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约次经

时间:2011-05-29 来源:当代神学辞典作者:点击:1481

次经一词,来自希腊文(ta apocrypha,原意是「隐藏的事物」),包括旧约与新约次经两部分,但多数是指旧约次经而言,若是指新约时代成书的次经,多要特别说明。旧约次经被收入希腊译本的旧约,但在希伯来版本却没有。非希罗化的犹太人不承认它们是正典,它们在教会的地位时隐时显。拉丁文武加大译本(Vulgate,属于旧约的一部分;但在近代英文版本,有时它们自成一组(如新英文圣经),置于旧约与新约中间;有时就完全被摒诸于外。旧约次经的书目,分别是以斯拉续篇(上、下卷)、多比传、犹滴传、以斯帖记补编、所罗门智慧书、便西拉智训、巴录书(另附耶利米书信)、三童歌、苏撒拿传、比勒与大龙、玛拿西祷告文,以及马喀比书(上、下卷)。

教会是透过希腊犹太教(特别是亚历山太)接受旧约次经的。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除了以斯拉续篇下卷外,全部包括在内,并且看它们与旧约其他正典有同等地位。叙事体的次经(以斯拉续篇、多比传、犹滴传,和马喀比书)是混入正典内编排,放在历代志到以斯帖记、智慧书等之内;而玛拿西祷告文则放在诗篇之后;三童歌、苏撒拿传和比勒与大龙(合称作「但以理附篇」),则与但以理书合成一书;希伯来文版本的旧约就完全没有。

同样地,以斯帖记补编与以斯帖记是同属一书,巴录书与耶利米书信,则与耶利米书放在一起。以斯拉续篇(希腊文作以斯得拉)其实包括两卷书︰一书是辑录历代志下、以斯拉及尼希米记一部分,不过三1~五6这部分却是它独有的;二书则来自以斯拉及尼希米记。

这组作品成书的日期,大约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后一世纪;较准确地说,应该是公元前二百年到公元后七十年,亦即是在教会与犹太教分裂之前。在这个时候,旧约的正典已经成立,但仍然有人认为某些晚期作品具有旧约正典的地位,是属于「圣卷」(Writings)的范围。有些次经是用希伯来文写的,如便西拉智训引言一部分,作者的用意大概就是想被接纳为正典了;有些则是用希腊文写(如︰马喀比书下卷),可是连当时说亚兰文的犹太人也不接纳它们。后来希伯来文的旧约正典终于确立了(约在主后一百年),文士抄圣经时就不再抄次经了。但希腊版本的次经仍然留存下来,因为早期教会仍然采用它们。原来早期教会用的旧约圣经是七十士译本*,七十士译本内有什么书,他们就全部接受,对个别书卷的审订,还是后来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新约作者并没有引用旧约次经,他们是否也觉得次经的地位可疑呢?大量引用次经的是教父,尤以罗马的革利免和亚历山太的革利免为然。有学者认为,早期教父常引用次经来论证道成肉身,及神的道(等同耶稣基督)和智慧等。教义是引致犹太人完全弃绝次经的原因。

直到四世纪,教会慢慢接受七十士译本内每一卷书均为正典。希腊和拉丁教父如爱任纽(Irenaeus)*、特土良(Tertullian)*、居普良(Cyprian)*等更是无分轩轾,正典与次经均以同等地位来引用。但从四世纪开始,许多希腊教父开始划分希伯来文的正典,和用希腊文写的次经了,较突出的有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Eusebius of Caesarea)*、亚他那修(Athanasius)*、叙利亚的区利罗(Cyril of Syria, 315~86)、伊皮法纽(Epiphanius,约315~402)及拿先斯的贵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约329~90)等。这时的耶柔米(Jerome)*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与东方教会接触较多,又精通希伯来文;他认为一定要把希伯来文的旧约与其他书卷分别出来,于是引入「次经」一词来指后者。他说希伯来文的旧约是「正典的书」(libri canonici),而次经则是「教会的书」(libri ecclesiastici)。但除了几个教父外〔如︰希拉流(Hilary)和鲁非诺(Rufinus)〕,很多西方教父仍然接纳次经为正典,其中以奥古

斯丁(Augustine)*为着。

东方教父的看法比较不一样,他们仍有好几个世纪是接纳次经的。到了耶路撒冷会议(1672),他们接纳多比传、犹滴传、便西拉智训,和所罗门智慧书为正典,其他则不然。

改教时期,教会全面检讨她的传统,对中世纪教会的旧约尤具批判性,改教大师决意跟随希伯来文版本的圣经,将所有次经拒于正典之外。但马丁路德译圣经时,却收次经于圣经之末(除了以斯拉续篇外),并在「前言」上说︰「阅读它们是有用和有益的」,但他明显地不以次经和正典有同等的地位。日内瓦的圣经译者则承认,「它们对历史知识及好行为是有帮助的」。英国圣公会的三十九条(Thirty-Nine Articles)*指出,次经能帮助教会认识生命和生活的好榜样,「但不能以它们作教义的根据」。天主教的天特会议(Trent, Council of)*亦把次经收在正典内(除了以斯拉续篇),这议案亦为梵谛冈第一次会议(1870)接纳。在英国,1611年版本的钦定本虽有次经在内,后来清教徒在英渐渐得势,在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指出,次经只是人的著作,地位不能与正典相比,这个决定为绝大多数更正派教会接纳。英国圣经公会有一原则,就是不会发行包含次经在内的圣经版本,因此我们今天读到的圣经,就没有次经在内了。

今天次经的地位又怎样呢?对基督教来说,它与正典的地位是明显地划分开来的;但随着十九世纪研究圣经的工夫逐渐深入,学者愈来愈发现它们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从旧约到新约,中间有一个中断的时代,我们要明白新约不少的背景及思想来源,都要借助次经来填补空档,其中尤以会堂的背景、永生观念的兴起、身体复活观念的来源,以及耶稣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背景(如法利赛主义等等),对我们了解新约经文(如︰可十二18~27;徒二十三6~9等),提供了不少帮助。此外,使徒时代许多重要的思想,在新约都没多少背景资料可供参考,如犹太的律法、善行、源自堕落的罪观,以及末世论等,这些题目却是次经较多论及的。我们不会再把次经当作正典来读了,但要深入明白新约思想,次经的研究仍是不可缺少的。

目录

1什么是次经Apocrypha

2权威地位争议

3为什么基督徒不把次经列入圣经中

4为何天主教还要接纳次经呢

1 什么是次经Apocrypha 编辑

次经(Apocrypha,天主教称为Deuterocanon,原文有隐藏、隐秘的意思,引申为神秘经典之意。翻成英文是secondary scripture 即第二正典)是指几部存在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但不存在于希伯来文圣经的著作。或称为旁经、后典或外典。一般认为,这些著作是犹太教抄经士在后期加入,或在翻译的过程里纳入正典。次经不同于伪经,伪经的内容被认是否定基督的救恩,或与圣经教义相违背,或令基督教信仰动摇;而次经只是不被纳为正典的著作。

次经(apocrypha)或称“旁经”(deuterocanonical books)是一批在旧约正典之后出现的犹太典籍或著作,大约完成于主前三世纪至主后一世纪之间。那时犹太人经历乱世,次经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