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资料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洪水成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城市交通系统以及桥梁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性,提高其防洪能力,本次评价报告对市桥梁的防洪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二、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评价的目标是确定桥梁的防洪能力以及日常维护情况,并提出必要的改善措施。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桥梁设计、建设材料、维护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考察。
三、评价方法和过程采取实地勘查和文献资料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桥梁防洪评价。
首先对桥梁进行实地勘测,包括测量桥梁的梁跨、桥墩高度、桥梁底部距离水面的高度等基本参数。
然后,调取过去几年的洪灾记录和水位数据,分析洪水对桥梁的威胁程度。
同时,还调查了桥梁的设计图纸以及维护记录,评估了桥梁设计和维护管理的合理性。
四、评价结果和分析经过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桥梁设计:桥梁的设计符合洪水等级的要求,但在面对较大规模洪水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桥梁的洪水透排能力相对较低,不足以保证较大规模洪水通过,容易造成堰塞和溢流,导致洪水冲毁桥梁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2.建设材料: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采用了优质的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洪能力,但由于建设年限较长,存在一定的老化和损坏现象,部分构件已出现锈蚀、龟裂等问题,需要加强维护和修复。
3.维护管理措施:桥梁的定期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桥梁河床下部存在明显的淤积和垃圾堆积现象,影响了桥梁的排水能力;其次,日常巡查不够及时和全面,导致一些潜在的损坏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修复。
五、改善措施基于对桥梁防洪评价结果的分析1.加强桥梁的洪水透排能力,改善桥梁预留闸孔或者溢流口的设计,增加桥梁洪水排放的通道,以减少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力。
2.加强桥梁的结构维护和修复工作,定期检查桥梁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对存在问题的构件进行维修和更换,防止因老化和损坏引发的潜在安全隐患。
3.加强桥梁及周边河床垃圾清理工作,保持桥梁底部的排水能力,防止洪水在桥梁下部积水和堆积垃圾。
(完整版)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资料
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资料
1、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或者施工图设计报告)。
所提供报告中确保包含各个桥梁的基本情况、设计防洪标准、施工方案、桥型布置等。
如果没有设计报告,也可提供可研报告,但需保证可研中包含上述内容。
施工方案含施工时间、施工导流、墩台及基础施工要点等,桥型布置一般是作为桥型布置图提供。
2、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若没有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用项目所处位置地质情况说明代替。
3、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复印件。
也可以是项目备案确认书,只需要提供复印件。
4、项目建设对范围内的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是否影响。
如有补偿协议,需提供复印件。
5、如项目为老桥改建,需提供老桥建造时的批复文件复印件。
图纸: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此项为整条线路的平面图,标注出各个桥梁的位置。
2、桥位平面布置图
此项为每一座桥梁的平面布置图(含两侧堤防堤顶高程、河滩咼程、河床底咼程)。
3、桥型布置图。
此项为每一座桥梁的桥型布置图,含设计水位、高程标注
一般为立面图,剖面图等。
4、桥址处河道横断面图。
此项为设计部门设计时实测的河道断面,用于方案中复核。
5、工程地质剖面图。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灾频发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工程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能力的评价对于城市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城市防洪水平。
二、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指标1.设计洪水位:桥梁的设计洪水位决定了其能否正常通行和承受洪水冲刷的能力。
应根据历史洪水资料和水文学的分析,确定桥梁所处地区的设计洪水位。
2.桥梁的自清能力:自清能力是指桥梁在洪水来袭时,能否有效清除积水和漂草,保持畅通。
自清能力受到桥梁几何形态和水流速度的影响。
3.抗洪稳定性:桥梁的抗洪稳定性是指其在洪水冲击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抗洪稳定性取决于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强度等因素。
4.抗洪冲刷能力:桥梁抗洪冲刷能力体现了其抵御洪水冲刷的能力。
冲刷会对桥梁的基础、墩台和桥面等部位造成损害,因此抗洪冲刷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三、桥梁防洪评价结果及改进建议1.桥梁设计洪水位符合要求,但需要根据历史洪水事件的数据进行修订,确保洪水位的准确性。
2.部分桥梁的自清能力较差,淤积物和漂草经常阻塞桥梁下部空间,影响了水流通畅和桥梁的使用。
建议在设计桥梁时考虑加大桥梁下部空间,以提高自清能力。
3.部分桥梁的抗洪稳定性不足,易受洪水冲击而破坏。
需要对这些桥梁进行结构强化,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
4.部分桥梁的抗洪冲刷能力较弱,容易被洪水冲刷形成孔洞或破坏桥梁基础。
建议在桥梁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洪水冲刷的影响,采用耐水、耐冲刷的材料和技术,提高抗洪冲刷能力。
四、桥梁防洪能力的改进措施1.完善桥梁设计标准,明确设计洪水位计算方法和要求,确保桥梁满足防洪需求。
2.在桥梁设计中加大桥梁下部空间,提高桥梁的自清能力。
同时,加强桥墩和桥面的防积水设计,避免漂草和积水对桥梁通行的影响。
3.对抗洪稳定性较差的桥梁,进行结构强化,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使用。
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实例
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实例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段改扩建工程跨老王坡滞洪区淤泥河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水文水资源局二OO九年六月目录1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概况 (3)1.3 评价依据 (4)1.4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5)1.4.1 河道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5)1.4.2 天然洪水位计算 (6)1.4.3 壅水计算 (6)1.4.4 河道冲刷计算 (8)2 基本概况 (9)2.1 河道基本情况 (9)2.1.1 河道概况 (9)2.1.2 河道地质情况 (10)2.1.3 水文、气候特征 (11)2.1.4 现有防洪标准及相应的洪峰流量、水位 (12)2.2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他设施情况 (12)2.3 水利规划及实施计划 (13)2.4 建设项目概况 (13)3 河道演变 (13)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3)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4)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4)4 防洪评价计算 (15)4.1 水文分析计算 (15)4.1.1 基本资料 (15)4.1.2 设计洪水计算 (16)4.2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 (19)4.3 桥位河段壅水分析计算 (23)4.3.1与河道交叉断面情况 (23)4.3.2壅水高度计算 (23)4.3.3壅水长度计算 (24)4.4冲刷计算 (25)5 防洪综合评价 (26)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26)5.2与现有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27)5.3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27)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27)5.5对河道防洪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 (28)5.6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28)5.7工程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28)5.8建桥对淤泥河水质及通航的影响分析 (29)5.9工程对环境及水文测验影响分析 (29)5.10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30)6 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30)6.1河道及堤防工程的防护措施 (30)6.2大桥施工期影响的补救措施 (30)6.3工程对防汛抢险影响的补救措施 (31)7 结论及建议 (32)1 概述1.1 项目背景京港澳高速公路作为我国公路运输的南北大动脉,是中部地区承接外部经济辐射、加强区内经济联系的最主要通道。
跨潮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
跨潮河桥梁防洪影响评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洪涝灾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防洪工作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桥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重要桥梁防洪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以跨潮河桥梁为例,详细介绍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过程。
一、跨潮河桥梁简介跨潮河桥梁,是指跨越潮河的公路、铁路桥梁,是连接城市不同区域的重要枢纽。
二、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必要性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是指对新建或改建的桥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使其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发挥较好的作用,并尽可能地减小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桥梁防洪影响评价能够充分了解桥梁所处区域的洪涝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洪措施,以确保桥梁建设对洪涝区域的影响最小化。
2、桥梁防洪影响评价能够使得桥梁建设的工程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为社会经济带来更多的贡献。
3、桥梁防洪影响评价能够通过提供科学数据,来促进桥梁建设的科学规划和科学决策,进而提高桥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三、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实施过程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和依据在实施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时,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目标和依据。
评价目标应根据桥梁所处区域的洪涝情况和建设的规模,确定出桥梁的抗洪设计目标。
评价依据主要包括《建筑抗洪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及建议。
其次还应制定评价指标和方法,如建筑物地下室排涝方案、道路排涝方案、桥梁一级水文模型分析等。
2、开展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重要步骤之一,它能够了解建设地点的洪涝情况、环境条件和建设历史等,为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需要注意安全、考虑可行性、细致入微等问题,以保证勘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洪水模拟和仿真分析洪水模拟和仿真分析是桥梁防洪影响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准确预测不同洪涝情况下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洪水流量,为防洪工程提供科学数据。
防洪工程材料清单
防洪工程材料清单I. 基础材料1. 水泥:用于混凝土构造物的建筑材料,包括地基、墙体和柱子等。
具体使用量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而定。
2. 碎石:用于土方工程和混凝土构筑物中的填充材料,帮助加固建筑结构。
用量根据防洪工程的规模确定。
3. 河砂:陆域和水域中的沉积物,用于土方工程和混凝土的规划。
根据具体所在地的情况而定。
4. 钢筋:用于加固混凝土构造物,提高抗压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钢筋的使用量和规格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而定。
II. 混凝土构造物1. 粗骨料:用于混凝土构造物的制备,提供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用量根据建筑设计和工程规模而定。
2. 细骨料: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配料,帮助提供均匀的混凝土质地。
具体使用量根据混凝土配比而定。
3. 水:用于混合水泥和骨料,形成混凝土糊状物质。
用量取决于混凝土配比和施工要求。
4. 混凝土添加剂:如减水剂、外加剂等,用于改变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性能。
III. 抗洪设备和材料1. 防洪墙板:用于构筑临时或永久性防洪墙体,提供阻挡洪水的功能。
材料可以包括钢板、玻璃钢板等,具体选择根据工程要求而定。
2. 泵站设备:用于抽水和送水,帮助排除洪水或调节水位。
包括水泵、管道和阀门等设备。
3. 防洪包袋:用于临时抗洪保护,填充土壤或沙土制成,可用于堤防加固或洪水防御。
使用数量根据工程需求而定。
4. 抗洪输水管道:用于抗洪工程中的水流输送,确保洪水的安全排放和扩散。
根据工程需要选择管道材料和规格。
IV. 强化材料1. 地膜:用于土方工程中的土壤保护屏障,防止土壤侵蚀和冲刷。
具体材料根据工程环境和土地特性选择。
2. 地网:用于土方工程中土壤的加固和稳定,防止滑坡和坡面下滑。
根据土地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地网材料和规格。
3. 地锚:用于土方工程和堤防加固中的土壤锚固,提供结构稳定性。
具体材料和使用量根据工程设计而定。
以上是防洪工程常用材料的清单,具体使用和配比需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
桥梁防洪能力评价报告桥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性和防灾能力非常重要。
防洪作为南方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桥梁的考验也非常大。
因此,对桥梁防洪能力进行评价,提高其抗洪性能,对于保障公众交通和人身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量承载能力:检测桥梁在不同洪峰流量下的承载能力,以最坏情况为评价标准。
2、抗涌能力:测量桥梁不同水位下的极限涌水高度,以及超过涌水高度时桥梁的断裂和损坏情况。
3、稳定性:检测桥梁在各种情况下的稳定性,以及在洪水冲击和涌水等情况下的变化情况。
4、抗冲能力:检测桥梁主要结构部分和基础的抗冲能力,以及对冲击力的吸收和分散能力。
二、防洪能力评价报告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价,需要详细了解桥梁的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还需要针对桥梁所处的环境、气候和地形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
首先,需要针对特定桥梁设计要求进行评估,包括桥梁建设设计阶段的预测测算和实际建造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评估数据应包括流量、涌水高度、桥梁受力状态、材料耐久性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需要观测桥梁所处环境的水流情况和水位变化,得到时间序列数据,以此来分析不同时间点下的洪水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周围地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地质分析,以建立完整的洪水影响模型。
通过这些数据,能够运用不同的分析工具,如计算机模拟技术,求得桥梁在不同洪水条件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最后,需要综合分析上述数据,考虑桥梁所处的历史洪水灾害,评估桥梁在不同情况下的抗洪能力,以及在发生洪水时的应急方案和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等。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预警和事故风险评估。
三、定期更新桥梁防洪能力的评价并不是一次性的,需要定期更新和检测。
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和桥梁使用寿命的延长,可能会影响桥梁的抗洪性能。
因此,在桥梁的完好性检测和日常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对桥梁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估。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doc
××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晋科咨证:乙级004号×公司二〇一五年十月新国道×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居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2 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概况 (5)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1)3 河道演变 (12)3.1河道历史演变及近期分析 (12)3.2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2)4 防洪评价计算 (13)4.1防洪标准确定 (13)4.2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13)4.3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31)4.4水面线计算 (31)4.4壅水计算 (34)4.5冲刷分析计算 (36)4.6桥梁底部高程复核计算 (40)4.7河道过流能力分析 (43)5防洪综合评价 (48)5.1建设项目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48)5.2建设项目与现有防洪标准和技术要求分析 (48)5.3建设项目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8)5.4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9)5.5建设项目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49)5.6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9)5.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50)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51)7结论与建议 (52)7.1结论 (52)7.2建议 (52)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地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晋科咨证:乙级004号×公司二〇一五年十月××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11.1项目背景11.2评价依据2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32 基本情况52.1建设项目概况52.2河道基本情况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113 河道演变123.1河道历史演变及近期分析123.2河道演变趋势分析124 防洪评价计算134.1防洪标准确定134.2设计洪水分析计算134.3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314.4水面线计算314.4壅水计算344.5冲刷分析计算364.6桥梁底部高程复核计算404.7河道过流能力分析435防洪综合评价485.1建设项目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485.2建设项目与现有防洪标准和技术要求分析485.3建设项目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485.4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495.5建设项目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495.6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495.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50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517结论与建议527.1结论527.2建议52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地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交通必须先行,交通行业必须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线×县×大桥全长131m,3×25m,桥面宽9m,公路级别为II级,桩柱直径为1.5m,桩基位于地面以下28m。
某桥防洪评价报告
某桥防洪评价报告一、背景介绍该桥位于市的市区,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市区的两个主要街道,全长500米,是该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虑到该地区的洪水问题,设计和建设者在建造时已经考虑了桥梁的抗洪能力。
本次评价报告旨在对该桥的防洪能力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提出改进建议。
二、防洪能力评估1.桥面结构:桥面采用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和抗水冲击能力。
目前,桥面的病害情况良好,没有出现大面积龟裂、鼓包等现象,符合防洪要求。
2.桩基承载能力:经过调查和试验,桥梁基础的桩基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承受较大的水流冲击力。
整体基础结构牢固,无明显松动或滑动迹象。
3.支撑墩柱:桥梁的支撑墩柱使用了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经过初步评估,其抗洪能力较强,可以抵御一定水流冲击。
4.护栏设计:桥梁两侧设置了护栏,护栏材质为钢铁,结构牢固,高度适宜,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冲下桥梁。
5.桥面排水系统:目前的桥面排水系统采用了一定的设计措施,能够迅速排除积水,减少桥梁洪水冲击。
然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暴雨,桥梁所能承受的水流量可能会超出设计范围。
三、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对该桥防洪能力的评估,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针对桥面排水系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增加排水能力,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大量的水流冲击。
可以在桥面增设雨水收集槽,并进行管道设计,以便更好地集中排水。
2.定期检查桥梁的护栏,保证其稳固和完好无损。
同时,可以考虑增加护栏高度,以增加防护效果,避免车辆冲出桥梁。
3.对桥梁的支撑墩柱进行深入评估,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增加其抗洪能力。
4.定期对桥梁的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其稳固性。
如发现松动或滑动等情况,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5.合理规划该桥附近的水系,增加洪水的通道,减少对桥梁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桥梁的安全。
四、结论经过对该桥防洪能力的评估,我们认为该桥具备较强的抗洪能力。
但是,在极端天气下,仍然存在一定的洪水冲击风险。
通过采取上述改进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的防洪能力,保证其长期安全使用。
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
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或维护的桥梁对洪水发生、传播和防治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这一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桥梁对洪水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从而具体分析其在洪涝灾害中的综合效益和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进行论述。
首先,桥梁防洪影响评价需要对桥梁的设计和建设进行评估。
在桥梁设计和建设阶段,需要考虑到洪水对桥梁的影响,如洪峰流量、水位变化等。
评估桥梁设计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可靠性,确保桥梁在洪水来袭时能够承受洪水的冲击和荷载。
此外,还需要评估桥梁建设过程中对水流的影响,如挖槽和淤积等,以保证水流的顺畅。
其次,桥梁防洪影响评价需要考虑到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桥梁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确保桥梁的防洪效果至关重要。
评估桥梁维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确保桥梁的各部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桥梁的管理和监测,如洪水预警和实时监控系统等,以便及时采取防洪措施。
第三,桥梁防洪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到桥梁对洪水发生、传播和防治的贡献。
评估桥梁的洪水调蓄和导流能力,确定其对洪水的减缓和消退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桥梁对河道水流的影响,如改变河道的水位、流速和水体动力学特性等。
评估桥梁对洪水防治的贡献,有助于优化洪水防治方案和提升洪涝灾害的预警和响应能力。
最后,桥梁防洪影响评价还需要考虑到桥梁对环境的影响。
评估桥梁的建设和维护对环境的影响,如水质、土壤侵蚀和生态系统等。
确保桥梁对环境的影响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因桥梁建设和维护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综上所述,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桥梁的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只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才能够确保桥梁在洪涝灾害中发挥最佳的作用,减轻洪害带来的损失。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影响分析与评价
跨河桥梁工程防洪影响分析与评价摘要:本文以承德市五道营子村桥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对跨河桥梁洪水年、水位和流量的确定、壅水高度及冲刷深度的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要求的评价体系,并对该工程进行防洪影响综合评价。
关键词:跨河桥梁;壅水分析计算;冲刷分析计算;防洪影响评价1 工程概况五道营子满族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西部,三座桥位于金台子川上游,金台子川为潮河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284km2,河道长度32.6km,河道平均纵坡11.4‰。
,因县道523支线滦平县五道营子满族乡孟营子村至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段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公路可达到四级公路的标准。
现状桥因年久老化、桥面破坏严重,如遇特大洪水存在垮塌危险,因此需要对旧桥进行升级改造。
2河道基本情况王达沟为金台子川支流,1号桥以上的流域控制面积5.36km2,河道长度5.0km。
五天明沟为金台子川支流,2号桥以上的流域控制面积4.64km2,河道长度5.16km。
项目区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燕山山地气候,降水大部分集中在汛期6~9月,历时短、强度大、笼罩面积小的局部暴雨。
3防洪评价计算3.1设计洪水计算根据合理化公式、推理公式二、省图集推理公式法方法计算了桥址处不同重现期的洪峰流量[1]。
临河路基及桥址断面的洪峰流量成果见表3-1。
表3-1小桥址断面洪峰流量计算结果单位:m3/s经过计算分析得两座桥断面设计流量均采用合理化公式计算结果。
3.2洪水位及壅水分析五道营子满族乡上台子村桥涵工程共设计小桥2座,且桥梁均位于乡村道路上,根据《防洪标准》确定小桥的防洪标准为25年一遇。
桥位壅水高度计算成果见表3-3,河道建桥后洪水位仍采用水面线计算方法,以新建桥断面壅水高程作为控制水位推求壅水影响范围[2]。
计算结果见下表3-2 表3-2小桥壅水高度计算成果表3.3冲刷深度计算为了研究公路修建后跨越河道的桥梁及河道的防护问题,本次采用常规方法即公路桥梁冲刷经验公式计算了桥梁与河道交叉断面位置处的冲刷深度,冲刷深度包括河道自然演变引起的冲刷、一般冲刷和墩台局部冲刷[3-4]。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
××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晋科咨证:乙级004号二〇一五年十月××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大桥防洪评价报告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写:参加人员:目录1 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3)2 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概况 (5)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0)3 河道演变 (12)3.1河道历史演变及近期分析 (12)3.2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2)4 防洪评价计算 (13)4.1防洪标准确定 (13)4.2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13)4.3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35)4.4水面线计算 (35)4.4壅水计算 (39)4.5冲刷分析计算 (42)4.6桥梁底部高程复核计算 (46)4.7河道过流能力分析 (49)5防洪综合评价 (57)5.1建设项目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57)5.2建设项目与现有防洪标准和技术要求分析 (57)5.3建设项目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57)5.4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58)5.5建设项目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 (58)5.6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8)5.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59)6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60)7结论与建议 (61)7.1结论 (61)7.2建议 (61)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地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
道路及桥梁防洪影响评价
第一篇概述1 项目背景广德县地处宣城地区东南部,紧接长三角,是安徽省的东南门户,东部同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杭嘉湖地区接壤,北部同江苏省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连,广德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综合实力的加强对城市性质、规模等建设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原穿城老318线已严重影响城市完整格局的形成;加上城区人口的增加与活动,已对道路交通产生影响,为此,对老318线穿城道路的改建已显得十分必要。
改建后的道路,将极大提高该地区的通行能力,对加快区域内经济快速发展,促进苏、皖、沪共同交往、共求发展,改善地方投资环境,减小城区内交通压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于建设中的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也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广德县老318线山关至界牌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广德县北部,设计道路起点位于山关岭西侧十里香附近,接现状老318线,向北至横山森林公园后向东沿宣杭铁路线平行位置,经过广德火车站、凤凰村,跨越无量溪河后,过小横山、赵联村、乌山桥在新科防水材料厂附近与S215线相交,途中与S230线平面交叉,然后道路转向东北方向,经过陈古村,徐家湾至祠山岗茶厂后转向东前进,经过三里桥后接浙江长兴县国道318。
路线全长为21.919kkm。
拟建线路跨广德无量溪和东亭河低洼洪泛区。
广德县老318线山关至界牌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位置见图1.1,拟改建工程设计方案见附图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三条规定:建设跨河、穿河、临河的桥梁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通畅,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防洪要求审查同意;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防洪评价报告。
跨河大桥防洪影响评价介绍
路桥 工程
工程技术
跨河大桥防洪影响评价介绍
温秀云
( 保定市江河水利咨询监理有 限公 司,河北保 定 0 7 1 0 0 0 )
摘 要 : 为 保 障 河 道 行 洪 安 全 和 桥 梁 安 全 运 行 ,对 跨 河 桥 梁 开展 防 洪影 响 评 价 ,是 保 证 河道 行 洪和 桥 梁安 全 的 关键 。 以 实 际工作为例 ,介绍 了跨河大桥 防洪影响评价方 法。 关键词 : 跨 河大桥 ; 防洪影响评价 ;冲刷深 加 壅 水影 响距 离 9 0 m,流 速 增 大 0 . 4 3 m/ s 。 . 4冲刷深计算 界 河 发源 于 易县 东 白银 洼 ,从 源头 至 京 广 铁路 桥 河 长 2 7 2 k m,流域面积 3 2 4 k r n 2 。该河 为一行洪河 道,治理措施 主要 由于界河大桥防洪标准为 1 0 0 年一遇 ,故本次分别按 2 0 年 遇及 1 0 0 年 一遇标准计算冲刷 深度 。根据地 质勘奄,大桥附 是疏浚河槽局部加堤埝 。 界 河 大桥 在 玉 山店村 南 穿 越界 河 ,为 1 2孔 1 6 m钢 筋 混 近河床为轻粉质壤土 ,2 O 年一遇河道主槽流速为 6 . 1 8 m / s ,1 0 0 凝 土连续 板桥 ,桥梁 与河道斜 交角度 4 5 。,设计 梁底高 程为 年一遇河道 主槽流速 为4 . 1 4 m/ s 。本次冲刷深 度计算采 用 《 公 5 0 . 6 2 m 路工程 水文勘 测设计 规范 》4( J T GC 3 0 . 2 0 0 2 )中黏 性土 的计 2 防 洪 影 响 评 价 计 算 算公式,计算结果见表 2 。 2 . 1评价 内容及评价标准 表2大桥建成后河道冲刷 深度计算结果 该路 线为一级路,界河大桥 的防洪标准为 1 0 0 年一遇 ,根 冲刷深 2 0 年一遇 1 0 0 年一遇 据 《 保定 市城 市防洪规划》 1 , 界河规划治理标准为 2 0 年一遇 , 主槽一般冲刷深度 6 . 0 7 6 . 8 4 故本 次按 1 0 0 年一遇分析大桥 自身安全影 响,按 2 O 年一遇分析 ( m) 大桥对河道行洪 的影响 。 墩 台局部冲刷深度 1 . 1 6 1 . 4 4 2 . 2 河道水 力计算 ( / n) 本次分析涉及 的行洪河道的行洪条件符合恒 定非均匀流方 总冲刷深度 ( m) 7 . 2 3 8 _ 2 8 法的基本假定 ,恒定非均匀流法能将主河槽和行洪滩地纳为一 2 . 5允许最低 梁底 高程计算 体,可以充分反 映主河槽和滩地 的分流情况,水力计算采 用天 依据国家标准 《 防洪标准》5( G B 5 0 2 0 1 -9 4 ) ,本路线建 然河道推求水面线方法 。计算方法采用逐断面试 算法 ,从推求 0 0 年一遇 。计算 河道河段 最下游 断面开始 ,把该断面过设计流量时的水位作为 设标准为一级公路 ,界河大桥 的防洪标准为 1 。 起始 水位 ,根据水文和河道类型等资料 ,选取河槽及滩地 的计 结 果 见 表 3 表3设计最低梁底 高程及 1 O 0 年 一遇水位 关系表 算糙 率,逐 断面推算上游断面的水位 。 1 0 0 年~遇水位 允许最低梁底 高程 设计最低梁底高程 ( 1 )流量 资料 :由于河道治 理标准 为2 0 年一遇 ,故本 次 ( m) ( m) ( m) 以河道2 0 年一遇流量 1 2 9 1 m3 / s 分析对河道行洪的影响 。 51 . 6 6 5 2. 1 6 5 0 . 6 2 ( 2 )糙率 : 根据公路所在界河河段上、下游实际情况 ,滩 地上有稀 疏农作物 ,上游河道呈拐弯状 ; 主槽部分分布有稀疏 根据上表数据 ,当界河通过 1 0 0 年一遇洪水时 ,桥位处洪 杂草 。参照 《 水力计算手册》确定河道糙率 : 河滩地 0 . 0 5; 主 水位为 5 1 . 6 6 m,大桥 允许梁底高程为 1 0 0 年一遇洪水位加 0 . 5 m 河槽 O . 0 3 5 。 超高 ; 桥 梁设计 最低梁底 高程为 5 0 . 6 2 m,低于 允许最低 粱底 ( 3 ) 起始 水 位 :本 次评 价 跨 界 河 河 道计 算 起 始 桩 号为 高程 ,故大桥梁底 高程 不满足 1 0 0 年一遇防洪标准 。 0 + 0 0 0 ,位置在 界河大桥 下游 1 . 7 k m 附近 ,桩号 排列顺序 自下 3防洪影响评价 游至上游 。起始 水位根据均 匀流 自动起算确定 。 ( 1 )界河大桥桥梁 中心线与界河 的交角及桥墩布置 方向与 通过 推求 界 河大 桥通 过 2 O 年一 遇设 计流 量 1 2 9 1 I l 1 3 / s 时, 水流交角均不满足规范要求 ,鉴于公路线路调整比较困难 ,为 大桥桥位处水位为4 9 . 2 6 m,平均流速 为4 . 5 8 9 m/ s 。 减小大桥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建议公路部 门对河道两岸 做好 防 2 . 3壅水计算 护 ,以保护左、右岸耕 地,保证 公路不会对河道总体流势产生 根据该大桥跨越河道所 占用过水断面 的情况,大桥修建以 大 的影响 。 后水位分析采取计算壅水的方法 ,壅水计算采用 《 铁路工程水 ( 2 )界河大桥扩 建后 比原桥增加壅水高度 O . 2 3 m,增加 壅 文勘测设计规范》2( T B1 0 0 1 7— 9 9 ) 中 的公 式 。 水 影响距 离 9 0 m,流速增 大 0 . 4 3 m/ s 。大桥 的建设 引起 了河 道 由于河道 治理标准为 2 0 年一遇 ,故本 次以河道 2 O 年 ~遇 壅水和流速增大,对河 道安全行洪产生一定影响。 流量 1 2 9 1 n 1 3 / s 分析壅水高度及长度 。 ( 3 )由于界河大桥附近河道左 、 右岸为耕地, 大桥修建后 , 根据 交通 部 门提供 线路平 面布 置 图及 纵断 面图 ,大桥 与 加大 了断面流速 ,为保证岸坡完整和河势稳定 ,保护村庄及耕 河道方 向夹角4 5 。,为满足大桥结 构稳 定,受大桥结构限制 , 地 的防洪安全,应对大桥两岸进行护砌 。护砌长度为界河大桥 桥墩与大桥轴线正交,桥墩 未平 行于水流方 向,与水流方向夹 在左 、右岸 的投影段及其上游 5 0 m、下游 1 0 0 m 范围 。 角 为4 5 。。本 次按 旧桥 现状及 旧桥扩建 后两种情 况计算河 道 ( 4 )本次防洪评价计算 了界河大桥处 2 0 年 、1 0 0 年一遇洪 壅水高度 ,分析大桥扩建后 与扩建前增加 的壅水高度。 水标准 ,公路部 门设计时,各桥基础埋深时应充分考虑冲刷 深 壅水计算根据建桥 前后河道过水 断面面积 的变化, 按照《 公 度 的影响 。 路桥涵设 计手册 ~桥位设计 》3中推荐 公式计 算,计 算结果见 4 结 语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XXX桥跨XX河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XX⼆0⼀七年七⽉XXX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批准:XXX审定:XXX审查:XXX校核:XXX报告编写:XXX⽬录1 概述 (1)1.1 项⽬背景 (1)1.2 评价依据 (3)1.3 技术路线及⼯作内容 (5)1.4 其它 (6)1.5 评价范围 (6)1.6 评价洪⽔标准的确定 (7)2 基本情况 (8)2.1 建设项⽬概况 (8)2.2 河道基本情况 (10)2.3 现有⽔利⼯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5)2.4 ⽔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5)3 河道演变 (18)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8)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0)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5)4 防洪评价计算 (27)4.1 ⽔⽂分析计算 (27)4.2 壅⽔⾼度及壅⽔范围 (36)4.3 桥梁下弦⾼程的复核 (39)4.4 冲刷计算 (39)5 防洪综合评价 (44)5.1 建设项⽬与有关⽔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44)5.2 项⽬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44)5.3 项⽬建设对河道⾏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4)5.4 项⽬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6)5.5 项⽬建设对护岸及其它⽔利⼯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 . 465.6 建设项⽬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6)5.7 建设项⽬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46)5.8 项⽬建设对周边环境及⽔质的影响 (47)5.9 项⽬建设对第三⼈合法⽔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47)6 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48)6.1 降低对河道岸坡影响的措施 (48)6.2 降低对环境、⽔质影响的措施 (48)6.3 桥梁汛期施⼯应采取的措施 (49)7 结论与建议 (50)7.1 结论 (50)7.2 建议 (50)附图:1概述1.1项⽬背景1.1.1项⽬所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桥工程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报告
站名
河名
位置
流域面积(km2)
测站基面与黄海基面关系(m)
设站年月
株洲
湘江
株洲市南区月形山
71979
-1.988
1954.1
湘潭
湘江
湘潭市沿江东路
81638
-2.276
1936.1
龙家山
洣水
茶陵县平水乡茅坪村
4515
-6.110
1956.5
五里牌
河漠水
炎陵县城关镇五里牌
其具体位置见本文开头的地理位置图
1.3
株洲市的水系以湘江为骨干,湘江由淦田自南往北弯曲流入株洲县境,至渌口镇纳入渌水流经株洲市,工程断面以上流域面积约71979km2,平均河道坡降为0.175‰。,境内最大的支流渌水发源于江西省萍乡千柱岭,河长166km ,流域面积5675km2,在株洲市渌口镇注入湘江。湘江自南向北流经株洲市,将城市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河东被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霞湾港四条溪港所分割,地形破碎,地势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河西有徐家港、陈家港、易家港等支流,地形起伏不大,地势较为平坦。
5.136
1958.1
1.4
2002年12月,株洲市水利局委托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了《湖南省株洲市城市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通过湖南省水利厅的审查并提出了审查意见,确定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治涝标准为:城区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22小时排干;郊区蔬菜地为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干。
1.2
芦淞大桥上游4km处建有建宁大桥(在建),大桥主桥长1721.35米,桥面宽30米,主桥采用大跨径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式,主跨240米。
芦淞大桥下游1km左右建有株洲大桥,大桥全长约1300m,主桥采用重力式桥墩。
桥梁防洪评价
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3)1.2.1 相关法规、规范 (3)1.2.2 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4)1.2.3 相关参考文献、资料 (4)1.3 技术路线和工作内容 (5)2 基本情况 (7)2.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7)2.2 建设项目概况 (7)2.3 河道基本情况 (8)2.3.1 流域概况 (8)2.3.2河段基本情况 (8)2.3.3气候气象 (9)2.4地貌、河道地质情况 (10)2.4.1地形地貌 (10)2.4.2 工程地质 (10)2.4.5地震效应 (12)2.5现有水利工程 (12)3 河道演变 (13)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3)3.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4)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4)4 防洪评价计算 (15)4.1桥梁和河道防洪标准 (15)4.2设计洪水和设计洪水位 (15)4.2.1基本资料 (15)4.2.2洪水计算 (16)4.2.3设计洪水位推求 (22)4.2.4设计洪水及洪水位的选取 (23)4.3 壅水分析计算 (23)4.3.1工程阻水面积计算 (23)4.3.2壅水高度计算 (24)4.3.3壅水长度计算 (25)4.5 桥梁防洪计算水位 (26)4.6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27)4.7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 (29)4.8施工期洪水评价 (30)4.8.1 施工期洪水 (30)4.9.2 施工方案 (30)4.9.3 施工方案评价 (31)5 防洪综合评价 (33)5.1 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33)5.2工程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33)5.3 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33)5.5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34)5.6 对现有防洪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 (35)5.7 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36)5.8对水质的影响 (36)5.9 工程防御洪涝的措施是否适当 (37)5.10 工程对**通航的影响分析 (37)5.11 工程对环境及水文测验的影响分析 (37)5.12 工程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37)6 工程影响防治措施 (38)7 结论与建议 (39)7.1 建设项目对各方面影响的评价结论 (39)7.2 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关建议 (41)8 附图 (41)1 概述1.1 项目背景310国道线起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止于甘肃省天水市,全线1613公里,途径江苏、安徽**、陕西、甘肃五省,与陇海铁路并行,是横贯我国东西的主要公路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防洪影响评价所需资料
1、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或者施工图设计报告)。
所提供报告中确保包含各个桥梁的基本情况、设计防洪标准、施工方案、桥型布置等。
如果没有设计报告,也可提供可研报告,但需保证可研中包含上述内容。
施工方案含施工时间、施工导流、墩台及基础施工要点等,桥型布置一般是作为桥型布置图提供。
2、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若没有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可用项目所处位置地质情况说明代替。
3、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复印件。
也可以是项目备案确认书,只需要提供复印件。
4、项目建设对范围内的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是否影响。
如有补偿协议,需提供复印件。
5、如项目为老桥改建,需提供老桥建造时的批复文件复印件。
图纸:
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此项为整条线路的平面图,标注出各个桥梁的位置。
2、桥位平面布置图
此项为每一座桥梁的平面布置图(含两侧堤防堤顶高程、河滩高程、河床底高程)。
3、桥型布置图。
此项为每一座桥梁的桥型布置图,含设计水位、高程标注。
一般为立面图,剖面图等。
4、桥址处河道横断面图。
此项为设计部门设计时实测的河道断面,用于方案中复核。
5、工程地质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