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说
比较成本说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比较成本说的内容,熟悉其建立者的简介。
通过举例,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掌握比较成本说的优点和局限性。
重点:比较成本说的内容。
难点:比较成本说的优点局限性。
讲授二、比较成本说1.比较成本说的产生比较成本说是对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
2.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所谓比较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比率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比率的比较。
3.比较成本说简评比较成本理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
其科学性的一面突出表现在该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的思想。
比较成本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方法论上的缺陷,即以静态的短期的观点分析问题,缺乏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和分析方法。
它所反映的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利益,为资产阶级的对外扩张服务。
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复习回顾]:1 绝对成本说的内容。
2、绝对成本说的创立者简介。
3、绝对成本说的简评。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回顾、总结。
[讲授新课]二、比较成本说1.比较成本说的产生比较成本说是对绝对成本说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
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与斯密相隔大约三四十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
1815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谷物法》,导致粮价上涨、地租猛增,严重地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废止《谷物法》、实行谷物自由贸易的优越性。
大卫·李嘉图在这场斗争中站在工业资产阶级一边,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1817年出版的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
为了区分这两种利益,我们假定一国从封闭到开放分两步 走。
第一步,当开放之后面对新的国际价格时,消费者可以立 即作出调整,而生产者的生产不能立刻进行调整,所以生 产点不变,这时,消费者面对新的国际价格,发现:
原来在封闭条件价格比较昂贵的新品,现在变的不那么昂 贵,而原来比较廉价的新品,现在则变得比较昂贵了,于 是他们不会再停留在原来消费点,他们会增加对变得廉价 商品的消费,减少变得昂贵的商品的消费,在上图中,消 费点由E点转移到对应于更高满意程度的F点,F点是由通 过生产点E的国际相对价格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图示
1、生产可能性边界对于A国,其生产可能性 边界由下述三个表达式决定:
其中,表示A国的劳动总供应量,第三个表达 式代表劳动充分就业条件。由这三个表达式可 确定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为:
即Y=La×ay -ay/ax.X,
同理,也可以得到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Y=Lb×by- by/bx.X,
即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1.由于假设两国的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 所以A、B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 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相对价格由各自的生产 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
对A国而言,其相对价格线pa与其生产可能性 边界重合,所以pa=ay/ax(由上图可知,A国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就是ay/ax )。
横坐标代表X的过剩需求(Xc-Xp),纵坐标代表b国X产品的国际 相对价格,B国封闭条件下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b,由于对于b国来 说,X产品不是其优势产品,而A国X产品是其优势产品,所以,在封 闭条件下,A国X产品相对价格Pa大大低于B国封闭条件下X产品的相 对价格为Pb。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有用的经济学理论。
它指出,在长期条件下,企业只有当其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时,才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它的本质是企业由于发展所带来的性能改进和成本效率改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比较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投资决策、生产决策和市场竞争主导技术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之一。
比较成本理论建立在供求均衡理论基础之上,强调重视企业投资,尤其是技术创新,以改善成本结构和提高产量,使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和获得收益。
在比较成本理论的指导下,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成本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投资的变化,以及它们的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变化。
以此为基础,再合理分析和判断,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估算出企业的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应该重视企业的投资,尤其是技术投资,以改进其产品质量,改善其成本结构,提高其产量,从而增加其盈利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其次,企业必须重视自身和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及投资水平变化,以比较其成本和收益,从而决定自身发展方向。
最后,企业要积极探索技术现代化改造,重视发展研发,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从而使自身产能达到极致,发挥最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比较成本理论已被广泛地用于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中,用于估算企业内部资源集成和市场竞争优势,以及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投资方案。
它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十分重要,它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政府综合分析各类政策的投资成本和效益,以及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经济政策。
综上所述,比较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投资决策、生产决策以及市场竞争主导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中,并受到政府推崇,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以实现最优市场配置和经济发展。
比较成本理论将成本视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工具,它有助于政府准确估计投资成本与回报,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收益。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于195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市场的最高效率是企业的比较成本的
最低点,表明投资者会选择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企业,即成本最低的企业。
比较成本理论说明,当一个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于所有竞争对手的价格时,它将获得更多的销售。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说明,当一个企业的产品价格高于所有竞争对手的价格时,它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销售量。
比较成本理论强调,在采取行动之前,管理者应该比较收入、成本以及未来的期望值,以期获得最大利润。
一个企业在决定投资支出过程中,应该比较对各个投资支出项目的收入收益以及涉及的成本,并期望它们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也认为,当两个企业的产品价格相同时,企业的成本也将成为关键因素。
比较成本理论表明,当两个企业的产品价格相同时,消费者将会选择制造成本低的产品。
比较成本理论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比较成本理论强调,一个企业应该尽可能低的成本,以形成竞争优势,而不是采取更高的价格。
实施比较成本理论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生产率,减少成本,改善技术水平,改善生产质量,以及提高市场占有率。
比较成本理论对经济学的影响也很大。
比较成本理论的发展激发了经济学家们对应用它来计算最优价格、最优边际收益和最优产量等
方面的研究热情。
它还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参考,以实现最佳投资组合和最佳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比较成本理论对企业管理和经济学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投资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经济学家罗伯特哈耶克提出的一种描述经济行为的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会根据产品的比较成本来决定购买和生产行为。
也就是说,如果一种产品的价格较低,而另一种产品的价格较高,则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倾向于购买或生产更廉价的产品。
比较成本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各种消费和生产行为。
比如,当消费者购买汽车时,他们会根据比较成本来考虑汽车的性能、外形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并选择与其他汽车相比最具性价比的车型。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还可以解释生产行为:生产者会根据比较成本来决定哪种生产技术最有效,以及如何分配人力、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
比较成本理论有助于理解各种经济现象,例如国家间贸易或投资流动。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垄断或垄断政策的效果。
垄断市场的比较成本关系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垄断者可以调整价格,以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
另外,政府也可能会干预市场以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较成本关系,如设定最低工资或禁止定价竞争。
比较成本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于1979年提出,认为消费者和生产者会根据产品比较成本来决定购买和生产行为。
其重点讨论的是在给定市场价格情况下,消费者和生产者如何通过比较成本选择他们购买和生产行为。
比较成本理论的假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花费平稳。
也就是说,一般来说,当产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将其他收入用于购买较便宜的产品;而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购买此种产品的量,从而使购买其他产品的量增加。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也可以解释垄断行为。
垄断者控制了市场,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价格来改变比较成本关系。
例如,如果垄断者提高了价格,那么消费者可能就会减少购买此种产品,而生产者也可能就会增加生产其他产品的数量。
总体而言,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用来解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行为,以及国家两个国家之间贸易或投资流动的决定因素。
比较成本理论还可以解释垄断行为,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主要用于解释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决策。
比较成本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并在后来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和大卫·里卡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形成国际贸易的动力。
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比较成本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互利性。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差异。
因此,如果各国都专门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就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实现互利互惠的局面。
其次,比较成本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和分工。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专门生产自己的特色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
这样一来,各国可以通过专业化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
再次,比较成本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扩大市场和增加消费。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可以让各国获得更多种类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选择,提高了生活水平。
同时,国际贸易还可以扩大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比较成本理论还强调了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可以让各国在资源配置上更加灵活,从而降低了经济风险,提高了经济的稳定性。
同时,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增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强调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专业化和分工、扩大市场和增加消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理解比较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更好地指导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决策,促进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比较成本论
比较成本论中文名比较成本论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包含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包括生产总量将会增加目录历史背景 (3)理论核心 (3)应用案例 (3)生产优势 (3)缺点 (4)产量增加 (5)双方互利 (5)意义评价 (5)贸易推动 (5)劳动价值论 (6)经济扩张 (6)历史背景理论核心应用案例生产优势葡萄牙生产每吨酒需要花费劳动时间80天,生产每吨毛呢需要花费劳动时间90天,而英国则分别需要120天和100天。
按照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上述情况下,英葡两国之间是不会发生贸易的,因为英国两种产品的劳动成本都绝对高于葡萄牙。
但是,李嘉图通过分析认为,两国仍能进行对双方都有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虽然都比英国有绝对的成本优势,但优势的程度并不相同。
葡萄牙的毛呢成本为英国毛呢成本的90%,酒的成本为英国的67%,其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均比英国的要低。
但相对而言,酒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所以应该分工生产酒,以酒交换英国的毛呢更为有利。
英国两种产品的成本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毛呢的劣势较小一些,所以应分工生产毛呢,以毛呢交换葡萄牙的酒更为有利。
这种“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思想,是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
依据这一思想进行国家间的分工和贸易,对各方都有利。
缺点第三,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一般来说,各国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同时,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
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产量增加双方互利意义评价贸易推动劳动价值论经济扩张。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ComparativeCostTheory),又称为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
它指出,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都应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其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先购买那些自身产业结构中相对有利的商品,也就是那些价格比较低的商品,从而发挥出最大的现代化和经济效率。
这就是比较成本理论的要点。
比较成本理论是经济学家迈克尔利奥费雪(Michael Liu Fox)和克里斯托弗科林斯(Christopher Colin)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的。
他们指出,在国际贸易中,每个国家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独特资源,从初级产业中投入最小资源,以便专注于最有利可图的投资,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先进的高效矿山,那么它应该集中于采矿,通过出口采矿产品,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不可否认,比较成本理论给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商机。
由于每个国家的资源条件存在差异,因此比较成本理论可以帮助国家根据其资源条件,选择最有利可图的产业,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也可以帮助各国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将资源投入到自己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从而发展最有利的行业,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但同时,比较成本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国家可能会过分依赖比较成本理论,从而使得其经济发展乏力,从而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另外,由于比较成本理论从优势资源出发,因此它很难开发新的市场,或者建立新的行业。
因此,比较成本理论可以用于帮助国家发展,但只有合理利用,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比较成本理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可以帮助国家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根据其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先购买那些比较经济的商品,从而发挥出最大的现代化和经济效益。
但同时,比较成本理论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只有合理利用,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介绍经济学中,比较成本理论是关于国际贸易和专业化的重要理论。
此理论指出,国家应当根据各种条件和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决定生产哪些商品或提供哪些服务。
比较成本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各国会从事特定的经济活动,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
起源比较成本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9世纪初提出。
他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
李嘉图认为,不同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时拥有独特的成本优势,这取决于其拥有的资源和技能。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概念:假设英国擅长生产羊毛,而葡萄牙擅长生产葡萄酒。
尽管英国可能比葡萄牙更擅长生产这两种商品,但如果英国将其资源全部用于生产羊毛,而葡萄牙专注于葡萄酒,两国通过贸易可以获得更大的福利。
比较优势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成本优势。
这种成本优势可以基于多种因素,如资源丰富度、技能水平和技术发展等。
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国家应当专注于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而不是试图在所有方面都自给自足。
贸易模式比较成本理论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国家通过专门生产和出口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可以以低廉的价钱购买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这样的贸易模式使得各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和技能,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全球的比较优势比较成本理论也可以应用于跨国公司和全球供应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某个领域具有特别强的竞争力。
因此,跨国公司可以将生产和制造等活动分配到不同的国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并降低生产成本。
挑战和争议比较成本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些经济学家指出,比较成本理论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如政府政策和市场失灵等。
此外,全球贸易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也引发了争议,比如劳工条件不平等和环境破坏等。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一个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应用的经济学原理。
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本雅明罗斯林于1933年提出的,他的观点是由直接的比较分析而来的。
在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运用它来决策和影响市场行为,从而实现目标,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比较成本理论主要是讲究成本间的差异。
它把社会性质的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特性,以及政府规定和国际条件纳入考虑范畴,它把成本的性质以及成本的构成,划分到比较成本类型、比较成本支出、比较成本分析等几个维度,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和计算。
比较成本理论通过对成本间的比较,来判断一项制定的决策是否为实际行为行为者所需要的,由此可以得出最佳决策、最有效效率的输出结果。
有效运用比较成本理论,既可以减少实际业务成本,也可以提高输出结果的效率。
另外,比较成本理论也是一种必要的理论工具,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较好的分析结果,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经济分析和结果。
比较成本理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它并不能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它只能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不能在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有所作为。
另外,比较成本理论通常是针对实际做出的决定,而不是从头到尾构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它也不能分析企业之间的比较优劣,只能提供一般的竞争的分析结果。
总的来说,比较成本理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能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保证政府和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但是,比较成本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无法分析企业间的比较优劣。
因此,要实现比较成本理论有效地运用,要正确地评估、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到市场、政府、社会等因素,及时调整制定的决策,以期达成最佳决策的效果。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假设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假设
成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旨在解释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会如何把资源有效地分配来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理论假设企业将投入的资源分配到获得最大的收益的最佳组合中。
因此,企业必须考虑投入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求得最佳投入成本和收益比。
成本理论假设认为,企业投入的资源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必须在投入资源的时候考虑到资源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求得最佳的投入成本和收益比。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来决定投入的资源,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理论假设还认为,企业必须考虑到投入资源的成本,而不能只考虑收益。
这就是说,企业必须考虑投入资源的成本会如何影响收益,并对投入资源的成本和收益之间做出最佳的平衡。
最后,成本理论假设认为,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来决定投入的资源,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来决定投入的资源,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收益。
总之,成本理论是一种基本理论,它假设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来决定投入的资源,以期获得最大的收益。
它
还假设企业必须考虑投入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求得最佳的投入成本和收益比。
因此,成本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分析企业的决策过程。
比较成本
赋论
从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到要素禀赋
(1)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 由贸易的理论。在对其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在他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 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 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 绝对成本学说这一学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 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到现代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 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从中国的形式看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一方面,中 国人均占有资源数量本来不丰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包括农产 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享有贸易促进技术进步 的动态利益。为此,中国今后在发展经济中应注意应该重视国内的区际贸易,扩大开放,积极与国际上的跨国公 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并且重视用现代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入世”也将使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到全方 位水平:分工不但只是生产制造业的分工,而且要广泛地延伸到广义的第三产业。所以我们应当广泛地注重新崛 起的服务业的发展和这一层面上国际分工的参与。
理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意义
比较成本理论比绝对成本理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 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 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 易各国有利。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两个或多个经济主体(通常是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论点是,当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有利可图时,它们就会发生。
具体而言,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被认为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它们能够获得比自己不交易时更多的收益。
此外,一般来说,比较成本理论还指出,当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交易的成本越低,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就越可能发生。
比较成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哈尔德(Michael Harold)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受到了著名经济学家弗洛伊德米斯特尔卡内基(Friedrich vonMises Carl)和艾伦哈耶格(AlanHarberger)的影响。
比较成本理论是一个基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它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观点,认为贸易是发展的催化剂,可以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可持续。
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最佳收益”的思想,即当面对一定的资源时,经济主体的最佳选择是获得最高的收益。
由于国际市场的混乱,各种技术的不均一,和有限的资源,经济主体应该认识到,最具成本效率的产品或服务交换应该是它们的最佳选择。
因此,比较成本理论提供了两个经济主体之间获取最大收益的机会。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还可以应用于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政策的有效性,即,是否能实现政策目标,是否能减少未来成本,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
换句话说,政策分析应该使用比较成本理论来评估不同政策选择的可行性,并找出政策最优选择。
比较成本理论为国际贸易和增加全球繁荣奠定了基础,并为政策分析提供了基础。
虽然它可以用来评估不同的政策选择,但是它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它不能把握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考虑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复杂因素,也无法充分考虑到未来的意外发展。
因此,要充分利用比较成本理论的优势,需要中央政府和本地政府协调协作,制定符合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全面性政策。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经济学领域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框架之一,它是一种用于研究和解释贸易的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提出,经济体会选择专业化生产,以减少比较成本,从而提高生产率。
在全球经济中,比较成本理论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国际贸易并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比较成本理论最初由维克多弗里德曼提出,他在其1933年的书籍中指出,贸易是由利用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来产生的,而不是由物价不同引起的。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反映了制造商的成本,它指的是全球市场中同一产品的可替代性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来计算出商品的比较成本。
若比较成本低于生产成本,则商品可以从其他国家更便宜地进口,这样可以使经济体节省开支,也可以提高个人和家庭的收入。
比较成本理论具有一般性,它表明,贸易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是让比较成本逐渐降低,这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比较成本不仅可以用于比较两个国家的产品的价格,还可以用于看看在调整价格后,哪种产品会为更多的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消费效用。
考虑到比较成本具有实用性,它可以用来解决政府决策问题,如税收、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等。
比较成本理论在决策工具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经济体可以使用相应的生产技术和资源,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和价格,最终达到价格最优的效果。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也可以用来帮助经济体更好地识别有效的贸易策略,并综合评价国际贸易参与者的利益。
总之,比较成本理论是全球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它具有实践价值,可用于改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也可以指导政府和相关部门继续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
因此,比较成本理论有助于处理贸易政策问题,为长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全球经济的竞争力和国际合作。
比较成本学说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学说主要内容
比较成本理论,就是通过比较两种产品在两国间的劳动成本相对数量的方法,
来决定一个国家应该生产交换哪种产品。
其基本观点是: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
应本着“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分工和贸易原则进行,即在国
际商品生产分工中,各种商品生产都占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相对大的
商品,放弃优势相对小的商品生产;而在各种商品生产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放弃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使贸易双方获利。
它是绝对利益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这一学说被当时大部分经济学家所接受,并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推崇,至今仍然作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规
律而起作用,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第二讲:比较成本理论..
单一要素模型的特征
生产商品只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各国的劳动供给量为一定 各国劳动的生产效率不同 劳动耗费与工资水平成正比 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需要两种商品,两国都可生产 两种商品
3-33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02-24
Y
a2 y x b2
国家2的非 贸易区间 互利贸易区间
y RS x
国家2的贸易利益
A
国家1的贸易利益
B
O
D
C
国家1的非 贸易区间
a1 y x b1
02 25
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比较成本理论的思路是对各国产品的成本作相 对的比较,以相对成本的高低为准则来进行国 际分工,参与国际贸易,这是比较成本理论的 思想精髓。
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不相同时,也就存在 比较成本的差别,从而具有国际贸易的基础。 aLC /aLW < a*LC /a*LW aLC /aLW > a*LC /a*LW
确定本国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涉及到四个产品的成本比 较,而不是两个。(绝对成本的表达式:aLC < a*LC and aLW < a*LW)
o o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 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 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分 工思想。 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 粮食进口。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是两派观点的主要 代表,涉及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快英 国的工业化进程。
劳动分工与国际贸易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多国企业理论之一,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商业活动原则以及行动指导。
有效地实施比较成本理论可帮助企业获得实质性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交易的利润率,并为企业发展建立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虽然比较成本理论有着许多实践性的应用,但它仍然受到严格的研究讨论,以便更好地实施相关企业活动。
比较成本理论可以被定义为主要用于决策分析,以帮助企业在所有行业活动中,有效地区分活动成本和价格(Bhattacharya,et,al,2013)。
有时,企业不得不在某些特定产品或服务中变动价格,而比较成本理论可以帮助公司更轻松地做出决定,因为它将让企业更好地控制和跟踪成本(Rashini,et,al,2013)。
比较成本理论还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指导其国际活动,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有效和成功交易,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
使用比较成本理论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它帮助企业实现较低的成本。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更轻松地减少投入的资金,以便有效地实施其相关活动,并且不会损失利润(Mundstock&Khasanah,2013)。
比较成本理论还可以帮助企业的决策者更好地分配资源,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其市场营销费用,使其营销活动有更大的成效(Elicano,et,al,2013)。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其实际成本,并有效地控制直接和间接成本,这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率(Sfar,et,al,2014)。
实施比较成本理论也有助于企业增加交易中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Khan,et,al,2014)。
总之,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企业活动中重要的企业理论之一,是企业实施其相关活动以及实现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
有效实施比较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控制和跟踪成本,准确地指导其国际活动,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增加交易的效率,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有助于企业更轻松地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相关成本挂钩。
比较成本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项重要发现,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里根与古斯塔夫金池共同提出。
他们认为,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竞争将取决于国家之间成本的比较。
比较成本理论强调了成本比较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利用可能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财富。
里根和金池认为,当两个国家的成本比较相等时,其国际竞争力将不可避免地受困于成本的比较。
因此,他们认为,有效的国际经济政策必须有助于降低技术和其他成本,以改善企业的竞争力。
比较成本理论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政策制定者可以基于比较成本理论,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比如提高技术水平、改善贸易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和投资。
这些措施有助于企业改善其产品和服务,以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比较成本理论也可以用于积极推进全球化,通过连接到全球贸易体系来利用企业的优势,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该理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者如何制定更有效的全球经贸政策,以使比较成本理论更好地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从技术和经贸的角度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两个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经贸合作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它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制定合理的比较成本政策,以改善两国间的技术交流和经贸合作,这也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促进产品和技术的流通,并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两国的经济繁荣。
总之,比较成本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强调成本比较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政策。
比较成本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发展路径,更好地发挥全球化的作用,促进两国之间技术交流和经贸合作,以提高国家间成本的比较,实现经济发展和共赢。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Comparative Cost Theory)是国际贸易理论中使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理论之一。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可以利用它的自然资源和技术优势有效地进行国际贸易,从而使自身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和收入。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货物的成本要比其他地方更低,国家可以利用它自身的优势来生产某种货物或利用它更廉价的货物来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更贵的货物,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当然,比较成本理论仅仅只是一个基本的理论,在实践中,它还受到了技术优势、贸易配额、关税和交易成本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有助于使一国的优势绝对化,从而抑制了其他国家之间的竞争。
比较成本理论正在发展中,研究者们正在继续深入研究它,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它,以及它如何促进国家之间发展。
比较成本理论对国际贸易影响很大,它不仅影响着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将推动整个国际贸易系统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量: 英国:
1.2单位毛呢+1单位酒
葡萄牙:
1单位毛呢+1.125单位酒
用数学方程来表示比较成本理论
要素与国家的表示符号
国家 1 2
劳动总量
L1 L2
单位x产品 的劳动量
a1
a2
单位y产品 的劳动量
b1
b2
贸易前国内产品交换比例
1国:
x
1 a1
L1
1 y b1 L 1
y a1 x b1
2国:
x
1 a2
L2
y
1 b2
L2
y a2 x b2
参与国际易的限制条件
一国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的前提条件是:从国 际市场交换到的商品至少不比自给自足时国内市场 差。因此,两国进行贸易的可能条件或区域是:
a1 b1
Rs
a2 b2
国际贸易的交换区间与利益
Y
二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这是通过训练、教 育而后天获得的优势。
绝对成本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绝对成本理论第一个从劳动分式的角度来讨论国际贸易的基 础,指出了劳动效率的差别是形成国家之间分工与交换的条 件。
绝对成本理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绝对 成本的优势,因此不能参与国际贸易。也就是说,绝对成本 理论没有找到各国都能参与国际贸易的普遍原则。
重商主义的两个阶段:
早期:代表人物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政策主 张是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 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采取行政 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早 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晚期:代表人物有托马斯.孟(Thomas Mun )。政策主张 是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 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不一 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 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顺差)即可。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 平衡论。
按照比较成本的高低各国实行专业化生产即进行国 际分工后的产量
各国自由参与国际贸易,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互 换后的可消费商品数量
自给自足与自由贸易的福利水平比较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2单位毛呢+2单位酒 消费量: 英国:
1单位毛呢+1单位酒
葡萄牙:
1单位毛呢+1单位酒
分工和贸易前 总产出:
第二讲:比较成本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与绝对成本 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与方法 比较成本的要义与评价 一种生产要素模型分析 比较成本的实证与推广
1.重商主义与绝对成本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 重商主义经济学时代:14世纪末到18世纪,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 国财富的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1776年发表《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
《国富论》探讨一个国家走向富裕的路径。斯密认为,一 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关键是两条:一是通过分工提高劳动的 效率,二是把劳动尽可能多地投入地财富的生产。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假定
生产商品只需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用于不同产品生产的劳动是同质的 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是自由的,没有运输成本问题。 没有规模经济等。
比较成本的示例
两个国家仍是英国和葡萄牙,都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两种 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如下表所示。在 这里,英国没有绝对成本的优势。
2.比较成本理论的背景与方法
比较成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o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 税原理》,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以分配为中心的理论体 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分 工思想。
o 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 粮食进口。
o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是两派观点的主要 代表,涉及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快英 国的工业化进程。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 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 一些人之所失 ;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只有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 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 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 口大于进口。
在缺乏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李嘉图发现存在相对优 势。即尽管英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比葡萄牙要 高,但毛呢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地说高得不多,存 在比较成本的优势。类似地,尽管葡萄牙在两种产 品上都享有绝对成本的优势,但在葡萄酒的生产上 成本依靠更多,因此也有更多的相对优势。如果两 国根据相对的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可给双方带来 经济上的利益。
y a2 x
b2
国家2的非 贸易区间
A
互利贸易区间
y RS x
国家2的贸易利益 国家1的贸易利益
B
y a1 x
O
C
国家1的非 贸易区间
b1
D
3.比较成本的要义与述评
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比较成本理论的思路是对各国产品的成本作相 对的比较,以相对成本的高低为准则来进行国 际分工,参与国际贸易,这是比较成本理论的 思想精髓。
两国进行国际分工后的产量
两国进行国际贸易后的消费数量
绝对成本原则
根据亚当·斯密的思想,一个国家应当选择在生产 成本方面绝对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产品来进行专业化 生产,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来增加消费商品的总量。
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
一国的绝对成本优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禀赋的优 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矿产等自然条件 方面的优势,这是天赋的优势;
劳动分工与国际贸易
劳动分工提高效率,但分工需要以商品交换为条件,交换 的范围影响劳动分工的广度与深度。
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从而能促进劳动分 工的深化。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同样的交换原则。
绝对成本理论示例
假设两个国家是英国和葡萄牙,都能生产葡萄酒和 毛呢两种产品。设单位产品两国所需投入的劳动量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