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制度样本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8篇】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8篇】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篇1家庭访问是密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互相配合、互相切磋、共同育人的有利时机,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目标管理,突出家访的实效性,规范班主任家访的各个环节,制定本制度:1、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访问“问题学生”家庭,也要访问优秀学生家庭。
从中探索家庭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每学期班主任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家访。
对个别特殊学生要进行多次家访。
2、家庭访问要有针对性、计划性,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教状况,确定家访的重点对象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用上门家访或打电话等形式,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及班级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接受家长监督,教师间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家访要尊重学生和家长,切忌简单的告状或命令式的通知家长来校的形式。
与家长谈话要态度和蔼,忌空洞说教,向家长提建议或为家长排忧解难时,应实事求是地有分析、有说服力地指出问题,不能对家长埋怨责备,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5、家访过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更不准借此向家长索要财物。
6、班主任在《班主任手册》上认真记好家访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7、家访结束后应请家长填写家长意见,并签名。
学期结束后由教导处汇总计入班级考核。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篇2一、家访时间安排1、班主任每学期原则上应对全班学生进行一至二次家访、电访,对后进生提倡家访,每次家访内容应有记录。
2、除学校统一安排外,家访时间应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二、家访的原则:1、家访时事先要与家长预约。
2、科任教师有责任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家访等工作。
3、做到5必访:开学一月内,一年级新生必访。
正副班主任家访率争取达到100%。
转学生(转入)必访每学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家访率为100%。
学校家访回访工作制度
学校家访回访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情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家访回访的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氛围、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等。
2.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搜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
三、家访回访的对象和时间1. 家访回访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家长。
2. 家访回访时间安排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一周内完成。
四、家访回访的内容1. 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2. 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表现。
3. 学生在校参加的各项活动及表现。
4. 学生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状况及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5.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访回访的方式1. 面对面家访:教师直接到学生家中进行访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2. 电话家访: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3. 网络家访:教师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家长交流,分享学生成长点滴。
4. 书信家访:教师以书信形式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表达关心和期望。
六、家访回访的流程1. 制定家访计划:学校家访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的家访回访计划。
2. 通知家长:提前通知家长家访时间、地点和方式,确保家长能够参与。
3. 进行家访:教师按照计划进行家访,认真记录家长反馈的情况。
4. 汇总反馈:教师将家访回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家访回访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 跟踪落实:教师对家访回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七、家访回访的评估与激励1. 学校家访工作小组对教师的家访回访工作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家访计划、家访记录、家长反馈等。
学校家访登记制度_文库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家校共育,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学校家访登记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家访工作制度,明确家访工作流程和职责。
2. 规范学校家访工作,提高家访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制度内容1. 家访对象:学校教师、班主任、德育处等相关部门人员。
2. 家访时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
3. 家访流程:(1)家访前: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目的、内容和方法。
(2)家访中:教师应尊重家长,与家长进行坦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解答家长疑问。
(3)家访后:教师应整理家访记录,总结家访成果,形成家访报告,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学校。
4. 家访记录:(1)家访时间、地点、对象。
(2)家访目的、内容、过程和结果。
(3)家长意见和建议。
(4)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建议。
5. 家访保密:(1)教师应严格保密家访内容,不得泄露家长隐私。
(2)家访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外传。
6. 家访考核:(1)学校定期对教师家访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家访次数、家访质量、家长满意度等。
(2)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制度执行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家访工作。
2. 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家访工作顺利开展。
3. 教师要认真学习家访制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好家访工作。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参与家访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会议研究决定。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模版(3篇)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模版一、各班主任及有关领导、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家访是协调统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点,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二、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的近期表现及可能出现的思想倾向有较详尽的掌握,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有所了解。
三、家访应有计划,目的要明确,不可随意无计划地家访,也不可等学生出了问题再家访;或只对后进生进行家访。
要注意本班家访生的层次性,每学期家访不得少于班级总人数的____%。
四、每学期召开1—____次家长座谈会,便于家长了解学校情况,使家长关心支持学校工作,帮助改进班级管理。
五、家访要衣着整洁,注重为人师表,对学生家长要有礼节,举止文明,谈吐得体。
六、家访方式可灵活运用,如:上门家访、打电话、写信(发邮件)或者通过“教育校讯通”网络平台等形式进行,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及班级工作的批评和建议。
七、对家访情况要作好记录,家访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全体教育或个别教育,学期末将记录材料上交学校集中管理。
八、一般来说,应先向家长汇报学生优点、闪光点、后谈学生缺点。
切不可“告状式”和“报喜式”,注意具体和客观性。
九、遇有学生家长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有差异的地方,要作全面的说服和帮助工作,以达到共识。
十、家访过程中教师对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整改措施。
家访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妥善处理。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模版(2)一、背景和目的教师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旨在加强师生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为规范教师家访工作,提高其效果和质量,制定本家访工作制度。
二、工作对象1. 教师家访的对象为学生或学生的家庭。
2. 家访范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可根据需求选择中、小学部的学生进行家访。
三、家访目的1.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环境,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教师家访管理制度规定
教师家访管理制度规定一、总则为提高学校家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家校合作共育,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家访的目的1.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和校外情况,促进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2.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情况。
3.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家访的对象1.新生家庭:特别针对新入学的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和适应情况。
2.低龄学生家庭:特别针对低年级学生,了解其成长环境和家庭关系,及时解决问题。
3.特殊家庭:特别关注困难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家庭,提供帮助和指导。
4.家长要求:家长主动提出希望老师上门家访。
四、家访的时间和频次1.家访时间:家访一般在学校上课之外的时间进行,要事先与家长协商确定具体时间。
五、家访的方式和形式2.家访形式:可以单独拜访、小组拜访、班主任全员家访等形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3.家访记录:家访前要准备记录本,详细记录家长的情况和相关问题,及时反馈学校,并建立档案。
六、家访的反馈和评估1.家访反馈:家访后要及时向学校反馈,与班主任、学科老师等进行沟通,做好相应的跟进工作。
2.家访评估:学校要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家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七、家访的注意事项1.家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并制定访问计划。
2.家访要注重与家长的交流,关注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3.家访要注重保护学生和家庭的隐私,严守家庭的相关信息,保密学生家庭的隐私。
4.家访要及时记录和整理家访情况,做好档案资料的管理和保存。
八、家访的工作责任1.班主任:负责组织和安排本班学生的家访工作,并负责做好相关记录和反馈。
2.学校领导:负责制定家访管理制度,组织相关培训和评估,并协调解决家访中的问题。
3.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家访工作,关心学生家庭情况,做好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九、家访的保障措施1.学校要落实家访工作经费,提供必要的交通费和通信费用。
学校教师家访工作制度
学校教师家访工作制度6 学校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一、家访活动目的: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家访,促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关心学生成长,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有利于完善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制度,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体系。
二、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学校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骆XX副组长:杨XX、陈XX成员:全校教师三、家访内容:1、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其它教育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
2、向家长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介绍正确的教育子女方法,配合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子女的责任感。
3、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节、假日生活,加强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孩子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注意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窃、防中毒,确保孩子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活动要求:1、学校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师生大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校园内外营造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
2、专门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意义,把家访作为教育教学。
教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
教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老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进展的今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章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老师家访规章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家访规章制度1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方案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老师全员参加,每班组成若干个家访小组。
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同学突发状况或典型大事。
二、家访的次数:一学年内家访小组必需普访同学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同学。
对特别群体同学必需访两次以上。
三、家访的原则:发生下列几种状况,班主任必需准时家访,副班主任应乐观协作。
1、同学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同学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大事,要准时做好安抚工作。
3、同学在学校里发生损害事故,必需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状况,提出解决方法。
4、同学无故迟到、缺席,准时向家长了解缘由,通报状况,共同进行教育。
5、同学学习成果突然下降或品德不端,准时与家长联系,实行有效措施准时教育。
6、同学(特殊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准时家访,当着同学的面对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同学和家长以热忱的鼓舞。
四、家访的内容:1、同学在校实际状况汇报。
2、同学在家实际状况询问。
3、了解同学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状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同学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同学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同学、同学家长的情感沟通。
五、家访的留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同学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要提前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同学、同学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动身,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同学回避。
4、家访时要虚心听取同学和家长的看法,要实事求是汇报同学在校表现,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实小教师家访制度范文
实小教师家访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教师家访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与学生家庭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落实家访工作,我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家访制度,以确保家访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目的和意义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氛围等,有利于更好地配合家庭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2. 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家访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有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家教合作:家访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育方案,更好地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三、家访流程1. 调研与策划:学校组织家访工作前,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策划,确定家访的目标和范围。
同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家访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家访通知:学校将家访通知书发送给学生家长,内容包括家访的目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并请家长配合做好接待准备。
3. 家访实施:教师按照预定时间和安排,赴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要尊重家庭隐私,与家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4.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做好家访记录,包括学生家庭环境、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记录要详细、客观,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5. 家长反馈:家长对于教师的家访工作也有权利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
学校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和答疑解惑。
6. 家访总结:学校要对家访工作进行及时总结,总结家访的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阶段的家访工作做好准备。
同时,与家长共同制定出下一步的教育方案和家访计划。
四、家访要求1. 尊重家庭隐私:在家访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家庭的隐私,不得侵犯家庭的利益和尊严。
2. 注重沟通与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努力。
2024年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家访工作计划样本(五篇)
2024年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家访工作计划样本一、家访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现代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成功不能仅依赖于教师的努力,更需家长的紧密配合。
家访,作为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连接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重要桥梁。
通过家访,教师和家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这包括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家庭教育背景,而家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家访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向家长传递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家访工作计划。
二、本班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概览本班学生多数居住于乡村,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学生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家长素质密切相关,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素质通常较高。
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存在误区,如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教育应遵循的儿童心理特点,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甚至引发家庭矛盾。
部分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不足,除学费外鲜有其他教育投资,孩子阅读面狭窄,知识来源有限,给教师教学带来挑战。
部分家长还存在“教育是老师的事”的错误观念,忽视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作用。
三、家访的目标与要求1. 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在家的表现。
2. 探究并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3. 广泛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 向家长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
5. 纠正家长错误的家教方法,传授科学的家教策略。
6. 家访过程中保持和蔼态度,避免与家长发生争执,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
7.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接受家长的吃请和礼物。
8. 家访后及时记录、整理并总结经验教训。
四、家访的重点对象1. 后进生:深入剖析其落后的原因及在家表现。
2. 优等生: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以便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模版(3篇)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模版一、背景1.1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联系和合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1.2 建立健全的家访工作制度,能够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二、目的2.1 制定家访工作制度,明确教师家访的目的、要求和程序,提高家访的效果和质量。
2.2 发挥家访在促进学校与家庭合作、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关注中的作用,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三、范围3.1 适用范围:全校教师。
3.2 家庭选择:家长可选择是否接受家访。
3.3 家访对象:学生家庭。
四、原则4.1 尊重家长意愿原则:依法、合规、自愿的原则,尊重家长是否接受家访的意愿。
4.2 保密原则:对于家庭的相关信息和谈话内容,教师要严格保密,不得外泄,以确保家庭隐私的保护。
4.3 专业原则:教师家访要以专业的态度和技巧开展,尊重家长的感受和权益,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意见。
4.4 有效性原则:家访应该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意愿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责任5.1 学校责任: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组织专业培训,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5.2 教师责任:教师要积极参与家访工作,充分了解家庭情况,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3 家长责任:家长要积极参与家访工作,配合教师的工作,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与学校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六、程序6.1 家访计划:学校每学期初制定家访计划,包括家访的时间、对象和目标。
6.2 家访准备:教师要提前收集家庭背景信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家庭情况,制定家访准备工作。
6.3 家访实施:教师根据家访计划和准备,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
6.4 家访记录:教师要认真记录家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作为后续工作的依据。
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
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家访是教师与学生家庭之间的重要沟通方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教师家访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学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拟定制度目的、制度内容、拟定流程以及完善制度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拟定制度目的教师家访规范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教师家访的目标明确,家访过程规范,家访结果有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度内容1. 家访目标:明确家访的目的,如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师生家庭三方的沟通交流等。
2. 家访对象:确定家访的对象范围,如初中生、特殊学生、困难学生等。
3. 家访时间:规定家访的时间安排,尽量避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家庭生活。
4. 家访方式:明确家访的方式,可以是面访、电话访、电子邮件等,鼓励多种沟通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5. 家访内容:约定家访的具体内容,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并及时记录反馈。
6. 家访记录:规定家访记录的格式和要求,记录家访的详细情况,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7. 家访反馈:规定教师需要向学校反馈家访的情况,包括家访目的、方式、内容、结果等,供学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三、拟定流程1. 通知家访对象:学校通过书面通知或口头告知的方式,向家访对象(学生的家长)传达家访的目的、时间、方式等信息。
2. 家访报备:教师必须事先向学校报备家访计划,包括家访目的、对象、时间、方式等,以备备案及时掌握进展情况。
3. 准备工作:教师在进行家访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家访提纲等。
4. 家访实施:教师按照预定时间和方式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避免扩大教育差距。
5.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家访情况,如学生表现、家长反馈等,记录必要的信息以备后续分析和使用。
6. 家访反馈:教师需将家访情况及时向学校进行汇报,包括家访目的、方式、内容、结果,供学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制度6 教师家访制度
制度6 教师家访制度教师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教师家访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通过家访可以加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规范教师家访的过程和内容,提高家访的效果,制定本教师家访制度。
二、目的和意义1. 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2. 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3. 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个性化教育方案。
4.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访对象和频次1. 家访对象:学校将按照学生家庭情况和学生特点,确定家访对象。
主要包括新生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家庭、成绩较差或行为问题较多的学生家庭等。
2. 家访频次: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具体时间和频次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家访程序1. 家访计划:学校每学年初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对象和时间安排。
2. 家访通知:学校将提前通知家长,告知家访的目的、时间和教师的身份等信息。
3. 家访准备:教师在家访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等。
4. 家访过程:教师在家访时要注意以下事项:a. 尊重家长和学生,保持礼貌和谦虚的态度。
b. 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并与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
c. 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
d. 记录家访情况,包括学生的表现、家庭情况等,以备后续参考。
5. 家访反馈:教师在家访后及时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包括家长的态度、学生的表现等。
6. 家访记录:学校将家访情况进行记录,以备后续参考和评估。
五、家访效果评估1. 学校将定期评估家访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
2. 根据家访的效果评估结果,学校将及时调整家访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
六、保密措施1.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保密制度,不得将家访情况泄露给外人。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篇1)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为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双减”工作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管理落实落地,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全体学生、关注特殊群体和个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切实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不断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
二、工作原则(一)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以教育性、整体性、激励性、客观性为评价准则,实事求是反馈学生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共商育人对策,助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工作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普访;以特殊群体和个别学生为重点,进行针对性家访,切实增进家校沟通,深入细致做好家访工作。
(三)形式灵活,突出实效。
在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电话、微信、视频等线上家访与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线下家校交流活动。
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完备的家访流程,保障家访实效。
(四)着眼长远,立足常态。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科学统筹安排家访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三、工作内容(一)交流学生情况。
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及家长期望水平等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
向家长准确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情况。
(二)共商育人策略。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三篇)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是一种学校管理措施,旨在加强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进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教育要求,共同协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计划,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 家访计划:学校要制定家访计划,明确每个学期或学年内要进行的家访次数,确定家访的对象和范围。
2. 家访内容:教师在家访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和关注点,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家访内容要真实、客观,并且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
3. 家访方式:家访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或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确保有效沟通和良好效果。
4.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时要做好记录,包括家访的日期、时间、内容和结果等。
记录可以用于学校的统计和评估,也可以用于后续的跟进和记录。
5. 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家访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
6. 家访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家访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家访效果和问题,以便对教师的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加强学生的学习支持和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二)一、引言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家访工作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家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师家访的意义1.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家庭环境和教育期望,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学校家访制度
学校家访制度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互动和合作。
家访制度有助于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并加强家庭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参预度。
下面是学校家访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一、制度目的学校家访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增强家庭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参预度。
二、家访对象1. 所有学生的家庭都是家访的对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
2. 针对特殊情况,如学生学习成绩下滑、行为问题等,可以单独对相关学生家庭进行重点访问。
三、家访内容1. 家庭基本情况了解: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教育方式等,为学校提供更全面的学生信息。
2. 学生学习情况了解:教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难点等,为学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3. 学生行为表现了解:教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交能力等,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4. 家校合作沟通:教师与家长就学生的学习、行为等问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增强家校合作。
四、家访频率1. 幼儿园: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2. 小学:每学期至少两次家访。
3. 初中:每学期至少三次家访。
4. 高中: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五、家访形式1. 教师可以选择电话沟通、上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家访,根据具体情况灵便选择。
2. 家访可以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或者学校工作人员进行,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家访记录1.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需详细记录家访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结果等信息。
2. 家访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参考和统计分析。
七、家访反馈1. 教师在家访后,应及时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学校相关负责人,供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校家庭关系的参考。
2.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谈等形式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家长,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教师家访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1.1 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既是孩子们在学校中的引路人,也是与家长对接的桥梁,因此,加强小学教师家访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1.2 目的和意义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提高小学教师家访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支持。
实施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的意义主要包括:(1)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通过家访,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特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2)促进家庭教育发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通过家访,教师能够向家长传授一些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3)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通过家访,加强师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共同关心和培养孩子的成长。
1.3 基本原则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家访工作应当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强制搭讪家庭。
(2)尊重原则: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意愿和权益,在家访过程中保护家长的隐私。
(3)实效原则:家访应当以实效为导向,着重解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面临的问题。
(4)团队合作原则:家访工作应当由学校和教师一起组织实施,形成合力,提高效果。
第二章家访的准备工作2.1 确定家访对象根据学校的安排和需要,教师应当确定家访的对象。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学习成绩较差、有行为问题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为家访对象,以更好地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2 家访计划的制定根据家访对象的数量和时间安排,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家访计划。
学校教师全员家访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特制定教师全员家访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2. 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制度内容1. 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每班组成若干家访小组。
2. 家访对象:全体学生家庭,重点关注以下家庭:(1)学习困难、心理问题、行为异常的学生家庭;(2)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3)新转入学生家庭;(4)家校沟通不畅的家庭。
3. 家访时间: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家访,重点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家访次数。
4. 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3)宣传学校教育政策、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长教育意识;(4)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改进工作。
5. 家访形式:(1)实地家访:教师分组进村入户,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2)电话家访:针对部分不便实地家访的家庭,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情况;(3)网络家访: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联系。
6. 家访记录:家访结束后,教师需填写家访记录表,对家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制度保障1. 学校将家访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积极参与家访的教师给予奖励。
2. 学校定期组织家访培训,提高教师家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 学校设立家访专项经费,保障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制度实施1. 学校成立家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家访工作。
2. 各年级、班级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明确家访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3. 家访过程中,教师需遵守纪律,尊重家长意愿,确保家访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实施教师全员家访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家访制度教诲教学工作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增进学校与家庭联系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协调学校与家庭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诲对学生规定,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立体教诲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家庭教诲资源,形成教诲同步合力,增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更好地完毕我校办学目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教师家访制度》一.家访形式1.走访学生家庭;2.请家长来校座谈;3.电子(电话、校信通、网络)等联系。
二.家访对象1.教师家访必要面向全体学生。
2.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小朋友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父母进城务工学生、残疾学生等学生家庭进行重点家访。
三.家访内容1.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学生在家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性:内容涉及:①家长基本状况,涉及学历状况,职业状况等;②家庭基本状况,涉及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状况,家长对学生规定等;③学生在家状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状况,家务劳动状况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状况及在校体现,进行家庭教诲指引,协助指引家长转变教诲观念,树立对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实行科学教诲管理办法,与家长共商增进学生发展教诲办法、办法和手段。
3.宣教法律、法规和教诲民生政策与学生安全教诲常识,简介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培养目的,对家长关怀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4.对因学校、家庭彼此不理解,对学生教诲产生误解或分歧,导致配合欠佳少数家庭提出问题,如实简介状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互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诲。
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诲部门意见和建议等。
四.家访规定1.一年级班主任和新接手班主任在第一学期内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全员家访;其她班主任对一半学生进行家访,一年内完毕全员家访。
正、副班主任共同参加家访。
2.教师家访做到“十一要”、“七必访”、“五回避”(1)十一要:要有筹划准备,目明确;要有交流、沟通方略办法;要学生在场(普通状况下);要实事求,坦诚公正;要一分为二,客观辩证;要态度诚挚,言辞恳切;要听取意见,共商良策;要文明礼貌,尊重家长;要全面家访,全面理解;要有家访记录,能拍照要拍照;要树立教师形象,注意家访安全。
(2)七必访:贫困生家庭必访;学困生家庭必访;留守小朋友必访;缺损型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必访;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家庭必访;父母进城务工或不在家学生家庭必访;残疾学生(有生理、心智障碍学生)家庭必访。
(3)五回避:回避用电话联系代替家访;回避告状式家访;回避指责家长;回避运用家访办私事;回避收受家长馈赠和邀请吃饭。
3.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必要有筹划目的,目明确。
交流、沟通讲究方略、办法,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辩证,并认真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阐明自己和学校看法、意见,共商学生教诲良策。
4.教师家访必要做好家访记录,能拍照要拍照。
五.奖惩考核1.期末年终由各年级组收齐家访簿记录,报交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考核、通报和存档迎检;2.学校把教师家访状况作为教师期末年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重要根据;3.学校对家访活动中先进典型进行表扬,推广家访经验。
课堂教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课堂教诲教学安全管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发展环境,依照国家《教诲法》、《义务教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体卫工作条例》等教诲法规,特制定《学校课堂教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安全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学校课堂教诲教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学校课堂教诲教学安全工作领导、协调和管理。
二.学校课堂教诲教学安全管理坚持“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原则,严格贯彻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校长是课堂教诲教学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安全分管副校长是第二负责人,科任教师、班主任是直接负责人。
各安全负责人按年度层层订立安全责任书。
三.教师开展课堂教诲教学,必要严格执行教学筹划,按课表上课,未经辅导处批准,不得擅自调课。
遵守作息时间,坚持侯课制度,不迟到早退,不离岗脱岗,不压堂拖堂。
四.课堂教诲教学中,各任课教师课前课后须及时精确清点学生人数,发现缺课、旷课学生,及时通报班主任和上报学校教务处,并作好记录。
禁止将学生拒之门外或滞留在办公室内,禁止规定学生半途离开教室或回家。
五.课堂教诲教学中,教师必要遵守国家教诲法规和学校规章,严格依法执教,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禁止体罚和讽刺、讥讽、谩骂、污辱、歧视、驱赶等变相体罚学生。
避免和杜绝因教诲办法不当而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件事故。
六.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运用学科教诲教学安全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诲、监管,随时观测、理解学生课堂体现,及时调处化解学生间矛盾纠纷和有效处臵学生生病、吵架、打架斗殴等各类突发偶发事件,发生学生重大生病、伤亡事件事故,及时告知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同步报告学校领导。
七.教师、班主任在教诲教学活动中须关注、收缴学生携带玩耍管制刀具和危险玩(器)具(如子弹枪、弹弓枪等)、物品,制止学生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及“三无”劣质食品。
八.组织开展实验、实践操作课堂教学活动前,须对实验、实践操作环境场合、器材、药物、学具、电源等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同步进行有关安全提示警示教诲,指引学生严格按实验、实践操作程序规范操作,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九.组织开展体育课教学活动前,教师必要对上课场地环境、器械设施和学生着装穿戴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规定学生穿运动鞋、衣,禁止学生穿皮鞋、高跟鞋,别胸针、校牌,佩带金属或玻璃装饰品、钥匙、玩具等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物品。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认真开展安全教诲与准备活动;针对教学目的进行示范运动与要领解说;练习中,提示安全注意事项,合理安排运动量及强度,并加强安全保护,同步,关注生病、特异体质学生,区别对待,合理安排好教诲教学活动;练习结束,组织学生做好放松运动。
课间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状况,及时有效处臵。
对病(伤)严重学生,要及时拨打“120”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急救,同步报告学校领导和告知学生家长。
十.运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课堂教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监控,禁止学生浏览黄色、暴力网站和传播病毒、不健康垃圾信息,注意网络信息安全。
十一.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发生突发偶发学生严重生病、伤害事件事故,任课教师事后写浮现场状况书面报告报交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状况理解、调查和性质、责任认定。
十二.学校实行课堂教诲教学安全责任追究制。
教师在课堂教诲教学中,违背制度及学校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因迟到早退、离岗脱岗,安全监管失控或玩忽职守,疏于安全教诲监管或教诲管理办法、手段不当或发生安全事件事故未及时报告和有效处臵或处臵不当等,导致发生安全事件事故,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依照学校“教师安全稳定工作考核细则(试行)”严格考核,扣发期末、年终绩效工资;导致发生学生重大伤亡事故事件,导致学校重大经济损失和荣誉损毁,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学校规章,取消负责人评先选优、职称评聘、晋级资格,且年度考核作不称职结论;触犯刑律,报交司法部门解决。
防止踩蹋事件安全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防止杜绝学生因拥挤而发生踩蹋事件,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诲教学秩序及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学校防止踩蹋事件安全管理制度》一.学校成立以冯朝辉校长为组长,安全分管校长李超峰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止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防止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安全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二.学校建立健全和贯彻防止踩蹋事件安全责任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三.学校、班级运用周前集会、国旗下发言、班(队)会活动,通过板报专栏等各种形式、多渠道经常性地开展防止踩蹋事件安全知识、办法、技能常规或专项性宣教培训。
四.学校制定完备并具可操作性《防止拥挤踩蹋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并依照学校发展不断修定完善。
五.学校在教学楼道、功能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等)及出入口等人员密集场合设臵防止踩蹋事件有关安全提示、警示标志、标记。
六.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楼道行走、上下楼梯,必要按划定通道路线依次靠右行走,不得在学校各楼楼道追逐、集群拥挤和长时停滞。
七.学校组织集会、开展各类大型活动、课间体操、放学,学生集中上下楼道时段,值周领导、活动总指挥负责指挥调度,值周(日)教师、楼层护导安全负责人员负责楼道及出入口学生上、下楼道安全引导、管理和监控,班主任全程跟班跟队,防止拥挤踩蹋事件发生。
八.学校值周领导、值周(日)教师应加强学生寻常上、下楼道巡视,监控,加强学生遵守通行规则良好行为习惯督导培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九.学生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卫、保安须维持好校门通道秩序,做好校门处学生出入安全疏导、管理监控,防止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发生。
十.学校安全职能部门、后勤处,定期对楼梯、楼道畅通性、安全性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应及时整治排除。
十一.学校一旦发生学生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在场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及时启动《校园踩蹋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全力开展妥善有效应急急救处臵工作,同步即报上级主管部门。
十二.学校全体教职工必要认真履行防止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安全工作职责。
如因玩忽职守,发生学生踩蹋安全责任事故,学校按有关规定追究负责人责任;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为了及时掌握学校安全动态,高效有序地控制和妥善处臵学校安全事故,切实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和公私财产安全及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减少安全事故,依照国家《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解决办法》等有关法规及上级部门关于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和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制定《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一.学校实行安全事故网络式上报制度。
(一)学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事故现场关于人员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及时报告学校安全职能部门和学校重要负责人。
(二)学校安全职能部门和重要负责人接到安全事故报告后,严格国家规定,及时报告上级教诲主管部门和与事故种类有关关于政府安全职能部门。
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谎报、误报或迟延不报。
二.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范畴学校发生暴力侵犯伤害、火灾、交通事故、公私财物失窃被盗、食物中毒、流行性疾病、传染病、疑似传染病、房屋坍(倒)塌和暴风雨、雷电等自然灾害,以及学校内压力容器、管道、教诲教学仪器设备发生爆炸等导致人员致伤、死亡、失踪(20小时)或经济、财产损失各类安全责任或非责任事故(事件)或其危及学校正常教诲教学秩序与社会影响重大事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