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常见的胆总管手术,常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总管瘤等疾病。

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术后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术后的处理方法。

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是两种常用的术后处理方法,它们各自有着优劣和适应症。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术后处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胆总管一期缝合1.1 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胆总管一期缝合是指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直接对胆总管进行缝合,不留置引流管进行引流。

相比于T管引流,这种方法术后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通常可以在术后第二天饮食。

这对于那些年龄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1.2 避免了T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T管引流在术后会引起一些相关的并发症,比如T管脱出、引流液渗漏等。

而胆总管一期缝合则避免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的恢复过程更加平稳。

1.3 适应症胆总管一期缝合适用于胆总管直径较大、胆总管组织较柔软、术中未见明显的胆总管炎症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

这类患者在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后,通常效果较好。

二、 T管引流2.1 避免了术后胆汁引流不畅T管引流可以避免术后胆汁引流不畅引起胆汁淤积,降低胆总管术后狭窄的发生率。

对于存在胆总管炎症、胆总管直径较小、胆总管较硬的患者,留置T管引流可以有效避免术后的并发症,降低术后的风险。

2.2 术后并发症较少相比于胆总管一期缝合,T管引流可以更有效地排除术后的炎性渗出液,减少胆汁引流不畅引起的并发症,比如术后胆瘘、术后胆总管狭窄等。

三、临床效果比较胆总管一期缝合适用于胆总管直径较大、组织较柔软、术中未见明显的炎症等患者;而T管引流适用于胆总管直径较小、组织较硬、术中存在明显的炎症等患者。

根据患者术前的情况和术中的发现选择合适的术后处理方法,可以更好地避免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3.3 术后随访比较根据临床资料显示,采用不同的术后处理方法后,术后半年的胆管术后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为5%,T管引流组为3%。

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分析

人十二指肠 , 注水后证实胆管末端通畅。探查肝总 管及左右肝管 , 有小的结石用网篮或用胆道镜异物
钳取 出。再次用盐水冲洗肝内胆管及胆总管; 2 ) 根据术 中情况 , 是否可行 胆总管一 期缝合 ,
考虑 因 素有 : 1 ) 胆 总 管 增宽 , 外径 1 2~1 8 m m之 间,
1 年2 4例 患者 均无胆管 狭窄 、 梗 阻性黄疸发生。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 相对于 T管引流术 , 具有 损伤小 、 恢复快 、 术
后 生活质量相对高 、 费用省 、 住 院时间短等优点。只要外科 医师掌握好适应症 , 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是可行 的。
关键词 : 胆总 管结石 ; 胆 总管探查 ; 一期缝合
方面都有很多优 势。只要把握适应症 , 临床有很好
的应用 价值 。
l 临床 资料
1 . 1 一般 资料
直径较宽 , 可有效避免 一期缝合后致胆 管狭窄; 2 ) 胆管无 明显炎 性 反应 , 胆 管 壁无 增 厚 , 一般 小 于 3 m m, 胆管壁炎性增厚易致瘢痕形成 、 挛缩造成胆道 狭窄 ; 3 ) 非泥沙样结石 , 确定无结石残余 , 无肝 内胆 管结石, 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胆道结石在重力作用下移 动至胆总管 , 造成胆总管下端梗阻 , 引起梗阻性黄疸、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 A O S C ) 。术中根据探查所 见综合分析、 讨论 , 决定对这 2 4 例患者行胆总管一期 缝合。胆道探查结束后 , 使用细小圆针 、 “ O ” 号普通丝 线对胆道切开 处行 外 翻间 断缝 合 , 边距约 1 . 5 m m, 针 距约 2 m m, 胆管黏膜对合 良好 , 胆总管外观无 明显狭 窄 】 , 观察数分钟针眼处无胆汁溢出; 3 ) Wi n s l o w孔处放置负压 引流管 l 根, 常规缝

《2024年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2024年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采用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通过回顾性分析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恢复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多样。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术后采用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的恢复及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组(简称一期缝合组),另一组为留置T管组。

2. 手术方法一期缝合组患者在胆总管探查后,直接进行一期缝合。

留置T管组则在胆总管探查后,留置T管进行引流。

3.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

三、结果1. 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

留置T管组虽然手术时间略长,但因其需留置T管进行引流,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2. 并发症发生率一期缝合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为术后胆漏等。

留置T 管组因T管留置时间较长,可能增加T管脱落、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3. 患者满意度从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一期缝合组患者满意度较高,认为手术恢复快、痛苦小。

留置T管组患者因需忍受T管带来的不便及定期换药等痛苦,满意度相对较低。

四、讨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后采用一期缝合或留置T管的处理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一期缝合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能够迅速解除患者痛苦。

而留置T管虽然手术时间略长,但能够有效地引流胆汁,减少术后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常见的内镜手术,用于检查和治疗胆总管相关疾病。

在术后的处理中,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是两种常见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一、背景介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于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狭窄等疾病有着明显的优势。

术后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两种选择。

一期缝合是将胆总管切口直接缝合,使胆汁通过自然途径排出;T管引流则是在胆总管切口处放置T形引流管,通过引流管排出胆汁。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因此需要临床上深入探讨其效果。

二、临床效果分析1. 胆总管一期缝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

由于不需要T管,患者术后的不适感较小。

但对于胆道解剖异常或胆总管较细的患者,存在胆漏和胆汁淤积的风险。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适合一期缝合。

2. T管引流T管引流术后,可以通过引流管及时排除胆汁,降低术后胆瘘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胆道解剖异常的患者,T管引流可以更好地保障胆汁排出。

但T管引流术后患者留置管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术后不适感明显,甚至有T管排出不畅、发生感染的情况。

3. 临床对比目前尚无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对比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效果。

但一般来说,对于胆总管结石导致的狭窄或梗阻的患者,T管引流更为适用,可以及时排除胆汁,预防术后胆瘘的发生;而对于正常胆道结构的患者,一期缝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三、临床研究1. 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了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管损伤的效果。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预防胆管狭窄和胆囊结石的形成上无显著差异,但是T管引流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

2. 另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在长期随访中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T管引流组略高。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临床效果上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26例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26例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26例临床观察【关键词】胆总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探查术是普外科的常见手术,置T型管引流术式已有上百年历史,这种经典术式对胆道感染,残余结石有确切疗效,但放置T管也给患者带来一些不便且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T管意外脱落,拔管后窦道愈合不良,出现胆瘘、胆汁性腹膜炎、胆道狭窄、感染以及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食欲下降等。

笔者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施行胆总管探查108例当中,选择性一期缝合胆总管26例,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26例是从108例胆道结石病人胆总管探查术中筛选出来的,男12例,女14例,年龄28~72岁,单纯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8例,均为择期手术,术前、术中经CT、B超胆道造影检查,排除肝内胆管结石,胆道畸形,胆道肿瘤。

2.手术方法先常规行胆囊切除,剪开肝十二指肠韧带,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1号丝线缝合胆总管前壁作牵引,在两根牵引线间挑开胆总管前壁并延长到2~3 cm,取净结石,胆总管下端能通过4#胆道探子,证实通畅无狭窄,经纤维镜检查明确胆道无结石残留后,胆囊管残端用40可吸收缝线8字缝合,胆总管前壁开口用40可吸收缝线全层外翻间段缝合,针距1.5~2.0 mm,小网膜孔处常规放置多孔引流器。

3.术后处理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3~5天,术后前3天常规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甘露醇,以减轻胆管壁及oddis括约肌水肿。

观察腹腔引流管液体量和性质,如无胆汁样液流出,术后6天拔出引流管;如有胆汁样液流出,可适当延长引流时间。

定期复查B超。

4.治疗结果本组3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样液体,最多50 ml/d,最少10 ml/d,其余23例病例引流均为血性,量30~100 ml不等,引留管6~10天拔出,拔管前常规B超检查膈下有否积水积液,术后1例切口液化,其余全部一期愈合,术后9~12 d出院。

讨论胆总管探查,掌握好一期缝合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手术要点,施行一期缝合是可行的,其适应证[1]为:①术前无黄疸而胆总管探查呈阴性;②胆总管蛔虫已取出;③胆总管下端通畅无狭窄;④术前B超或CT检查排除肝内胆管结石,对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由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成分以胆色素为主,取石时易破成泥沙样,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狭窄,术中完全取净肝内胆管结石的比例很小,术后肝内胆管的残余结石可能排至胆总管引起胆道的不全梗阻,造成胆道内压力增加,所以一旦存在残余结石则极易发生胆漏,胆漏很难通过腹腔引流治愈,由于缺乏T管窦道,残余结石无法行术后胆道镜取石而束手无策,故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不宜采用一期缝合胆总管法;⑤胆道无急性炎症。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背景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常导致患者出现黄疸、胆汁潴留等临床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由于其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胆道手术的首选方法。

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是常见的两种术后管理方式,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导意见表明哪种方式更优。

本研究旨在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的临床效果,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以指导临床实践,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1.2 目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诊断和治疗胆总管疾病。

目前,在这一手术中,胆总管的缝合方式存在争议,一些医生倾向于采用一期缝合,而另一些医生则倾向于使用T管引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胆总管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的临床效果,以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势,并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选择依据。

我们将分别观察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分析等因素,从而全面评估两种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和患者的康复。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字数:203】1.3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医生的经验来确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是直接将胆总管切口缝合闭合,旨在恢复胆汁的正常排泄功能,避免胆汁引流不畅引起的并发症。

而T管引流则是在胆总管切口处放置T形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将胆汁排出体外,以减轻术后胆汁滞留的风险。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术中的操作技术和操作步骤均得到专业医生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024年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2024年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于其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在LCBDE术后,对于胆总管的缝合方式存在不同的选择,包括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引流。

本文旨在分析这两种术后处理方式在临床上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近两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XX例,其中采用一期缝合术的患者XX例,留置T管引流的患者XX例。

2. 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术后分别采用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的治疗方式。

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

三、结果1. 手术情况比较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一期缝合组较T管组略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

2.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一期缝合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上明显优于T管组,表现为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P<0.05)。

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管组患者术后出现胆漏、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高于一期缝合组(P<0.05)。

经统计分析,一期缝合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管组。

四、讨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其术后处理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两种方式各有优劣。

一期缝合术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但要求手术操作精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而留置T管虽然能够降低术中胆道损伤的风险,但术后需长时间携带T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风险。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我们发现一期缝合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与T管引流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在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胆管的治疗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胆管的治疗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胆管的治疗体会
胡敏超;杨崧;邓新盛;梁伟兵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探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管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随机将符合筛
选标准的70例胆总管探查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一期缝合组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术后胆漏、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严格选择适应证的胆总管探查术后行一期缝合胆管安全可行,且能避免因留置T管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总页数】2页(P1846-1847)
【作者】胡敏超;杨崧;邓新盛;梁伟兵
【作者单位】开平市中医院普通外科,广东开平529300;开平市中医院普通外科,广东开平529300;开平市中医院普通外科,广东开平529300;开平市中医院普通
外科,广东开平529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7
【相关文献】
1.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106例临床研究 [J], 张礼才;赵士冲
2.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胆管一期缝合42例报道 [J], 张春秋;刘宏;刘巍立;王国东
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比较 [J], 陈萃
4.选择性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38例 [J], 李凯旋;廖永锋;吴绍全
5.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胆总管一期缝合42例 [J], 吴起珍;李鹏飞;胡志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Ⅰ期胆总管缝合的临床报告

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Ⅰ期胆总管缝合的临床报告

宁夏 医学杂志 2011年 11月第 33卷第 11期 Ningxia Med J,Nov.2011,Vol 33,No.11
除 +胆总管探查 +I期胆总管缝合术 ,并观察并发症 及疗 效 ,现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 料 :本 组 患 者 年 龄 28~63岁 ,平 均 38 岁。其中合并 2型糖尿病 者 2例 ,合并 高血压病 2 例 ,男性 6例 ,女性 26例。全部行 B超检查 ,部分患 者行 CT或 MRI检查 。2l例患者为慢性结石性胆囊 炎合并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结石 ,胆红素均有不同程 度 的升 高 。2例在 3个 月前 患 急性 单纯性 胰 腺 炎 ,且 当时有黄疸 ,本次人院超声提示胆囊炎 、胆结石 ,合 并 有胆 总管 扩 张 。32例均 有 明确 的胆囊 切 除及 胆 总 管探查指征 ,胆总管直径 >1.2 cm。均是首次行胆 道 手术 ,术 前 积极 治疗 合并 症 。 1.2 手 术 方 法 :术 中 常规 切 除胆 囊 ,结 扎 加缝 扎 胆 囊管 ,分出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 ,细针穿刺证实后 , 纵行切开以胆道镜探查 ,有结石者取 出结石 ,观察胆 总管 内黏膜无 明显炎症 ,Oddi氏括 约肌 开合正 常。 仔细观察 ,可发现 Oddi氏括约肌开合并有 冲洗液流 人 十 二指 肠 ,十二 指肠 C环 可发 现充盈 、鼓 胀 ,以 5— 0薇荞线缝合胆总管 ,温 氏孔 留置腹腔引流管 ,结束 手术。其中 2例因发现肝总管 以及胆总管下端黏膜 有水肿、点状糜烂 ,留置 T管引流 。 1.3 术后处理 :预防感染 ,并给予补液、抑酸、支持 、 对症等治疗。保 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情况 。肠 功能恢 复 后 给予 清 淡 饮 食 ,7 d内忌 食 油 腻 食 物 ,术 后 7 d拆 线 。带 T管 引流者 7—10 d带 管 出院 ,随诊 拔 管 。 2 结 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手术,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胆管狭窄、胰腺、外科肝胆疾病等。

手术后如何处理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术后效果至关重要。

我院通过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一、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

手术中,医生通过腹腔镜在腹部进行胆总管探查,清除胆石或处理其他胆道疾病,术后需要对胆总管进行修复和引流。

二、胆总管一期缝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是指在腹腔镜探查术后,直接进行胆总管的缝合术。

这种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肝功能和胆红素等指标,以防止胆汁引流不畅、黄疸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 T管引流T管引流是胆总管探查术后一种常用的引流方法。

手术中在胆总管口植入T型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引流胆汁,促使胆道愈合。

这种方法具有术后引流顺畅,便于观察胆汁引流情况等优点,但术后患者需要留置引流管,影响生活质量,同时有可能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四、临床效果对比与分析我们分别对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

结果显示,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也存在胆汁排净不畅、胆囊切除不彻底导致胆汁淤积等问题。

而T管引流术后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便于术后观察引流情况,但留置T管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可能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我们发现二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胆总管一期缝合适用于对手术操作熟练、胆石或胆管狭窄较轻的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而T管引流适用于手术操作较困难、胆汁引流受阻的患者,能够有效引流胆汁,减少胆汁引流不畅的风险。

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的诊治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的诊治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可行性。

方法:对收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施以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治疗的诊治情况进行追踪,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胆瘘、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具有减少胆汁丧失量,临床可行性高,安全性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等优点。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近20年来,随着腔镜技术、微创外科技术、影像学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引入,以及可借鉴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得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的临床优势再次显现。

对收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胆结石患者60例,施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其中女38例,男22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05±24岁。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17例,胆道再发结石6例,胆囊结石胆总管阴性探查2例,合并胆囊结石患者35例。

24例为急性发作手术,其余患者为择期手术。

诊断方法:全组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48例经CT检查,5例经ERCP 检查,8例经MRCP检查,明确了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

经术前检查排除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肿瘤。

本组所有患者均行术中胆道镜检查。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经右上腹腹直肌开腹,切口长度6~8cm。

合并胆囊结石首先切除胆囊,然后暴露胆总管,测量其直径,与十二指肠上方纵行切开胆总管,以胆道镜能够探查为宜,并可根据结石大小适当延长,一般在2cm以内。

观察胆道压力及胆汁颜色,以胆道镜(OlympusP20Q)探查膽道黏膜情况及结石,以取石钳或纤维胆道镜网篮取净结石,冲洗胆道,并仔细检查肝内胆管是否有结石及狭窄,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以及十二指肠乳头蠕动情况。

确定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乳头功能良好,应用5-0(Vicrylethicon)的可吸收胆肠吻合线全层连续缝合胆总管切口,针距15mm,并间断缝合胆总管表面浆膜层,然后以手指压迫远端胆管,确认无胆汁漏出后,肝下放置引流管,自右上腹引出体外,常规关腹,以3-0(DEXON11)的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皮肤,术后无需拆线。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体会作者:史和平刘韬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1期【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0月实施的34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3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0±36)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7±2.8)d术后均无胆漏,随访期间无胆管狭窄及结石残留等并发症。

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有选择的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安全的,且具有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应用体会临床上逐渐应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胆管技术[1]。

作者自2012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对34例行腹腔镜+LCBDE手术的患者的胆总管进行了I期缝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4例,男11例,女23例,年龄24~80岁,平均53.6岁。

手术前经过B超、CT或MRCP等技术被诊断是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扩张病例;胆总管结石病例为单发或多发情况,结石直径0.2~1.1 cm,平均0.5 cm,胆总管直径约为9~22 mm。

合并胆源性胰腺炎者3例,合并高血压病9例,合并糖尿病者6例,合并冠心病1例。

1.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麻醉,患者呈分腿平卧位,头高脚低,左倾15°。

腹腔镜置于患者右侧头端,术者站在患者左侧,持镜助手站在患者两腿间,器械护士站在患者右侧脚端。

脐部做小切口,造气腹压力为13 mmHg,四孔法操作。

游离胆囊三角,超声刀闭合胆囊动脉,游离胆囊管,在胆囊管根部以hem-lok结扎胆囊管,若胆囊管较短,也可先不切断胆囊管,方便牵拉暴露胆总管。

于胆囊管分叉与十二指肠上缘间暴露胆总管前壁,锐性剪开胆总管约1 cm。

胆道镜探查取石后,若胆道镜不能进入十二指肠肠腔,则使用输尿管导管通过胆道镜扩张Oddis括约肌,只要4号输尿管导管可以通过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则认为胆总管远端通畅。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探讨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探讨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探讨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本院2003~2008年94例胆总管结石病例,随机分为T管引流组和一期缝合组。

观察并比较两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

结果一期缝合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均较T管引流组减少(P<0.05);随访3个月~2年,无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T管引流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T管引流胆总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是传统手术方法。

本院2003~2008年对94例胆总管结石病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其中52例行一期缝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4例术前均通过B超和CT及MRCP检查确定为胆总管结石(91例)或可疑结石(3例),并排除肝内胆管结石及肿瘤疾病。

一期缝合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22~64岁,平均(47±14)岁;临床表现有黄疸31例,手术有胆总管结石50例,无结石2例;T管引流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20~61岁,平均(49±14)岁;入院有黄疸33例,术中探查有胆总管结石41例,无结石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和胆总管结石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全组病例无低蛋白血症,无糖尿病,均为首次胆道手术。

1.2 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先常规切除胆囊,胆总管前壁不过分游离,做10~15 mm切口,以能取出结石为准,取出结石后,用3号胆道探子探查胆总管下端无狭窄,可疑病例行胆道造影,确定无残余结石,远端胆总管通畅,用5/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胆总管壁全层,缝合针距为 1.5 mm,局部冲洗擦干观察有无胆汁渗漏,温氏孔放置引流管,局部可置明胶海棉于胆总管缝合处。

T管引流组缝合后T管测压无渗漏置胆总管旁引流。

《2024年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2024年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范文

《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篇一一、引言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重要手段。

然而,术后缝合方式的选择,如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仍存在争议。

本文旨在分析这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术后一期缝合组,另一组为留置T管组。

2. 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期间的结石复发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1. 手术情况(1)手术时间: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均能顺利完成手术。

(2)术中出血量:一期缝合组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术后恢复情况(1)住院时间: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恢复较快。

(2)疼痛程度:留置T管组患者因需额外护理T管,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高。

3. 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1)并发症发生率:留置T管组患者因T管相关并发症(如T管脱落、感染等)发生率较高。

(2)结石复发率: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根据本研究结果,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在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

其中,一期缝合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等优点,而留置T管术在预防术后胆漏、控制胆道感染等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T管留置也可能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在结石复发率方面,两种治疗方式并无明显差异。

五、结论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治疗胆总管结石均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结石大小、位置、胆道炎症程度等,综合考虑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发症风险及生活质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

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

胆道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刘映辉王中易牟正华【关键词】胆道我科自1994年至今共对45例胆总管结石病人行胆道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不做T型管引流术。

术后无任何并发症,7d切口拆线,均痊愈出院,取得中意疗效。

现结合本组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本组男27例,女18例,男女比例为3∶2,年龄36~57岁,平均42岁。

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2年,均有黄疸、腹痛、发烧病史。

其中8例曾做过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

肝功能检查15例血清转氨酶高于正常。

B超、彩色B超、CT及磁共振胆道成像检查,45例均报告总胆管内结石,有不同程度的总胆管扩张,直径最大23mm,最小14mm。

其中16例归并胆囊结石,均行胆囊切除。

手术方式持续硬膜外麻醉,取右肋缘下斜切口,进腹后暴露胆囊和胆总管,探查胆囊及肝外胆道结石的存在及其部位,胆管扩张程度。

在胆总管远端接近十二指肠缘纵行切开胆总管,掏出胆管内结石,再用胆道镜检查胆管下端和肝管内有无残余结石和新生物,也可用食指探摸总胆管的远、近端。

用胆道扩张器自3号始,逐次扩张胆总管下端,最小有条件扩张到5~6号,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达十二指肠内,再用导尿管作注水实验,证明胆管下端通畅,无结石,用可吸收3-0线持续对边全层缝合胆管切口,再以丝线中断缝合浆膜层。

胆总管内不置T型引流管,必要时局部可放置引流管。

2 结果本组术后4例因皮下脂肪液化延迟拆线,其余均7d拆线。

8例胆总管旁引流均在术后2d内拔除。

本组病例术后黄疸慢慢消退,无一例发觉胆瘘、发烧、上腹疼痛等,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

出院后经半年至5年的随访,1例因急性心梗死亡,2例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出血死亡。

其余43例术后均良好健在,无一例发生胆道术后并发症。

3 讨论胆道探查T型管引流问题常规的胆道探查、T型管引流 20世纪八十年代前因受检测诊断水平的阻碍,在胆道探查术后,遗漏结石,并发觉胆道感染、胆瘘、胆道引流不顺畅等并发症较多。

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体会(附28例)

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体会(附28例)

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体会(附28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选择性实施的28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仅3例发生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及操作要点的情况下,选择性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的、可行的。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图分类号】R5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40-02我院2008年5月~2013年8月实施的28例选择性胆总管一期缝合,效果满意,恢复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2岁,常规开腹手术9例,经腹腔镜手术17例,全部病例均做MRCP检查,5例行ENBD治疗,继发胆总管结石21例,原发胆总管结石7例。

1.2方法常规开腹9例,其中一例为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经腹腔镜完成17例,全部病人均先做胆囊切除,后切开胆总管探查,视结石大小一般切开1~1.5cm,取出结石后经纤维胆道镜探查,了解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情况,发现结石用取石网取出,明确无残余结石存在,无胆管畸形、狭窄及局限性扩张,管壁粘膜情况正常,胆道下端通畅无水肿、狭窄,以4-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缝合胆总管切口,检查无胆汁渗漏,在胆总管缝合处附近放置一根腹腔引流管,常规关腹。

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继续保肝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保持腹腔引流通畅,注意观察有无胆漏及腹膜刺激征发生。

1.3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出现胆漏,小于100ml/24h,经腹腔引流保守治疗,漏出逐日减少,自行愈合,全组病人住院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2讨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放置T管引流己延续100余年,常规放置T管一般认为有两种作用:一是引流感染的胆汁,减低术后胆道内压,利于胆管切口愈合,利于控制感染。

21例胆总管探查术后1期缝合治疗体会

21例胆总管探查术后1期缝合治疗体会
2.3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1)尽可能减少对胆管壁的损伤,在胆总管前壁行一纵行切口,一次平直切开,切口大小以能取出结石为宜,避免分离太多,影响胆管血液循环,致术后愈合不良;(2)胆道镜应用,通过仔细检查胆道,确保肝内外胆管无残余结石,胆总管下段通畅,且能清楚了解胆管炎症轻重情况;(3)术中胆道探子或导尿管应涂抹石蜡油,不宜反复探查,尽量减少刺激远端壶腹部,减少对十二指肠乳头的刺激,减轻局部水肿;(4)术中取石操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对胆管,尤其是Oddi括约肌的刺激,以避免胆道出血和oddi括约肌痉挛;(5)无创技术应用,使用5~0可吸收缝线,针距边距均为1.5mm左右,要求一次进针,缝线应张力均匀、密度适当,减少缝合对胆管的损伤,减少胆汁从针眼渗漏的可能;(6)充分引流,我们采用了负压硅胶管,其组织相容性好,引流通畅效果很好,轻微的胆漏可通过持续引流而自行愈合,并不致二期手术。当然胆汁持续引流量大于100ml,须当机立断再行手术,避免胆汁性腹膜炎扩散;(7)术后1~2天可用地塞米松冲击,山莨菪碱解痉。
1.3结果胆总管切开探查21例中,术后无腹痛,无胆汁渗漏,恢复良好18例,平均住院时间8天。术后发生胆漏3例中,胆汁渗漏量24小时50~100ml为2例,经腹腔持续引流后3~7天后引流逐渐减少后痊愈。术后胆汁持续引流量大于100ml,并渐继发胆汁性腹膜炎1例,术后第3天再行开腹胆总管切开术,T管外引流后12天痊愈出院。总管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一直为胆道外科的诊疗常规[1]。但放置T管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T管脱出、胆道感染、水电解质失衡、拔管困难、T管压迫致胆瘘、肠瘘等,为患者术后护理等方面带来一些不便。国内外已有成功采取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报道[2],但在病例选择及效果判断等方面尚未取得理想的一致意见。我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实施21例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的治疗体会

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的治疗体会

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术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及临床适用人群。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

40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40例患者行T管引流术。

观察术后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等指标。

结果胆汁漏及胆总管残余结石二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均无胆管狭窄发生;住院时间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减少。

结论胆总管直径大于1.8cm者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T管引流术无差异,并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039-02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Primary Suture after Exploratory Choledochotomy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rimary suture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ble people.Methods: 80 patients of choledocholithiasi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40 patients were operated by primary suture after choledochotomy.40 patients were operated by T-tube drainage for choledochotomy.Observe whether patients had bile leakage,biliary stricture,retained calculus or not.Result: The rate ofbile leakage and biliary strictu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re was no biliary stricture in two groups.The hospital stays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of primary su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 reduced (P<0.05).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rimary sutu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tube drainage for choledochotomy when the diameter of common bile duct was more than 1.8cm.The hospital stays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of primary sutu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 reduced.【Key words】Exploratory Choledochotomy Primary Suture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胆总管探查术胆管一期缝合术在全国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土22 ‘
D 4 土16
LDH( U L) /
250 土 1 6 25 8 土 5 6
B T IL(um l L) o /
2 8 土12
2 6 士1 0
DBIL( um l L) o /
13 士7
1 1 士5
注: . 尸<0. 0 5
表2 2 组患者甲 亢指标比 较(王 : ) 土
组别 A组
B组
炎、物 肝 害 及 它 病 起的 损 等 药 性 损 以其 疾 引 肝 害 。
组别 A组
B组
’ 0.05) 见 0 表2
GG〕 U L) , (/
76 土2 0
6 6 士1 8
表1 2 组患者肝功能比 较‘土 ) ,
例数 4 6 4
AL ( U/ L) T
11 士42 * )9
5 4 士3 2
AST( U/ L)
实通畅无结石残留 用5 一 可吸收 后, 0 线一期间断全层缝合胆
总管切口, 外直接涂以医用 OB胶或将滴有 OB 胶的明胶海棉 乳附于胆总管切口, 常规于Ws l w孔处置一引流管。术后 in o 抗感染及对症等处理。 1. 3 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引流管于3 d 左右拔出, 无1 例发生胆痰, 住院天数为7 一 d。患者术后复查患者血 0 1 清胆红素及转氨酶基本恢复于正常范围。出院后随访3 个月
44 例 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王思宏 葛文松
【 摘要】 目 探讨甲 的 亢性肝损害的临床 特点。 ,分析4 例甲 方法 4 亢性肝损害( A组, 肝功能异
常组) 的临床特点, 0 例新诊断甲亢患者( B组, 并与5 肝功能正常组) 相对照, 比较2 组患者一般情况、 临床表现、 肝功能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 A 组患者血清 AL 、T 、 、 T AS TI3 Tl礴水平和平均年龄
作者单位;5 ( 25 贵州省贵阳市花 5X ) 溪中医院
李东明, 力建 拔T管胆痊6 例分析 中 实用外 梁 国 科杂志,7 , 199
17(4 ) :236
刘俊, 刘绍彬. T 管放置不当 致胆道梗阻2 例. 腹部外科, 15 2的2, (6) :36 4 陈安平, 鲁美丽. 刘安,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的临床应 等. 用 一附3 例报告. 消 5 化外科, , 5) :34 一 6 2的3 2 ( 3 34
MR 检查。 I
道引起炎征, 甚至缺血坏死, 继发胆道狭窄, 结石复发;④拔管 须在2 周以 若放置不当可导致胆道梗阻, 上, 还可发生T 管脱
落、 痰、 汁 腹 炎, 拔 难〔 。 年 胆 胆 性 膜 甚至 管困 ‘ 近 来随着术中 周
造影、 胆道镜、 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在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行胆管 一期缝合避免了T 管引流的不良 并发症, 减轻了患者痛苦, 缩
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及甲状腺功能指标。 瘦、 多汗等高代谢征候群。肝损害体征为: 肝肿大 1 例 0
1.2 诊 标准 具 下4项 甲 性 损 诊 成 川: 断 备以 者 亢 肝 害 断 立
①甲 亢诊断成立; ②肝功能检查具备下列 1项或以 上者:a. A 及AS 升高;b. AL 升高; . GG 升高;d. ,I 或( 和) Lr T P c T B r L DB L升高;e. 总蛋白 和) 白 I 或( 蛋白下降; 肝肿大;③甲 . f 亢控 制后, 肝功能及肝肿大恢复正常;④除外其它肝病如病毒性肝
弥 缝 的 阁。 也 保证 腔 管的 性 补 合时 缺陷 同时 要 腹 引流 通畅 及
可靠性, 确保能将所渗漏的胆汁引出腹腔, 以期避免发生胆汁 性腹膜炎及再次手术。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由于无 T 管引流, 胆汁 流人肠道, 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 及促进肠道内营养的 吸收;还可保持胆管内压力, d i 括约肌开放, 使Od s 减少炎征
77
蔡烈, 陈志武, 侯永乐, 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临 等.
床 分析 临 床外科 杂志, ” 12( ) :38 . 2仪 , 6 8
刘朝晖, 朱智辉, 谢开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 OB 胶预防 等.
胆漏3 例报告 中国内 7 镜杂志, 3,(1。 :7 一 . 20 9 ) 1 7 0 2 6 刘朝晖, 侯小龙, 朱智辉,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处理体会. 肝胆 等. 胰外科杂志, ”, ) :20 一 . 2以 16(3 9 210
参 考 文 献
至1 年复查B超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复发。
2 讨论
自K h 1 8 年首先使用胆道探查及T管引流后, e r 89 此方法 一直作为经典术式常规使用。T 管引流可降低胆道内压, 减 轻Od山 括约肌的水肿, 。 促进炎症的消退。另外术后还可经 过T管行逆 行造影, 经痰道胆道镜取石等。 这些使T 管引流 具有许多优越性, 但同时也有下列不良 后果:①引流造成大量 体液和消化酶增加输液量、 时间和费用;③T 管作为异物可刺激胆
瀚 会闭。 时由 未 置T管, 免了 连机 同 于 放 避 拔T管 起 后引 胆
漏的风险, 还杜绝了 长期带T 管引起的不适, 利于患者康复。 由 于病程缩短, 减少了 住院时间, 也相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 担。综合上述我们的体会是只要掌握好适应症, 注意术中、 术 后问题的处理,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 的,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例数
4
6 4
竹3( nmo L) / l
5. 8 士1. 8 .
4 2 士1. 2
竹; (nm心L)
196. 4 士 2 6.
14 3 5 士17 6
卿,Pm亦L) (
11. 8 士3. 2 10. 8 士3 8
76 e H 叭Fail , 2 ,:681 一 20 4 0 686.
coPt优b o k翎 in t e 化P 艘 仍epo tin 限P肠 I Di以T画 s la t, lc h 日 O e P n
19 9 , : 1836 一 4 1. 9 14 18
6 MACDOUGAL I C 仆e r e o ACE inhibito s a d 助g otensin n 沈 L l o f r n -
1. 2 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行 B超、 等检查, T C 以期明确结石位置、 大小及数目, 作好各项术前各项准备。采 用静脉复合结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右腹直 肌旁切口或右肋缘下切口, 进腹后先探查以明确肝外胆道结 石存在及其部位, 胆道扩张程度。常规切除胆囊, 剪开肝十二 指肠韧带, 细针注射器穿刺抽出胆汁证实为胆总管后,1” “ 号 丝线缝合胆总管作为牵引, 于两牵引线间挑开胆总管前壁, 长 度以结石大小而定, 一般在3 二以内, 取净结石, 以胆总管下 端能通过3 号胆道探子, 证实通畅无狭窄, 再经纤维胆道镜证
明 显高于B组(尸 0 ) 。 <0, 5 结论 甲 亢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 亢性肝损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 甲
病情较重的患者。 [ 关键词】 甲亢;肝损伤
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 Hy r h”id sm, e P t i 简称甲亢) 系指由 1. 3 方法 多种病因导致甲 状腺素(m ) 分泌过多引起的的临床综合征, 1. 3. 1 甲 状腺功能测定 T1 、 4 、 3 Tl’ P玲J 习 禅测定采用放射 亦称Gr 。 e v a 病。甲 影响全身各个器官, 亢可 累及肝脏即可引 免疫法( R A , I ) 竹H采用免疫放射法( IBM 。 ) A 起肝肿大、 肝功能损害, 甚至肝硬化, 临床上称之为甲状腺功 1. 3. 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士) , : 组间 能亢进性肝损害( Hyper ll界 i s u i d He a i l io , t oid m n t e P t c e n 简称 s 比 较采用采用t 检验, <0.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尸
短 时 低。 多 住院 间 叼 很 学者经 过研究认为只 要严格 掌握适 应
条件, 一期缝合效果优于T 管引流, 其不良 反应并无增加。 认 为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其适应证为:①肝外胆管结 石, 证实无结石残存。 术中 ②胆管下端通畅无狭窄。 ③胆道无 急性炎症。 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首先要选择好病 例, 对于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者, 由于在术中结石不易取净, 术 后残存结石可排至胆总管引起不全梗阻, 造成胆道内压增加, 极易发生胆凄, 产生严重后果, 因此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者不 应采用一期缝合。其次由于一期缝合胆总管后, 胆道内压对切 口 缝合处压力较大, 发生胆痰的可能性较 放置T 管为 大。故对 胆总管切口的缝合要求较高, 我们采用5 一 0可吸收线间断全层 缝合, 针距和 边距分别为Zm 及1. 5 二, m 缝线适当收紧, 以切口 闭合为准。同时缝合处涂以医 用OB胶。医用 OB胶是一种吻 合胶, 具有吻 收缩、 合、 粘连等 作用, 可起预防胆楼的 作用, 还可
女2 例, 5 年龄18 ~6 岁, 5 平均年龄(4 . 1土 5 岁, 6 5, ) 病程2 周 2. 2 临 床特点 A组资料提示, 例甲 4 亢性肝损害患者中, 至2 年, 0 视为A组, 即甲亢性肝损害组( 肝功能异常) ;另外 主 要临床征状为恶心、 呕吐、 乏力者巧例( 3 . 1%) ;轻 纳差、 4 选择出同期初次诊断为甲亢、 但无肝损害患者5 例作为对 0 度消化不良和( 或) 腹泻伴乏力2 例(4 . 5% ) , 0 5 无明显消化 照, 视为B 组, 即肝功能正常组。比较2 组患者的一般情况、 系统征状8 例( 1 . 1%) ;4 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低热、 8 4 消
应用。
【 关健词】 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
我院于1999 年1 月至2( 5 年1 月对2 例胆总管探查 ) X 2 5 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 不常规行T 管引流, 术后患者恢复 快, 现严重并发症, 未出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 例, 1 5 其中男 1 例、 例, 7 女8 年 龄2 一 岁, 4 6 5 平均年龄4 , 岁, 0 3 年程2 月至2 年不等。主 0 要临床表现为腹痛、 发热、 黄疽等, 合并胆囊结石2 例。 0 术前 肝功能血清胆红素增高1 例, 8 转氨酶增高2 例, 蛋白〕 0 白 5 3 扩 2 例, 糖尿病1 例。 L5 合并 0 本组2 例均为择期手术, 5 其中 0 1 例为急性发病, 先予以抗感染、 护肝、 解痉等非手术措施, 待征状控制后行择期手术。 例均行B 超检查, 例行CT、 5 2 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