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说明书
工业区控规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杨) (2)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期限(杨) (3)第三章规划目标与定位(杨) (4)第四章就业岗位规模测算 (5)第五章土地使用控制(陶) (5)第六章配套服务设施控制 (10)第七章道路系统控制(曾) (11)第八章道路及场地竖向控制(曾) (14)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控制(曾) (14)第十章绿地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李) (20)第十一章综合防灾控制(李) (23)第十二章发展时序及近期建设规划(陶) (24)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25)第一章概况一、射洪县概况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涪江中游。
东邻盐亭、西充,南接遂宁、蓬溪,西攘大英,西北靠三台,隶属遂宁市管辖。
射洪县政府驻地太和镇位于县境中部涪江中游西岸,地处北纬32°52′、东经105°23′。
县城自古以来就是川中水陆要冲商贸繁荣之地,也是全县的交通枢纽,西北至绵阳90公里、至成都180公里;南至遂宁40公里,重庆220公里,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01.6万人。
射洪是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是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规划区位于涪江河谷冲击台地上,自然地势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倾斜。
区内地形整体较为平坦,兼有平坝、浅丘等多种地形。
现状道路与场地在涪江西岸一带高差较大,海拔高程在320米—340米(85国家高程基准)之间。
规划区外围属丘陵地形,土层较厚。
2、地质条件射洪县大地构造部位处于新华夏系川中褶皱带内,且处于中台地、绵阳环状构造与威远辐射状构造的交接部位,及射洪——南充东西向构造带上,武南—广兴舒缓背斜的南翼,构造简单,区域稳定条件较好。
根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度(1991)》,规划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3、自然气候射洪县瞿河乡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2℃,最低气温为-4℃,最高气温达39.4℃;雨量充沛,湿度大,年平均降雨量931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9%,气候优越,但雨量分配不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年,全年无霜期28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控规说明书

控规说明书一、前言控规,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简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规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规划目标,对城市的用地分区、用地总量、用地结构、城市形态、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进行控制和规划的文件。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控规的作用、编制标准、内容要求以及编制流程。
二、控规的作用控规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工具,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确定用地分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用地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
2. 控制用地总量:控规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控制城市用地总量,防止过度扩张和浪费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规划城市形态:控规通过规定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使城市具有较好的景观和环境品质。
4. 保护生态环境:控规在规划设计中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绿地、水体、生态廊道等,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 统筹协调发展:控规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社会、环境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三、控规的编制标准编制控规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下是控规编制的主要标准:1. 法律法规:编制控规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等。
2. 规划要求:控规编制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3. 技术要求:控规编制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标准,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4. 专题研究:控规编制还需要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如交通研究、环境评价等,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分析结果。
四、控规的内容要求控规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和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基础数据:控规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土地利用现状、人口统计数据、交通数据等,以提供规划设计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案例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1地理位置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
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
1984年建大寨镇。
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
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
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
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
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
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
控规说明书

33.01
其中
二类居住用地R2
104.97
27.83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
16.13
4.27
居住区绿地R24
3.41
0.91
RC
商住综合用地
31.72
8.41
C
公共设施用地
69.15
18.35
商业用地C21
24.60
6.52
其
中
贸易咨询用地C23
25.13
6.66
市场用地C26
6.56
1.74
·优化用地结构,达到用地布局、交通和市政配套的总体平衡,配合新泰市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合理置换土地功能。
·紧扣规划区开发建设及管理的需要,提供完善的开发控制指标体系,兼顾确定性与灵活性。
·注重规划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规划区的环境起点,增强规划区的吸引力,创造环境优美的生活氛围。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道路交通条件,为规划区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
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炉房。在采暖地区应自行确定。
3.
规划建议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一期开发依托青龙路,集中开发北部片区,重点建设青龙路沿线商务带,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二期开发以虎山路以北中部片区的开发为主,完善基础设施;三期开发南片区。
第四章
道路系统规划在强调系统性的同时,充分结合现状,在肌理上继承地区的空间特色,并与都市化的功能相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0);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1、区位关系**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
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
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1、**区基本情况。
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
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
**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
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
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A、区位优势。
**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
**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
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
**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2、不利因素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厢镇总体规划(2005—2020)》、《天全**镇城镇总体规划2007-2020》;4、《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6、规划区有关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
斗南控规说明书

第三部分说明书 (3)第一章项目背景 (4)第二章上版控规评估 (4)一、2006版控规评估 (4)二、2008版控规评估 (5)三、新形势与新要求 (6)第三章、上位及相关规划与政策 (6)一、上位规划 (6)二、相关规划与政策 (7)第四章、发展战略研究 (9)一、区域环境优势 (9)二、发展优劣势分析 (9)三、功能定位 (10)第五章现状解析 (11)一、周边区域情况 (11)二、用地范围 (12)三、基地特征 (12)四、现状用地 (12)五、现状村落 (13)六、现状建筑 (14)七、现状交通 (14)八、现状景观 (14)九、历史人文 (15)第六章规划策略与发展目标 ................................. 16一、规划策略. (16)二、规划目标 (18)第七章规划依据与原则 (18)一、规划依据 (18)二、规划原则 (18)第八章规划设计 (19)一、人口规模 (19)二、功能结构 (19)三、用地布局规划 (20)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2)五、村庄搬迁安置规划 (23)六、道路交通及竖向工程规划 (25)七、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34)八、历史建筑及街区保护 (35)第九章城市设计 (36)一、总体城市设计框架 (36)二、视廊视觉平台控制 (37)三、公共开敞空间 (39)四、特色分区控制 (40)五、街巷空间 (40)第十章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42)一、用地性质及用地兼容性 (42)二、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43)三、建筑高度控制 (43)四、规定性指标控制 (43)五、建筑退让 (44)六、建筑间距 (44)七、“五线”控制 (46)八、交通控制 (47)九、生态环境控制 (49)第十一章市政工程规划 (50)一、给水工程规划 (50)二、排水工程规划 (52)三、电力工程规划 (56)四、通信工程规划 (59)五、燃气工程规划 (62)六、再生水规划 (64)七、管网综合规划 (64)八、环卫设施规划 (66)九、消防工程规划 (68)十、抗震规划 (70)十一、人防规划 (72)第十一章措施与政策 (72)第一章项目背景2003年以来,呈贡新区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启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得到长足的进步。
控规说明书

绵竹市土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解读 (2)(一)规划背景 (2)(二)上层次规划相关解析 (2)二、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2)(一)现状概况 (2)(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三)现状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本次规划重点、难点分析 . (3)三、规划依据、原则、目标和范围 (3)(一)规划依据 (3)(二)规划原则 (4)(三)规划目标 (4)(四)规划范围 (4)四、规划区功能定位和规模 (4)(一)功能定位 (4)五、规划用地布局 (4)(一)布局结构 (4)(二)用地布局 (5)六、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5)(一)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5)(二)用地划分控制 (6)(三)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四)地块控制指标 (6)(五)色线控制规划 (9)七、道路交通规划 (10)(一)现状交通分析 (10)(二)城镇道路布局规划 (10)(三)交通设施规划 (11)八、市政工程规划 (11)(一)给水工程规划 (11)(二)排水工程规划 (12)(三)燃气工程规划 (13)(四)电力工程规划 (13)(五)电信工程规划 (13)(六)有线广播电视规划 (14)(七)管线综合规划 (14)九、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14)(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14)(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15)(三)城镇防灾规划 (15)十、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16)(一)现状 (16)(二)规划原则 (16)(三)规划目标 (16)(四)绿地布局规划 (17)(五)景观系统规划 (17)十一、城市设计引导 (17)(一)引导原则 (17)(二)重点引导元素 (17)(三)重点引导区域 (19)十二、规划实施建议 (19)(一)立法 (19)(二)宣传 (20)(三)控制 (20)(四)建设次序 (20)(五)规划实施 (20)(六)奖励与惩罚 (20)一、规划解读(一)规划背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概念后,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于2004年在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来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某地块控规说明书【范本模板】

文本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2)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2)第四章用地规划 (4)第五章生活居住区规划 (6)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7)第七章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8)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9)第九章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10)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10)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1)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13)第十三章规划控制体系 (13)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策略与措施 (20)第十五章附则 (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的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的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特制订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适用于水东片区23。
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的规定。
第三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指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的有关法规、标准确定。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3、国家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国家标准(GB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6、国家、江西省相关法规和规范7、《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9、《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年)》10、《赣州三江六岸城市设计》(美国龙安公司)11、《赣州市中心城区水东片区规划》(赣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赣州市水东梅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五条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1、生态优先原则2、区域协调原则3、效益统一原则4、人文特色原则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第六条发展目标1、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将水东片区建设成为赣州中心城区东部的园林化新城区。
控规规划说明书【范本模板】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述 (2)一、规划研究背景 (2)二、规划范围 (2)三、主要相关规划及关联 (2)四、规划任务 (6)第二章现状概况 (7)第三章规划原则、目标定位与规模 (10)四、规划发展目标及要求 (10)五、发展定位 (10)第四章规划结构与土地使用规划 (11)一、功能结构与分区 (11)二、用地布局 (11)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12)一、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12)二、道路系统规划 (12)四、公共交通规划 (13)第六章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规划 (13)一、绿地系统规划 (13)二、景观系统规划 (14)第七章给排水工程规划 (15)一、给水工程规划 (15)二、排水工程规划 (15)第八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6)一、电力工程规划 (16)二、电信工程规划 (16)第九章燃气工程及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6)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7)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8)一、规划原则 (18)二、规划目标 (18)三、环卫设施规划 (19)四、道路清扫等级规划 (19)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19)一、消防规划...................................................................................................... 19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20)一、规划目标 (20)二、环境功能区划 (20)三、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0)第十三章开发控制 (21)一、土地使用控制 (21)二、容量控制 (22)附表:控制性指标规划一览表 (25)第一章规划概述一、规划研究背景随着xx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有目共睹。
随着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变化、十三五规划的即将实施、XX3+5城市群带动下的总体发展战略调整、xx和xx城市发展思路的提升,xx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崭新局面。
控规文本 说明书

项目名称:桦南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方(甲方):桦南镇人民政府桦南镇城乡规划局承担方(乙方):聚义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199001090514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黑]城规编第(022016)号院长:万亚男总规划师:万亚男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13年 6 月编制单位:聚义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万亚男目 录 第二章 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 ........................................................... 8 第三章 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 8 第四章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 ............................................................... 8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及控制 ......................................................... 11 第六章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 11 第七章 景观系统规划及控制 ......................................................... 12 第八章 市政工程规划及控制 ......................................................... 13 第九章 建筑高度及间距控制 ......................................................... 16 第十章 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 ......................................................... 16 第十一章 奖励与处罚 ..................................................................... 16 附录 名词解释 . (18)24 第二章 规划依据、范围与原则 ..................................................... 24 第三章 功能定位 ............................................................................. 25 第四章 功能结构 ............................................................................. 27 第五章 居住用地规划 ..................................................................... 28 第六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29 第七章 道路交通规划 ..................................................................... 30 第八章 绿地系统规划 ..................................................................... 32 第九章 景观系统规划 ..................................................................... 33 第十章 给水工程规划 ..................................................................... 34 第十一章 排水工程规划 ................................................................. 35 第十二章 供电工程规划 ................................................................. 36 第十三章 通信工程规划 ................................................................. 37 第十四章 供热工程规划 ................................................................. 38 第十五章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39 第十六章 管线综合规划 ................................................................. 39 第十七章 规划控制要求 .. (40)02.土地使用现状图03.土地使用规划图04.道路系统规划图05.道路竖向及坐标规划图06.公用设施规划图07.建筑高度规划图08.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图09.城市设计引导图规划图10.地块编号图11.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12.供热,电信电力工程规划图13.总图图表第一章总则第 1 条为保障桦南镇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促进并带动整个新区开发建设,特制订本规划实施文本。
控规文本+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功能定位第三章总体布局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第五章居住区规划第六章绿化景观规划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第九章市政用地设施规划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第十一章五线控制第十二章地块控制第十三章非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第十四章建设开发时序第十五章附则第二部分说明书1 前言1.1 规划背景1.2 规划范围1.3 规划依据与原则1.3.1规划依据1.3.2规划原则1.4 项目概况2 现状概况与分析2.1 区域位置2.2 自然条件2.2.1 气候条件2.2.2 地形地貌2.2.3 水文水系2.3 土地利用现状2.4 道路交通现状2.4.1 对外交通2.4.2 内部交通2.5公共服务设施现状3规划定位与发展策略3.1 区位分析3.2上位规划3.3 基地优劣势分析3.3.1 优劣分析3.3.2 劣势分析3.5发展策略3.5.1 交通策略3.5.2土地利用策略3.5.3景观策略4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4.1 总体结构4.2 土地利用规划5 地块划分及开发控制5.1 地块划分及编码5.2 控制指标5.2.1 控制指标的内容5.2.2指导性控制指标6 道路交通规划6.1 规划原则6.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7 竖向规划7.1 现状地形7.2 规划目标与原则7.2.1 规划目标7.2.2 设计原则7.3 道路竖向规划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8.1 总体思路8.2 布局规划9绿地系统规划9.1 规划原则9.2 绿地系统规划9.2.1绿地结构9.2.2绿地分类10城市设计指导原则10.1城市设计目标10.2 城市设计原则10.3 整体城市设计第三部分附图1区位分析2与老城区衔接分析3土地利用现状及环境分析4土地使用规划5地块编码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7道路交通规划8道路线位(坐标)9道路竖向(坡度/坡长)10四线规划图11城市设计概念图12规划结构13功能分区14绿地系统15绿地景观结构16开发强度17高度分区18分图则119分图则2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的建设发展需要通过片区开发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明确片区的功能定位、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和相关建筑,协调各项建设,组织道路交通,构筑环境景观,配置有关市政配套设施等内容,特制订《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以及规划区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和开发建设。
控规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XX市地处XX省中部偏西,位于东经110°22'~112°19',北纬XX°XX′~XX°XX′之间。
东临汾水与晋中为邻,西隔黄河与XX相望,南毗XX,北接XX,巍巍XX山纵贯全境。
全市东西长XX公里,南北宽XX公里,总面积XX平方公里。
据总规资料,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XX.XX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X.XX万人。
(二)自然条件XX山脉横卧东北,东北地势高而宽,三川河由东北流向西南,成“扇型”分割,交汇于XX盆地。
西部马头山、王老婆山腑割,境内山峦起伏,梁峁层布,沟壑纵横,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褶皱地貌特征,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
XX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30.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450~500毫米。
冬季少雨干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多普雨,降水面积大,时间长,可出现连续阴雨。
XX市属X河流域,本区以XX山为界分为直入X河和通过X河流入黄河两条水系。
市区内主要河流有北川河、东川河、南川河以及三条河流汇流而成的三川河。
三川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其特征为:河床比降较大,冲刷严重,切割剧烈,地表水下泄速度快,流量极不稳定,随季节变化大,具有山地河流的一般特征。
二、规划背景(一) 我国城市建设面临多种新的发展趋势1.“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经济模式对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
“生态城市”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旨在以最小的成本建设最美好的城市。
目前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澳大利亚的怀阿拉以及美国的克利夫兰等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建设。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探索,迄今已有北京、广州、上海、昆明、成都、天津等2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已完成或正在编写“生态市建设发展规划”。
控规说明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项目概况1.1规划范围规划设计范围21.08平方公里,西起韩愈公园西端,东至东环路,南达南环路,北抵北环路。
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6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6、《河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2004年)7、《孟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1.3规划内容本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制定发展策略,在分析地区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地区的功能定位;第二,制定发展规划,包括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和市政工程系统规划等;第三,制定地块开发控制规定,包括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定,并在重点部位制定城市设计控制规定。
2.目标与原则2.1规划目标整体目标:在规划中,一方面通过对土地,交通,设施,特别是核心功能的合理布局,实现孟西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结合新区良好的区位联系,通过新区带动老城区的更新与西虢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2.1.1可持续发展目标整体规划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时间维度上达到近期建设发展与城市远期战略发展的和谐;在空间维度上达到城市空间多样性与弹性的拓展;在城市资源、环境维度上达到城市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社会层面上规划以人为本,通过资源的合理配臵实现社会和谐。
2.1.2功能目标功能目标包括三个子目标,即中原特色精致新城、区域职教培训高地、城市生态宜居典范。
中原特色精致新城:韩愈故里,文化孟州。
孟州新区功能定位首先强化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打造区域的文化品牌优势,改变外界知韩愈而不知孟州的现状。
区域职教培训高地:产研联动腾飞新城。
孟州新区第二功能定位为区域职业教育培训高地,充分利用工业区与新区的特殊区位关系,产研联动,协同发展。
规划说明书(控规)

市政工程规划为使起步区建设具有可操作和实施性,本着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据《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总体规划》和《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启动区——土地利用规划》,特编制本区域的市政工程规划。
本规划区范围为望海路北、红海河南,高速公路以西、天山大街以东,规划用地面积747.97公顷,具体: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见下表:土地利用规划汇总表注:1、表中各项指标由裕廊国际工程(苏州)有限公司提供,本规划以此作为编制依据。
2、上述用地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并结合本规划区的用地规划情况划分,因本区为新建城市区,用地规划均以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为主,仅有少量对各负荷指标变化量影响较小的工业用地和其它用地等,因此,本规划中各专项规划负荷指标的选取主要依据各专项规划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而拟定。
各专项规划负荷指标的选取采用规范允许值的中等适当偏高水平,并留有余地,以满足近期和远期城市发展的需求。
同时,对规划区内各项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安排按照与区域内现状和规划的各项基础设施规划相协调、远近结合、共建共享原则,突出基础设施的全局效果、网络效应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网络化水平,为打造现代化海滨城市提供设施保障。
一、给水工程规划(一)用水量估算考虑到营口市是节水型城市,依据规范及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以及现状周边的用水状况,采用按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用水量指标作为计算用水量标准。
具体用水量情况见下表用水量预测表单位(立方米/公顷。
天)根据以上计算,得出规划区用水量为50064.7立方米/天。
(二)水资源平衡及供水设施规划1、水资源平衡据资料,可供本地区现有的水资源仅为采集熊岳河平原区地下水的宋屯水厂(供水能力1。
5万立方米/日)。
因熊岳印染厂等污染企业对熊岳河平原区地下水特别是其下游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宋屯水厂供水能力近期增加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该水厂现提供给老城区的日供水量为8000立方米/日,剩余7000立方米/日,因新老城区具有同步建设的可能,规划将剩余7000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分配给该规划区5000立方米/日,如不采取新的开源节流措施,仅能满足的规划区域内近1。
遵义汇川区汇川大道控制性详规说明书

目录(一)地理位置及规划范围 (1)(二)土地利用现状 (1)(三)人口与建筑现状 (1)(四)生态环境现状 (1)(五)上层次规划对本片区的要求 (1)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 (1)(一)规划指导思想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依据 (2)三、片区性质与发展重点 (2)(一)片区性质 (2)(二)发展重点 (2)四、规划目标与规划结构 (2)(一)规划目标 (2)(二)规划结构 (2)五、土地使用规划 (3)(一)用地调整 (3)(二)总体用地构成 (3)(三)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3)六、道路交通规划 (4)(一)道路网 (4)(二)广场 (4)(三)交通设施 (4)(四)道路竖向 (5)七、城市设计导引 (5)(一)城市设计指导思想 (5)(二)城市设计主题 (5)(三)整体构思 (5)(四)城市设计导引方案 (6)八、地块控制规划 (7)(一)地块划分 (7)(二)地块控制指标体系 (8)(三)主要控制指标 (8)九、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8)(一)规划依据及采用的有关资料 (8)(二)现状 (9)(三)给水工程规划 (9)(四)排水工程规划 (9)十、电力通信工程规划 (10)(一)电力工程规划 (10)(二)通信工程规划 (11)十一、燃气工程规划 (12)(一)规划依据 (12)(二)规划编制原则 (12)(三)气源选择 (12)(四)气化范围及工艺参数 (12)(五)气化人口及气化率 (12)(六)耗气量及用气量平衡表 (12)(七)输配系统 (13)十二、人防及消防规划 (13)十三、建设管理控制 (13)一、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规划范围规划片区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东北角,沿正在建设的汇川大道两侧,为《遵义市北部城区分区规划》中确定的“高坪河片区”的大部分。
规划范围沿汇川大道两侧,东以自然山体为界、南至东联线路口、西至高坪河、北抵遵绥路,东西宽约1500米,南北长约5400米,总用地757.04公顷。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概述................................................... - 1 -一、规划背景.................................................. - 1 -二、总体规划解读.............................................. - 2 -三、任务理解.................................................. - 3 -四、规划重点.................................................. - 4 - 第二章现状分析............................................... - 5 -一、规划范围.................................................. - 5 -二、用地现状.................................................. - 5 -三、建筑质量................................................. - 10 -四、人口分布................................................. - 11 -五、道路交通................................................. - 11 - 第三章发展规划.............................................. - 13 -一、规划依据................................................. - 13 -二、发展分析................................................. - 13 -三、规划构思................................................. - 17 - 第四章用地布局规划.......................................... - 20 -一、用地规划概况............................................. - 20 -二、居住用地规划............................................. - 21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 22 -四、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 24 -五、工业用地规划............................................. - 25 -六、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 25 -七、道路交通规划............................................. - 26 -八、公用设施规划............................................. - 29 -九、绿地与广场规划........................................... - 29 -十、景观系统规划............................................. - 30 - 十一、旧城改造............................................... - 31 -十二、移民安置............................................... - 33 - 第五章专项规划.............................................. - 35 -一、平面定位与竖向规划....................................... - 35 -二、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 35 -三、综合防灾规划............................................. - 44 -四、环境保护规划............................................. - 46 -五、环卫设施规划............................................. - 48 - 第六章规划导控.............................................. - 51 -一、地块划分................................................. - 51 -二、分区导控................................................. - 55 -三、“四区”控制............................................. - 58 -四、“五线”控制............................................. - 59 -五、分期建设................................................. - 62 -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一)区域发展协调的需要2012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被国务院批准发布,为所在的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规划背景秦皇岛城市的发展主要是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两大目标,根本方法是统筹“三生”,即生产、生活和生态。
通过统筹“三生”,努力把秦皇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型城市。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三宜”型城市的目标,省政府要求各个职能部门要做好沿海城市的文章,以促进秦皇岛市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快秦皇岛城市化进程,逐步实现将产业发展转向旅游产业的目标。
面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形势和秦皇岛市自身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按照“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借助国家扩大投资的经济政策,从“道路交通、环境治理、公益保障、生态园林、住房保障、旧区改造、文化建设、市民素质”等八个方面,实现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5、《河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6、《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09)7、《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8、《秦皇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学区建设规划(2009-2013年)》9、《秦皇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10、其他法规规范第三节规划范围海港区H-ZX-06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位于海港区中心片区南面,规划区东、北起东港区、西至新开河,南到渤海。
规划范围总用地2.06平方公里。
该控规单元包括河东办事处。
第四节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突出效益观念,通过经营土地来筹集建设资金,以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工程,最终形成经营土地——优化环境——房产开发的良性互动。
各项规划应与地域环境相协调,与周边地块融为一体,共同发展。
规划的各项功能布臵、强度控制、城市设计等应充分吸收地域文化、传统营养,并遵循现状建设条件。
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意图,保证城市协调发展;2、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的布局,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3、合理控制城市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发展;4、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风貌控制引导,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景观艺术水平和环境品质;5、严格落实规划的刚性要求,充分考虑规划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现状分析H-ZX-06控规单元位于海港区中心城区南面,该片区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科研、体育、居住、工业区为一体的综合区。
秦皇岛港以新开河为界分为东、西两片港区,东港区以煤炭作业为主,东港区的煤炭、油品吞吐量占全港吞吐量的84.7%。
该控制单元位于新开河与渤海的交汇处,沿渤海和新开河分布有大量工业用地,包括秦皇岛造船厂、秦皇岛船用机械厂、秦皇岛通达流体仪表厂、中国海员工会秦皇岛港务局第二公司等。
该控规单元内医疗机构有港口医院河东分院,行政管理部门包括海港区长城大街法庭、河东办事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矿产品检验处等,沿河北大街两侧分布商业金融业用地,地块北面有秦港河东体育场体育用地,河北大街南面分布有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和秦港电力公司一号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第一节现状人口分布居住功能是H-ZX-06控规单元的一个重要功能构成,规划区有河东办事处,共有6个居住社区,共有居民12298户,27068人。
现状人口分布表第二节土地使用情况H-ZX-06控规单元总用地面积为205.52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173.31公顷。
规划区东侧紧邻东港区,作为秦皇岛市的临港产业,除了有秦皇岛造船厂等生产基地外,还包括有沿河北大街两侧的公共设施用地和现状已经形成的大规模居住用地,土地开发较为充分。
规划区内西侧有新开河流过,南侧为渤海。
1.居住用地控规单元内现状居住用地为66.90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42.78公顷,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63.9%,三类、四类居住用地为24.12公顷,占居住用地总面积的36.1%,三、四类居住用地为待改造区域。
现状为居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有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1所。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繁荣,东港区的住宅通过改造高度日渐升高,人口数也在不断增多,但教育设施配臵远远落后于房地产开发的步伐,尤其是中小学人均用地面积严重不达标。
现状幼儿园、中小学情况一览表2.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20.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67%。
(1)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包括秦皇岛市政府行政服务部门以及非市属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区内有海港区长城大街法庭、河东街道办事处、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矿产品检验处等各行政及事业单位。
现状行政办公用地1.42公顷。
(2)商业金融业用地该控规单元内沿河北大街分布着部分商业用地,包括酒店、超市、旅店等,为河东片区居民提供商业服务功能,营造商业氛围。
现状商业金融业用地 2.41公顷。
(3)文化娱乐用地控规单元内现状文化娱乐用地0.51公顷,文化娱乐设施主要是沿河北大街布臵的影剧院。
该影剧院建筑质量较差,急需提升改造。
(4)体育用地规划区北侧沿铁路布臵有秦港河东体育场一处,场地规模较大,为区域体育活动服务,用地为8.38公顷。
(5)医疗卫生用地规划区内有港口医院河东分院一所,布臵在港三路东侧,用地为0.39公顷。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规划区内沿河北大街布臵有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用地为7.12公顷。
3.工业用地现状工业主要是沿新开河、渤海布臵的秦皇岛造船厂、秦港防污厂、秦皇岛船用机械厂、流动机械公司机械五队、秦皇岛通达流体仪表厂、秦港二公司等。
用地为60.15公顷。
4.仓储用地区内仓储用地主要布臵在用地东侧沿铁路位臵,用地为1.79公顷。
5.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区道路系统组织较混乱,区内主要道路河北大街横穿该区东西,路面质量较好,其余道路均为路面质量较差的支路,通行能力差、等级不明确。
6.对外交通用地该控制单元内港务局位于河北大街东侧尽端,港口用地占地面积为3.56公顷。
7.市政设施该控规单元内现状市政设施包括供应设施(秦港电力公司一号变电站)、邮电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等。
现状市政设施一览表8.公共安全设施该控规单元西侧有新开河流过,且已有规整的防洪堤岸;现有街头绿地、体育场地、中小学操场等开敞空间作为紧急疏散场地,城市主、次、支路作为疏散通道。
第三节建筑物现状情况该控规单元主要为住宅、公共建筑及工业厂房,现状总建筑面积为121.76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为0.71。
在对规划区建筑质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按照建筑质量的好坏分为一类建筑、二类建筑、三类建筑。
质量较好的为一类建筑,原则上予以保留;但对于个别一类建筑的拆除或改造,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压占城市主要道路控制红线、单体建筑与周边群体建筑不相协调、位于城市重要节点需要拆除且拆除成本较低。
控规单元内有部分正在建设及已经审批准备建设的工程项目,作为一类建筑。
质量一般的为二类建筑,原则上予以改造或保留;二类建筑需要拆除改造的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结合地块的成片改造需要拆除、单体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冲突。
质量较差的为三类建筑,原则上予以拆除或改造;但对于个别实施难度大、拆迁成本高的三类建筑可以暂时保留,待时机成熟或条件具备后再行拆除改造。
整个规划区的居住建筑质量较好,大部分为保留或改造,质量较差建筑主要为部分厂区建筑、一层住宅等老旧小区,需拆除改造。
建筑质量分类一览表第四节现状存在问题1、该片区南侧作为临港工业区布局较混乱、建筑质量较差,严重影响城市沿海景观形象,无论是对土地使用还是环境的塑造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2、部分城市道路路面质量较差,虽有雏形,但红线控制力度不够,小商小贩侵街占巷现象严重,尤其是马路市场现象突出,不利于交通组织。
3、幼儿园、小学等为居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不足,部分学校生均用地严重不达标。
4、规划区内西侧有新开河经过,沿河两侧绿带控制不力,城市景观较差。
第三章对总规的调整《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自批准实施以来,对促进本单元的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经过现状调查,现状部分用地与现行的总体规划不符,在总体规划实施的过程中,部分用地很难形成,在不影响总体规划总的布局结构的前提下,对总体规划进行适度调整。
一、道路系统的调整规划区内城市主干道(河北大街)为现状形成,本次控规在总体规划道路骨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对次干道、支路的调整及深化解决该片区道路缺乏的现状,完善道路系统。
1、对现状已经形成或有条件形成的支路系统进行规划控制,如港三路、河北大街北面城市支路等,对河北大街南侧用地内城市支路做了局部调整。
2、加强对用地北面体育场馆的道路交通联系。
3、取消港三路东侧、河北大街北侧地块内的城市支路。
二、用地布局的调整规划根据本单元的现状用地情况,对《秦皇岛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确定的用地进行了微调。
1、河北大街以北的行政办公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2、考虑到规划的可实施性,将河北大街以南部分居住用地保留,港三路以东工业用地保留,使工业区与居住区相对完整。
3、保留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并留有一定发展余地。
4、河北大街北面沿新开河绿带取消,现状为建筑质量较好的居住建筑,且有已批项目,实施难度大、可操作性不高。
5、规划区内变电站的位臵与现状不符,调整变电站位臵,并在其周边布臵绿化带进行隔离。
6、沿河北大街布臵为本片区服务的公共设施用地,沿港三路工业区布臵绿化带,与居住用地进行隔离。
第四章主导功能与建设规模第一节主导功能H-ZX-06控规单元位于海港区中心城区南面,且南面紧邻渤海、西面临新开河,是展示秦皇岛市沿海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该片区是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居住、临港工业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
该控规单元内主要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及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5.34%,公共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9.70%,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2.53%。
由此可见,本控规单元主导功能:维持现有居住功能,适当发展以船舶制造业为基础的临港产业区。
该控规单元内适宜建设居住、公共设施、为生活居住配套的中小型市政设施,及临港工业项目。
第二节建设规模该控规单元位于海港区中心城区南面,居住用地开发较为充分,建筑质量均较好,规划主要对部分地块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