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全总结
2016年的诉讼时效
2016年的诉讼时效(原创版)目录1.诉讼时效的概念及意义2.2016 年诉讼时效的规定3.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4.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5.诉讼时效的中断和重新计算6.诉讼时效的延长7.总结正文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法律制度。
诉讼时效具有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功能。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2016 年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1.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
2.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表明该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在此情形下,确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实际上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 债权人催告当时债务人就表示立即履行,实际上却未履行的,诉讼时效应自催告次日起计算。
债权人何时催告并没有时间上的限制。
- 如果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双方当事人变更了合同内容,将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变成了履行期限明确的债务,那么,债务人于该期限届满未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届满之次日起计算。
- 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一次权利,债务人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并有否定债权存在的意思表示,那么,诉讼时效应从该拒绝之日的次日起计算,而不论债权人是否规定有宽限期限及该期限是否届满。
- 在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履行债务,债务人未明确拒绝的情况下,双方约定有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在该期限届满时,无论债务人是否明确拒绝履行债务,只要在客观上债务人不履行,诉讼时效应自该宽限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权利人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超过诉讼时效并不意味着债务人不再承担债务。
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和重新计算,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培训机构退费诉讼时效
培训机构退费诉讼时效一、背景介绍随着培训机构的普及和发展,培训服务行业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在培训过程中,退费问题成为消费者和培训机构之间常见的纠纷之一。
当消费者要求退费而培训机构拒绝或延迟退费时,可能会引发诉讼纠纷。
本文将就培训机构退费诉讼的时效问题展开讨论。
二、时效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事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而对于退费诉讼时效的规定,则需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一般来说,培训机构退费涉及合同关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消费者通常有权在发现合同违约后两年内提出诉讼请求。
三、退费纠纷解决流程在发生退费纠纷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流程解决纠纷:1.协商和调解:首先可以尝试通过协商和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费事宜。
2.法律援助:如无法协商解决,消费者可咨询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寻求法律支持。
3.申请仲裁: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4.提起诉讼:如果退费问题无法通过仲裁解决,消费者可以选择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退费诉讼时效案例分析1.案例一:小明参加某培训班,发现培训质量严重不符合合同约定,要求退费。
在该案例中,根据合同法规定,小明有权在发现违约后两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费。
2.案例二:小红报名某机构培训课程,由于机构倒闭未能提供服务,要求全额退款。
对于此类情况,消费者应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培训机构退费纠纷是消费者维权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处理此类纠纷时,消费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针对退费诉讼时效问题,消费者应在法定时效内提起诉讼,及时解决争议,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上是关于培训机构退费诉讼时效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年终诉讼总结
年终诉讼总结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诉讼团队面临了诸多挑战,但我们始终坚守职责,秉持公正,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
在此,我代表整个团队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新的一年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主要成果1. 案件数量与质量: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成功处理了XX余起诉讼案件,涉及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劳动争议等多个领域。
其中,X%的案件实现了和解或调解,为客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2. 客户满意度:通过调查反馈,客户对我们的工作满意度达到了X%,这得益于我们专业、细致的服务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3. 团队协作: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我们的团队凝聚力更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挑战与应对1. 面临的挑战:在过去的诉讼中,我们面临了如取证困难、法律法规变化等挑战。
同时,客户的高期望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压力。
2. 应对策略: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加强了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并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以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
同时,我们与客户保持了紧密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四、未来展望1. 继续提升服务品质:我们将继续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客户更高的需求。
2. 扩大服务领域: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我们将逐步拓展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
3. 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五、结语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感到自豪和欣慰。
感谢所有同事的辛勤付出和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更多的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税务师考试《涉税相关法律》知识点:时效和期间、期日
税务师考试《涉税相关法律》知识点:时效和期间、期日(全文完整)一、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即依法发生不受法律保护后果的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特征1以权利人不行使其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2怠于行使权利的状态连续地经过一定期间;3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权利人丧失胜诉权;提示:诉讼时效届满,实体权利不消灭。
4诉讼时效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
提示: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除斥期间亦称预定期间,是指法律预定某种权利于存续时间届满当然消灭的期间。
除斥期间是一种对形成权的行使进行时间限制的期间。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是限制权利行使的期间,权利人在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在期间届满后均引起权利变动的后果。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
4诉讼时效的抗辩权权利由民事主体行使,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而除斥期间,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
三诉讼时效的种类1.普通诉讼时效,2年。
2.短期诉讼时效,时效期间不足2年的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3.长期诉讼时效,时效期间在2年至20年之间的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最长时效适用于当事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情形。
四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1.人民法院不支持当事人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民诉知识点总结
民诉知识点总结一、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1. 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在特定的时限内进行起诉的期限。
一般来说,民事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中断和延长、恢复等问题。
其中,起诉时效的主要问题是时效起算时间的确定,通常是从当事人知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此外,还涉及到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的情况。
2. 起诉起诉是指原告以诉讼请求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的行为。
起诉的主要内容包括起诉状的提交、起诉状的必备内容、申请和证据的提交等。
在起诉中,原告要对起诉状的格式、内容、盖章、送达等进行认真的准备和提交。
3. 审理审理是指法院对起诉案件进行审查、调查、审理的程序。
在审理过程中,包括立案、送达、答辩、举证、庭审、判决等环节。
审理是民事诉讼的核心环节,也是当事人在法庭上进行辩论和举证的重要时间节点。
4. 裁判裁判是指法院在审理后,根据法律规定对案件作出的解决争议的决定。
在裁判过程中,要注意裁判文书的形式、裁判的效力、裁判文书的送达等问题。
裁判是民事诉讼的结果,对于当事人的权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5. 执行执行是指法院根据判决或裁定,强制执行当事人履行义务或者行使权利的程序。
在执行过程中,涉及到执行申请的提出、执行规则、执行程序等内容。
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终环节,是对民事判决或裁定的有效实施。
二、民事诉讼的诉讼主体1. 原告原告是指提起诉讼、主张权利的当事人。
原告的主要责任是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在审理过程中对自己的诉讼请求进行维护和证明。
在进行起诉时,原告要注意诉讼请求的明确、事实的真实性、证据的充分性等问题。
2. 被告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主张权利的当事人。
被告的主要责任是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并在审理过程中对自己的抗辩事实进行证明。
在进行答辩时,被告要注意答辩的内容、事实的真实性、证据的充分性等问题。
3. 第三人第三人是指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但不是原告和被告的当事人。
第三人可以通过申请参加诉讼程序来对案件的结果进行干预,或者成为未经调解的具有代表性的诉讼代表人。
诉讼时效案例分析
诉讼时效案例分析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权利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的期限。
在我国,诉讼时效是保护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如果原告在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他将失去诉讼权利。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具体分析诉讼时效的适用情况。
案例一,小明与小红之间的借款纠纷。
小明向小红借款10万元,并约定在一年内归还。
然而,小明在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年后,小红要求小明归还借款,小明拒绝履行。
小红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小明返还借款。
法院审理后认为,小红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限,故判决驳回小红的诉讼请求。
案例二,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纠纷。
某公司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在一年内提供一定数量的原材料。
然而,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履行合同义务。
一年后,公司要求供应商履行合同,供应商拒绝。
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供应商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的诉讼请求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故判决支持公司的诉讼请求。
案例三,租房合同纠纷。
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约定租期为两年。
然而,乙方在租期届满后没有按约定退还房屋。
甲方要求乙方退还房屋,乙方拒绝。
甲方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甲方的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限,故判决驳回甲方的诉讼请求。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诉讼时效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对于原告来说,必须在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失去诉讼权利;对于被告来说,诉讼时效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保护,可以避免长期被诉讼的纠缠。
因此,当事人在遇到诉讼纠纷时,务必要了解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以免因诉讼时效问题而导致诉讼权利的丧失。
总之,诉讼时效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当事人在遇到诉讼纠纷时,应当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免因诉讼时效问题而失去诉讼权利。
同时,法律机构也应当加强对诉讼时效的监督和执行,确保诉讼时效制度的有效运行。
法律案例分析诉讼时效(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本案涉及原告甲与被告乙之间的借贷纠纷。
甲于2010年3月向乙借款10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利率为年利率5%。
借款到期后,乙未按时归还借款,甲多次催促,乙以各种理由推脱。
甲于2015年3月再次向乙催讨借款,乙仍未归还。
甲于2016年4月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甲提起诉讼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三、诉讼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四、案例分析1. 甲与乙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甲享有向乙追讨借款的权利。
2. 根据法律规定,甲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甲于2010年3月向乙借款,借款到期时间为2011年3月。
甲在2015年3月再次向乙催讨借款,此时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3. 然而,甲在2016年4月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距离借款到期时间已超过五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甲的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
4. 本案中,甲在借款到期后多次催促乙归还借款,乙以各种理由推脱,导致甲在2015年3月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
因此,甲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2015年3月起计算。
5. 由于甲在2016年4月提起诉讼,距离甲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时间已超过一年,但未超过二十年。
根据法律规定,甲的诉讼请求应予以支持。
五、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甲与乙之间的借贷关系成立,甲享有向乙追讨借款的权利。
甲在借款到期后多次催促乙归还借款,乙以各种理由推脱,导致甲在2015年3月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
甲于2016年4月向法院提起诉讼,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民事诉讼法重要知识点总结
民事诉讼法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案件的基本法律规范,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法律。
二、适用原则1. 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根据争议金额、案件性质等确定适用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于小额纠纷和一般民事案件,普通程序适用于复杂民事案件。
2. 简化程序和普通程序的适用范围:根据案件性质和争议金额确定适用范围,案件性质相同的,简化程序适用于争议金额较低的案件。
三、诉讼主体1. 原告:民事诉讼的发起人,享有提起诉讼的权利。
2. 被告:诉讼被告方,享有辩护和举证的权利。
可以提起反诉的权利。
3. 第三人:与诉讼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可以参加诉讼。
四、起诉和受理1. 起诉方式: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一般情况下书面起诉为主。
2. 受理条件: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案件,法院应当受理并立案。
3. 立案和不予立案:法院根据案件材料判断是否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立案,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立案。
五、证据1. 证据的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勘验等。
2. 证据的举证责任:原告应当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被告应当举证证明事实的反面。
3. 证据的认定:法院根据相关规定对证据进行认定,认定标准为合理性和充分性。
六、调解和和解1. 调解程序:适用于争议双方同意调解、仲裁机构调解和法院调解的情况。
2. 调解协议的效力:经过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
3. 和解协议的效力:经过和解达成的协议,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但受当事人的限制。
七、判决和裁定1. 判决书和裁定书的形式:判决书适用于裁决争议的案件,裁定书适用于暂时性和程序性决定的案件。
2. 判决和裁定的效力:判决和裁定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
八、上诉和再审1. 上诉条件:不服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但需符合上诉条件。
2. 再审条件: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但需符合再审条件。
【BT学院】2020年法考 民法 民总编:第七章 诉讼时效
【躲坑练习4】上例中,法院依法受理了该案。审理过程中,甲并未提出乙的债权已经超 过诉讼时效。审理结束后,法官适用诉讼时效制度驳回了乙的请求。法官的裁判是否合法? (不合法,法官不得主动援引诉讼时效)
2020年法考——民法总论
第七章 诉讼时效
第七章 诉讼时效
【本章学习内容】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民法总论的最后一章啦!前面的知识点都掌握牢固了吗?学习完 最后一章后,需要从头至尾复习一遍整个民法总论的知识点哦! 这一章讲的是诉讼时效制度。什么叫做诉讼时效呢?说白了就是法律给你行使你的权 利规定了一个期限,督促你在一定的期限内积极地行使你的权利。那你心里可能在想,我 自己的权利,法律管的真多,还要给我的权利加上一个期限。你这样想是非常正确的。因 此,法律仅规定了特定的权利—请求权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有例外),其他的权利比如 你的Th命权,物权等等,你想有多久就有多久。这个就是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3.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4.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 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5.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 日起计算。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长短与起算★★★
【BT法考·应试技巧】 Q:诉讼时效,题目常考:让你判断下列情形是否已经经过诉讼时效? A:木木教你一招,快速破题: 第一步,判断该情形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直接排除,这是干扰选项; 第二步,判断该情形对应诉讼时效的长短期限;
3
超过诉讼时效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该期间届满,其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时间限制。
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指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未行使权利,而在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是否支持其诉讼请求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进行探讨,分析其具体表现、原因以及影响。
二、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1. 法院不予支持诉讼请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此,当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法院将不予支持其诉讼请求。
2. 债务人可以提出抗辩当权利人超过诉讼时效提起诉讼时,债务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提出抗辩。
债务人提出抗辩后,法院将审查债务人的抗辩是否成立,若成立,则不予支持权利人的诉讼请求。
3. 权利丧失法律保护超过诉讼时效后,权利人丧失了法律的保护。
此时,权利人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权利将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
三、超过诉讼时效的原因1. 权利人自身原因(1)权利人因遗忘、疏忽等原因未及时行使权利。
(2)权利人因疾病、残疾等特殊情况,无法及时行使权利。
2. 债务人原因(1)债务人故意拖延履行义务,使权利人无法及时行使权利。
(2)债务人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使权利人误认为诉讼时效尚未届满。
3. 法律原因(1)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不明确,导致权利人误判诉讼时效。
(2)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等规定不完善,导致权利人无法准确把握诉讼时效。
四、超过诉讼时效的影响1. 对权利人影响(1)权利人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权利人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精神损害等后果。
2. 对债务人影响(1)债务人可能因权利人无法通过诉讼途径维权,而逃避履行义务。
(2)债务人可能因法律责任的免除,而降低自身的法律风险。
3. 对司法公正影响(1)超过诉讼时效的诉讼案件可能导致司法资源浪费。
诉讼时效与期限
法定事由 区别
• 中断事由
• 1,权利人积极主张权利 (1)向法院起诉; (2)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3)向有关机构提出调解; (4)权利人提出请求。可向义务人提出、
也可向债务人的担保人、代理人、财产管理人提出
•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六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联系与区别
• (一)除斥期间的定义:预定期间,是指法律 规定的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 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该权 利消灭的法律后果。
(1)权利人死亡,尚未确定继承人; 德、台湾:请求权,(不是所有的请求权适用),而债权、物权并不消没。
2,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且不得终止、中断、延长。
法4,最、长俄诉、讼(英时美效:2:诉)2权0年。确立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尚未确定监护人; (5)其他一些事由留给法官自由裁量。
诉讼时效与期限
一 时效的定义
(一)定义: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 期间后,产生权利的取得或权利效力减损 的法律事实。
• 取得时效:是指当事人对财产的占有 的事实,经过一定的时间,发生当事人取 得权利的制度。
消没时效或诉讼时效:当事 人不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时间 发生权利效力减损的制度。
(二) 时效的特点
3,甲侵占乙的房子十年,甲一直未主张权利。 4,甲乙离异,甲抚养小孩10年,在此期间一直
未主张抚养请求权。
五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的区别
• (一)定义不同 1,法定性:时效的种类,法律后果,时间,条件等都有法律规定。
2, 1945年在 广岛、长崎两原子弹,现在还影响着那里人的健康。
• (2)法定事由不同 1,法定性:时效的种类,法律后果,时间,条件等都有法律规定。
新修正法律诉讼时效的心得
新修正法律诉讼时效的心得
根据新修正的法律诉讼时效,我得出的一些心得如下:
1. 加强维权意识:新修正的法律诉讼时效设置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要想在规定的时效内提起诉讼,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规定,并主动采取行动,提醒自己要加强维权意识。
2. 做好证据收集:新修正的法律诉讼时效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提起诉讼,这就要求当事人要及时搜集相关证据,以便在诉讼时出庭提交证据,增加自己的胜诉机会。
3. 注意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新修正的法律诉讼时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有不同的起算时间规定,因此在提起诉讼之前,要准确了解起算时间,避免失去诉讼时效。
4. 谨慎选择诉讼方式:根据新修正的法律诉讼时效规定,起诉时效不同,因此当事人在选择采取诉讼方式时要谨慎选择,尽可能选取能够在时效内解决纠纷的方式,以避免因时效问题而导致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的来说,新修正的法律诉讼时效为当事人提供了更明确的规定和时间限制,同时也要求当事人主动积极维权,做好相关准备。
当事人应该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了解诉讼时效规定,合理选择诉讼方式,并提前准备好必要的证据,以避免因时效问题而失去维权机会。
诉讼案件的经验总结
诉讼案件的经验总结在法律实践中,诉讼案件的处理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
本文旨在通过对诉讼案件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法律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诉讼案件的基本流程1.案件受理: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法院在审查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后,决定是否受理。
2.立案:法院受理案件后,为案件分配案号,正式立案。
3.送达:法院将起诉状、证据材料等送达给被告,并通知被告应诉。
4.庭审准备:原被告双方进行证据交换、质证,明确争议焦点。
5.开庭审理: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和最后陈述。
6.裁判:法院根据庭审情况,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
7.执行: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法律义务。
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二、诉讼案件经验总结1.明确诉讼目标:在诉讼案件中,首先要明确诉讼目标,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
2.证据收集与整理:证据是诉讼的核心,要注重证据的收集、整理和提交。
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3.诉讼请求的提出:诉讼请求要明确、具体,符合法律规定,避免提出无谓的请求,增加诉讼成本。
4.庭审答辩:庭审答辩要充分准备,针对对方的主张和证据进行有力反驳,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5.法律适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规定,为自己的主张提供法律依据。
6.沟通协调:与法官、对方当事人保持良好沟通,争取有利于自己的诉讼结果。
7.注意诉讼时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避免因超时而丧失诉讼权利。
8.诉讼风险评估:在诉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诉讼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9.团队协作:诉讼案件往往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要注重团队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诉讼效果。
三、结语诉讼案件的经验总结是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摸索的过程。
只有深入了解诉讼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司考】考点诉讼时效(星考点)
基本概念1.诉讼时效中断: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2.诉讼时效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依诉讼时效的中止,其已经过的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法定障碍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进行。
3.诉讼时效延长: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确有法律规定之外有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适当延长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
重点考点详解一、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1.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
(1)支配权不适用诉讼时效,【例外】抵押权受其担保之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限制。
(2)抗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抗辩权具有永续性。
(3)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形成权一般适用除斥期间。
(4)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
事实上还得有所限制,在我国只有债权请求权与继承权回复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
2.民法总则规定,下列四种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人请求返还财产;(3)请求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费;(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3.《诉讼时效规定》第1条规定,下列三种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注意】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指公开发行,即不适用3年也不适用20年。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公司法解释(三)》第20条规定,下列三种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公司请求瑕疵出资股东缴付出资的债权;(2)公司的债权人请求公司的瑕疵出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债权;(3)公司的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公司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债权。
诉讼时效怎么写范文
诉讼时效怎么写范文
诉讼时效是指根据法律规定,针对特定类型的法律行为或权利
主张,规定了一定的诉讼时效期限。
在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限
是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确定的,比如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限一
般是3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期限可能会有所不同。
关于诉讼时效的范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
1. 介绍诉讼时效的概念和作用,首先可以介绍诉讼时效的概念,即指法律规定的一定期限内,当事人对其权利主张提出诉讼的期限。
可以阐述诉讼时效的作用,即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当事人
及时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司法秩序等方面。
2. 分析诉讼时效的适用条件和期限计算,可以详细介绍适用诉
讼时效的条件,如在特定法律关系下的诉讼时效的适用等。
同时,
可以说明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方法,比如从何时开始计算、中止、
中断、延长等情形下的诉讼时效期限的变动等。
3. 阐述诉讼时效的效力和救济措施,可以说明诉讼时效期限届
满后的法律效力,即当事人不能再行使诉讼权利的后果。
同时,也
可以介绍诉讼时效期限届满后可能的救济措施,如诉讼时效期限届
满后可能适用的中止、中断、延长等情形。
4. 强调诉讼时效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最后可以强调诉讼时效对于当事人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诉讼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提醒当事人及时行使诉讼权利,避免诉讼时效期限的失效等。
综上所述,范文可以围绕诉讼时效的概念、适用条件、期限计算、效力和救济措施、意义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全面的阐述。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诉讼时效》课件
如何避免诉讼Biblioteka 效纠纷?法律咨询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师傅的意见建 议,保证你的诉讼权利。
合法合规
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签订合法的 协议或合同,避免因为违法行为 导致诉讼时效纠纷的产生。
协商解决
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力通过协商达 成和解协议,避免过长时间的纠 纷。这不仅可以保证你的合法权 益,同时节省了诉讼所需的时间、 精力和成本。
新增诉讼请求时效条款以及规则细化
执行的时效制定和执行中的补充规则
建立网络征询平台,促进网络技术应用,提高效 率和质量
法律规定
如当事人死亡,未成年人等特殊情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的计算。
诉讼时效案例分析
1
合同纠纷的时效
从合同履行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完全受理。
2
知识产权纠纷的时效
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事实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完全受理。
3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时效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2年内提起诉讼,过了诉讼时效期限将无法完全受理。
《诉讼时效》PPT课件
在中国,诉讼时效是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规定。随着社会发展,法 律制度越来越完善,对于诉讼时效的认识和运用也越来越深刻。
什么是诉讼时效?
时效的定义
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于法院提 出诉讼的期限,过了期限将不 再受理。
时效的意义
保护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避免过长时间纠纷,保证法律 的权威和效力。
时效的计算方法
以最后一次证据出现的时间为 起点,按照规定的时间限制计 算当事人的诉讼时效。
时效的特殊规定
如有特殊情况,如法律、行政 法规对时效规定有约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的中断和延长
中断
当事人申请中断或者法院裁定中断,诉讼时效中断,暂停计算。
民诉中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整理
民诉中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整理1、诉讼时效汇总,由长到短1、二十年及以上《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五年《保险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3、四年《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4、三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5、二年《保险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八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款二款有关航次租船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专题知识讲座
三、诉讼时效期间旳中断
(一)时效期间中断旳概念
中断,指在时效期间行将完毕之际,有与权利人无关 旳事由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其祈求权,法律为保护权利 人而使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中断事由消灭后继续计算。
(二)时效期间中断旳条件
1、有权利人不能行使其祈求权旳障碍,涉及不可抗力及 其他障碍。
2、此障碍发生在2年旳一般时效期间或1年旳尤其时效期 间旳最终6个月内。
(三)时效期间中断旳效力
☆继续计算旳时效期间假如不足6个月,应否延长到6 个月?
四、诉讼时效期间旳中断
(一)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旳概念
中断,指在有法定事由发生时,此前已计算旳时效期 间全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灭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断与中断旳区别:
①发生中断旳原因属于与当事人无关旳客观情况,而发 生中断旳原因系当事人旳行为,亦即取决于当事人旳意 思。
2、有推行期旳祈求权,从推行期到来时起算。
3、无推行期旳祈求权,从权利人可行使权利 之时起算,但23年时效从权利成立时起算。
4、分期推行旳祈求权,从最终一期推行期限 届满之次日起算。
5、物权祈求权旳起算,因祈求权发生旳根据 不同而有区别。
6、标旳为不作为旳祈求权,从义务人有违反 行为之时起算。
(一)概说
民法通则要求了三种时效期间,即一般时 效期间为2年,尤其时效期间为1年,最长时 效期间为23年。
(二)尤其时效期间
《民法通则》第136条要求:“下列旳诉讼 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 补偿旳;(二)出售质量不合格旳商品未申 明旳;(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旳;(四)
1、两种时效期间旳区别
后者起源于裁判官法之出诉期限。 ②构成要件不同 ③法律效果不同 2、相同点 ①均以一定事实状态之存在为前提 ②均以一定时间旳经过为要件 ③均以权利变更为法律效果 (二)有关两种时效异同旳学说 1、统一主义
保险理赔诉讼时效的裁判规则
保险理赔诉讼时效的裁判规则—-摘自《保险诉讼裁判规则集成》一书安杰保险团队保险索赔的诉讼时效是指,当保险事故发生或者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届满时,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权向保险人提出保险金赔付的请求,该项请求与其他债权请求权一样,也应当在一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将丧失胜诉权。
本文结合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案例对保险理赔诉讼时效的裁判规则归纳总结如下。
一、法律规定《保险法》第二十六条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十八条商业责任险的被保险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之日起计算.《海商法》第二百条根据海上保险合同向保险人要求保险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XX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XX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XX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XX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XX不予保护。
有特殊情况的,人民XX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法条解读:保险索赔属于行使债权请求权,应当遵守诉讼时效的规定。
通说认为,《民法总则》、《保险法》对于诉讼时效的分别规定,属于一般法与特殊法的关系。
二、典型案例【财产保险理赔从终审XX作出判决确定被保险人损失金额之日起计算保险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在**中院审理的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中心支与王田来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二审一案中【(2021)浙杭商终字第2187号】,**中院经审理查明,王田来向国寿财险投保了机动车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年度诉讼案件总结(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诉讼案件逐年增加,涉及领域广泛,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将2023年度诉讼案件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国当前诉讼案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案件总量及结构2023年,我国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2.4亿件,同比增长约5%。
其中,民事案件1.8亿件,刑事案件1500万件,行政案件1500万件。
从案件类型来看,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传统案件类型仍占较大比例,而知识产权、环境资源、金融证券等新型案件类型逐渐增多。
二、案件特点1. 案件标的金额增长:2023年,诉讼案件标的总额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0%。
其中,民事案件标的金额1.1万亿元,刑事案件标的金额3000亿元,行政案件标的金额1000亿元。
2. 案件类型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案件类型不断涌现。
例如,知识产权案件、环境资源案件、金融证券案件等在案件总量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3. 案件地域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案件数量和标的金额均高于中西部地区。
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活力较强有关。
4. 线上线下案件并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同时,线下诉讼案件仍然占据较大比例。
三、案件审理情况1. 审理效率提高:2023年,我国法院审结各类诉讼案件2.2亿件,同比增长约5%。
案件审结周期明显缩短,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6个月。
2. 司法公开程度提高:各级法院加大司法公开力度,通过互联网公开案件信息、庭审直播等方式,让公众了解司法审判过程。
3. 法院调解作用明显:2023年,法院调解案件数量达到1.1亿件,同比增长约10%。
调解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
四、案件发展趋势1. 案件数量将继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纠纷将不断涌现,案件数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 案件类型将更加多样化:随着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新型案件类型将不断增多。
3. 司法改革深入推进:为提高司法公信力,我国将继续推进司法改革,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讼时效全总结 -
诉讼时效小结
1.[1年]
①《民法通则》第136条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ﻭ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ﻭ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②《海商法》第257条第1款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在时效期间内或者时效期间届满后,被认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间为九十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XX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计算.
③《海商法》第260条有关海上拖航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ﻭ
④《海商法》第263条有关共同海损分摊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理算结束之日起计算。
⑤《拍卖法》第61条第3款因拍卖标的存在瑕疵未声明的,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ﻭ
2.[2年]ﻭ
①《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XX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解(一)》第6条技术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实施之日超过一年的,人民XX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一年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ﻭ
③《专利法》第62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ﻭ
④《商标案件解释》第18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商标人或者利害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商标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超过二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商标专用权有效期限内,人民XX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XX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
ﻭ
⑤《著作权纠纷解释》第28条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权利人超过二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XX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XX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
⑥《国家赔偿法》第32条第1款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
年,自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⑦《海商法》第257条第2款有关航次租船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⑧《海商法》第258条就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分别依照下列规定计算:ﻭ
(一)有关旅客人身伤害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二)有关旅客死亡的请求权,发生在运送期间的,自旅客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因运送期间内的伤害而导致旅客离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计算,但是此期限自离船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年;ﻭ
(三)有关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⑨《海商法》第259条有关船舶租用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ﻭ
⑩《海商法》第261条有关船舶碰撞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碰撞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本法第一百六十九第三款规定的追偿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连带支付损害赔偿之日起计算。
○11《海商法》第262条有关海难救助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救助作业终止之日起计算。
ﻭ○12《海商法》第264条根据海上保险合同向保险人要求保险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13《产品质量法》第45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
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3.[3年]ﻭ
①《海商法》第265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ﻭ
②《环境保》第42条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ﻭ
4.[4年]《解释(一)》第7条技术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施行之日超过二年的,人民XX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二年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5。
[5年]《行诉解释》第4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机关作出的具体行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具体行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XX不予受理.
6.[20年]ﻭ
①《民法通则》第137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XX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XX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②《民通意见》第175条第2款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ﻭ
③《行诉解释》第4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机关作出的具体行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具体行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XX不予受理。
ﻭ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