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的一种方式,旨在促进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二、家访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背景: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教育方式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情况,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 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家庭对学校的期望和关注点,解决问题和困惑,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3. 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家访,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潜在问题,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三、家访程序1. 家访计划:学校根据需要制定家访计划,确定家访的时间、对象和目的,并通知家长做好准备。
2. 家访准备:教师在家访前应对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充分了解,准备好所需的问卷、调查表等工具。
3. 家访实施:教师按照计划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和问题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4. 家访总结:教师在家访后应及时总结家访情况,记录重要信息和问题,并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5. 家访反馈:学校将家访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建立反馈机制,保持家校沟通的持续性。
四、家访内容1. 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基本信息。
2. 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工作情况等,以便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3. 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学习困难等,帮助学校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8篇】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8篇】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篇1家庭访问是密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互相配合、互相切磋、共同育人的有利时机,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目标管理,突出家访的实效性,规范班主任家访的各个环节,制定本制度:1、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访问“问题学生”家庭,也要访问优秀学生家庭。
从中探索家庭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每学期班主任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家访。
对个别特殊学生要进行多次家访。
2、家庭访问要有针对性、计划性,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教状况,确定家访的重点对象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用上门家访或打电话等形式,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及班级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接受家长监督,教师间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家访要尊重学生和家长,切忌简单的告状或命令式的通知家长来校的形式。
与家长谈话要态度和蔼,忌空洞说教,向家长提建议或为家长排忧解难时,应实事求是地有分析、有说服力地指出问题,不能对家长埋怨责备,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5、家访过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更不准借此向家长索要财物。
6、班主任在《班主任手册》上认真记好家访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7、家访结束后应请家长填写家长意见,并签名。
学期结束后由教导处汇总计入班级考核。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篇2一、家访时间安排1、班主任每学期原则上应对全班学生进行一至二次家访、电访,对后进生提倡家访,每次家访内容应有记录。
2、除学校统一安排外,家访时间应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二、家访的原则:1、家访时事先要与家长预约。
2、科任教师有责任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家访等工作。
3、做到5必访:开学一月内,一年级新生必访。
正副班主任家访率争取达到100%。
转学生(转入)必访每学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家访率为100%。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原则1. 尊重家长,平等交流,增进互信。
2. 关注学生,全面了解,促进成长。
3. 及时沟通,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4. 保密原则,保护隐私,确保安全。
三、对象1. 全体在校学生。
2. 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
四、时间1. 定期家访: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家访。
2. 非定期家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
五、内容1.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
2. 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品行表现、同学关系等。
3. 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教育措施。
4. 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5. 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程序1. 家访前,教师应与家长沟通,约定家访时间、地点,并简要说明家访目的。
2. 家访时,教师应携带工作证、家访记录表等相关材料。
3. 家访中,教师应认真记录家长意见和建议,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4. 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反馈,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向学校领导汇报。
七、要求1. 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家长,认真履行家访职责。
2. 教师要注重家访效果,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3. 教师要遵守家访纪律,不得接受家长馈赠,不得泄露学生隐私。
4. 学校要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检查家访记录,开展家访培训。
5. 学校要建立家访激励机制,对家访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学校家访登记制度_文库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家校共育,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学校家访登记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家访工作制度,明确家访工作流程和职责。
2. 规范学校家访工作,提高家访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制度内容1. 家访对象:学校教师、班主任、德育处等相关部门人员。
2. 家访时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
3. 家访流程:(1)家访前: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目的、内容和方法。
(2)家访中:教师应尊重家长,与家长进行坦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解答家长疑问。
(3)家访后:教师应整理家访记录,总结家访成果,形成家访报告,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学校。
4. 家访记录:(1)家访时间、地点、对象。
(2)家访目的、内容、过程和结果。
(3)家长意见和建议。
(4)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建议。
5. 家访保密:(1)教师应严格保密家访内容,不得泄露家长隐私。
(2)家访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外传。
6. 家访考核:(1)学校定期对教师家访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家访次数、家访质量、家长满意度等。
(2)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制度执行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家访工作。
2. 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家访工作顺利开展。
3. 教师要认真学习家访制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好家访工作。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参与家访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会议研究决定。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共同协调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目的和意义1. 增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家访可以匡助学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3. 发现和解决问题:家访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匡助学校和家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三、家访的实施步骤1. 家访计划:学校制定家访计划,确定家访的时间、对象和目的,明确家访的重点和内容。
2. 家访通知:学校通过家长群、家长会等途径,提前通知家长家访的时间、目的和注意事项。
3. 家访准备:家访前,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资料,如学生档案、家长反馈表等,确保家访的顺利进行。
4. 家访实施:教师按照家访计划,拜访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教师可以问询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并与家长讨论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家访记录:教师需要及时记录家访的情况,包括家长的反馈意见、学生的表现等,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6. 家访总结: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家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便进一步完善家访制度。
四、家访的注意事项1. 尊重家庭隐私: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家庭隐私,不干涉家庭事务,保护家庭的尊严和隐私权。
2. 保持客观公正:教师在家访中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公正的眼光评价学生的表现。
3. 倾听家长意见:教师在家访中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的权益,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在家访后应及时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为学校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拜访学生家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家访制度的目的、程序、要求和效果。
二、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关系等情况,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动力。
2. 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访可以拉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参与感,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3.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通过与家长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三、程序1. 家访计划:学校制定每学期的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的对象、时间和地点等具体安排。
2. 家访通知:学校将家访计划通知给学生家长,提前征得家长的同意,并确定具体的家访时间。
3. 家访准备:教师在家访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等进行充分了解,准备好相关资料和问题。
4. 家访实施:教师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记录相关信息和问题。
5. 家访总结:教师在家访后对家访情况进行总结,记录学生家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难等。
6. 家访反馈:教师将家访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要求1. 尊重家庭隐私:在家访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家庭的隐私权,不涉及个人隐私和家庭内部矛盾等敏感问题。
2. 保护学生利益: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 保持沟通畅通:教师在家访中要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4. 保密家访信息: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获取到的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给其他人员或机构。
五、效果1.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家访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家访制度6篇
家访制度6篇【篇一】为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推进家校一体化的德育管理,使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更好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沟通感情。
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特制定科任教师家访制度如下:一、家访的原则家访应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而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可以以后进生的家访为主。
二、家访的内容1.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2.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途径,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立足学生实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学习环境、家长的教育能力等基本情况。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6.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三、家访要求1.访前准备:家访前目的要明确,班主任、科任教师应明确对每位学生的家访内容。
2.家访次数:班主任――对一年级新生家访率达100%;对其他年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家校交流与互动,能做好记录。
家庭访问(走访)为两年普访一次,每学期学期不少于6人,第一年的寒暑假为班级总人数的一半。
科任教师――每一学期上门家访人数不少2人,电访人数不少于5人。
3.家访重点对象:单亲家庭学生、行偏生、贫困生、学困生、突发事件学生等要作为家访重点对象。
4.家访方法:家访时要客观反映学生在校表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法;要有情感艺术和语言艺术,反对告状式家访;要引导家长不因粗暴、简单的方法教育子女。
家访时尽可能让学生在场参与。
5.访后工作:家访后,班主任、科任教师应如实填写“家访记录本”,家访后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收集各类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制定下阶段策略。
【篇二】一、目的通过在党组织中开展分级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和疏导,帮助解决党员干部职工家庭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联系,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校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
二、目的和意义1. 增进家校沟通:家访可以建立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意见,加强双方的互信和合作。
2.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关系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关怀。
3. 解决学生问题:家访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等,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协商解决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4. 促进学生发展:家访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全面的学生信息,有助于学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家访程序1. 家访计划:学校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的目的、对象和时间安排,并提前通知家长,征得家长的同意。
2. 家访准备:教师在进行家访前,应仔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准备好家访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表、家访记录表等。
3. 家访实施:教师按照家访计划,与家长预约好时间,进行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家庭的隐私,与家长进行友好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习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4.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家访的内容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整理归档,便于后续跟进和分析。
5. 家访反馈:教师在家访结束后,应向学校汇报家访情况,与学校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向家长反馈家访结果和后续工作安排。
四、家访注意事项1. 尊重家庭隐私: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家庭的隐私,不得泄露家庭的私密信息。
2. 保护学生权益:家访中,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权益,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侵害或伤害。
中学家访制度(5篇)
中学家访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1、走访学生家庭;2、电子(电话、电子邮件)联系;3、请家长来校座谈二、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4、双向沟通家校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形式以及总结推荐其成功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6、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家访原则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
重点是学有潜力的学生,特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困学生,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等。
四、家访要求1、班主任每一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必须达到全班学生总数的1/4,科任老师、年级组长、行政干部密切配合,每学期必须家访____人。
2、学生因病、事假或有突出成绩,或发生问题,应及时家访。
3、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
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品德等情况,必须实事求是地采用适当的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
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4、家访时,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
5、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
6、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应互相留下联系电话,及时通报双方各自情况。
7、在规定的时间内走访学生家庭是硬性指标,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
引言概述:
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的一种联系机制,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访制度在现代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家访的目的、家访的重要性、家访的实施方式、家访的效果以及家访的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家访的目的:
1.1 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
1.2 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1.3 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二、家访的重要性:
2.1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2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2.3 预防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三、家访的实施方式:
3.1 家长自愿参预
3.2 学校与家庭约定家访时间和方式
3.3 家访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等
四、家访的效果:
4.1 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4.2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3 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五、家访的未来发展:
5.1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远程家访
5.2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形成多方参预的家访机制
5.3 注重家访结果的反馈和评估,不断改进家访制度的效果
结论:
学校家访制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进学校与家庭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家访,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
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完善家访制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远程家访,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形成多方参预的家访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和家庭。
教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
教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老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进展的今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章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老师家访规章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家访规章制度1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方案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老师全员参加,每班组成若干个家访小组。
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同学突发状况或典型大事。
二、家访的次数:一学年内家访小组必需普访同学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同学。
对特别群体同学必需访两次以上。
三、家访的原则:发生下列几种状况,班主任必需准时家访,副班主任应乐观协作。
1、同学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同学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大事,要准时做好安抚工作。
3、同学在学校里发生损害事故,必需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状况,提出解决方法。
4、同学无故迟到、缺席,准时向家长了解缘由,通报状况,共同进行教育。
5、同学学习成果突然下降或品德不端,准时与家长联系,实行有效措施准时教育。
6、同学(特殊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准时家访,当着同学的面对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同学和家长以热忱的鼓舞。
四、家访的内容:1、同学在校实际状况汇报。
2、同学在家实际状况询问。
3、了解同学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状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同学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同学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同学、同学家长的情感沟通。
五、家访的留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同学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要提前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同学、同学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动身,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同学回避。
4、家访时要虚心听取同学和家长的看法,要实事求是汇报同学在校表现,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学校家访_电访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学校家访电访制度。
二、制度目的1. 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增进家校之间的相互了解。
2. 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成长,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3. 密切家校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制度内容1. 家访制度(1)家访对象:全体学生,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
(2)家访时间: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家访内容: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情况;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增进家校合作。
(4)家访方式:教师可采取上门家访、电话沟通、网络视频家访等多种形式。
2. 电访制度(1)电访对象:全体学生,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
(2)电访时间: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电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电访内容: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增进家校合作。
(4)电访方式:教师可采取电话沟通、网络视频通话等多种形式。
四、制度要求1. 教师要充分认识家访电访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家访电访工作落到实处。
2. 教师要尊重家长意愿,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强行家访电访。
3. 教师要注重家访电访的实效性,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4. 教师要保护学生隐私,不得泄露学生家庭信息。
5. 学校要定期对家访电访工作进行总结、评价,不断提高家访电访工作的质量。
五、制度保障1. 学校将家访电访工作纳入教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学校将家访电访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
3. 学校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家访电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家长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长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长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沟通交流机制,旨在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目标,解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家访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价值观等,为学校提供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的依据。
2. 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访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 解决学生问题:通过家访,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匡助学生克服难点,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家访内容1. 学生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父母工作等基本信息。
2. 家庭环境了解: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为学校提供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参考。
3. 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学习习惯、学科特长等,为学校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4. 学生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包括纪律情况、与同学相处情况等。
5. 学生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组织和指导。
四、家访流程1. 家访计划制定:学校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和学校需求,制定家访计划,确定家访的时间、地点和家访人员。
2. 家访通知:学校通过家长群、电话、短信等方式提前通知家长,告知家访的目的、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
3. 家访实施:家访人员按照计划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记录相关信息。
4. 家访总结:家访人员及时总结家访情况,整理相关资料,为学校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5. 家访反馈:学校将家访情况向家长进行反馈,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和解决方案。
五、家访注意事项1. 尊重家长意愿:在家访过程中,学校要尊重家长的意愿,与家长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不强迫家长提供个人隐私信息。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篇1)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为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双减”工作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管理落实落地,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全体学生、关注特殊群体和个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切实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不断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
二、工作原则(一)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以教育性、整体性、激励性、客观性为评价准则,实事求是反馈学生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共商育人对策,助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工作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普访;以特殊群体和个别学生为重点,进行针对性家访,切实增进家校沟通,深入细致做好家访工作。
(三)形式灵活,突出实效。
在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电话、微信、视频等线上家访与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线下家校交流活动。
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完备的家访流程,保障家访实效。
(四)着眼长远,立足常态。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科学统筹安排家访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三、工作内容(一)交流学生情况。
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及家长期望水平等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
向家长准确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情况。
(二)共商育人策略。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拜访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教育管理手段。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情况,促进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的和意义1. 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访,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加强家校合作:家访可以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信,促进家校合作,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3.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通过家访,学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对学生的期望,有助于学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4. 发现和解决问题:家访可以及早发现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家访的内容和方式1. 家访内容:(1) 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
(2) 学生生活情况: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情况、休息时间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3) 家庭环境: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教育方式等,为学校提供更全面的家庭背景信息。
(4) 学生问题和困难: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2. 家访方式:(1) 面访:教师亲自前往学生家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2) 电话访问:教师通过电话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方便快捷,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沟通。
(3) 网络访问: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方便快捷。
四、家访的实施步骤1. 制定家访计划: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制定家访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家访内容和方式等。
2. 家访通知:学校教师提前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告知家访的目的、时间和方式,并征得家长的同意。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1. 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家校合作、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一种制度。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学习情况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家访目的2.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背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2.2 促进家校合作:家访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3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和学习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3. 家访对象家访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家访程序4.1 家访计划:学校根据需要制定家访计划,确定家访的时间和对象。
4.2 家访通知:学校向家长发出家访通知,通知家长家访的时间、目的和注意事项。
4.3 家访实施:学校派出相应的教师或工作人员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
4.4 家访记录:学校要对家访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家访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家访内容等,便于后续的跟进和分析。
4.5 家访反馈:学校将家访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5. 家访注意事项5.1 尊重家长意见:在家访过程中,学校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策,不干涉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
5.2 保护隐私权:学校在家访过程中要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权,不泄露个人信息。
5.3 保持沟通畅通:学校和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6. 家访效果评估学校应定期评估家访制度的效果,包括家访的频率、家访内容的针对性、家访反馈的及时性等方面,不断完善家访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机制,旨在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学校家访制度的相关内容。
1. 家访目的和意义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
通过家访,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的背景和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2. 家访对象和频率学校家访的对象一般是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
家访的频率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一般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或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家访。
3. 家访的程序和流程(1)预约家访:学校在家访之前需要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和预约,确定家访的时间和地点。
(2)家访准备:学校老师在家访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和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家庭背景等。
(3)家访实施:学校老师按照预约时间和地点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在家访过程中,学校老师需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庭对学生教育的期望和需求,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支持服务等。
(4)家访记录:学校老师在家访结束后需要及时记录家访的内容、问题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等。
4. 家访内容和重点关注的方面(1)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2)学生的行为表现:学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包括纪律、品德、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协调学生的行为管理。
(3)家庭背景和环境:学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背景、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期望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期望。
5. 家访后的跟进和反馈家访结束后,学校老师需要对家访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家长提供家访的反馈和建议。
学校可以根据家访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沟通交流机制,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家访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氛围以及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期望,为学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2. 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学习难点,匡助学校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3.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扰,提供必要的匡助和支持。
4. 建立家校合作关系:家访可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家访对象和频次1. 家访对象:学校家访制度适合于所有学生,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
2. 家访频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要,家访可以分为定期家访和特殊家访。
- 定期家访: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的家访,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
- 特殊家访: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如学习难点、行为问题等,学校可以进行特殊家访,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支持和匡助。
四、家访内容和流程1. 家访内容:- 学生信息确认:核对学生的基本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 家庭背景了解:问询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了解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等。
- 学习情况了解:问询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学习难点等。
- 身心健康关注: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包括饮食习惯、睡眠情况、体育锻炼等。
- 家校合作建议:根据家访情况,提出家校合作建议,共同关心和教育学生。
2. 家访流程:- 提前通知:学校通过书面或者电话通知家长,告知家访的时间、目的和流程。
- 家访准备:教师准备好家访所需的资料和工具,如学生档案、问卷调查等。
学校家访制度(5篇)
学校家访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更好地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掌握学生情况,调动家长积极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和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制定每学期家访计划。
二、对受到奖励、处罚或其它有突出变化的学生,要安排临时必要的家访,新生班要进行全面家访。
三、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确定每次家访具体目标,做好家访的访充分准备。
四、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报告学校教育计划,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介绍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好方法。
用教育学、心理学或其它科学知识影响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五、班主任要诚恳、热情地抱着对学生负责、教育学生的态度,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讲究科学方法,避免争执或告状式家访,调动家长积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
六、指导家长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
七、家访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形象,仪表端正,举止文明,不索要财物、收受礼品。
学校家访制度(2)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定期性的家访活动,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访制度的目标包括:1.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活动,学校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从而更好地配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2. 了解学生个性和成长情况:通过家访,老师可以亲自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从而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怀。
3. 解决问题和困扰:家访中,家长可以提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学校可以通过与家长的面对面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4. 建立家长信任和参与感:家访是学校和家长之间密切合作的表现,通过家访活动可以增进双方的信任和理解,使家长更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的目标的实现。
家访制度的实施方式一般是由学校组织进行,包括制定家访计划、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老师或班主任上门进行家访等。
学校全员家访制度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我校特制定全员家访制度。
通过家访,学校将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家访对象1.全体在校学生。
2.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有特长、有潜力但存在不足的学生;家庭困难、学习生活不适应的学生;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心理异常、行为偏差的学生。
三、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3.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宣传学校教育理念、政策,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
5.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不断改进。
四、家访方式1.学校领导带头,全体教师参与,定期开展家访活动。
2.采用“集中家访”与“个别家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家访活动全面覆盖。
3.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家校沟通。
五、家访要求1.家访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制定家访计划。
2.家访时,教师应尊重家长,耐心倾听,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指责和批评。
3.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家访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学校。
4.学校对家访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家访效果。
六、家访效果评估1.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4.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学校全员家访制度是我校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体教师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街中学家访制度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要素。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建立联系、互通情况的好形式。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家庭生活的状况,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家长也可以从中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情况。
通过家访,便于双方互通信息,增进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情感,有利于推进教育工作。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走访、电话联系和网络联系等形式进行家访。
二、家访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如何)。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学生在家表现如何)。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居住环境、家庭住址、家长工作单位、电话及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三、注意事项:
1、学校支持教师家访,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连续。
2、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发现学生的思想、学习不正常变化,应及时家访,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实施正确、合理的教育。
3、家访时,最好学生、学生家长都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班主任家访时要虚心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要实事求是汇报学生在校表现,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6、牢记安全第一,注意家访中的交通等方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