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界址点测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使用解析法测量界址点。所使用的主体测量
仪器可以是光学经纬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电磁波
测距仪和电子经纬仪或GPS接收机等。

解析法的优点:
① 每个界址点均有自己的坐标,一旦丢失或地物变化,也 可使界址点点位准确复原; ② 有了界址点坐标即可编绘任意比例尺的地籍图,且成图 精度高; ③ 有了界址点坐标使面积的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且便于 用计算机管理; ④ 从长远角度看,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记出界址点的位置和权属主的用地范围。

如无参考图件,则要详细画好踏勘草图。 对于面积较小的宗地,最好能在一张纸上连续画
上若干个相邻宗地的用地情况,并充分注意界址点 的共用情况。
对于面积较大的宗地,要认真地注记好四至关系和共 用界址点情况。在画好的草图上标记权属主的姓名和草 编宗地号。

在未定界线附近则可选择若干固定的地物点或埋设参 考标志,测定时按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要求测定这些点的 坐标值,待权属界线确定后,可据此补测确认后的界址 点坐标。这些辅助点也要在草图上标注。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 一旦界址点标志被移动或破坏,则可根据已有的界址 点坐标,用测量放样的方法恢复界址点的位置。

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 的重要程度来加以选择。
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对界址点坐标 的精度要求很高,一般为±(3~5)cm。在 日本则分为6个等级。

日本地籍测量规范中对界 址点测量精度的规定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 对界址点精度的规定
§4.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一、解析法 二、图解法 三、部分解析法(测算法) 四、航空摄影测量法 五、地籍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

界址点测量方法一般有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获得的界址点坐标,一旦
履行确权手续,就成为确定土地权属主用地界址线 的准确依据之一。界址点坐标取位至0.01m。


类别代码(1位):其中“3”代表界址点; 对建筑物角点测量时,房角点的类别代码为“4” 点的编号(5位):从1~99 999续编。
37546(Y) 3863(X)
37547(Y) 3863(X)
3862(X) 37546(Y)
3862(X) 37547(Y)
编号区代码为:37 5 38 46 62
适用于大面积的地籍测绘工作。

动化不动产图的一种方法。

有些界址点上还不容易设置航摄标志,而且航空摄影测 量受季节的影响较大,还要在实地测量房檐宽度,测量
精度和经济效益都受到很大限制,故在航测之前应
进行实地勘察和核算,以选择有效测量方法。
五、地籍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
使用全站仪或RTK GPS测量技术,可直接实现界 址点坐标的测定,并可将坐标存入电子手簿,到室内与 计算机、绘图仪连接,绘出地籍图或建立地籍数据库。

3、踏勘后的资料整理

主要是指草编界址点号和制作界址点观测及面积
计算草图。
进行地籍调查时,一般不知道各地籍调查区内的界址 点数量,只知道每宗地有多少界址点,其编号只标识本 宗地的界址点。

因此,在地籍调查区内统一编制野外界址点观测草图, 并统一编上草编界址点号,在草图上注记出与地籍调查 表中相一致的实量边长及草编宗地号或权属主姓名,主 要目的是为外业观测记簿和内业计算带来方便。
1、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测定界址点坐标最常用的方法。
如图所示:已知数据A(XA,YA),B(XB,YB),观测 数据β,S,则界址点P的坐标P(XP,YP)为:
XP=XA+S cos(AB+) YP=YA+S sin(AB+)
AB
YB YA arctan XB XA
用极坐标法测量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界址点和建筑物角点的坐标一般应有两个不同
此法精度较低,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城镇街坊内部隐
蔽界址点的测量,并且是在要求的界址点精度与所用 图解的图件精度一致的情况下采用。
三、 部分解析法(测算法)
指用解析法测量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宗地明 显界址点的坐标,而对街坊内部隐蔽的无法直接施测 的宗地界址点及其它地籍要素,则可利用已测界址点 坐标和各宗地界址点间勘丈值及已知条件,灵活运用 各种公式,计算其坐标值。

测站点测定的结果。 ② 位于界线上或界线附近的建筑物角点应直接测定。 对矩形建筑物,可直接测定三个角点,另一个角点通过 计算求出。 ③ 避免由不同线路的控制点对间距很短的相邻界址点 进行测量。 ④ 个别情况下,现有控制点不能满足极坐标法测量时, 可测设辅助控制点。 ⑤ 极坐标法测量可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也可用经纬

角度交会
距离交会
(2)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就是从两个已知点分别量出至未知界址 点的距离以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位置的方法。已知 A(XA,YA),B(XB,YB),观测S1、S2,P点为界址点, 其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X P X B L( X A X B ) H (YA YB ) YP YB L(YA YB ) H ( X B X A )

二、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界址点坐标的测量应有专用的界址点观测手簿。 记簿时,界址点的观测序号直接用观测草图上的 草编界址点号。 观测用的仪器设备有光学经纬仪、钢尺、测距仪、电 子经纬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和GPS接收机等。这些仪 器设备都应进行严格的检验。 测角时,仪器应尽可能地照准界址点的实际位置,方 可读数。角度观测一测回,距离读数至少两次。 当使用钢尺量距时,其量距长度不能超过一个尺段, 钢尺必须检定并对丈量结果进行尺长改正。
一、解析法
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点坐标的方
法叫解析法。地籍图根控制点及以上等级的控制点均可作 为界址点坐标的起算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正交法、截距 法、距离交会法等方法实测界址点与控制点或界址点与界 址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元素,按相应的数学公式求得界址点
坐标。

在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精度为±0.05m时,
内分时: 外分时:
S1 / S 2
S1 / S2
4、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又称截距法,通常以一导线边或其它
控制线作为轴线,测出某界址点在轴线上的投影位置,
量测出投影位置至轴线一端点的位置。
A(XA,XB),B(XB,YB)为已知点,以A点作为起点,
B点作为终点,在A、B间放上一根测绳或卷尺作为投影 轴线,然后用设角器从界址点P引设垂线,定出P点的
式中:
2 2 S 2 S AB S12 L 2 2 S AB 2 S2 H L2 2 S AB
由于测设的各类控制点有限,因此可用这种方法来
解析交会出一些控制点上不能直接测量的界址点。A、 B两已知点可能是控制点,也可能是已知的界址点或辅助 点(为测定界址点而测设的),这种方法仍要求交会角∠P
垂足P1 点,然后用鉴定过的钢尺量出S1和S2,则计算
公式如下:
S S AP S S
2 1
2 2
将上式计算出的S、β和相应的已知参数代入极坐标法 计算公式即可。
设角器又叫直角棱镜,它是通过光学原理,找到某一 点在一确定直线上的垂足,使直角坐标法作业成为可能。

S2 arctan( ) S1

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 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


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GPS-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现今已成为测定界址点坐标的重要手段。
§4.2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
※界址点编号方法 一、准备工作 二、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三、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 四、界址点误差的检验
在30°~150°之间。
以上两种交会法的图形顶点编号应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即
按B、P、A的顺序。进行交会时,应有检核条件,即对同一 界址点应有两组交会图形,计算出两组坐标,并比较其差值。 若两组坐标的差值在允许范围以内,则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界 址点的坐标。或把求出的界址点坐标和邻近的其他界址点坐 标反算出的边长与实量边长进行检核,其差值如在规范所允 许范围以内,则可确定所求出的界址点坐标是正确的
第四章
界址点测量
※ 有关界址点的几个概念与规定 §4.1 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4.2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
§4.3 勘界测绘
※有关界址点的几个概念
界址:土地权属界线。
界址点:土地权属界线的拐点。
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界址点地理位 置的数学表达。它是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依 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成图时先展绘已有坐标的界址点,再根据彼此间的 关系距离,用经宗地草图检核后的丈量数据装绘街坊 内部。

外围呈曲线的界线可采用图解测绘。
四、航空摄影测量法

通过对航空摄影相片进行内业处理得到地籍图的方法, 优点是外业工作量小,可得到数字地籍图,是实现自
缺点是测定地籍要素点时,要在地面布设大量的标志,
界址点的编号:
以高斯投影的一个整公里格网为编号区,每个
编号区的代码以该公里格网西南角的纵横坐标公 里值表示,点的编号在一个编号区从1~99999连 续顺编,点的完整编号由编号区代码、点的类别 代码、点号三部分组成。
编号区代码(9位)+类别代码(1位)+点的编号(5位)
编号区代码(9位): 第1、2位为高斯坐标投 影带的带号,第3位为横坐标的百公里数,第4、5 位为纵坐标的千、百公里数;第6、7位和8、9位 数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十、整公里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的工具价格低廉,要求的技 术也不高,为确保P点坐标的精度,引设垂足时的操作 要仔细。

二、 图解法

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图解法。作业
时,要独立量测两次,两次量测坐标的点位较差不得
大于图上0.2mm,取中数作为界址点的坐标。

采用图解法量取坐标时,应量至图上0.1mm。
当β=0°,S2<SAB时,
可得到内分点图形; 当β=180°,S2>SAB时, 可得到外分点图形。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P点坐标与S2无关,但要求作业人员量出 S2以供检核之用,以便发现观测错误和已知点A、B两点的错误。

内外分点法计算P点坐标的公式为:
X A X B XP 1 YA YB YP 1
3、内外分点法
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的连线上时,则分别量 测出两已知点至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出未知 界址点的位置。已知A(XA、YA),B(XB、YB),观测 距离S1=AP,S2 =BP,此时可用内外分点坐标公式和 极坐标法公式计算出未知界址点P的坐标。
内外分点法

由距离交会图(右图)知:
仪配以光电测距仪或其他符合精度要求
的测量设备。
2、交会法

交会法可分为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
(1)角度交会法(以前方交会为例)
角度交会法是分别在两个测站上对同一界址点测量两 个角度进行交会以确定界址点的位置。A、B两点为已 知测站点,其坐标为A(XA、YA)、B(XB,YB),观测α、 β角,P点为界址点,其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X B cot X A cot YB YA XP cot cot YB cot YA cot X B X A YP cot cot
角度交会法一般适用于在测站上能看见界址点位置, 但无法测量出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交会角∠P应 在30°~150°的范围内。A、B两测站点可以是基本 控制点或图根控制点。
一、准备工作
包括资料准备、野外踏勘、资料整理和误差表准备。
1、界址点位的资料准备
在土地权属调查时所填写的地籍调查表中详细地说 明了界址点实地位置的情况,并丈量了大量的界址边长, 草编了宗地号,详细绘有宗地草图。这些资料都是进行 界址点测量所必需的。
2、界址点位置野外踏勘 踏勘时应有参加地籍调查的工作人员引导,实地查 找界址点位置,了解权属主的用地范围,并在工作图件 上(最好是现势性强的大比例尺图件)用红笔清晰地标


使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距,则不仅可免去
量距的工作,而且还可以隔站观测,免受距离长
短的限制。用这种方法测距时,由于目标是一个有 体积的单棱镜,因此会产生目标偏心的问题。 偏心有两种情况:其一为横向偏心。P点为界址点的 位置,P′点为棱镜中心的位置,A为测站点,要使 AP=AP′,则在放置棱镜时必须使P、P′两点在以A点为 圆心的圆弧上,在实际作业时达到这个要求并不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