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定义(一)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男性青少年更富好奇心和冒险情神;女性更为稳健保守。因此,面对网络这一新事物时,男性往往更易于被网上的新鲜事物所吸引。
男性青少年较为独立,女性依赖性相对较强。在传统文化的规范下,男性往往是有泪不轻弹,与其他社会成员缺乏有效的沟通。而女性则大可向他人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当网络媒体出现时,在现实生活中比女性拥有更少宣泄渠道的男性便会倾向于利用网络媒体来宣泄负面情绪。
1.4.2 辅助指标:网瘾程度和网瘾倾向
分析中所使用的两个辅助指标,分别是描述网瘾群体和非网瘾群体的。对于已经被界定为网瘾的个案,我们考察他的网瘾程度有多深;而对于尚未成瘾的个案,我们考察他是否具有网瘾倾向。
网瘾程度的测量方法是:在网瘾的三个补充条件中,满足的条件越多,则其网瘾的程度越深。即:被访者在对问卷中第九题回答“是”的前提下,第五、六、七题回答“是”的题项越多,其网瘾程度越深。
本调查为自填式问卷的非随机调查。问卷发放方式以实地面访为主,网络调查为辅。
实地调查的范围为除西藏以外中国大陆26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除5省外:黑龙江,齐齐哈尔;四川,广安;安徽,安庆;广东,潮州;辽宁,大连)和4个直辖市。访问地点为学校、网吧和其他公共场合。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15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23,回收率为96.3%(每省平均500份)。
虽然金伯利·扬博士很早就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并且在网瘾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并不能直接拿来作为我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研究依据。因此,根据专家意见和课题小组成员的多次深入探讨,制定了如下网瘾评判标准:
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必要条件)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问卷第9题)。
实用性目的则包含:(1)获取信息,(2)学习或工作,(3)通讯或联络。
犯罪青少年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查、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来源:人民网一、词义(辞典及百科全书的定义)《教育大辞书》将「青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生理学上常将青年期界定为于青春期(puberty)与成熟之间的时期;具体言之,当个体出现第一性征zheng及第二性征时,即为青年期的起点。
唯个人出现性征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早在九、十岁即开始,有的则延至十四、十五岁才出现。
此外,男女生出现性征的时间亦有差别。
青年期的个体在躯体、情绪和认知发展方面皆有很大的变化(王文科,2000)。
《张氏心理学辞典》将「青年期,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女性约自12岁到21岁之间,男性约自13岁到22岁之间。
准此,儿童期后到成年期之间的一段大约十年期间称为青年期。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将「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发展的一个时期,青春发动期的开始标示着它的开始,生理上或心理上达到成熟则标示了它的结束。
应该指出的是,此一名词并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精确,因为无论是青春发动期的开始还是成熟的达到,实际上都不可能加以定义或予以详细的界定(Reber, 1995)。
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定义的探索及意义
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由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集结发病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心脑血管疾病等许多重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和早期阶段。
MetS定义的制定涉及学科及指标较多,对MetS 组分的选择、组分指标异常阈值的确立、定义是侧重科研还是临床,国际国内均存在较大争议。
因此,在广泛征求多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心血管学组和儿童保健学组等相关专家于2012年1月8日在杭州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中国儿童青少年MetS定义和防治建议”达成基本共识。
一、建立我国儿童青少年MetS定义的必要性MetS在儿童青少年中并不少见,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NHANES)数据显示,12~19岁儿童MetS患病率为4.2%(1988 - 1994年);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MetS 患病率为3.7%,在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的儿童中分别为2. 3%、23. 40'/0和35. 2%,其中96%肥胖儿童有1项MetS组分异常、74. 1%肥胖儿童有2项及以上的组分异常…纠。
因此,如何合理判断并早期防治中国儿童青少年MetS已迫在眉睫。
要合理判断MetS,首先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定义。
以往,国内外儿童青少年MetS定义均参照成人定义,或在成人定义基础上对一些组分按性别、年龄进行校准。
基于成人MetS定义修正的儿童青少年MetS定义多达40余种(包括比较经典的2003年由Cook等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Ⅲ修订的定义)。
定义不统一造成学术交流的不便及基础、临床研究的混乱,也给深入研究MetS病因带来困难,阻碍了儿童青少年MetS的研究发展。
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已有的MetS临床和基础研究为背景,在成人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首个针对儿童青少年的MetS全球统一定义。
厘清“青少年”与“青年”概念的分野
图 1 联合国系统的年龄界定标准 上述四个有明确年龄界线的概念都是伴随年龄增高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连续谱系,其次为年轻人 ( 年) ,青少 7 1 5 年和青年分别跨越了 1 个年龄段。从成年与否的角度来看,“ 儿童”这个概念所指涉的完全是未 0 成年人,“ 青少年”亦以未成年人为主体,1 岁 “ 年轻人”的 1 年中有一半以上涉及未成年 0 - 2 4 5
1
《 青年研究》
· 2 0 1 1 4
人,惟独 “ 青年”这个范畴涵盖主要是 1 岁以上的成年人。如下文所述,明确划定年龄分界线 8 的这些称谓不仅在现实干预中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深刻的政策涵义。 青少年期 ( ,与英文中的另一个词 t 在年龄上完全重合)系人生的第二个十 a d o l e s c e n c e e e n a g e 年,顾名思义是从儿童到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期,也是个体身心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尤 )之后,少男少女性生理渐趋成熟,性心理及情感随之发生巨变,世界 其是跨入青春期 ( p u b e r t y 观和人生观也在逐步形成;尽管青春期少年身体上的变化可能相同或相似,不同地方青春期的起 始、终结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则因人而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青少年概念的理解和期望也截 然有别 ( ,2 :1 ) 。 D e h n e a n dR i e d n e r 0 0 1 1 - 1 5 青少年人群的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已引起了国际学界和政策界的高度关注。早在 2 世纪 3 0 0 年代,基于对北美和南太平洋萨摩亚青少年性行为的研究,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率先 对青少年经历的普遍化观点发难,指出青春期的骚动现象是缘于文化而非生物上的原因 ( 庄孔 ) 。按照维基百科全书的解释,青少年期的终结和成年期的开始在不同国家不尽相同。 韶,2 0 0 8 一个人长大成人的里程碑事件可能包括:开始合法性关系、获得驾照、服兵役、购买与饮用酒 类、参加投票、完成某种程度的教育以及结婚等等 ①。随着年龄的推移,跨入成年期特别是步入 人生第三个十年之后,年轻的成年人在身心成熟度、人生阅历及社会经验等方面显然就会有别于 生命中的第二个十年。 受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对 “ 儿童” 、“ 青少年”及 “ 青年”的 理解、界说和操作化定义迥然有别,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学术界、决策界和媒体在使用这些概念 时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年龄上下限的弹性也很大。以青年为例,《 现代汉语词典》将 “ 青年” 界定为 1 到3 岁左右的阶段。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第一条规定: “ 十四周岁以上, 5 - 1 6 0 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 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 年以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 9 9 0 —3 周岁的 合会策划、多家新闻单位共同主办的 “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则规定了 1 8 9 年龄条件。在上述三种界说中,团员青年的年龄范围更贴近国际上界定的 “ 青年”概念。
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全民上网时代已经到来,青少年触网年龄越来越低,绝大部分人在进入成年之前都已经成为网民。
根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估计为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即便是在农村,未成年人的上网比例也高达89.7%,这主要缘于手机上网的高普及率。
而青少年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沉迷网络,被不良内容吸引,从而危害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关注并提升未成年人在网络技能、网络安全、网络规范等方面的网络素养,成为关注当今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方面。
此外,以往研究者们关注的以网络硬件和网络接入为代表的城乡数字鸿沟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基本消除,但与之伴随的城乡青少年在网络使用素养方面的差距却还没有引起相关方的重视,这也是本报告重点关注的方面。
本报告将设计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测量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手段,研判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数据来源是共青团中央权益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全国青少年网络素养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抽取100多所中小学,共获得22685个有效样本。
一网络素养的测量体系美国学者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网络素养的概念,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强调网络素养将成为网络社会中公民高效开展个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技能。
[1]针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与社会化阶段特征,有研究认为青少年网络素养包含对网络的了解、感知、使用和判断以及对网络风险的判断和应对两个方面[2],强调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避免网络沉迷的自我控制能力、免遭网络危险侵害的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尊重和保护其他网民的社会责任感等[3],本报告从四个维度、三级指标体系来定义网络素养。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网瘾评判标准的前提(必要条件)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问卷第9题)。
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总是想着去上网(问卷第5题);(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问卷第6题);(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问卷第7题)。即判定他属于“网瘾”。
2.1.2另有约13%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分别为12.4%~13.6%)。可见,加强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瘾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2青少年网瘾群体分布状况
网络调查通过中青网、人民网和搜狐网三家网站进行,回收有效问卷7519份(中青网649份、人民网3911份,搜狐网2959份)。
1.4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到三大类共五个指标。分别是:(1)核心指标――网瘾;(2)参考指标――网瘾程度与网瘾倾向;(3)其他相关指标――上网目的特征与网上活动丰富性。其中,我们将上网目的特征分为娱乐性目的和实用性目的两大类。
1.4.3其他相关指标:上网目的与网上活动丰富性
这两个指标虽然被归入“其他”行列,但并非说它们不重要。它们是反映青少年网民上网特征的重要指标。
本次调查中,上网目的被分为娱乐性目的和实用性目的两类。
娱乐性目的包括:(1)玩网络游戏,(2)聊天或交友,(3)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
1.5.3地区分类
为比较全国不同地区网民的网瘾状况,本研究将调查的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三类地区。主要采用的分类指标包括:地理位置、人文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计算)、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因素等)。分类结果如下表所示(括号中为人文发展指数的排名):
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
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青少年中出现了重视成绩轻视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如何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非常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也逐渐注重个体性和多元化,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
价值观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知识、引导价值观、培养行为习惯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理解社会,提高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等。
然而,当前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校教育过分注重分数和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缺失,家长往往忙于工作,无暇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地区青少年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学校价值观教育,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三是加强社会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
政府还应该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才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我们应该并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卡通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青少年版认知和情感共情量表的修订
中国青少年版认知和情感共情量表的修订作者:王协顺苏彦捷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09期摘;要;以中国10~15岁青少年为样本修订Reniers等(2011)的认知和情感共情量表。
探索性(N=620)和验证性(N=480)因子分析表明,三因子的结构最适合当前样本。
修订后的量表共保留17个条目,分为观点采择、在线模拟和情绪响应三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依次为0.79,0.71和0.76)。
该量表不仅与格里菲斯共情量表具有良好的相关,而且还可以预测被试的亲社会倾向。
综上,经修订,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合作为评估我国青少年共情能力的工具。
关键词;中国青少年; 认知共情; 情感共情; 亲社会倾向分类号;B841.7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9.09.0031;引言共情(empathy)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Baron-Cohen & Wheelwright, 2004),在过去30年里,越来越多研究者致力于探究共情的内部机制问题。
共情的测量,最简单和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自我报告量表。
多年以来,研究者开发了多种共情量表,例如,霍根共情量表(Hogan Empathy Scale, HES; Hogan, 1969),冲动-冒险-共情量表(Impulsiveness-Venturesomeness-Empathy Inventory, IVE; Eysenck & Eysenck, 1978)中的共情子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IRI; Davis, 1980, 1983),共情商数量表(Empathy Quotient, EQ; Baron-Cohen & Wheelwright, 2004),基本共情量表(Basic Empathy Scale, BES; Jolliffe & Farrington, 2006),格里菲斯共情量表(Griffith Empathy Measure, GEM; Dadds et al., 2008),多伦多共情量表(Toronto Empathy Questionnaire,TEQ; Spreng, McKinnon, Mar, & Levine, 2009)。
犯罪青少年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按照中国法律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十八周岁的为成年人。
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十四周岁至未满十八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犯罪(已满十八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
但中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主要是办理已满十四周岁至不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刑事案件的法律和制度,其中包括立案、侦查、强制措施、检控、审理、判处刑罚、矫正与康复等。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来源:人民网一、词义(辞典及百科全书的定义)《教育大辞书》将「青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生理学上常将青年期界定为于青春期(puberty)与成熟之间的时期;具体言之,当个体出现第一性征zheng及第二性征时,即为青年期的起点。
唯个人出现性征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早在九、十岁即开始,有的则延至十四、十五岁才出现。
此外,男女生出现性征的时间亦有差别。
青年期的个体在躯体、情绪和认知发展方面皆有很大的变化(王文科,2000)。
《张氏心理学辞典》将「青年期,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女性约自12岁到21岁之间,男性约自13岁到22岁之间。
准此,儿童期后到成年期之间的一段大约十年期间称为青年期。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将「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义为:指发展的一个时期,青春发动期的开始标示着它的开始,生理上或心理上达到成熟则标示了它的结束。
应该指出的是,此一名词并不似表面看来那么精确,因为无论是青春发动期的开始还是成熟的达到,实际上都不可能加以定义或予以详细的界定(Reber, 1995)。
我国青年的定义
我国青年的定义一、青年的概念和特点青年是指年龄在18到35岁的人群,是一个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青年时期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1.充满朝气和激情。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充满憧憬、充满抱负的时期。
青年人有着一股冲劲,渴望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2.处于成长和独立阶段。
青年时期是一个逐渐成长、逐渐独立的阶段。
青年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主管自己的命运。
3.具有思想上的变化。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意识逐渐成熟的时期。
青年人逐渐认清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二、我国青年的定义我国青年是指年龄在14到35岁的公民,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中国政府相关法律规定,我国青年的年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少年:14岁以下的青少年2.青少年:14岁至18岁的青少年3.青年: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青年群体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1.人口众多,数量庞大。
我国有将近4亿的青年人口,占到了国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和政策鼓励青年人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使得我国青年人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3.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我国青年人注重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非常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他们抱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愿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我国青年的发展挑战我国青年虽然人口众多,但面临着许多发展挑战:1.就业:我国青年人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高素质的青年人也面临着被迫就业和低薪就业的困境。
2.创新创业:我国现在鼓励创新创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很多问题。
资源的不平衡和不足、人才的不足、市场的竞争等是阻碍青年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
3.社会参与:我国青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还不够高。
他们在社会治理、公共事务等方面的参与度仍然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结语我国青年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的积极发展
2023/4/28
11
第二节 积极发展的特征
2023/4/28
12
勒纳等人的5C模型
2023/4/28
13
勒纳等人的5C模型
第一个C能力包括①学业能力②认知能力③社会能力④职业能力
第二个C 自信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够通过行动达到既定目标的感知。
第三个 C 联结是指青少年与周围人(家庭成员、同学、教师、教练、邻里等) 建立良好的关系
2023/4/28
19.宗教社团 20.留在家中
每星期至少花 1 小时参加宗教团体活动。 每星期与朋友外出“游荡”少于两个晚上。
9
二、发展资源模型
青少年的内部资源
类别
对学习的承诺
积极价值观
内部资源 21.成就动机 22.学校参与 23.家庭作业 24.关心学校 25.阅读乐趣 26.关爱 27.平等与社会公正 28.正直 29.诚实 30.责任感 31.克制
12.学校规范 13.邻里规范 14.成人角色示范 15.积极的同伴影响 16.高期望 17.创意活动
18.青少年项目
定义
家庭生活给青少年提供高水平的爱与支持。 与父母进行积极沟通,愿意从父母那里获得建议和忠告。
从三个或更多长者(非父母)那里得到支持。 得到邻居的关照与爱护。 提供关心的、鼓励的环境。 父母积极参与,帮助青少年取得学业成功。 感受到社区成人重视他们。 在社区里被委以重任。 每星期参与社区服务 1 小时或更多。 在家里、学校和邻舍中感到安全。 家庭有明确的纪律和奖惩办法,并监控青少年的行踪。
• 通过发展资源的分类法也创造了一个实践的愿景,即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积极 的青少年发展)把社区乃至城市的公民联合起来,使这一共同愿景在催化社区 和社会改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的研究摘要:青少年时期进入了性成熟期,对性发育的感知更为活跃。
但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教育氛围较封闭,方式落后,造成青少年“性早熟与社会性教育落后”、“性辨别能力低下与社交媒体性泛滥化”的突出矛盾。
本文拟对青少年性教育存在困境进行分析,以“同伴教育”为核心思想探寻解决对策,给出适合我国青少年性教育领域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同伴教育一、引言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的成长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阶段是青少年塑造正确、完整的自我认识,推动健康、有益的自我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复杂的转变状态。
进入了性成熟期,青少年对于性发育的感知将更为活跃。
期间,对于性身份的自我认可、性认知观的确立、性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树立等方面也更为敏感。
在缺乏正规化的教育渠道、系统化的教育内容、专业化的教育队伍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的多种问题下,没有正确的性教育进行引导,青少年很容易形成对“性”的误解和不必要的好奇,乃至于误入歧途。
重视性教育领域的发展,完善性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有助于青少年确立正确的性认知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加强与社会的纽带联系。
社会上由于青少年缺乏“性”认知所爆发的“性”事件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这一现象问题已刻不容缓。
二、国内外性教育领域发展现状(一)国外性教育发展现状在幼儿园时期,儿童已经对性有模糊的认知,“男孩和女孩为什么不一样”等两性差异已经显现。
性教育应从儿童时期就应该逐步开展。
1.系统化的教育内容对于性教育的概念和内容逐渐深入,教育范围已经扩展至性别角色的进入、性身份的认同、性态度的确立、性道德和责任感的树立等等,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体系。
2.低龄化的教育对象主张依据年龄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从幼儿园阶段到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以认知能力提高和身体性特征发育为依据,分阶段地进行性教育,从两性特征差异的生理层面出发,深入到自我认同的心理层面上。
中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中国少年,阳刚之气不可失
中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中国少年,阳刚之气不可失近日,“阳刚之气”这一话题冲上热搜,事件源于一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
在提案中,他认为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针对这一提案,教育部表示,将适度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更加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此文一出,立即引发社会各界对青少年“阳刚之气”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新华视点微博:教育部日前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有关提案时表示,将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
“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合集”,在青少年成长路上,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
少年强则国强,“阳刚之气”,不只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精气神的涵养。
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自立自强,这才是乘风破浪的好少年。
资深评论员于琳琳: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青少年出现极端行为已经是不足为奇的事情,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悲剧,似乎也在告诉社会、学校和家长,培养孩子独立、坚强、正直、阳光等气质,也就是“阳刚之气”的重要性。
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强健的体魄固然重要,但涵养精气神,更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因此,男孩应该有男孩的样子,活泼、阳光,有勇气、有担当,不惹事、不怕事,让人信赖、给人力量。
同样,女孩也应该有女孩的样子,勇敢、正直,有自信、有光芒,不畏惧、不胆怯。
这两种样子,都是我们提倡的“阳刚之气”,它无关性别,不分强弱,适合所有青少年。
因此,教育部倡导“阳刚之气”,是正确的,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妇女报: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自当有少年的朝气与锐气。
备受期许的“阳刚之气”,更多代表着鹏程万里的志气、吃苦耐劳的品格、敢于承担的责任心、迎难而上的勇气、不懈拼搏的精神……如此说来,“阳刚之气”是任何拥有完整人格的人都不可缺少的品质,它更代表了一种精气神儿,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气质,凡具备这种精神气质者都应受到肯定。
2019年青年年龄划分标准
2019年青年年龄划分标准篇一:国际年龄标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年龄段的划分A国际年龄标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年龄段的划分A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之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中国文化里定义的年龄标准)1994年以前,国际上对年龄段的划分一般认同的是:14岁以前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青壮年和逐渐进入的劳动年龄段(中国是到60岁);64岁以上为老年人。
中国的年龄分段:1.童年。
0岁—6岁(周岁,下同)(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3)幼儿期2.5岁后—6岁;2.少年。
7岁—17岁。
(1)启蒙期7岁—10岁;(2)逆反期11岁—14岁;(3)成长期15岁—17岁。
3.青年。
18岁—40岁。
(1)青春期18—28岁;(2)成熟期29—40岁;4.中年。
41—65岁。
(1)壮实期41—48岁;(2)稳健期49—55岁;(3)调整期56-65岁;5.老年。
66岁以后。
(1)初老期67—72岁;(2)中老期73—84岁;(3)年老期85岁以后。
中国的年龄分段:联合国给“青年”所下的定义是什么?该定义与联合国的“儿童”定义有何区别?联合国大会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含15岁和24岁)的那些人。
联合国“国际青年年”活动曾于1985年在全球开展,该定义就是专门为“国际青年年”活动所下的。
联合国公布的所有有关青年的统计数字,例如联合国系统出版的关于人口统计、教育、就业和医疗卫生的年度统计年鉴,均依据以上定义。
因此,根据以上定义,儿童是指那些年龄不足14岁的人。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条将“儿童”定义为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
两者之间的定义出入是一个有意的安排,因为联合国希望《儿童权利公约》能为属于同年龄组的尽可能多的儿童提供保护和权利保障,同时也由于当时还没有出台与《儿童权利公约》相仿的《联合国青年权利公约》。
争做新时代青年演讲稿(通用17篇)
争做新时代青年演讲稿(通用17篇)争做新时代青年篇1大家可知道,在古代,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一个很发达的国家。
但是在近代,中国渐渐落后,使许多国家看不起中国。
从此,东方之龙的噩梦开始了。
19世纪初,帝国主义者用洋炮闯开了中国的大门。
1840年,英国人把大量的鸦片强卖给中国,使原本健康的中国人吸成了竹竿似的病人。
但是帝国主义者仍不罢休,他们抢走了我国的文化瑰宝——圆明园中的大量珠宝,还把它烧成了断壁残梁。
多么令人气愤啊!正在这时,中国许多英雄儿女为了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畏帝国主义者的嘲笑和讥讽,自主修筑了京张铁路。
饱受美帝国主义折磨和迫害的钱学森,放弃了金钱和地位,带着一句“祖国,我回来了!”终于回到了祖国,并努力研究火箭技术,为祖国出了一份力。
吴光辉先生造出了中国第一架飞机——C919的试飞成功告诉了帝国主义者——中国也能造飞机!现在中国发展得更快了。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以350km/h的速度和在飞奔的列车上放一个鸡蛋都不会倒的惊人性能,让外国人开了眼界。
坚如磬石的“吉利博瑞”以摔下山崖都不伤人的安全性,被评为“20__年世界十大安全车”的第四名。
中国,这条东方之龙,秀出了深藏不露的绝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经济添一份力!中国,这条东方之龙,吼出了最响的声音;中国,这条东方之龙,展开了百年不露的笑颜;中国,这条东方之龙,证明了自己的力量!腾飞吧,中国!争做新时代青年演讲稿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高尔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做成什么。
的确如此,青春就是我们所掌握的最优越的资本,因为我们正值青春,我们的身后仍有重头再来的底气;因为我们正值青春,我们的前景一片光明。
中国定义青年的年龄划分标准
中国定义青年的年龄划分标准
中国对青年的年龄划分标准因不同的机构和领域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1.国家统计局:将15-34岁的人定义为青年。
2.共青团:将14-28岁的人定义为青年。
3.青年联合会:将18-40岁的人定义为青年。
4.港、澳、台地区:将10-24岁的人定义为青年。
此外,也有一些特定领域或机构对青年年龄的定义略有不同。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6-45周岁的人定义为青年。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年龄划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定义可能因不同的机构、领域或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
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2021年第4期第37卷(总第484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Total N〇.484No.4,2021Vol.37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与结构杜红^(1•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民道德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重庆401331 ;2.西南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重庆400715)摘要:科学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建设。
目前学界 普遍认同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概念,它的具体内容与结构需要根据它所在的背景进行具体剖析,基于对象、功能、目标、水平等 多个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内容构成。
本文提出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三维结构,分析了不同视角下形成的科学素养的不同概念内涵,并从结构、评价、需求、比较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科学素养;大学生;内涵;结构d o i:10.16083/ki.1671 -1580.2021.04.015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科学素养是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 文明社会中公民综合素质的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过 去15年以来,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公民科学素养 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得到了大 幅度提升,为未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 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大 学生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其科 学素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与 现代化建设。
在新一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要(2021-2025-2035年)》紧锣密鼓的编制之际,对大 学生科学素养展开深刻讨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也是我国公民科学素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 环节。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演化从1952年美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科南特(J.B.Conant)先生提出“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这一概念以来,人们便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 析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青少年定义(一)
中国青少年定义
青少年的年龄范围
•青少年一般指年龄在14岁至24岁之间的人群
•在法律层面上,青少年一般指年满16岁但未满18岁的人理由: - 青少年是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群体,这个年龄段对个体
形成健康人格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通过明确青少年的年龄范围,能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应的服务,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青少年的身份认同
•青少年是社会成员,也是未来的栋梁之才
•青少年是家庭的一员,也是学校的学生,更是社会的一份子理由: - 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关系
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 - 青少年所处环境的积极引导和关注对他
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的责任和权利
•青少年有义务接受正规教育,培养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有权利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理由: -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
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 给予青少年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积极参与社会
推荐书籍:《中国青少年定义与发展研究》
•作者:杜岩
•简介: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成长环境、教育机会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青少年定义和发展的探讨,为制
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服务提供了研究基础。
以上是针对中国青少年定义的相关定义及理由,以及一本与该主
题相关的推荐书籍。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