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用药

合集下载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一、糖尿病药物的分类1、双胍类双胍类药物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常见的有二甲双胍。

它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

这类药物不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可能减轻体重,特别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

2、磺脲类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常见的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3、格列奈类格列奈类药物也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但作用更快、更短,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

4、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常见的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

5、噻唑烷二酮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糖控制,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但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和水肿等不良反应。

6、 DPP-4 抑制剂DPP-4 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 的活性,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水平,发挥降糖作用,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低血糖风险小,对体重影响中性。

7、 GLP-1 受体激动剂GLP-1 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 GLP-1 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减少食欲,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可有效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并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8、 SGLT-2 抑制剂SGLT-2 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还有一定的减重和降压作用,对心血管也有益处。

二、药物的选择选择糖尿病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合并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

1、对于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并发症,且体重超重或肥胖,首选二甲双胍。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计划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计划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计划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异常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

对于患者来说,合理的用药计划至关重要,它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计划,希望能对患者们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药物,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药计划可以设计为如下几个方面。

1. 首选胰岛素类型选择长效胰岛素还是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主要取决于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和个人条件。

对于精确调节胰岛素分泌和血糖水平的需要较高的患者,可以使用基础胰岛素和餐前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的联合方案。

2. 用药剂量和频度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普遍的胰岛素治疗建议是每天注射2到4次,早晚各注射一次或者每餐前注射一次快速作用型胰岛素。

3. 注射技巧确保注射技巧正确,注射部位轮换,以减少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和侵袭感染的风险。

此外,定期更换胰岛素注射器可减少注射时的疼痛并确保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二、口服药物治疗除了胰岛素治疗外,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控制血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口服药物治疗计划。

1. 口服降糖药物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药物选择相对较多,常见的有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分泌增多剂、胰岛素抵抗剂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医生会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

2. 用药剂量和频度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大部分口服药物需要每天用药一次或两次,通常在饭前或饭后进行服药。

3. 注意事项口服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

此外,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三、生活方式干预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支持等。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 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 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 使K+外流, β细胞去极化, Ca2+内流, 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 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起效快, 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 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 且排泄较快, 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 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 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 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 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 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 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 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 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 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 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 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 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 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 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 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 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糖尿病所用降糖药的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所用降糖药的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所用降糖药的种类及用药注意事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最新数字表明我国目前至少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在内的五驾马车治疗,病情完全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病情控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分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唐可泰,优哒灵,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或缓释片)、格列喹酮(糖适平)以及格列美脲(佑苏等),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奈(唐力)。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如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拜糖苹、卡博平)、伏格列波糖(倍欣)。

3、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包括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等)、盐酸吡格列酮(瑞彤、艾汀等)。

糖尿病患者用药时一定遵医嘱、阅读药物说明,同时要掌握以下关键事项,力求最大疗效,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以改善和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对症用药众所周知,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但是否对症用药往往被忽视,从而常造成治疗过错。

例如优降糖,属磺脲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只有在胰腺分泌功能部分存在且胰岛负担不严重的情况下方可选用,这时它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从而降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

若无高胰岛素血症,服用磺脲类药物是正确的,如果胰岛ß细胞功能较差或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可加重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增加胰岛ß细胞负担,出现鞭打疲马的局面,长此以往可导致胰岛ß细胞功能衰竭。

二、药物剂量为了减少副作用、避免中毒,多数药物说明都会注明每日最大用量。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降糖药可有以下几种1 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主要用于新诊断的非肥胖型患者2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3格列酮类:如吡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4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用于肥胖的患者5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作用较苯乙双胍弱。

降糖作用可延续8小时。

适应症〔1〕二甲双胍片首选用单纯饮食操纵及体育锻炼医治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预防低血糖发生。

〔3〕可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用法和用量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不良反响〔1〕偶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乏力等。

〔2〕偶有疲乏、体重减轻、头痛、头晕、味觉异常、皮疹、寒战、流感样病症、心悸、潮红等现象。

〔3〕罕见乳酸性酸中毒,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意识障碍。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及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峻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酗酒、维生素B12、叶酸缺少者、合并严峻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格列本脲中文名称:格列本脲中文别名:优降糖;达安疗;达安宁;乙磺己脲;优格鲁康;氯磺环己脲。

用途:降血糖药,用于中、轻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医治。

格列本脲通过增加门静脉胰岛素水平或对肝脏直接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肝生成和输出葡萄糖减少;口服汲取快,蛋白结合率很高,为95%,口服后2~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延续作用24小时。

适应症同甲苯磺丁脲。

但降糖作用强250~500倍,易产生低血糖反响。

对老年患者应首先用甲苯磺丁脲,或从小剂量开始用该品。

用于饮食不能操纵的轻、中度NIDDM。

格列本脲片:该品为降血糖药。

作用是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慎用情况1.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老年人。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血浆半衰期为1.5小时,代谢完全,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血糖作用,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系统排泄。

完整版)糖尿病用药指南

完整版)糖尿病用药指南

完整版)糖尿病用药指南糖尿病用药指南及药品知识一、增效剂1.二甲双胍(普通片):达峰时间为1-3小时,平均为2小时。

它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无异生及输出,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减少心血管和微血管的有效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可降低体重,适用于肥胖Ⅱ型糖尿病。

与食物一起服用,吸收程度降低,药降浓度下降,达峰时间延长。

每日500mg进食时或减少B12吸收,产生贫血,严重的心、肝、肾、贫血者禁用。

后服用250mg/片每天最大剂量3000mg。

2.二甲双胍(缓释片):达峰时间为3.3小时(说明书为7小时),半衰期为5.78-6.2小时。

它可以在晚餐前整片吞服,与普通片一样,在胃液中均匀溶出,较长时间保持平稳有效血药浓度,减少对胃的刺激,有效控制24小时血糖。

它没有显著的峰值,对餐后血糖控制不如普通片。

与食物一起服用,吸收量提高50%,食物对血药浓度及达峰时间无影响,体内无蓄积,药峰浓度比普通片低。

每日500mg/片,每天最大剂量3000mg。

3.噻唑罗格列烷酮类(肠溶片):半衰期为3-4小时,达峰时间为1小时。

它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作用,增加胰岛素的吸收。

老年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单独使用疗效小于与二甲或磺脲联合。

与磺脲联合可能出现低血糖,此时要减少磺脲剂量。

与二甲联合不会产生低血糖,不宜和二甲、磺脲3联。

可能出现水肿,有诱发心力衰竭、癌症的危险。

心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转氨酶升高>2.5倍,则不应服用本品。

每次4mg/片,起始剂量为4mg,每天最大剂量为8mg,每日两次为佳。

4.磺脲类(短效):它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由于使用时间长,也可以降低空腹血糖。

老年或降低餐后血糖为主者应选择短效,降低空腹血糖者应选择长效。

必须有30%胰岛功能才有效,非肥胖者一线用药。

长期使用可能加速胰岛功能衰竭,可引起低血糖,长效类特别危险,对老年人和肝、胃功能不全者慎用。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1胰岛素促泌剂1.1磺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降糖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不是增加胰岛b细胞胰岛素合成,它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相结合,关闭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引起细胞膜动作电位去极化,使钙离子内流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磺脲类药物除刺激胰岛素分泌外还能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故能增加外周胰岛素浓度[1]。

基于以上机理,目前磺脲类药物一般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分泌量不足的患者,根据其在血中半衰期长短,一般每日服2~3次,临床可与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合用。

本药不良反应可见低血糖、肠道反应、皮疹等,且磺胺药过敏者慎用。

1.1.1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为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至今仍在采用,口服由胃肠道稀释,2~3h达至血药峰值,半衰期约为6h,促进作用时间可以超过6~8h,属于短效磺脲类药物。

本品主要经肾脏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产物并无活性。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每日剂量500~3000mg,分后2~3次餐前30min口服。

1.1.2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在第二代降糖药中值得一提,它由德国生产,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生产线在国内生产,其降糖作用虽然不及格列本脲及美吡达,但其胰外作用对改善胰岛素抵抗较为明显[1]。

本药特点是吸收快、代谢快,2~3h血药浓度达峰,半衰期短,仅1.3~1.5h,主要经胆汁排泄,5%经肾排泄,故本药尤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

每日剂量30~240mg,分3次餐前30min口服。

1.1.3格列美脲(glimepride)就是新一代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1995年在瑞典上市,它就是fda核准的第一个可以与胰岛素同时采用的磺脲类药物,它也就是唯一辨认出可以与非政府的胰岛素受体二者促进作用、减少葡萄糖中转和葡萄糖中转子抒发的药物,藉此达至降糖促进作用。

其特点就是对胰腺轻易促进作用相对较低,胰外促进作用显著,故能减少低血糖的危险。

(完整版)糖尿病用药指南

(完整版)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用药指南】及药品知识----------------------------------------------------------------------------------------------------------◆医院分级与分等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病床数在100张以内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病床数在101张--500张之间)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病床数在501`张以上)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实际执行中,一级医院不分甲、乙、丙三等。

三级特等和三级甲等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

----------------------------------------------------------------------------------------------------------◆什么叫甲类药?什么叫乙类药?甲类药是指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

价格由国家计委批准,全国统一乙类药是指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价格由省级计委批准,省内统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简称Rx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

1、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或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2、可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

3、药物本身毒性较大,例如抗癌药物等。

4、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的注意事项

24
α-糖苷酶抑制剂
● 此类药物适用于1型、2型的糖尿病患者。下列糖尿病患者 不宜使用: (1)18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 (2)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糖尿病患者; (3)有肝、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 (4)伴有酮症酸中毒或重症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目前,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拜糖平,与磺脲类或双胍类 联合用能有效控制餐后与空腹血糖。
格列奎酮:是一种新的B细胞促分泌剂,最大特点,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由粪便排出, 不从肾脏排出,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
二、双胍类
1.降糖灵(苯乙双胍) 2.降糖片 3.盐酸二甲双胍片
6
三、苯甲酸衍生物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1. 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2. 那格列奈 (唐力、唐瑞、万苏欣)
14

磺脲类--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1.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注意饮食,运动和用药时间。 2.治疗中应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如头痛、兴奋、失 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应静脉滴注 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病人应给与胰岛素维 持正常血糖代谢。 3.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可增加乙醇的毒性。
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应用,餐前、餐时、餐后都要明确和患者具体交待清楚,否则用 错后果不是无效,就是造成低血糖。
30
Hale Waihona Puke 低血糖症状: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行为异常,甚至昏 迷。 处理方法:清醒者-服糖水,吃含糖水果、饼干等;昏迷者-静注50%葡 萄糖
联合用药
1 磺脲类与双胍类联合使用一般的原则是:肥胖者首选双胍类药物,非肥胖者首选磺脲类药物。 当使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加用双胍类药物可使1/2-1/3的患者在数年内的血糖控制尚满意 ,还 可以减轻磺脲类引起的体重增加。 2 磺脲类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当使用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满意 或仅餐后血糖高时,加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餐时服用,可使餐后血糖下降50%左右,两者 联用可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未发现对磺脲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 3 双胍类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这一方案比较适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除了减轻 体重以外,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但是要注意可能会使胃肠道的副作用出现的几率加大。 4 磺脲类与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吡格列酮)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的 血糖控制,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对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胰岛素水平下降尤 为明显。但是在联合使用要注意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应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 5 双胍类与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类(吡格列酮)联合使用研究证实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 加用罗格列酮,其胰岛素敏感性亦有提高。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

糖尿病用药指南2024

糖尿病用药指南2024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本文将提供一份糖尿病用药指南,以帮助医生和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概述:正文内容:1.口服降糖药物1.1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1.2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1.3口服降糖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4口服降糖药物的常见副作用1.5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时注意事项2.胰岛素治疗2.1胰岛素种类及作用机制2.2胰岛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3胰岛素注射器的使用方法2.4胰岛素治疗时的用量和时机控制2.5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3.胰岛素增敏剂3.1胰岛素增敏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3.2胰岛素增敏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3胰岛素增敏剂的常见副作用3.4胰岛素增敏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3.5胰岛素增敏剂的用药时注意事项4.肠促胰岛素释放药4.1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4.2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3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常见副作用4.4肠促胰岛素释放药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4.5肠促胰岛素释放药的用药时注意事项5.耐药糖尿病处理策略5.1耐药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5.2耐药糖尿病的治疗方法5.3耐药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物选择5.4耐药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物联合应用5.5耐药糖尿病治疗的预防及注意事项总结:糖尿病用药指南为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药物治疗建议,以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疾病特点综合考虑。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共同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用药原则

糖尿病患者用药原则

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这两类胰岛素促泌剂的选药原则如下:可以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瑞格列奈);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瑞格列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升高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老年人伴有血粘度升高者宜选用格列齐特。

双胍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显。

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双胍类降糖药的适应证如下。

(1)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超重或肥胖伴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2)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助于降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3)与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阿卡波糖有协调作用.(4)在不稳定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促血糖波动性下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5)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非常有效,有预防作用.双胍类降糖药禁忌证如下。

急性并发症、应激状态(外科大手术、急性心肌梗死)、肝肾功能损害、妊娠;缺氧性疾病,如心衰、慢性肺部疾患;胃肠道疾病;高龄;酗酒;使用静脉造影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通过提高靶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降低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他类口服降糖药(促泌剂、双胍类、阿卡波糖)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与胰岛素合用,可以使胰岛素用量减少30%。

此类药物禁用于反复水肿的患者、肾功能损害3级以上者、肝功能损害者。

常用的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食物中的绝大多数碳水化合物为复合糖,包括分子量小的低聚糖(寡糖)及分子量较大的多糖。

复合糖必须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处被α—糖苷酶作用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淀粉,必须经过α—糖苷酶作用分解。

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

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

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文章目录*一、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二、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三、糖尿病人吃什么蔬菜好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1、糖尿病治疗用药有哪些原则1.1、按糖尿病类型选择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视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1.2、依患者体形选择药物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胖,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副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正好化害为利;如果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瘦,应该优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于消瘦者很合适。

2、糖尿病有什么治疗方法2.1、抵抗力治疗办法增加了抵抗力治疗办法,以提高人的身体抵抗力系统来加强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而“慢性糖尿病”人的发病原因就是胰岛分泌不充足导致糖代谢功能减退。

因为这个它可以修复胰岛素功能。

2.2、营养治疗2.2.1、鼓励大家多吃糙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切实避免葡糖、蔗糖及其制品。

氨基酸含量不超过15百分之百,假如有肾功能不全的人,蛋白摄入需求减量(遵医嘱),脂肪约30百分之百,扼制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天。

2.2.2、制订吃喝食谱,要合理分配每克糖、氨基酸(4kcal),脂肪(9kcal),将卡路里换算成食物后制定食谱,依据自个儿的生存习性、病情和药物治疗要做好安置。

早中晚食品量可以依照1:2:2,或1:1:1分配。

3、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西医1、治疗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包括: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保障(儿童患者)正常生长发育,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预防各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和伴随症的发生,延长寿命,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糖尿病治疗的原则为:持之以恒、综合管理。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包括高血糖的控制,尚需同时针对一些合并症(如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和各种并发症等采取综合治疗。

糖尿病高血糖的治疗一般包括合理运用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使糖代谢控制正常或接近正常。

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HbA1c<7.0%或6.5%;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h血糖8~10mmol/L,HbA1c<9.0%;超过上述值为血糖控制差。

近年来虽对遗传问题、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和拮抗胰岛素的激素等许多病因学上问题进行研究,但至今尚乏病因治疗措施,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仅对少数早期Ⅰ型病例有效,胰岛移植及胰腺移植仅初见成效,人工胰脏(胰岛素泵),虽能较好控制代谢,但对长期防治慢性并发症尚乏可靠数据。

因此,临床上对于患者的治疗目的着重于严格控代谢紊,尤其是高血糖症,纠正肥胖和高血压等并存症,促进β细胞功能恢复,保证正常生长发育与妊娠过程,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自从93年美国多中心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临床研究(DCCT)结果发表以来,严格控制高血糖可以明显减少各种慢性并发症50%~70%,已为各国糖尿病医务人员所接受而不再怀疑。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一)宣传教育由于约有半数以上的早期患者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不能及时确诊和得到防治,因而要大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让已确诊的患者了解糖尿病并逐渐熟悉饮食,运动,用药和尿糖、血糖监测等基本措施的综合治疗原则,配合医务人员提高控制质量;让>50岁的对象,尤其是前述高危对象,每年做一次餐后2小时的血糖筛选检查,使无症状的患者尽多尽早得到确诊和防治。

教育内容中尚需包括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重要意义,尿糖和血糖仪检测方法,必须注意胰岛素治疗者,还应学会无菌注射法,低血糖反应及初步处理等。

(二)饮食治疗适当节制饮食可减轻β细胞负担,对于年长、体胖而无症状或少症状的轻型病例,尤其是血浆胰岛素空腹时及餐后不低者,往往为治疗本病的主要疗法。

对于重症或幼年型(Ⅰ型)、或脆性型病者,除药物治疗外,更宜严格控制饮食。

饮食中必须含有足够营养料及适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比例。

根据患者具体需要和生活习惯等估计如下:1.按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从表2得出标准体重。

或应用简单公式算出标准体: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2.根据标准体重及工作性质,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休息者每日每公斤体重给予热量0.1~0.13MJ(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0.13~0.15MJ(30~35kcal)、中度体力劳动者0.15~0.17MJ(35~40kcal)、重度体力劳动者0.17MJ(40kcal)以上。

儿童(0~4岁,每日每公斤体重0.2MJ(50kcal)、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可减至每日5MJ(1200kcal)以mw),使病人体重下降到正常标准5%以下,常可使本病得到满意控制。

3.食物中糖、蛋白质、脂肪分配比例(按热量计)⑪蛋白质按成人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0.8~1.2g(平均1.0g)计算,约占总热量的15%~20%。

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有消耗性疾病者可酌加至1.5g左右,视需要而定。

⑫从总热量减去蛋白质所供热量为糖及脂肪的热量,脂肪量可根据体征、血脂高低及饮食习惯等需要而定,约每日每kg标准体重0.6~1.0g,占总热量的30%~35%以下。

其余为糖类,占总热量的50%~65%。

按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常用的主食量(碳水化合物)250~400g/d,糖尿病人可进食200~350g或更多,脂肪量约为40~60g。

如肥胖病人,尤其有血脂蛋白过高者,或有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者,脂肪摄入量宜适当控制于总热量的30%以下。

如血胆固醇过高或为高脂蛋白血症Ⅱ型,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mg,如甘油三酯过高或为高脂蛋白血症Ⅳ型者则宜限总热量及糖和脂肪摄入量。

如有乳糜微粒血症者(第Ⅴ、Ⅰ型)亦宜限制总热量及脂肪摄入量。

使体重缓慢下降到正常标准5%上下。

所用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宜。

完全休息的病人第d主食200~250g(米饭或面食)、轻体力劳动者250~300g,中体力劳动者300~400g,重体力劳动者400~500g以上。

4.热量分布三餐热量分布大概为1/5、2/5、2/5,或分成四餐,1/7、2/7、2/7、2/7,可按病人生活习惯及病情控制情况调整,如用药后有饥饿感或濒于发生低血糖者可按病情稍进食或减少药量。

5.随访时调整在长期疗程中宜根据尿糖、血糖、HbA1c、体重及症状等控制具体病情随访观察疗效,且按具体情况调节饮食量。

肥胖者经限制进食最后体重渐下降,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而血糖及血脂均可下降,故对于肥胖的Ⅱ型病者饮食控制常为较有效治法,常常不需药物治疗便可控制血糖。

消瘦病人则可根据体重等情况于随访中适当增加进食量。

6.粗纤维饮食可减慢糖等吸收,减低血糖血脂等。

国外采用Guar、果胶(Pectin)等,国内试用海生植物、玉米梗叶等,初见成效。

且可通便,减轻便秘等。

(三)运动锻炼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为本病有效疗法之一。

除非病人有酮症酸中毒、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血管病等并发症,否则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多休息。

对Ⅱ型肥胖病人,尤宜鼓励运动与适当体力劳动。

但须避免过度疲劳和神经紧张的体育比赛,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及胰岛α细胞等,引起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导致血糖升高。

经医师鉴定,可以进行运动锻炼的患者每周至少锻炼5~6次,每次约半小时左右,锻炼时合适的心率每分钟约为170减去年龄的余数。

锻炼后应有舒畅的感觉。

(四)药物治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近年来有迅速的发展,从原有磺酰脲类(sulfonylurea)及双胍类(biguanide)外,已有第3类α-葡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inhibitor)供临床应用,第4类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sensitizer)不久也将引入国内。

至于第5类胰升糖素抑制剂(insulinantagonistinhibitor)和第6类糖异生作用抑制剂(gluconeogenesisinhibitor)则尚在实验和小量临床试用阶段,本节从略。

在上述抗糖尿病药物中,磺酰脲类药系降糖药,可以引起低血糖反应,而双胍类和α-葡糖苷酶抑制剂则不引起低血糖反应,被称为抗高血糖药物。

1.磺酰脲类此组药物有多种。

第一代药物目前还常用者为甲苯磺丁脲(tolrutamideD860),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因其对肝脏的毒副反应和长效,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不宜选用,醋磺已脲(acetohexamide)和安拉磺脲(tolazamide)等在国内也少用。

第二代药物有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格列齐特(gliclazide,甲磺吡脲,达美康)、格列拎海╣lipizide,吡磺环已脲,美吡达或优哒灵)、格列波脲(glibornur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等药,其剂量和作用时间见表4。

目前国内较多选用达美康,美吡达和优降糖等第二代药物。

糖适平的代谢产物主要自胆汁排泄,仅5%左右自肾脏排泄,故与其他磺酰脲类药物不同,也可用于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但肾小球滤过率降至30%左右时应禁用。

第一代药物中的D-860目前仍常采用。

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机理可分胰内胰外两部分:⑪胰内刺激β细胞释放胰岛素,证据是:①切胰动物及Ⅰ型病者服此组药无效;②口服磺酰脲类后血浆胰岛素上升;③服药后β细胞中颗粒明显减少,且与胰岛素分泌量成正比;④此组药能刺激β细胞增生。

磺酰脲类作用于β细胞膜上受体对K+逸出有抑制作用而加强去极化,从而促进Ca2+经其Ca2+通道而入细胞内,经cAMP激活磷化作用而促进已合成的胰岛素释放(exocytosis)。

对胰岛素释放第二时相无作用。

⑫胰外强化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促进糖的利用:实际和临床研究均提示磺酰脲类可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及(或受体后缺陷),从而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类的主要适应证是单用饮食治疗和适当运动锻炼仍不能获得良好控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在30单位以下者;对胰岛素不敏感的患者可试联合类药物。

Ⅰ型患者以及合并严重感染,进行大手术或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不适用,糖适平对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在密切观察下试用。

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也不适用。

某些药物因减弱葡萄糖异生,或降低与血浆蛋白结合和改变其在肝、肾中代谢,可增强的降糖效应,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氨基比林,利血平,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等。

另一些药物因抑制胰岛素释放或拮抗后者的作用等,可降低的降糖作用。

在应用药物时,应注意其毒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以及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皮肤和其他方面的副反应。

饮食不配合,运动过量,药物剂量过大易诱发低血糖反应,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并可能在停药后仍反复发生低血糖,持续1~2天。

消化系统副作用有消化不良,恶心,胆汁郁积黄疸和肝功能损害。

造血系统以白细胞减少相对较多见,少数有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皮肤表现有搔痒和皮疹等过敏性反应。

以上副作用虽属少见,一旦发生应认真处理,停药或作相应治疗。

2.双胍类临床应用者有苯乙福明(phenformin)和甲福明(metaformin)二种,见表4。

由于化学结构的特性,苯乙福明的毒副反应明显大于甲福明,有效剂量和副反应剂量甚接近,常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甚而可发生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尤其在肝、肾和心、肺功能减退的患者中,故而临床上现已少用,在某些欧洲国家中甚而被禁用。

甲福明的副反应明显低于苯乙福明,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注意剂量不要过大,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机会极少,仅有胃部不适、厌食、腹泻和皮疹,采用餐后或进餐中间服药可以减轻消化道副反应,因而近年来又重被接受,广泛用于临床获得良好效果。

双胍类适应证:轻型,尤其是肥胖型Ⅱ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疗效,效果不满意者;需减肥的患者可列为首选药物;用类药物,效果不理想者,可联用本类药物;Ⅰ患者者在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对IGT的对象可用以防止其发展成糖尿病。

凡有肝肾功能濒于衰竭、心肺功能衰竭、心肌梗塞、失水失血等低血容量性休克、酒精中毒者不宜用此组药物,以免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