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方式6种
文章的结构方式6种
1.时间顺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文章内容。
文章从过去到现在,或从现在到未来,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
这
种结构方式常用于记叙文、传记等。
2.空间顺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按照空间的位置关系来组织文章内容。
文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内到外等方式进行组织。
例如,旅行游记
可以按照旅行路线的顺序来叙述。
3.问题解决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将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过程依次
进行叙述。
文章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给出解决问
题的方法或建议。
这种结构方式常用于议论文、说明文等。
4.比较对照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将相似或相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和对照。
文章先介绍一方面的内容,然后再介绍另一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比较
和对照。
这种结构方式常用于对比分析、论证等。
5.因果推理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按照因果关系来组织文章内容。
文章
先介绍事件的原因,然后再介绍事件的结果或影响。
这种结构方式常用于
因果关系的叙述和解释。
6.主题和分论点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将文章按照主题进行组织,主题
下再进行分论述。
文章先介绍主题,然后再逐个介绍分论点,并对每个分
论点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这种结构方式常用于议论文、科技论文等。
文章的结构方式有哪些
③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并列式结构
是从若干方面入笔,不分主次、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其特点是将事件、事物或论题分成几个方面来叙写、说明和议论,每个部分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
分论点列述式
分论点列述式结构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 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列述式、对照式、递进式、总分总式等。
总分式结构
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先总后分,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以下分别从若干方面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具体加以阐述。
对照式
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递进式
在阐述中心论点时,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关系。前一部分论述是后部分论述的基础,最后推导出文章的结论。
总分总式
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的解析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中间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而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文章常见的结构样式 开篇及结尾方法
文章常见的结构样式开篇及结尾方法1.横式结构横式结构就是把一组属于不同类别,但有内在联系的事物或景象.按照差不多相同的句子结构排列在一起,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主体部分几方面的内容一般是并列关系,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排列顺序,或从主到次,或由浅人深。
或时间上的先后等。
如一位考生在写《爱笑爱哭的我》时,在第一部分用一组排比句,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然后一转,指出自己的“爱笑爱哭”的特点。
然后,文章主体部分均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分两层分别写爱笑和爱哭。
最后一部分,再次总结自己的这一特点。
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是采用了横式结构。
2.纵式结构纵式结构指文章的层次以事物的纵向发展、延伸进行安排的一种结构形式。
一般用来表现事物的历史过程。
在说明文中.纵式结构常用于说明事物的过程、程序,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叙述了景泰蓝这一手工艺品的工艺流程。
介绍了景泰蓝由制胎到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全部的操作工序;在议论文中,纵式结构表现为用显示历史进程和今昔变化的事实为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结构;在记叙文中,纵式结构表现为通过过程的叙述来写人、叙事、写景,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即以回忆幼年、外出求学和参加革命等不同时期母亲的表现与经历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材料,赞扬了母亲的品德,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
用纵式结构来写记叙文的优点是线索集中,中心突出,事件发展有一个过程,容易产生高潮,往往可以使故事一波三折。
委婉曲折。
因此.这种结构模式往往在考场作文中使用较多,是记叙文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法。
它的特点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进程和材料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来安排写作的顺序。
如优秀作文《用掌声撑起一片蓝天》一文中所叙述的故事。
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伤心落泪的小女孩,在无人的角落唱完一支歌即将回到绝望中时,忽然听到了“啪啪”的掌声:事情的发展——第二天及后来.老人仍在原地笑容满面地倾听小女孩的歌唱;事情的高潮和结局——十年后小女孩成了当红歌星的顺序来记叙的。
文章的结构有哪几种
文章的结构有哪几种开头的: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中间的:承上启下(或者单单承接上文,或引出下文)结尾的:总结全文。
视具体情况而定先整体后部分、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总结、总—分—总、总—分、分—总、倒叙,如果是时间顺序,就有按早上、中午、晚上;或前天、昨天、今天;或者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说明文的一般结构和思路说明文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
一、概括介绍的方式1.概述式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
如《故宫博物院》是这样开头的: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开头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地理位置、名称、性质和年代。
通过概述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况。
2.描述式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
如《中国石拱桥》开头是这样描述的: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开头描述石拱桥的重要部位“桥洞”的状态特征,然后用神话传说和诗人对石拱桥的描述补充说明这一特征。
3.设问式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
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4.定义式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
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
”二、具体说明的结构思路说明文的结构由事物的性质确定,一般来说,确定它的结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按说明对象的自身条理性来安排结构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条理规律,把握了这种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
小学语文-文章结构方式
并列、因果、转折、、、、过渡句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饰、姿态、音调等的。
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行动描写是以人物的动作,行为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主要作用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小学二(2)班班规一、安全方面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班规: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文章结构形式
文章结构形式
文章结构形式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
1. 介绍性文章:首先引入话题,然后提供背景信息,逐渐展开论述。
最后总结全文,给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2. 议论文:先提出问题或话题,然后分析不同观点和论据。
接着给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具体的例子或证据进行支持,最后总结全文。
3. 描写性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某一个事物、场景或人物。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叙述。
4. 说明性文章: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通常按照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组织。
5. 对比性文章: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按照相似性、差异性或优劣性进行组织。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文章结构形式,具体还可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话题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进行组织。
文章的章法结构
文章的章法结构
文章的章法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包括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内容。
章法结构对于文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非常重要,能够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一般来说,文章的章法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和写作目的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章法结构有以下几种:
1. 总分总结构: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文章开头先提出主题或观点,然后展开论述或讲述故事,最后再总结归纳,回应主题或观点。
2. 并列结构:这种结构将文章分成若干个并列的部分,每部分都有独立的主题或观点,共同构成文章的全部内容。
3. 递进结构:这种结构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文章分成若干个层次,层次之间形成递进关系,逐步深入地展开论述或讲述故事。
4. 对比结构:这种结构将两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主题或观点。
5. 转折结构:这种结构先提出一种观点或情况,然后进行转折,引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观点或情况。
在选择合适的章法结构时,作者需要考虑文章的主题、内容、读者群体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使文章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达到统一和完整。
文章结构方式
文章结构方式
在撰写文章时,正确的结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文章结构方式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布局来组织文章,使其表达清晰、逻辑严密,易于读者理解。
下面是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
1. 顺序结构:按照时间、空间、重要性等顺序展开论述,如新
闻报道、历史记述等。
2. 比较对照结构: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论述产品优劣、文化差异等。
3. 因果结构:通过说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让读者了解事情
的发生原因和结果。
如分析社会问题、解释自然现象等。
4. 问题解决结构:首先提出问题,然后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
建议,最后总结提出结论。
如求职信、意见书等。
5. 故事结构:通过叙述一个小故事,引出文章主题,增强读者
的兴趣。
如寓言、小说等。
以上是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写作时,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结构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 1 -。
文章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
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
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
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
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小说结构:小说结构是小说作品的形式要素,是指小说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在表现形态。
一部小说的结构过程,就是小说家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要求,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的加以组织和安排的过程,包括小说作品情节的处理、人物的配备、环境的安排以及整体的布置等。
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在写作一篇文章时,合理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逻辑严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章结构和组织方式,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一、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文章结构,在很多类型的文章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顺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组织文章。
它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进行组织。
这种结构简单明了,适用于叙事性文章、说明性文章等。
例如,在写一篇游记时,可以按照景点一、景点二、景点三的顺序来叙述,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游览。
在写一篇介绍某一产品的文章时,可以按照产品的生产、功能、优势等来进行有条理地说明。
二、对比结构对比结构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对象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来进行组织的。
这种结构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强调观点的立场,适用于论证性文章、比较性文章等。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城市和乡村的文章时,可以对比它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说明城市和乡村的差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者的优劣。
三、因果结构因果结构是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进行组织的。
这种结构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发展和变化原因,适用于解释性文章、问题解决性文章等。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吸烟危害的文章时,可以从吸烟的原因、烟草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吸烟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论证吸烟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四、问题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进行组织的。
这种结构通常会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影响,最后给出解决方案。
这种结构常用于议论性文章、建议性文章等。
例如,在写一篇关于减少垃圾污染的文章时,可以先描述垃圾污染的严重性,接着分析造成垃圾污染的原因,最后提出减少垃圾污染的解决方案,如加强环保意识、推行分类垃圾桶等。
五、比喻结构比喻结构是通过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进行组织的。
这种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富有想象力,生动形象,适用于抒情性文章、文艺创作等。
文章的主要结构
文章的主要结构
文章的主要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框架。
一篇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
引言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引出文章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它是文章的核心内容,要把文章的主题提出来,并用具体的事例和论证来说明。
结尾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总结文章的主题,把文章的主题深化,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以上就是文章的主要结构,它是文章内容的组织框架,是文章内容的基础。
如果文章的结构不清晰,文章的内容就会不完整,读者也会读不懂文章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使文章的内容清晰明了,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第三讲 文章结构
天上的云,有的像一只小鸡,有的像一个甜甜的棉花糖。
4.文中哪些句子写了云的变化无常?把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
4.世界;脑袋;心灵。 5.因为蒲公英很美,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6.示例:我最喜欢我们家院子里的百合花。有白的和杏黄的两种。百合花是 一种很香的花,还没走进院子就能闻到阵阵清香。我们家还有月季花。月季 花的颜色更多,白的、粉的、红的……真是五颜六色。月季花的用途很多, 晒干后可以泡茶、泡澡……
(三) 吃西瓜
分写 殿堂、 楼阁 、“买卖街”等等 总写 中外风景名胜
勇士大闯关
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这里的花,红的、 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这 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蜜、荔枝,果 实累累,挂满树枝。
1.一共写了三句话。第___1___句是总叙,第
__2____句和第_3_____句是分述。
2.这个故事里的木匠开始时觉得这是最后一次给雇主干活了。所以他手 艺退步并且偷工减料,不像以前那么仔细认真。没想到雇主把房子送 给他住。
3.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 “房子”。
4.第①段提出问题,接着介绍老木匠的故事,第⑤段得出具体的结论, 前后之间构成总分总结构。
1.总起句是 _秋_天__是_令_人__向_往_的__季_节__。___;总结句是___我_爱__秋_天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层次的三种结构
文章层次的三种结构
1、总分总结构
这是最常见的写作框架,也是最熟悉的写作结构。
总分总结构也称三段式结构,是符合人类记忆的一种结构。
总分总结构,在文章开头部分,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起点题作用。
而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加以具体阐述,这是正文部分。
最后结尾部分,再次总结和点题,进行升华。
这种结构写的文章,会让读者印象深刻。
2、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的意思是文章各部分的素材没有主次之分,先讲谁,后讲谁,是没关系的。
并列式结构在自媒体文章中是很常见的。
很多人会讲三个故事,三个故事之间是并列的。
每个故事,加自己的思考,结尾的时候,加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并列式结构的文章构思简单,列出文章的主题,然后找几个并列的观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用讲故事和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叙述,最后点题升华。
并列式结构特别适合情感类文章和讲故事类的文章。
3、递进式结构
相对而言,递进式结构比并列式结构要难,文章的各部分内容
逐层深入,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入。
通过层层递进的结构,观点说完了,文章的主题也就说完了。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
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
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
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
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1. 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2. 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②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3 .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如何理清说明顺序?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采用的说明顺序。
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组织技巧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组织技巧文章是人们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
良好的文章结构和合理的段落组织对于传达信息、引起读者兴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组织技巧,以帮助读者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一、文章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文章应该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1. 引言引言是文章的开篇,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阐述主题和目的。
在引言部分,可以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引出文章的主题,并概述后文的内容安排。
2. 正文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事件描述、观点陈述、论据论证、事例举证等。
在正文中,可以根据主题和内容安排合适的段落,逐步展开论点。
3. 结论结论是文章的总结或得出的结论,用于强调文章的核心思想。
结论应简明扼要,可以呼应引言,突出文章的主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段落组织技巧良好的段落组织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读者容易理解。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段落组织技巧:1. 段落的开头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开头,用于引出段落的主题或论点。
开头可以通过陈述论点、提出观点、引用事实或数据等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段落的主题句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用于概括段落的内容。
主题句可以放在段落的开头或中间,具体位置取决于段落的逻辑结构和写作目的。
3. 段落的发展和论证段落的发展可以通过描述、分析、举例、对比等方式进行。
关键是要确保段落内部的句子之间逻辑紧密,一气呵成,避免内容跳跃或重复。
4. 段落的过渡段落之间的过渡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逻辑关系。
过渡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引用先前段落内容、提出新的问题等方式实现。
5. 段落的结尾每个段落的结尾应该有一个结束语,用于总结段落内容或承上启下。
结尾可以通过回顾论点、强调重点、展望下一段内容等方式来实现。
三、总结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组织是写作的重要部分,它们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恰当的段落组织技巧,可以使文章表达准确、思路清晰、读者易于理解。
文章结构分析(精选)
文章结构分析(精选)文章结构分析文章是表达作者思想和观点的媒介,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本文将围绕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并探讨几种常见的文章结构。
一、引言段引言段是文章的开头,起到引入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好的引言段应该能够抓住读者的兴趣,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引言段通常含有背景信息、问题陈述、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正文段落正文段落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对主题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的地方。
正文段落通常包括多个小节,分别阐述不同的观点或论证过程。
为了使文章通顺流畅,每个段落应该有清晰的主题句,并在该段落内逐步展开和论证该主题。
2.1 第一小节第一小节是正文段落的第一部分,用来引出主题和讨论观点。
在第一小节中,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举例说明问题的重要性或引用一些权威数据等方式,将读者引入文章的主题。
2.2 第二小节第二小节是正文段落的第二部分,是对主题进行更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观点、列出利弊分析、提供实证研究结果等方式,进一步阐述和支持作者的观点。
2.3 第三小节第三小节是正文段落的第三部分,用来总结前两个小节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结论。
在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总结前面的讨论、提供对未来的展望或呼吁读者采取某些行动等方式,来巩固和强化文章的主题观点。
三、结论段结论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好的结论段应该简洁明了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并提出一些深入思考和行动建议。
结论段可以通过回顾主要观点、强调重要性或呼吁行动等方式,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四、其他补充部分除了上述三个主要部分之外,根据文章的需求,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补充部分,如前言、附录、图表、参考文献等。
这些补充部分可以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容,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总结良好的文章结构是一个成功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言段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段落通过合理的顺序和论证方式展开主题,结论段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
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
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
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
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1. 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2. 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②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3 .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梳理文章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如何理清说明顺序?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采用的说明顺序。
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结构的概念和意义“结构”一词,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整体布局。
后来借用到写作学中,用以表现一篇文章布局的艺术。
因此,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
如果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曾说:“正如‘结构’两个字的字面含义同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材料多么优良,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
这就很形象地说明了结构在文章中的重要意义。
占有了材料,确立了主旨,仅仅只解决了文章的思想内容问题,那还不成其为“文章”。
材料,只能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只能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而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
所以,古今中外的作家,对于“结构”问题都无例外地予以高度的重视,执着地追求“结构美”。
列宁在写《新的任务与新的力量》一文时,先后一共制订了七种不同的结构方案,直至找到正确的、严谨的方法为止。
可以说,“结构”是文章表达,即表现形式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达,不在结构上下一番功夫,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
文章一般都可分为开头、中段和结尾三个部分,这就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形式。
布局一篇文章,一般都要先考虑这三部分的构成方式、内容及结构技巧。
元人齐梦符对这三部分要求作了形象而又具体的表述,曾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就是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这是很符合内容对结构的要求的。
古人都以这种结构和谐的文章为好,而视“寿星头、马蜂腰、水蛇尾”的文章为劣作。
古人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给我们潜心作文,精心构思指出了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文章的结构,实质上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通过作者的构思,在文章中有层次的反映。
因此,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再现,它体现了作者由认识事物、掌握其规律性,一直到构思成文的全过程。
一篇文章结构的严谨,是和作者思维的严密性、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分不开的。
二、结构的原则和要求(一)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文章的结构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结构离不开表现主题这个宗旨。
安排结构的过程即是使材料和主题统一的过程,因此,层次的确定、段落的划分,材料的详略,叙述的先后,以至于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照应等等,都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进行安排。
(二)结构要符合事物的内部规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本身都是有其内在联系和固有规律的,所以在安排结构时应该努力反映事物的规律性。
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越深入,越透彻,反映出来的结构也就越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刘勰曾提出“总文理”和“总纲领”,就是要求作者在安排结构时,首先要表现文章的主题。
抓住了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纲领,然后才能“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
”(《文心雕龙·附会》)可见,文章的内容尽管复杂多样,而在布局谋篇时,都必须紧密围绕主题确定材料的主次详略,先后秩序以及相互联系。
同时,结构安排的各个环节,也必须紧扣主题,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这是安排结构的首要原则。
议论文开展论述的顺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的结构形式是纲举目张,层次井然,这些特点都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和相互联系为依据的。
而记叙文一般都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来安排结构。
有些记叙文虽然运用“倒叙”、“插叙”手法,使顺序发生变化,但也只是局部的变化,从整体上看,依然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结构要适应不同的文种特点文章有各类文体,结构要服从于不同文体的特点。
只有适应文体的特点,精心设计结构,妥善安排材料,才能更好地反映文章内容。
议论文是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在结构上就应通过论据对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
记叙文偏重于记事写人,记叙事物的发展变化,就必须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进行。
因此,在叙述时,就应以事物的发展过程,时间的先后及空间位置的变化为顺序来安排结构。
说明文主要是说明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理的,其结构就要根据事物、事理的情况进行安排,说明功能和用途的文章,要分清主次。
至于总体报告一类的应用文,其结构多表现为“概况、做法、经验”等几个组成部分,以适应解决问题的需要。
(四)结构要巧妙新颖,富于变化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结构式样也应是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
一篇好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它的特点,有它的“个性”。
文章的结构就应该表现出每篇文章独特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把文章的结构看成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程式”是错误的。
文章的结构总是和文章内容相结合、相搭配的。
内容一变,结构即变,从来都没有万古不变的结构模式。
古人说文章“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即死框框是没有的,通常的格式还是可寻的,只要作者孜孜以求,初可模仿学步,继则勇敢走自己的路,力求创造,力求出新,就能写出好文章。
文章结构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严谨,指的是结构的周严缜密,无懈可击。
思想是严密的,没有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的情形;组织是严密的,没有颠三倒四、破绽百出的毛病。
对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果联系反映得准确清楚。
自然,指的是结构的顺理成章,行止自如。
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更不是牵强附会的拼凑,象苏轼说的那样“当行于所当行,当止于不可不止”。
全篇格局浑然天成。
完整,指的是匀称饱满,首尾圆合。
它没有缺头少尾、主干不全的情况,也没有七零八落、残缺不全的弊端。
全篇文气连贯一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统一,指的是结构的形式和谐,通篇一贯。
它浑然一体,决无前后割裂之感;格调一致,并无上下乖异之病。
文章各部分均衡匀称。
三、开头和结尾文章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组环节(六个方面),即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
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
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流连,苦难邃别,此一法也。
”开头结尾的特殊位置,使它们对文章主题的揭示,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完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开头,往往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它显示了事件的发端、故事的缘起或问题的提出、矛盾的产生。
好的开头应该新奇脱俗、引人入胜。
结尾,又称“收笔”,是文章的总收束,是全文内容发展的结果。
结尾应当点明题旨,画龙点睛,对全文起着定局、回应、深化的作用。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一原则必须遵循,这就是开头一定要有利于开展主题,要有利于作者开展思路,结尾要绾结全文,给人以简明的印象,发人深思,正如古人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开头和结尾大致可归纳为平实简明和形象含蓄两大类型。
所谓平实简明,即笔法朴实无华,表意简洁明朗,开头“落笔入题”,结尾“卒章显志”,简捷明快地直接展开和深化主题。
所谓形象含蓄,多是运用文学笔法,或渲染铺陈,或描写抒情,或由远及近,或引而不发,开头重在引人入胜,借题发挥;结尾重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一篇一章究竟采用何种写法,应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等具体情况而定。
白润生在《写作趣闻录》中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种种》一文中,列举了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形式,可供参考:开头:一是交代写作动机,二是揭示全篇内容,三是开门见山的点题,四是利用精彩事例,五是交代写作背景,六是引用神话传说,七是进行议论抒情,八是引用名人言语,九是进行景物描写,十是提出设问号启后。
结尾:一是提纲挈领作结论,二是承上启下题点明,三是要嘎然而止笔利落,四是由此及彼转笔锋,五是言犹未尽诱人思,六是有意重复打烙印,七是问已问人辨是非,八是引经据典回味浓,九是发出号召激斗志,十是抒发感情意远深。
古人云:“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
”以上谈的只是开头和结尾的一般性原则,变化则全在自己的妙用。
也就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四、层次和段落(一)层次结构布局时,要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组成一篇井然有序的文章,首先需要围绕主题,形成文章的层次,并要加以有机地排列、组合与连贯。
层次,就是指文章中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是作者在表述主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思想单位,又叫“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
层次,或者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者是事物矛盾的一个侧面,或者是中心论点的一个分论点。
安排层次是作者思想脉胳的直接体现,因此,在结构诸要素中,层次居于核心地位。
文章中划分层次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纵式。
即按照纵向进程的顺序划分层次,各层次之间是延续和承接的关系。
纵式层次,又有以下三种形式:(1)时序式。
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
(2)递进式。
按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安排层次。
(3)逻辑式。
按事理的内在联系安排层次,如从属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等。
2.横式。
即按照横向展开的顺序划分层次。
各层次之间是依次展开的并列关系。
横式层次,又有以下两种形式:(1)条款式。
按问题的性质分为条款安排层次。
(2)部分式。
把一个完整的主旨划分成若干部分来安排层次,每一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整体思想的某一侧面,几个部分合起来反映主旨思想的全部。
3.纵横混合式。
即将纵式和横式两种层次安排形式结合起来,或是先纵式后横式,或是大层次为纵式,纵式里面包含着横式,或是横式当中包含着纵式。
这种形式往往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一“经”一“纬”,相互关联,既在纵的方面注意了时间的连贯性,又从横的方面照顾了空间的平列性,纵横交错,使文章层次分明。
4.总分式(或叫分总式)。
文章的几个部分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总说是为了概括或总结全文,分说是为了展开内容,逐项、逐条论述有关问题。
这种有总有分,总分结合的划分层次的方式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先分后总式,有先总后分式,有总分总式,还有分总分式等。
总之,划分层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写作中,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
(二)段落段落,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
它具有“换行”另起的明显标志,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也称“自然段”。
一篇文章,不仅要划分层次,而且要划分段落。
层次和段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着眼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时是一致的,即一个段落就是一个层次;有时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由若干段落组成;有时段落大于层次,即一个段落之中包含了几个内容有别的层次。
段落是为了表达内容的,所以划分段落要以文章内容的需要为依据,文章分段的原则是1.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
单一性,是指每个段落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完整性,是指一个中心意思要在一个段落中说完,而不要分到两个以上的段落中去。
2.注意各段内容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