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五-教育传播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
2.1.5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学习理论
1.合作学习理论 2.弹性认知学习理论 3.终身学习理论
2.2.1视听教育理论
1946年,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在他 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研究了录音、广 播等视听教学手段怎样在教学中使用,会产 生怎样的教学效果等一系列问题,总结出一 系列视听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理论, 这就是视听教学理论。由于戴尔把人类获取 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 塔”来系统描述。因此,人们又将这一理论 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2.3.5 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
1.反馈原理 2.有序原理 3.整理原理
2.4.1 媒体与教学媒体
2.教学媒体的发展
1、语言媒体阶段
2、文字媒体阶段 3、印刷媒体阶段
4、电子传播阶段
2.4.2 媒体的本质
1.麦克卢汉的观点 2.亚瑟•克拉克的观点
3.安东尼•贝茨的观点
4.布鲁纳的观点
2.2.1视听教育理论
言语 符号 视觉符号
广播、录音、 照片、幻灯 电影、电视 参观展览 见习、旅行 观摩示范 参与活动������ 演戏、表演������ 设计的经验������ 理解������ 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做的经验
2.2.2 教育传播理论
2.教育传播模式
拉斯威尔传播模式
传者
谁
信息
说
媒体
途径
受着
对谁
效果
效果
一、拉斯威尔传播模式
从拉斯威尔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 我们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 1、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进而 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或称信息内容)以 及怎样说的问题。 3、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除了研究媒体的性 能外,还要探讨媒体与传播对象的系。 4、受众(对象)分析:研究那庞大而又复杂的受传 者,了解其一般的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 5、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 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谢谢!
本课件中部分所用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仅做教学使用
系统科学理论是新兴的科学方法论,它包括信息论、控制论和系 统论。
系统科学理论主张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进行整体研究,探 讨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和功能的互相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 反馈实现有目的地控制系统的发展,以获得最优化的效果。系统科学 理论同样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04
教学与课程理论
对教育技术产生影响的主要教学理论有:
(一)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三)情感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观是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它揭示了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特征以及发展规律等的总体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看法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 始终围绕着人、社会和知识这些核心要素展开。
政治学家拉斯维尔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03
系统科 学理论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
一般系统论创 始人贝塔朗菲
20世纪60年代以后,系统科学的思想渗入到现代教 育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各个分支 融合在一起,从而出现了教育技术学。
把系统科学运用到程序教学中,程序设计就越来越 重视从教学的整体进行系统、综合考虑,包括目标的确定、 方法的设计、媒体的选择以及通过有效的评价来实现教学 的反馈控制。它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的 核心思想,即教学开发的系统设计方法。
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 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 论的创始人斯金纳
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 斯金纳,从操作性学习中提出了程序 教学理论,并总结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如小步子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等,从而促使了教学设 计过程和理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选择判断:教育技术定义的出处了解教育技术的几种定义结合图1-1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国外、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麦克卢汉有关媒体的观点电视系统的组成了解教学媒体的接口多媒体教室的设计思想和构成微格教室的主要设备组成网上文件下载的方式理解前期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了解教学目标的阐明的ABCD要素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1994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媒体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多媒体技术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处理的技术。
微格课室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
微格教室设施包括主控室和若干间微格教室组成。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问答论述: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时间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比较教育技术94定义与2005定义的不同之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视听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不同类型课件的特点PowerPoint母版有何作用校园网络的硬件组成有哪些1、网络的组成: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媒质、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成器等)、服务器、工作站(1)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新发展
传播理论
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 动,它是按照确定的教育目标,通过教 育媒体,将相应的教育内容传递给特定 的教育对象。把传播理论的研究成果应 用到现代媒体教育中,可以提高教育质 量和效率。
课程与教学论
包括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两个 相互独立而又内在关联的学科, 分别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
分
财务与融资
添加标题
70%
30%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40% 60%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描述说明。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科学中最核心的理论,它是 指导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由于学习理论旨 在阐明人们行为变化怎样产生,并揭示学习 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的规律而形成的理 论,它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由于心理学界对学 习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分歧、因而形成不同的 学习理论派别。在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对 教育技术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行为主义、认知 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产生和应用中 占有支配地位。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深化了教育技术的发展。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教育技术指明了新的发 展方向。
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 和对已有知识的重组。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 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认知是一种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及结 构——建构论。 还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 学方法论等。 其中,传播的类型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 络传播、教育传播:教育传播的特点:有明确的目的性,内 容有严格规定性,受者的特定性,媒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生现有 认知结构 学科内容 结构
学生显示 适当的/预期的 认知结构
输入变量
输出变量
(三)客观主义学习理论
主张: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 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 界的可靠知识。 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独立存 在的具体实体,只有在知识完全“迁移”到人 的“大脑内部”后,并进入人的内心活动世界 时,人们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其强调 “知识灌输”
确认
正答
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不考虑人们的 意识问题,只是强调行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 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
10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主张: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 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加工过程。与 行为主义者不同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 信息纳入 认知结构 记忆结构 转化 调整或完善记 忆结构操作 过程变量 认知教学理论模型
共识律 使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 材料产生有意义的联结。 谐振律 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 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从而产生共鸣。 选择律 选择是指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 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 匹配律 教学传播活动环境中各种因素按照各自 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对应起来。
传播: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运用一 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 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传播:传播用于教育目的并具有教育 相关特性的传播活动。它是一种以培养人和训 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
2
信源
编码
信道 干扰
解码
信宿
反馈
香农—韦弗模式
3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借鉴了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哲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传播学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生物学、管理学、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技术和应用的基础。
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还不足百年,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发展和完善。
这里只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些与现代教育技术直接相关的理论,即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了解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
➢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学会用学习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传播理论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2.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
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涉及心理学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感觉、想象、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它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产生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这些不同的理论各有特点、相互补充。
因此我们在应用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学习过程。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他认为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它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五-教育传播理论
⑶施拉姆循环模式请尝试用你自己的语 言来解释施拉姆模式, 并分别用实例来说明 老师和学生的编码与 译码过程和现象
⑷贝罗模式(S-M-C-R模式)
信息源 Source
传播技术 态度 知识
社会系统 文化
信息 Message
通道 Channel
成分
结构 视
听
内
符
触
容 处理 号 嗅
味
受传者 Receiver
⑴香农-韦弗传播模式(续)
受传者收到信息后,将产生反应,并通过 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息。
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可 影响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 简化集中表现对信道的干扰。
优秀的传播者,应经常注意受传者的反应, 修正传播内容,使适合受传者的需要、兴趣 和经验,以加强传播效果。
三、媒体传播理论
1.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1)主要观点
戴尔将人们学习的各种渠道统称为获得经 验,将各种经验按照抽象程度的不同,由低到高进 行了划分,把人类学习的经验划分为三大类11个层 次(先是10个层次,后改为11个层次) 。
戴尔的“经验之塔”
⑵⑴
教最
学底
活层
动的
应行 从为 具最 体具 经体
观察之后,也许会直接介入活动。
“经验之塔”理论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重要名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地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
传播理论的7W、六阶段、四律: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7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六阶段——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四律——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认知结构论和信息加工论,它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是要设法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格 式 塔 心 理 图 片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知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 并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图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学习步骤:
1. 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举兴趣的问题; 2. 学生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在思维中产生某种程度的 不确定性,并产生探究的动机; 3. 围绕问题,向学生提供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材料或事实; 4. 协助学生对有关材料或事实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积 极思维,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和假设; 5. 协助和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应有的结论; 6. 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 7. 使问题得以解决。
第一,动机原则。 第二,结构原则。 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 童对学习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那么教 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和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 第三,程序原则。 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其参与探究 方式,才能促进学习。即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与 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 第四,强化原则。 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 础
1
2 3
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 学习建议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一.知识结构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理 论 基 础 现代教学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 3.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 首先是效果标准 , 即每个学生在教学 、教育和发 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 水平 。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要从学习成 绩 、品德修养 、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 二是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 ,这就是国家规定的 教学大纲等; 三是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 能 。其次是时间标准 , 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 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 教学传播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但是为了研究方便 , 南 国农 、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如图2-5) 。
· 4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 ( 1) 共识律: 在教学传播活动中 ,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
· ( 2) 谐振律: 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 ”同学生 接受信息的“ 固有频率 ”相互接近 , 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 传通方面产生共鸣。
· 2.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关于学习的含义 , 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得到 ,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 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 利用必要的学习 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 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 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情境 ”、“协作 ”、“会话 ”和“意义建构 ”是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 第一 , 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
· 第二 ,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 · 第三 , 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 第四 , 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关于教学目标 加涅要求学校的每一门学科都要按照五种 学习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五种学习的结果 分别是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和态度,这五种学习结果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 能三大领域。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都各有差异,各 有侧重,但不论怎样都在这五结果和三领域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加涅明确提出,应把认知策略作为 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对教学目标理论的重大 发展。过去我们强调‚教是为了不教‛,即尽快使 学生能够自学。加涅把认知策略单独列出作为各门 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便使‚教是为了不教‛的理 想落实到具体学科教学目标之中了。
戴尔的‚经验之塔‛的理论意义和对教育技术的指导作用概 括以下几点: (1)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 上层,则越趋于抽象。划分阶层,只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 与抽象的程度。 (2)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 方法应是首先给予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3) 教育不能停留在获得具体经验的阶段,而必须向抽象化 阶段发展,把具体经验普遍化,上升到概念。概念可以进一 步指导实践。 (4) 在教育、教学中,应尽量采用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来提 供具体、直观的经验,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 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它比用语言、视觉符号 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易于理解的经验,又能打破时空 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 也不能把直接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而忽 视达到普遍化的充分理解,这是危险的。
加涅的教学理论
加涅(Robert M.Gabn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 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发生有内部的条件和 外部的条件,内部条件指的是学习者本身在学习前 所具有的最初的能力、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外部条 件指的是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构成对学习者不同的 条件。教学应该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及其产生 的条件来进行,使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提供都经 过计划安排。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3.3.1产生 普莱西 发明 (S.L.Pressey) 斯金纳 发展 (B.F.Skinner)
3.3程序教学理论
3.3.2原理
将教材分割成为若干可分离的小部分,将它们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并使前面部分 是后面部分的基础,从而进行难度逐步加深的 顺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每个部分的学 习,程序教学机器都会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作 答并给予反馈和强化,如果解答正确,就鼓舞 学生并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解答不正确, 就采取补充程序要求学生学习同一内容,直到 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为止。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其四大要素。
3.4建构主义理论
3.4.2评价
行为主义:面向计算机、以教为中心 建构主义:面向网络、以学为中心
3.4建构主义理论
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概述 2. 经验之塔理论▲ 3. 程序教学理论▲ 4. 建构主义理论
本章小结
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概述 2. 经验之塔理论 3. 程序教学理论 4. 建构主义理论
内容提要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
• 针对视听教学的经验之塔理论 • 针对人机交互的程序教学理论 • 针对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理论
3.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概述
3.2.1产生 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媒体提 供代替的经验,具有“半抽象化”、 “半具体化”特征。
更好的抽象。
3.2经验之塔理论
3.2.3改进 布鲁纳(J.S.Bruner)认为:
• 教学应从动作性经验(塔的第1-6层)开始; • 然后采用形象化表征(塔的第7、8、9层); • 最后采用符号化表征(塔的第10、11 层 )。
3.2经验之塔理论
3.2.4评价 分析媒体特性 选择教学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 • • • • • • • • • 词语 符号 视觉符号 电 影 电 视 参观展览 室外旅行 观摩示范 演戏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抽 象 的 经 验 观 摩 的 经 验 做 的 经 验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1. “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 越住上升,则越趋于抽象。但并不意味获得任何 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 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只是 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的程度。 2.根据人类认识事物和掌握经验的规律,教学应从 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方 法,应该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应防止从 概念到概念的做法。
(三)系统科学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 首先系统的整体性原理能够让我们认识到 各要素之间协调运动的重要性 • 其次,教育系统必须有反馈机制 • 第三,系统的动态与有序原则 • 另外,系统科学的分轮研究
1、拉斯威尔的“5W”模式
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 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 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2、香农―韦弗模式
3、贝罗的传播模式 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 信源、信息、通道、和接收者
范例教学模式
•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和瓦根舍因 • 观点 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反对庞杂臃肿的传 统课程内容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选择 学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形成知识的 “稠密区” 通过对其探究、思考,形成一 种整体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把握其他各 种材料的目的。
二 视听教学理论
其目的是总结和阐述在视听教育 活动中各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一直 到媒体的设计和选择 1. 视觉教学理论: 美国视觉教育专家霍本、韦伯 2.视听教学理论: 美国视听教育专家戴尔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第八章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填空):操作练习,个别辅导,咨询方式,模拟演示,问题求解。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系统的组成(填空):CAI系统的硬件,CAI系统的软件,课件
3.常见的课件类型(填空):框面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
4.多媒体的概念(名词解释):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的代表人物(填空):斯金纳、布鲁纳、乔纳森
4.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构建主义的基本观点(简答):
①.行为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的获得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合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注重外部环境的作用,强调在刺激-反应过程中的强化的必要性。
4.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填空):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分类填空:知识 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ABCD编写法(简答):
ABCD编写法基本反映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用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目标。
①对象A(Audience):及指需要完成行为的学生,学习者或教学对象。
一般过程:
①前期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
②教学目标的阐明:ABCD编写法;内外结合编写法;三维目标的编写法。
③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顺序;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④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⑤方案编写与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表格式和记叙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方法 观察、调查、作业分析、测验 经常性测验、作业分析、日常观察 考试或考查
作用 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确定学习效果 评定学业成绩
教育传播理论_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_[共2页]
6 顶端,抽象程度最高,但在使用时,它们总是与“塔”中其他层一起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学生在自己的全部学习经验中,程度不同地都在进行抽象思维。
“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而位于塔的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的视听媒体,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借助于解说或教师的提示、概括、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
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2.视听媒体的教学功能(1)提高学生视听觉的认知能力对于视觉材料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所呈现的画面尽可能清晰,不论是亮度、对比度、色度都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合理的构图,使画面变得好看且能理想地表现主题。
对于听觉材料而言,除了语言是否清晰、标准,口齿是否伶俐,表达是否有情感等方面以外,制作时必须选用音、色、情俱佳的人来完成。
另外,诸如录音技术、场地、使用环境等条件也会影响到听力的正常发挥。
对于声画合一的视听材料,除满足上述的要求外,还需注意声画合一的合理性,重视整体效应。
(2)视听教学媒体使课堂更具趣味性视听媒体对教学内容的表达可依据教学材料的抽象程度制作成不同形象层次的形式。
它比教师的口授具有更为广阔而形象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吸引注意力、培养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指导思考等,并使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3)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好的视听媒体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信息内容并且呈现的教学信息有很高的“清晰度”,能被学生很乐意地接受,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4)视听教学媒体改变了学习方式,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由于视听教学媒体的存在,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室或课堂之中,可在任意时空进行,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尤其是当设计了供个人使用的视听媒体后,学生可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2、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的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图
它把传播过程分为七个基本要素:信息源、编码、信道、解码、 信息接收者、噪声和反馈。他们认为,传播的过程是“信息源” 即传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即转变为某种符号, 如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通过一种或多种媒体传出。 “信息接收者”即受者,对经过“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 即解释符号的意义。
• •
•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 的建立和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 式学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认为学习 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 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 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 和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 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 奥苏贝尔
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之教学理论
教育技术将教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是因 为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客观规律的科学.教学理 论的研究范围包括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课程 与教材,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 价和管理等.教学理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抽 象出来的科学知识体系,他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 教学实践.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赞可夫(1901~1977年),苏联著名教育家、 心理学家。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 说。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赞可夫提出了 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他的主要著作有:《教学与发展》、 《教学论与生活》、 《和教师的谈话》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介绍
目录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之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之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之教育传播理论
视听教育理论 退出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学(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 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 教育技术是通过对与指定目标合适一致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进行合理的 创设、利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改善绩效的研究与合乎规范的实践。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2005
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的要素: I. 教育者 II. 教育信息 III. 受教育者 IV. 媒体 V. 通道 VI. 环境 教育传播的流程: 确定信息 选择媒体 通道传送 接受解释 评价反馈
调整再传播
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模式: • • • • 1、拉斯威尔“五W”传播模式 2、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3、贝罗传播模式 4、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经验之塔理论示意图
抽 象 的 经 验 观 察 的 经 验
言语 符号
视觉符号
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电视、电影
参观、展览
野外旅行 观摩示范 参与演戏 设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做 的 经 验
“经验之塔”详解
• • • • •
•
做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塔”的底部是直接的、丰富的具体经验。 设计的经验——是对客观事物进行“仿造”的设计所取得的经验。 参与演戏——使人们获得无法直接经历和改编获得的体验 观察的经验: 观摩示范——观摩示范是将重要的事实、观念用形象动作去呈现,使学生 获得一种观察经验。 野外旅行——观察在课堂上看不到的处于自然状态的事物。 参观展览——展览有陈列的物品,由他们来说明某一特定的意义。 电影和电视——用图像与声音去表现客观事物,呈现事物的替代画面。 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着重加强视、听觉某方面的经验。 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指平面地图、图表等抽象化了的符号 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3、学习的条件
行为主义对学习者和环境都很重视,认为要 给予学习者各种刺激或反馈。学习的关键正是在 于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的反馈。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 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在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性(抛锚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
搭脚手架 进入情境 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
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没有本 质差异。人类的学习同样是个体在对外部刺激作 出的反应过程中,所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方式与动物的学习 方式相同,也是一种试误学习。根据实验的结果, 桑代克提出了许多学习规律,主要有3个:准备律、 练习律、效果律
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1)斯金纳的实验
第02章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2.1 学与教的理论 2.2 教育传播理论 2.3 系统科学理论 2.4 视听教学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理解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 拉斯威尔、香农―韦弗、贝罗等三个典型的 传播模式,以及掌握教育传播过程的规律;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 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 的学习。
与行为主义相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 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而 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 结果,只有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 结构中去,学习才会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2) 观察的经验 野外旅行
主要目的是观察在课堂上看不道的自然状
态的事物。大自然中,事物繁多,不易集中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观察某种特定对象,因此更要发挥人们观察
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观察之后,也许会直接介入活动。
与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差不多,所不同的是
强调了教学中“信源”与“信宿”必须有 公共“信道”,即教师与学生必须有“共 同的经验领域”,这“共同的经验领域” 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为什么要有这 “共同的经验领域”教学才能顺利完成?
25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请尝试用你自己的语 ⑶施拉姆循环模式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1) 做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对客观事物进行“仿造”的设计、制作过程 所取得的经验。尽管模型与实际事物大不相同, 但使用模型这种替代的、简化了的经验,能使 学生更便于理解生活中的真实事物。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1) 做的经验
演戏的经验 有很多事情无法直接去实践而取得经验(如一些历 史事件,意识形态、社会观念),但如果把这些事情 编成戏剧,使学生在戏剧中扮演一个角色,就可以使 他们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去获得经验。 参与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学生参与重复的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2、基本观点
1) “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 往上升,越趋于抽象。但并不意味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 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 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只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 的程度。 2)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 习方法,应该是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学生只记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2) 观察的经验 参观展览 展览有陈列的实物、模型、图表、照片等,组合 起来说明某一事件的特定意义。展览主要是提供人 们看,从观察这些陈列的材料取得观察的经验。 还有一类展览是展出学生自制的展品,包含着观 察与参与活动两种经验。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从信息源中选出准备传播出去的信息 信息经编码转换为语言、文字、图画、动作、表 情等各种信号 信号通过空气、纸张、身体、面部表情等传播媒
• 育 传 播 模 型
体(通道)传递给受传者 教 受传者经译码器转换为符号并解释为信息的意义
最后为信宿所利用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5) “经验之塔”中的视听教具,比用语言、视觉符号
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 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 如果把具体的直接经验看的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 化,而忽视了教育的普遍化,则是很危险的。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2.传播理论
Teaching ),他把各种视听(视觉和听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觉)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
验之塔”去系统地阐述,因此称为“经
验之塔”理论。
“经验之塔”理论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1、概述 1) 做的经验(通过实践,从“做的过程去取得经验)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直接与客观事物本身接触 取得的经验,是通过 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完 整的生活经验,去取得大量有意义的信息和观念。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认识到要得到某些经验,就要
选择某种媒体。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家戴尔 (Edgar Dale), 出版了《视听教学方法》 如有声电
影、电视、 (Audio-Visual Methods in 录像等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经验,看戏只是获得观察的经验,属于“观摩示范”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2) 观察的经验 观摩示范 将重要的事实、过程与观念用形象动作去呈 现出来,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准确的观察。 可导致学生的“直接做”的实际活动,即看 了示范后,自己动手去做,亲自尝试演示的过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戴尔的“经验之塔”
⑵⑴ 教最 学底 活层 动的 应行 从为 具最 体具 经体 验, 入越 手往 ,上 逐层 步越 进抽 入象 抽; 象 经 验
可 突 破 时 空
如一般的文 字、简谱五 线谱等音乐 如哑语、旗 符号、计算 语、交通讯 机命令等 号灯等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忆一些普遍法则和概念,没有具体经验做支撑是不行的。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2、基本观点 3) 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 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教育 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
2.传播及教育传播
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受和反馈
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交换意见、思想、感
情,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教育传播就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活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媒体向
特定的教学对象传播知识、技能、思想意识等。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五
——教育传播理论
韦 瑜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三、媒体传播理论
1.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1)主要观点 戴尔将人们学习的各种渠道统称为获得经验,
将各种经验按照抽象程度的不同,由低到高进行了
划分,把人类学习的经验划分为三大类11个层次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先是10个层次,后改为11个层次)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2)意义
研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对我们在选择和
运用媒体上有重要的意义。 ① 分析了学习者获得经验的来源、渠道或媒体, 拓宽了我们对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的认识。 ② 把学习者所得到的经验做了分类,并指出了 某些经验来自何种媒体或何种活动方式,分析了各 类经验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不同类型的经验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②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⑵香农-施拉姆模式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共同经验领域
信源
信道
信宿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干扰 反馈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问题与思考
• 香农-施拉姆模式的结构和所包含的要素
教育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模式 ⑴(贝尔电话实验室)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7个组成要素,带有反馈的双向传播模式。
信息源
信息
编码
信号
信道
接受到 的信号
(信息接受者)
译码
信宿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发射器) (接受器)
干扰 (噪声)
反馈
问题与思考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 1.如果在教学系统中考虑,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中① “信息源”指什么?②将信息“编码”成哪些信号? 这里的“编码”与学习理论中加涅的“认知加工理论” 中的“编码”一样吗?为什么?
• 2.“信道”指传递信息的通道,那教学中①具体有哪 些通道?②教学中有哪些“干扰”现象,如何避免和 控制? • 3.教学中为什么要“译码”?“译码”成什么信息? 具体体现是什么样的形式?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 4.教学中的“反馈”表现中哪些现象和行为?它对教 学分别有什式, 并分别用实例来说明 老师和学生的编码与 译码过程和现象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⑷贝罗模式(S-M-C-R模式)
信息源 Source
传播技术 态度 知识 社会系统 文化
信息 Message 成分 内 容
处理
通道 Channel
视 听
受传者 Receiver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的符号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3) 抽象的经验 言语符号 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抽象化,
指这种符号已经没有实在事物的形态,不再含有对意义的
视觉暗示。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的词语符号。 口头语言是基本的,只要有听说能力的人,就能运用 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与知识传播。书面词语是第二性的,是 符号的符号,只有学习、掌握了书面词语符号的人,才能 利用这些符号。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2) 观察的经验
静态图象、广播、录音
• 教 育 传 播 模 型
易于接受和理解。常用的有幻灯机、投影器、
扩音系统等,在信息量方面没有电影、电视丰富。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3) 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 指平面地图、示意图、图表等抽象化了的符号,它们 与现实事物已没有多少类似的地方。如:地图中圆圈表示 城市、乡村,线条表示公路、铁路,用曲线表示河流或等 高线等等。 由于视觉符号并不再现一个具体的经验,因此往往一 个很简单的符号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应力求做到使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