑息性手术。
(2) 手术方式:
1) 经会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2) 经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3) 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J Urol. 2004 Mar;171(3):1089-92.
BJU Int. 2003 Sep; 92(4):385-8.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前列腺穿刺活检
TRUS下系统的前列腺穿刺
右⑧③②⑦① ④⑤⑨⑥⑩ ⑥⑩③⑧⑤②⑨⑦④①PZ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前列腺穿刺活检
重复穿刺的指征:
• 非典型性增生或高级别PIN • PSA>10ng/ml,任何f/t PSA或PSAD • PSA 4~10ng/ml,f/t PSA和/或PSAD值异常 • PSA 4~10ng/ml,DRE和/或影象学异常 • PSA 4~10ng/ml,f/tPSA、PSAD、DRE、影象学均正常
特别是在PSA>20,GS评分>7
• X-ray等
可疑骨转移或其他脏器转移可行相应检查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
前列腺穿刺指征:
• 直肠指检发现结节,任何PSA值 • PSA>10ng/ml,任何f/t PSA和PSAD值 • PSA 4~10ng/ml,f/t PSA或PSAD值异常 • PSA 4~10ng/ml,f/t PSA和PSAD值正常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前列腺癌病理分级
Gleason Score (Gleason 评分)系统
根据前列腺腺体细胞和细胞核大小形态、腺体排列结构 分为Ⅰ~Ⅴ级。Ⅰ级分化良好,Ⅴ级分化差 Gleason评分的计算: 主要分级区+次要分级区
前列腺癌诊断指南——前列腺癌病理分级
Gleason 1:癌肿极为罕见。其边界很清楚,膨胀型生长,几乎不侵犯基质,癌腺泡很简单, 多为圆形,中度大小,紧密排列在一起,其胞浆和良性上皮细胞胞浆极为相近。
每3月复查PSA,PSA连续2次>10ng/ml
• PSAV>0.75/ml/年应再穿刺

前列腺癌诊疗方案

前列腺癌诊疗方案

肺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病理学诊断无明显可确认之肺外原发癌灶,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1)肺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2)行开胸探查、肺针穿刺或经纤维支气管镜检采得肺或支气管活检组织标本,经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支气管肺癌者;(3)颈和腋下淋巴结、胸壁、胸膜或皮下结节等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原发支气管肺癌,且肺或支气管壁内疑有肺癌存在,临床上又能排除其它器官原发癌者。

2.细胞学诊断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抽吸、冲洗等细胞学标本,镜下所见符合肺癌细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

需注意除外上呼吸道甚至食管癌肿。

3.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可以确立临床诊断:(1)X线胸片见肺部有孤立性结节或肿块阴影,其边缘呈脑回状、分叶和细毛刺状,并在短期内(2-3个月)逐渐增大者,尤以经过短期积极药物治疗后可排除结核或其它炎性病变者;(2)节段性肺炎在短期内(一般为2-3个月)发展为肺不张,或肺叶不张在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其相应部位的肺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生长性肿块者;(3)上述肺部病灶伴远处转移,邻近器官受侵或压迫症状表现者,如:邻近骨破坏、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短期内发展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同侧喉返神经麻痹(排除结核和主动脉病变后)和颈部交感神经节(排除手术创伤后)、臂丛神经、膈神经侵犯症等。

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

(二)证候诊断1.肺脾气虚证:久嗽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脉沉细。

2.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声音嘶哑、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咳嗽气短而不爽、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痞块疼痛拒按、唇暗,舌紫暗或有瘀血斑、苔薄、脉弦或涩。

2014 NCCN 前列腺癌筛查指南:规范前列腺癌诊疗的标准

2014 NCCN 前列腺癌筛查指南:规范前列腺癌诊疗的标准

2014 NCCN 前列腺癌筛查指南:规范前列腺癌诊疗的标准NCCN 第19 届年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大会主题为“规范前列腺癌的诊疗标准”。

会上公布了最新一期的NCCN 前列腺癌指南,旨在为过度治疗与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加利福尼亚大学泌尿科主任Carroll 教授称,最新的指南要求尽早开展癌症筛查。

在身体健康、无并发症的人群中,从45 岁开始筛查一直持续到70 岁,可有效减少45% 的过度检查。

近2 年,前列腺癌筛查已成为癌症预防中最有争议的话题。

自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验问世以来,专家不断改进针对男性的筛查手段,成功地将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了45%——占1930 年以来癌症死亡率减少总量的20%。

但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吗?2012 年5 月,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给PSA 检验的评分为D,认为检验的益处并没有高于其负面影响,而且所有的筛查都促成了过度治疗,这让众多泌尿科医生和癌症预防团体十分震惊。

该结果之所以影响重大,是因为美国老年人医疗保险、医疗补助计划、以及其他私人保险只会将评分不低于 B 的检查纳入保障之列。

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Carroll 教授及其合作者、美国纪念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统计学家Vickers 博士指出,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对该项评分存在一些误解。

Vickers 尤其提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 2 项研究有明显的差别,研究结果不能统一处理。

但是Carroll 博士不反对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一个观点——过多筛查会导致过度治疗。

美国癌症协会(ACS)并不认同美国服务工作组的观点。

同时,美国泌尿协会(AUS)回应称,该指南主要针对55-69 岁的男性进行筛查,尽管活检结果可能并不明确。

这使得NCCN 陷入尴尬的境地:作为健康标准的制定者,又要受限于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

为此Carroll 教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昨天是“早筛查,常筛查,多活检”,但今天就不一样了。

2024版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2024版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是根据2024年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的诊疗经验制定的指南。

本指南将从病因、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前列腺癌的诊疗方法。

一、病因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遗传因素、饮食、环境等。

其中,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男性患有一级亲属患有前列腺癌的风险要高于一般人群。

此外,饮食习惯也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高红肉和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密切相关。

二、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和数字直肠检查。

对于PSA超过4ng/ml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数字直肠检查是一种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常用方法,对于发现异常的病变,需要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三、治疗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式。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生活品质进行综合考虑。

1.手术治疗:包括前列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效果较好。

2.放疗: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射源治疗。

放疗适用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或者手术治疗不适应的患者。

3.化疗:主要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用于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

四、预后前列腺癌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根据不同阶段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

总结起来,2024版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给予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参考。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标准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标准

.专业整理..学习帮手.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整理..学习帮手. 前列腺癌诊疗规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最常用的方法有白细胞计数板法、试管法和.专业整理.微量培养法。

2.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是目前前列腺癌普查、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常用指标,也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PSA 是一种分子量为 34 000 的大分子糖蛋白,存在于前列腺的质网和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物中。

在已知的肿瘤标记物中属于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肿瘤标记物。

血液中 PSA 大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当 PSA 过高时,才会出现游离 PSA。

PSA 的正常值因试剂和检测方法不同而各异。

据报道当 PSA 水平超过 10ug/L 预示有前列腺外的扩散。

但大部分病人的 PSA 在 4~10ug/L,单用 PSA 进行分期并不太准确。

因此有学者提出用游离 PSA与结合 PSA 之比来衡量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并作为是否需要进行穿刺活检的依据。

尽管前列腺癌的分期与 PSA 水平关系密切,但术前 PSA 值不能单独用来证实或否定病变是否向前列腺外扩散,确切的分期还需要结合全身检查。

3.酸性磷酸酶(PAP)测定酸性磷酸酶的细胞来源较多,正常前列腺细胞、前列腺癌细胞、红细胞、肝、肾及骨骼等均可产生酸性磷酸酶。

因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患的血清总酸性磷.学习帮手.酸酶也升高。

人体不同组织中含有不同的酸性磷酸酶。

有学者报道 80%的转移性前列腺癌前列腺血清酸性磷酸酶(PSAP)升高。

阳性检出率在 A 期为 5%,B 期为 5%一 30%,C 期为 50%一55%,D 期为 85%。

但应注意不要在直肠指诊、尿道检查操作后 24h 进行;另外前列腺有新梗塞时血清总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血清酸性磷酸酶也可暂时性升高。

4.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碱性磷酸酶来自骨骼。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与存在骨转移有关,如果临床无转移性症状,需行全身骨扫描加以排除。

对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动态观察,可作为骨转移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5.精浆蛋白测定精浆蛋白也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比 PAP 高,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较大。

6.血清肌酸激酶(CKBB)测定正常血清中几乎不含 CKBB。

前列腺增生时仅 8%阳性,前列腺癌阳性率为 89%。

前列腺癌治疗后血清 CKBB 可降低或消失。

因此有人认为该项指标优于血清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超声波检查有.专业整理.两种方法,一是常规的盆腔超声;另外还可借助特制的超声探头插入直肠进行检查。

直肠超声可明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围及盆腔转移情况,诊断符合率可达 91.2%,较经腹超声高。

但若肿块向直肠突出或侵及直肠,可造成检查困难;另外直肠超声可引起强烈的不适感,病人不易接受。

2.X 线检查 (1)精囊造影:可了解肿瘤局部侵犯精囊的程度,前列腺癌的征象是精囊狭窄、延长、僵硬或被切断。

目前很少用于临床。

(2)淋巴造影:可了解前列腺癌淋巴转移的情况,但淋巴转移的第一站多为闭孔肌髂淋巴结,而淋巴造影常不能显示这几组淋巴结,加上造影所显示的充盈缺损直径达 lcm 以上才有诊断意义,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3)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前列腺癌对上尿路的影响及膀胱颈部的受累情况。

若显示肾盂和输尿管积水,则提示肿瘤已影响到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的尿液引流。

(4)CT 与 MRI 检查:CT 扫描对于估计晚期病人的病情非常重要。

在当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包膜时,CT 显示前列腺形态不对称。

CT 扫描还能显示精囊和膀胱后壁之间的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间.学习帮手.隙,此间隙消失可能是肿瘤向包膜外浸润的早期特征。

CT 扫描虽能反映淋巴结的受累情况,但敏感性较差。

另外 CT 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前列腺癌的浸润围。

螺旋 MRI 可随意检查前列腺的冠状面和矢状面,显示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的病变程度。

可用于前列腺癌的分期。

3.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常被用来诊断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阳性发现早于骨骼的 x 线片。

放射性核素明99 Tc m 扫描是检查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准确方法,对隐性骨转移特别敏感。

因前列腺癌骨转移非常常见,即使是局部病灶较小也可能已有骨转移,所以骨扫描应作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另外骨扫描还可用于骨转移治疗的疗效观察。

【五】活检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能提供细胞学诊断依据,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方法有:穿刺活检、抽吸、经直肠或经会阴切开活检等。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穿刺为最常用方法,其诊断准确率可达80%一 95%。

在超声波导引下对前列腺可疑病灶进行穿刺,准确率可大为提高。

综合症状、体征各项检查,前列腺癌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是在无前列腺局部症状时考虑到前列腺癌的可能及对确诊患者做出正确.专业整理.的分期。

在筛选病人时应从简到繁,先考虑无创伤检查,后考虑创伤检查。

对可疑的病例应以前列腺活组织检查为确诊依据二.病理分型与组织形态学分级前列腺癌绝大多数为发生在腺体外周腺泡腺管上的腺癌,约占 97%、。

97%的前列腺瘤发生于外周或外周、中心均有。

最多发生于后叶,偶尔发生在两侧叶。

鳞状上皮细胞癌仅占 3%。

前列腺癌一般可分为三个类型:①潜伏型:小而无症状,不转移,常见于尸检;②临床型:有局部症状,侵犯明显,而转移较晚;③隐蔽型:原发病灶小,不易被发现,但常有早期广泛转移。

根据前列腺癌细胞核的分化和细胞固有的特性可分为四级: I 级:腺体分化良好,大或中等,由稀疏结缔组织分开。

细胞相同,大小正常,有核仁但不清,染色质黑且致密。

Ⅱ级:腺体较小或中等大小,有中等量散射和穿插的基质。

细胞多形性,核仁显习且小。

.Ⅲ级:腺体小,不规则,腺泡形成差,腺体结构逐渐丧失。

.学习帮手.腺体呈筛状或硬癌样。

细胞明显多形性,核通常为束状,核仁大、嗜酸性。

Ⅳ级:腺体呈硬块或膨胀的瘤细胞团块,或为弥散浸润的小细胞癌块。

无腺体形成。

细胞大小不等,多形性,核有丝分裂明显。

三.治疗前列腺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激素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

因为大多数病人为无症状性前列腺癌,所以对于过激治疗是否对病人有利,仍存在较大分歧。

在给那些有明显病态的病人选择治疗方案时,对于该病自然病期的了解非常重要。

在对一组未行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的多项观察中,发现最后的结局各种各样。

大多数研究显示30%-50%的前列腺癌病人,最终死于癌症。

基于这些发现,对于那些低分级组织学改变、年龄大、预期生存时间少于15年的病人,应该避免过激治疗。

具体选用何种方法,应该视病人的年龄、全身状况、肿瘤局部围以及转移情况而定。

(一)治疗方案国根据前列腺癌分期,选择治疗方案时总的原则如下:A期、B1期前列腺癌:.专业整理.治疗意见比较统一,采用:①前列腺癌根治手术;②睾丸切除术;③分泌治疗。

B2期:①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②睾丸切除术;③分泌治疗;④放射治疗;⑤组织放疗。

c期: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案:①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适用扩大围的体外放疗;② 对于 C期患者而无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全身情况较好者用组织放疗及体外放疗;③分泌治疗,包括双侧睾丸切除、扩大围体外放疗以及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联合应用。

{ D期:①Do:年轻而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先施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如无淋巴结转移或转移轻微,可行前列腺癌根治术。

②D1期:仅有轻微淋巴结转移(1-3个)者,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及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围的放疗对部分D1期患者可延迟远处转移的发生。

早期应用分泌治疗可能会延长无肿瘤复发的存活时间。

③D2期:可酌用分泌治疗、化疗、冷冻治疗或免疫治疗。

{ (二)局限性疾病的治疗(T 1-3 、N 0 0 、M 0 0 ) 局.学习帮手.限性前列腺癌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考虑手术或放疗(体外照射或近距放射治疗)的危险和益处。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和放射治疗的5年无病生存率均在60%-70%。

1.前列腺癌根治术对于大多数病人,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仍是手术。

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即耻骨后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是近年来最常用的术式,该术式增加了保留术后性生活能力的机会和总的控制能力。

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包括前列腺腺体及前列腺的包膜、盆腔淋巴结清扫;髂外淋巴结不做常规清扫,以免将来引起下肢水肿;如果血管神经束未受肿瘤侵犯应保留;只有在前列腺的后外侧边缘有可触及的硬结,或血管神经束固定于前列腺才予以切除。

手术的途径多采取耻骨后或下腹切口,以便同时检查膀胱底部的后方和精囊附近的浸徊程度以及盆腔区域有无淋巴结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