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班集体建设要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班集体建设要义

璜塘实验学校(初中部) 张巍炜

班集体建设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一个经验、一个特色,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着深刻变化的今天,班集体建设也呼唤着新的思维,渴望着新的管理智慧,我们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更新班集体建设的理念,调整班集体建设的思路,创新班集体建设的途径,使之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更加彰显社会主义教育的优势。

当前,对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和探讨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各地围绕班集体建设开展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方兴未艾。

今天我们也来谈一谈班集体建设方面的有关问题。题目是《现代班集体建设的要义》,班集体前面冠以“现代”两字并非标新立异,目的是区别于以往的班集体概念,提醒各位,当今的班集体建设需要在新的社会形势、新的校园文化、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

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现代班集体的概念

我个人认为:现代班集体是以教学班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努力下,逐步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有着教育功能、现代意识和现代行为的规范化的学生文化心理共同体。

这个概念表述比较复杂,为了作进一步的诠释,还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认识。

一、现代班集体是在教学班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规范化的社会组织

教学班即班级,最早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后产生。

班级授课制就是采用固定的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向固定的学生传授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优点是与个别教学相比能大批量培养人才,但缺点是“静坐”的形式,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个性的发展。中国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至今有146年历史。

教学班一开始只是一个班级群体,不是一个班级集体。理由是:1、教学班是从教学的角度(学生成绩)来分班的,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参与教学过程,没有全体成员认同的共同目标,同学之间根据自己的好恶而决定亲疏关系,组织比较松散。3、学生只是教师“教”和“管”的对象,主动性尚不能真正发挥。

班级群体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组织的教育功能,不是班级集体。松散型的班级群体,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组织、教育和引导下,逐步建立起符合学校意

图,切合班级实际的奋斗目标、组织机构、制度规范,这些目标、规范通过“内化”后逐渐形成班集体。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在班级的共同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不仅是学习关系,更是一种情感的、依从的、道德的关系;班级内产生的群体舆论趋向一致;非正式群体和非正式规范在冲突、合作、依从、压力教育作用下震荡重组,逐步形成和谐、诚信、互助、团结、进取的现代班级文化;全体成员拥有“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共同进步”的心理磁场。

三、现代班集体是一个能发挥教育功能的学生主体

班集体是一个学生共同体,是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引导下,以学习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以促进每个成员个性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的集体。班集体同个体一样,具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特点,一方面集体的目标、制度和规范都是由全体成员在发挥主动性基础上共同制度或认可的而非强加的移植的被动接受的。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独特的发展过程。班集体一旦形成,对每个成员产生同化作用和持续的教育影响,同时,班集体在教育者影响下,具有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纠错的能力。

第二个问题:现代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班集体是为了学校便于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完成育人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一个优良的班集体,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和发展平台,犹如一个大熔炉,它能锻炼出学生的各种才能,使他们的精神面貌更加高尚纯洁。

一、班集体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班集体建设实质上是班集体素质建设,没有班集体建设的教育,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个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既要重视个体素质的教育,也要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还要致力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个体素质构成群体素质,群体素质状况又将影响个体素质的成长,提高群体素质就是将班级从一般群体的水平提高到班集体的水平。

美的需要 求知与理解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

二、班集体建设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使一个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班集体具有社会化的功能。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生物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个体习得社会文化规范和适应社会环境,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

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体系,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目标和教育内容,拥有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学生进入班集体后必然要遵从和依照集体规范行事,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另外,班集体的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社区和家庭,拥有各自不同的社会知识,经验背景,通过集体活动相互交往可以习得各种社会经验和处世能力,从而养成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

三、班集体建设是学生个体心理的重要需求

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需

要,对学生而言他们也是有获得安全感、得到关爱、

受人尊重、求知、求美、求乐,实现自我价值等基本

心理需求。学生在班集体内能得到尊重、关爱、自

由、安全、愉悦的集体心理氛围。这对学生的心

理健康是一种最好的保护剂。同时,学生作为集

体中的一员,能在关爱、尊重他人和承担集体责任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人格上的自尊感、成就感。在集体交往中,每个学生能排解不良情绪,调整自己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在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中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感受到集体的精神力量、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四、班集体建设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个性是指一个人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个性和谐是指个人与社会、自然和自我等方面关系的和谐,它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个性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活动和交往逐步形成的。

班集体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平台。班集体给学生提供的不同责任岗位和不同角色,能促进个性情感、能力、行为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班集体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个性创造力;班集体内各种评价有利于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唤起积极的自我价值追求,从而促进其个性和谐健康发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为个性健康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内涵,创造良好的环境。朱小蔓教授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未能很好地培养人的创造性,存在着大量扼杀学生创造性的现象”(《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148页)。而传统的高压式的班集体管理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剥夺了一个个年轻的充满朝气的生命个体自然和谐成长的权利。这正是导致学生创造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好的班集体应该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培养,学生有自主管理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