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节选)导读

合集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篇章结构以及问题简介
• (二)问题简介 • 1、第一卷第一章的编辑问题 • 2、马克思问题 • 3、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 • 4、唯物史观与市民社会观问题
目前出版的几个著名版本 在此输入标题
阿多拉茨基(V. Adoratskij)版:KarlMarx/Friedrich Engels Historische-kritische Gesamtausgabe, Abt.1. Bd.5, Berlin
• p.74哲学家们在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名 之为“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阐述的整个发展过 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把“人”强加于迄今每 一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述成历史的动力。 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 质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强加于先 前阶段的个人并且以后来的意识强加于先前的个人。由于 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所以就 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
费尔巴哈的人
•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 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 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 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 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 遍性。”
•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 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 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 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 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 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 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p.10)
3、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
• 分工展开史论 • 所有制展开史论 •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
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 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 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 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 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52节选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I 正如德国的玄想家们所宣告的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

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过程53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

在普遍的混乱中一些强大的王国产生了又匆匆消逝了瞬息之间出现了许多英雄但是马上又因为出现了更勇敢更强悍的对手而销声匿迹。

这是一次革命法国革命同它相比只不过是儿戏这是一次世界斗争狄亚多希54的斗争在它面前简直微不足道。

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闻的。

在1842—1845年这三年中间在德国进行的清洗比过去三个世纪都要彻底得多。

据说这一切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

然而不管怎么样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

当它的生命的最后一个火星熄灭时这个caputmortuum愿意是骷髅化学蒸馏过程结束后的残留物。

这里的意思是无用的残渣。

——编者注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分解了它们重新化合构成新的物质。

那些以哲学为业一直以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人们现在都扑向这种新的化合物。

每个人都不辞劳苦地兜售他所得到的那一份。

竞争在所不免。

起初这种竞争还相当体面具有市民的循规蹈矩的性质。

后来当商品充斥德国市场而在世界市场上尽管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到销路的时候按照通常的德国方式生意都因搞批量的和虚假的生产因质量降低、原料掺假、伪造商标、买空卖空、空头支票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而搞糟了。

竞争变成了激烈的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却被吹嘘和构想成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一种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结果和成就的因素。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着差异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2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2
9
• “生产”不是“思想”的外化,而是本来
就在世界中的现实个人之生存。现实个人 的“生存”不是由自在的自然界所设定的 生物行为,而是他们以自身 的“感性存 在”(物质生活,或"在自然界中的生活") 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人们之所以有历 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 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就是以 “生产”的生存论意义来说 “历史”的本
4
•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 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 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 制……‘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 想活动。”
因此,重新理解生活与意识的关系问 题,是批判德国哲学、确立历史唯物主义 原则的出发点。
5
• 二、“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
28
• 所谓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就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 的真正的实证科学”。
• 要注意,这里讲的“实证科学”与经
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所讲的实证科学根本不 是一回事。
• 后者的对象是所谓直接的经验事实,前
者的对象则是“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 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
•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
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 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 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23
•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
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 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 有的前提产生的。”
• 这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实证”。一种
是“实证”给定的现存事实,另一种是 “实证”现实的人及其世界的历史性构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个人经典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一部分这部分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关于人的解放的错误观点。

观点摘录1: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第1段)个人见解与体会:第一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青年黑格尔派的“聪明的哲学家”没有意识到,要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必须改变现实的客观存在,改变现实的社会制度。

第二部分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观点摘录: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第2段)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第5段)个人见解与体会:这四段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不可能唯物主义地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只能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只有在立足于某一个具体的事物的时候才会真正地了解,彻底地认识它,知识单纯地想象是不能明白的,就好比俗话说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第三部分再次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并考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四方面的因素。

观点摘录:观点1: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第6段)观点2: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导读

第四,分工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人的 实践活动发生异化的根源。 分工最初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天 赋、需要、偶然性等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 分工。 真正的分工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 开始的,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有的。 只要分工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 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者 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第三,生产力决定分工,进而决定
所有制和交往形式。 马克思对物质生产的内在矛盾进行 了分析,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后 来理解为生产关系)的矛盾,并具 体分析了社会分工与生产力和交往 形式的关系。

第四,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 定人们的意识。 人们的意识、精神和他们的存在是什么关系? 以往历史观把人的精神、意识作为人的存在 和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唯心史观)。马克 思恩格斯坚持从物质实践的观点出发,把意 识、精神看做事“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 物”,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 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不是意 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三)论述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 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第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 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第三,统治阶级维持思想统治需要职业 思想家。


第四,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一是把进行统治的个人的思想同这些 进行统治的个人本身分裂开来,从而 承认思想或幻想在历史上的作用;二 是使这种思想统治具有某种秩序,证 明一个承继着另一个而出现的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 系,好像思想本身具有独立的历史和 独立的发展。三是把思想变成某种人 物,如“自我意识”或“思维着的 人”、“哲学家”、“意识形态家”。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3、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
经典文献,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全 球化与世界历史性,市民社会与交往 实践等问题都是当代人们研究的热点 问题。
二、内容简介
“第一章 费尔巴哈”的中心是论述历史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共 47 段,分六个问 题。
由于手稿有散失,唯物史观原理的论述
各段落之间有交叉,这里只是大致地划 分段落内容。
哲学信仰。
(二)《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揭露当时德国各
种意识形态观点的实质,系统地制定唯物史观, 以指导当时的工人运动。
(三)当时德国思想界关于‚现实的人道主义‛
的争论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认识费尔巴哈。
(四)《形态》中的基本思想是《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阐述的新世界观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义:
(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的辩证关系(第6-15段)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 他们指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表现为双重
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 是社会关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强 调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交往关系。(第 29段)
唯物史观前提的包含了有内在联系的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
一些现实的个人。
其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确定唯物史观的前
提是现实的人的时候,总是强调人的活动,首 先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再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确定唯物史观的前
提是现实的人的时候,还强调人不能离开他们 的物质生活条件。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第1-5段)
1、唯物史观的前提。(第50页第1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前提:‚我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讲解第一篇: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讲解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讲解内容简介:一、全书结构和第一卷第一章概况全书共分两卷。

第一卷(序言、1—3章)。

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第二卷(序言、1—5章)。

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一卷第一章中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

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二、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写作: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出版:马恩生前只出版了第二卷第四章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

马克思:“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三、写作意图(一)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二)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三)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四、写作背景: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发表后,给了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以致命打击。

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继续宣扬他们的思辨哲学理论,并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另一个代表人物,他在1844年11月,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在该书中,他把布·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推向极端,鼓吹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他和布·鲍威尔一样,是德国抽象哲学的最终结论的代表人物,也是在哲学上反对共产主义的头等重要的人物。

1845年10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公开发表文章,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教1 条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的文章比做宗教徒对异教徒的审判,因此决定反击青年黑格尔派。

他们认为在当时“发表一种反对的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和思想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则斯·赫斯等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共6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共6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2)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2)
义的出发点
• 《费尔巴哈》章的开头部分同时也是全书的绪言,
揭示了作者所要批判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 德意志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就是 “来自意识、观念的,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 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 是,事情的真相是,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 奴役。”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只是提 出了改变意识的要求,并以为意识的改变必然带 来世界的改变,这就是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继存 留着的黑格尔主义。
复习:
1.马克思的早年思想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主 要思想内容及其代表作是什么?
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异化性 质表现为几个方面?异化劳动与私有制、共产主义的 关系如何?
3.为什么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着 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天才大纲”?换句话说,《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明了区别于以往一切哲学的核 心范畴和原则是什么,马克思从哪些方面提出了批判 旧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纲领?
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创造和改变“物质 生活条件”的活动,因而它是在外的、感 性对象性活动。与此同理,外部世界也不 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物质环境”, 而是与"活动"相应的、作为"活动"之"条件 "的"世界",这其实正是"感性世界"之概念。
• 由此出发,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
论根据:“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 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 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历史不是思想史,而首先是生产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于 1845—1846年合作撰写的一部巨著,仅次于《资 本论》,全书50多万字,共两卷:第一卷,对费尔 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 的批判;第二卷,对各式各样的先知所代表的德国 社会主义的批判。我们这里讲解的是其第一卷第一 章,即“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 的对立”。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doc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doc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①]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Ⅰ]正如德国的玄想家们所宣告的,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

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

在普遍的混乱中,一些强大的王国产生了,又匆匆消逝了,瞬息之间出现了许多英雄,但是马上又因为出现了更勇敢更强悍的对手而销声匿迹。

这是一次革命,法国革命同它相比只不过是儿戏;这是一次世界斗争,狄亚多希的斗争在它面前简直微不足道。

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闻的。

在1842-1845年这三年中间,在德国进行的清洗比过去三个世纪都要彻底得多。

据说这一切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

然而,不管怎么样,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

当它的生命的最后一个火星熄灭时,这个caput mortuum[②]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分解了,它们重新化合,构成新的物质。

那些以哲学为业,一直以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人们,现在都扑向这种新的化合物。

每个人都不辞劳苦地兜售他所得到的那一份。

竞争在所不免。

起初这种竞争还相当体面,具有市民的循规蹈矩的性质。

后来,当商品充斥德国市场,而在世界市场上尽管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到销路的时候,按照通常的德国方式,生意都因搞批量的和虚假的生产,因质量降低、原料掺假、伪造商标、买空卖空、空头支票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而搞糟了。

竞争变成了激烈的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却被吹嘘和构想成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一种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结果和成就的因素。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节选)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节选)导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节选) 导读内容提要和注释内容提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9月至1846年下半年。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这样回顾这本书的写作:当1845年初恩格斯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4页)《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第一次发表是在1932年,以原文形式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第一部分第五卷。

该书第一章《一、费尔巴哈》第一次发表是在1924年,由前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发表了文稿的俄译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全部手稿现编为四部分,即[I][Ⅱ][Ⅲ][Ⅳ]。

下面分述节选后该章各编的主要内容。

[I]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1.人类历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前提。

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即物质生产;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

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

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第一片断)3.分工。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

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一、费尔巴哈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

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

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

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页至第135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I]正如德国的玄想家们所宣告的,德国在最近几年里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变革。

从施特劳斯开始的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过程发展为一种席卷一切“过去的力量”的世界性骚动。

在普遍的混乱中,一些强大的王国产生了,又匆匆消逝了,瞬息之间出现了许多英雄,但是马上又因为出现了更勇敢更强悍的对手而销声匿迹。

这是一次革命,法国革命同它相比只不过是儿戏;这是一次世界斗争,狄亚多希的斗争在它面前简直微不足道。

一些原则为另一些原则所代替,一些思想勇士为另一些思想勇士所歼灭,其速度之快是前所未闻的。

在1842—1845年这三年中间,在德国进行的清洗比过去三个世纪都要彻底得多。

据说这一切都是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发生的。

62然而,不管怎么样,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

当它的生命的最后一个火星熄灭时,这个无用的残渣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分解了,它们重新化合,构成新的物质。

那些以哲学为业,一直以经营绝对精神为生的人们,现在都扑向这种新的化合物。

每个人都不辞劳苦地兜售他所得到的那一份。

竞争在所不免。

起初这种竞争还相当体面,具有市民的循规蹈矩的性质。

后来,当商品充斥德国市场,而在世界市场上尽管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到销路的时候,按照通常的德国方式,生意都因搞批量的和虚假的生产,因质量降低、原料掺假、伪造商标、买空卖空、空头支票以及没有任何现实基础的信用制度而搞糟了。

竞争变成了激烈的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却被吹嘘和构想成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变革,一种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结果和成就的因素。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为了清楚地表明这整个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渺小卑微、地域局限性,特别是为了揭示这些英雄们的真正业绩和关于这些业绩的幻想之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显著差异,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文摘:本文试图在经典原著的启发下,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理论的精神,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提供前人的视角和依据。

关键词:交往人的解放历史活动国家异化世界历史性阶级斗争共产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其理论内容具有独立的价值。

本章以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评对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为主线,涉及历史发展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各种复杂内容。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进行了科学论证。

本文仅对文章中的一些评论和观点进行人体启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不能掩盖它在历史过程的幌子下给当下活生生的个体存在带来的真实情况。

任何大而不恰当的口号都是对铺就历史道路的特定个人的侮辱和歪曲。

任何一列火车,为了到达目的地而抛弃曾经同甘共苦的战友,都将驶入人民已经为之挖掘的深坑。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是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它们的生产是一致的”--生产活动是一个人存在的最基本、最决定性的活动。

对每个决心投身生产的人来说,生产活动的吞噬作用都应该保持警惕。

即使是精神生产活动,其生产方式也会影响生产者的现实生活状态:服务于商业文明、遵守文化学术制度的精神生产与大规模工业生产一样;密码文字的工匠和密码砖的工匠走的是同一条路。

“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

”--“沟通”概念的使用比“生产关系”概念包含更丰富的内涵。

它涵盖了生产关系只关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关系的内容,也反映了个人、社会群体和国家在物质生产和交流、公民社会中的沟通以及文化和精神领域的沟通层面上的关系,启发了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概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挖掘。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是一篇关于资本主义和人类历史的探讨文章。

由德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于1845年发表。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之一,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动力,为社会主义的探讨和实践作铺垫。

首先,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本质入手,指出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占有。

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转化为商品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占有剩余价值。

这种剩余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卖出商品得到的收益减去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物质和劳动力的价值,剩余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而资本家通过控制和占有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形成了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

其次,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加强对劳动力的控制和监管来提高剩余价值率。

这种控制和监管不仅存在于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于生产之外的社会生活中。

劳动力的使用和生活受到资本家的约束和限制,无法自由地发挥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形成了不自由和不公平的社会结构。

此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并非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是在历史上发展出来的。

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确立紧密相关的。

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资本家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和金融手段等手段,扩大其资本和市场份额,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后,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是无法避免的。

在资本主义的运行过程中,相互合作的资本家之间也存在竞争,因此当有某个资本家使用常规技术和管理方式无法跟上时,就会被其他资本家所取代。

这种竞争和扩张的过程不仅会导致资本家的生产成本下降,市场份额扩大,也会导致过剩的生产力和无法卖出的商品,因此会出现经济危机。

综上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是一篇深入探讨资本主义本质和历史的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它为后来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世界各地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和争议。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解读
11
内容解读
[Ⅰ] …………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 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 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 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 确认。
12
内容解读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 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 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 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 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 的变更出发。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1
内容解读
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 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 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 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 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 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对当时德国资产 阶级和小资产阶 级的思想体系进
行总批判
阐发唯物史观的 基本原理,论述 共产主义和无产 阶级革命的理论
科学地论证自己 的观点,使无产 阶级相信理论的
正确性
批判费尔巴哈、鲍威 尔和施蒂纳的唯心史 观;批判德国“真正 的”社会主义或“德
国社会主义”
揭示假社会主义 的哲学基础、社 会根源和阶级本
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

第一次读书:《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一次读书:《德意志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指的是由市民社会决定的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他们强调,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
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 上层建筑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肯 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资产阶级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 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 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
第一卷 第一章 费尔巴哈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神圣家族》之 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 写于1845年9月到 1846年5月。他们写作这部论著有四个 方面的原因。
(一)《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清算他们以前的 哲学信仰。
(一)唯物史观的前提(第1思、恩格斯认为,历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 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 活条件。现实的个人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 活条件是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他们通过考察现实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 活条件,提出历史发展的四个因素, 即:
(二)《形态》的写作是为了揭露当时德国各 种意识形态观点的实质, 系统地制定唯物史观, 以指导当时的工人运动。
(三)当时德国思想界关于“现实的人道主义” 的争论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认识费尔巴哈。
(四)《形态》中的基本思想是《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阐述的新世界观原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义:
3.他们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 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六)《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起构成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节选) 导读内容提要和注释内容提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制定和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9月至1846年下半年。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这样回顾这本书的写作:当1845年初恩格斯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4页)《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第一次发表是在1932年,以原文形式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第一部分第五卷。

该书第一章《一、费尔巴哈》第一次发表是在1924年,由前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发表了文稿的俄译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全部手稿现编为四部分,即[I][Ⅱ][Ⅲ][Ⅳ]。

下面分述节选后该章各编的主要内容。

[I]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1.人类历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的前提。

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即物质生产;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

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

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第一片断)3.分工。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分工的发展。

分工的发展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

分工决定工商业同农业的分离以及城乡的分离,并进而决定商业同工业的分离。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

历史上的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第二片断)4.个人和社会。

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5.意识和存在。

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第三片断)[Ⅱ]这一部分论述了下述内容:1.实践。

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

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方面或四个要素: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以及社会关系。

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意识、语言和分工。

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人们之间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

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

分工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矛盾的根源。

分工也是人的实践活动异化的根源。

4.异化及其扬弃。

所谓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能成为革命对象,才能避免贫困的普遍化,才能建立普遍交往;个人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变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交往为前提的。

它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第一片断)5.市民社会。

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第二片断)6.世界历史。

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

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

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7.其他四点结论。

(1)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已成为破坏的力量。

(2)阶级统治的条件是利用一一定的生产力的条件。

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决定于财产状况,并表现为相应的国家形式。

(3)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奴役劳动、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

(4)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推翻统治阶级,而且在于改造无产阶级自身。

8.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它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

9.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

(第三片断)[Ⅲ]这一部分主要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提出了下述一些基本原理: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

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

[Ⅳ]这一部分论述了下列一些主要问题:1.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个人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个人活动与交往形式的关系。

个人交往的条件最初是与个人的个性相适合的条件,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

但后来就逐渐转化为个人自主活动的桎梏。

交往形式的更替构成交往形式的历史联系和序列:已成为桎梏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逐渐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取代,等等。

由于交往条件是适应一定时期的生产力产生的,故交往形式的历史可以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归结为个人自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2.个人、阶级、共同体。

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个人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

只有在共同体中,各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以往的共同体,仅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是虚假的共同体。

共产主义是真正的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现存的共同体,即资产阶级国家。

共产主义共同体是个人把自由和运动发展的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个人的一种联合。

建立共产主义具有经济性质:为自由个人的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3.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

个人的个性是由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偶然的东西。

因此,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

共产主义将是偶然的个人的扬弃和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

4.劳动和自主活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已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成为摧残生命的方式,成为自主活动的否定方式,成为手段。

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实现自主活动同物质生活的一致,实现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5.基础和上层建筑。

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

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

它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

私法是现存私有制关系的表达。

学习和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以上内容,应注意着重研究和掌握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下述一些基本原理:1.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与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历史时,不是运用思辨的方法,从任意的前提出发,而是运用经验的方法,从现实的前提出发。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现实的前提表述为“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的生活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揭示的是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个人与这些个人的活动的关系。

他们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而,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个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着人们必须进行自己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使生活资料的生产成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从而成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同时,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不仅是他们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决定他们的本质的东西,因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任何科学的历史观所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的基本事实。

这样,通过对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对历史认识的意义,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赖以建立的经验基础。

在此方面,应该注意研究和把握的要点是:(1)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此出发的现实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3)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肉体存在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是人的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们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

(4)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2.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第一次阐明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

这三种因素作为人的生命的生产活动,包含了双重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定的生产方式或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合作方式和社会阶段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