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王小甫

【提要】本文研究认为,统一新罗并合了朝鲜半岛上旧属三韩的地域,没有也无意于北上占据本非三韩的高句丽故地。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主体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渤海国仅只据有一部分高句丽旧地。所谓“统一新罗与渤海国的相互敌对很像一个被分割国家的南北两部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解。

【关键词】新罗唐朝辽东高句丽大同江

英文提要:Incorporated the regions as three Han nations of old time, the Unified Silla had not ambition to occupy the old territory belonged to Koguryo in the Korea Peninsula. The old territory of Gaogyoli located on both banks of the Yalu River was the Liaodong region of China in all the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AD 618-907). It is a misreading of the history that the Unified Silla and the kingdom Bohai were just like two parts of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in one country.

统一新罗(668-935)时期,其北部边界长期保持在从大同江界线到江原道德源附近1。直到王氏高丽(918-1392)初期,这一状况仍然变化不大2。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有人认为:“新罗统一三国后,当时由于新罗统治者对高句丽旧领土的消极态度,停止了向大同江以北地方活动”3。也有人认为:新罗“统一了原百济的全部疆土和原高句丽的大同江以南地区”,但“未能完全实现它在战争初期所期望的统一三国全部领土和居民的目的。这是它一开始就引进企图侵略朝鲜的强大敌人唐朝侵略者作为自己的‘同盟者’的严重错误所造成的后果。”4我们知道的实际情况是,所谓“原高句丽的大同江以南地区”就是在唐、罗刚刚联手消灭高句丽,新罗就发起历经八年(669-676)的驱逐唐军战争而最终获取的5。唐朝同盟者的身份未能阻挡新罗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对其发动进攻。显然,新罗北界止于大同江的原因不在唐朝的政治军事实力,而在于新罗自身,在于“新罗统治者对高句丽旧领土的消极态度”。也就是说,新罗原本就不期望“统一三国全部领土和居民”,它要统一的只是半岛旧有的三韩(辰韩=新罗、弁韩=伽耶、马韩=百济)故地6,所谓“原高句丽的大同江以南地

1参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贺剑城译《朝鲜通史》上卷,三联书店,1962年,52页;(韩)梁泰镇《韩国的国境研究》第二章第二节《三国时代的国界》,汉城:同和出版公社,1987年,68-71页;(韩)李基白著,厉帆译《韩国史新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3页。

2参(韩)崔万基等编《(高等学校)历史附图》,汉城:教化社,1997年,19-20页;(韩)金渭显《契丹的东北政策》第四章第二节《经略高丽》,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75-8页。

3见上引《朝鲜通史》上卷,54页。

4见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延边州翻译组译《朝鲜通史》上卷(第一分册)第六章第一节《新罗统一百济的全部疆土和高句丽的南部地区》,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210页。

5参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第一节《唐高宗朝末年外务》,收入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61-4页;上引《朝鲜通史》上卷,47-50页;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0页;上引《韩国史新论》,72-4页。

6韩国学者金渭显在论述王氏高丽的北进政策时说:“太祖(王建)在统一三韩后,正想挥师北进,不意得病崩殂”,其根据是《高丽史》记《太祖遗训》云:“朕赖三韩山川阴佑以成大业,西京水德顺为我国地脉之根本大业,万代之地,宜当四仲巡驻,留过百日,以致安宁。”(转引自金渭显《契丹的东北政策》,77页)可见迄王氏高丽统一时,其

区”不过是历史上高句丽在向南扩张中夺取的百济故土。本文以下即拟就此加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高句丽南部地区的历史归属

高句丽(亦作高句骊、高丽)族本居中国东北,为汉朝臣民1。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破卫氏朝鲜,次年设玄菟郡,下属三县,高句丽是其一2。公元前37年夫余王子朱蒙出逃高句丽之地(纥升骨城/卒本,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3建立政权。不久,高句丽移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与汉廷建立了藩属关系,成为汉的侯国,由汉中央政府颁发印绶4。自立国以后,历代高句丽王均奉行对外积极进取的政策5。东汉末公孙度领有辽东,高句丽与之通好。238年曹魏灭公孙氏后,高句丽东川王欲代之称雄,于曹魏正始(240~249)中遭到幽州刺史毌丘俭的毁灭性打击。于是,高句丽转而开始渡过鸭绿江向南进击。此时夹在高句丽和百济之间的是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建立并留存下来的乐浪郡和带方(真番)郡6,他们“无力阻挡高句丽的南进,终于四世纪初被高句丽并合”7。乐浪郡的首府平壤就此转到了高句丽的治下。然而,高句丽在随后与前燕争夺辽东中遭到重挫,于是倾力南向,“四世纪后半期,高句丽在南进中最先相遇的对手就是百济”8。369年,高句丽发兵二万南攻百济,反为百济军所败。371年百济反攻,倾全国兵力北上围攻平壤城,高句丽王钊(故国原王)战死。此后双方处于拉锯战中9,分界就在平壤大同江一线10。

可是,后来的高句丽王安(392~413)是历史上著名的广开土王,又称好太王,他即位

领土仍然只是三韩旧地,经略所谓西京(平壤)是王氏高丽朝才开始的事。

1(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三十七《地理志》四:“高句丽始居中国北地。”(汉城:景仁文化社影印本,1994年,378页)我怀疑很可能正是由于王氏建国以高丽为名,才出现了张冠李戴将三韩引申为三国的做法,把一直被统一新罗所排斥的高句丽与三韩裔脉并列编成史书,以后便愈演愈烈。总之,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值得深究。

2《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八下:“玄菟郡(原注:武帝元封四年开。高句骊,莽曰下句骊,属幽州),户四万五千六,口二十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五。县三:高句骊,上殷台,西盖马。”(中华书局标点本1626页)并请参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三编第二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66页。

3《三国史记》卷三十七《地理志》四:“则所谓朱蒙所都纥升骨城、卒本者,盖汉玄菟郡之界,大辽国东、京之西,《汉(书·地理)志》所谓玄菟属县高句丽是与。”(377页)辽宁桓仁五女山城作为高句丽王城之一,已于2004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参上引《中国民族史》,166页。

5参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37页以下。

6真番郡有在南与在北二说,两说“相较,显以在南说较长”,见张锡彤等著《〈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50-51页。本人又认为,真番、带方二名,实乃一音之转,拟另文专申此说。

7朝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著,王建等译《朝鲜全史》第三卷《中世篇·高句丽史》第四章《恢复辽东与扩张领土》第四节《南进》,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134页。据《三国史记》卷十七《高句丽本纪》第五,美川王“十四年(313)冬十月,侵乐浪郡”,“十五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180页)。

8见上引《朝鲜全史》第三卷,134页。

9参上引《朝鲜全史》第三卷,134-5页;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37-8页。

10据《三国史记》卷十八《高句丽本纪》第六记载,342年前燕慕容皝破高句丽毁丸都(今吉林集安西通沟)后,故国原王于次年“秋七月,移居平壤东黄城,城在今西京(平壤)东木觅山中。”(184页)然而,如《朝鲜全史》第三卷作者所考证:“据《大东舆地图》,木觅山在大同江南岸,那里有黄城址。迄今那里未曾发现高句丽城址,而且当时在百济势力全力对抗高句丽南进政策,并扩大到黄海道的情况下,也不可把黄城设在大同江南面。”(150页注1)这也说明,当时大同江以南是百济的势力范围。

后,凭借“国富民殷,五谷丰熟”1,接连向邻近地区和部族进行大规模的拓展兼并。据现在尚立于吉林省集安市郊的《广开土王碑》记载,他在位期间高句丽大军两次南征百济,“结果使当时百济的北部地方——今天的黄海(南)道南部地方和京畿道北部及西部沿海地方,变成高句丽的领土。”2在这种形势下,427年,广开土王的儿子长寿王(413~491)把都城从国内城迁到了平壤。“475年,高句丽以三万兵力打退了百济与新罗的联合部队,占领了百济首都汉城。”3百济被迫南迁都城于锦江中游之熊津(今公州)。到五世纪末,从朝鲜半岛西海岸的牙山至东海岸的盈德一线成为高句丽的南部界线,“构成高句丽存在时期版图最大的强盛时期”4。应当指出,平壤大同江以南直到东海岸的这些被高句丽占领的土地并不全是百济领土,半岛东部太白山南段地区原来是属于新罗的领域。只不过后来新罗真兴王(540-576)强大,又重新改写了半岛中部直到汉江下游的版图5。这就是所谓“高句丽南部地区”的由来。显然,其中的大同江以南地区基本都是百济故土,谁在统一过程中继承了百济的遗产,谁就应该拥有这一地区的主权。

二、新罗的统一目标

《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七记载,671年,文武王金法敏曾报书前来讨伐的唐军总管6:“先王贞观二十二年入朝,面奉太宗文皇帝恩敕:‘朕今伐高丽,非有他故,怜你新罗,摄乎两国,每被侵陵,靡有宁岁。山川土地,我非所贪,玉帛子女,是我所求。我平定两国,平壤以南,百济土地,并乞(与)你新罗,永为安逸。’”文武王提到的这份敕文并不见于中国史料,而且“玉帛子女,是我所求”这样露骨的言辞也不像唐太宗的话。但是,文武王引这样一段话为自己辩护,其内容却暴露了新罗统一的空间追求,即要并合平壤以南所有百济曾经领有的土地。《新唐书·新罗传》为这一解释提供了证据,其中记载,高宗上元二年(675)的唐、罗争战虽以新罗谢罪结束,“然多取百济地,遂抵高丽南境矣。置尚、良、康、熊、全、武、汉、朔、溟九州”。《三国史记·地理志》二明确记载新罗的汉、朔、溟三州本高句丽地(《地理志》四则直接称为“高句丽南境”),我曾经将其州县地名逐一比勘《大东舆地全图》,发现其地域直抵平壤附近的大同江南岸。譬如《地理志》二记载:汉州“取城郡,本高句丽冬忽,(新罗)宪德王改名,今黄州。领县三。(中略)唐岳县本高句丽加火押,宪德王置县改名,今中和县。”中和地名今仍存,就在大同江南岸,其地现已划为平壤市郊区。所以,所谓“高句丽南境”必为高句丽所取百济故地无疑。《新唐书·新罗传》的记载可以理解为新罗因并合百济之地,于是占据了高句丽南境,这与上述《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平壤以南百济土地”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新罗的这一统一目标,还表现在统一过程中对百济和高句丽的态度明显不同。

1《好太王碑》第1面第5行。参前引《朝鲜通史》上卷(第一分册),114页。

2见上引《朝鲜全史》第三卷,136页。

3《朝鲜全史》第三卷,191页。参《三国史记》卷二十六《百济本纪》第四,259页;(韩)申滢植《百济史》第三章第3节《百济的成长与发展》,汉城梨花女子大学出版部,1997年,144页以下。

4《朝鲜全史》第三卷,152-3页,并参192页。

5仔细分析《三国史记·地理志》的记载可知,真兴王时期新罗西北边与百济的交界在锦江上游直到清州以北至稷山、牙山一线,参《三国史记》卷三十四《地理志》一,尚州、康州条,352-4、356-8页;同书卷三十五《地理志》二,汉州条,359-63页;同书卷三十六《地理志》三,熊州、全州条,369-73页。并参《大东舆地全图》,收在元庆烈《大东舆地图研究》,汉城:成地文化社,1991年,另附图;前引《韩国史新论》,47-49页。

6《三国史记》的记载是薛仁贵,《新唐书·新罗传》的记载是刘仁轨。据两《唐书》本传,刘仁轨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总管。

如上所述,新罗在其统一过程中也曾与高句丽发生冲突,但都是在百济故土以内。新罗的兴起和发展正好与高句丽在半岛上的扩张形成对立,因而双方成为仇敌。新罗兼并伽耶,又和邻近的日本产生了利害冲突1。新罗当然不愿也不能承受在同百济的斗争中南北腹背两面受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成其统一事业,在东亚地区唯有引来中原王朝一起行动才行。新罗拉拢唐朝的办法就是,时时处处让唐朝感到新罗是自己在东亚事务中唯一忠实可靠的盟友,而且凡事只依靠唐朝2。这就是史料中屡屡见到新罗向唐朝提起高句丽、百济“两国”3敌人的原因。正是在新罗的这种拉拢之下,唐朝才舍边徼强敌高句丽于不顾,先出兵跨海帮助新罗打败了倭军、消灭了百济,而众所周知,百济和倭国当时与唐朝并不存在地缘冲突。然而后来唐灭高句丽,新罗态度便不再积极,如文武王金法敏自己所说:“乾封二年(667),闻大总管英国公征辽。某往汉城州,遣兵集于界首,新罗兵马不可独入。先遣细作三度,船相次发遣,觇候大军。”4

新罗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它只想并合三韩本土,并不想夺取占领本非三韩的高句丽的旧领地。新罗的这一立场,在战后对百济和高句丽余众的不同处理上暴露得更为彻底。

百济灭亡以后,唐朝任命故太子扶余隆为都督,“遣还本国,共新罗和亲,以招辑其余众”(《旧唐书·百济传》),麟德二年(665),又让其与新罗王金法敏在百济故都熊津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会盟结好。唐朝本意在于兴灭继绝,实行羁縻5。有学者指出:“这些行动不仅意在赢得百济人心,也是为了挫败新罗对前百济领土的图谋。”6然而新罗王却声称:“新罗、百济累代深仇。今见百济形况,别当自立一国,百年以后,子孙必见吞灭新罗。既是国家之州,不可分为两国,愿为一家,长无后患。”7显然,在新罗看来,能否并合百济境域关系到统一事业的成败,于是乎公然蚕食鲸吞,以致唐朝扶持的扶余隆竟不敢还国。高句丽灭亡以后,新罗对百济的侵夺更加频繁。唐遣使责问,新罗于总章三年(669)“遣钦纯角干、良图波珍飡入唐谢罪。”8然而,唐朝的干涉并未使新罗的政策发生根本转变。“最后,于671年新罗攻占了泗沘要塞并建立了所夫里州,这样便控制了前百济的全部领土。”9可以看出,新罗对于百济是恨不灭此朝食,不留任何余地。

新罗对高句丽的态度却颇有些不同。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出兵讨伐高句丽时宣言:“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10颇有收复故土之意。668年高句丽灭亡,唐朝将安东都护府设在平壤,显然有意继承高句丽的全部遗产,包括当年迁都平壤前后进行领土扩张所占领的百济故土,即大同江以南的所谓“高句丽南境”。唐朝的这种做法与新罗的统一目标直接抵触,因而激发了新罗的对抗11。670年,高句丽故地发生贵族钳牟岑(《三

1参千宽宇《伽耶史研究》,汉城一潮阁,1997年,44-52页。

2参拙文《唐朝与新罗关系史论》,收入前引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326-30页。

3参《三国史记》72、76-7、80-1等页。该书卷六《新罗本纪》第六,文武王六年(666)条有“王以既平百济,欲灭高句丽,请兵于唐”句,与同卷八年条载文武王战后告庙文中“与大唐同举义兵,问罪于百济、高句丽”的说法不合,前句恐为自矜之辞。

4《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七,80页。

5参两《唐书·百济传》载刘仁轨撰百济新罗盟文。

6《韩国史新论》,73页。

7《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七,81页。

8《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第六,72页。

9《韩国史新论》,73页。

10《通鉴》卷一九八,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三月条,6217-8页。

11参《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七,80-81页。

国史记》作剑牟岑)纠集的叛乱,失败后南逃新罗1。新罗不仅容留逃人,还于当年八月即册封其中的高句丽王室后裔安胜(《新唐书》作安舜)为高句丽王,册文称赞其“流离辛苦,迹同晋文;更兴亡国,事等卫侯”,希望“永为邻国,事同昆弟”;安胜等也表示“愿作藩屏,永世尽忠”2。可见当时新罗并不希望见到高句丽被彻底消灭,还想保留一个傀儡性质的高句丽政权,作为自己和唐朝之间的缓冲地带。只是在随后的罗唐战争(669-676)中新罗直接攻取了高句丽南境,以安胜为首的傀儡政权才失去了意义3。676年,唐朝的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撤退到了辽东,新罗的统一目标完全实现,边界也就稳定安静了下来4。

由此可见,高句丽灭亡以后新罗之所以立即毁盟转而向强大的唐朝开战,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据有高句丽南境百济故地关系到其统一事业的成败兴亡。一旦统一目标达成,新罗的活动便停了下来,不再进行领土扩张,并且与唐朝恢复了和平友好关系。

三、新罗与唐朝辽东地区的关系

676年唐朝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后撤到辽东(今辽宁辽阳),标志着唐朝放弃了以平壤为基地经略高句丽南境,同时撤退的还有置于百济的熊津都督府5,也显示唐朝决意退出三韩故地的历史争夺。还有一条材料也可以证明唐朝辽东经略的这种空间意向,据《旧唐书·高丽传》:“仪凤中,高宗授高藏开府仪同三司、辽东都督,封朝鲜王,居安东,镇本蕃为主。”此事据新传在仪凤二年(677),即唐朝撤退安东府的第二年。我们注意到,高句丽灭亡以前唐封其国君的爵号均为高丽王(《三国史记》作高句丽王),灭国后故君高藏以辽东都督一职封朝鲜王,居于安东接受羁縻,这表明,唐朝认为其领地已非原高句丽扩张版图,而是只限于其最初兴起的辽东和古朝鲜的旧地。据我研究,古朝鲜得名于“来朝之韩(鲜)”6,汉武帝灭其卫氏政权而建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高句丽为玄菟属县之一);其南即半岛三韩(辰韩、弁韩、马韩),为新罗、百济先民。以古代的鲜、韩分野作为大唐帝国与统一新罗的疆域分界,这既尊重了历史沿革,也满足了新罗的要求,所以这条界线能长期稳定下来。

尽管接受羁縻的高句丽王室后裔才经三代到七、八世纪之交就断绝了传承7,辽东地区直到半岛上的大同江边却一直为唐朝安东都护府所控制。有人认为:“统一新罗与渤海国的相互敌对很像一个被分割国家的南北两部分”8,然而,这样的“一个被分割国家”其实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七世纪末在中国东北建立的渤海国(698-926)曾经领有所谓“高句丽北部”9,那实际上是从前高句丽在势力扩张中征服粟末靺鞨等部落的领地1,因而渤海

1参《新唐书·高丽传》;《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第六,73页。

2《三国史记》卷六《新罗本纪》第六,73-74页。

3 674年新罗改封安胜为报德王,678年建立北原小京(今韩国江原道原州),均为其势力北伸的表现,参前引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63页。

4参拙文《总论:隋唐五代东北亚政治关系大势》,收在前引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10页。据《三国史记》卷八《新罗本纪》第八记载,683年,新罗神文王“征报德王安胜为苏判,赐姓金氏,留京都,赐甲第良田”(90页),高句丽遗民的报德国就此灭亡;685年,新罗“始备九州”(91页),即统一全部完成。

5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唐高宗上元三年(676)二月条,6378-9页。

6参拙文《朝鲜为“来朝之韩”说》,收入前引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附录一,444-54页。

7《新唐书·高丽传》说高句丽“后稍自国,至元和末遣使者献乐工”,世系不明,存疑。

8《韩国史新论》,74页。

9《新唐书·靺鞨传》:“帝伐高丽,其北部反,与高丽合。高惠真等率众援安市,每战,靺鞨常居前。帝破安市,执惠真,收靺鞨兵三千余,悉坑之。”(6178页)同书《高丽传》:“次安市。于是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

海将自己的建国之地称为“旧国”(今吉林敦化一带)。可以肯定,唐朝盛时一直对辽东高句丽故地实施着有效的管理。如,开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宰相张九龄草《敕新罗王金兴光书》:“近又得思兰表称,知卿欲於浿江(即大同江。——引者)置戍,既当渤海冲要,又与禄山相望,仍有远图,固是长策。且蕞尔渤海,久已逋诛,重劳师徒,未能扑灭。卿每疾恶,深用嘉之,警寇安边,有何不可?处置讫,因使以闻。”次年,新罗王上《赐土地谢表》称:“伏奉恩敕,浿江以南,宜令新罗安置。臣生居海裔,沐化圣朝。虽丹素为心,而功无可效;以忠正为事,而劳不足赏。陛下降雨露之恩,发日月之诏,锡臣土境,广臣邑居,遂使垦辟有期,农桑得所。臣奉丝纶之旨,荷荣宠之深,粉骨糜身,无由上答。”2至此,新罗以大同江为北界才得到了唐朝的正式承认3。

《三国史记》卷三十七《地理志》四收有被新罗并合的高句丽南境及百济全境历史地名录,同时还保留了一份总章二年(669)二月唐将李勣《奉敕以高句丽诸城置都督府及州县目录》,其敕文曰:“其州郡应须隶属,宜委辽东道安抚使兼右相刘仁轨遂便稳分割,仍总隶安东都护府。”由此可见文后所列地名即当时安东府的辖区,除了后来随同后撤的熊津都督府所辖州县外(其地土被新罗并合,地名均见于百济历史地名录),可知安东府所领主要为鸭淥水(今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4。《三国史记》该卷最后引唐朝贞元(785-805)宰相“贾耽《古今郡国志》云:渤海国南海、鸭淥、扶余、栅城四府,并是高句丽旧地也。”然而《新唐书·渤海传》的记载是:“獩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今吉林珲春八连城),亦曰栅城府,领庆、盐、穆、贺四州。沃沮故地为南京,曰南海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领沃、睛、椒三州。高丽故地为西京,曰鸭渌府(今吉林临江),领神、桓、丰、正四州;曰长岭府(今吉林桦甸),领瑕、河二州。扶余故地为扶余府(今吉林农安),常屯劲兵捍契丹,领扶、仙二州;鄚颉府(今黑龙江阿城)领鄚、高二州。”即渤海所据高句丽故地只有鸭淥、长岭两府六州,其他诸族故地即使历史上曾经被高句丽征服占领过5,如同粟末靺鞨等部,“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旧唐书·靺鞨传》)。

尽管唐自安史之乱(755-762)以后国势衰落,统辖辽东的安东都护府大乱发生后就废除了6,周边部族即开始向辽东渗透7,但据研究,渤海国虽称海东盛国,可在最盛时期其南

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中略)延寿等度势穷,即举众降。帝料酋长三千五百人,悉官之,许内徙,余众三万纵还之,诛靺鞨三千余人”(6191-2页)。比勘两传,可知所谓北部为靺鞨而非高句丽。此外,高句丽自身又分为内、北、东、南、西五部,其“北部即绝奴部也,或号后部”、“南部即灌奴部也,亦号前部”(6186页)等等,与前述所征服之南(乐浪、带方)、北部(靺鞨诸部)显然不同。

1《新唐书·渤海传》:“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6179页)《旧唐书·靺鞨传》:“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汨咄、安居骨、号室等部,亦因高丽破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纵有遗人,并为渤海编户。唯黑水部全盛,分为十六部,部又以南北为称。”(5359页)可见除黑水部外,靺鞨诸部均曾被高句丽征服,成为其北方属部。参前引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17、39-40页。

2两条史料均转引自前引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100-102页

3参前引《朝鲜通史》上卷,50页;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13页。

4见该书377、386-7页。应当指出,由于时代间隔,这份地名目录并非详尽准确,因而作者又开列了一份《三国有名未详地分》目录,其中列有明确属于唐朝辽东高句丽故地的泊灼城、盖牟城、沙卑城、白岩城、建安城、苍岩城、白水山、沸流水、萨水、故国原、美川、小兽林等地名。总之,这两份地名目录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

5参前引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39-40页。

6两《唐书·地理志》均说安东府“至德(756-758)后废”。据《续日本纪》卷二十一的记载,至德年间有安东都护王玄志斩参与叛乱的平卢节度徐归道,“自称权知平卢节度,进镇北平,至德三载(758)四月王玄志遣将军王进义来聘渤海”(东京:吉川弘文馆,1997年,258页),这是载籍所见最后一任安东都护。

7参王绵厚《唐末契丹进入辽东的历史考察》,收在氏著《东北古族古国古文化研究(中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255-6页;魏国忠《渤海王国据有辽东考》,收在氏著《东北民族史研究(二)》,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境也只是在扶余府、长岭府至泊灼口(今辽宁丹东北叆河入鸭绿江口九连城)一线,—直没有到达以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为中心的辽东腹地1。因此,有人认为,辽东广大地域在安史乱后直到被契丹占领的一百多年里在政治上是一片“瓯脱”(空白区)2。也有人认为在契丹占领之前渤海曾经在这里部分设治3。但是,这段时期辽东究竟得到了怎样的治理,甚至契丹人又是怎样得到这片地区的,现在都很难确知了4。契丹人真正对辽东实行军事占领和政治统治,是在阿保机当政及契丹建国(916年)前后5。

鸭绿江以南朝鲜半岛上的情况也与辽东腹地类似。据韩国学者金渭显研究:“在新罗与渤海的末期,两国之间可说已没有国境线,盖数百里的边境地区完全成为无人地带。这可由高丽初期北边开拓情形及新罗的兵制看出。太祖(王建)初年开拓西京(平壤)的情形,如前所述,当时西京仍是完全荒芜之地。新罗兵制是一种镇压新得地区反叛的编制,即‘九誓幢与十停’。九誓幢是新罗人(三誓幢)、高句丽人(三誓幢)、百济人(二誓幢)、靺鞨人(一誓幢)的混合部队,也就是中央军团。九誓幢的任务是防御首都(今韩国东南部的庆州)。十停是地方军团,分置于九州的枢纽地区及全国各地。在汉州则置两个军团以防御北方,但是,这两个军团仍然在汉水(江)的南方6。由此可见,当时可能没有最北端的防御线可言。而彼时渤海与新罗的势力尚不能达到鸭绿江以南的朝鲜半岛北端。在有关女真7起源的说法中,韩国学者李丙焘及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均主张渤海的强制移置说。三上次男以为黑水一带诸部族是渤海武王(大武艺,719-737年在位。——引者)末期的被征服人民,以后移置于渤海南京附近,随着新罗国势的衰微,乃逐渐移动南来。如此,则在女真移置于南京附近以前,后来女真所据的地区,可说是一片无人地带。高丽太祖的开拓地区也就是这片女真尚未占据的无人地带。”8可见,即使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辽东高句丽故地长期成为政治真空的情况下,新罗也没有北上发展进入这一地区。

半岛政权跨过大同江向北发展并逐步占据直到鸭绿江边的古乐浪郡/高句丽故地,已经是取代新罗崛兴的王氏高丽时期。有人认为:太祖的北进界线大概在马歇滩(清川江)一带,成宗时(981-997)高丽的北进政策进展更速。但即便如此,当993年契丹命东京(今辽宁辽阳)留守萧恒德(《高丽史》作萧逊宁,逊宁乃恒德之字)统军八十万征高丽时,“成宗召群臣议对契丹政策,或云乞降,或云割西京(平壤)以北之地。成宗将从割地之论,乃开西京米仓,任百姓取用,余粮恐资敌,乃尽投于大同江。”9后因契丹小挫媾和,高丽才得以保住鸭绿江以东几百里之地。第二年,高丽为了表示诚意,改奉契丹年号,契丹圣宗乃将女真所据的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予高丽10。

196-99,200-1页。

1参《唐末契丹进入辽东的历史考察》,257-8页。

2参《唐末契丹进入辽东的历史考察》,255-6页。

3参《渤海王国据有辽东考》,201页。

4现存史料没有提供契丹攻占辽东的细节(参魏国忠《渤海王国据有辽东考》198页),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唐末和五代初契丹兵不血刃进入辽东”(参王绵厚《唐末契丹进入辽东的历史考察》255页以下)。

5参《唐末契丹进入辽东的历史考察》, 252、259-61页;《渤海王国据有辽东考》,198、201页。

6前引[韩]李基白《韩国史新论》107页提到新罗防御北方的有浿江镇和穴口镇(今汉江口江华岛),或即指此。并参[日]李成市《古代东亚的民族与国家》第二篇第十章《新罗兵制中的浿江镇典》,东京:岩波书店,1998年。

7此指东女真即曷懒甸女真,为唐以前沃沮的后裔。沃沮即勿吉,又分北沃沮、东沃沮,东女真当即古代东沃沮的后裔。

8见前引《契丹的东北政策》,77-8页。

9参《契丹的东北政策》,82-4页。

10参《契丹的东北政策》,84-6页。

四、余论

我曾经怀疑,或许日本与新罗间的外交与军事张力牵制了新罗向北越过大同江占据高句丽故地(唐朝安东府所领)1。现在看来,这种怀疑缺乏证据。据研究,自高句丽灭亡的同年同月即日本天智天皇七年(668)九月新罗立刻遣使日本,以后直到文武天皇四年(700)的一共三十二年间,新罗遣使日本达二十九次,而此间日本遣使新罗为十一次。双方使者在短期内往来如此频繁,显示其关系密切非同一般。而与此大致同时,日本自669年第七次遣唐使赴唐后至701年的三十二年间,一直没有与唐朝交往。显然,这一时期罗唐关系紧张,新罗出于对抗唐朝的目的,需要与日本交好2。日本的积极回应只能是对新罗的支持和鼓励,不可能起到相反的牵制作用。然而到七世纪末,罗唐关系已经缓和,而且由于渤海建国等原因,使得新罗更加靠拢唐朝以求共同对付扩张威胁,于是从703年起新罗就成了遣使唐朝最频繁的国家3。与此相应,罗日关系开始趋于冷淡,乃至779年以后最终断绝了与日本的邦交关系4。可是,双方关系尽管冷淡,却没有发生如罗唐战争那样的直接冲突。在我们关照的这一时期,尽管文献记载日本曾有几次征讨新罗,看来都未成行5,因而也不可能造成对新罗的军事牵制。

总而言之,新罗完成了自己的统一事业,并合了半岛三韩地域,没有也无意于北上占据本非三韩的高句丽故地。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6,渤海国仅只据有一部分高句丽旧地。因此,所谓“统一新罗与渤海国的相互敌对很像一个被分割国家的南北两部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解。顺便说一下,新罗统一在历史上的作用决不应该因此而被贬低,如韩国学者李基白所说:“毕竟是统一的新罗的领土和人民,在那里形成的社会文化构成了后来朝鲜历史的主流。”7这在韩民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附志: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三至十四世纪中国历史的多元文化环境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2005-4-7完成于北大畅春园

(原刊《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

1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33页注161。

2参[日]福田忠之《试论金马渚的高句丽政权与新罗的半岛统一》,北京大学历史系2003级博士研究生东北亚古代史读书报告之二,4-5页。

3参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13页。

4参[日]福田忠之《古代日本华夷思想与唐代东北亚国际关系——以日本与新罗关系为中心》(未刊稿),32、53页。5参马一虹《八世纪中叶之渤海与日本的关系——以762年渤海第六次遣日本使为中心》,《国学院大学大学院纪要(文学研究科)》第29辑抽印本,1998年3月,261-81页;滨田耕策《渤海国兴亡史》,东京:吉川弘文馆,2000年,49-53页。《三国史记》卷八《新罗本纪》第八记载,新罗圣德王三十年(731)夏四月有“日本国兵船三百艘越海袭我东边,王命将出师,大破之。”(98页)但日本史书对此却毫无记载,存疑。

6安史乱后河北藩镇割据,中原、辽东阻隔,难以有效治理,但中央政府并未放弃其主权,如大历八年(773)以七十三岁高龄于洛阳去世的前高句丽末代国王高藏的孙子高震,仍然带有安东都护的头衔。参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7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814页。我想,这恐怕也是唐朝的藩属渤海国即使在安史乱后也只是对辽东进行偷偷渗透,而不敢公开进行占领的原因之一。

7见前引《韩国史新论》,74页。

试论唐朝对新罗佛教及其文化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8-12-02 作者简介:王臻(1969-),男,山东诸城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古代中朝关系史。 第26卷第3期2009年7月东 疆 学 刊Do ng jia ng Jour nal V ol.26N o.3Jul.2009 试论唐朝对新罗佛教及其文化的影响 王 臻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传入中国以后,在唐朝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鼎盛。与唐朝同时代的朝鲜半岛上的统一新罗,积极借鉴唐朝佛教发展的成果,创立了与唐朝类似的宗教派别,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佛教大师,新罗佛教在朝鲜佛教史上谱写了最辉煌的篇章。并且,新罗在汉字、汉文学、天文学、印刷术、建筑风格、雕塑绘画艺术等方面,也深深地打下了唐朝佛教文化的烙印。 关键词:唐朝;新罗;佛教;文化;影响中图分类号:I 3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09)03-0006-05 一、深受唐朝影响的新罗佛教派别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宗教和哲学,它对东方世界的宗教、文化、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传佛教于公元前五世纪产生于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1](P4) 。佛教产生后,影响力颇大,迅速传入别国和地区,其中中国和朝鲜半岛也先后输入了这一宗教。 在中国,佛教是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交替时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内地的。史载,公元前2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2](魏志·东夷传),这即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此后,整个三国时代,佛教的流传都是微弱、缓慢的;南北朝时期,佛教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唐朝,佛教达到 鼎盛。 唐朝时期,佛教传播派系众多,主要有八宗:其一为三论宗,隋代吉藏创立,后流传于唐,以所谓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正道为其法义,称之为三论宗;又因其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法性宗。其二为天台宗,创始人是隋朝的智颛,后隋唐之际的灌顶弘扬该宗。因智颛曾率弟子居于天台山,故名;又因开宗和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为《法华经》,故名法华宗。其三为净土宗,创始人是善导。该宗认为佛所居住的现实世界是“净土”,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因而人们应该求往生净土。其四为唯识宗,唐玄奘赴印求法,回国后创立了中国佛教的唯识宗,因玄奘长住长安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该宗宣扬一切事物“唯识”所变的观点。其五为律宗,唐僧人道宣创立,主要是研习及传持戒律。其六为华严宗,创始人法藏,以《华严经》立宗。其七为密宗,梵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华翻译传播形成,其教义认为法身佛大日如 6

唐朝试题)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 【和同一家】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制度创新】 (3) 根据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 材料三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4) 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开放交流】 材料四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均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 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 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 ⑴“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列举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① (请例举2例)

高中历史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案

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对封建王朝产生的作用,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及其影响,唐太宗的自我评价。 过程与方法:分析讲解、材料解析、问题探究、课堂讨论、情境再现、史料研习、总结归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归纳唐太宗在政、经、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诸方面的政策,全方位认识其治国方略及其借鉴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难点: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及对当时的影响和后世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历史剧“贞观之治”的主题曲 ——引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 设问:同学们对唐太宗的了解有多少? 简介:唐昭陵,昭陵六骏等历史遗迹 让我们透过今天的历史遗迹,拨开层层云雾,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伟大帝王,还有那些值得后人品评的历史业绩。 (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玄武门之变(626年) (阅读) (二)贞观政绩,流芳千古(唐太宗为帝——朝,确如其名——世民——济世安民)1.表现:

材料概括: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2.原因 主观上:唐太宗雄才大略、个人作用 1)政治上:①统治思想: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坚定民惟邦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用人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选官不避亲仇——提拔魏征 虚怀内谏——听取魏征直言 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 ③完善三省六部制 ④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比《隋律》减少160多条死刑 (以民为本) 2)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强调“存百姓” 3)文化上:文德治国,崇仁厚尊孔——通过科举制延揽人才 客观上:隋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主要动力 (三)开明的民族政策 1.唐初概况:边境不稳 当时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北方的突厥、西部的吐蕃、南部的南诏,还有东北的靺鞨等等,特别是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唐高祖时为稳定中原政权,曾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唐太宗时随着中国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开始着手民族关系的调整。 2.统治方式: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 具体表现: ①武力征服:(战而后和) 突厥:东突厥:武力征服,设羁縻腐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剌史、“大可汗”册封西突厥:武力征服,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 ②设置机构 ③册封 ④和亲 吐蕃: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影响吐蕃 公元638,吐蕃曾大举进攻唐朝,遭大败,松赞干布对唐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请求与唐通婚。 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远嫁吐蕃。 3.民族政策及积极影响 民族团结的政策,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等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

新罗与隋唐

新罗与中国的文化交流 王金林(2011110179) 一.新罗时期与中国历史朝代对照 新罗(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 1. 据《三国史记》记载,新罗公元前57年由朴赫居世居西干在金城(今韩国庆州)创建。 2. 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称为统一新罗 历史学者传统上将新罗的历史分成三部分:早期(公元前57年-公元654年)中期(公元654-789年)和晚期(公元780-935年)。 二.新罗时期地图 三.新罗与中国政府间的交流起步较晚 1.起步较晚的原因:①地理位置。新罗处于朝鲜半岛的东南。②当时受到倭军的困扰无暇顾及外交。 2. 新罗与隋朝政府的交流不密切。 ①新罗与隋的联系开始于开皇十四帝(594)“新罗王金真平遣使贡方物,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 ②596,602,603年新罗均遣使与隋通贡。《朝鲜通史》 3. 新罗与唐朝之间的政府交流频繁。 在唐初的621~668年的48年中,新罗向唐朝派遣使团32此,唐朝向新罗派遣使团10次。

4.新罗与唐朝之间的政府交流频繁的原因。 ①当时朝鲜处于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鼎立的时期,新罗面临被高句丽和百济兼并的危险。所以积极与唐朝来往,借以获得唐朝对自己的保护和支持。②吸收先进文明成果,促进自身发展。(在国内提出“花郎道”精神,培育青少年,提高国民素质) 5.唐朝与新罗军事方面的合作 ①660年,唐朝和新罗联合将百济灭亡。 ②668年,唐朝和新罗联合将高句丽灭亡。 四.隋唐与新罗的经济交流 1.交流的主要形式 ①官方贸易:朝贡—奢侈品交换 新罗→唐朝:人参,牛黄,果下马,各种鱼类…… 唐朝→新罗:金银器,丝绸,《道德经》,《佛经》等书籍。 ②民间商人贸易交流 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贸易,以海路为主。 代表人物张保皋,他不仅官居要职,而且拥有庞大的商业船队。从事新罗,唐朝,日本三国间的贸易。 2. 新罗坊及来唐从事其他职业的新罗侨民 8~9世纪,在唐的沿海地区形成了许多以新罗商人为主的新罗侨民的聚居区—新罗坊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纪》中保留了大量关于新罗坊的资料。 新罗坊的设立对于唐罗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育方面交流 1.唐朝对留学生采取特殊照顾政策,允许外国留学生参加中国科举考试。 2.在登州城南街,专门设立‘新罗馆’。 3.代表人物:崔致远 4.教育方面的交流同时促进了唐罗两国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促进了新罗汉文学的发展。 六.佛教方面的交流 1.佛教自前秦从高句丽传入新罗后,528年得到了新罗的正式承认。赴华的求法僧得 到了新罗政府的重视。如:新罗真平王二十三年(601),命法师安含学法于隋。僧圆光自唐还国。《海东高僧传》 2. 代表僧人:圆光,此藏,义湘,圆测等。之后的还有慧超,无相等。 七.政治制度交流和经济制度交流 1.新罗的政治制度是参照中国的制度建立的。 ①在唐朝建立前,新罗已于503年仿中国定国号。520年制丧服法,颁示律令。536年建年号。 ②唐朝建立后,新罗对汉文化积极吸收。 649年改章服,650年行中国年号。 ③中央行政机构方面,仿唐中书省蛇执事省,为全国行政机构。仿唐内侍省设内省,管理三公王族事务。仿唐御史台设司正府,弹劾官吏。 ④地方制度方面,建立州郡制,全国设九州,并将九州名字改为汉式名字。 2. 经济制度 新罗仿唐均田制实行丁田制,仿唐实行祖庸调法和户籍制。 八.儒学方面的交流 这一时期,在新罗占统治地位的是花郎道思想。儒学开始只是花郎道训练的一种补充,随着新罗的统一,政府需要儒学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在之后的682年设立国学,讲授五

日本向唐朝学习的内容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除医师、画师、乐师及各类工匠外,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 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乃至风俗习惯等,皆为朝鲜、日本广泛吸收。 在东亚文化圈内,居于优势地位的唐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因此,广泛摄取唐文化是其他东亚国家的主流倾向。日本、朝鲜等国学习唐朝文化的目的是:一是学习和引进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与长处,弥补自己之短处;二是学习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与长处融汇到自身的文化中去,从而既保持传统文化,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以及能够持续进展的先进文化。 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11111111111111111111112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因为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222222222222222222222的帝国,大唐盛世时期,首都长安更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搞“对外开放“的历史时期,现在国外的“唐人街”就是哪个时代文化交流,中国人定居所遗留的实物见证。连很多外国人直到现在还习惯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可见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唐朝与朝鲜、日本以及和333333333333333东南亚、南亚各国都有深广的经济文化交流,如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文化受到唐朝文化的巨大影响,其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衣服、茶道)、钱币铸造、文字都和唐朝接近。唐王朝和中亚诸国的友好往来以及对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唐王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唐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历史贡献。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中国历史:唐朝时期战争年表 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至七年(624年)三月唐统一的战争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太原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五月李渊之女李氏等起兵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西河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六月张纶攻离石等郡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八月至九月河东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九月刘文静击降屈突通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击灭薛举父子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仁杲击唐弼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击薛仁杲扶风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姜謩、窦轨与薛举长道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举击刘世让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王师仁击稽胡富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窦轨击稽胡宜君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薛举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轨击灭突厥阙可汗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仁杲攻唐宁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刘感与薛仁杲泾州、细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常达击薛仁杲宜禄川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二月马元规攻取安陆、荆州、襄州之战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李建成、李世民进逼东都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唐击朱粲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蔺兴粲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唐攻尧君素河东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罗艺击窦建德幽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庞玉击旁企地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王世充围谷州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盛彦师伏歼李密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高开道击李景北平之战 唐武德元年(618年)末宇文化及攻魏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正月李神通击宇文化及魏县、聊城之战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击宇文化及聊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张孝珉袭汜水城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至三月王世充攻谷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邢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李厚德兄弟击王世充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杨则击梁师都灵州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邓暠击高开道之战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至五月王世充攻义州之战

试析唐朝中后期的新罗奴婢问题

2015年11月第 48卷第6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 Nov.2015 Vol.48 No.6【中朝韩日文化研究】 试析唐朝中后期的新罗奴婢问题 朴延华,黄 灿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转向衰落,与此同时,新罗也进入后期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种形势带来的变化之一便是唐朝与新罗间官方朝贡贸易的衰落和民间走私贸易的兴起,新罗奴婢问题便是民间走私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副产品之一。唐朝中后期社会出现的大量使用新罗人为奴婢的现象一度引起了新罗的不安,唐朝也数度下诏解决该问题,两国围绕此问题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交涉,其中,薛平和张保皋二人对于新罗奴婢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唐朝;新罗;奴婢;薛平;张保皋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章编号:1009-3311(2015)06-0053-07收稿日期:2015-08-01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专项资金项目(012015012 )作者简介:朴延华,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博士。 目前, 学界对唐朝与新罗关系史的研究方面,成果颇为丰富,但对于唐朝中后期新罗奴婢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虽有论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新罗奴婢问题,但多集中于对在唐的新罗人活动、唐罗贸易往来、张保皋其人其事等论题的研究方面。笔者拟对新罗奴婢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解决进行分析考察,以期有助于了解9世纪上半叶唐罗交流及人员往来的一个侧面,对唐朝新罗人聚居区的形成原因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依据,有助于从一个侧面深入探究9世纪上半叶唐罗关系。 一、新罗奴婢问题的出现 新罗奴婢出现的具体时间,史书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新罗良民入唐为奴,最早见于史书是在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禁以新罗为生口,令近界州府长吏切加提举,以其国宿卫王子金长 廉状陈,故有是命”。①由这道敕令可知,新罗良 民流入唐朝为奴婢的现象在816年即已存在,这种情况可能比较严重,因而被入唐宿卫的新罗王子金长廉所注意并上书于唐宪宗,这才有了这道禁止以新罗人为奴婢并要求近界州府的官吏对此事多加注意的敕令。然而,旨令下达给何处官吏、其中的近界指的是何处犹未可知。另外,《三国史记》中有宪德王九年(817年) “遣王子金张廉,入唐朝贡”②之记载,金张廉与金长廉一字之差,817 与816有一年之别,究竟是史书记述有出入还是二者本非同一人,亦未可知。 第二次提及新罗奴婢一事的是平卢节度使薛平。长庆元年(821年) “三月,平卢军节度使薛平· 35·①② [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条。[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卷十,新罗本纪,第十条。 DOI:10.16154/https://www.360docs.net/doc/1117303948.html,22-1025/c.2015.06.013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 大唐盛世冀教版课后练习第六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3课大唐盛世 冀教版课后练习第六篇 第1题【单选题】 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中宗统治后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朝时,我国文化辉煌,名人辈出。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任用姚崇等贤臣为相 B、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游学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D、鉴真——东渡日本,创制日本文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悲”的是( ) A、盘庚迁殷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巾起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唐高宗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15年《中小学生守则》第9条勤俭节约护家园;古人也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言,下列人物中倡导节俭的有( ) ①隋文帝②隋炀帝③唐太宗④唐玄宗

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王小甫 【提要】本文研究认为,统一新罗并合了朝鲜半岛上旧属三韩的地域,没有也无意于北上占据本非三韩的高句丽故地。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主体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渤海国仅只据有一部分高句丽旧地。所谓“统一新罗与渤海国的相互敌对很像一个被分割国家的南北两部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解。 【关键词】新罗唐朝辽东高句丽大同江 英文提要:Incorporated the regions as three Han nations of old time, the Unified Silla had not ambition to occupy the old territory belonged to Koguryo in the Korea Peninsula. The old territory of Gaogyoli located on both banks of the Yalu River was the Liaodong region of China in all the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AD 618-907). It is a misreading of the history that the Unified Silla and the kingdom Bohai were just like two parts of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in one country. 统一新罗(668-935)时期,其北部边界长期保持在从大同江界线到江原道德源附近1。直到王氏高丽(918-1392)初期,这一状况仍然变化不大2。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有人认为:“新罗统一三国后,当时由于新罗统治者对高句丽旧领土的消极态度,停止了向大同江以北地方活动”3。也有人认为:新罗“统一了原百济的全部疆土和原高句丽的大同江以南地区”,但“未能完全实现它在战争初期所期望的统一三国全部领土和居民的目的。这是它一开始就引进企图侵略朝鲜的强大敌人唐朝侵略者作为自己的‘同盟者’的严重错误所造成的后果。”4我们知道的实际情况是,所谓“原高句丽的大同江以南地区”就是在唐、罗刚刚联手消灭高句丽,新罗就发起历经八年(669-676)的驱逐唐军战争而最终获取的5。唐朝同盟者的身份未能阻挡新罗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对其发动进攻。显然,新罗北界止于大同江的原因不在唐朝的政治军事实力,而在于新罗自身,在于“新罗统治者对高句丽旧领土的消极态度”。也就是说,新罗原本就不期望“统一三国全部领土和居民”,它要统一的只是半岛旧有的三韩(辰韩=新罗、弁韩=伽耶、马韩=百济)故地6,所谓“原高句丽的大同江以南地 1参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贺剑城译《朝鲜通史》上卷,三联书店,1962年,52页;(韩)梁泰镇《韩国的国境研究》第二章第二节《三国时代的国界》,汉城:同和出版公社,1987年,68-71页;(韩)李基白著,厉帆译《韩国史新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3页。 2参(韩)崔万基等编《(高等学校)历史附图》,汉城:教化社,1997年,19-20页;(韩)金渭显《契丹的东北政策》第四章第二节《经略高丽》,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年,75-8页。 3见上引《朝鲜通史》上卷,54页。 4见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延边州翻译组译《朝鲜通史》上卷(第一分册)第六章第一节《新罗统一百济的全部疆土和高句丽的南部地区》,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210页。 5参黄约瑟《武则天与朝鲜半岛政局》第一节《唐高宗朝末年外务》,收入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中华书局,1997年,61-4页;上引《朝鲜通史》上卷,47-50页;拙编《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0页;上引《韩国史新论》,72-4页。 6韩国学者金渭显在论述王氏高丽的北进政策时说:“太祖(王建)在统一三韩后,正想挥师北进,不意得病崩殂”,其根据是《高丽史》记《太祖遗训》云:“朕赖三韩山川阴佑以成大业,西京水德顺为我国地脉之根本大业,万代之地,宜当四仲巡驻,留过百日,以致安宁。”(转引自金渭显《契丹的东北政策》,77页)可见迄王氏高丽统一时,其

浅谈唐朝服饰纹样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下)

浅谈唐朝服饰纹样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下) 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会有其自己的特色,包括服装也都有各自的特点、特色。就像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苏格兰的方格裙、英国皇家卫队的猩红色紧身短上衣以及那顶高高的熊皮帽。这些都体现着服装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传统纹样对文化的象征的影响,而且这样的文化奠基和古典的自然美也时刻准备着让人们进一步去探索。 说到传统纹样就不得不说一下日本的和服文化,因为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占大多数的图案和花纹是组成服饰的主要部分,而且传统服饰也体现出了民族的精气神,也是一种政治的体现、文化的传承以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审美特点的发展。纹样这一艺术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到了秦朝统六国后开始逐渐统一,随着时代的变迁,纹样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升华,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较它涉猎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没有可以与之并论的更不可能被其他的形式所代替。早期的日本尤其是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辟邪是纹样的特色之一。但随着人文主义意识的发展,其艺术形式有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如自然的山川河流、地方的风土人情、鬼神以及吉祥的祈求等。

通过早期的绳纹、弥生、古纹等图案纹样发展之后,因为中国佛教的东渡,使得日本走出了条神话、自然与现实相结合、创新思维不断发展的特点,开始了形式到内容的艺术新征程。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转移到与现实世界相符的艺术特色,以及简单美到美轮美奂的新图案。在这期间,中国唐代的风格正在一点点的改变,日本在六世纪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时其,“孔孟、浮屠之教,文字诗赋,法令衣冠,琴棋书画,吃茶插花,拳法百技,不待于中国者盖希也。”此类表述都能够形象准确的表现了在日本文化的发展中大量借鉴并保存了传统的中国文化。这一点在艺术文化上的表现主要是日本的图案纹样也同样形成了“店风”,在这一阶段中很多艺术作品是以唐朝作品为师,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选用题材都能够明显的体现出来。后来的“和风”“洋风”渐渐引入,日本开始尝试新的风格创作。到了二十世纪初期,日本把“图案”一词引入中国,从这点上来说日本的进步发展与中国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的艺术历史,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图案、造型以及构图的变化和色彩的搭配,原创性是非常强烈的,其风格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点,这是日本的图案纹样在借鉴了唐朝时期传统的文化以后,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纹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的装饰性以及美感。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节点如下:①传统纹样的演变

唐朝时期的成语大全

唐朝时期的成语大全 词目:英声欺人 发音:yīng shēng qīrén 释义: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出处: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声欺人耳。” 示例:总观他的历史题材的剧本,都是针对当时政治形势,有的放矢,不拘泥于历史事实,而随意发挥,虽云自我作古,却非~。 ★茅盾《化悲痛为力量》 地貌千奇百怪,想了解一下关于地貌的成语吗?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词目:矫世厉俗 发音:jiǎo shìlìsú 释义: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同“矫世励俗”。 出处:明·唐顺之《莆田林氏先墓表》:“矫世厉俗、捐私奉公、崭崖狷洁之行,可以无谴诃憎疾于鬼神,然或不免谴诃憎疾于人。” 词目:画荻和丸 发音:huàdíhuòwán 释义: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出处: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但要写母爱,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如推干就湿、画荻和丸之类,都是儿女小时的事。” 词目:风驰草靡 发音:fēng chícǎo mǐ 释义: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同“风行草靡”。 出处: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敦煌公至T,所过诸县及诸贼界,莫不风驰草靡,裹粮卷甲,唯命是从。”

词目:裁心镂舌 发音:cái xīn lòu shé 释义: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出处: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词目:英声欺人 发音:yīng shēng qīrén 成语的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以下是一篇关于时间的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释义: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出处: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声欺人耳。” 示例:总观他的历史题材的剧本,都是针对当时政治形势,有的放矢,不拘泥于历史事实,而随意发挥,虽云自我作古,却非~。 ★茅盾《化悲痛为力量》 词目:英声欺人 发音:yīng shēng qīrén 释义: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出处: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声欺人耳。” 示例:总观他的历史题材的剧本,都是针对当时政治形势,有的放矢,不拘泥于历史事实,而随意发挥,虽云自我作古,却非~。 ★茅盾《化悲痛为力量》 词目:英声欺人 发音:yīng shēng qīrén 释义: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历史趣谈唐朝和朝鲜的关系 新罗国因唐朝帮忙而统一朝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唐朝和朝鲜的关系新罗国因唐朝帮忙而统一朝鲜 导语:隋朝的时候,隋炀帝三征高丽无功而返。唐太宗征高丽也是无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丽的下场和隋炀帝相同。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那个地方太冷,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三征高丽无功而返。唐太宗征高丽也是无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丽的下场和隋炀帝相同。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那个地方太冷,交通不便。唐高宗时,一开始打高丽也多次失败,曾派唐朝的名将苏定方带领猛将契苾何力多次征讨,以苏定方之能耐,虽然把高丽军打败了无数次,但最终都因为天寒路远,功亏一篑。于是唐高宗改变了外交策略,远交近攻,联络新罗去攻高丽和百济。 唐高宗娘兼老婆的武则天掌权时,派薛仁贵和李勣最后一次往伐,当时李勣已经73岁了,高龄挂帅出征,终于把高丽给灭了。灭掉高丽之后,高丽的王族勋臣这帮人就迁入中原,搁在山东,最终融入汉民族。后来朝鲜历史上又出现一个高丽王朝,那个高丽王朝是当地朝鲜人建立的王朝,跟这个高丽完全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打着高丽的旗号而已。唐朝还跟新罗联手去灭百济,唐罗联军一共是19万,其中唐军15万,新罗军4万,所以主要是唐军灭的百济。今天韩国人供奉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李舜臣,那是抗日的,确实值得供奉,还有一个叫阶伯将军,韩国有很多他的画像、铜像,相当于韩国的文天祥,他就是百济的大将。当唐罗联军19万进攻百济的时候,百济王都投降了,就阶伯率五千勇士抵抗,最后全军覆没,战死沙场。 新罗是在唐王朝的帮助下,完成的统一,所以新罗跟唐朝的关系就非常的友好。新罗王朝的领土,不是今天全部的朝鲜半岛,当时唐朝和新罗的边界并不在鸭绿江,而是应该在大同江。今天的平壤以北,在当时还是中国的土地。中国皇上一过生日,新罗的女王都给皇上绣 生活常识分享

唐代的中日音乐交流对日本的影响

摘要古代国家之间音乐文化的互相交流,都是亲善的、友好的、共同繁荣的互相交流。它绝不同于经济上的交流,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更不同于政治上的交往,往往隐藏着利用、控制,乃至侵犯、掠夺的企图。 中日两国的音乐交流在日本的弥生时代就已开始。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是中国音乐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在日本,遣唐使着重学习唐朝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歌舞艺术并进行相关交流活动;在日本宫廷内部,也仿照唐朝的礼乐制度内教坊等掌管音乐的机构,同时大量引进唐代的乐器、乐谱、乐书等。可以说,中日的音乐文化交流,使日本音乐极大地丰富和繁荣起来。最终成为日本民族历史文化中一道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风景线。 关键词中国,日本,古典,音乐,唐代 唐代的中日音乐交流对日本的影响古代国家之间音乐文化的互相交流,都是亲善的、友好的、共同繁荣的互相交流。它绝不同于经济上的交流,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更不同于政治上的交往,往往隐藏着利用、控制,乃至侵犯、掠夺的企图。基于这个视角,来追溯和探索中日两国之间的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的历史渊源,是很有意义。本文将论述中日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中日音乐在唐代的交流与互通等。 1中日音乐的特点 1.1中国音乐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历史也源远流长。中国音乐的乐音具有带腔性,即每个乐音的固定的音高外,音与音之间是过渡、递变的关系。同样,中国音乐的特点也特别鲜明,具有自成体系的审美观念。它突出的表现为讲究作品的意境、气韵,强调创作的神妙、风骨,注重表述中的道情、理趣,推崇表现的含蓄、婉曲,喜好艺术形式的中和、适度。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中国音乐的乐音具有带腔性,即每个乐音的固定的音高外,音与音之间是过渡、递变的关系。 二、中国音乐的调式多种多样,有宫、商、角、徵、羽五种。每种调式的的音阶又可分为五声,六声,七声三类。其中,宫、徵调式的色彩比较明亮,羽、角调式的色彩比较暗淡,商调式介于两者之间。 三、中国音乐的节拍节奏具有较大的自由性,旋律的表现突出,几乎包括了音乐的所有内容。 1.2日本音乐的特点 日本同其他各个民族的音乐一样,拥有与其民族历史一样悠长的历史,并在此过程中以惊人的包容度陆续吸纳了中国、印度等国音乐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日本人喜好较为广泛的音色变化,尤其在音乐中,对于许多没有特定音高的音色非常的重视,非常讲究。日本音乐的特点如下: 一、日本人对于音乐的品味,喜好较广泛的音色变化,尤其在音乐中们对于许多没有特定音高的音色非常重视,例如在吹奏尺八的时候,开始的气音,代表着风吹树叶摇曳的声音,非常的讲究。 二、日本的旋律种类放多,十分难以归纳,一般而言,常常会对短小的动机反复,乐曲结束的乐段,常常是重复开始的乐段,某些特定的动机,在其戏剧音乐中,会代表特定的角色、意义或气氛。在大多数的声乐当中,有十分浓厚的装饰音。 三、日本音乐旋律喜欢使用4度,也是常见的特色,不同乐器合奏合唱是以异音齐奏的方式。最常见的日本音乐形式有类似于中国的序-破-急3个步骤,序指的是乐曲开始的乐段,接下来的破,速度逐渐增加,急乐曲的速度达到最高点,只有在终了前才将速度放慢。 2 唐代音乐对日本的影响 我国和日本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展开音乐文化的交流,而在我国的唐代时期,尤其是日本的圣德太子(574——622)摄政时期开始,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日本曾先后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到我国来,其中每个使团都设有音乐长、音乐生,他们在我国学习我国的音乐,并且又把我国的音乐带回到日本,从而使我国音乐在日本国土上得以广泛的流传,并对日本的音乐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对中日音乐在隋唐时代的交流进行一些介绍。 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从唐代贞观年间开始是中国音乐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在日本,遣唐

唐朝时期的物价

唐朝时期的物价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开元之治是唐朝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治国初期,以开元作为年号,那时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后世史学家称其为开元之治。 1.任用贤能 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改革吏治 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玄宗亦将全国分为十五道,于各道置采访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而在选拔人材方面,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3.发展经济 玄宗于这段时间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后宫的奢靡之风。他并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因为这些措施,唐朝的财政变得丰裕,而且全国的粮仓充实,致使物价十分廉宜。天宝元年(742年),大唐帝国的人口约4891万人。杜佑的《通典?食货典?历代盛衰户

口》记载当时盛况:“米斗至十三文,青(治所在今山东青州)、齐(治所在今山东历城)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疋二百一十二文。东至宋(治所在今河南商丘)、汴(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治所在今陜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治所在今湖北江陵)、襄(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北至太原(今属山西)、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4.提倡文教 玄宗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5.对外军事 玄宗采纳张说之提议,实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渐废弛的府兵制。在公元722年,他亲自挑选府兵及壮丁共12万人作为京师的宿卫,并称为“彍骑”。而他亦于边疆地带设置十大兵镇,以节度使节制,作为统治异族与巩固边防的措施。 6.与贞观之治之比较 贞观之治时,唐朝百废待兴,虽有所治绩,但距“辉煌”还颇远。但当时唐朝正值方兴未艾之际,因此虽历经政变,仍然应付自如。而到了开元之治时,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已臻于鼎盛,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已处于盛极而衰的边缘,因此已开始出现腐朽的现像,在遇到变乱时,即无力回天,结果走向灭亡。

《大唐盛世》习题

第3课大唐盛世 一、选择题 1、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它凿山而居,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原封未动,请你推测:“一男一女两朝皇帝”指的是()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高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这句话涉及到那两个皇帝()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要了解武则天时期的历史,你可以参阅哪部历史文献() A、《史记》 B、《后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4、一位生活在武则天时期的商人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经运河到杭州去游览 B、参加武举考试一举成名 C、陪同朋友拜访名相狄仁杰 D、有人送他一本《红楼梦》 5、有人说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下列是小明对于贞观遗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史学家对贞观之治的评价 B、贞观时期的成绩在武则天时期得到巩固 C、说明贞观之治的成绩被后人所遗忘 D、武则天统治时期把贞观时期的全部成就彻底抛弃 6、开元之治是史学家对哪位皇帝政绩的评价()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7、唐朝户数从贞观时期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的841万户这是()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8、小赵从历史辨析栏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找出与历史史实不相符的一项() A、唐朝时有人竟大运河有余杭到洛阳经商 B、某大臣提出有利于朝政的建议被唐太宗采纳 C、西汉时有人用电子邮件与友人沟通信息 D、唐玄宗时有人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 9、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同点()

唐代海州与中日韩的交往

唐代海州与中日、中韩交往 朱鉴秋 连云港地处江苏省北端、海州湾南岸。连云港市古称海州,是一个河海通达、交通便捷的沿海城邑。由此沿海岸向北,可达青州、莱州和登州;向南可至楚州、扬州。在唐代,日本、韩国与中国的交往十分频繁,这些交往与海州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唐代是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日本政府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频频向唐朝派遣使者,称为“遣唐使”。从公元7世纪至9世纪,日本派至中国的遣唐使有18次之多。随同遣唐使到中国的还有不少日本留学生和学问僧。其中最有名的留学生是阿倍仲麻吕,他的中国名叫晁衡。他是在公元717年随第9次遣唐使团来到中国的,在中国学习三四年后,和中国的太学生一样,经考试,在唐朝政府中当了官。由于他主要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与当时的大诗人李白、王维等都有交往。公元753年,阿倍仲麻吕辞别了生活35年之久的中国回日本,当时王维等还写诗为他送别。阿倍仲麻吕当年农历十一月与唐朝鉴真大和尚同一批乘船从长江口黄泗浦出发,但乘的不是同一艘船。结果鉴真所乘之船顺利地到了日本,而阿倍仲麻吕所乘之船却遇到了大风,传闻遇难了。消息传到长安,大诗人李白写了《哭晁卿衡》来悼念他。其实阿倍仲麻吕的船是漂到了安南,后来阿倍仲麻吕又从陆路回到长安继续当官,并终老于中国,而李白的诗却成为千古绝唱。李白的诗写道: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句中的“苍梧”,是指海州的苍梧山,就是现在连云港的云台山。这表明阿倍仲麻吕所乘之船从长江口驶向日本时,是航经海州附近海域的。 唐朝与日本的海上交通,一般有北路、南路之分。所谓“北路”,即经朝鲜半岛渡海往返;所谓“南路”,即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到日本九州岛。凡从日本出发依“南路”开往中国的船只,包括遣唐使,一般先在博多港(今日本福冈县福冈市)停泊,再从筑紫的西岸南下,经过南岛,横渡东海,到达扬子江口的扬州或明州;或从筑紫的值嘉岛(即五岛列岛及平户岛)的附近横渡东海,航向中国。当时,往来于东海之上的中日船只,都尽可能利用季风。由中国到日本,一般应在六七月份,海上刮西南季风;由日本来中国,则应在八九月间,借助海上的东北季风。在其他月份航行时,也要注意风向,以减少风险。上述阿倍仲麻吕之船十一月份离开长江口,被西北季风吹离航线,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在唐代中日关系中还有一位日本人值得一提,他就是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圆仁俗姓壬生氏,于公元838年随第18次遣唐使团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求法巡礼9年多,于公元847年返回日本。圆仁著有《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四卷,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到中国的所见所闻,是记述唐代中日关系的重要著作。书中不仅对当时中日两国之间交通往来情况及唐朝的风俗仪式、典章制度等都据自己的见闻予以记录,并且还录有当时往返书简、牒文等,因而史料价值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