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浙江专版)专题十二旷日持久的战争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1.2旷日持久的战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课时作业2 旷日持久的战争一、选择题1.下图中的人物是德国战略家施里芬。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为德国制订的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2.1916年,德国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凡尔登战役。
这次战役是“一战”中的( )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C.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 D.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3.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下图)。
这次战役( )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②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③没有使德国获得制海权④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③ D.②④4.观察下图,图片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家庭主妇及子女排队领配给券的场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战争恶化了德国的经济状况B.协约国对德国进行严密的封锁C.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实惠D.战争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自己也没料到。
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四散而逃。
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画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都吓蒙了。
”对上述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坦克的是法国人B.这次战役以德国胜利告终C.这次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D.双方共损失兵力130多万人,消耗巨大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
——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2《旷日持久的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3.开展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情景再现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服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情感态度。
2.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树立反战意识。
3.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汲取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其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入剖析战争背景、战役特点和战争影响。
3.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战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撰写心得体会,思考战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启示。
2.学生完成作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4.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案例亮点
1.情感导向:本案例通过战争主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反思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反战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人性化的语言和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2022-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1单元-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2课旷日长久的战斗学习目标: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化成为一场长久战的缘由。
2.重点:一战中各主要战役的状况及其对战斗进程的影响。
教材整理1“施里芬方案”的破产1.欧洲的三条战线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地位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疆英法军队↔德军主要战线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重要战线2.“施里芬方案”(1)制订①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②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据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2)实施①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
②东线:俄军进攻德国东普鲁士等地,并且还深化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3)结果:德国“速战速决”方案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东西两线战事转入阵地战。
教材整理2“凡尔登绞肉机”1.背景(1)德、奥匈结束东线战事的方案落空,战斗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
(2)双方均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
(3)德军预备通过凡尔登战役,迫使法国退出战斗。
2.战况(1)德军发动进攻,使用了飞机、飞艇和毒气弹。
(2)法军摆脱被动后,开头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3.结果(1)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方案宣告失败。
(2)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头衰落。
(3)双方伤亡总人数达七十多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4.地位:是大战中具有打算意义的一战。
5.其他战事:索姆河战役;在海上战场,英德海军间最大规模的交锋——日德兰海战。
[深度点拨]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缘由凡尔登战役,德国的军事进攻达到高峰,德军先后投入46个师的兵力,出动了飞机和飞艇,使用了毒气弹。
但是,德军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方案破产,兵力、士气开头衰落。
法军坚韧抵制,渐渐摆脱被动局面,站稳了脚跟。
所以有人称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教材整理3“索姆河地狱”1.目的: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三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2课时 教案 (2)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三维目标】1.认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具备史料实证与分析的基础能力。
2.方法: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为主线,以圣诞休战作为背景,运用地图、影像和图文等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通过层层设问,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战争局势的变化和战争的残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
【导入新课】2018年,在全球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的活动中,英国老牌超市塞恩斯伯里(Sainsbury)发布了这样一则广告(播放约3分钟)。
师:你们能从这则广告中获取到哪些信息?生:……师:这则广告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1914年圣诞节,英法联军与德军,本来敌对的两方,在圣诞歌声中,放下手中的枪,走出战壕,握手拥抱,甚至在战场上踢起足球,度过一个短暂的战场上的圣诞。
1915年元旦,《泰晤士报》刊载了一位英军军官的来信,详细描述了在球赛上,英军是如何3比2击败德国人的。
【讲授新课】师:(展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图)你能否判断1914年“圣诞休战”发生在哪条战线?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标注)西线,主要对战双方是德国和英法。
师: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
战争开始后,逐渐形成了三条战线(展示另外两条战线)。
由于西线交战双方分别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相对较强,所以西线的战争更有决定意义。
请结合书本,推测并分析“圣诞休战”前西线的战事和结果。
生:马恩河战役已经结束,德国人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西线陷入相持阶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中,教师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重要战役和人物。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讨论法: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和看法。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它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场战争,有很多国家参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他们对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对于战争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可能也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详细讲解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历史理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战役和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战争爆发:萨拉热窝事件
-战争初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战争中期: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战争后期:俄国革命、美国参战等
3.结果:战争的影响和结局
-和平条约:凡尔赛条约和华盛顿条约
-政治格局:欧洲格局的变化
-经济影响:战争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社会影响:战争对各国社会的影响
-后续影响: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课本和电影电视等媒体,缺乏深入的理解和亲身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体会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
高中历史 12 旷日持久的战争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基础达标(36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国家是( )。
A.德国B.奥匈帝国C.意大利D.法国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企图凭借其速战速决战术迅速结束西线战事,然后再挥师东进消灭俄国,但奥匈军队没能在东线阻挡住俄军的进攻,德国不得不抽调兵力进行增援。
答案 A2.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比军队军事实力相对强大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解析此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并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德国难以承受战争长期的消耗,所以说“已经输掉了战争”。
因此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3.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主要是因为( )。
①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②法国军队站稳了脚跟③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④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
④不正确,规模最大的战役应是索姆河战役。
答案 D4.下列有关索姆河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英法发动的战役,主要是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登②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③在这次战役中飞机、坦克首次亮相④胜负未决,实际上未起到牵制德军的作用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飞机在凡尔登战役中就已开始使用,索姆河战役虽然胜负未决,但是起到了牵制德军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5.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国未实现“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
这 ( )。
①使双方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之中②实际上宣告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③标志着德国在战略上遭到重大失败④使德国的失败成为定局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施里芬计划”虽然破产,但只是标志着德国在战争初期的进攻失败,从整个“一战”初期阶段来看德国仍处于攻势。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1.2《旷日持久的战争》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高中历史 .2 旷日持久的战争 课件(人教版选修3) (2)
(2)第二阶段: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英法在西 线基本上处于战略防御地位。德国在稳定西线局势情况下,集
中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结束东线战事,俄军节
节败退。但德国因为战线太长,无力继续进攻,被迫在东线转 为阵地战。 (3)第三阶段: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移到西线,协约国 逐步取得战争主动权。通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提示:马恩河战役是德国执行‘施里芬计划’的第一步,在战 斗中德军6周内击败法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1914年年底, 西线进入相持阶段。在东线,俄军在1914年8月攻入东普鲁士
等地,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德俄双方互有攻守,双
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东西两线的战事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
【特别提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三条战线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厮杀,形成了东线、 西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东线、西线是主战线。在东西线
中,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
结合“1914年的欧洲战局”相关知识。
探究分析:
(1)“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缺陷? 提示: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各个击破,速战速决。 ②具有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低估了对手,尤其是俄军战斗力; 幻想英军不会参战。
(3)战争转入阵地战以后的影响如何?
提示:①这一变化使德国速战速决企图落空,打乱了其计划,
越来越处于被动局面。 ②英法军队的雄厚实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更适应战争,主动权 逐渐转向协约国一方。
二、“凡尔登绞肉机” 1.背景: 东线 ,想一举击溃_____ 俄国 , (1)1915年,德、奥匈重点进攻_____
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完全与总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
人教版高中历史(浙江专版) 专题十 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152万人 112个师 150个师
双方伤亡总人数 35万人 70多万人
130多万人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教你读史]
应从双方投入的兵力及伤亡的数字进行分析。
[提示] 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说明
一战规模大,战争异常残酷。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解析:从德国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德国处于欧洲中部,东西
两面都是协约国,故德国的最佳战略是速战速决,避免陷入两
线作战的窘境。答案:A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
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
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
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 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 乖乖投降,一共有 300 多人。”对上述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 A.驾驶坦克的是法国人 B.德国在这次战役中以失败告终 C.这次战役被称作为“凡尔登绞肉机” D.这次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解析:首次使用坦克的国家是英国,A 项错误;坦克首次在 战争中使用是索姆河战役,这场战役并没有分出胜负,B 项错 误;C 项是对凡尔登战役的评论,故不符合题意;索姆河战 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D 项正确。 答案:D
[易错提醒] 新式武器的使用并不是索姆河战役持久不停的主要原因。 索姆河战役之所以坚持半年之久,伤亡一百多万人,根本上是 双方国力相近与采取拼出胜负的作战意图的结果。
1.马恩河战役使德国的“施里芬计划”破产,战争转入持久的 阵地战,这一局面有利于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1.2旷日持久的战争
-8-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问题1
问题2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3)德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战争一爆 发,就超出了德国的预料,西线、东线和海上战线几乎同时展开战 斗,德军的兵力分散,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就为英法联军和俄军 粉碎德军 "速战速决〞的战略创造了条件 .马恩河战役的结局,宣告 了德国方案的破产 .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三
2.西线 - -德国 "施里芬方案〞破产 (1)1914年8月,德军攻入法国,直逼巴黎 .法军总司令霞飞及时调 动英法联军展开还击 . (2)1914年9月,双方在马恩河地区展开了大战,结果德军被迫撤 退 .这次战役是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 "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 (3)1914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 3.东线 - -对峙局面形成 (1)1914年8月,俄军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国从西线抽调兵力 到东线 . (2)德军在反攻中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境内 .但同时俄军也打败了 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 .双方开始形成了对峙局面 .
-16-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2345
4. "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自己也没料到 .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 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四散而逃 .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 地上画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都吓懵了,全都乖乖投降,一共有 300多人 .〞对上述战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驾驶坦克的是法国人 B.德国在这次战役中以失败告终 C.这次战役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D.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解析:题干信息说明,坦克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因此该战役是索姆河 战役 .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英国首|次 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 - -坦克,A项错误;这场战役未能决出胜负,B 项错误;C项指的是凡尔登战役,故排除 . 答案:D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旷日持久的战争 省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历史组余瑜【三维目标】1.认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具备史料实证与分析的基础能力。
2.方法: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为主线,以圣诞休战作为背景,运用地图、影像和图文等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通过层层设问,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战争局势的变化和战争的残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
【导入新课】2022年,在全球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100周年的活动中,英国老牌超市塞恩斯伯里(Sainsbury)发布了这样一则广告(播放约3分钟)。
师:你们能从这则广告中获取到哪些信息生:……师:这则广告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1914年圣诞节,英法联军与德军,本来敌对的两方,在圣诞歌声中,放下手中的枪,走出战壕,握手拥抱,甚至在战场上踢起足球,度过一个短暂的战场上的圣诞。
1915年元旦,《泰晤士报》刊载了一位英军军官的来信,详细描述了在球赛上,英军是如何3比2击败德国人的。
【讲授新课】师:(展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图)你能否判断1914年“圣诞休战”发生在哪条战线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标注)西线,主要对战双方是德国和英法。
师: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
战争开始后,逐渐形成了三条战线(展示另外两条战线)。
由于西线交战双方分别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相对较强,所以西线的战争更有决定意义。
请结合书本,推测并分析“圣诞休战”前西线的战事和结果。
生:马恩河战役已经结束,德国人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西线陷入相持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示意图
(1)图中所示是哪一条战线并在图中的空格中填注重要战役。 [教你读史] 根据图中的国别“比利时”“法国”“德国”即可判断为西 线,再根据位置填出战役。 [提示] 西线。从左到右依次是索姆河战役、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15
[材料二] 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
但都不能奏效。堑壕战成为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
[材料二] 1914 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
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枪栓的来福枪、机
关枪、现代榴弹炮……现代武器使各部队对敌方的防守阵地都
束手无策……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变成旷日持久
5
三、“索姆河地狱” 1.目的 牵制 德军 ,支援凡尔登。 2.战况 (1)英法联军在 法国 北部发动了索姆河战役。 (2)德军防守顽强,英法伤亡惨重。 (3)英国首次使用新式武器—— 坦克 。
6
3.结果 (1)巨大 消耗战 ,未能决出胜负。 (2)双方伤亡人数超过凡尔登战役。 4.1914~1916 年战争进程的影响 (1)双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战争仍不见分晓。 (2)双方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 (3)交战双方对继续战争力不从心。
大家好
1
二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1.三条战线
战线 地理范围
西线
比利时、法国北 部和德法边境
东线
波罗的海南 岸至罗马尼亚
南线 _巴__尔__干__地区
作战双方 _英__法__军队↔德军
俄军↔德、奥匈军队 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地位
主要 战线
2
2.“施里芬计划” (1)内容: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打败法国,少 量兵力在东线牵制 俄国 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 垮俄国。 (2)实施: ①西线:德军发动 马恩河 战役,不久,德军被迫后撤。 ②东线:俄军进攻德国东普鲁士等地,并且俄军还深入到 _奥__地__利__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3)结果: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 局面,转入 阵地战 。
4
3.结果 (1)德国歼灭 法军主力 、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 (2)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4.地位 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但双方伤亡总人数达到 70 多万,被称为“ 凡尔登绞肉机 ”。 5.其他战事 索姆河战役以及海上战场英德海军间最大规模的交锋 ——_日__德__兰___海战。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原因 (1)德军战前计划的失误。德军过高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认为 西线战事可以速战速决,没有预料到会遭遇协约国顽强的抵抗, 特别是俄军的进攻使德军腹背受敌。 (2)协约国均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物质力量雄厚,再加上当 时机枪、重炮等现代武器装备的使用,使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 强,而进攻一方主要是在战争主动性方面占优势,作战中主要依 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3)战争中各种资源消耗巨大。而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 障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支援大范围的机动作战。同时当时也缺 少相应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因而作战样式显得保守和呆滞。
3.飞机、坦克、潜艇等新式武器,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 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波及的范围更大。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持久战和阵地战
[材料一] 双方在战线上修筑起坚固的堑壕,拉上带有倒刺
的铁丝网,配备上机枪,使防御者占有很大优势,而进攻者很
难突破对方防线。双方不停地用大炮轰击对方,派出部队进攻,
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152万人 112个师 150个师
双方伤亡总人数 35万人
70多万人 130多万人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
[教你读史]
应从双方投入的兵力及伤亡的数字进行分析。
[提示] 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兵力,消耗巨大,伤亡惨重。说明
一战规模大,战争异常残酷。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凡尔登绞肉机” 1.背景 (1)德、奥匈结束东线战事的计划落空,战争重心重新转 移到 西线 。 (2)交战双方均把 1916 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 (3)德军准备通过凡尔登战役,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2.战况 (1)1916 年 2 月德军发动进攻,使用了飞机、飞艇和 _毒__气__弹___。 (2)法军摆脱被动后,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9
[易错提醒] 新式武器的使用并不是索姆河战役持久不停的主要原因。 索姆河战役之所以坚持半年之久,伤亡一百多万人,根本上是 双方国力相近与采取拼出胜负的作战意图的结果。
10
1.马恩河战役使德国的“施里芬计划”破产,战争转入持久的 阵地战,这一局面有利于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2.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决定性战役,也是大战的 转折点。
的阵地战?
12
[教你读史] 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堑壕”“很难突破”“消耗战”。 材料二最后一句话是关键信息,说明新式武器更利于防守。 [提示] 特点:堑壕战,阵地战,消耗战。持久的原因:当 时机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 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 新武器的使用。
1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14 年。重心在西线,先西后东。同盟国占据 着主动地位。西线:马恩河战役,宣告了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运动战转为阵地战、持久战。东线:俄奥交战,德军增援,俄军 失利。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2)第二阶段:1915 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英法在西线 基本上处于战略防御。德国在稳定西线局势情况下,集中兵力进 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结束东线战事。虽然俄军节节败退, 但德国因为战线延长,无力继续进攻,被迫在东线转为阵地战。 (3)第三阶段:1916 年。战争重心再次转移到西线,协约国逐 步取得战争主动权。通过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同盟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形势对其更加不利。
7
[易错提醒] 大战开始后,很快形成了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和南 线;三条战线中,以西线和东线最重要,在西线作战的双方 主要是英法对德。
8
[名师点拨] 1.持久战的影响 大战转为持久战使德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落空,打乱了德军 的作战计划,使其处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英法军队依靠雄 厚的物质基础,依托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更适于持久战和阵地 战,便于协约国军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总之,当战场形势形 成持久战和阵地战的局面以后,协约国一方逐渐掌握了战争的 主动权,并为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凡尔登战役的特点 特点:这次战役使德军伤亡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优势, 兵力、士气开始衰落,战略优势开始转向协约国方面。因此, 凡尔登战役被认为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