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多学科治疗ppt课件
肺癌的外科治疗PPT
2.小切口开胸(MSMT),手术时沿前锯肌肌
纤维方向分开,保留背阔肌的完整性,不切断肌 肉和胸背、胸长神经,不切除肋骨并尽量不切断 肋骨,使得开胸和关胸时间明显缩短,病人术后 疼痛轻微,上肢及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
除及重建术、心包部分切除术、胸膜剥脱术、左 心房部分切除、大血管部分切除重建等手术),
扩大肺癌切除术的范围大、 损伤重,并发症多,术后恢复 困难,故在病例选择方面应特 别慎重。
治疗效果
非小细胞肺癌T1(或 T2N0M0)病例经手术 治疗后,约有半数的人 能获得长期生存,有的 报告其5年生存率可达 70%以上。
3、临床高度怀疑肺癌或不能 排除肺癌的可能性,经各种 检查不能确诊,估计病灶能 切除者;
4、无手术指征的Ⅲ期肺癌, 经化、放疗后,病灶明显缩 小,全身情况允许,可考虑 手术治疗;
小细胞肺癌手术适应证(重点)
1、Ⅰ、Ⅱ期小细胞肺癌,全身 化疗1~2个周期后,可以手术 治疗
2、小细胞肺癌在较早阶段就已 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很难治愈。 可采用化疗→手术→化疗;化 疗→放疗→手术→化疗
发症,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 肺部手术时,支气管或肺内分泌物 污染胸腔而至脓胸。一但发生按急 性脓胸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 端癌存留,低蛋白血症及手术操作 不当等可致手术后支气管残端愈合 不良或形成支气管胸膜瘘。
(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手
术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包填塞、 心力衰竭等。年老体弱、手术中纵 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低钾、低氧 及大出血常成为其诱因。手术后输 液速度应慢速、均衡,防止过快、 过量诱发肺水肿。老年病员常伴有 隐性冠心病,手术创伤的多种刺激 可促使其急性发作。
2024版肺癌精品课件
04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 期管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方法
呼吸道并发症
如肺炎、肺不张等,需积极抗感 染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
如吸痰、雾化等。
心血管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需密 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给予抗心 律失常、强心等药物治疗。
神经系统并发症
如脑转移、脊髓压迫等,需根据 病情给予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 疗措施。
定期随访
肺癌患者康复期需定期随访,一般每 3个月随访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 延长随访间隔时间。随访内容包括询 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复查计划
肺癌患者康复期需根据病情制定复查 计划,一般包括胸部CT、腹部B超、 骨扫描等检查项目。复查频率根据患 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一般每年至 少进行一次全面复查。
可了解患者的贫血、感染等情况,为 治疗提供参考。
诊断流程与评价标准
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判断病变性质;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 和病理诊断,明确肺癌的诊断及分期;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评价标准
肺癌的诊断准确性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及专业医生的经验判断。对于疑似肺 癌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对于已确诊 的肺癌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
其他并发症
如营养不良、恶病质等,需给予 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
况。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
心理干预
肺癌患者康复期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进行心理评估,给予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干预措施。入,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建议患者均衡饮 食,多吃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
肺癌ppt医学课件
10
高危因素
职业性接触: 空气污染: 饮食: 肺部病变: 电离辐射: 其他诱发因素: 遗传和基因改变:
11
肺癌的分类
按部位分:
中心型: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鳞癌多见 周围型:段支气管以下,腺癌多见
按生物学分:
小细胞肺癌: (15-20%): 吸烟、转移性早,中央型多,对化疗、放疗
敏感。
(3)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 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有参考意义
(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对肺鳞状细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十) 组织学诊断
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 病理诊断时,可重复活检
鉴别诊断
1.良性肿瘤: 常见的有肺错构瘤、支气管肺囊肿、巨大
在明确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前禁忌行放或 化疗,但可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及密 切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现。起病缓 慢,症状轻微,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生 在同一部位的肺炎应当高度警惕有肺癌可能
4.其他 包括发生在肺部的一些少见、罕见的良、恶性 肿瘤,如肺纤维瘤、肺脂肪瘤等,术前往往 难以鉴别
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眩晕或视物不清 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当考虑脑转移的 可能
19
杵状指
20
肺癌的症状 (小结)
发生发展
表现
肺癌形成
无症状
累及小支气管
咳嗽
累及粘膜微血管
血痰
侵及胸膜胸壁
胸闷胸痛
阻塞支气管
气促发热
胸膜播散
胸水
非特异性症状:
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
外侵和转移症状
上腔静脉综合征 Horner’s Syndrome Pancoast’s Syndrome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开展患者交流活动
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增 进彼此的了解和支持。
05 随访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举措
随访时间安排及内容设置建议
随访时间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 之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5年后
每年随访1次。
随访内容
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血液 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重点关注复发和转移情况。
实践经验分享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促 进共同进步。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01
02
03
04
制定患者教育计划
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注 意事项等内容。
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提供专业的心
理支持和辅导。
建立患者随访制度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3
多学科协作不足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诊疗需要多学科专家共 同协作,但当前各学科之间的协作机制尚不完善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诊疗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出现更为精准、高效的多发 磨玻璃结节样肺癌诊疗技术。
个体化治疗成为趋势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成为未来多 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向。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概述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是一种特 殊类型的肺癌,其主要表现为肺
部出现多个磨玻璃样结节。
这些结节在CT等影像学检查中 呈现出磨玻璃样改变,与周围正 常肺组织界限不清,给诊断和治
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病理类 型多样,包括腺癌、鳞癌等,且 不同病理类型的生物学行为和预
20242024多学科会诊ppt课件完整版
2024多学科会诊ppt 课件完整版•多学科会诊概述•多学科会诊团队组成及职责•多学科会诊流程与规范目录•典型案例分析•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多学科会诊概述定义与背景0102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学科交流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医学发展重要性与意义多学科会诊团队组成及职责团队组成01020304核心专家团队辅助诊断团队护理团队病例管理团队团队成员职责划分负责分析患者病情,提出专业诊断和治疗方案。
负责提供高质量的影像、检验等辅助检查结果,协助专家做出准确诊断。
负责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负责整理、归纳患者病例资料,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学科专家辅助诊断人员护理人员病例管理员协作与沟通机制定期会诊制度临时会诊机制信息化沟通平台跨学科协作培训多学科会诊流程与规范会诊前准备工作明确会诊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患者相关资料确定参与会诊的学科和专家安排会诊时间和地点会诊过程实施要点主持人介绍与会专家和会诊流程由主持人介绍与会专家,并简要说明会诊流程和注意事项。
主诊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主诊医生详细汇报患者病情、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及效果等。
各学科专家发表意见和建议各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病情和主诊医生的汇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讨论并确定最终治疗方案经过充分讨论,各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并就后续治疗进行分工和协作。
会诊后总结与反馈整理会诊记录和结论将会诊过程中的讨论内容、意见和建议、最终治疗方案等整理成文字记录,并得出结论。
向患者和家属反馈会诊结果将会诊结果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反馈,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
跟踪患者治疗情况和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措施。
总结经验和不足,持续改进多学科会诊工作对多学科会诊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多学科会诊工作流程和规范。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03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针对早期肺癌、部分中期肺癌以及部分晚期肺癌的寡 转移病灶。
手术方式
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 术等。
术后辅助治疗
根据病理分期和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辅助治疗 方案。
放射治疗
放疗适应症
适用于各期肺癌,尤其是局部晚期不可手术 患者。
放疗技术
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 疗等。
呼吸康复
针对肺癌患者常见的呼吸困难、咳嗽 等症状,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提高患 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 的运动康复方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 和体能。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膳 食指导和口服或肠外营养补充,改善 患者营养状况。
长期随访监测策略
01
02
03
早期筛查与诊断
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 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3
治疗手段与效果
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 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尤其是晚期患者。
指南制定背景与目的
临床需求
针对肺癌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需求,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23版)》。
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01
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
下观察和病理诊断,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
细胞学检查
02 通过痰液、支气管灌洗液等样本的细胞学检查,可发
现癌细胞,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基因检测
03
针对肺癌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对靶向
肺癌治疗指南ppt课件
理科等,多学科协作能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专业治疗。
优化治疗方案
02
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患者病情,有助于制定更全面、
精准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3
多学科协作能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疗
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肺癌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THANK YOU
病理学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 刺等手段获取组织样本, 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以确诊肺癌类型。
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癌胚抗原(CEA)等, 可用于辅助诊断和病情监 测。
肺癌的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
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 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 M)进行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 选择。
临床分期
次,之后每年至少随访1次。
02
随访项目
随访项目应包括体格检查、胸部CT、腹部超声、骨扫描等,以监测肿
瘤复发和转移。此外,还需关注患者的肺功能、血常规、生化指标等。
03
注意事项
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议。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二手烟、保持健康饮食等,
以降低复发风险。
基因突变状态
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的存在与否,对肺癌 的预后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组织学类型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预后差异较大,如肺腺癌预后相对 较好,而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
体能状态和肺功能
患者的体能状态和肺功能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因素,较好 的体能和肺功能有助于承受治疗和维持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肺癌》课件
提高介入治疗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提高介入治疗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介入治疗,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介入治疗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01
术后随访
02
定期进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 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THANKS
《介入治疗肺癌》ppt课件
目录
• 肺癌及介入治疗概述 • 介入治疗肺癌的方法和技术 • 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和效果 • 介入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 结论
01
肺癌及介入治疗概述
肺癌定义与分类
肺癌定义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 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类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 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 肺癌占80%以上。
详细描述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CT或超声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肺部肿瘤内部 ,利用放射性粒子的辐射作用杀灭癌细胞。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少、局部控制率高等优点。
03
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和效果
介入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肺癌患者 ,或者无法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势和局限性
01
优势
02
微创、恢复快
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03
介入治疗肺癌的优势和局限性
可重复性强 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局限性
介入治疗肺癌的优势和局限性
1
可能存在局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对肿瘤大小和位置有一定要求
2
费用相对较高
3
肺癌免疫治疗2024医学PPT课件
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在晚期肺癌中 的效果有限。
03 个体化治疗的需求
不同患者的基因突变和免疫状态差异大,需要个 体化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原理与优势
01 免疫治疗原理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 细胞。
02 免疫治疗优势
具有持久性、针对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可与传统 治疗手段联合使用。
不同分期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早期肺癌患者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患者,免疫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降低复 发风险。
晚期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与化疗、放疗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复发或转移性肺癌患者
免疫治疗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策略及效果评估
发和学术交流。
国内交流
中国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学 者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
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患者教育与支持
国内外肺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 学者积极参与患者教育和支持工 作,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认知 度和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
升。
04
肺癌免疫治疗安全性与副作
类型的副作用,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炎、抗
过敏、保护脏器功能等。
对于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止 免疫治疗,并给予积极的对症
支持治疗。
加强多学科协作,确保患者得 到全面、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
01 患者教育
02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免疫治疗的目的、过程及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类型及表现
免疫相关性肺炎
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 发热等,需密切关注患者 呼吸功能。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
筛选依据
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等) 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同时结合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病理活检等 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手术方式选择及技巧探讨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手 术方式可选择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或机器 人辅助手术等。其中,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多发磨玻璃结节 样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疗效与安全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 癌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
仍需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未来展望
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未来有望 出现更多高效、低毒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07 随访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随访管理方案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
技巧探讨
手术技巧方面,应注重保护肺功能,尽可能 减少肺组织的切除范围。同时,对于肿瘤与 周围组织的粘连和侵犯情况,应采用精细的
手术操作,以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01
并发症预防
为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肺功能、心脏功能等。同时,术中应严格遵循无菌 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基因检测在靶向治疗中的意义
基因检测
可明确肿瘤的基因变异类型,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肿瘤,使用相应靶向药物进行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病理学诊断挑战与未来发展
挑战
磨玻璃结节样肺癌的病理学诊断存在取样困难、诊断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和规范化培训 。
未来发展
家庭护理和社区支持在随访管理中作用
treatmentoflungcancer(肺癌的治疗方法)ppt课件
▫ 外科治疗是肺癌首选的, 主要的治疗措施
▫ 外科治疗能在最大范围内 切除病灶及引流的淋巴结 和受侵犯的临近组织,能 实现根治,是所有治疗中 效果比较显著的。
11
精选版
2020/10/12
Treatment-Surgery
• 适合外科手术的患者
▫ 非小细胞肺癌I~IIIA期
如无手术禁忌,以手术为首选疗法 手术也参与一些中晚期治疗的综合治疗
Treatment
• 肺癌的治疗方法
▫ 手术 41 % ▫ 化疗 23% ▫ 放疗 11% ▫ 手术+化疗 4% ▫ 手术+化疗 3% ▫ 放化疗 12% ▫ 此外还有靶向治疗 ▫ 免疫治疗 ▫ 中药治疗等
9
精选版
2020/10/12
精选版
2020/10/12
10
Treatment-Surgery
• Symptoms and signs that may suggest lung cancer include:
▫ coughing ▫ weight loss ▫ dyspnea (shortness of breath) 呼吸困难 ▫ chest pain ▫ hemoptysis (coughing up blood) 咳血 ▫ bone pain ▫ clubbing of the fingernails 杵狀指 ▫ fever ▫ fatigue ▫ superior vena cava obstruction 上腔静脉组赛 ▫ dysphagia (difficulty swallowing) 吞咽困难 ▫ wheezing 哮喘
• Up to 60% of patients have a new cough or a change in a chronic cough
肺癌的规范化治疗及进展ppt课件
B超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以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也用于双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对于邻近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 MRI检查:MRI检查对肺癌的临床分期有一定价值,特别适用于判断脊柱、肋骨以及颅脑有无转移 骨扫描检查:用于判断肺癌骨转移的常规检查。当骨扫描检查提示骨可疑转移时,可对可疑部位进行MRI检查验证 PET-CT检查:不推荐常规使用。在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时较CT的敏感性、特异性高
肺癌的分期
肺癌TNM分期(IASLC 2009)
分期
TNM
隐形肺癌
Tx,N0,M0
0
Tis,N0,M0
IA
T1a,b,N0,M0
IB
T2a,N0,M0
IIA
T1a,b,N1,M0
T2a,N1,M0
T2b,N0,M0
IIB
T2,N1,M0
T3,N0,M0
分期
TNM
IIIA
T1,N2,M0
*
1、鳞癌:(1)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最高,约占40-50%,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下降至20-30%,并低于腺癌发病率;(2)老年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3)与吸烟关系密切;(4)中央型多见;(5)癌肿倾向于管腔内生长,易造成腔内阻塞;(6)鳞癌具有坏死倾向,因而易形成癌性空间,易出现咯血;(7)鳞癌生长缓慢,倍增时间长,手术切除机会多,5年生存率高;(8)对放疗和化疗效果较差。
*
细支气管-肺泡癌:腺癌的一个亚型,发病年龄较年轻,发病率较低,约占2-5%,其组织来源主要是支气管末端的上皮细胞,也有人认为来源于II型肺泡细胞。主要分为结节型与弥漫型,前者为肺内孤立圆形灶,后者为弥漫性小结节或大片炎症样浸润。
【正式版】肺癌的分期及手术治疗PPT资料
3 血管前和气管后淋巴结:血管前和气管后淋巴结可划分为3A 和3P
4 气管旁下淋巴结:右侧气管旁下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上缘切 线方向水平线和经过右主支气管的延长线之间、气管中线的 右侧、位于纵隔胸膜内; 左侧气管旁下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切线方向水平线和经过左主 支气管的延长线之间、气管中线的左侧、动脉韧带内侧
病理类型
鳞状细胞癌:占肺癌的50%,多为中央型。老年 男性多发,分化程度不一,生长速度较慢,对放 射和化学疗法敏感。通常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 移晚。
腺癌:多为周围型。女性多发。生长较慢,早期 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较晚。
小细胞癌:分化最差,恶性最高,生长快,较早 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多为中心型肺癌。多 在35-60岁发生,男性多于女性。又称为燕麦细胞 癌。
概述
肺癌也称支气管肺癌,是最常的恶性肿 未发现N2、N3或T4,直接行彻底切除
单个淋巴结小于3cm可考虑多学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
瘤之一。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 T2a:肿瘤最大径>3cm,≤5cm;
NCCN对于ⅢA(N2)患者提供的操作模式思路: N3:对侧纵膈、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广泛期:病变超过一侧胸腔,包括恶性胸腔积 液或心包积液或血性转移。
肺癌的手术原则
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原则:
SCLC发展迅速,并表现为全身疾病 同一肺叶出现其它癌结节。
N2:同侧纵膈及/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有肿瘤残留者术后应放化疗
有前肿段瘤残留SⅢ者易术后于应放疗远处转移并复发,单纯针对肿瘤局部 的治疗不能延长生存 通常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晚。
NCCN对于ⅢA(N2)患者提供的操作模式思路: N3:对侧纵膈、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NCCN对于ⅢA(N2)患者提供的操作模式思路: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ppt文档
加拿大Shepherd 等报告了63例SCLC术后加化 疗、原发部位及纵隔照射、预防性颅照射,5 年生存率达到31%。我国北京孙燕教授、上海 廖美琳教授在SCLC的综合治疗方面也取得了 相当的成功。
美国的Sozzi等则报道了血浆中检测微卫星 不稳定性,结果43%的临床Ⅰ期及45%的肿瘤 最大直径小于2cm的患者血浆微卫星不稳定性 阳 性 , 从 而 极 大 地 提 高 了 NSCLC 早 期 诊 断 的 检出率。总之,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技 术含量高、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二、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
• SCLC+腺癌-化疗不敏感
• 7.存在异质性-对复发者更重要:
• 纯SCLC其中35%治疗有效后复发,变为 NSCLC或混合型,有耐药性。
• 8.SCLC以化疗为主多学科治疗,化疗:剂量 足+强+及时。
• 化疗 • SCLC目前化疗特点 • 1.2-3个药物联合化疗, • 2.化疗药物同时应用,优于序贯应用, • 3.剂量足, • 4.强化剂量优于标准剂量, • 5.周期性交替方案优于单一方案(可使耐药性
TEP,NIP,VP16(p.o),CMC+VP16。
• 外周血干细胞支持下高剂量化疗。
• 放疗
• 1.胸部放疗
• 先化后放
• 时序安排-序贯,交替和同步
• 2.脑预防性照射(PCI)
• SCLC伴脑M占25-37%,存活2年以上SCLC 脑M达80%,Bunn报道583例SCLC无PCI,脑 M占22%;355例SCLC有PCI,脑M占8%,但 两组生存率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