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研究综述
浙江省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研究综述
![浙江省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d4db0e8453610661fd9f433.png)
浙江省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研究综述摘要: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
本综述将从学习风格的起源及定义、发展及分类、维度、研究现状及不足等四个方面对学习风格倾向进行相关论述,旨在得到国内外学习风格倾向研究现状的系统勾画,引出学习风格倾向对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必要性讨论及研究,以提高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以及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于学习风格倾向的关注和实践。
关键词:学习风格;风格倾向;初中生英语学习;研究现状一、学习风格起源及定义⑴国外对学习风格的定义学习风格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在Herbert 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后,30多种有关学习风格的理论和模式相继诞生。
而不同的学习风格的理论和模式对学习风格有着不同的定义,如:⑴美国中学校长联合会主席Keefe[1]指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⑵心理学家描述学习风格为个体与教学刺激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特征,通过这一方式,导致作为教学刺激函数的各不相同的学习成就[2];⑶从信息加工角度,Kinsella指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接受信息和加工过程中所采取的自然习惯的偏爱方式,这些偏爱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尽管各个理论对于学习风格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其核心却大致相同,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喜欢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3]。
据此,学习风格可被定义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⑵国内对学习风格的定义而国内对学习风格的研究相对较晚也较少,对于学习风格的界定也不尽相同:⑴胡斌武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⑵廖泽英认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和学习中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个体对作业做出反应所使用的各种策略,涉及个体处理学习中的信息或解决问题时所偏爱的方式;⑶郝贵生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程序和定势,它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方法等等。
对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对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4c0cc28aaea998fcc220e23.png)
加 上 长 期 以来 , 语 都 是 到 初 中才 开 始 学 , 师 、 生 、 英 教 学
家 长 存 在 不 重 视 小 学 英 语 学 习 的 现 象 , 村 学 校 的 英语 农 课 很 大 层 面 上 是 活 动 课 , 略 了小 学 生 学 习英 语 的 天性 忽
和 重 要性 。
盲 , 以 这 些 孩 子 平 时 几 乎 没 有英 语 学 习 的 指 导 。( 所 3)
【 关键 词 】七年 级 ; 英语 ; 习现 状 ; 查 ; 学 调 思考
新 目标 英 语 ( O F R I G O T)在 我 市 使 用 已有 五年 时 间 。本 人 已 教 过 一 轮新 目标 英语 , 年 又 重 新 任 教 七 年 今
对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韵诵查 与思考
浙 江 省 建 德 市 下 涯初 级 中 学 3 10 倪 景 红 166 【 要 】七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的 英 语 学 习对 学 生 今 后 学 习 摘 英 语 有 着 至 关 重要 的作 用 。 人 对 这 一 阶段 学 生 学 英 语 本
的情 况 进 行 调 查 . 对现 状 加 以分 析 , 出 了一些 建 议 。 并 提 分 析 以上 调查 结 果 , 以发 现 : 可
成 绩 。所 以初 始 阶 段 学 生 大 多表 现 出对 英语 的好 奇 和 浓
有 1 5人 , 出 5个 以上 的 只 有 3 写 4人 。( ) 词 掌握 量 几 2单
乎 为 零 , 有 一 个人 会 写 , 约 十 几 个 学 生 认 得 为 数 不 没 大
多的 几 个单 词 。( ) 3 听不 懂 , 会 说 。除 了课 堂上 师 生 问 不 候 的 几 句常 用 语 , 如 “ o dmon g 诸 G o ri !Heo n l !OK!” l 等
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
![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bc1018d1f34693dbef3e01.png)
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Research Report on English learning of middle school st udents编订:JinTai College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章2: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文档篇章1: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在当前职业中学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地位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从整体上看,职业中学的英语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
针对这个情况,我就职业中学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分析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发出问卷90份收回90份其中有效90份三、调研对象:xx职业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四、调研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五、调研地点:xx职业学校根据统计数字显示,(1)xx%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而有xx%学生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
另外xx%学生则认为兴趣一般。
(2)对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只有xx%学生认为自己的水平良好,而xx%学生则认为自己的水平一般。
(3)而对于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xx%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基础不好,xx%学生觉得是教学与实践脱离。
(4)xx%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xx%使用其他方法。
(5)针对学习英语的目的,xx%学生认为是为了为将来更好的学习打好基础,xx%的学生认为是为了社会就业需要,有xx%的学生是为了考试。
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报告.docx
![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报告.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f1597eb312b3169a551a47d.png)
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调查报告前言随着英语在社会生活应用的日益广泛,英语学习在课程中日益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外语教学,无论是为何种教学目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身上。
”雅克伯维次研究发现,对学习者而言,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 20%,其他占 14%。
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年龄、兴趣和心理、环境、习惯。
通过对学习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研究,林格伦发现在学习成功的因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占 30%,“兴趣”占 25%,“智力”占 15%,“家庭”占5%,“其他因素”占25%。
而且英语学习是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所以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才能把英语学好。
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情况,并分析男、女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差异,以便让学习者能对照自我发现问题,发掘和发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以便在教学活动运用良好的方法来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
为此我们在本校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以及男、女学生学习习惯的对比的调查问卷。
一.调查概况1、调查主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包括课上与课外方面的调查。
2、调查对象:安阳中学的学生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问卷数量:发出问卷数150 份,收回有效问卷150 份。
统计方法:以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150 份为总数,其中男生75 份,女生 75 份,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1. 上课会自觉做好课堂笔记,并及时整理笔记 A. 经 B. 有时 C.从没吗?常有总体情况33.32%57.62%9.06%男生情况19.38%66.22%14.40%女生情况47.27%49.02% 3.71%本题旨在了解学生上课笔记记录情况。
由上表可知有自觉做好课堂笔记,并及时整理笔记的学生占90.94%,情况是非常好的。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efc619680203d8ce2f249d.png)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作者:孙晓东王伟金丽丽张红张克贞单位:南召县城关镇第二初级中学2015年12月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一、前言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促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更有针对性,课题组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对此调查结果进行了综述。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调查内容:由10个单选题与2个问答题组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具体从三个方面人手:(1)学生对英语的主观认识及对英语学习目的的认识;(2)老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性了解;(3)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第二部分为开放式问答,作为对第一部分的补充,让学生对英语教学谈看法、提建议。
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常见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
调查对象我们对本校的各个年级共300位同学进行了不计名问卷调查。
其中七年级100人,八年级100人,九年级100人。
问卷共设计了12个问题,主要涉及到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动力,影响英语学习的各方面因素等方面。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
其中七年级100份,八年级98份,九年级98份,回收率为98.7%。
其中,下文提到的学生指的是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
当然,就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我们每班也抽取了几位同学作了口头交流。
下面是我们摘录的部分题目的调查结果及反映出的问题:1、你的英语成绩如何?A、很好(10.3%)B、一般(36.8%)C、差(52.9%)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成绩不理想。
2、你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吗?A感兴趣(35%) B.兴趣一般(53%) C.不感兴趣(12%)结果分析:一半以上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足够兴趣。
3、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你是否买辅导资料?A、是(46.2%)B、否(27%)C、不管(26.8%)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购买英语辅导资料。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3ef90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7.png)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环境发生了鲜明的变化,教学的重点已从基本的语言知识培养转变为交际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外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更符合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英语课堂作为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当前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却是很多学生口语能力不错,课堂上的交际意愿却不高,缺乏主动交际意识。
从近年来国内外对二外交际意愿不断增多的,从很多研究中不难看出,如何提高学生课堂交际意愿,已成为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学习策略的定义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第一个不同理解是,目前尚不清楚到底应该是把它看作是一种行为还是想法,还是两者都是。
Oxford(1989)只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外部的可视行为,而Weinsteinand、Mayer、Cohen、史耀芳、熊川武把学习策略看作既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又是外部的可视行为。
第二个是,被看作是学习策略的行为的性质的不确定性。
Stern(1983)区分了策略和技巧。
前者指一般的或经过深思熟虑的学习方法,而后者指可观察到的语言学习行为,尤其是在语法和词汇等特定的语言学习领域。
Stern、Chamot、黄旭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其他研究人员把策略这个术语用于Stern称之为技巧的行为。
第三个是,学习策略应被看作是有意识的、故意的或者是潜意识的。
Oxford、Cohen、史耀芳、熊川武强调学习策略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第四个是,学习策略是否对中介语言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Rubin (1987)认为学习策略与语言发展直接相关,而其他学者,如Seliger,则认为这种作用是间接的。
(1994)列出了学习策略的八个主要特点:针对学习策略定义中的问题,Ellis学习策略可以指总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指学习第二语言的具体活动或技巧;学习策略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学习者通常都知道他们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并能够描述该学习策略的内容,尤其是当别人要求他们注意自己的活动的时候;策略包括语言行为(如询问对象名称)和非语言行为(如指向一个对象想要被告知它的名字);语言策略可以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中执行;一些策略是行为的,而有些策略是思想的,因此,一些策略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而有些则不可以;一般而言,策略对于学习的作用是间接的,它为学习者提供一些关于第二语言的数据,学习者能够对此进行处理;策略的使用由于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个人的偏好不同而大不相同。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631a9777232f60ddcca1d4.png)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摘要: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新课程,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对此调查结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生;教师;兴趣;态度作者简介:叶巧梅,任教于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
一、前言本校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启动了初中英语新课程,到现在已有4个年头。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为此,我们对本校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我们对本校的各个年级共850位同学进行了不计名问卷调查。
其中七年级280人,八年级440人,九年级130份。
问卷共设计了15个问题,主要涉及到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动力,影响英语学习的各方面因素等方面。
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839份。
其中七年级277份,八年级438份,九年级124份,回收率为98.7%。
其中,下文提到的学生指的是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
当然,就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我们每班也抽取了几位同学作了口头交流。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1.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感兴趣程度总体说来,本校大部分同学对英语学科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
当问及“你喜欢英语吗?”总共有484位同学选择了喜欢,占总数的58%。
33%的同学选择一般,而只有1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喜欢英语。
不喜欢英语的同学大多认为英语学科太难学,自己从小学时就失去了兴趣;喜欢英语的同学则认为英语学科比较有趣,教师上课风趣,同时更感觉到了英语学科的重要性。
2.学生对英语教师的喜爱程度教师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导者,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其学习英语的态度。
我们对三个年级的学生情况作了一个比较:七年级有88%的同学喜欢自己的英语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也比较高:认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有亲和力,上课很风趣,自己能听得懂;10%的同学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喜欢只是一般,主要原因是英语成绩不怎么样;而只有2%的同学不太喜欢英语教师,主要原因是上课听不懂,对英语一窍不通。
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2b31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c.png)
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具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较为紧缺,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信息时代英语教育的核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较为常用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师应该改变当前英语教学的观念,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及口语教学方法、途径、评价模式等。
二、调查目的:长期以来的不少学校英语教学都只注重于课本内容的传授而忽略英语的口语训练。
不少学生及家长都认为英语只要考得好成绩就好了,而口语显得就不怎么重要,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只会做题,不重视将英语用于口语表达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我就我校七、八、九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现状做一次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当前中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分析其英语口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三、调查方案调查方式:谈话交流。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谈话交流获得的信息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平时很少与同学用英语交流,虽然许多学生都认为口语在英语学习中较重要,认为口语说得好或差不会影响自己的英语成绩。
同时许多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比较注重讲解知识,没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课堂上学生说的空间和时间不足,活动形式较为单调。
有的英语课成了讲解课,让学生背诵句子和课文等。
80%的学生希望老师能组织学生开展课内外口语交际活动。
希望老师在上课时要安排专门的口语训练,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
提供学生更多的锻炼口语的机会,让学生锻炼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胆子和能力。
当然,现在是信息科技时代,因此,除了课堂内外,许多学生也应参加其他途径的口语交际活动等。
五、调查建议(一)教师坚持使用英语教学使用英语教学,强化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的比例,是提高英语口语的重要措施之一。
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实证研究
![初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8e5fbfad02de80d5d840b6.png)
初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实证研究作者:范晓敏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21年第4期范晓敏英语学习风格作为学习者英语学习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英语教师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质量。
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中心逐渐由研究“如何教”转为“如何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学习风格作为学习者个性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Reid(2002)认为,在构成个体学习风格的要素中,感知学习风格是最重要的。
英语教师需要关注到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 研究意义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现状和学习风格在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方面的差异,以便教师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使其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并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挖掘学生最大的潜能。
3. 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调查的工具是Reid(1984)编制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后,利用SPSS21.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其中,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判断英语学习风格是否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英语学习风格是否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
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制定访谈提纲,然后从被试学生中随机选取6名,进行访谈调查。
4. 主要研究发现本研究通过科学的问卷设计,合理的抽样调查和详实的数据分析,对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总体使用情况和使用差异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有了系统的引导。
(1)初中生的英语学习风格总体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种类学习风格的平均分值相差程度均不大,他们有多种英语学习风格。
不同学习风格的平均值排序如下:体验型>听觉型>动觉型>合作型>视觉型>独立型。
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a390b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3.png)
定期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帮助他们分 析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鼓励和表扬
对学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 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提供个性化辅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 助,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05
Research 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培养积极的学习态
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让他们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和价值。
增强学习自信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肯 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提高他们 的自信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 习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主 学习能力。
Provide timely learning feedback and encouragement
• Issues: Some key issues that this review aims to address include: the different theories and models of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ers' motivation and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 on learners' motivation,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eachers and policymakers in enhancing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英语学习风格研究的文献综述
![英语学习风格研究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c57075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7.png)
英语学习风格研究的文献综述邵宇奇;于超;李敏【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7(038)012【总页数】2页(P76-77)【作者】邵宇奇;于超;李敏【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吉市北山小学【正文语种】中文从英语学习风格的分类研究、英语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英语学习风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以及英语学习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等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与分析,能够为英语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建议,不仅要加强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特征的研究,更要加强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影响因素及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培养的相关研究。
1954年美国著名学者塞伦首次提出了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这一基本理念,并且把学习风格当作学习者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后的60余年间,国内外众多学者就学习风格的内涵、分类、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
这期间,有学者将学习风格与特定的学科相结合,出现了学习者学科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
本文从英语学习风格的分类、英语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关系、英语学习风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英语学习风格的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初步揭示出了目前我国英语学习风格研究的现状,以期为日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英语学习风格的分类研究中,诸多研究者都是以学习风格的内涵为重要导向,将学习风格区分成了不同的维度。
20世纪80年代,Ried把英语学习风格分作六种,分别是触觉、视觉、个体、群体、动觉以及听觉型。
我国学者陆根书(2003)着眼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把学习风格分成了加工策略、管理策略、学习观和学习取向这四种维度,然后又根据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的差异,勾勒出了不同的学习风格。
刘佳(2007)则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英语学习风格根据各不相同的维度分成了感知较好(是指听觉型、视觉型及动觉型)、具有极大的性格差异(即外向及内向型)、迥异的学习策略(部分型及相同型)。
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感知学习风格调查及教学建议
![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感知学习风格调查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86541da28ea81c758f578f4.png)
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感知学习风格调查及教学建议摘要:通过对绍兴市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的调查,结果发现,七年级学生触觉学习模式居多。
文章提出初中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发挥学生的长处,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感知学习风格;调查分析一、引言《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明确表明要分析所教的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在学习风格上归成类别(2002,92)。
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而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研究则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较早提出学习风格的概念并针对学习风格展开研究的主要有Dunn 夫妇和Price(1975),以及Gregorc (1979)和Reid (1984)等人。
一般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性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认知方式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在学习风格的分类上,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诸多相同或相近的因素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分类的基础也各不相同。
感知学习风格最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初中生的主要个体特征(Melton,1990)。
一般认为学习者有四种基本的学习感知学习模式:视觉感知学习模式、听觉感知学习模式、体验学习模式和动手操作学习模式。
也有的研究者把体验学习模式和动手操作学习模式合一称之为“触觉学习模式”。
本文把他们分为视觉感知学习模式、听觉感知学习模式和触觉学习模式。
学习者往往在某一种学习模式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通过视觉方式学习为最佳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可以称之为“视觉型学习者”;而“触觉型学习者”则通过亲自动手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同理,以听觉为最有效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可以称之为“听觉型学习者”。
感知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习环境、社区背景、家庭背景等,但是,感知学习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还是内在的,包括性格、观念、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年龄因素等。
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3af6b4bd64783e08122b33.png)
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初级中学王红玉李晶闪闪王艳利崔利芳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是适应英语新课改的迫切需要。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动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完成作业、课后复习,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是适应英语新课改的迫切需要。
(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是扭转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现状的现实要求。
在申报课题立项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曾对本校任教班级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尤其是比较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情况后,一致认为,学生的智力相差无几,成绩却是两个极差。
于是再对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就英语学习的习惯做了个小小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优生学习习惯普遍比差生好。
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a0f3d30c22590102029db5.png)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促进中心刘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郭蕊摘要:学习风格作为构成学习者个体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及外语教师的关注。
针对天津开发区多元化的生源,英语教学要在每个学生身上产生满意的效果,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还应掌握学生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
笔者采用Joy Reid编写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问卷》、测试、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方法对开发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开发区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有哪些显著特征、学习风格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采用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 初中生;学习风格,调查研究一、研究背景“学习风格”这一概念起源于心理学,后被应用于教育界。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实,人在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对此国外学者已有诸多论述。
美国心理学家L·泰勒认为,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即:能力差异、个性差异及风格差异。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特别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较少。
近20年来,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和个性教学趋势的出现;教育研究从探讨“如何教”转移到了“如何学”。
外语教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语言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优劣,除了教学因素外,学习者自身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风格作为构成学习者个体特征的要因素之一,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及外语教师的关注。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外向型经济区域拥有大量外来人口,这里的学生有着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教育经历,所接受的英语教育更是不尽相同。
面对这样的群体,英语教学要在每个学生身上产生满意的效果,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还应掌握学生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情况。
因此,研究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理论基础学习风格自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1954年首次提出以来,研究者从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领域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从各自角度对学习风格予以界定。
初中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初中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9279b784254b35effd3407.png)
一、基本情况为了解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以及英语表达级建构过程,本课题组通过讨论研究,制定了学生问卷调查表,并将问卷发放到我校初三年级16个班,每班随机10人,共计160名初三学生接受了此次问卷调查。
初三学生已经形成一套建构英语表达的策略和方法,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代表性。
下面的统计数据系随机抽取了1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基本反映了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学生英语表达的建构过程,对预防初中生英语表达“汉话”现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教学现状与学生学习现状分析1、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相当积极,有浓厚的兴趣,但乐于表达和怯于表达的学生群体出现了较强的反差。
请看第1题:英语学习很重要,你对英语学习感到()请看第2题:课堂中有很多讲英语的机会,你希望老师提问你吗?再看第3题:你喜欢用哪种方式回答老师所提问题?()2、初中学生大多对英语口语的表达的重要性没有概念,对英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很被动。
如第4题:老师或同学进行英语交流时,你能认真倾听他们讲的内容吗?()A.能,很感兴趣 B.想着自己该说什么 C.不能理解,希望能翻译成汉语;再例如第5题:英语课上,老师常设置很多对话活动,你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并承担角色扮演吗?()A.能,很有意义 B.在老师的要求下可以 C.不能。
55%以上的学生是对别人的英语表达不感兴趣或者不能理解的,从这两题的结果不难看出多半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给定的课堂任务,对于别人的表达是否正确不感兴趣,至于是否要下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似乎是很遥远的事。
因此,学生无意识的不求甚解也就给“汉话”提供了“养分”。
3、初中学生欠缺良好的养成习惯和培养英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1)不注重英语句子的完整性和语言规范。
请看第6题:英语课上,如果一定要回答问题或者角色对话时,你经常采用怎样的方式?()(2)受汉语思维的影响。
结合第7题的调查结果和日常教学,我们了解到用英语进行口头和说面表达时,只有不到20%的尖子生会尽量考虑到语法规则、句型结构和英语语言习惯,表达顺利,错误很少;35%的中等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经常背诵,积累,谈们认为仿写比较妥当,可以大大减少表达的出错率;20%的中的生和25%的学困生学习能力欠缺,语法概念模糊,常常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按照汉语顺序翻译,英语表达错误频频。
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
![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bc1018d1f34693dbef3e01.png)
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Research Report on English learning of middle school st udents编订:JinTai College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2、篇章2:英语教育专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文档篇章1:中学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文档在当前职业中学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地位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从整体上看,职业中学的英语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
针对这个情况,我就职业中学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分析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发出问卷90份收回90份其中有效90份三、调研对象:xx职业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四、调研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五、调研地点:xx职业学校根据统计数字显示,(1)xx%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而有xx%学生对英语一点兴趣都没有。
另外xx%学生则认为兴趣一般。
(2)对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只有xx%学生认为自己的水平良好,而xx%学生则认为自己的水平一般。
(3)而对于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xx%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基础不好,xx%学生觉得是教学与实践脱离。
(4)xx%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xx%使用其他方法。
(5)针对学习英语的目的,xx%学生认为是为了为将来更好的学习打好基础,xx%的学生认为是为了社会就业需要,有xx%的学生是为了考试。
初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实证研究
![初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623a7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48.png)
英语学习风格作为学习者英语学习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英语教师在了解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质量。
1.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中心逐渐由研究“如何教”转为“如何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学习风格作为学习者个性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Reid(2002)认为,在构成个体学习风格的要素中,感知学习风格是最重要的。
英语教师需要关注到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2.研究意义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现状和学习风格在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方面的差异,以便教师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使其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并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挖掘学生最大的潜能。
3.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调查的工具是Reid(1984)编制的感知学习风格偏好调查问卷,数据收集后,利用SPSS21.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其中,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判断英语学习风格是否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英语学习风格是否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
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并加以分析,制定访谈提纲,然后从被试学生中随机选取6名,进行访谈调查。
4.主要研究发现本研究通过科学的问卷设计,合理的抽样调查和详实的数据分析,对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总体使用情况和使用差异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有了系统的引导。
(1)初中生的英语学习风格总体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种类学习风格的平均分值相差程度均不大,他们有多种英语学习风格。
不同学习风格的平均值排序如下:体验型>听觉型>动觉型>合作型>视觉型>独立型。
体验型、听觉型、动觉型、合作型四种学习风格为主要学习风格,视觉型和独立型为次要学习风格。
初中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
![初中生英语学习情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1cda3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e.png)
初中生英语学习状况调研汇报根据冀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7 Lesson50 Playing at the Gym)话题旳旳需求,本次调查旳措施重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其中问卷调查设计了10个选择题、2个开放性简答题,调查对象是初一三班和四班旳学生90名90份问卷,回收90份问卷。
首先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旳爱好: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爱好不浓,如对在调查“你对英语学习感爱好”这个问题时选尤其感爱好旳只占10%,选比较感爱好旳占18%,其他同学对英语或不感爱好或一点也不感爱好。
没爱好,英语学习就成了一种应付一种压力,这是英语学习不好旳一种原因。
另一方面学生对英语学习旳自信心:通过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旳自信心局限性,在对“你目前旳英语基础和水平”问题时选中等下旳占56%;选极差旳占17%。
由于基础差,对学好英语已没有感觉了,反应了学生旳自信心局限性,已经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再次,学生学习英语旳态度和对老师旳认识:态度不好旳占59%;态度端正旳34%。
这就阐明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旳热情不高,并且认为应付中考旳大有人在。
并且大多数学生是对老师没意见就是认为学习英语在平常生活中没有用。
最终对学生学习英语旳困难采用访谈旳措施,有旳同学是单词记不牢总是忘,有旳同学是不会应用语法,有旳旳同学是英语写作等等。
通过调查,自信心、爱好、态度、家庭、老师都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旳原因。
因此老师要采用应对方略来初中生英语学习旳现实状况:1.倡导新型学习方式,引导有效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和个性化旳学习方式。
老师和学生建立友好旳师生关系,多用愉悦旳情景来学习,在辅导学生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要因材施教,针对不一样旳学生特点采用不一样旳措施。
针对不一样旳学生需求布置不一样旳作业。
建立不一样旳评价原则。
2.学生要掌握对旳旳学习措施学生要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索、认真做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问题,要做好预习、复习等养成良好旳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b68b549fe4733687e21aa78.png)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初探[内容提要]: 初中英语教学应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 就学生学习英语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以及当前我国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学习英语习惯的总体情况、成因和对策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现状成因对策引言:在我校“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工作要求下,英语学科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掌握外语是形成一种习惯的说法,当前已受到批评。
但是,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可以保证、促进外语的掌握,却是无可怀疑的。
”一、初中英语学习习惯的基本内容及总体情况普通意义上,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从语言学角度概括起来说,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表现为“四会”能力要求。
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着力培养以下八个习惯:“听”(Listening)——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之首。
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听老师用英语组织教学,解释课本语言材料和地道标准的英语有声材料等;“说”(Speaking)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自然离不开说,会否说英语,是评价英语掌握能力的重要标志;“读”(Reading) ——语言不是寂静的字符,而是有声的艺术,学英语必须朗读,当前各级英语检测大力强调阅读能力也是重视“读”的生动体现;“写”(Writing) ——学习语言,除了掌握口语外,还须掌握一定的书面语;目前我国对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上最主要的方式还在于笔头落实;“仿”(Imitating) ——有学者曾说:“人的成长将经过两个时期,即:模仿期,创造期。
”学习英语更是如此。
模仿和重复正是语言学习的规律;“背”(Reciting) ——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解决好记忆与遗忘的关系,背诵是解决遗忘的最佳途径之一;“用”(Communicating)——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在“用”中学也是当前英语教学者所提倡的重要方式;“习”(Reviewing)——包含预习和复习两方面,在学校教育背景下,这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必须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初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8-07-19T15:42:39.03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9期作者:袁铮[导读]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
本综述将从学习风格的起源及定义、发展及分类、维度、研究现状及不足等四个方面对学习风格倾向进行相关论述,旨在得到国内外学习风格倾向研究现状的系统勾画,引出学习风格倾向对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必要性讨论及研究,以提高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以及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对于学习风格倾向的关注和实践。
关键词:学习风格;风格倾向;初中生英语学习;研究现状
一、学习风格起源及定义
⑴国外对学习风格的定义
学习风格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在Herbert 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后,30多种有关学习风格的理论和模式相继诞生。
而不同的学习风格的理论和模式对学习风格有着不同的定义,如:⑴美国中学校长联合会主席Keefe[1]指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⑵心理学家描述学习风格为个体与教学刺激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特征,通过这一方式,导致作为教学刺激函数的各不相同的学习成就[2];⑶从信息加工角度,Kinsella指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接受信息和加工过程中所采取的自然习惯的偏爱方式,这些偏爱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尽管各个理论对于学习风格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其核心却大致相同,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喜欢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3]。
据此,学习风格可被定义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⑵国内对学习风格的定义
而国内对学习风格的研究相对较晚也较少,对于学习风格的界定也不尽相同:⑴胡斌武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⑵廖泽英认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和学习中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个体对作业做出反应所使用的各种策略,涉及个体处理学习中的信息或解决问题时所偏爱的方式;⑶郝贵生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程序和定势,它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方法等等。
国内学者在研究学习风格时大多提到了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这两者,实际上,学习方式指的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方法、策略、步骤;学习倾向指的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动机、态度、情绪体验、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的偏爱。
有些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可随学习情境、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而有些则表现出持续一惯性。
相对于前者,后者反映了学习者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成为各自的学习风格[4]。
尽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学习风格的界定,但总体上来说有几个共通点:一是认为学习风格的实质是学习者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或倾向;二是认为学习风格的本质特征是稳定性和独特性,且兼有活动和个性两重功能;三是认为学习风格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
二、学习风格的发展及分类
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风格”这一概念被提出后,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为教育研究者所关注。
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和个别化教学趋势的呈现,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
人们逐渐重视学生学习个别差异性的研究以及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开辟了对学习者个体学习方式差异性的研究。
70年代早期,邓恩夫妇研究表明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的方式,儿童只有使用学习风格特征中的优势,才能学得更好,否则虽学却往往会忘记所学的内容[5]。
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研究者开始从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探究。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用心理类型学说来思考人类的差异。
在他看来,人的差异根植于两种基本的认知功能:感知与判断。
感知学习风格是根据学习者感知信息通道倾向的不同对学习风格的一种分类方法,不同的学习者感知或接受刺激时所偏爱使用的感官是不同的:⑴通过视觉刺激手段来获取信息学习最有效的学习者可以称之为“视觉型学习者”;⑵以听觉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可以称之为“听觉型学习者”;⑶动手操作型学习者通过可触及的实物,通过动手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成果;⑷体验型学习者通过亲自体验才能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成果,需要全身投入。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83%。
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研究表明:69%的学生是视觉型的,31%的学生是语言型的。
在原有学习风格基础上,Dunn和Pirce提出了与感官偏爱有关的四种感知学习风格: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和动觉型[6]。
Kate Kinsela 评价说这样的学习风格分类更为全面地代表了可能影响学生下意识的学习风格的各种因素,因此对研究者来说更为适用。
可以说,学习风格已成为西方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育方法的真正基础”。
三、学习风格研究的三个维度
学习风格研究中主要侧重三个维度的研究,其一是感知风格倾向,其二是学习渠道倾向,其三是风格分析。
就这三个维度的研究还有三个专为外语学习者设计的测试工具:(1)感知风格倾向问卷(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 Questionnaire);(2)学习渠道倾向清单(Learning Channel Preference Checklist)(O Brien 1990);(3)风格分析调查(Style Analysis Survey)(Oxford1993)。
在Dune和Price提出四种感知学习风格的基础上,Reid进一步研究了感知学习风格,新增了个体学习风格和协作学习风格两种,并对每种风格的特点与优势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并设计了感知学习风格量表和环境学习风格目录[7]。
以测量学生感知风格的倾向和学习渠道的倾向,促进了学习风格三个研究维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学习风格研究现状及不足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学习风格研究至今,既有理论的思考,又有实践的延展和突破。
不仅形成了Dunn et al 的学习风格量表(1975)、Hill的学习风格量表(1976)以及NASSP(美国中学校长联合会)的学习风格测查表 [8],还有三个专为外语学习者设计的测试工具。
近期,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明显地呈现出由整体转向分化的趋势,偏重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学习风格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以揭示他们对学习风格的影响[9],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随着时间的推进,尽管在学习风格研究上已取得较大的突破,但却仍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其一,虽然上述提到的测量工具种类很多,但其内在效度还需要完善;其二,国内外对于学习风格的研究,并未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风格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提出本次对于初中生学习风格倾向研究的原因;其三,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仍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学习风格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否应该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匹配”、“当前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使教学设计与学习风格相匹配,促进学习者扩展学习风格”等等。
而这些存在的不足也将成为学习风格研究今后的探讨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Keef,J. W. School applications of the learning style concept:Student learning styles. Reston,V A:National Associations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 44.
[2] Tallmadge and Shearer. “学习风格、教学方法和学习经验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杂志 1969,6:222-30.
[3] 谭顶良.学习风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8-9.
[4]谭顶良. 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3):46-50+56.
[5] James,W. B.,& Gardner,D. L. Learning Styles:Implications for Distance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1995. 67:19-32.
[6] Dunn,R.,Dunn,K. & Price,G.E.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Lawrence,KS:Price System,1975.
[7] Reid. M. Joy.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ESL/EFL.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8] Wintergerst,Marilyn,Ann,et al. Conceptualizing Learning Style Modalities for ESL/EFL Students. System 31.1(2003):85-106.
[9] 安会云,吕琳and 尚晓静. 学习风格研究综述. 现代中小学教育 4(2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