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微生物学实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夏洪梅(),李凡,原野,邸瑶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4摘 要:微生物学是重要的生物学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本文探讨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生物实验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即将本科实验技能竞赛培训、科学研究项目、《普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数字化实验课程与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优化融合。
实践证明“融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创新,“融合式”教学模式,数字化课程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for Microbiological ExperimentXIA Hong -mei (),LI Fan,YUAN Ye,DI Y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China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1年2月,11(1):47-50ISSN 2095-1574 CN 11-9307/R DOI 10.3868/j.issn 2095-1574.2021.01.010实践教学收稿日期:2020-06-15;修回日期:2020-07-30通讯作者:夏洪梅,E -mail:*****************.cn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领域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1]。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知识主要源于实验研究,实验教学是微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2]。
通过微生物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所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而且使学生研究能力、综合能力及实验兴趣得到培养。
微生物学实验课目的及意义
微生物学实验课目的及意义
摘要:
一、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
二、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意义
正文:
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种类、结构、生理功能、生态分布、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学科。
微生物学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微生物学实验课的目的
1.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染色、制片等,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3.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科研兴趣:实验课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意义
1.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实验课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培养创新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解决问题,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实验课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提高综合素质:微生物学实验课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微生物学检验综合实验在实习前强化训练中的应用
以 上 , 作技 能 的好 坏直 接影 响到 “ 操 实用 型 ” 才 的 人 培养 J 。而 目前 的 实 验 教 学 主要 存 在 实 验 系 统 性 不强 、 学员 基本 技 能训练 不 利 、 乏综 合 的实验 培 对 缺
训等 问题 。为 了处 理好 微 生物 学检 验实 验教 学 中的
床 工作 。
4 重视 实验 课后 总结
一
准 备及 培养 基 的制 备 等 实验 准 备 工 作 , 动 了学 生 调
学 习 的积极 性 , 加 了学 生 的动手 机会 , 增 使学 生能 够 更具 体 、 完整 、 统 地 进 行微 生物 检 验 的实 际操 作 , 系 有 利于学 生 综合 素质 的 提 高 , 这对 以后 完 成 临 床 病
5 开放 实验 室
拓性 、 创造性医学人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 目的。我 们将继续强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措
施 , 教学 效 果更加 满 意 。 使
参考文献 :
[ ] 张敏. 1 临床 微 生物 学检 验 实验课 程 教 学改 革 的实 践 与认 识
[ ]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0 6 2 ( :1 2 J. 2 0 ,6 6)8 —8 . [ ] 林东红 , 2 黄慧芳 , 徐建 萍. 计算 机辅助 临床血 液学检 验课 堂教 学的思考 [ ] 山西 医科 大学学 报 : J. 基础 医学 教 育版 ,0 5 7 2 0 ,
各个环节 , 同时为 即将步人医院实习阶段 的检验专 业学员奠定牢 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我们从 20 年 07
开始对 检 验专 业微 生物 学 检验 实习前 强化 训练 的实
王 俊 平 , 孙 鑫 , 翟 浩 利 , 路 园 园 ( 乌鲁木齐军 医学 院医学检验学教研室 , 呼图壁 810 ) 320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导 作用 , 视 了学 生 的 主 体 作 用 , 成 学 生 动 于 能 力 差 , 利 忽 造 不 于 学生 创 新 意 识 和 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符 合 现 代 教 育 的 目标 。 不 而 综合 性 设 计 性 实 验 的 开 设 能 有 效 克 服 这 一 弊 端 , 自主 权 把 交 给 了学 生 , 充分 给 了学 生 思 维 的 空 间 和 实 验 设 计 的 自主 性 , 综 合运 用 所 学 的 理 论 知 识 , 而 提 高 实 验 课 的 教 学 质 量 。 有 从 效 提 高学 生 综 合 运 用 理论 知识 和实 验 技 能 分 析 和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 养学 生 的 创 新 意识 、 新 能 力 和 科 研 思 维 方 式 , 培 创
设 计 性 实 验 应 该 放 在 学 习 相 关 的 知 识 和 实 验 技 能 之 后 进
行… 。
微 生 物 学 实 验课 是 微 生 物 学 教 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高 提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课 教学 质 对 加 深 学 生 对 微 生 物 学 理 论 知 识 的 理解 , 养学 生 的实 验 技 能 , 高 学 生 独 立 操 作 能 力 及 分 析 问 培 提 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至关 蕈要 。而 传 统 的 微 生 物 学 实 验 课 多
以 验证 型 、 示 性 和示 范 性 的 实 验 内容 为 主 , 注 重 教 师 的 主 演 只
2 选 择 难 易 适 中 的题 目 : 师 根 据 学 生 所 掌 握 的 理 论 知 . 教 识 水 平 , 计 一 个 难 易 适 中 的 题 目 。 一 个 较 好 的 综 合 性 设 设 计 性 实 验 题 目既要 体 现 出 知 识 的 综 合 性 , 学 生 能 够 从 中 建 使 立 各 知 识 点 的 相互 联 系 , 能够 全 面理 解 、 活 应 用 所 学 的 理 论 灵 知识 , 要 体 现 出实 验 的设 计 性 , 学 生 开 动 脑 筋 , 阅相 关 还 让 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目前教育界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可以结合传统的面授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将两者的优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加高效、灵活、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在医学微生物学这样的领域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促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通过网络平台和传统的面授教学相结合,将教学资源更好地集中、整合和应用。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进行在线授课、作业解答、课外阅读等形式,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参与讨论、提出问题、查找资料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传统的面授教学依然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讲座、研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集约化、时空无限制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教育质量。
1.在线授课与课件制作教师通过在线授课和课件制作的方式,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和精细化地处理,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达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速度的学习效果。
2.课外阅读和讨论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和书本,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和笔记,并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和反馈。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4.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仔细地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时间、提供实验问卷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实验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总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础实验的一次巩 固, 也是对 即将 开始 的实践课程
的 预 习和培 训 。在 基本 技能 培训 时 , 们 主要 培训 我
了灭菌 、 无菌操作和显微镜技术等基本技能。在这 些技能的培训过程 中我们也结合实践课程的需要 , 比如 灭菌 技 能培 训 时 , 我们 指 导学 生 配 置 了实 践课 所需 的部分培养基 ; 在培训显微操作 的同时 , 指导 学生进行了荧光染色等实验 内容 。
3%; 0 实践 报告 占 2 %、P 0 P T占 2 %、 能考 试 成 绩 0 技
占 3%。我们通过上述评价方法的改革, 0 提高了学
进 实践 教 学方 法 以及 加 强 实践教 学和考核 等 力 面的 改革措 施 , 到提 高教 学质 量 、 升 学生 综 达 提 合 素质 的 目的。 同时探析 了改革过程 中存在 的不足之 处 , 并提 出相 应 的解决 方案 , 出实践教 学 指
改革 的发展 方 向 。
关键 词 : 生物 实践教 学; 学 改革 ; 微 教 课程 开放 ; 块 实践教 学 模
力 林类 院校 的微生物实践课程一般有 《 微 成就的优秀教材和新版教材 。如 《 微生物综合实 / 生物综合实验 》 《 、 微生物研究法 》 《 、 微 验 》 等我们选用了沈萍等主编 的《 微生物学实验 》
生物检测检验技术 》 《 和 微生物工程研究法 》 《 、 发 ( 第四版) 等教育出版社) 简 作为教材, 微生物工程 《 酵工程研究法 》 等实践课程。微生物实践课程 内容 研究法 》 等我们选用了曹军卫等主编的 2 世纪高 l
他相关专业的优秀教材 和实验指导书 , 如魏道智主 编的 《 普通生物学 》 、郭勇主编的 《 现代 生化技
坚实的基础。我们结合几年来微生物实践课程的教 学实践 , 就实践课 的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
探究式教学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以《医学微生物学》中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发为例
关键词 : 探究式教 学; 综合设计 性实验; 应用; 开发
Ke y wo r d s :i n q u i y r t e a c h i n g ;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 d d e s i g n i n g e x p e r i me n t ; a p p l i c a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e n t
・
2 6 2・
价Hale Waihona Puke 工程 探究式教学在 综合设计 性实验 中的应用
— —
以《 医学微生物学》 中综合设计性实验 的开发为例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I n q u i r y Te a c h i n g i n t h e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 d De s i g n i n g Ex p e r i me n t :
Ab s t r a c t : Ai mi n g a t t h e s h o r t c o mi n g s o f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mo d e , i n q u i y r t e a c h i n g mo d e i s a p p l i e d t o d e v e l o p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a n d d e s i g n i n g e x p e r i me n t t o c r e a t e a n e w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a n d mo d e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e a c h i n g .
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近2.5:1,实验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以往中职检验专业微检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虽然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但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不参与实验设计和准备,而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由于学习始终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实验课的新鲜感和对知识的渴望,失去对实验的兴趣[1]。
为此,课题组在10级高职检验专业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将设计性实验应用于《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并将其与科研项目结合进行,试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平台,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0.0031 设计性实验的应用1.1 设计性实验的内涵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并加以完成的实验,既可以结合课程教学,也可以结合科研项目进行[2]。
1.2 设计性实验项目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结合高职院校卫生保健工作,我们将设计性实验项目定为“我校学生浅部真菌感染情况的调查”。
原因是:在现代临床感染规律的变迁中,机会感染占有重要比重,而真菌在机会感染中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
故真菌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是医学检验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
浅部真菌引起的皮肤癣病是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具有群体生活的特点,易造成该组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4]。
通过调查,力求加强学生和学校对真菌感染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3 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1.3.1 介绍实验项目、目的、要求和考核方法项目:我校学生浅部真菌感染情况的调查。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微生物实验知识总结与实践应用经过这学期学习和实验操作,我对《微生物实验》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也从中学习到了有用的知识。
《微生物学实验》是要求我们掌握实验知识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初步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与迅速发展的科学前沿接轨。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我将我这学期学到的微生物学知识,结合生活和工业当中的一些应用,归纳如下:在吾尔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
(1)无菌操作技术: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微生物在转接过程中,一般再火焰旁进行,并用火焰直接灼烧接种环,已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做实验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以后的实验中多数操作都必须再火焰旁进行。
(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人工配置的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自然界中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不同类别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一般不同。
(3)消毒与灭菌:灭菌是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
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
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
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4)平板分离与活菌计数:平板分离计数法是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
经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样品中细胞密度。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体会
第 1 第 5期 3卷
Vo . 3 11 N . o5
5月
Ma . 0 y 2 07
Gudn o r a fT M iigJ un lo C
《 生物 学》 微 实验 教 学 改 革 的探 索与 实践 体 会
少 的, 它对培养学生科学 、 逻辑思维 , 学会运 用现代化基 础理
论 和方法独 立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具 有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微生物学 实验是 医药生 物工程 专业 教学 的一 个重要 的组 成
两部分 ; 础实验 的重点 是让 学 生学 会基本 操作 , 基 训练学 生 基本实验技能和 动手 能力 ; 提高实验 的重 点是强化学生实验 技能 , 实验 动手能力 。在 这些过程 中教师 只起引导启发 提高 作用 , 生的主体 地位 充分 体现 , 让学 使学 生积 极主 动地参 与 科 学研究 , 索中掌握知识 、 在探 培养技能 。
Exp o a i n nd Pr c i e o t f r l r to a a tc n he Re o mato fEx rm e a a hi fM i r bi l g i n o pe i nt lTe c ng o c o o o y
沈 筱 玉
( 江 医药高 等专 科学校 , 江 浙 浙
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 收到较好 的效果 。 并 1 实验教学 改革的思路
实验教学是传授知识 和训 练才能相 结合 的过 程 , 能培 它 养学生敏锐 的直觉能 力 、 造性 思维 方法 与探索 未知 、 创 勇于 创新 的精神 。实验 教学是提高教学质 量 、 现素质教育和 实
创新人才 培养 目标 的重要 教 学环 节。而要 实现 人才 培养 目
开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实验的体会
系 的企业 、 医院 和独 立实验 室进行 推荐 毕业 生 。
2 6 创 新 实 习方 法 为 了 增加 同学 的实 习兴 趣 和 .
提高 实 习效 果 , 们在 传 统带 教 基础 上 进 行 了一 些 我 改革 , 要求 每位 实 习同学 也要完 成一个 题 目的讲 课 ,
综 合性 实验 二 : 菌耐 药性 的检测 。 细 在实验 教学 中 , ES L 酶 的检 测 , 们所 用 的 是双 纸 片协 同 做 B s 我 实验 以及三 代 头孢 , 孢 他 啶或 头孢 噻 肟 的初 筛 和 头 确证 实 验 , 些 方法 只 是 E B s酶 的表 型 检测 , 这 SL 对
维普资讯
・
3 ・ 2
检 验 医 学教 育 2 0 0 8年 3月 第 1 5卷 第 1 期
验 学生 提供就 业 机会 , 可 以给 予适 当的 指导 , 学 但 使 生不 至于盲 目地 去找 工作 。 同时 , 向与 我们 有业务 关
总之 , 检验 医学 是理 论 知 识和 实 验 技 能高 度结 合 的~ 门学 科 , 业 前 的实 习对学 生来 说是 非 常重 就 要的 , 如果不 重视 必将 对检验 医学教育 造成影 响 。 因 此, 需要 我 们不 断探 索 、 断 解决 面 临 的 问题 , 证 不 保
微 生物 学检 验 是 一 门实践 性很 强 的学 科 , 它有
鉴 定细 菌过 程 中 , 有 的 实验 结果 必 须 经老 师 验 证 所 后才能 处理 。 那些 实验设 计有 偏差 的同学 , 对 老师 给 予提 示 , 让其 修正 。这样 , 可 以避免 因实验 设计 并 既 的错 误 造成 大 量试 剂 的配 备 和 浪费 , 少实 验 准备 减 的工作 量 , 又可 以考核 学 生 对基 本理 论 和技 能 的 掌 握情 况 , 养其分 析 问题和 解决 问题 的实际能 力L 。 培 2 ] 2 综合性 实验可 开拓 思路 , 强学生 的主观 能动性 增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
通过研究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价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消化和运用。
最后总结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启示,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教学现状分析、应用、优势、挑战、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理特性、生态地位、传播途径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等内容,对医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得到应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中引入互动性、实践性和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更好地满足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效果,可以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微生物学经典实验赏析与教学应用
2021年第4期教学研究........微生物学经典实验赏析与教学应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214002) 王荐摘要介绍了微生物学发展史上Luria等的变量实验、Newcombe的涂布实验和Lederberg的影印 平板实验3个著名的实验以及具体的教学应用: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科学阅读和解题,从而全面提升 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经典实验;变量实验;涂布实验;影印平板实验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1)4 -0037 -04与物理学和化学相比,现代生物学起初的发展 是滞后的。
不过翻开生命科学史,我们仍然会发现 有一些生物学实验毫不逊色于物理学或化学的经 典实验,这些实验奠定了它们在生命科学史上的地 位,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科学 家的科研艺术之美与逻辑思维之美,成为今天值得 赏析与利用的教学资源。
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就有 3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著名的实验,并异曲同工地证来表述,自己收集信息,主动参与调查,获取信息和 知识的方式更丰富、更广泛和更多样化。
第二,调 动了学习积极性。
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并展示 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 学习,极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MiniQuest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 性,有利于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
MiniQuest是 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学习活动 完成后,教师的反思可以扬长避短,提高M iniQuest 的应用效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6]。
总之,MiniQuest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开放的 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让学生 在合作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7]。
MiniQuest作为一种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为尝试在课堂中整合互联网资 源进行教学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容易操作和运用的明了细菌突变产生于接触药物之前,药物仅仅起选 择作用。
最新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
最新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在本次的微生物综合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索和分析不同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并评估其潜在的生物活性。
实验设计包括了样本收集、微生物分离、鉴定以及活性评估等关键步骤。
首先,我们从土壤、水体和空气三个不同的环境收集了样本。
通过无菌操作,我们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对样本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土壤样本主要采用了营养琼脂培养基,水体样本使用了液体培养基,而空气样本则采用了平板计数法。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形态各异的菌落,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等。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生化试验,我们对这些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鉴定。
例如,我们发现了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及一些能够产生孢子的放线菌。
进一步地,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16S rRNA基因测序,对部分代表性菌株进行了精确鉴定。
这些菌株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微生物,如能够分解塑料的细菌和具有抗氧化特性的酵母。
在活性评估方面,我们对选定的微生物进行了抗生素产生能力的测试。
通过纸片扩散法,我们评估了这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一些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结果显示,部分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我们还对一些微生物进行了重金属抗性和降解能力的评估。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到培养基中,我们发现某些菌株能够在较高浓度的铅和镉环境中生长,显示出潜在的生物修复应用前景。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而且为未来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对这些有潜力的微生物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和应用开发上。
最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
最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微生物样本的综合分析,加深对微生物多样性、生理特性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的理解。
实验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对特定环境因素的响应研究。
二、实验材料1. 微生物样本:包括土壤、水体及空气样本。
2. 培养基:营养琼脂、选择性培养基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离心机、pH计、无菌操作台等。
4. 化学试剂:包括染色剂、消毒剂等。
三、实验方法1.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分离法对不同来源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分离。
- 根据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 记录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时间、pH值等。
2. 微生物的鉴定-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鉴定。
- 对于未知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其分类地位。
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设计实验,研究温度、pH、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情况,分析环境因素的具体作用。
四、实验结果1. 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结果- 描述不同样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微生物鉴定结果- 列出已鉴定的微生物种类及其特征。
- 对于新发现或难以鉴定的菌株,提供详细的鉴定过程和结果。
3. 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展示实验数据,包括不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生长速率等。
- 分析并讨论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五、讨论与结论1.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微生物特性及其环境适应性。
2. 分析实验结果对微生物生态学和应用微生物学的意义。
3. 提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六、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格式化。
七、附录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操作的详细步骤、以及实验中使用的表格和图表等。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设计
07
微生物学检验综合实验设 计
实验选题与背景分析
选题方向
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 义的微生物学检验相关课题,如食品 中微生物的检测、临床微生物标本的 分离与鉴定等。
背景分析
深入了解所选课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 势和实际应用情况,明确实验目的和意 义,为实验方案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实验方案制定与优化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原因。
实验报告撰写与答辩技巧
报告撰写
按照规范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 理、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等部分,确保报告的完 整性和条理性。
答辩技巧
准备充分的答辩材料,包括PPT制作、演讲稿撰写等,注意语 言表达的清晰性和逻辑性,积极回答评委提问并展示实验成果。
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设计
contents
目录
•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概述 • 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基础 • 细菌学检验技术及应用 • 病毒学检验技术及应用 • 真菌学检验技术及应用 •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及应用 • 微生物学检验综合实验设计
01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与定位
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其在医学、卫生、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寄生虫防控措施及实践
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卫生意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灭寄生虫传播媒介;实施预 防接种和药物预防等。
控制措施
对寄生虫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对疫区进行监测和灭虫处理;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案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案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2.掌握微生物的应用领域,如医学、环境保护、农业等;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2.微生物的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3.微生物在医学、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微生物的实验操作技术;2.微生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微生物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重点讲解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应用领域等知识;2.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培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3.互动探究,鼓励学生有趣有料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1)微生物是指生活在自然界中,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种类非常多的微小生物体。
2)微生物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包括传统分类法、进化分类法、DNA序列分类法等。
3)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2.微生物的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1)培养基是一种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液体。
2)常见的培养基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3)固体培养基用于单个细胞的分离,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
4)培养微生物的步骤包括样本采集、处理、接种、培养、观察等。
3.微生物在医学、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的应用1)医学上,微生物培养用于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2)环境保护中,微生物培养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细菌量,监测公共水源安全。
3)农业中,微生物培养用于生产酸奶、乳酸菌等发酵产品。
4)微生物在石油、药品等行业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六、教学反思1.实验操作过程中,分组让学生进行联合实验,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结果更加全面。
2.对于容易出现误差的实验步骤,在课前要提前演练,并反复强调相关注意事项。
3.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高职教育中开展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实验的尝试
V0.6 o No 1 1 2 o8 2 .6
高职教 育中开展微 生物学与免疫 学综合实验 的尝试
李 岩, 王美慧 , 中林 , 张 段 薇, 郑剑玲
( 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宁 沈 阳 10 0 ) 辽 1 1 1
摘
要: 开展微 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 实验的 目的在 于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 缩短课 堂教 学与 生产 实践的距 离, 学生 使
生产企业技术人员 进行指导 。
以前 的实 验教 学只是理论教 学的辅 助和补充 , 没有受到足 够 的重视 , 并且 多以验证性实验 为主 , 缺乏趣味性和综合性 ; 由 教 师制订好实验方案 , 并且 准备好实验 器材 , 这样不能起 到激 发学生 积极性和创造 性的作用 ; 缺乏与 实际应用 的联 系 , 走上 工作 岗位 的学生普遍 反映 自己连一 些简单 的技术 问题都 不会
1传统 的微生物学与免பைடு நூலகம்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2 . 实验时间的安排 为 了便 于学生做 实验 ,我们将本次综 .2 2 合实验安排在第四学期 。在此之前 , 学生已掌握 了免疫学技术 、 微生物学技术 、 生物制品学等 学科 的基 础知识。相关理论知识
的掌握 保证 了综合 实验 的顺 利进行 。实验 过程大约需要 2个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 医学 院校重要 的基础课程之一 , 具有 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不仅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 而且能 培养 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
方案, 学生和教师共 同对各 组设 计方案进行 讨论 , 并确定 实验
方案 。
能力【 教育部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 育质 量的若干意见》 l o《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重 , 匾佳人 缠臂金 ” 压 。这首 诗把油条描绘 得是何等形 象化啊 ! 油条 吃起来香脆可 口, 但是你 是否想 到过油条
制作过程 中的一些化 学变化过程 呢?/ I 的面 团在和 11 ,, 纯碱 、 盐和明矾混合后 , 食 在油锅 中一炸既可 以膨胀成 根叉松 、 又脆 、 又黄 、 叉香的油条 。 于这 一现象 我们 对
就立 即跟它发生 了反应 ,使游 离的氢氧化钠经成 了氢
[ 王祖浩 , 1 】 张天若 , 化 学『题设计与 问题解决 f . 等. 口 1 M1 北京 : 高 等教育 出版社 ,0 3 20 .
【 陈晓 峰 . 学 演 示 实验 的 改 进 与 可操 作 性 研 究 中 国 民 族 2 】 化 教 育 ,09 ( 1. 2 0 ,1 )
学内容。通过对化学演示实验的改革创新 , 我们将改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 ,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的能力 , 同时也培 养 了学生发现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增强学生 的动手
能力 , 提高了学生 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
萄糖变 成乙醇 , 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二氧化碳气体使 面团产生许多小孑 并且膨胀起来 。加入碱综合 了上述 L 反应 中产 生的有机 酸 , 外 , 另 细心 的 同学 会发现 , 在上 述反应 中氢氧化钠哪去 了?氢氧化钠是强碱 , 如果食 用 对于人体会造成较大 的伤 害 ,然而其巧妙之处也就 在 这里。当面团里出现游离 的氢氧化钠时 , 原料 中的明矾
结 了笔者在 医学微 生物学实验教学 中的若 干体会 和建 议, 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一
、
让学生参与实验 的全过程
关感染性疾病 的防治措施 , 可为学 习临床感染性 疾病 、 超敏反应性疾病和某些肿瘤 的发生发展奠定重要 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4-01T09:09:19.763Z 来源:《学园》2011年02月上旬供稿作者:易弋刘昭明黎娅程谦伟[导读] 本文同时分析了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累了经验。
易弋刘昭明黎娅程谦伟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摘要】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验,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实验的开展过程中通过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方案评审以及方案实施等步骤,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同时分析了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010-02 一引言
生物工程是由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计算机等学科交叉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兴复合学科,被视为人类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在短短的几十年,生物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已成为新世纪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生物工程产业亦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学生毕业后却常常发现工作难找,而用人单位却往往找不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出现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脱节。
一方面高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观念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生物工程领域人才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们也发现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科研素质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生物工程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不但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是当前生物工程专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实验课,是连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酵技术、酶工程等主干课程及其相关实验的枢纽。
此外,由于微生物学实验大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便于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微生物学实验的改革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我系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展综合实验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二开展综合性实验的必要性
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属于“填鸭式”和“保姆式”的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选定实验教材,讲解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依样画葫芦。
这种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做法,使实验流于形式,效果很差,学生缺乏兴趣,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更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而且实验内容侧重于理论教学中经典理论或定律的验证,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少,知识更新节奏缓慢。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相应的理论课程中,办事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为了改革现有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了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后,开展了微生物综合实验。
在综合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题目,亲自参与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方案评审、方案实施、实验报告等工作,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微生物实验是一个连续、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培养基配置、灭菌、接种、培养、生化性能测定等实验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但由于传统教学的安排,这些实验都成了一个个独立的项目,失去了内在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开展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从最简单的洗刷玻璃器皿开始,逐步深入地开展实验,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易于学习和记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微生物在农业、工业、食品、医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们除了需要掌握微生物的基础实验手段外,还需要具有整体试验的安排能力。
开展综合实验使学生经历了一个类似于科研工作的流程,初步培养了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实验进展的能力,对提高他们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大有益处。
三综合实验的实施步骤
1.选题
教师提前公布拟开展的实验题目,所选题目尽可能与日常生活以及工厂的实际生产相关。
我系根据自身以及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拟定了若干个不同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如“不同原料的沼气发酵”、“木薯淀粉酒精浓醪发酵”、“谷氨酸发酵”以及“土壤中酵母菌的分离及其总蛋白的提取”等实验题目。
此类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工厂生产工艺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实验题目。
为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效果,参与每项实验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以3~5人为宜,并由学生推选组长。
2.方案设计
选题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所选实验题目查阅资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整理出一条合理的实验路线。
路线制定后,由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路线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路线的正确性、可行性,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以及实验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等。
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对实验路线进行修改,直至合理。
3.方案实施与完成
最终方案制定后,教师在约定的时间内开放实验室,学生按照制定的路线,逐步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方案实施过程中,每天均应有教师及实验人员值班,一是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二是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具体的实验操作及进展均由学生自己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实验的目的不只是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为了锻炼能力。
出现问题并不是坏事,相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鼓励学生根据问题和现象去查找原因,进行组内讨论,相互启发,分析现象的本质,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动手解决问题。
在实验报告中我们也强调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每次实验报告不能简单地列举实验数据,而必须对实验结果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当结果不好时,更应要求学生将可能的原因列出,并根据所查阅的资料逐一分析,从而极大地启发他们的思维,增强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
四教学总结
在综合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遇到问题后,大部分学生都愿意主动查阅资料,认真分析后再与老师交流,并倾向于用自己设计的方案去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的气氛比较热烈,学生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实验,这些现象在以前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是很难见到的。
不难看出,在综合实验中,学生成为了实验的主体,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束后的调查中,学生也对开展此类实验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
综合性实验甚至激起了部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他们表现出了较强烈的愿望,希望加入到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当中。
虽然开展综合性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思维上有种陈旧的观念,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因此,实验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在实验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一定要强调实验的重要性,改变学生轻视实验的传统观念,只有学生重视了,我们的实验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2)由于实验是按组开展,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从头到尾的进行实验操作,如果按个人开展,实验器材和场地又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3)学生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因此容易与教师的时间发生冲突;(4)由于是开放式教学,个别学生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故意不参加实验,通过抄袭来完成实验报告;(5)实验的题目能否与工厂的实际生产进一步相关,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主观的,如实验题目的设置、建立有效的管理方法等;也有客观的,如实验场地和器材的限制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思考和努力改进。
总之,综合性实验给微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它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肖冬光、陈宁、陈叶福. 关于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7(1):65~66 [2]曾月梅.探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之原因及对策[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1):84~85 [3]刘伟、易九桂.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8):44~46 [4]乔长晟、贾士儒、谭之磊、陈宁.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06(3):65~66 [5]江珩、陈守文、喻子牛.以微生物学为特色的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6(2):172~175 [6]庞启华、黄文芳.综合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5(3):135~138 〔责任编辑:冯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