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公开课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公开课ppt课件_0
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dēng guàn
登 /鹳
què lóu
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áng
黄
hé
rù
河∕入
hǎi
liú
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楼楼 尽尽 层层
dēng guàn
登鹳
què lóu
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
huáng
黄
hé
rù
河∕入
hǎi
liú
海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yì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
更欲黄白登 上穷河日鹳 一千入依雀 层里海山楼
依依 黄黄
一读解词: 画出表示景物的词,想一想,
你能看到什么? 一读一解词
二读解句: 想一想每一句诗的意思。读
三读解诗: 把四句诗连起来,想一想这
首诗是什么意。
一读解词:画出表示景物的词,想一想, 你能看到什么? 二读解句:想想每一句诗的意思。 三读解诗:把四句连起来,想一想这首 诗的意思。
楼目流尽 。,。,
诗意的唤醒案例:(二年级的《登鹳雀楼》)(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
诗意的唤醒案例:(二年级的《登鹳雀楼》)(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2022-12-15诗意的唤醒案例:(二年级的《登鹳雀楼》)(精选15篇)诗意的唤醒案例:(二年级的《登鹳雀楼》)篇1(导入和初读环节完成后)师:读诗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
现在老师读,你们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老师开始读第一句:白日依山尽,边读,音乐想起,随着音乐老师整个上身以及伸展的双臂边随着画面缓缓下落,一遍结束又接着再这样进行了一遍。
师:小朋友,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太阳下山了。
生:我仿佛看到太阳在慢慢地落下去。
生:我仿佛看见太阳已经落到山那边去了。
师:说的真好呀,太阳下山了,太阳就要没有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生七嘴八舌说的:尽尽......师:对了,这里的尽就是指太阳落山了,就要没有了。
生:我还知道太阳是靠着山落下去的。
师:你真会开动脑筋,对呀,太阳是靠着山落下的,所以诗里说是依山。
师:太阳是怎么落下去的?生:是慢慢的。
师:它为什么落的这么慢?她还想干什么呢?生:它还想看看美丽的风景。
生:它不舍得走。
生:它还想让自己的阳光多照照。
......师:那你能把太阳的依依不舍读出来吗?生读。
个别读,女生读,一起读。
师随机评价(好留恋啊!真是依依不舍!多好啊!多美啊!真是不想走啊!)师:太阳落得那么慢,原来是依依不舍啊!那么站在鹳雀楼上,还能看见什么呢?生:看见黄河流入大海。
师:你能来读读这一句吗?生读(声音比较轻,比较慢)师:哦,我看到了水在慢慢流。
生再读(还是这样轻轻的)师:小朋友都还没有看见过真正的黄河水是怎样流入大海的吧,想去看看吗?生:(大声)想!师: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播放录象:(黄河水汹涌奔腾,奔流不息的流动画面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号子。
)(学生看的很认真,伴随着汹涌的波涛不时发出惊讶声。
)师:看了录象,你还能象刚才那样读吗?谁来读一读呢?生一:黄河/ 入海流。
《登鹳雀楼》公开课.PPT课件
首页
.
2
学习首方页法
.
3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首页
.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句意解释: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 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渐渐西 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 又波涛滚滚 的向大海奔去。
.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句意解释:
要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 楼。
首页
.
8
更欲黄白
上 一 层 楼
穷 千 里 目
河 入 海 流
日 依 山 尽
王 之 涣
登 鹳 雀 楼
。,。,
首页
.
9
相关资料
课文
生字词
பைடு நூலகம்
理解课文 . 古诗新唱
作业 1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 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 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 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 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 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 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蕴含的哲理:
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色,这表现了诗人 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
6
白日: 落山的太阳。 依: 挨着、靠着。 尽: 完 欲: 想要 穷: 尽 目: 眼睛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
的地方
更: 再
.
7
登山鹳雀楼,
看见大阳依着群山 落下去了,黄河的 水正滚溯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更
远的地方,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第一首《登鹳雀楼》【教材分析】《登鹳雀楼》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
《登鹳雀楼》是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高望远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这首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短短二十字,缩万里于咫尺,寓哲理于简言,描绘北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采用字理、图片等认识“依、尽、欲、穷、层"5个生字,会写“依、尽、黄、层”4个字。
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美,背诵古诗。
3.【表达与交流】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4.【梳理与探究】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
【教学重点】字理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任务一:以诗引诗,初识鹳雀楼1.引言: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引出楼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并以清代诗人尚镕的《忆滕王阁》诗句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对楼阁文化的兴趣。
2.猜一猜楼之得名: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鹳雀楼"三个字,并根据字形推测“鹳雀”的含义,例如,从“鸟"字旁推测鹳雀是一种鸟类。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鹳雀的了解,例如鹳雀的体型、习性等。
3.初识“鹳雀楼”:老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对鹳雀楼的整体印象。
例如,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始建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鹳雀楼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成为唐代著名的登高胜地。
1登鹳雀楼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王之涣
第1页
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何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
第2页
一边看课文,一边听朗诵两遍;想想刚 才提出问题。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何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是什么样子?
……
第3页
第10页
学古诗要求七:感悟情理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停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坐井观天 鼠目寸光
第11页
学古诗要求八:背诵默写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第12页
大声读好下面生字,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里位置。
雀楼 依
入欲 穷 目更
学古诗要求一:读准字音 学古诗要求二:读通诗句
自己大声读课文几遍,做到不错读,不 漏读,不重读,不打结。
第4页
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 (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 四大历史名楼遥相呼应,各有千秋,其它三楼 在长江流域,只有鹳雀楼在黄河流域。鹳雀楼 在南北朝时,北周蒲州守将宇文护所建,到元 初方毁,今后一直未得修复。鹳雀楼故址,在 今山西省永济市。
河流入断山。
第16页
第5页
学古诗要求三:知诗人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668年,卒于742年, 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南北, 强自抑制,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在 李白、杜甫还不出时候,王之涣、王昌龄、 高适已经名躁一时。
王之涣存世诗现在只有六首,他作品, 以边塞诗见长,诗境辽阔,激人奋进。
第6页
学古诗要求四:了解字词
添加变通顺
小学语文二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鹳雀楼
入海口
品读诗句
有哪些 景物?
朱德的扁担
zhū dé de biǎn dān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些的景物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怎样的景
象呢?读一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 海流”,想象画面,再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
一说你想象到的画面。
朱德的扁担
zhū dé de biǎn dān
傍晚的太阳靠近山头,慢 慢地落下山,黄河水奔腾 不息地向大海流去。
白日依山尽
白日——指傍晚的太阳 依——太阳靠近群山 尽——太阳落下山了
品读诗句
诗人真的看 到黄河奔流 到海了吗?
朱德的扁担
zhū dé de biǎn dān
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为我们展现了 怎样的景色?
鹳雀楼和黄河入海口有多远
朱德的扁担
zhū dé de biǎn dān
“入海流”写出了 黄河奔流不息的样 子, 展现了黄河入 海的雄浑气势。
品读诗句
“千里目”指诗人想 要 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更 上,一 层 楼
朱德的扁担
zhū dé de biǎn dān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就 必 须 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二上8课
停顿符号我会画
白 日/依 山/尽, 黄 河/入 海/流。 欲/穷 千 里 目, 更/上 一 层 楼。
朱德的扁担
zhū dé de biǎn dān
我会认
lóu
楼
朱德的扁担
zhū dé de biǎn dān
yī jìn
依尽
yù qiónɡ cénɡ
《登鹳雀楼公开课教学实录(通用10篇)
《登鹳雀楼公开课教学实录《登鹳雀楼公开课教学实录(通用10篇)引言:古诗《登鹳雀楼》的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让他们用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诗中的意思,去体验诗中的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美。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希望给在备课的老师一些参考。
《登鹳雀楼公开课教学实录篇1一、谜语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猜谜。
出示猜谜:四四方方,有门有窗,出出进进,人往里藏。
师:根据谜语中的意思,猜个字,谁来猜一猜。
生:床、房……师:不对哦,你再来想想,提醒你们这个字跟木有关系。
生:楼师:对了,你太聪明了。
那这个楼去掉左面,右面是“娄”,我们来玩个生字开花娄加上竹字头是“篓”字;加上‘艹’是“蒌”;加上提手旁是“搂”(搂抱的搂);加上木字旁就是“楼”(楼房的楼,它还可以作为一个姓,知道我姓什么吗?我就姓楼,所以你们可以叫我—生:楼老师师:对的,你们真是聪明了。
可是这些字有表音有表声的字叫—形声字)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诗,学习前我们接着来猜字。
二、初读文本师:出示:日、山、目的甲骨文,让小朋友们猜猜生:日、山、目(师指导这是—象形字)师:这些汉字是祖先创造的,它们蕴藏很多的内容。
出示:雀字的甲骨文,来猜猜它是什么字?生:雀字师:是啊,答对了,雀指的是体型娇小的鸟儿。
这是一个会意字。
你们看看它下面是个锥子部,藏着锥子部的还有哪些字啊?生:准、谁、雁师:汉字好玩吗?楼老师这有写好字的秘诀?想知道吗?生:想师:读字帖(tiè) 认结构找主笔师:伸出手来,一起书写“雀”、“楼”,拿出课前发的书写纸描红一个。
楼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小姑娘(写字姿势端正)的图片,小朋友们比不比。
生:比(提醒写字的姿势)师:有一种鸟的名字也藏着锥子部,是什么知道吗?我来写写:鹳雀楼(板书)师:谁来读一读生1、生2、生3:鹳雀楼师:读的真好,带你们看看鹳雀。
出示图片,边看边说在山西省有一座楼,这种座楼常有鹳鸟出现,所以就叫它鹳雀楼。
《登鹳雀楼》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登鹳雀楼》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登鹳雀楼》,学生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够理解《登鹳雀楼》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能够分析和领会《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运用;3.积累并运用相关的古代诗歌表达技巧;4.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登鹳雀楼》的基本内容和意义;《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运用。
三、教学难点《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运用。
四、教学流程【教学前导】1.将《登鹳雀楼》的相关背景分享给学生,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诗的主题。
2.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听到‘鹳雀楼’这个名字联想到了什么?”【学习过程】1.导入诗歌内容:播放或读诗前,提醒学生聚焦诗作者对登楼所做的抒情描写。
2.课堂朗读:老师首先朗读诗歌,然后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的不同部分。
3.理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登鹳雀楼》,然后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例如:“鹳雀楼高处直达皇室,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诗人会感到迷惘和惆怅?”4.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登鹳雀楼》中的艺术手法,例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用词是否精确生动?诗歌结构如何?5.欣赏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学习并欣赏其他与《登鹳雀楼》相似的古代诗歌,了解不同时期的古代诗歌表达形式和特点。
6.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登鹳雀楼》为题材,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运用课堂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诗歌表达技巧。
【课堂讨论】1.导入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展示他们对《登鹳雀楼》的理解和创意。
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登鹳雀楼》在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重要意义,以及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
【延伸拓展】1.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或进行相关的文学讨论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古代诗歌的了解和欣赏。
2.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学术评论,加深对《登鹳雀楼》的理解和分析。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登鹳雀楼》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点以及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登鹳雀楼》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登鹳雀楼》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学习8个生字,理解诗中生字的意思,学写生字“雀”。
2、落实本课生字词,借助图片理解“白日”、“依”、“鹳雀”等词语。
了解即“入海流”是“流入海”,“千里目”是“目千里”。
了解古诗对仗的特点。
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4、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1、借助诗句体会傍晚黄河的壮观景象。
2、借助古诗体会“站得高,看的远”的道理。
3、默写古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小鸟图和象形文字“隹”。
同学们“隹”是一个象形字,单人旁就像鸟儿的翅膀,里面就像鸟儿的身体(借助“住”识记)隹指短尾巴的鸟,在隹的都上加上“小”(竖钩变成竖)读que,也是指短尾巴的鸟。
能给“雀”组个词吗?2、出示鹳雀图,这就是鹳雀,谁来读它的名字?3、(课件示鹳雀楼图)由于很久以前,鹳雀这种鸟经常喜欢停在山西的一座楼阁上休息,人们就把这座楼称为“鹳雀楼”。
示“楼”词,齐读。
4、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
直到唐代,有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他有一次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楼之一。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吧!3、诗的名字就叫登鹳雀楼,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一)初读古诗正音1、请同学打开书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指名读,正音)提醒“更”是后鼻音。
(二)识记生字1、同学们,这些红色的生字你认识吗?你能记住哪个字?(指名说)(三)理解词义、诗句的意思1、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将你的理解和疑问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指名说)2、出示第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中你理解哪个词语,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指名说)预设学生回答1)、白日指夕阳。
2)、依指挨着。
3)、尽指消失。
3、指名说第一行的意思。
《登鹳雀楼》优秀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课件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 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 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 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 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 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 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 励学Leabharlann 注重学习的过程。”相关资料
学习方法
课文
生字词
理解课文
古诗新唱
作业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 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 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 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 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 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 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23张ppt)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
认结构 找主笔
依 ----------------------
捺不落地
Hale Waihona Puke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yù
欲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yù
欲 想要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二年级上册语文 - 《登鹳雀楼》 (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公开课课件
古诗《登鹳雀楼》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古诗《登鹳雀楼》教案一、教案背景:《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作者内心的壮志豪情。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登鹳雀楼》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登鹳雀楼》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理解《登鹳雀楼》的主题和表达手法。
3. 能朗读《登鹳雀楼》并表达个人感受。
4.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简要生平,激发学生对该诗的兴趣。
2. 讲解与分析(20分钟):a. 分段解读:将《登鹳雀楼》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b. 主题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理解《登鹳雀楼》蕴含的主题,如壮志豪情、向往远方等。
c. 表达手法:解释并讨论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诗歌的美妙语言之处。
3. 听读与学唱(15分钟):a. 鼓励学生朗读整首《登鹳雀楼》,并指导正确的语音语调。
b. 听读欣赏:播放或朗读《登鹳雀楼》的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音韵。
c. 学唱活动:学生分组学唱《登鹳雀楼》的部分诗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诗歌创作(30分钟):a. 向学生展示其他古代诗歌的例子,鼓励他们尝试写一首自己的古代诗歌,可以参考《登鹳雀楼》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b. 提供几个主题或情感词汇,帮助学生展开思维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c. 引导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并鼓励互相欣赏和给予建议。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a.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问他们对《登鹳雀楼》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
b.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歌对现代人的意义,如何把诗歌的美和情感表达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诗歌分析、朗读、创作等环节中的积极性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021年新版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登鹳雀楼公开课课件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 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 所以叫做鹳雀楼。
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 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 名胜。
王 之 涣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 日 依 山 尽,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层 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
语文作业:头组词。
2.在田格本上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入千里目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dēng g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登 鹳 雀楼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教案幼儿园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登鹳雀楼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 了解“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
2. 学习古诗的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3.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在乐器伴奏下,模仿朗读古诗。
4.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作画卷,形象地表达古诗的意境。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约10分钟)教师用图片或简单的语言先向幼儿介绍“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告诉幼儿这首古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和壮丽的场景,并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学习古诗(约20分钟)教师逐句带领幼儿朗读古诗,解释诗句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同时,教师可以播放音频,在乐器伴奏下,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念诗,让幼儿感受古诗的美妙之处。
3. 分组表演(约3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取古诗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简单的服饰和道具,让幼儿更好地还原古诗中的情景。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艺。
4. 创作画卷(约30分钟)给幼儿提供纸和彩笔,让他们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想象,画出一幅能表达古诗意境的画卷。
教师可以在画卷上帮助幼儿标注古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运用画笔和色彩来表达诗意。
5. 总结(约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与古诗相关的音乐,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喜爱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创意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请幼儿将自己的画卷交给教师,教师对幼儿的画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登鹳雀楼”这首古诗为素材,以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在活动设计上,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通过画卷的创作,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二年级上册语文8.登鹳雀楼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1页
第2页
鹳雀是一个鸟儿,样子像仙鹤 。
第3页
第4页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第5页
读读想想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第6页
白日依山尽,
白日依山尽
第7页
•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 干流贯通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 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 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聚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 大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 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 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 河流极少。黄河入海口河宽1500米,普通为500 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普通为2.5米,有 地方深度只有1.2~1.3 米。
第8页
黄河入海流。
第9页
第10页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要想看到更远处 景色, 就 要 再 登 上 一 层 楼。
。
第11页
第12页
楼尽层依黄
木+米+女=楼 人+衣=依 尺+、、=尽 尸+云=层 共+由=黄
第13页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学设计【课前解析】《登鹳雀楼》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
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述了作者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前两句写了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后两句寓理于诗,写了作者的所思。
关注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白日依山尽”是远处的景色,“黄河入海流"是近处的景色。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写了“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下沉,滔滔的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寓理于诗,写了作者的所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胸襟与抱负。
诗中的“千里"和“一层”为虚数,表示“更远"和“更高”。
关注情感:《登鹳雀楼》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阐述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课时目标】1.认识“依、尽、欲、穷、层"5个生字,会写“依、尽、黄、层”4个字。
2.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重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智慧课堂平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古诗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登鹳雀楼)题目中的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它坐落在山西永济市的黄河边上,因为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就称之为鹳雀楼。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黄鹤楼不同时间段的美!)二、品读古诗1.听读。
(请生点击平板上的古诗范读,听一听别人是怎么读的。
注意停顿和正确的读音。
)2.自己试着读一读。
三、生字认读1.同学们,请看平板上的生字,你读对了吗?2.根据正确的读音,再来读一读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
生字词
理解课文整理课件 古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 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 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 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 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 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 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句意解释:
要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 楼。
蕴含的哲理:
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色,这表现了诗人 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整理课件
6
白日: 落山的太阳。 依: 挨着、靠着。 尽: 完 欲: 想要 穷: 尽 目: 眼睛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
的地方
更: 再
整理课件
7
登山鹳雀楼, 看见大阳依着群山 落下去了,黄河的 水正滚溯流向大海。
整理课件
想要看到更远
的地方,就要再登
上一层楼。
首页
8
楼更 目欲 流黄 尽白
登
。上 一 层
,穷 千 里
。河 入 海
,日 依 山
王 之 涣
鹳 雀 楼
整理课件
首页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整理课件
首页
2
整理课件
学习首方页法 3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整理课件
首页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句意解释: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
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渐渐西
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 又波涛滚滚
的向大海奔去。
整理课件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