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样板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样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fd834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d.png)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3.2 以现场操作指导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者方可上 岗,以保障和提高质量及工序控制能力。 4.3.3 对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标识,操作人员装配前,对装配的关键零部件按 供方标识进行确认,如发现与认证产品不一致,不予安排生产。 4.3.4 生产过程的控制具体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5. 支持性文件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发行版本
A/1
1. 目的 保证不符合一致性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不进厂和投入使用,确保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
件和材料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采购,认证产品的生产 和检验等环节的一致性控制。 3. 职责 3.1 业务部负责按采购符合一致性要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及不合格物料的退货。 3.2 品管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认证产品生产过程的结构和例行检验或确认检验中 的标识进行一致性检验确认。 3.3 生产部负责按认证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致性检验的控制确认和不合格品的返工。 4. 程序 4.1 设计及更改的控制 4.1.1 品管部对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进行确认。 4.1.2 品管部负责认证产品的设计和更改,其中的一切活动均由品管部进行确认。 4.1.3 在认证产品的结构、标准、工艺、关键件等出现变更必须通过认证机构的确认。 4.1.3 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得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或其他认证标志。 4.1.4 质量负责人负责认证产品的变更工作。 4.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控制 4.2.1 业务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零部件材料供应厂商的选择、调查、评定和管理。 4.2.2 业务部、品管部根据供方提供的书面证明材料(营业执照、质量体系证书、产 品检验报告、产品安全认证证书)和《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表》共同对供方的供货能 力进行评定,评定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4.2.3 业务部、品管部每月对关键零部件供方的供货能力和产品的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抽 查,确保认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能力,如发现质量保证能力差或 无法保障及时供货或对质量整改建议没有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及时终止该供方的供 货资格,另行选择符合条件的供方。 4.2.4 品管部负责进货检验,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产品所规定的要求,所有关 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入库前必须由检验人员按相关的“进货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如实记录 检验结果,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入库,对不符合认证产品要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不得入 库并及时作退货处理,以确保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4.3 生产过程的控制 4.3.1 在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的作业现场必须具有有效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并加大对这 些工序的监控力度。
认证产品的变更及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的变更及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c3d6d7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2.png)
1.目的:本厂制定本程序以保证本厂所有认证产品与型式认可样品在规定的程度内的一致性。
2.范围:程序适用于本厂对认证产品一致性的管理、应含产品设计(设计变更)、工艺和资源、采购、生产制造、检验、产品防护与交付等所有环节。
3.权责;3.1质量负责人确保制造的认证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及时向产品检测部门或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确保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正确便用,审批认证产品技术资料。
3.2质量负责人与认证机构联络认证工作。
3.3品质部提供与型式认可试验申报资料一致的认证产品技术资料,以指导认证产品的采购、生产和检验。
3.4采购人员按规定采购原材料和零配件。
3.5生产部和品质部在生产过程首检中对认证产品进行一致性检查。
4.控制程序;4.1本厂的质量负责人,上述第2.1条中所有规定的职责。
4.2品质部提供型式认可样机或型式认可时申报的图样、文件等资料一致的产品的结构、零部件和布线等技术资料(资料可以是文件、图纸、图示、样板)作为认证产品的采购、制造和检验的依据。
上述资料须经质量负责人审批方可发放使用。
4.3采购人员按认证产品的原材料、零部件的技术资料实施采购。
4.4进货检验人员按原材料、零部件的技术资料和标准进行检验或验证,确保所采购的认证产品物料与型式认可样品和型式认可报告相一致。
4.5仓库管理人员负责物料的保管和发放,确保库存物料的质量完好。
4.6 生产部按照认证产品的资料进行装配。
生产必须使用与型式认可一致的零部件。
初始装配,应检查产品的标志(制造厂名、商标、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型号、警告标志)、结构、内部接线、零部件与认证产品是否致。
如不一致,应予以立即纠正。
4.7认证产品的最终检验相关的检验标准规定实施外,同时检查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4.8认证产品发生以下相关信息的变化时,应由质量负责人事先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变更申请,经认证机构确认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4.8.1获证产品的名称、型号更改,商标更改;4.8.2获证产品的认证证书上增加或减少同种产品其它型号;4.8.3原申请人或制造商的名称地址更改:4.8.4生产厂的名称更改,地址名称更改、地址搬迁;4.8.5产品认证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认证实施细则发生变化;4.8.6变更或增加适用性一致的安全件供应商:4.8.7生产厂的质量体系发生变化(例如所有权、组织机构或管理者发生了变化)。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8813a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e.png)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变更控制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乎企业的声誉和产品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为了确保认证产品始终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对可能的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制定一套严谨、科学的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势在必行。
一、认证产品一致性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证产品一致性,指的是获得认证的产品在设计、结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与认证时所提交的技术文件和样品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循认证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保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关键。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每一批次的产品都具有相同的性能和质量,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和需求。
其次,一致性有助于维护认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如果认证产品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会让消费者对认证制度产生质疑,降低认证的价值。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保持一致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避免因不符合认证要求而导致的召回、罚款等风险。
二、变更控制的基本原则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需要对认证产品进行变更。
然而,这种变更必须在严格的控制下进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任何变更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事先申请原则:在实施变更之前,必须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
3、风险评估原则:对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包括对产品性能、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4、验证和确认原则:变更实施后,需要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产品仍然符合认证要求。
三、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为了确保认证产品的一致性,企业应建立以下控制程序:1、设计开发控制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就应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认证要求。
对设计输入进行严格审查,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要求等。
设计输出应形成详细的技术文件,如产品图纸、规格书、工艺文件等,并经过评审和批准。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6d2f870a76e58fafab0039d.png)
1.目的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确保认证产品持级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3C、CRCC、节能、UL、CSA、CE等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认证产品的结构、认证产品的铭牌、标识等识别、检验,及认证产品发生变更时的申请、批准和执行。
3. 职责●品保部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的控制运行及审核,并负责在认证产品的关键器件、材料、结构等因素变更时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检查科负责:认证产品关键元器件、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对认证产品的结构、铭牌和标记一致性进行检验。
按照工艺、技术文件与产品设计要求对认证产品与适用技术作业文件的一致性和符合性进行检验。
○研究院负责将《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明细》中材料列入技术资料,并对标识的施加和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负责。
○采购部负责按认证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明细》采购符合要求的产品。
○原材料库负责对关键部件和材料的保存。
4. 一致性要求4.1产品一致性控制是指:本公司实施认证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获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
4.2确保认证产品“三个一致”:认证产品的标志与型式试验检测报告表明的一致;认证产品的结构与型式试验检测的样品;认证产品所用的关键元器件与材料与型式试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认的一致。
4.3 认证标志的一致性公司制订并实施《认证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确保认证产品的标志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与认证证书要求保持一致,确保不合格品及变更未得到认证机构批准的认证产品不加施认证标志。
4.4 认证产品变更的一致性要求当认证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因素发生变更时,在变更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认证产品变更的申请报告由品保部负责编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送认证机构。
4.5 认证产品一致性审核1)品保部在每个核查期要按照相关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明细》对所列关键元器件、材料进行一次一致性审核,审核内容有:生产厂家、产品规格、型号和性能等。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57cdc75f242336c1eb95e5f.png)
3.4各部门有关人员配合质量负责人的工作。
4、程序及要求
4.1设计及更改的控制
a)在产品设计变更活动中,技术中心应将设计变更文件报质量负责人审核,确认是否存在关键元器件、材料和结构变更。
b)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清单和产品描述等认证申请材料,以便检查、确认变更的内容,保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1、目的
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实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对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材料和结构的变更作出规定,提高本公司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为确保认证产品一致性的一切活动。
3.2技术中心负责在设计变更中确保关键元器件、材料和结构的变更控制。
e)生产中心应严格按照生产通知单中要求的产品数量、型号进行生产,并严格按生产通知单填写《领料单》,由专人领进原材料,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生产通知单的要求进行生产。
4.4例行检验与确认检验
a)品保部对产品进行例行检验,并填写记录,由品保部负责归档管理检验记录、委托确认检测报告。
b)委托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对本公司的产品进行每年一次的确认检验,由其提供委托检测报告(型式检验报告)。
c)品保部负责保存关键元器件的检验记录,以便对供方进行考核。
4.3生产过程的控制
a)识别关键工序,并加大对各工序的监控力度,并以现场操作指导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以保障和提高质量及工序控制能力。
b)技术中心必须按照书面通知单安排生产。下达生产通知单前,应会同品保部对即将下达的生产产品进行确认,并由质量负责人签字认可方可有效。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608cabb7f1922791688e873.png)
程序文件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编号:XR/QS-15编制:审核:批准:版本:A1 目的对公司后续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获得认证生产的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
3 职责3.1技术部负责对获证产品技术参数、图样等满足与型式检验合格产品一致性要求,以指导认证产品的采购、生产、检验。
3.2采购人员按照规定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
3.2品质部负责认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最终产品满足一致性规定要求。
3.3生产部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与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4 工作程序4.1产品一致性4.1.1产品一致性的要求4.1.1.1根据生产作业计划以及生产过程和成品的检验记录,核对生产的认证产品和已获得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安全性能指标的一致性。
4.1.1.1核对生产的认证产品的铭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上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警示标志等均应与型式检验报告、认证证书相一致;4.1.1.2核对生产的认证产品的结构(主要涉及安全性能的结构)应与型式试验合格样机一致;4.1.1.3核对生产的认证产品所用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与型式试验合格样机一致。
4.1.2产品一致性的控制4.1.2.1技术部负责为采购、检验、生产提供有关技术文件,应准确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和参数性能;4.1.2.2生产所用的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采购,供应商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选,采购部无权擅自更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以及供应商;1.1.2.3对与公司已获批准生产的强制性产品不一致的产品订单,生产部门不得下达生产计划,不得组织生产。
4.1.2.4对与公司已获批准生产的强制性产品不一致的产品,不得加贴“CCC”标志。
4.1.3产品一致性的检查4.1.3.1品质部负责除在进货检验、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外,还应在出厂检验时,对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结构、关键件进行一致性检查。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6f14d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f.png)
5.1.4 如因特殊原因,需对包装、铭牌、标贴进行变更时,先由产品部验证其是否会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由认证联络员向认证机构申报,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后再实施更改。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前,不允许在此产品上加贴强制性认证和CQC认证标志,由质量负责人授权人员对此进行检查。
Hale Waihona Puke 4. 职责4.1质量负责人应充分了解《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妥善保管好证书和标志,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及未经认证的产品,不加贴认证标志。
4.2 认证联络工程师(员)负责有关产品变更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联络,保存变更批准的相关记录。
6. 参照文件
6.1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6.2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6.3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
6.4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6.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6.6 《关键元器件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6.7 《CCC认证产品变更管理程序》
5.3 结构控制
5.3.1 工程部采用编制工艺文件、图纸、封样等方式,对产品结构做出详细的规定;
5.3.2 品质部在过程检验中实施对认证产品电气结构以及涉及的安全与电磁兼容性能(有认证要求时)的结构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等一致性进行检查。
5.3.3 如因特殊原因,需更改产品的结构时,先由产品部验证其是否会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由认证联络工程师(员)向认证机构申报(如认证机构要求送样品则送样品检测),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后再实施更改。在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之前,不允许在此产品上加贴强制性认证和CQC认证标志,由质量负责人授权人员对此进行检查。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65619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6.png)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在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中,咱们要明确一点,认证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
首先,得确保每一个产品都符合标准。
想想看,假如一件产品的质量不过关,那消费者的信任就会瞬间崩塌。
这样一来,企业的名声也跟着掉价,没谁愿意看着自己的品牌被抛弃。
一致性,是个大概念,首先要从产品的设计开始。
每个设计阶段,咱们得确保它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比如说,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流程,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像走在细绳上,不能有丝毫马虎。
通过定期的审核和检查,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顺利通过认证,才能让消费者放心。
接下来,咱们聊聊变更控制程序。
生活总是充满变数,产品的设计、材料或生产过程,难免会发生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有一套严格的变更管理流程。
每次改动都不能随便来。
得先评估变更的影响,确定它是否会对产品的一致性产生影响。
像是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每一步都得仔细推敲,才能确保结果不出错。
当然,变更管理也得及时。
沟通是关键。
所有相关人员都要了解变更的内容和影响,确保信息传递没有遗漏。
就像一个篮球队,传球要准确,才能保证进攻顺利。
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即将实施的变更,及时反馈大家的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保证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然后,监控和记录是变更控制程序的又一重要环节。
每一次变更都需要详细记录,记录的内容不仅仅是变更的过程,还有变更后的效果。
这些记录能帮助企业反思,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真是“吃一堑,长一智”,经验的积累才能让企业更强大。
总结一下,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并不是个简单的任务,但也是企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严格的标准,一致的流程,及时的沟通和详尽的记录,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每一个环节都是链条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如此这般,才能最终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范本)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09257f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1.png)
适用于本公司获得3C认证的产品,变更后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方可执行相关规பைடு நூலகம்的作业。
3.权责
3.1本程序由技术负责人主导和维护
3.2由技术负责人执笔、由质量负责人整合后向认证机构提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的申请;
3.3生产部负责对获证产品与变更产品在图纸发放生产前进行控制;
生效日期
2011-09-08
文件版本
1.0
页 码
3/3
6.2.2技术负责人除了由公司最高管理层书面任命外,还必须取得CQC认证机构的考核认定;在没有取得CQC机构考核认定之前,涉及认证产品的所有关键件和材料的变更,必须上报CQC审批;得到批准后,变更的关键件和材料方可使用,没有得到批准之前不可以使用。
6.2.3 当技术负责人离职后,公司重新任命技术负责人,还必须重新取得CQC认证机构的考核认定;在没有取得CQC机构考核认定之前,涉及认证产品的所有关键件和材料的变更,必须上报CQC审批;得到批准后,变更的关键件和材料方可使用,没有得到批准之前不可以使用。
5.2当采购部采购材料回厂后及客户提供材料时技术部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一览表》查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否在本公司型式试验报告“安全件一览表”当中规定的材料规格/生产制造商,确保材料一致性。
5.3若有生产部或其他制图人员作制图设计时,必须依据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描述”规定的型号、规格、方案进行产品设计出图,并由技术部进行核对,确保产品结构的一致性。
编制日期
2011-09-01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1.目的
对本公司生产的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要求必须实行强制性认证(CCC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当生产的产品与获证产品有变更时,须由质量负责人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生产。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40c546f25c52cc58bd6be7d.png)
文件编号版次页码1/3页一、目的:1、确保批量生产产品的结构、工艺、关键件、材料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对获证产品的更改(包括标准、功能、结构、材料、关键件)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范围:使用于本公司所有认证的产品三、定义:1 关键件: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EMC、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及配件,包括塑胶壳、电源适配器、线材等。
2 关键工序:指形成产品的安全、EMC、环境、健康等特性的工序。
四、控制程序1、对原材料的一致性控制1.1 不应随便更换供应商。
如需更换供应商,必须由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评估考核,合格后方可采购供应商的材料。
采购部应保存供应商的日常管理记录。
1.2 每批关键部件供应商都要附带提供出厂合格检验报告。
检测项目和要求由我司提供。
1.3 关键部件的供应商每6个月必须提供由第三方进行检验的定期确认报告;检测项目和要求按我司提供的资料一致。
4.1.4 品质部必须有关键器件供应商的日常供货记录和材料质量记录,保证材料与初始样品一致,持续的满足要求。
4.2 制程过程的一致性控制文件编号版次页码2/3页4.2.1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从事关键工序必须有相应的操作能力;关键工序在产品的生产流程中要有明显标出。
4.2.2 工程部编制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应规定相应工艺的步骤、方法、要求和结果判断。
4.2.3 生产线应在生产流程中的适当工序设立检验点,确保最终产品与认证样品一致;4.2.4 生产现场应对产品进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一致,并制定程序文件规定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确保产品与认证样品一致。
4.2.5 QA在抽检时,作业方法过程严格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测方法;抽样标准按照GB/T2828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的二级水平;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相同,确保产品与认证样品一致。
4.3 仪器检测4.3.1 公司有用于确认产品的安全、EMC、环境、健康等特性符合要求的例行检验和确认的仪器设备、工序监控设备。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8177dc35fbfc77da269b1fb.png)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1.0 目的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0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通过国家强制性3C认证产品的批量生产的控制。
3.0 职责3.1 供应部负责提供与认证产品一致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负责提供变更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配件。
3.2 质量部确保对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并配合变更产品的有效实施和控制;3.3 技术部负责向认证机构申报产品变更、扩展事宜;3.4 生产部负责确保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生产和包装。
4.0 工作程序4.1 关键元器件、原材料的一致性4.1.1 供应部向评定合格的供应商采购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且确保与型式试验时申报的并经认证机构确认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一致。
4.1.2 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符合强制性认证产品规定的要求和本厂产品标准的要求。
4.1.3 供应部无权擅自更改供应商名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4.1.4 供应部负责关键元器件、材料及成品防护,采取可靠措施,确保库存品的质量完好。
4.2 中间产品和组装件的一致性生产部严格控制自检和互检,确保中间产品的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与认证与认证样品一致,不得变更产品的安全元器件,变更产品的结构以及更改产品的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和工装。
4.3 最终产品和出厂产品的一致性4.3.1 质量部对生产线上的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产品标准或与认证样品的一致性。
4.3.2 对于出厂产品,质量部还需要确认产品的合格证、铭牌上所标识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与产品实体或技术图纸一致,且与型式试验检验报告上所表明的一致。
4.4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监督管理上述各条款确保认证产品一致性的规定,任何人包括管理人员、检验人员、生产人员均不得违反。
4.5 认证产品的变更4.5.1 产品产生变更的因素⑴产品设计结构的变更;⑵产品技术标准的变更;⑶生产设备的变更;⑷产品的加工工艺、工装的变更;⑸产品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变更;⑹生产场地的变更。
公司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公司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2e247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1.png)
公司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版号:生效日期:共*页第*页1、目的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及变更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有关的过程:关键部件/材料、生产、检验、产品标识。
3、职责3.1 质量保证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全面实施工作,各相关部门做好本部门相关的产品一致性及变更的控制工作。
3.2 部负责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货,明确其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3.3 部负责生产过程控制,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使其与认证样品一致。
3.4 部负责产品的过程检测和确认检验,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3.5 部负责对认证标志、产品唯一性标识的管理和使用,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不得加贴认证标志。
4、工作程序4.1关键部件/材料的一致性及变更控制4.1.1 部负责建立和管理关键部件/材料及制造商清单(已报认证机构备案),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控制,以确保验证各批次关键部件/材料质量的一致性。
4.1.2关键部件/材料和(或)制造商发生变更时,部必须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评定,对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建立相应记录,以确保产品质量不因关键部件/材料的变更而发生变化。
4.1.3关键部件/材料和(或)制造商发生变更时,必须向认证机构进行申报。
4.2设计、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及变更控制4.2.1 部负责建立和管理产品技术文件,包括图纸、生产工艺文件等,以确保技术依据的一致性。
4.2.2 部负责依据技术文件进行生产控制,以确保认证产品批量生产的一致性。
4.2.3技术文件或工艺参数发生变更时,部应协同部及时对生产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做到工艺运行稳定,并建立监控记录。
4.2.4因配方或者工艺参数发生变更而生产出的产品,部应及时通知部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若发现不合格,需及时对配方或者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以使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4.2.5生产设备、工装添置或者改造而发生变更时,部需对变更设备、工装的各项性能及参数进行确认,以确保设备、工装满足产品生产需求,其性能保持稳定。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5b0e8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3.png)
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认证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变更控制是确保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维护企业声誉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地管理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变更,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控制程序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一)目的本程序的目的在于确保认证产品在设计、生产、检验等环节始终与认证时所确定的要求保持一致,并对可能影响产品一致性的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证认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获得认证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检验检测、包装标识、储存运输等环节。
三、职责分工(一)研发部门负责认证产品的设计开发,确保产品设计符合认证要求,并在设计变更时及时进行评估和申报。
(二)采购部门负责按照认证要求采购合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一致性。
(三)生产部门严格按照认证产品的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对生产过程中的变更进行记录和申报。
(四)质量部门负责对认证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认证要求,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一致问题进行处理和跟踪,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和确认。
(五)销售部门负责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对产品包装标识的一致性进行监督。
(六)认证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认证产品一致性及变更控制程序,组织相关部门对变更进行评估和审批,对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变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认证机构保持沟通和协调。
四、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一)产品结构认证产品的结构应与认证时所确定的结构保持一致,包括外形尺寸、主要零部件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
(二)产品性能认证产品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认证要求,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安全性能等。
(三)产品标识认证产品的标识应符合认证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认证标志、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0daf9df7cd184254a35359b.png)
文件编号:HHKJ-ZZ/B-42-2020 现版本:A
文件标题: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修订状态:0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便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批量生产的产品。
3、职责
3.1 质管部负责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的归口管理。
3.2 质管部负责产品变更上报的归口管理。
3.3 各部门配合做好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4.1对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控制详见进货检验和验证程序,对供应商的控制详见
《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当发生结构变化等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因素时,要进行有效控制。
4.2当认证产品发生变更时,必须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方可执行,
详见《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4.3为保证批量产品和型式试验的产品保持一致,必须坚持对批量产品进行例行检
验和确认检验,详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4.4做好内部审核,持续改进,旨在增强质量保证能力。
4.5和认证机构,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提供抽查产品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支持文件
《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程序》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1。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含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4fae79e5240c844768eaee07.png)
1.0目的
对工厂现场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一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工厂生产的通过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包括关键性材料、产品工艺结构、性能、标志等一致性控制。
3.0 定义
无
4.0职责
4.1最高管理者——为确保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配备必需的资源。
4.2 技术中心——负责进行认证产品的申请资料准备,认证产品的申请,产品型式试验,编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编制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配合认证机构进行生产一致性审查。
4.3 工艺部——负责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识别,编制关键或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4.4 人事部——负责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进行能力培训,确保从事对产品符合认证要求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
4.5采购部——负责按认证规定的要求进行认证产品关键件等原材料的采购,负责进行认证产品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管理。
4.6品管部——负责对认证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监督检查,对认证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适宜的过程参数以及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加贴强制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4.7 生产部——负责按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规定,组织认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确保认证产品符合要求。
4.8 行政部——负责管理认证产品证书。
5.0程序
6.0相关文件
附录1:。
认证产品变更及一致性控制程序
![认证产品变更及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7bc1b7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6.png)
1 目的规范认证产品的变更管理,确保认证产品一致性,确保发生变更但未经过认证机构批准的产品不使用标志,保证生产的产品持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认证产品的变更及一致性管理。
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按《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要求组织生产,保持产品生产过程的一致性。
3.2采购中心:负责按《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要求进行采购,保持采购件与申报样件的一致性;3.3 质量部3.3.1负责按《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对生产过程、关键零部件和整车产品进行检验,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与认证车型的一致性;3.3.2 与研究院产品管理部接洽变更事宜,确保变更产品在销售前,获得认证许可;4 图示流程无5 工作程序5.1 变更时机当发生以下状况时,需要在原有认证证书的基础上提出变更:5.1.1 获证产品名称或型号的变更、产品结构的更改、产品商标的更改。
5.1.2 要求在原认证证书上增加或者减少产品型号。
5.1.3 公司名称更改、地址变化、更改,或生产厂搬迁。
5.1.4 申请人名称更改。
5.1.5 当认证产品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或者认证实施细则发生了变化。
5.1.6 明显影响产品的设计和规范发生了变化。
5.1.7 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发生变化时。
5.1.8认为其它有必要提出认证变更的事项。
5.2 产品变更申报5.2.1认证产品的变更由产品管理部向认证机构提交变更申请。
5.2.2 对影响产品一致性的更改,需要样件测试时,由产品管理部负责联系检测机构进行相应项目的试验。
5.2.3 认证变更需要的资料由产品管理部向相关部门索取。
5.3 产品一致性控制5.3.1经认证机构批准的变更,产品管理部应以正式文件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做好公司内部进行相应变更的工作,采购部通知供应商。
5.3.2质量部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向公司员工宣传认证产品一致性管理是涉及国家法律法规、保护正当合法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5.3.3在批量生产中,质量部根据《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对产品一致性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要求。
9、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
![9、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84de7cd0029bd64793e2c0b.png)
一、目的对本厂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型式试验报告/认证机构所确认的内容相一致的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厂的认证产品的实现过程中一致性的控制,认证产品获证后变更的控制。
三、职责1质量负责人负责确保本厂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认证产品一致性的要求,并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
2技检部负责认证产品的图纸、资料的完整、准确,符合认证产品一致性的要求;并对产品实现过程中一致性的实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技检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控制,使其符合一致性的要求。
4质量负责人负责产品变更的管理四、程序1认证产品的结构应与型式试验测试时的样件一致。
1.1技检部应确保认证产品涉及安全的设计、电气结构在图纸、技术资料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并与型式试验时的样件一致;这些规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及认证实施规则中的相关要求。
1.2技检部应编制相应的生产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结构的一致性进行有效的控制。
当已获认证的产品必须做出以下变更时,应进行严格的控制:a.结构、设计或工艺的变更: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进行认证产品机构的变更、设计或工艺的改进时,技术部门应提出具体变更方案,向质量负责人提出变更申请。
b.产品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的合格供应商的变更:因供应商无法提供合格的关键元器件、材料,无法及时供货等原因,必须变更供应商时,要对新的供应商进行评价,以保证供应商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供应商的变更由采购部门向质量负责人提出变更申请。
c.产品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的变更:当产品所使用的关键元器件、材料必须变更时,应由技检部和生产外协部联合对变更方案进行论证,并向质量负责人提出变更申请。
2质量负责人在收到变更申请后,认为必须变更时,应提供详细的变更资料,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
3申请的变更经认证机构批准后,质量负责人方可批准变更方案并贯彻实施,未经认证机构批准的,不得擅自变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文件Q/ATOPU-901-2007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发行版本:A修改码:0发放编号:2007年12月25日发布2008年1月5日实施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中国·广东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901-2007第次修改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第 1 页共 3 页1 目的对所有已通过认证的生产的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获得认证的生产的产品与型式检验合格的产品。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对获证产品生产的技术图样、参数满足与型式检验合格产品的一致性要求。
3.2品质部负责产品的形成过程及最终满足一致性规定要求。
3.3生产部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与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4 工作程序4.1 产品一致性4.1.1 产品一致性的要求4.1.1.1认证产品的铭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上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各项性能技术参数均应与型式检验报告、认证证书相一致;4.1.1.2认证产品的结构(主要涉及安全性能的结构)应与型式检验样机相一致;4.1.1.3认证产品所用的材料、关键件应与型式检验时申报并经认证机构所确认的相一致。
4.1.2 产品一致性的控制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901-2007第次修改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第 2 页共 3 页4.1.2.1技术部负责有关技术文件的控制,确保文件发放前得到批准及文件使用场所得到有效版本,具体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4.1.2.2品质部负责对进货检验(特别是关键件、原材料)和过程检验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要求;4.1.2.3所有获证产品的变更未经认证机构批准,不得变更。
4.1.3 产品一致性的检查4.1.3.1品质部负责除在进货检验、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日常监督外,还应在出厂检验时,对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结构、关键件进行一致性检查。
4.2 获证产品的变更4.2.1所有获认证证书的产品,如果产品认证发生变更时,应由品质负责人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申报有关资料。
认证机构根据变更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可以变更或需送样检测,变更申请经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变更。
4.2.2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图样及设计文件的变更应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有关规定进行。
5.相关文件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6.1《进货检验登记表》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901-2007第次修改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第 3 页共 3 页6.2《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6.3《例行试验记录表》6.4《成品检验记录表》编制:审核:批准:程序文件Q/ATOPU-902-2007 认证产品的变更控制程序发行版本:A修改码:0发放编号:2007年12月25日发布2008年1月5日实施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中国·广东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902-2007第次修改认证产品的变更控制程序第 1 页共 2 页1 目的对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和结构的变更实施控制。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认证产品变更的控制和管理。
3 职责品质部是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的归口部门。
4 工作程序4.1 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经检验其性能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不能投入到认证产品的生产中,由采购部负责办理退货,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 品质部根据认证产品相关标准设计的产品结构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保证认证产品与型式检验样品一致。
4.3 品质部及时掌握认证产品相关标准信息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当认证产品标准发生变化时,适时的调整产品结构,使之符合认证规定要求。
4.4 认证产品的生产设备,工艺参数发生变更可能影响到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时,由品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进行认可。
4.5 品质部对凡涉及认证产品的变更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提供详细的变更资料。
4.6 认证产品的申请由品质部填写,申请的变更在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
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902-2007第次修改认证产品的变更控制程序第 2 页共 2 页4.7 认证标志由品质部进行控制其使用,不得未经认证机构批准就在已实施变更的产品上加贴认证标志。
5 相关文件5.1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消防产品认证变更申请书编制:审核:批准:程序文件Q/ATOPU-501-2007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发行版本:A修改码:0发放编号:2007年12月25日发布2008年1月5日实施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中国·广东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501-2007第次修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第 1 页共 3 页1目的为明确验证的条件、方法和要求,确保未经检验的采购物资能满足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采购物资如原材料、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外协件等的验证。
3 职责3.1 品质部、生产部、采购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采购物资的验证。
4 工作程序4.1 采用验证方式的条件:4.1.1 公司没有相应的检验手段或方法。
4.1.2 公司没有相应的检验设备或采用检验的方法不经济。
4.1.3 没有检验的必要(如零星采购的辅助物资)。
4.2 验证的方法4.2.1 公司允许采用的验证方法有:4.2.1.1 试装或试用。
4.2.1.2 验证供方出厂检验记录。
4.2.1.3 验证供方的合格证、质保书或质保协议。
4.2.1.4 验证产品的外观、包装。
4.2.1.5 验证产品的商标或品牌。
4.2.2 采购物资类别与验证方法的对应: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501-2007第次修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第 2 页共 3 页4.2.2.1 对于重要物资采用:试装或试用,验证供方出厂检验记录。
4.2.2.2 对于一般物资允许采用:只验证产品的商标或品牌。
4.2.2.3 对于辅助物资允许采用;任意一种验证方法。
注:采购物资的分类,公司的采购物资分为如下三类。
A类--重要物资: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投诉的物资。
B类一般物资:不影响使用性能或即使稍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弥补的物资。
C类--辅助物资:包装配件及在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物资,4.3 验证的执行和记录要求4.3.1 重要物资的验证由品质部进行,需要填写《进货检验登记表》,采用试装或试用的方法时,在试制产品的检验登记表中需注明:"某采购物资验证合格",采用验证供方出厂检验记录的方法时,需要对事先规定的技术参数或性能指标进行验证,逐一记录在《进货检验登记表》中。
4.3.2 一般物资的验证由品质部或资材部进行,需填写《进货检验登记表》.4.3.3 辅助物资的验证由仓库进行,可填写《进货检验登记表》或直接在入库单据中签名以示验证合格。
4.3.4 品质部负责编制《验收规范》,明确各类物资的验证方法,授权验证部门和记录要求。
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501-2007第次修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第 3 页共 3 页5 相关文件5.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6 质量记录6.1 进货检验登记表编制:审核:批准:程序文件Q/ATOPU-502-2007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发行版本:A修改码:0发放编号:2007年12月25日发布2008年1月5日实施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中国·广东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502-2007第次修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第 1 页共 2 页1目的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保证关键元器件的产品质量持续达到认证产品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3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4 工作程序4.1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4.1.1 对生产购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清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填写《待检单》交给检验员。
4.1.2 检验员根据《验收规范》进行全数或抽样检验。
a)仓库保管员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b)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4.2.1 实施的时机a)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批量较大,使用达二分之一时;b)库存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接近保管期限时。
东莞市**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ATOPU-502-2007第次修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第 2 页共 2 页4.2.2频次及项目a)频次执行《验收规范》的取样规定。
b)项目执行《验收规范》的检验项目规定。
4.2.3 委托定期确认检验a)供应商(供方)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材质单内容少于标准要求时,经和供应商协商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定期确认检验。
b)供应商(供方)提供的关键原材料用于产品制造经我公司定期确认检验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在供应商(供方)认可的情况下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定期确认检验。
5 相关文件5.1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6 质量记录6.1 进货检验登记表编制: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