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提问空泛、提问过易或过难、情绪化提问、提问缺乏趣味性,是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创设一种平等、自由的氛围,更需要教师的提问艺术巧妙。
标签: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主要问题对策
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堂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巧妙提问,激活学生思维,诱导学生一步步由质疑→析疑→释疑有很大关系。本文拟结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提问,叶圣陶先生曾做过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他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就是说,良好的提问要善于揣摩学生难以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
但是,我们经过调查发现,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主要表现在:
1.提问空泛,缺乏针对性
在中学语文课堂提问中,许多教师总是喜欢问一些关于作者、写作背景、主题思想、文章层次结构等问题。这些提问不仅问题空泛乏味,缺乏针对性,而且毫无目的,甚至为提问而提问,令学生感到莫名其妙,无所适从,严重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展。
2.提问过易或过难
有的教师在提问前未经过精心设计,提问过于简单,或习惯性发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模棱两可或不用思考的问题,学生要么无法回答,要么不用动脑就可找出正确答案,失去了提问的思维训练价值。也有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太深太难,超过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及接受能力,学生茫然失措,失去了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3.提问缺乏趣味性,没有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是,一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提问教条死板,缺少幽默和创新,无法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譬如,在讲与人物有关的课文时总喜欢提这样的问题:
“课文写了×××的什么事?”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造成他悲剧及性格特点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在讲与景物有关的课文时总会问:“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它们美在何处,你为什么喜欢?”;在讲议论文时经常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几个分论点?”“论据分别是哪些?”等等。学生长期回答类似的问题,很快就会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
4.情绪化提问
部分教师喜欢把自己喜怒哀乐带到课堂上,情绪低落时对学生缺乏耐心,一旦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心不在焉时,突然发问借机惩罚学生,若学生答得不好,对其进行批评甚至讽刺,伤害学生自尊,久而久之,学生畏惧老师的提问。
二、应对策略
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是中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言王国里遨游,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调研中所了解的中学生期望以及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任意妄为“捞到篮子就是菜”,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提问的重点就是要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1]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抓住重点和文章中心,考虑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问?还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所问的问题能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提问才能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引起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例如《黄河颂》的重点是“颂”,可根据这个“颂”设计下列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颂黄河的?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要写“望”黄河?颂黄河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抓住一个“颂”字,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2.迂回巧问,避免单刀直入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它要求课堂提问必须讲究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艺术巧妙,发人深思。就是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避免单刀直入,通过巧设问题去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中来。
如在设计《夜宿寒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一句提问时,若直问“危”字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这样提问:作者登上百尺的“危楼”难到不胆怯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便可理解“危”不是“危险”而是“高”的意思。
3.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教者应抓住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学生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譬如,《死海不死》一文,开篇就可让学生思考课文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4.多角度、发散式提问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2]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问题,达到既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之目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被誉为咏雪的千古名句。围绕“咏雪”这一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提问:
(1)在用词上有什么精妙之处?(“忽”字,表明雪来得突兀,来得意外,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可见用词十分精妙。)
(2)第二天早上推门一看,白茫茫一片,如果是你会有什么情感?(惊奇,不可思议。);
(3)他们本地人看到这一景象会惊奇吗?(不会,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4)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新奇的比喻,用梨花比喻雪。梨花是白色的,不仅仅是形似,而且千树万树,千朵万朵,竞相开放,压枝欲低,还神似。作者把雪花想象成梨花,寒冷的天气突然变得温暖,盎然的春天瞬间绽放枝头,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
(5)作者把如此严酷的环境描写得很美丽,作者对这一地方怀有什么感情?由此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爱;乐观、豁达。)
这5个提问,就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既使学生思考得更深更广,又使学生把“问”与阅读、想象、写作和人物形象分析联系起来,从而有效促进其思维能力纵向、横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