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统计整理

合集下载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习题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数据分组的关键在于。

2.一般说来,统计分组用于三方面:(1>;<2);<3)。

3.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有分组和分组。

4.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其组数等于。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

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

6.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和。

7.已知一个变量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邻组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和。

b5E2RGbCAP8.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和。

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和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和两部分组成。

10.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的工作过程。

p1EanqFDPw11.数据的预处理是数据整理先行步骤,它是在对数据分类或分组之前对和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对数据的、和。

12.直方图是用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13.雷达图是一种的图示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D确定全距和组距2.为了反映我国经济中所有制成份的构成情况需要进行( >A经济成份分类B登记注册类型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 D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的确定有时会发生困难,这是由于( >A组数较多 B标志变异不明显C两种性质变异间存在过渡形态 D分组有粗有细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260 B 215 C 230 D 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 D分组体系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A简单表 B简单分组表C复合分组表 D汇总表9.对某地区的全部商业企业按实现的销售额多少进行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A变量分组 B属性分组C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10.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A各组频数之比 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11.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B各组变量值构成情况C各组标志值分布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12.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某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A上限所在组 B下限所在组C任意一组均可 D另设新组1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14.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 >A标志 B总体单位C统计指标 D统计对象15.统计表的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排在统计表的( >A左方 B上端中部 C右方 D下方16.用组中值与次数求坐标点连接而成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B条形图 C曲线图 D折线图17.按字母的顺序或笔画数的多少顺序排序的统计数据一般是( >A定类型数据 B定距数据C定比数据 D定序数据18.多指标的图示方法是( >A直方图 B条形图 C环行图 D雷达图19.变量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A分组标志和指标B分组标志和次数C数量分组标志数值和频数D品质分组标志属性和频数20.下列哪一种资料,适合编制单项数列< )A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比较均匀B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的种类数较少C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21.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主要应用有(>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2.指出下表表示的分布数列所属的类型(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C分组数列 D组距数列E等距数列3.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属性分组(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在业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E宾馆按星级分组4.对统计数据准确性审核的方法有( >A计算检查 B逻辑检查C时间检查 D调查检查E平衡检查5.统计数据的预处理,包括( >A数据分类 B数据筛选C数据审核 D数据订正E数据排序6.从形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D横行标题 E宾词7.按主词是否分组,统计表可分为( >A单一表 B简单表 C分组表D复合表 E综合表8.统计数据的审核主要是审核数据的( >A准确性 B及时性 C完整性D适用性 E代表性9.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C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10.国民经济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有( >A经济成分分组 B登记注册类型分组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D三次产业分类E机构部门分类11.某厂100名工人按工资额分为800以下、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以上等五个组。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2: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 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6: 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

第三章频数及其分布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频数及其分布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频数及其分布知识点整理在统计学中,频数及其分布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频数是指某一数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而频数分布则是描述不同数值出现次数的统计表或图形。

1. 频数和频率频数是指某一数值在数据集中出现的次数,通常用符号f表示。

频率是指频数与总体或样本容量的比值,通常用符号f/n表示,其中n为总体或样本的容量。

2. 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表是一种统计表,用于总结和展示数据集中不同数值的频数和频率。

它通常分为两列,一列是数值,另一列是频数或频率。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按升序或降序排列数值。

3. 频数分布图频数分布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展示数据集中不同数值的频数或频率的方法。

常见的频数分布图形包括直方图、饼图和条形图。

4.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用矩形条形表示频数或频率的频数分布图。

横轴表示数值的范围,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

每个矩形条形的高度表示对应数值的频数或频率。

5. 饼图饼图是一种用圆形划分扇形区域表示频数或频率的频数分布图。

每个扇形区域的面积或角度表示对应数值的频数或频率。

6. 条形图条形图是一种用长方形条形表示频数或频率的频数分布图。

横轴表示数值,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

每个长方形条形的高度表示对应数值的频数或频率。

7. 频数分布的形状频数分布的形状可以反映数据集的分布特征。

常见的频数分布形状包括对称分布、偏态分布和峰态分布。

对称分布指数据集呈现左右对称的形态,偏态分布指数据集在左侧或右侧具有较长的尾部,峰态分布指数据集的形态呈现尖峰或平坦。

8. 分组频数及其分布当数据集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将连续的数值划分为若干个区间,计算每个区间的频数及频率。

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9. 累计频数及其分布累计频数是指某一数值及其前面数值的频数的总和,累计频率则是指某一数值及其前面数值的频率的总和。

累计频数及其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数据的积累情况和分布特征。

总结:频数及其分布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集。

第3章 统计整理与管理

第3章  统计整理与管理
• 离散变量可以一一列举,且相邻两组的组限数值之间没有 中间数值。即相邻组的上限和下限可用相邻的两个确定的 数值来分别表示,即可采用不重叠组限。例如,企业按职 工人数分组可以表示为:499及以下,500—999,1000— 1999,2000及以上等。 • 连续变量在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有无限多个中间数值,不 可能一一列举,因此,相邻组的上限和下限无法用两个确 定的数值来分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前一组的上限和后 一组的下限重叠,即可采用重叠组限。例如:学生按身高 分组为140cm以下,140—150,150—160,160—170, 170以上。这里150cm,是第二组的上限,也是第三组的 下限。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管理
• • • • §3.2 统计分组 §3.2.1 统计分组的概念及作用 1. 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现象总体内在特点和统计研究任 务的要求,将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 不同又有联系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 例如,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可分为: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和其它企业;学生按考分分 组,可分为:60分以下 (不及格)60~70分(及 格)、70~80分(中等)、80~90分(良好)和 90~100分(优秀)。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管理
• 2. 统计分组的作用 • ⑴ 划分现象的类型,通过分组将同一总体 的各个单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 ⑵ 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各个组中总体单 位数的多少及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反映了 总体的内部结构; • ⑶ 分析总体各部分之间的依存关系。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管理
• • • • §3.2.2 分组标志的选择 1.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 2.必须选择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的分组标志。 3.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选择分 组标志。

统计资料整理

统计资料整理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统计研究活动的第三阶段—统计资料整理阶段,阐述了统计整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分组、汇总和统计表的设计。

重点要求为:1、明确统计资料整理的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步骤。

2、通过学习统计分组理论,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

3、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4、掌握统计表的具体编配方法。

重点掌握:1、统计分组方法。

2、分配数列的编制与汇总技能点:1.掌握统计数据整理的基本操作方法的能力;2.通过学习统计分组理论,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的能力。

3.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4.培养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方式:用多媒体课件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理论4学时,实训2学时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的意义1、定义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即包括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也包括对加工过的综合资料,即次级资料进行再整理。

2、意义统计整理在整个统计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统计整理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能否完成整个统计研究的任务。

如果采用不科学不完整的整理方法,即使搜集到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也往往使这些资料失去应用价值,掩盖客观现象的本质,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

二、统计资料整理的步骤第一步,设计和制定统计整理方案。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第三步,对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组、并结合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

第四步,将汇总计算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五步,对统计资料妥善保存,系统积累。

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例如,将某一班级的全体同学按照性别划分为男、女两个组;对某市100家大型零售商店按照零售额、职工人数进行分组等。

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间同质性,组内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3、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B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质分别D工人按民族分组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 )A大于100% B小于100% C不等于100% D等于100%5、组距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6、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五个数字是(C )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二、多项选择题1、对统计调查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AC )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E概括的2、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ABCDE )A确定整理的目的B设计和编制整理方案C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D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E编制统计表,显示整理结果2、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ABC )A区分事物的本质B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C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D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E说明总单位的质量特征3、构成次数分布数列的两要素是(AC )A各组名称和各组变量值B组距C各组单位数D组数E指标数值3、统计资料汇总前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CDE )A资料的系统性B资料的广泛性C资料的准确性D资料的及时性E资料的完整性4、常用的手工汇总方法有(ABE )A划记法B过录法C折叠法D卡片法E制表法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BE )A正确的计算组距和组中值B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C按数量标志分组D运用统计体系分组E正确划分各组界限三、填空题1、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三章节统计整理

三章节统计整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27
⒈对数据进行排序
①打开 “成绩.xls” 工作簿,选定“英语成绩”工作表。 ②利用鼠标选定单元格 区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28
③在菜单中选择“数据”中旳“排序”选项,则弹 出排序对话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29
④在排序对话框窗口中,选择“主要关键字” 列表中旳“英语”作为排序关键字,并选择按 “递增”排序。因为所选用数据中已经包括标 题,所以在“目前数据清单”中选择 “有标题 行”,然后单击 “拟定”按钮,即可得到 排序 旳成果。
函数是其中旳一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37
频数分布函数 (FREQUENCY) 能够对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旳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函数 (FREQUENCY)旳语法形式为: 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其中:Data_array为用来编制频数分布旳数据,Bins_array 为频数或次数旳接受区间。
3.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式工作表,用于对已经 有数据表和数据库中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旳 一种工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14
4. 统计图
Excel能够绘制许多图表,其中大部分是统计 图,可用于数据旳整顿与分析,能够直观形
象地描述现象旳数量规律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15
第二节 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
3
第一节 统计整顿旳概念
一、统计整顿定义 二、统计整顿旳内容 三、EXCEL中统计整顿工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4
一、统计整顿旳定义
统计整顿是根据统计研究旳任务,对 统计调查所搜集到旳大量原始资料进行 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 化,以得出反应事物总体综合特征旳资 料旳工作过程。

统计学章第3习题答

统计学章第3习题答

第三章统计整理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B )。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不同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C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C)。

A.260B.215C.230D.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 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C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D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 )。

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9.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B )。

A.上限所在的组B.下限所在的组C.任意一组均可D.另设新组10.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B )。

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没有关系11.变量数列中各组的频率总和应(C )。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12.在编制分配数列时,连续型变量的相邻组的组限必须(C )。

A.交叉B.不等C.重叠D.间断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BE)。

统计学基础第三章

统计学基础第三章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1.数据的审核
2.统计分组 3.统计汇总 4.编制统计表、绘制统)手工汇总 1.划记法 2.过录法 3.折叠法 4.卡片法 (二)电子计算机汇总 1.编制程序 2.编码 3.数据录入 4.数据编辑 5.计算与制表
2.统计分组的作用
(1)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2)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3)揭示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统计分组的原则
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穷尽原则”是指全部分组必须容纳所有总体单 位,即总体中的每个总体单位都必须有组的归属。 “互斥原则”是指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 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组,不能同时归 属于几个组。
四、分组标志的选择
分组标志的选择是统计分组的关键,一般应遵循 以下原则: 1.应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2.在若干个同类标志中,应选择能反映问题本质 的标志进行分组。 3.结合所研究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采用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选择分组标志。
五、统计分组方法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1.按分组标志的多少, 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 组。 简单分组是对总体按一个 标志分组,它只能从某一 方面反映总体的分布状况 或内部结构。许多简单分 组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总 体,就构成一个平行分组 体系。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亦称属 性分组)和数量分组(亦称变量分组)。 品质分组就是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如人口按性 别分组、员工按岗位分组、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性别、岗位、经济类型都是品质标志,因此上述 分组都属于品质分组。数量分组就是按数量标志 进行分组,如人口按年龄分组、职工按工龄分组、 居民按收入水平分组,年龄、工龄、收入水平都 是数量标志,因此上述分组都属于数量分组。

第三章_统计整理

第三章_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2、统计整理包括———、———、———、和———四个方面内容。

5、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

9、统计汇总技术主要有———和———两部分。

12、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可分为———、———和———三种。

二、是非题2、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4、所谓“上限不在其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6、手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

()7、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

()10、统计表中各项标题应按合乎逻辑的顺序排列,主词栏通常用甲、乙等文字编号,宾词栏用1、2、3等数字编号。

()11、综合汇总就是将逐项汇总和集中汇总结合起来进行的汇总组织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与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5、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是指()A、每组的最小值B、每组的最大值C、每组的中点数值D、每组的起点数值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A、宾词是否分组B、主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9、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应用()符号表示。

A、0B、—C、XD、...11、不等距分组适宜于()。

A、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B、变量变动不均匀的情况C、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D、一切变量。

12、手工汇总中只能用来汇总总体单位数的是()A、划计法B、过录法C、折叠法D、卡片法四、多项选择题4、在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A、总体单位数多少B、变量值大小C、组数D、组限E、组距5、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7、变量数列中,()A、各组频率大于0B、各组频率大于1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D、总次数一定时频数与频率成正比E、频数越大该组标志值起的作用越大8、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有()A、逐级汇总B、集中汇总C、手工汇总D、综合汇总E、电子计算机汇总10、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五、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有哪几个程序?六、综合题要求:设计一张主词按甲、乙企业分组,宾词作复合设计的统计表,表明甲、乙企业的职工总数和不同工龄中男、女人数。

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节次数分布的特征

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节次数分布的特征

第四节 次数分布的特征上节阐述了统计分组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分配数列的编制。

分配数列是反映总体中各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配状况。

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配,又称为次数分布。

本节将进一步阐述次数分布的特征。

由于社会现象性质不同,各种统计总体都有不同的次数分布,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分布特征。

研究各种类型的次数分布特征,对于准确认识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变量在形成总体数量表现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一、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 (一)表示法即用统计表来表示次数分布,并可列成累计次数。

例如,某班学生统计学考分的次数分布如表3-8所示。

表3-8中:70~80分组的人数11人,比率为27.5%,表示考分在70~80分组的人数为11人,占全班学生人数的27.5%。

向上累计数次数和比率,是将人数和比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各累计数的意义为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累计比率。

向下累计数次数和比率,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

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和累计比率。

表3-8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分次数分布 考 分次 数向上累计向下累计人数 (人) 比 率 (%) 人 数 (人) 比 率 (%) 人 数 (人) 比 率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2 7 11 12 8 5.0 17.5 27.5 30.0 20.0 2 9 20 32 40 5.0 22.5 50.0 80.0 100.0 40 38 31 20 8 100.0 95.0 77.5 50.0 20.0合 计40100.0------(二)图示即用统计图形来表示次数分布的方法。

常用的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三种。

1.直方图即用直方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次数分布的图形。

如将上表资料绘制直方图如图3-1。

绘制直方图时,横轴表示各组组距,纵轴表示次数(一般标在左方)和比率(一般标在右方),没有比率的直方图只保留左方次数。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预处理是统计数据整理的第一步,是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之前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数据的审核、订正、排序等。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根据客观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或类型,使组和组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同组内的差异尽可能小。

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或分配数列。

构成分配数列的要素有两个,即分组标志序列(或分组)和与各组对应的分布次数。

组距式数列:用变量值变动的一定范围(或距离)代表一个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组距数列。

单变量数列: 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的分组标志值所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单项数列。

组距: 组距是指每组所包含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实际上组距就是每组上限、下限之间的距离,即组距=上限—下限。

组限: 组限是指各组的数量界限,即数列中每个组两端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

分为上限和下限。

每个组较小的组限称为下限,较大的组限称为上限。

组中值: 组中值是组距数列中各组所有变量值的代表值,实际上就是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统计表: 统计表是统计用数字说话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

把搜集到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其按一定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内,这个表格就是统计表。

二、单项选择1~5: B C B A A 6~10: A A A C B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5:√√×√√ 6~10:××√××四、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整理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统计数据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真实性。

5、区分现象质的差别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6、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

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分组。

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

10、变量数列是单项变量分组、组距式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

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各组数量界限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最小值的变量值,上限是指最大值的变量值。

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4、组距变量数列的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两种。

17、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

18、统计分组体系有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两种。

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

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 )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5、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B )A. 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 工人按年龄分组C. 工人按工种分组D. 工人按民族分组6、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B)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7、某地区商业企业按所有制形式分组,然后在各种所有制形式中再按销售额多少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A. 按数量标志分组B. 简单分组C. 复合分组D. 平行分组体系8、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次数分布的类型是( B )A. 钟形分布B. U形分布C. J形分布D. 洛伦茨分布9、变量数列中的各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的总和应该( D )A. 大于100%B. 小于100%C. 不等于100%D.等于100%10、等距分组适合于( B )A、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11、单项数列中,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是80,这表示总体中( C )A. 低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B. 等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C. 等于和低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D. 高于该组标志值的单位有80个12、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要求( B)A、不重叠B、重叠C、不等D、重叠或不重叠13、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

统计学习题第三章

统计学习题第三章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B、确定组距C、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3、统计分组的主要问题是()A、划分各组组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确定分组形式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5、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A、划分各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D、标志变异个数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A、成正比B、成反比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D、没有比例关系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B、510C、500D、4909、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距=(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下限)×2D、组限=组中值÷210、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A、从构成形式上看B、从内容上看C、从作用上看D、从性质上看11、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12、采用不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是因为()A、现象是均匀变动的B、现象变动是不均匀的C、在标志值中没有极端值D、在标志值中有极端值13、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

第三章 数据整理及其指标描述

第三章 数据整理及其指标描述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五节 统计表
(4) 表中数字要填写整齐,位数对准。没有数字的格内 用“-”表示;缺某项数字或因小可略而不计时,用“……” 标明。统计表数字部分不就留下空白。 (5) 当表内指标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应将计量单位标 写在统计表的右上角;若计量单位不统一,但横行的计量单 位相同,可单设计量单位栏,纵栏的计量单位相同可与纵栏 标题写在一起。 (6) 统计表的表式一般是开口式的,即表的左右两端不 画纵线,上下基线应用粗线。 (7) 对于某些需要特殊注明的统计资料,应在统计表的 下方加注说明。
[概括、总结能力!!!]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分组实例– 对全班同学分组
一、分组标志的选择方法
二、统计分组的方法
三、统计分组体系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一)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 的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正是研究目的的不同,才选 择不同的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二) 在若干个标志中抓住具有本质性的或主要的标志作为分 组的依据 总体中的若干标志,有能反映问题本质特征的标志,也有 对反映事物本质作用不大的标志,这时我们应该选择最能反 映问题本质特征的标志。 (三)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 对现象进行研究,要视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选 择不同的分组标志。
decisions or predictions based on the data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 .
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统计 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三章 统计整理
P59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统计整理的最 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主要的整理操作方法,能够根 据不同的统计原始数据编制相应的次数分布数列,并能根据所 编制的数列编制恰当的统计表和绘制适当的统计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统计整理的基本理论 统计分组 次数分布 统计汇总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B.编制统计表C.统计汇总问题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A.及时性B.正确性C.全面性D.系统性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A.等距式分布数列B.单项式分布数列C.开口式数列D.异距式数列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A.随机变量B.确定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D.各组分布的频率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B.J型分布曲线C.右偏分布曲线D.左偏分布曲线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A.交叉B.不等C.重叠D.间断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统计分组B.逻辑检查C.数据录入D.统计汇总E.制表打印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A.组类B.组限C.组距D.组中值E.组数据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A.钟型分布B.χ型分布C.U型分布D.J型分布E.F型分布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A.组距数列B.品质数列C.单项数列D.变量数列E.开口数列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B.零件公差的分布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E.学生成绩的分布6.下列变量呈J型分布的有()A.投资额按利润率的分布B.60岁以上人口按年龄分组的分布C.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D.不同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分布E.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三、填空题1.分布在各组的_______叫次数(频数)。

03章 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03章 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判断题1、 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 )2、 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3、 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 )4、 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5、 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 )(二) 单项选择题1、 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

4905005105202、 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次数的多少变量的大小组数的多少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3、 频数密度是( )。

组距 / 次数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4、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

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5、选择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

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6、 并列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

分组标志的多少不一样分组数目的多少不相同分组的方式不一样研究目的和对象不相同7、 主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的统计表称为( )。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8、主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表称为()。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调查表(三)多项选择题1、正确的统计分组应做到()。

组间有差异各组应等距组内属同质组限不应重叠不应出现开口组2、计算某组标准组距次数应具备的已知条件为()。

某组实际次数标准组距某组的组中值某组组距累计次数分布3、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组距组数组限分组标志次数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划分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选择分组标志设立统计分组体系尽可能采用复合分组划分各组界限5、在对全部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的基础上,再按职工人数分组,这属于()。

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
(2)根据(1)的结果绘制直方图、次数折线图 和累计次数折线图。
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大陆人口年龄分布:
人口按年龄分组 14岁以下
15 —— 64 65岁以上 合计
人口数(亿人) 2.8979 8.8793 0.8811 12.6583
比率(%) 22.89 70.15 6.96
100.00
2、构成:
由两部分构成:(1)各组 (2)各组次数(或频率)
3、种类: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可分为: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资料整理 的程序、统计分组的方法以及分布数列的编制、统 计汇总的组织形式和技术方法,以及设计和编制统 计表。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分布数列 第四节 统计汇总 第五节 统计表
第一节 统计整理概述
一、概念
原始统计资料
综合统计资料
(1)周延性:即不能遗漏(又称穷举原则) (2)互斥性:即不能重复(又称互斥原则)
即:要求保持组内资料同质性和组间资料的差异性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1、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分组标志(分组标准)
1、概念:即分组的依据 2、选择: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 (2)选择具有本质性的重要标志 (3)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条件
200
1.000
100.0
1、条形图
其他广告 2
广 招生招聘广告 告 房地产广告 类 型 金融广告
10 16
9
服务广告
51
商品广告
某0城市居民关注不同类4型0 广告的人数分布图 80
112
人数(人)
2、圆形图(饼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年龄分组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年末数 26504 94197 10055 比重% 20.3 72.0 7.7
组距式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和变 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的情况
2013-12-10 11
3.3
分配数列
distributive series
3.3.1分配数列的意义和种类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进 行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计算出各组的单 位数,形成了一个反映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中的 分布情况的数列,这个数列称为分配数列或次数 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 分配数列由两要素组成,一是总体中按某标志分 的组,二是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或频率或标志值
2013-12-10
19
(4)
编制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
根据上面确定的组数、组距和组限,可以把各个 变量值按组归类,编制成组距数列,并编制成表 格形式,由此得次数分布表或分配数列 2.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绘制 我们不仅用次数分布表表示总体单位的分布状况, 还可以通过绘制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直观形象地 揭示总体单位的分布状况和规律性
2013-12-10
16
(2)确定组数和组距 如果变量值变动较均匀,可采用等距分 组形成等距数列。 组距=全距÷组数 class width =Range ÷class number 斯特吉斯经验公式:组数=1+3.3LogN 分布不均匀时采用异距分组,并且在分组时还要 考虑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尽可能使各组有意义。
2013-12-10 18
计算组中值
组中值是各组下限和上限的中点数值,计算公式 为:组中值median=(上限+下限)÷2 对于开口组,一般是用相邻的组距作为开口组的 组距,其组中值的近似公式为: 对上开口组: 组中值=本组下限+邻组组距÷2 对下开口组: 组中值=本组上限-邻组组距÷2 组中值是以各组内的变量值均匀分布为假设前提 的,因此以组中值为各组的代表值计算的一些综 合指标只能是近似的。
(比率频率)
2013-12-10
14
2.变量分配数列 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形成的分配数列。变量数列按其分组方法的不同, 可以分为单项式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变量数列 (1)单项式变量数列
每个变量值是一个组,顺序排列。在单项式变量数列中,有 多少不重复的变量值就有多少组。单项式变量数列仅适用于 变动幅度比较小、不重复变量值较小的离散变量分组的情况
“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2013-12-10
23
“十五”时期各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2013-12-10
24
折线图 Polygon
40
30
20
10
ÈÊ Sum Ë ý
157.50 162.50 167.50 172.50 177.50 182.50
0 152.50
í ß É ¸
2013-12-10 25
2013-12-10 7
3.2.4
统计分组的方法
method of statistical grouping
1.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
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属 性特征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在实际工作中对组与组之间的边缘部分不易划 分。统计工作中,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分组要 规定统一的划分标准或分类目录,如《关于城 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工业部门分类目录》、 《工业产品目录》等,具体确定分类名称、分 类标准、计量单位和编码方法,作为分组的统 一依据,供长期稳定使用。
2013-12-10
13
1.品质分配数列
它由各组名称和次数构成,各组次数用绝对数表示, 即为频数;用相对数表示,即为频率。
我国2005年人口性别构成表 按性别分组 人数(万人) 比重(%) 男 女 合计 67375 63381 130756 51.50 48.50 100.00
(各组名称)
(次数或频数)
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和总体的内在特征,将总 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 统计方法。 简而言之,统计分组就是把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 归为一组,而把性质不同的总体单位区别开来形 成不同的组
2013-12-10 4
统计分组是进行科学的资料整理和统计分 析的基础,分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统 计工作的成败 统计分组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2013-12-10
20
单项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绘制比较简单,具体 绘制方法是:直接以变量值为横轴,以次数为纵轴, 在坐标轴上描绘出各组变量值与相对应的次数对应 的坐标点,连接各坐标点即可得分布图。
组距式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一般有直方图 (histogram)和次数分配曲线图。次数曲线图也 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U型分布; 正J型分布和反J型分布。
2013-12-10
32
常见的次数(频率)分布图
对称钟型分布 对称钟型分布
右偏分布 右偏分布
左偏分布 左偏分布
U型分布
2013-12-10
U型分布
正J型分布
正J型分布
反J型分布
反J型分布
33
3.4 统计图表 3.4.1 统计表
1.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的定义和作用 统计表是用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 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统计表主要是指统计整理 表和统计分析表,但广义的统计表也包括调查表。 采用统计表反映统计资料,主要有以下优点 (1)能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系统化,清晰地表达 统计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2)能简洁、明了、紧凑地显示统计数据资料, 具有叙述方式显示统计数据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3)便于计算和检查统计数据中数字的完整性和 正确性
某组标准组距次数 该组次数密度 标准组距
各组次数 次数密度 各组组距
标准组距为异距变量数列各组距中最小的组距
2013-12-10 29
3.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
cumulative number and ~ frequency
(1)向上累计(又称由小向大累计)。是将各组次数 和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 它表明该组上限以下的单位数是多少,占总体比重 是多少。 (2)向下累计(又称由大向小累计)。是将各组次数 和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 它表明该组下限以上的单位数是多少,占总体比 重是多少。
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013-12-10
5
3.2.2 统计分组的种类
categories of statistical grouping
1.按分组的作用或目的不同,分为
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2.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及其排列形式,可分为
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分组体系
2013-12-10
30
累计次数的特点是:同一数值的向上累计和向 下累计次数之和等于总体总次数,累计比率之 和等于100%或1。 累计次数分布还是计算位置平均数的依据。
2013-12-10
31
4.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常见的次数(频率)分布图有三种:
钟型分布,包括对称钟型分布即正态分布,左偏 分布和右偏分布;
2013-12-10 8
2.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
数量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 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后,根据其变异范围划定各组 界限,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有两种: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2013-12-10
9
(1)单项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就是按每个变量值对现象总体 进行的分组
某区居民按家庭拥有汽车数分组 居民家庭拥有汽车数(辆) 0 居民户数 68
1
2 3或以上 合计
24
6 2 100
单项式分组适用于离散变量并且变量值的 变动范围不大的情况
2013-12-10 10
(2)组距式分组
将现象的总体变动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 以每个区间作为变量值
2005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表
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013-12-10
2
3.1.2
统计整理的内容
对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 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审核 准确性,就是检查所填报的 资料是否准确可靠。主要从 两个方面进行:其一,逻辑 检查;其二,计算检查 及时性,主要检查资料是否符 合调查规定的时间,是否在规 定的调查期限报出
2013-12-10
12
在分配数列中,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称为次 数,又称为频数absolute class frequency ; 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重,称为比率,又称为 频率(frequency) 。次数和频率从不同角度反 映了各组标志值出现的频繁程度,说明了总体单 位在各组中的分布,是分配数列的两种表现形式 分配数列按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分为 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157.50
162.50
167.50
172.50
177.50
182.50
í ß É ¸
íß É¸
íß É¸
2013-12-10
28
绘制异距变量数列次数分布图的具体步骤与等距数列 类似,相区别的地方在于:以纵轴代表各组标准组距 次数并在上面标出各组标准组距次数所在位置;然后 以组距为宽,以标准组距次数为高,绘制相对应的矩 形,各组矩形组合构成直方图。
(2)组距式变量数列
每个组由若干个变量值形成的区间表示。组距式变量数列 应用于连续变量分组或变动幅度较大、不重复值较多的离 散变量分组的情况
2013-12-10
15
3.3.2
变量数列的编制
arrange variable series
1.变量数列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