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蒹葭》ppt课件

《蒹葭》ppt课件
12 《诗经》二首
蒹葭
文学常识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 国_现__实__主__义_诗歌传统的源头。
• 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又称_《__诗__三__百__》。
• 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被称为 _“__五__经__”__。
•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__风__、__雅__、__颂____三大类,主要表现 手法是_赋__、__比__、__兴__,合称《诗经》六义。
“伊人”总是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
在主人公不懈追求伊人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焦急,急迫
不畏艰险
失望惆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主人公:热烈向往爱情,上下求索,不畏险阻,
百折不挠,执著追求,矢志不渝。
5.“宛”字在本首诗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其妙处 。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 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 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 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身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 《蒹葭》,吟诵优美的文字,传唱这首古老的歌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任务一:诵读诗歌 蒹葭
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四言一句,句式整齐。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跻(jī)。押韵叠字,韵律感强。

第12课《蒹葭》课件(共17张ppt)

第12课《蒹葭》课件(共17张ppt)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旧 知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颂”是祭祖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祖。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
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烘托、衬托,借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事物为所咏之事做铺垫。
听 读 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课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文


1.《蒹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句以秋景起兴,交代了时令,展现了一幅萧瑟
、冷寂(或凄清、凄凉)的秋景图。为全诗渲染了萧索
凄迷的气氛,烘托了人物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2.“宛”字在本首诗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请从炼字的

角度赏析其妙处。

“宛”是“好像”的意思,将实景与想象结合,创造
水边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向右迂曲
水中的小块陆地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并且高而陡。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
就在水中的小洲上。(河边)芦苇一片茂盛的样子,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我) 所爱的人在哪儿,(那人正)在水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向右迂曲。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写法借鉴
1.反复咏叹,凸显感情
《蒹葭》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写“可望而不可 即”的渴慕深情,但在重章复沓中景物有变化,感情也有发 展,这样就显得富于变化而无呆滞之弊。

中国风诗词诗经蒹葭ppt课件

中国风诗词诗经蒹葭ppt课件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完整版ppt课件
13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 异人异境,使人欲仙。(明·钟惺《诗经评点》)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游”两
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牢,遂觉点睛欲飞,人神之笔。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完整版ppt课件
7
创作 背景
完整版ppt课件
8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在这里,我们姑且 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蒹葭》属于《秦风》。 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完整版ppt课件
9
作品 赏析
完整版ppt课件
10
作品赏析
简评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 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 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 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 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 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 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 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 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

第12课 《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21张PPT).

第12课 《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21张PPT).

小结
《蒹葭》四字一句,节奏鲜明而短促,重 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 音绕梁的效果。
品读悟情
结合以下词语含义,朗读第一章,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个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寻找。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蒹葭
蒹葭 苍苍,白露 为霜。所谓 伊人,在水 一方。 溯洄 从之,道阻 且长。溯游 从之,宛在 水中央。
蒹葭 萋萋,白露 未晞。所谓 伊人,在水 之湄。 溯洄 从之,道阻 且跻。溯游 从之,宛在 水中坻。
蒹葭 采采,白露 未已。所谓 伊人,在水 之涘。 溯洄 从之,道阻 且右。溯游 从之,宛在 水中沚 。
拓展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谢 谢
思考:
1、诗人是怎样一个形象? 2、诗中的“伊人”是何人?
1、诗人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 矢志不渝的青年。
2、“伊人”也许是诗人心中倾慕、努力追求的女子,也可以泛 指一切美好的事物,诗人对“伊人”的上下求索象征人生中对美 好事物的执着追寻。
第一章借景抒情,在以景起兴要稍慢、
表现手法上 《蒹葭》比《关雎》的“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 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 整的艺术世界。
拓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诗经.郑风.子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轻柔,读出凄清冷寂的气氛。

《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33张PPT)

《诗经二首——蒹葭》课件(共33张PPT)
❖ 一组意象构成了优美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的营造,作者构 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 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的悲凉 气氛就是意境。
❖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意象与意境的鲜明区别。
品味诗的意境美
《蒹葭》意象:蒹葭、霜露、秋水、诗人、伊人
❖ 景 秋晨雾霭 烟水迷离 ❖ 氛 凄清哀婉 苍凉幽缈 ❖ 情 如痴如醉 如梦如幻 神情恍惚 惆怅失意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 关于《蒹葭》主题的几种说法:
❖ 一、政治说
诗中的“伊人”,为“知周礼之贤人 ”。也有人说: “‘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 而治国,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反之亦然。
❖ 二、爱情说(现在人们往往将其当作爱情诗)
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由于所追求的 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 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 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秦风·蒹葭
❖闻一多:
❖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是怀春,只觉 得它百读不厌。”
诗的主人公 是怎样一个
形象?
❖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 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 ,矢志不渝的青年。
朦胧的意境、朦胧的人物、 朦胧的主题,给予人们的 美感非常丰富。堪称中国 史上第一朦胧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 蒹葭》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 蒹葭》课件(共20张PPT)

让主人公寻寻觅觅的“伊人”, 除了是一位爱而不得的女子之 外,还可能是谁(什么)?
主题理解
“伊人”可能是爱人,可能是理想,也可能是我们心中的美好事物。
爱情说 理想说 政治说 惜时说
执著地追求心上人,陷入烦恼。 追梦之路荆棘丛生,应坚持不懈。 爱惜人才,招贤纳士。 白露流水转瞬即逝,珍惜时间。
主旨归纳 这是首爱情诗,写对恋人的思念与 追求,叙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 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 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 的真挚和执着,抒写了欲见而不得 的惆怅之情。
2、下列关于《蒹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 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B.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 来。 C.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 “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 种想象。 D.《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男主人 公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 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第三章
河边芦苇茂盛鲜明,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 我所爱的人,就在对岸河边。我逆流而上去 追寻她,道路迂回难走。我顺流而下去追寻 她,她好像在水中小块陆地。
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 深沉的相思之情。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第12课《蒹葭》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课件(共20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诗 经 蒹追
寻 伊
葭人 , 至 死 不 渝
何谓“蒹葭苍苍”?
蒹葭,即芦苇。 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 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 苇塘。
苍苍:茂盛的样子。 【例】曹植《赠白马王 彪》: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结合全文意境,你能否用诗意的语言表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散文化描写)
结合全文意境,你能否用诗意的语言表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散文化描写)
诗人眼中梧桐是“寂寞”的,月亮如弯钩,毫无团圆之意。用孤苦、冷 清的意象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气氛,表现了被囚的无奈、孤独和愁苦之情
小试牛刀
阅读李煜《相见欢》,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背景】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 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问题补充2】情与景的关系
(正衬)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
合作探究
【问题2】在追寻伊人的过程中,主人公遇到了哪些困难?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道路艰险,时而逆流而上,时而顺流而下。 追求之人就在前方,但虚无缥缈,难以把握,可望而不可即。
爱情说:“伊人”是意中人 政治说:“伊人”是贤能之人 理想说:“伊人”是指理想、梦想。
艺术赏析

主人公

难河 道水
伊人
象 征
路 )
主 义

《蒹葭》ppt课件

《蒹葭》ppt课件

课文研读
➢诗中的“溯洄”“溯游”有什么含义及表达效果? 答: “溯洄”指逆流而上,“溯游” 指顺流而下,两词连用,侧面刻画 了主人公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着, 以及内心的焦急与忧愁。
课文研读
译读完这首诗歌,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诗歌内容。 概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秋天的河边,芦苇苍苍、白露茫茫,男子在苦苦 寻觅心中的伊人却终未寻到。
初读诗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萋萋:茂盛的样子,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指岸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
②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郁;
托物寄意;
巨鹿之战 ② 《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
③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象可见。
反复咏唱;
④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 ① 《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
《蒹葭》
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 是富于变化;
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 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思考:诗中的“伊人”可以是什么呢?
爱情:诗中主人公的执著追寻,反映了纯真的爱情!由于 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陷入烦恼。
理想: 人们根据对“伊人”的执著追求,以及追求道路 的曲折,所以就有了“理想说”,即人们追求理想的道 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
惜时:诗歌之中反复的“白露”“流水”意象,它们有一 个共同点:转瞬即逝。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第12课《蒹葭》课件(共22张ppt)

第12课《蒹葭》课件(共22张ppt)

1、诗歌中哪些诗句描写了景物? 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 什么作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以秋景起兴,交代了时令,展现了一 幅萧瑟、冷寂(或凄清、凄凉)的秋景 图,为全诗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 烘托了人物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追求“伊人”的道路艰险而漫长,但主 人公仍不放弃,从侧面表现了主人公的 痴情、执着和内心的焦急与忧愁
解读诗歌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未晞”,营造了冷寂、落寞的氛围,烘 托了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之路的艰难,主人公却 不改初衷,上下求索,从不放弃。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失望惆怅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主人公形象: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 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诗歌总结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 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真诚的向 往,执著的追求,以及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 苦恼和惆怅。
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困难重重,突 出了他想见“伊人”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结构梳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ຫໍສະໝຸດ 伊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葭人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在水之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反伊 复人 咏难 叹求
品味诗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品味诗歌

蒹 葭-(完美版)ppt

蒹   葭-(完美版)ppt

自由朗读:选择喜欢的诗句, 读出情感。
链接2: 清·方玉润:“三章只一意,特 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 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 佳者多有余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闻一多:《蒹葭》是“最富于抒 情味之诗”!
两首诗歌都刻画了美人,你认为谁更美呢?
《蒹葭》: 写意的美和含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的美,体现了中国美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学的民族特色。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李泽厚《美的历程》
链接3:
《孔雀东南飞》: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链接4: 吟诵,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 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 吟诵者可以用基本调吟诵,只依 字句和情绪做微调而已。也会有 诗文爱好者,自成独特曲调。
闭眼想象: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链接4: 吟诵,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 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 吟诵者可以用基本调吟诵,只依 字句和情绪做微调而已。也会有 诗文爱好者,自成独特曲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 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 也。 ——朱熹《诗集传》
牝 司 记 经 三 根 鲁 牡 马 山 》 部 据 迅 其 字 问 杂现梁 是 分 《 推 雌 迁 川 首 字 题 糅存启 中 的 风 荐 雄 推 溪 也可,,先超 国 实 》 语 , 荐 谷 。 信 其 秦 推 几 最 际 《 : 故 语 、 者 真 古 荐 乎 古 内 雅 长, :无 籍 语 禽金 的 容 》 《 于 兽 美 《 诗, 《 一 , : 诗 风 草 玉 诗 选《 颂 书 真 》 。 木 , 经 。诗 》 无 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蒹葭》PPT【优秀课件】36页PPT

《蒹葭》PPT【优秀课件】36页PPT
《蒹葭》PPT【优秀课件】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你的阅读❖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蒹葭》PPT精品课件

《蒹葭》PPT精品课件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诗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第六节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4.《关雎》这首诗的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 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运用这 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 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 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 种回环往复之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用反复咏叹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啊,祖国!您是大地,我就是大地上的一粒泥沙。 啊,祖国!您是花园,我就是花园里的一束奇葩。 啊,祖国!您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谢谢观看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3.《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 了什么作用?
诗的每章景物描写都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 拂晓时;第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 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 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的这种 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使这首诗 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大学语文 《蒹葭》共20页PPT

大学语文 《蒹葭》共20页PPT
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第三层,(五、六句)分述“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
流追寻,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终不可达。 第四层,(七、八句)分述“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境:
顺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似真而幻,亦终不可 近。
全诗通过总述、分述、逆流、顺流的反复描述,将在水一方、 可望难即的企慕追寻情境展现得十分清晰,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 执著追求精神和追寻不得的空虚惆怅心情也表现得相当充分。
二、以《蒹葭》为例,请谈谈你对诗歌中 存在的“朦胧美”有何看法。
三、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蒹葭》一诗的内容、 情调、情感。
扩展阅读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课堂练习题
1.简述诗歌三章的段落大意。
2.《蒹葭》诗歌第一章是如何体现 意象中诸多经验的。
参考答案:
❖ 第一章: 苍茫茫的一片芦苇,蒙盖着露水变成的
霜。所说的那个人儿,在水的一旁。 逆流而追呢,路途艰险而长远; 顺流而追呢,也就在水的中间碰到了。
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 如英气流动的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 绛则如青光含藏的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 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 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钱钟书和杨绛晚年 时期,爱女去世,钱钟书重病在床,杨绛悉心照顾
在旁,一个人默默撑起这个残缺的家。钱钟书去 世后,杨绛悉心整理着他的书稿,依然坚守着他 们的爱情,直至2016年5月25日离开人世。这对 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 浪漫,更有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 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 复的表达效果。选择本课中的一首诗,做具体分析。
《诗经》章法形式的重要特征就是重章叠句、反 复咏唱,也就是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章与章之间字 句基本相同,只对应的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重 章复唱的形式,又称为叠咏体,是民歌中常用的样式。
这一方面因为民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单纯而深挚的, 只有重要的反复咏唱才能充分抒情达意;另一方面 是因为民歌是口头传唱的,这种形式便于记忆和传 诵。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 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的岸边。
这四句表现了伊人难寻。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道阻且跻:路又险又高。阻,险。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高地上。
这几句描写河水苍茫浩渺、飘忽不定,虽然伊 人可望不可即,但主人公并没有因此放弃,仍执著 追求,这两句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四 《诗经》中的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 章还常常重复咏唱。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感受其 节奏和韵律。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 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 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 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 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 的效果。
蒹 葭
朗读课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白露为霜:白色的露水 所谓:所说的。 结成了霜。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 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这几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感情?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 幅露凝霜结的凄清的晚秋图。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 时间和环境,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抒发 了主人公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溯洄,逆流而上。 洄,逆流。从,跟随、追寻。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仿佛、好像。
在水之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主旨概括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 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 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不可即 的苦恼和惆怅。
写法借鉴
1.反复咏叹,凸显感情。 《蒹葭》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写“可
望而不可即”的渴慕深情,但在重章复沓中景物有变 化,感情也有发展,这样就显得富于变化而无呆滞之 弊。诗篇语言质朴,接近于当时的口语,但于质朴中 又有蕴味,使人深感其朴素之美。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 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 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 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朦胧”和“距 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拓展延伸
钱钟书和杨绛
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园认识了无锡名门才女 杨绛,一见钟情。第二年,钱钟书与杨绛便举办了 订婚仪式。据说这个书生气十足的清华才子,在家 里对杨绛关怀备至。钱钟书每天早起做早餐,这个 习惯一直保持到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钱钟书和 杨绛是天造地设的绝配。胡河清曾赞叹:“钱钟书、
2.虚实结合,想象丰富。 诗中实写蒹葭、小洲、河流等,而所谓“伊人”
则是虚写。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路远难寻心上人, 结尾却用“宛在”一转,似乎“她”就在前面,用 想象描绘出了他对恋人的强烈思慕渴求之情。
深入探究
《关雎》和《蒹葭》二者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有何不同?
《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从 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 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 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凸显 追寻的艰险和主人公的执著。《蒹葭》比《关雎》情 感韵味更浓郁。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就站在水的中央。
“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主人公 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
晞:干。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萋萋:茂盛的样子。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译文: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露水没有干。
课后作业
1.诵读这两首诗歌,体会诗歌的音律美。 2.抄写这两首诗歌。
五 下面是对《关雎》第一章的一种翻译,你喜欢 吗?为什么?另选一章,试着翻译成白话诗。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余冠英《诗经选译》)
翻译: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三 《蒹葭》一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 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 果的。
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 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 秋水岸边凄清的秋天景色,描绘了一幅秋苇苍苍、
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诗人此时 此景的心情,又暗寓了诗人此时困于愁思苦想之中 的凄惋心境,这样写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 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未道一声思念而思念 之情全然展现。
二 《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 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诵读 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 举例分析。
比、兴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比:以此喻 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兴:就是由此及 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如《关雎》中用“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的“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鸣,也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 间和谐恩爱。
“伊人”指诗人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 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
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 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可她一会儿在岸 边,一会在水中央,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 诗人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 她,可望而不可及,似真不真,似假不假,因而她 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一幅朦胧的意境, 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 伤的情调。
“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
重章叠句: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更显韵味绵 长。一再“溯洄”“溯游”,几度寻踪求索,不避 险阻,可谓情真意切。
结构梳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 葭
伊 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反伊 复人 咏难 叹求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涘:水边。
译文: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还没有 完。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右:向右迂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弯曲。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PPT素材:/sucai/ PPT 图表:www.1ppt .com/t 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 课件:/k 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