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课外辅导答案化:重答轻导
课外辅导是$堂教学 6^延仲,耐心、细致的辅导可以帮助学生释疑、解惑, 但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却不是好方法。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学生的主 动参与思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果教师只给出答案而无真正的指导,学生 的 依赖性就会不断被助长,其学习能力就会越来越差,问题反而会越积越多。 三、解决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的对策
2. 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合 作、交流、批判性思考及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备课的重点应从备知识转向备学法指导、备问题设置,要通过多种方法, 以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感悟知 识的形成,使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及教学活动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创设能发挥学生主体 作用的教学情境。
2. 课堂思维活动形式化:学生思维空间被剥夺
地理课堂上教师虽然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却 没有留 下足够的思维 空间,往 往自问自答, 中断了学 生的 “质疑 -思考- 释 疑 ” 的 链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主体权。 比如教授“冷、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时,完全可以先让学生展开讨论,在争 论中达成一致。学生通过讨论与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悬念, 教师讲授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异常高涨,就会集中注意力。如果学生自主探究 意识时时处于“觉醒”状态,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智慧火花就会不断地迸发。
方面,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求知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重结果 转变为重过程,注重发挥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非线性的“自组织”过程,教师要正视并尊重这一事实, 遵守互动、民主、开放的教学原则,勇 于打破严谨、完整、有序的传统课堂教学 模式,追求和谐、民主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自由、安全的质疑环境,允许并鼓励学 生彰显岛我,表现自我,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主 动构建者。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主 动探究、分析、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生成,是当前中学 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学生发挥主体性
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不 断调适。主要对策如下:
1. 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对教师角色 做了精辟的定位:“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同越多 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 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地理课堂教学中,教 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引导者、组织者、合 作者和点化者,在教学中教师应是导演、教练、顾问亦或裁判的角色。 在课堂组织方而,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接纳、鼓励学生的不 同想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策略
4. 课堂预设定势化:无课堂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思维定势是教师“培养”的。教师长期提供“标准答 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特有 的方式——“定势”组织教学,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置若罔闻或批评压制, 不仅使学生感觉到没被尊重,失去质疑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可能造成一些有价 值问题的流失。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被束缚、扼杀,学生的主 体性就无从发挥。
(1)
在每一节课中努力创设和谐、民主、自由、合作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经
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即使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也要努力发现其中的“闪光 点”。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且经常能体验成功的感觉,岛信心会不断 增强,学习效果 6 然会提高。
(2)

科学设置问题,使问题具有适宜性、启发性、开放性、拓展性,有助于
解 ,但如果 直接给出课 本中的 叙述,学 生失去了自身 的 “体 验 ” 理 解 起 来 就 会 有 困难。本来鲜活的知识变得死板、片面、生涩,且在以后的知识应用中无法产生 联想,更谈不上对这些基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仲。简单化的教学直接把学生变成了 知识的容器,是引起学生厌学的被动学习方式,违反了建构主义关于学生是知识 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的理论。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的原因分析
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关。
1. 课前备课简单化:重知识传授,轻方法指导
新课程普遍存在课时紧张的问题,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对于基本概 念和理论的引入往往作简单化处理,在学生毫无 “知识准备”的前提下直接给出 课本上的叙述,学生失去了通过已有知识来辨析概念、理解原理的机会,学习起 来困难较大。 比如,讲“季风”的概念时,从当地冬、夏季风的差异引入学生就较容易理
Leabharlann Baidu
生通过问题激发思维,提升能力。
(3)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与提升的空间。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地设问,以降低坡度 ;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 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
比如在教授“全球性大气环流模式”时,可作如下设问:@如果地表均一,不 自转且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全球大气如何“环流” ?©如果地表均一,自转且太阳 始终直射赤道,全球大气如何“环流” ?©如果地表均一,自转且太阳直射点随季 节变化而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如何移动 ?@如果地表不均一,内转且太阳直射 点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如何移动 ?©如果地表不均一,自转且太 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全球大气环流形势如何变化?学生在探究、讨论以 上问题时,自己动手画出每一种情况下的大气环流模式图,教师不时予以点拨。 这样设置学生就可以由表及里、主动探究 ,既降低了问题的坡度,又让学生有了 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又不感无所适从的教学方案才是科学、合理 的。 3.立足学科特色,发掘地理教材与生活的切合点,使地理教育成为学生生存 的一种需要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教师在备课 时要有意发掘地理教材中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素材,让学生从直接经 验入手主动探究,通过层层设问,对比分析,总结出规律。通过学习“身边的地 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内驱力”,实现被动学习到 主动学习的转变。 教学过程虽然是一种双边活动,但学生始终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内因,因此切 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始终 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
3. 问题设置粗犷化:问题的思维跨度过大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些可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情境,但由于问题设置 坡度过大超越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受阻而无法实现学生的主 动探究,从而造成事实上的学生主体性发挥受阻。 比如教师在讲授“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时,设置的问题如下:台风为什么经 常在夏、秋季“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这是一个很好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问 题,但问题比较难,学生分析无从入手,造成课堂“冷场”,探究形同虚设,根本达 不 到 “ 启 发 ” 的 目 的 。 心 理 学 研 究 表 明 , 学 生 探 究 能 力 有 一 个 “ 阈 值 ”—— 即 “最近发展区”。如果提问难度过大,超出了这一 “阈值”,情境设计再精妙,问 题提得再富于启发性,学生也会无所适从,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 产生“学习畏惧”。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得到激 发,学生的知识、价值观、能力得到培养。因此 ,课堂教学的理念应是以学生为 主体,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但现实的 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由于缺少学生的主动参 与,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关注和揭示这一现状的 形成原因及切实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对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 实践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