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九章 第四节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第四节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一、“左岸派” 创作特征
一、主题:1、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试 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 心智过程搬上银幕。2、描写人的责任心和自罪心, 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联系。 二、导演:在表现“双重现实”时,并不对这不同的现实做人为的区 别和加工。他们往往从“记录式的现实主义”中使观众一目了然。然后, 再转向纯精神的现实主义中去。 三、剪辑:“作家电影”最重要的美学革命表现在剪辑上。格里叶称 自己是“电影剪辑派”。 剪辑处理尝试: A取消传统电影中的间歇法,如化入化出等,取消过渡镜头,用 跳接对时空、事件进行人为的压缩。 B镜头位置的颠倒。比如《广岛之恋》中闪回的先后顺序倒置的安排。 C镜头的并列出现,先后并不衔接,甚至是对立的,以突出现实的双重 性和复杂性。 D循环剪辑,以音乐上的十二音符式的剪辑,也就是指剪辑 上有意识重复或重现。
第九章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第四节 “左岸百度文库”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一、“左岸派” 创作特征
四、音响:剪辑革命和音响紧密相连。有人以“沉思的视听艺术” 来概括“左岸派”的作家电影。 五、表演:“作家电影”出于他们的美学追求,一般选用舞台演 员充当他们的演员。与“新浪潮”自然主义手法相反,他们有意识地 拉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采用的是“间离效果”。演员与剧中人物之 间,突出了演员的身份和“表演中还有表演”的观念,把银幕和观众 的距离拉开。 六、摄影:采用十分灵活的摄影方法,有时侧重镜头的“静止状 态”,有时强调画面的流动感。但他们从来不像“新浪潮”摄影师那 样 趋于“自然主义”的表现风格。
第九章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第四节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1.从他们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制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 册》 二、“新浪潮”与“左岸派”的大致比较 杂志的评论员,他们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 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将们:特吕弗、 戈 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 2 .从时间上看:“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8年为诞生的日 期。 3 .在年龄上着: 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 子:特吕弗和路易· 马勒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是28岁。而“左 岸派”的导演们在1958年大多数已经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叶 是36岁,高尔比和马克是37岁,杜拉斯是44岁。 4 .从影片主题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传 记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反映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 质 的主题;作者电影较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而作家电影则较 多 采用 “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甚至混乱地采用人称来叙事;作者电 影有 一种真实诚恳的风格。而作家电影却有着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艺术
第九章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
第四节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二、“新浪潮”与“左岸派”的大致比较 5.从拍摄地点的选择上看:由于“新浪潮”电影从来不去反映重大的历史 事 件,不具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 6.从美学追求上看: “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 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 7.从制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的、半即兴方式拍 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短,一年有时能够拍摄好几部影片;而“左 岸派”导演却是以仔细琢磨的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也比 较长,常常是好几年才拍摄完成一部影片。 8.从影片通过检查方面看: “新浪潮”电影由于内容简单,不涉 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顺利地通过放映(除戈达尔的《小兵士》之 外),而“左岸派”电影由于背景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 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