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东汉末年的动乱,既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 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造 成了建安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 多气‛(《文心雕龙· 时序》)的特点。
• ‚慷慨‛一词,为建安诗人所习用,如曹操《短歌行》: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丕《于谯作诗》:‚慷慨时 激扬。‛陈琳《诗》:‚慷慨咏坟经。‛吴质《思慕诗》: ‚慷慨自俛仰,庶几烈丈夫。‛曹植《薤露行》:‚慷慨 独不群‛;《野田黄雀行》:‚秦筝何慷慨‛;《赠徐干 诗》:‚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情诗》:‚慷慨 对嘉宾,凄怆内伤悲‛;《弃妇诗》:‚慷慨有馀音,要 妙悲且清‛等。
• 其诗‚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慆荡,辞不离于哀 思‛(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曹操诗‚悲凉‛(钟 嵘《诗品》),曹植诗‚颇有忧生之嗟‛(谢灵运《拟魏 太子邺中集·平原侯植诗序》),王粲诗‚发愀怆之词‛ (钟嵘《诗品》),刘桢诗‚感慨深至‛(方东树《昭昧 詹言》卷二)。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 点上,都敢于正视苦难的社会与人生,渴望及早建功立业, 匡国救民,赢得不朽的名声。 • 较之《古诗十九首》,悲怀更浓烈,不只悲己,而且悲世。 • 建安文学具有‚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和生命感受。
• 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 围集中了王粲、刘桢等一批文学家。与两 汉的儒生相比,这是在动乱中成长的一代 新人: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 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他 们不再拘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 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
• ‚建安风骨‛:
• 建安时代的诗歌所普遍具有的风格特色, 以慷慨悲凉为主要特征,其内涵包括:
•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魏武以相王 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 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
• 王粲、刘桢诗:“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 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 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 标志。
• 由于‚世积乱离,Baidu Nhomakorabea衰俗怨‛(刘勰《文心雕 龙·时序》),建安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 ‚悲风‛的意象,在建安诗歌中也常出现, 如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 声正悲。‛阮瑀《诗》:‚临川多悲风。‛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悲风凄厉秋 气寒。‛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 悲风‛;《杂诗》:‚高台多悲风‛, ‚江介多悲风‛,‚弦急悲风发‛;《赠 丁仪王粲》:‚悲风鸣我侧‛等。 • 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色。
• 政治理想的高扬
• 人生短暂的哀叹 • 鲜明的个性色彩
• 浓郁的悲剧色彩。
• ‚建安风骨‛为后世诗人所追慕,并成为 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 刘勰《文心雕龙》:‚观其时文,雅好 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 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他们可以 看远大些,‘梗概而多气’,是雄风豪 气,不是酸气。‛
• 直陈其事,直陈其情,古朴中见哀思,愤慨中寓豪气。
• 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副君之重)
• 回避政治,细腻哀婉的格调,缺乏乃父沉雄气度。
• 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 文质‛(钟嵘《诗品》)。(公子之豪)
•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 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 徐公持《略论曹植及其创作的特点》:“关于曹植的创作 风格,曾经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过我认为最突出的还是 这样两点:一、雅好慷慨;二、词采华茂。”
• 人生短暂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另一个 主题。 • 建安文人哀叹人生的短暂与脆弱,满怀 生命之忧,但并未陷入失望的泥沼无法 自拔,强烈的事功愿望使他们的悲怀有 不同的气度和广度,也表现得更为慷慨 激昂。
• 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 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 • 曹操诗古直悲凉,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相 王之尊)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瑒、刘桢 –王粲,字仲宣,‚七子之冠冕‛。代表诗作是 《七哀诗》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此诗 写诗人在初平三年(192)董卓部将李傕、 郭汜作乱长安时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所闻。清 代吴淇评此诗:‚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 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 他可知矣。‛(《六朝选诗定论》卷六)沈德 潜说此诗为‚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 诸篇之祖‛(《古诗源》卷五),足见其影响 之大。
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但这时政权 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亡。而 且,正是在这二十几年间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影响着后代的新趋势和新因素。建安 文学实际上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 •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 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 骨‛这一诗歌美学范畴。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 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 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 展开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粲、刘桢 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 学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