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述评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资料合集目录一、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兼论历史学的社会学化二、5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五、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三十年发展趋势与瓶颈六、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兼论历史学的社会学化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历史学界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这个领域,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中国社会的演变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从理论思考的角度,探讨历史学的社会学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影响及意义。
社会史研究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它通过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社会史研究与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研究相互补充,共同揭示中国近代社会的全貌。
历史学的社会学化是指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历史学研究,从而实现对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和解释。
在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历史学的社会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对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历史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演变机制。
社会学化的历史学研究更注重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考察,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在社会史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采用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
例如,通过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调查,研究者能够了解农村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变迁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文献,研究者能够深入探讨社会制度、社会行为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统计分析,研究者能够对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揭示历史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某些历史现象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充分,某些研究方法的使用还不够成熟等。
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作者:刘文科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14期[摘要]公共考古学是近十年来我国考古学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本文对这十余年的公共考古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认为现阶段公共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大体集中在概念定义讨论、理论构建与引进、大众与公共考古学以及公共考古学与传媒的关系上,尽管取得一定发展成果,但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考古学;考古学大众化;考古与传媒[中图分类号]K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4-0030-04公共考古学,又称为公众考古学,美国考古学家、遗址保护专家查尔斯·麦克基姆先生在《Public Archaeology》一书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2002年,杭州召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颁证与学术研讨会”其主题是“考古学与公众——考古知识的普及问题”。
明确提出建立公众考古学的问题。
近几年来,“考古学要走向大众”的呼声越来越高,遗址公园的建设、考古工地的开放、博物馆展示方法的改变、考古科普书籍的出现、媒体上各类考古类节目的出现,公众考古学在国内可谓盛行一时。
本文拟对我国近10年来公共考古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一个粗略的梳理。
一、公共考古学概念的讨论公共考古学,源于查尔斯·麦克基姆的《Public Archaeology》,国内对于这一概念的没有统一的称谓,或称之为公众考古学,或称之为大众考古学。
范佳翎通过对比英美国家考古学家对这一概念的不同解释,认为理解的偏重点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Public Archaeology》出现背景和所面对具体问题方面的差异。
①大多数学者根据《Public Archaeology》认为,公共考古学是一个西方的名词和理念,但是高蒙河则认为考古学大众化的理念中国从来就有,并通过分析苏秉琦先生不同时期的公众考古思想的演进而认为苏先生是中国公共考古学的领军人。
②公众考古学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概念。
近代以来我国古陶瓷研究历程述略
截 至 目前 , 汉 代 以前 的文献 中 , 尚未发现 有关 陶瓷 内容 的记 载 , 直到汉代 , 出 现 一 些 零 星 的 记 载 。据 统 计, 汉代 到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涉及 陶 瓷 内容 的文 献 共 4 2条 。这 些文 献 中 , 大 多数 涉及 陶 瓷 的 内容 仅 是一 个 名词 、 一两 句话 , 反 映 出来 的信 息较 少 。到 了唐 宋 时 期, 文献 中关 于 陶瓷 的记载 明显 丰富起 来 , 各类 官私修 史志、 私 修文 集和 笔记 以及 文 人诗 词等 文 字 资 料 的 大
量 涌现也 为 陶瓷 文献 的 发展 提 供 重 要 条件 , 不 仅 在 文
1 以 陶瓷 把 玩 和 交 易 为 主 要 特 征 的 中 国 古 陶瓷研 究 的探 索 阶段
从 清 朝晚 期到 民 国初 期 ( I 9世 纪 4 O年代 年 到 2 0 世纪 2 O年 代 中期 ) , 这一 阶段历 时 8 0余年 。鸦 片 战争 以后 , 西 方资本 主义 思潮影 响 国 内, 加上 中国社 会长 期 的动 荡 , 在这种 背 景 下古 玩 业 日渐 兴 旺。 古 陶瓷 鉴 赏 和交 易也 随之悄 然 发展 起 来 , 与之 对 应 的 古 陶瓷 认 知
的所 谓 “ 口眼之 学 ” 大 行 其道 。 “ 这 类 方 法 没 有 个 准
献 种类 、 数量 上有 了大 幅度增 加 , 而且 内容也 更加 丰 富
多样 。据统 计 , 唐 宋 时 期 涉及 陶 瓷 内容 的 文献 有 5 0 6
种 …。元 明清 时 期是 古 陶 瓷 文献 快 速 发 展 时 期 , 其 显
重要 意义 。
意义 , 可追溯 到新 石 器 时 代 早 期阶 段 。一 部 陶 瓷 发展
中国近代文化发展问题及其论争的学理辨识
而辨不 出“ 西化” 与“ 近代化” 的关系及其与“ 中西之争” 、 “ 古今之争” 的区别, 进而也辨不清“ 西
化” 与“ 近代 化 ” 的这 一 关 系作 为 问题 的存在 , 并在 实际 的论 述 上 往往 把 “ 近 代化 ” 归结 于 “ 西化 ” 去理 解 , 出现理 论 盲点 。诚 然 , 近代 文 化发展 存 在 着 “中西之 争 ” 、 “ 古今 之 争 ” 的不 同层 面 , 但 二
争” 的诸 种 纠结 。“ 中西 之 争 ” 是指“ 西化” 和“ 反西化” 近 年关 于 近 代 中 国 文 化 发 展 问题 的 两 个 不 同
一
、
视 点
如何对待近代中国的文化发展?这是学界长期以 来 一直在试图回答的问题。就 国内对近代史和近代文
化研 究 看 , 形 成 了两种 分 析 的理 论 视 点 , 一 是 文 化 视域 论, 二是 文 明 视 域 论 。文 化 与文 明 是 人 类 实 践 生 活 的 两个 不 同而 又 关 联 的 范 畴 。一 般 地 , 文 化 是 指 文 明 的 外部形式 , 是 文 明 的表 现 、 显现 ; 而文 明 是 指 文 化 的本
的程 度和 进 步状 态 。
中国近代史的文物
中国近代史的文物
中国近代史的文物涵盖了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的各种物质文化遗存,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历程。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的部分代表性文物类型和具体例子:
1.历史文档与手稿:
各种条约文本,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都是外国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件或复制件。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档案资料,包括革命党人的手稿、信函、日记等。
2.艺术品与工艺品:
晚清宫廷御用品,如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或溥仪等皇室成员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等。
近代名家书画作品,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墨宝。
3.历史照片与影像资料:
记录晚清至民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如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
早期电影胶片和纪录片,如记录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像资料。
4.革命文物:
辛亥革命时期的武器、旗帜、宣传品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长征时期使用的物品,如红星帽
徽、长征路线地图、红军标语等。
5.海外流失文物:
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掠夺的文物,如十二生肖铜兽首等。
通过各种非法途径流出海外的其它珍贵文物,它们代表了近代中国受侵略的历史痕迹。
6.民间生活器具与民俗文物:
反映近代中国城乡生活的各种器物,如家具、农具、纺织工具、货币等。
与近代社会变革相关的报纸、杂志、海报、商标等印刷品。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痛苦挣扎和英勇奋斗,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三十年来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述评——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10周年
“全盘西化”论文化思潮述评
“全盘西化”论文化思潮述评[摘要]“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它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化模式的推崇与选择。
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胡适、陈序经,二者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为打击封建复古倒退文化思潮,这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因其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全盘西化”论最终演变为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关键词]“全盘西化”论;传统文化;近代中国“全盘西化”论,又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序经,二人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当时“闭关自守”和封建文化复古倾向,并为抵制封建文化复古倒退思潮提供理论依据,这对加深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全盘西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传承性,并且“全盘西化”论在社会实践中无任何可操作性,这样“全盘西化”论就演变成为了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一、“全盘西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全盘西化”论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密不可分。
1858年6月签定的《中英天津条约》是“中国官方对西洋人态度开始前倨后恭的转折点”。
(1)此时的中国人仍然坚信中国在器物层面上的落后是导致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
随后,甲午之战的惨败以及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才真正刺痛了所有的中国人,当东洋人真正崛起的时候,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文章的自信、对中体西用之“体”的自信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
正如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也。
”(2)惊醒后的紧张和焦虑导致了西化的改革倾向,国人从原来相信中国的道统、文化不可变,仅在器物层面的求新求变转为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也必须改变,并将西学视为“国家、民族求富求强的万灵丹”。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
第42卷第3期 济宁学院学报2021年6月Vol.42 No.3 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Jun.2021 文章编号:10041877(2021)03000105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颜景虎1 陈文殿2(1.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曲阜273155;2.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 要:从发生学视角来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嬗变的外部背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则是传统文化嬗变的内部原因;从文化嬗变的历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嬗变大体经历了“文化启蒙”的思想准备、“中体西用”的初步萌发和“中西会通”的初步倡导这几个阶段;从文化嬗变的趋势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呈现出传统文化身份危机、文化启蒙与文化救亡、文化现代化价值观生成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传统文化;嬗变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2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传统文化向度研究”(15ADJ008)作者简介:颜景虎(1962),男,山东曲阜人,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陈文殿(1964),山东微山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化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文化问题”古已有之。
中国近现代“文化问题”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近现代化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全球范围内文化殖民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发生学视角看,西方资本主义近现代化运动具有“原发”性,中国的近现代化运动则具有“外源性”和“后发性”。
这种似乎“天然的”被动性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嬗变无法摆脱的时代境遇。
正是在近现代化、西方化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呈现出危机,开始了自身的近现代嬗变和文化启蒙。
回顾和反省近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嬗变的原因、表现和趋势,对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史文献学最新课件第18课近现代:历史文献学的变革时期(二)
1923年2月,他提出了关于古史考证的著名假说——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肆 辨伪学的新发展与古史辨派的出现
二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包括三层含义:
肆 辨伪学的新发展与古史辨派的出现
二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
1923年顾颉刚提出了考辨古史的四项标准:
第一,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第二,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第三,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第四,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这四项标准不仅补充了之前的层累说,而且极 大地冲击了传统固有观念,对现代史学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在这场长期的争论中,顾颉刚不断收集辩论的论文出版, 《古史辨》7大册基本囊括了古史辨派及其反对派的主要观点, 堪称中国现代史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资料集。
伍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古籍出版的兴盛
一 西式印刷技术的引进 二 张元济与古籍出版事业的发展
伍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古籍出版的兴盛
一 西式印刷技术的引进
1816年在爪哇筹建印刷厂, 成 立 巴 达 维 亚 印 刷 所 。 1843年迁往上海,改名墨海书馆,聘请中国学者王韬、 李善兰等人翻译西学书籍并铅印出版。此后铅字印刷技 术逐渐运用在中国报刊、书籍等各类出版物中。
伍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古籍出版的兴盛
➢ 石印技术
石印法(Lithography)是另一种曾被广泛运用于中国 古籍出版的印刷技术,1796年由奥匈帝国的施内费尔特 (Aloys Senefelder)发明。石印技术系利用油和水不相调 和的原理,用石材制版印刷书本。
肆 辨伪学的新发展与古史辨派的出现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这些变迁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变迁。
一、哲学思想的演变中国近代哲学思想的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
此时,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西方的思想观念逐渐传入中国。
这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们进行全面变革的欲望。
其中,代表性的思想家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他们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试图将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开创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20世纪初,伴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哲学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标准。
同时,胡适、郭沫若等人也倡导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提倡自主思考和创造性的思想,这为后来的文化革命提供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文化又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迁。
当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借鉴并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先进技术。
此时,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世界观相对主义等思想观念在中国社会扩散开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思想选择。
二、文学艺术的革新中国近代文学艺术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迁。
19世纪末,李鸿章提出“西学中用,中学西用”的口号,鼓励文学艺术界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审美观念。
这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兴起,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得以重大变革,成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
20世纪初,“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盛行。
此时,许多中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加入了反封建的行列,提倡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倡导文化自觉和文艺自由创作的思想。
同时,文艺也开始大量吸收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潮,试图带来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文学艺术,这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艺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流行文化、现代艺术等新领域不断涌现,中国文学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现代化的面貌。
清末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与演进研究
清末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与演进研究一、概述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兴起并经历了显著的演进过程。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社会变革的推进,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认识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并逐渐形成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行动。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衰落,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们通过整理古籍、修复文物等方式,努力保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些西方学者和传教士也对中国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调查、收集和研究,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
进入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变革和西方文化的深入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逐渐普及。
政府开始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管理。
一些民间组织和学者也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来,通过举办展览、出版刊物等方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普及和发展。
清末民国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虽然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人们仍然努力保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这一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我们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价值。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文化遗产保护也在此背景下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
对清末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与演进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还能为当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研究清末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与演进,有助于揭示这一时期社会变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近代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与现实
近代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与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文化也在经历着变革。
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中国的文化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有外来文化的融合。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探讨近代中国文化的变迁。
一、历史篇1.封建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时期,其文化一直持续至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儒家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了社会上流行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仁爱、孝道等传统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和文化风貌。
而在文学方面,则以诗词为代表,成为了文人精英的代表。
2.西方文化的介入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转折点。
这场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引入了一些西方的文化经验。
在这个时期,不少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化,探索更加实用和现代化的道路,比如科学、民主、自由等。
3.五四运动后的现代化风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它以学生运动为主要特征。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风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文化方面,白话文成为主流,代替了文言文的地位。
同时,近代派、现代主义、新文化等各种文艺思潮迅速兴起,对中国文化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现实篇1.经济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在经历快速的发展,包括电影、音乐、出版、博物馆等文化领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文化产业也逐渐成为了经济的支柱之一。
2.文化多元与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开始向外扩张,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同时,国外的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比如美剧、日韩流行音乐等。
“跨文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更好地消化其他文化,同时也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输出到世界,是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
新文明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百年党史《决议》为中心
新文明史观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摘要]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历史的资政功能,为引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相继提出革命史观、“两大历史任务”说、“民族复兴”说。
百年党史《决议》基于这些已有的理解,建构起新的党史解释体系,这标志着新文明史观的基本形成。
新文明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进程逐步加快,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开始显现之现实,立足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接连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阐发历史活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引领史学研究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关心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史观。
新文明史观分析单元的开放性、重视历史主体的自主性、勾连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贯通性、历史解释的包容性,展示了融汇革命史学、现代化史学和后现代史学之潜质与可能。
[关键词]百年党史《决议》;新文明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0VSZ036)[作者简介]张福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2)04-0185-08张福运【近现代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激荡起伏,反映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突出表现为现代化史观的强势回归和后现代史学的兴起。
前者与革命史观经过激烈的交锋后形成并存相融之势,共同主导着21世纪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后者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范式危机”。
现代化史观的强势回归,建立在改革开放后革命史观的内在缺陷日渐突显的基础上:一是对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解释明显乏力;二是过于注重政治事件而对社会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关注的缺乏,表现出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趋势。
现代化史观弥补了革命史观的不足,填补了其留下的空间,并为我们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现代国家建设等重大议题打开了视野。
但它在解释历史时对西方理论、概念乃至分析框架、解释模式的过于倚重以及自身创新力的匮乏,决定其主导地位并不稳固。
史学理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近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研究》杂志社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近30位学者与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有三:一是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二是大众文化与观念变迁,三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发展趋向。
与会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围绕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社会文化史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比较重视的一个方向,像法国的新年鉴学派,提倡关注民众,注重基层社会、下层社会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
在美国,像艾尔曼提倡的新文化史学派,要打通社会史和思想史,也是这个趋向。
这是对传统史学聚焦于上层政治活动的一种纠正或者补充。
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刘志琴先生经过认真论证,最早提出将社会文化史作为研究室的主攻方向,但当时并不被人们理解。
因为按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人们注重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而民众生活方式、社会风尚和大众文化等领域很少被人注意。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是一种试探性工作。
经过10年的努力,尤其是通过近代史所文化史研究室同仁合作编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社会文化史逐渐为海内外学术界关注,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界同行的认同。
一、社会文化史研究,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陈述?通过个案研究,来揭示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的互动关系,是社会文化史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许多学者都在这方面做了尝试。
废止缠足,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一种标志。
但这种行为,是妇女自己的诉求,还是各种势力交叉作用建构出来的东西这个问题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认为,缠足是丑的,其实最早是传教士话语,对于当事人(妇女本身)的心态及其转化,人们并未关注。
我们现在研究缠足,一开始就陷入缠足与反缠足运动的理论套子中。
我国文物鉴定理论与方法亟待创新、突破和完善
我国文物鉴定理论与方法亟待创新、突破和完善作者:王治国王晖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第09期一、六维十八步三论文物鉴定法产生的时代背景目前我国文物鉴定的理论、观念、方法已严重滞后于形势发展,故而导致国家级文博泰斗专家都屡屡走眼误鉴,以致国人对文物鉴定失去信心。
近两年来,汶川捐国宝风波和“壶王”事件的余音未绝,又爆“金缕玉衣”巨额骗贷的爆炸性新闻,紧接着曹操墓被质疑是假墓的报道又蔓延全球。
当世人困惑不解街谈巷议之时,带着权威专家鉴定证书的汉代“玉凳”被高价拍卖后,又遭受众多质疑非论之声。
此声还未消退,“天下收藏”栏目的砸瓷事件又成社会焦点和热议的话题,并被藏家起诉至朝阳法院,事情还未结果,又爆河北衡水“冀宝斋”博物馆藏品全系伪品,被文物局吊销资质闭馆的新闻,与此同时中藏网却又提出完全相反意见在网上广泛传播,到底谁是谁非,已把国人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更不知该信谁为好。
一切皆因我国暂无权威文物鉴定机构和技术,使国人无法判断谁对谁错,于是给有些人制造事端、颠倒是非创造了机会和土壤。
不管怎么样,这些事已让文博界震惊,让拍卖行业目瞪口呆,让收藏研究与投资领域混乱!乱到了极致,乱得一塌糊涂!一时间所有人都糊涂了,都弄不明白!偶尔出错和争议属正常,一般专家个别出错或鉴定失误也属正常,可全国各地连续出大错和一件器物屡屡出多种结论就极不正常!所涉事的人都是享誉全球的泰斗级、权威著名专家,让国人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
一时间国内人失望、国外人耻笑,已成为中国文博收藏事业的一个损失和耻辱。
有教训不可怕,只要坦然面对分析总结,病树前面定是春,沉舟侧畔继续行。
可怕的是,目前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未总结教训、深究原因,只是人云亦云。
随着人们表象的议论,把一切根由全归到当事人道德层面和皆因钱而起,我认为这绝非是重要的根本原因。
事实远非道德与钱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文物管理体制和理论观念、鉴定方法陈旧落后,不能与时俱进而暴露的问题所致。
对文物学发展前沿的认识和看法
对文物学发展前沿的认识和看法1. 文物学的定义和背景文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物质文物及其相关问题。
它涉及物质文物的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承等诸多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日益关注,文物学在各国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逐渐崭露头角。
2. 当前文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2.1 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的自然老化和外部破坏成为文物保护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文物保护和修复方法往往对文物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非侵入性的、有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成为当前文物学研究的热点。
•光谱技术的应用:光谱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非接触式的分析,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文物的材料成分和结构特征,以指导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快速成像技术的研发:利用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为文物保护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2.2 数字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文物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技术可以为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提供更多的手段和途径。
•虚拟重建技术的应用:基于数字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虚拟重建,还原文物原貌,提供观众更为直观、全面的视觉体验。
•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的建设:利用数据库和数字档案技术,可以将海量的文物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为文物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便捷的查询和交流平台。
2.3 文物的跨学科研究文物研究涉及诸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包括考古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等。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文物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尝试在不同学科间进行合作与交流。
•科学技术与文物研究的结合:物理学和化学等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文物研究提供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筛选适合的科学技术用于文物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融合:考古学的发展为历史学提供了更多的实证材料,两者的结合促进了对历史文化的更好理解。
3. 文物学发展前沿的展望文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将继续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3.1 跨学科研究向纵深发展当前,文物学的跨学科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仍然存在交叉不深入的问题。
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
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是源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发展历程。
从八世纪到九世纪,时期性的博物馆组织被称之为“礼乐院”,它在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9世纪末,伴随着中国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形成了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核心特征:多元发展。
博物馆不再仅仅是收藏君臣家藏和历史文物的库房,而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机构,开展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等各项活动。
一、收藏工作19世纪末,中国文物收藏设计的先驱者是上海博物馆的创始人梁文俊,他将文物收藏工作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记录。
他认为,收藏工作是一种探索历史文化的活动,也是一种精神文明的支持。
随后,中国其他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博物馆,他们积极开展收藏工作,开始收集有关文物的资料。
二、研究工作20世纪初,中国博物馆不仅开展收藏工作,而且开始开展研究工作,以更好地完善收藏。
例如,上海博物馆馆长邵逸夫曾组织学者们前往河南、山东等地,对祭祀文物进行考察研究,并将所发现的文物收藏,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三、展览工作近代中国博物馆也开始积极开展展览工作。
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博物馆就开始积极策划文物展览,以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文物收藏的精粹。
20世纪初,中国博物馆不仅会组织文物展览,而且会主办主题展览,比如中国工艺文化展、中国古代文物展等,以此来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四、教育工作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博物馆开始开展教育工作,将博物馆作为一个科学观察、思想鉴赏和文化传承的实验室,向公众提供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服务。
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开设了各种教育项目,比如“故宫文化探秘”、“故宫文物赏析”等,帮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总之,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是多元发展,它不仅开展收藏、研究和展览等活动,而且还把教育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宣传和发展中国历史文化。
近现代的老物件调研报告
近现代的老物件调研报告近现代的老物件调研报告近现代的老物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旨在探索近现代的老物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及影响,了解老物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而推广保护文物的意识。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文献阅读、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
二、调研对象简介1. 老物件的定义近现代的老物件,指的是在20世纪以前生产、使用并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包括家具、器皿、工具、书籍、照片等。
2. 调研范围本次调研主要以近现代的老物件在中国城市中的保存与利用状况为主要对象,涵盖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老物件的保存状况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许多老物件保存较为良好,如博物馆、古玩市场和私人收藏品。
这些地方保存了大量近现代的家具、瓷器、铜器等物品,为公众提供了观赏和学习的机会。
2. 老物件的利用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近现代的老物件,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利用。
例如,一些老物件被改造,用于现代家居装饰,增加了家居的艺术氛围。
还有一些老物件作为影视剧的道具出现,为观众提供了更真实的观影体验。
3. 老物件的文化内涵近现代的老物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老物件中的书籍和照片记录了过去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对于研究历史和社会学意义重大。
4. 老物件的保护与传承近现代的老物件作为有限资源,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在传承中,需要加强对老物件的鉴定、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培训,并建立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来加强对老物件的管理。
四、调研结论近现代的老物件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保护和利用老物件可以不仅可以提供文化艺术价值,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加深与历史的联系,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此,应加强对老物件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升公众对近现代老物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五、建议1.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近现代老物件的鉴定、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
中国近代文物观念演变简史
1840—1949年,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转型期,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均发生了变革,受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相关学科建设等的影响,文物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正确认识这一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文物观念的发展历程,总结发展规律,从而形成科学的文物观念。
对于文物观念,学界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文物概念、价值等的讨论,多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相关重要事件进行解读[1—7]。
笔者认为,文物观念应是人们对围绕文物展开的一切工作的认知,决定了人们对待文物工作的态度,并通过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体现出来。
因此,文物观念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既包括对文物的概念、价值、功能、所有属性等基本要素的认知,也包括相应的文物保护、利用观念。
关于中国近代文物观念演变的问题,学界已有一定研究,徐玲在《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述评》一文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8],此处不再一一说明。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多从单个事件或人物入手,涉及时间范围较短,且往往使用“清末民初”或“民国初年”等较含糊的时间概念,无法完整地反映中国近代百余年内文物观念的演变过程;多数研究仍属于学术史研究,注重学者尤其是学科代表性人物的文物观念,忽略了同时期不同社会群体观念发展的差异;存在与时代背中国近代文物观念演变简史臧志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350)【关键词】中国近代;文物观念;演变;社会群体差异【摘要】1840—1949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思想变革频繁,受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影响,文物观念整体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奠定了后世文物、遗产观的基础。
根据概念、价值、功能、所有属性以及保护、利用观念等构成要素的变化特点,中国近代文物观念的演变历程可分为继往、转型和现代化三个阶段,总体呈现出文物称谓逐渐统一,种类逐渐增多,范围逐渐扩大,由注重历史、艺术、经济价值转为偏重历史、科学价值,由传统的欣赏、收藏、交易等功能进一步发展出研究、教育、国家象征等功能,由私藏变为公有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涵,尤其是历代皇家收藏文物所蕴涵的政治意涵 集整理难度大,导致已有研究工作多停留在以概
进行了探讨;徐婉玲的《记忆与认同:故宫博物院 念阐释概念的层面上,基本未展开相关文献史料
1925—1949》,以故宫博物院建院为中心,系统考 的搜集整理工作。进而使学界的研究视野多限定
察了由不同价值观引发的围绕清室文物属性的 于单一学科,缺乏跨学科整理近代中国文物观念
和观念落实为博物馆这一制度性机构的实施过 圣性之间关系的探讨,也涉及到对传统文人阶层
程是艰难的[10];徐清的《清末民国时期关于“金石 秘藏私赏文物模式的研究,同时进一步关涉到金
学”概念的三种阐释立场》,通过考察近代国人对 石学与考古学的关系探讨等。突破物质性层面的
“金石学”概念的不同阐释立场,即史学的、近代 文物,其本身储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信
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7]和美 研究在以下几点存在明显不足。
国学者珍妮特·埃利奥特(Jeannette S.Elliott)等的
第一,由于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的研究
《中国皇家收藏传奇》[8]两书,对文物作为中国传 历史时段较长,相关史料散见在考古学史、近代
统 王 朝 天 命 观 和 礼 制 秩 序 重 要 载 体 的 价 值 、内 文化史、博物馆史及艺术史等处,考证史料的搜
在不足及重新研究构想三部分对之进行系统述 文 化 的 想 像 —— 以“ 伦 敦 中 国 艺 术 国 际 展 览 会
评。
(1935—1936)”为例的观察》,以近代出国展览活
一 已有研究成果梳理
动 为 中 心 ,考 察 了 近 代 中 国 文 物 与 国 族 、文 化 想
近年与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相关 像之间的关系,认为当时博物馆展览的文物一定
系统地探讨近代中国文物观念的变迁历程,同时
第三,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的时代语境研
也要关注文物观念变迁背后深层的近代政治、文 究,主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全面探讨引发中国文
化及学术等时代因素的探讨,尤其是与文物观念 物观念变革的古今、中西矛盾并存的特殊语境。
变迁关系密切的考古学、新史学、艺术史及博物 近代中国文物观念的变迁始终是在古今、中西两
物和作为文化符号的文物在观念上的多重面相,以使近代中国文物变迁史的研究更加丰满。
关键词:近代中国 文物观念 变迁史 多学科 古物 近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H 1840—1949 年的近 110 年是中国传统文化变 国人的考古学观念》[1]、查晓英的《保护“学问的原
革最为明显的一个历史时段。文物作为传统文化 料”:由 1923 年新郑铜器发现所见中国考古学之 的独特载体,具有特殊的文化、政治及学术话语, 萌芽》[2],两文分别就民国初年国人古董意识的改 因此近代中国文化的急剧变革,引起各群体对文 变和文物变为学问原料的观念的产生进行了深 物话语权的争夺,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文物观 入探讨,均认为民国初年考古学的产生对传统文
则重点从考古学史角度考察了“古代遗存”的概 层面的历史考察成果。
念,认为“文物”概念应包涵其中[17];朱嫦巧的《文
有 鉴 于 此 ,打 破 单 一 学 科 所 限 的 研 究 困 境 ,
物——一个带有时间维度的文化认同物》,系统探 采取考古学史、近代文化史、博物馆史及艺术史
讨了“文物”概念在中国生成的特殊语境,认为近 等多学科协作研究,从文物的话语层面,完整呈
《东东南南论文坛化》2016 年第 1 期总第 249 期
15
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述评
徐玲
(郑州大学考古系 河南郑州 450001)
内容提要:近年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
革研究、近代文物价值认知变化研究和近代“文物”概念异同比较研究等。只是这类研究多限定于单
传 播 与 影 响 ,主 要 从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横 向 层 面 ,
第 四 ,近 代 中 国 典 型 文 物 观 念 的 比 较 研 究 ,
D 探讨影响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的西学因素。欧 即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基础上,采用观念
争端,认为国人对文物价值的重新认知受博物馆 变迁史料的研究意识。
公藏观念影响较大[9];季剑青的《“私产”抑或“国
第二,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的核心
宝”:民国初年清室古物的处置与保存》,则考察 问题是各种文物观念的分析评价,而观念评价不
了清室文物“国有化”的进程,认为近代国家话语 仅涉及到对传统王朝社会文物与政治合法性、神
法理层面对“文物”概念进行界定,拟定的有关文 击。而经济层面的“古董”商品,文人精神层面的
W 物种类、范围的文件先后发行。以相关史料、文件 情感寄托载体,使文物的内涵价值更加丰富和复
和档案为基础,重新梳理中国“文物”概念发展演 杂。通过在古今中西时代大变局背景下,对各种
变的历史脉络,重点考证各个历史时期占主导性 导致文物面相变化的语境的考察,重新探讨带动
一学科,多停留在对概念本身含义的阐释上,未能关注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
性。因此,应以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为整体考察对象,重新研究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重点
关注中国“文物”概念的学术考证、欧美近代古物观念的形成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近代中国文物
观念变迁的时代语境研究、近代中国典型文物观念的比较研究等方面,重新呈现文物作为物质的文
“古器物”“ 、金石”“ 、古董”“ 、古玩”及“古物”等数十 近代中国典型文物观念异同比较研究成果,同时
个之多,对这些概念术语内涵、范畴的异同比较研 缺乏中西文物观念的比较研究,西方古物观念对
究是深入探讨文物观念变迁的基本工作。近年代 中国文物观念的影响也得不到应有的学术关照。
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乔梁的《相关指代“文物”概念
第 三 ,近 代 是 欧 美 古 物 观 念 东 渐 、本 土 文 物
N 词汇的出现与变化试析》[13]、李晓东的《民国时期 学术研究思维开始转变,东西古今学术冲突和融
的“古迹“ ”古物”与“文物”概念述评》[14]、霍楠的《文 合最为激烈的一个历史时段。近代中国文物观念
物、参考品和资料概念问题》[15]等,认为作为学术 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语境下,
H 涵、外延均处于模糊状态,近代可与“文物”概念 新史学纳入研究视野,学术价值一度突显。近代
相互指代的名词达数十个之多,概念的混乱成为 考古学产生后, “考古遗存”概念的提出、田野考
诸多文物观念争端的起因。民国后,伴随国民政 古方法的使用,以及博物馆场域文物公藏观念的
府《古物保存法》的出台,学界曾经尝试从学理和 传 播 等 ,使 传 统 的 文 物 观 念 受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冲
D 术语“ ,文物”概念的内涵在近代变化较大;郑子良 使还原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历史面相的研究
的《“古物”概念之辨析》认为“文物”概念的内涵和 充满了挑战。遗憾的是,已有研究未能关注近代
外延均大于“古物”概念[16];曹兵武的《中国考古学 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
与文化遗产保护——一个观念变迁的历史检讨》, 缺乏突破文物物质性,深入其作为文化载体观念
有关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革研究的代表性
近代中国文物观念的变迁还表现在对文物
成果及观点有:黄海烈的《古董与国粹:民国初年 价值认知上的变化,代表性成果及观点有:巫鸿
收稿日期 2015-12-03 作者简介 徐 玲(1969-),女,郑州大学考古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学、近代文化史。
16
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述评
考古学的与艺术的三种立场,认为近代学人对于 息,对文物诸多信息及价值的认知难度较大。如
文物价值的认知探讨方面未能达成一致观点,影 何在史实分析基础上给予不同文物观念恰当的
H 响至今[11];黄厚明的《现代艺术考古学视野中的 学术评价,不仅需要有一定抽丝剥茧的学术耐
中国传统古物学》,则考察了文物由赏玩之物到 力,同时需要具备对史料的敏锐洞察力。目前已
观念变迁史需重点考虑以下四项内容。
由早期自发性搜集的简单纪念品,到充满好奇性
第一,中国“文物”概念的学术考证,即以时 的珍奇品,演进到王权国家后的富有政治含义的
间 为 序 ,从 学 术 层 面 考 证“ 文 物 ”概 念 的 历 史 变 国之重器,文物具有了特殊的政治符号意义;从
迁。概念是观念的最直接表达,概念的严格考证 学术层面看,文物经历了从宋代金石学证经补史
W 念。尤其是受考古学、新史学等影响,文物在重塑 物观念冲击颇大;王恩田的《王献唐与新型金石
中国国际形象、建构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了更大 学》一文提出,近代文物从私人玩赏之物一变而 的作用。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文物观念的变迁又 为开启民智的公共资源,是文物观念在近代中国 影响了考古学、新史学及艺术史的学术路径。有 经历的一次全新变革[3];李飞的《由集新到集旧: 关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的研究,不仅可以为 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个演进趋向》,以博物馆史
二 已有研究存在的明显不足
应以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为整体考察对象,
由以上的学术成果梳理分析可见,已有相关 进行长时段的连续学术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
《东南文化》2016 年第 1 期总第 249 期
17
上,不仅要利用近代文物收藏、保存、管理法规等 赏研究,甚至一度遭到考古学的抨击,这种学术
档案文件及近代学人文集、回忆录等史料,深入、 倾向至今仍有存在。
代西学输入后,改变了国人看待与对待文物的思 现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的复杂历史面相的研
维和行为方式,文物价值论述的重点从“文”转到 究既有必要性,又有很大的学术拓展空间。
了“物”,研究取向向西方模式转变,并成为社会发
三 重新研究的构想
展、传统与现代争论的焦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