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的语用功能分析
英语常见修辞手法的语用功能分析
英语常见修辞手法的语用功能分析自古以来,英语语言就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其得以表达复杂意义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大量使用修辞手法。
修辞犹如英语语言的香料,不仅能够使原来山寒水凉的句式鲜活起来,更能在语言上带来莫大的修饰和艺术效果,为读者带来极大的思想感受。
本文旨在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分析英语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为人们理解和掌握英语修辞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比喻是英语修辞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它通过将不同的概念或事物比作彼此,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
比如,莎士比亚剧作《威尼斯商人》中出现的“All the world’s a stage”(全世界是一个舞台)这句话,将世界与舞台比作起来,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而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
其次,拟人手法也是英语修辞中非常常见的一类手法,它通过借用物的形状、动作等与人的品质、思想相结合,使语言得以更有可读性和可记忆性,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
英国作家DH劳伦斯为了表现大自然之美,在他的作品《海的女儿》中,通过拟人法把女孩和海浪比作起来,使原本单调的描写变得更加生动传神:“The little mermaid tossed her head and stamped her tiny foot”(小美人鱼摇摇头,跺了跺小脚),使读者如临其境,觉得海之女儿正在翩翩起舞,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引用也是英语修辞手法比较常见的一种,它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和历史事件等,既可以丰富语言,同时也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可信度和认知价值。
例如,美国首位总统华盛顿在就职演说中曾说道:“Observe good faith and justice towards all nations. Cultivate peace and harmony with all”(对所有国家秉持公义正义,与所有人和平共处),这一著名的话语体现了华盛顿不断追求的文明价值观,使其获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尊重。
副词“反而”的语用功能分析
2017.06“反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解释为:“副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对“反而”的研究,多数学者从语义逻辑、句式语法、语用功能等进行研究。
本文重点分析副词“反而”在语用过程中的信息功能、篇章衔接功能以及语气表达功能。
本文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一、信息功能从信息结构角度看,“反而”最明显的语用功能是突出焦点信息与指明预设。
(一)突出焦点信息句子传递的信息,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未知信息是表述的重点,即焦点。
一般来说,在语言线性序列上越靠近句末,信息内容越新,越容易成为信息焦点,“反而”凸显的是与预期相反的信息。
同时,副词“反而”可以与强调副词“是”配合使用,除了强化语气外,也突出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信息焦点。
如:(1)反过来,全世界都公认的理论与学说,在中国反而行不通。
(2)援藏那么多年,孔繁森非但没有寄一分钱给家里,反而是老家农村的哥哥寄钱来西藏资助他。
例(1)预期应该是“全世界都公认的理论和学说在中国应该行得通”,“反而”是焦点标记,突出焦点信息“在中国行不通”。
例(2)中“反而”与典型强调副词“是”连用,突显句子的信息焦点,即强调“老家的哥哥寄钱资助他”。
“反而”与其后的内容以逗号隔开,同样可以凸显其后的焦点信息。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认知凸显度越高,越能引起注意,越容易被感知。
如:(3)然而,至上的荣誉不但没有使武钢人感到满足,反而,更加刺激了武钢人的胃口,他们寻求一种特别的“通行证”,这就是正在国际推行的时髦的ISO9000系列标准。
例(3)“反而”位于句中并用逗号隔开,语音重读,短暂的停顿和重读能极大地引起读者的注意,认知凸显度高,凸显其后的信息焦点。
(二)指明预设预设可以从语义、语用和认知三个角度来做出阐释。
这里所说的“预设”指的是语用预设,即语言交际活动中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以交际者的社会知识和逻辑推理等背景知识为出发点。
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3
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3)此外,指令语常常以祈使句的形式表达一因为祈使句具有简明扼要、果断有力的特征,教师为了让学生去做某事或完成某个任务,往往使用祈使句来达到目的、从表2得知教师在发布课堂指令时所使用的祈使句占总指令语数的75%将近八成。
虽然使用祈使句可以迅速地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完成什么任务,也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但是它也会引起学生心理紧张,从而影响他们执行指令的效果。
因此,教师也会根据不同的言语环境和不同的学生,采用Let’ s 句,或采用语气较委婉如wou ld yow,couldyou. . 等的请求式疑问句发布指令,以缓解学生执行指令时的心理压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此种以言行事的方式只占总指令语数的12%a,还不到一成半,没有被教师广泛使用。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被问者情况决定使用何种语言形式来发布指令,更有效地达到既清楚明了地让学生去做事又照顾到学生心理的效果。
(二)讲授用语ﻭﻭﻭ1。
讲解语ﻭﻭ讲解是英语课堂活动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约占课堂时间的1/2或1/3.在本语料中,讲解语共有737例,占课堂时间的28 %a,约三成。
其语言形式特点为:(1)语言简化。
教师在讲解与呈现时出于对学生的考虑和照顾,往往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解与呈现,出现频率较多的语言形式有mean, so, actual ly,that' s to say, maybe等;语言简化还体现在教师使用中文进行解释上,从表3可以看出,教师使用中文进行解释的语例占语言简化语例的48,也就是说,教师使用将近五成的中文来解释。
(2)语言夸张。
同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懂,教师在讲解与呈现时会有意地延长停顿,适当地放慢语速让学生同步跟上。
表3的数据显示,有28%的语例属于语言夸张类。
(3)讲解训练的语言形式机械。
讲解与呈现结束后,教师主要采用带读的形式(有187例)对所学进行训练,造成形式机械单一。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后首次接触并且掌握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的,学习并且努力去掌握的语言。
3.母语:本国,或者本民族语言。
一般情况下是指第一语言,但是却与第一语言不等同。
4.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5.目的语:人们通过正在学习,希望掌握的语言。
6.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含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语言规则体系。
7.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要求掌握语言规则,也要求掌握语言的应用规则,除了语言知识外,还涉及社会,文化,心里等因素,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和技能体系。
8.语言形式:通常是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形式。
9.语言功能:是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用语言完成的交际任务。
10.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结构和功能的分析。
11.教学原则:是指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要求。
12.课程论: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及其安排的规律的研究。
13.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结构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14.语义文化: 指语言的语意系统,主要是指词汇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
首先是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15.语用文化:16.习得:指在自然环境下,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的获得一种语言,如儿童获得第一语言。
17.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又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的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种语言。
18.迁移:迁移是心理学概念,指在学习过程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
对话文本中话语标记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对话文本中话语标记词的语用功能分析对话文本中的话语标记词是指在对话中用来标记对话内容的词语,它们在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语用功能。
本文将对对话文本中话语标记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对话中的作用和影响。
话语标记词在对话中常常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情感、语气等,并且可以起到引导对话、衔接话题、转述他人观点等作用。
在不同的语境中,话语标记词的语用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 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对话文本中的话语标记词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
"我觉得"、"我认为"、"我觉得"等词语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认知和看法,"哎呀"、"真是的"、"太好了"等词语表示说话人的情感色彩。
这些话语标记词可以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人的情感倾向和态度,并对对话内容进行更准确的理解和回应。
2. 引导对话和衔接话题在对话中,话语标记词还可以起到引导对话和衔接话题的作用。
"话说回来"、"不过话说回来"、"再说一下"等词语可以引起话题的转换和衔接前后内容,使对话更加连贯和流畅。
这些话语标记词可以帮助说话人更好地组织对话,使其结构更加清晰和自然。
3. 转述他人观点和引用信息话语标记词还可以用来转述他人观点和引用信息。
"据说"、"有人说"、"听说"等词语可以引用外部信息或他人观点,"他说"、"她说"、"他们说"等词语可以表示转述他人的观点或言论。
这些话语标记词可以帮助说话人在对话中引用外部信息或他人观点,增强对话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对话文本中的话语标记词在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语用功能。
它们可以帮助说话人表达态度和情感,引导对话和衔接话题,转述他人观点和引用信息等。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双语(或多语)现象: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这就称为双语或多语现象;本族语:指本民族使用的语言。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的结构系统,它显示构成该学科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部分是学科的理论体系。
语言能力: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规则体系。
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语法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就是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话语能力:指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地处理语言的能力。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环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言语行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说话人通过发生把这句话说出来,它所直接表达的是字面的意思。
言外行为:是通过一句话来表达隐含的真正意图,也就是言外之意。
言后行为:指一句话对听话人所产生的影响。
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功能
1、促进师生交流
1、促进师生交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之一是促进师生交流。教师通过提问、讲解、反 馈等言语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 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析
1、语调
1、语调
英语教师的语调可以传达出很多信息,例如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意图等。通 过使用不同的语调,教师可以实现多种言语行为。例如,教师可以用升调来表示 疑问、惊讶等情绪,或者用降调来表明自己的肯定和信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 过调整自己的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 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
01 引言
03 分析 05 反思
目录
02 背景 04 功能 06 结论
引言
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约翰·塞尔 (John Searle)提出的一种语言哲学理论,该理论的是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行 使权力、建立关系和解决问题。在英语教学领域,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的研究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 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2、语音
2、语音
英语教师的语音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标准的语音有助于学生正确发音,提高 其口语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语速和音量等来实现不同的 言语行为。例如,当教师想要强调某个知识点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或减缓语速。 这些语音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词汇
3、词汇
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摘要:英语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因此,针对英语的语用功能研究不断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英语词语及语义中对于领域的界定难以进行绝对的划清界限,因此模糊语的存在是普遍和必然的,英语模糊语在各领域的英语应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对英语模糊语的研究掌握有利于提高英语的使用水平,增强英语表达能力,本文从语用功能分析为出发点,对英语模糊语进行相关研究,从而提高英语中模糊语的掌握,更好的理解英语、运用英语。
关键词:英语模糊语;语用功能;分析模糊学研究理论传入我国后,学者们主要是对英语语义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语用学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人们对模糊语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人们逐渐加深对模糊语语用功能的探究,英语中应用模糊语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应该正视模糊语的存在并对模糊语应用于不同领域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模糊语的语用规律。
一、模糊语的涵义所谓“模糊语”就是具有模糊性的语言。
学术界对于模糊的定义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认知。
目前比较普遍接受的模糊性概念是指人们在认知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界定上的不明确性、含混性、歧义性以及概括性等等[1]。
从狭义上来说,模糊语指语义界限不清的表达方式、方法或词语,而从广义上说,模糊语是指不确定性语言、不精确性语言、不清晰性语言的概括词。
从一定意义上说,模糊性语言是相对于清晰、准确、清晰的语言而言的。
所以模糊语也是各种形式的模糊现象的总和。
本文主要针对于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那么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界定,即模糊语是说话者在特定场景下为达到说话目的或某种说话意义而采取的不精确的、不明确的表达方式。
二、英语模糊语产生的来源英语中模糊语的产生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一方面从客观原因来说,自然界本身的界定具有模糊性,因此用来表达客观事物的语言必然会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例如:good evening 和good night,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人类的作息习惯来进行划分都无法对night和evening进行明确的划分,这种模糊不是认为造成的。
网络语言多模态特征的语用功能分析
网络语言多模态特征的语用功能分析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语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具有多模态特征,即它包含了文字、图片、表情符号、语音和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
这些多模态特征为网络语言赋予了丰富的语用功能,使其在交流中能够表达更为丰富和生动的信息。
本文将对网络语言的多模态特征及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应用。
一、多模态特征1. 文字网络语言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文字,即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信息。
文字在网络语言中起着承载信息和表达意思的作用,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网络语言中的文字可以是简单的文字信息,也可以是文字表情符号、符号组合等。
文字的使用使得网络语言能够传递书面语言无法表达的信息,例如情感表达、态度表达等。
2. 图片网络语言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图片,即通过上传或发送图片来表达信息。
图片在网络语言中可以用来表达具体的事物、场景、情感等,使得信息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与文字相比,图片更加直观、易于理解,能够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
3. 表情符号表情符号是网络语言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符号组合来表达情感和态度。
表情符号的使用丰富了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信息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人们可以通过表情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增加交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 语音和视频除了文字、图片和表情符号,网络语言还包括了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多模态表达方式。
语音和视频能够传递口语的语言特征和非语言信息,使得网络交流更加贴近真实交流,增加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语用功能3. 情感表达网络语言的多模态特征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
通过表情符号、图片、语音和视频等表达方式,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加强了情感交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4. 互动性强多模态特征为网络语言赋予了强大的互动性。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了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语文成语分析—不知不觉
希望能帮助到您
小学语文成语分析—不知不觉
本文是关于小学语文成语分析—不知不觉,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语文成语分析—不知不觉
【解释】知:知道;觉:觉察。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自】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
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示例】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近义词】神不知,鬼不觉
【反义词】惊天动地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意识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语用分析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语用分析作者:魏涛来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语法和语用虽然是语言学研究的两个不同层面,甚至生成语法奠基人Chomsky强调句法自立,把句法看作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主张句法研究要独立于语义因素,尽量从内部寻求解释。
但是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更看中的是其话语交流的功能价值。
因此,语法的研究从根本上而言应该是为语言的应用即语用做准备的,两者关系密切。
[关键词]生成语法语用功能价值引言笔者身为高校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深刻感受到学生们把语法知识和平时的话语训练分别看待。
常听学生反映“我的口语很棒但语法一塌糊涂”,或者是“语法我都懂,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英语,更不用说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其实不然。
生成语法奠基人Chomsky虽然强调句法自立,即:把句法看作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主张句法研究要独立于语意因素,尽量从内部寻求解释[1]。
这点在Chomsky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最简方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There have been attempts to produce a particular type of grammar which would have a very explicit system of rules specifying what combination of basic elements would result in well-formed sentences”---Syntax:101,The Study of Language)。
Chomsky主张句法独立,但其观点是“句法不能建立在语义基础之上,但并不等于他排斥在句法研究中考虑语义问题[2]”,《句法结构》(Chomsky 1957:102)中曾如下描述:句法框架虽然有语法单位单独体现,但应该要求它有助于描写语义,语法作为形式结构的理论越是能全面地达到这一要求,给予它的评价当然越高。
“的”字短语语用分析
“的”字短语语用分析“的”字短语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的语用功能:话语的经济性、修辞的突出性、停顿的标志性,这些功能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的”字短语后面相应的中心词的省略和整体结构的相似性。
标签:“的”字短语语用功能“的”字短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独特的短语,前人对“的”字短语的评述主要集中于语法方面。
在语用上,“的”字短语形式短小精悍、修辞效果明显、语气舒缓,符合语言交流的目的性,在语用学上极具分析价值。
一、“的”字短语的结构(一)实词加“的”实词加“的”又可分为名词加”的”和谓词性词语加“的”两种。
1.名词加“的”(1)“自己人!侦察排的!”(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侦察排”为名词,形成名词加“的”的结构。
2.谓词性词语加“的”谓词性词语加“的”又可分为:动词加“的”和形容词加“的”。
1)动词加“的”(2)你切什么切啊,说的是真的,你来这哥给你报销还不成?(网络小说《飘在云里的日子》)例(2)中,“说”为动词,形成动词加“的”的结构。
2)形容词加“的”(3)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
(茹志娟《百合花》)例(3)中,“奇怪”为形容词,形成形容词加“的”的结构。
(二)短语加“的”短语加“的”又可分为名词性短语加“的”和谓词性短语加“的”。
1.名词性短语加“的”名词性短语加“的”主要是定中结构加“的”。
(4)“这小子真他娘的能说会道。
”(余华《活着》)例(4)中,“他娘”为偏正短语,形成偏正短语加“的”的结构。
2.谓词性短语加“的”谓词性短语加“的”主要是主谓结构加“的”,动宾结构加“的”,动补结构加“的”,状中结构加“的”,连谓结构加“的”,兼语结构加“的”。
如:(5)“我讲的是猴子,又不是你。
”(陈映真《将军族》)(6)回答他的是扑面而来的洋溢在屋里的湿浊的气息。
(迟子建《清水洗尘》)(7)也许是地藏王菩萨爱看这个,但真正因此快乐起来的是人,尤其是妇女。
(汪曾祺《受戒》)(8)二十岁的青年是美丽的,有热烈欢呼的,有执着追求的,有奋勇拼搏的,他们用欢笑和泪水,编织着希望和梦想!(9)天天来报到的这起大头里,少说也有一半是我的老相识。
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分析
文化与生活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分析北华大学 徐静摘要:我们的日常生活只要稍加仔细观察就已经会很明显地发现我们的语言往往具有间接性这一重要特性。
所谓间接性就是因为人们常常不直抒胸臆,而是往往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拐弯抹角地使用语言去正确表达自己。
而这种"拐弯抹角"的间接性现象其实就是我们语言的间接性。
而经常间接地使用自己的语言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日常的会话和交流的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从瑟尔的间接使用言语的行为研究理论的出发进一步地分析了间接的言语功能行为的具体语用与功能。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功能间接言语的行为理论是交际中说话者通过借助间接使用言语的能力来直接传达其表述意图以实现其表述意图的一种行为。
例如人们在交际中说话时,字面上的间接言语意义与其说话者表述的意图有时实际上是一致的,有时甚至是不一致的,间接使用言语的行为研究理论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交际中说话者的意图与其字面上的言语意义不一致的实际情况即研究交际中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在日常的交际中,人们之所以用间接方式表达言语的行为是通过交往来与他人沟通,可见间接使用言语的行为势必尤其具有功能性。
因此对其具体语用功能研究理论是十分有必要的。
瑟尔的间接使用言语功能行为研究理论的目的就是一种通过研究交际中说话者对他人的意图以及听话的人意图所能理解的一种核心语用功能理论。
但由于其言语行为理论的存在局限性并因此不能广泛用来分析和解释一般的间接言语行为的现象。
本文从其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语用功能出发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间接言语表达行为的基础语用功能。
一、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及解释首先间接言语的行为理论是由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奥斯汀提出发展起来的,旨在于说明"言语"之于"行为"的一种语言学的观点。
根据奥斯汀的语言学观点:一个好的人在言外说话时主要实施了三种的行为,即言内的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的行为。
不知不觉的意思
不知不觉的意思
不知不觉的意思
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附录成语(不知不觉)的相关知识:
不知不觉的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四十六卷:“其中众生骑驴入诸人眼里;诸人亦不觉不知;……”
不知不觉的.读音:觉;不能读作“jiào”。
不知不觉的书写:知;不能写作“之”。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神不知;鬼不觉。
不知不觉的反义词:惊天动地
不知不觉的用法:形容无意识的。
一般作谓语、定语。
不知不觉的组成:联合式。
不知不觉的辨析:不知不觉和“神不知;鬼不觉”;都有“不知不觉”的意思。
但不知不觉指自己没有意识;察觉或注意到;“神不知;鬼不觉”偏重指行动悄悄进行;不让人察觉;这两者不能通用。
不知不觉的举例:
①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我们都大学毕业了。
②日子长了;不知不觉的;小朋友们逐渐成了好朋友。
塔玛齐格特语的语用功能如何分析
塔玛齐格特语的语用功能如何分析塔玛齐格特语是柏柏尔语族的一种语言,主要在北非的部分地区使用。
对于这样一种语言,分析其语用功能对于深入理解其在交流中的作用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其语用功能体现在各种不同的方面。
首先,塔玛齐格特语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词汇、语法和语音的组合,人们能够清晰地表达具体的事物、动作、情感和想法。
例如,描述当地的地理环境、传统的手工艺制作过程,或者分享个人的喜怒哀乐。
在社交互动中,塔玛齐格特语有助于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问候、道别、感谢等常见的社交礼仪用语,反映了社会的规范和文化价值观。
人们通过恰当使用这些语言形式,表达尊重、友好和亲近,从而促进群体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塔玛齐格特语还在情感表达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能够细致地描绘各种情感状态,如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
而且,语言中的语气、语调的变化也能增强情感的传达效果。
比如,激昂的语调可能表示强烈的兴奋,而低沉的声音可能暗示着悲伤或忧虑。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塔玛齐格特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
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等通过语言代代相传,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这种语言成为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让后人了解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
在指令和请求方面,塔玛齐格特语有着明确而特定的表达方式。
在家庭、工作和社会环境中,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下达命令、提出请求或者给予建议。
这些表达方式往往受到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
此外,塔玛齐格特语在协商和辩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通过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反驳他人的意见,以达成共识或者解决争议。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逻辑性、说服力以及对对方观点的回应能力都至关重要。
对于塔玛齐格特语的语用功能分析,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语言使用的语境。
不同的场景,如家庭聚会、宗教仪式、市场交易等,对语言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在家庭中,语言可能更加亲切和随意;而在宗教仪式上,则可能更加庄重和严肃。
英语常见修辞手法的语用功能分析
英语常见修辞手法的语用功能分析近几十年来,随着语言学、文学学等研究的发展,语言修辞、修辞手法及其语用功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英语作为一种最为流行的语言,其修辞手法也得到了许多研究者们的关注,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引用、比喻、夸张、讽刺、劝诫、修饰等。
本文将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总结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功能,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展英文分析研究。
首先,引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中的主要功能是应用于表达知识的转移和知识的收集。
引用可以让作者在拥有不足的情境下也能增加自己的言语量,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充实。
同时,一般作者在写作文章时,会经常引用其他研究者的观点或者数据,以增强自己的文章的可信度和有力可持续性,这也是英语中引用修辞手法不可缺少的语用功能之一。
其次,比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其功能是以一种较为一般化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比喻的使用,作者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形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记忆。
另外,比喻也可以在文章中用来在两个概念上形成对比和对照,以加深读者对概念的理解,这也是在英语中比喻修辞手法发挥的一个重要功能。
继而,夸张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以突出某些重要信息的方式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语言特色,引起读者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印象。
夸张也可以用来强调作者的某些态度,表达作者的某种心情,让文章变得更加有意义。
此外,讽刺也是一种让文章变得更有趣的修辞手法。
讽刺是一种含有贬义的表达方式,强调某种不良行为或者概念,使读者反思自身的行为。
通过采用讽刺,可以避免文章过度单调,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文章的表述力。
另一方面,劝诫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具有表达态度和对社会问题的劝告的作用,它可以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表达的观点也得到读者的更多关注。
最后,修饰也是一种使文章更加丰富的方式,它可以突出或强调某种特定的情感,使文章更加通顺,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在表达观点时使用,以增强文章的辩证性和可信度。
“不觉”的语用功能分析
“不觉”的语用功能分析摘要:经历一千多年的词汇化过程,沉淀在现代汉语中的“不觉”通常以副词的身份出现,在句中作状语。
本文从情态表达功能、情感的无意识表达功能、话题转移功能三方面,考察现阶段“不觉”作为副词的几种不同的语用功能,从而进一步确定其修饰性作用的副词身份。
关键词:“不觉” 语用功能表达现代汉语中的“不觉”最初并非一个词,而是由状中结构“不+觉”逐步发展演变为一个词的。
语法界对于“不觉”的研究首推贺年永对《春晓》中的“不觉”的研究。
他认为,“春眠不觉晓”应按照“春――眠不觉(解释为“睡不醒”)――晓”的格式来理解。
如此一来,“不觉”便是一个状中短语,修饰中心语“眠”。
虽然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不觉”可以解释为动词,但是从古到今的各种书面材料中,“不觉”的动词性只是通过“不”这一否定副词加上“觉”这一动词形成的动词词组体现出来的,而非作动词使用。
当然如果非要“不觉”作动词用的话,可以解释为“不认为”,但此时它必须与助词“得”搭配使用。
如:(1)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这是它们最后离开的地方。
(毕淑敏《预约死亡》)然而,经过历时的发展,沉淀在现代汉语中的“不觉”通常都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
“不觉”作为状语,能够表示“时间的流逝”。
例如:(2)世人似发疟一般,寒一上热一上,不觉过了一生矣。
(宋《语录》)(3)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
(元末明初《水浒传》)(4)周锦华于是屡次作诗,不觉积有三四十首了。
(现代《文心》)一、多样的情态表达功能“不觉”作为状语能够表达多种情态,传递行为动作的主动发出者即施事这一语义角色的情绪和态度。
一个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和惊7种。
人在各种情绪之下都有可能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行为动作,例如:笑表示开心满足,身体发抖表示生气惊恐,瞪大眼睛表示吃惊害怕等,会形成“不觉+动词词组”这样一个结构,表示行为动作的自然流露以及情感心理状态的下意识表现。
1.喜“喜”是快乐、幸福、满足,是由内心散发出来的一种喜悦之情。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_不知不觉成语意思及造句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_不知不觉成语意思及造句不知不觉成语解释: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不知不觉的近义词_不知不觉成语意思及造句。
现多指未加注意。
以下是小编为各位收集整理提供的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不知不觉的近义词_不知不觉成语意思及造句不知不觉近义词不觉( 注释:1.沉睡不醒。
2.不反悟;不觉悟。
3.没有发觉;没有感觉。
4.想不到;无意之间。
5.不禁;不由得。
)不知不觉( 注释:知:知道;觉:觉察。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现多指未加注意。
)神不知,鬼不觉( 注释: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词语解释bùzhìbùjuéㄅㄨˋㄓㄧˋㄅㄨˋㄐㄩㄝˊ不知不觉(不知不覺)◎不知不觉bùzhī-bùjué(1)[unconsciously]∶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地犯了一个错误(2)[imperceptibly]∶未注意或没察觉到地不知不觉地从青年变到老年词语解释bùzhìbùjuéㄅㄨˋㄓㄧˋㄅㄨˋㄐㄩㄝˊ不知不觉(不知不覺)不经意,无意之间,资料共享平台《不知不觉的近义词_不知不觉成语意思及造句》(https://unjs)。
《朱子语类》卷一二○:“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红楼梦》第九六回:“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的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
”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里的笔,不知不觉就停下来了。
”相关内容用不知不觉造句岁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我们不知不觉地就老了。
旧日的友谊不知不觉地恢复了。
冬天不知不觉地来临。
他在不知不觉中仿效他的父亲。
不知不觉地,律师全身舒畅起来。
我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生这种感情。
他提到自然,不知不觉有点伤感。
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幽暗的山岔。
他不知不觉地泄露了自己的性情。
岁月不知不觉逝去。
三个月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经历一千多年的词汇化过程,沉淀在现代汉语中的“不觉”通常以副词的身份出现,在句中作状语。
本文从情态表达功能、情感的无意识表达功能、话题转移功能三方面,考察现阶段“不觉”作为副词的几种不同的语用功能,从而进一步确定其修饰性作用的副词身份。
关键词:“不觉”语用功能表达
现代汉语中的“不觉”最初并非一个词,而是由状中结构“不+觉”逐步发展演变为一个词的。
语法界对于“不觉”的研究首推贺年永对《春晓》中的“不觉”的研究。
他认为,“春眠不觉晓”应按照“春――眠不觉(解释为“睡不醒”)――晓”的格式来理解。
如此一来,“不觉”便是一个状中短语,修饰中心语“眠”。
虽然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不觉”可以解释为动词,但是从古到今的各种书面材料中,“不觉”的动词性只是通过“不”这一否定副词加上“觉”这一动词形成的动词词组体现出来的,而非作动词使用。
当然如果非要“不觉”作动词用的话,可以解释为“不认为”,但此时它必须与助词“得”搭配使用。
如:(1)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这是它们最后离开的地方。
(毕淑敏《预约死亡》)然而,经过历时的发展,沉淀在现代汉语中的“不觉”通常都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
“不觉”作为状语,能够表示“时间的流逝”。
例如:
(2)世人似发疟一般,寒一上热一上,不觉过了一生矣。
(宋《语录》)
(3)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
(元末明初《水浒传》)
(4)周锦华于是屡次作诗,不觉积有三四十首了。
(现代《文心》)
一、多样的情态表达功能
“不觉”作为状语能够表达多种情态,传递行为动作的主动发出者即施事这一语义角色的情绪和态度。
一个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和惊7种。
人在各种情绪之下都有可能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行为动作,例如:笑表示开心满足,身体发抖表示生气惊恐,瞪大眼睛表示吃惊害怕等,会形成“不觉+动词词组”这样一个结构,表示行为动作的自然流露以及情感心理状态的下意识表现。
1.喜
“喜”是快乐、幸福、满足,是由内心散发出来的一种喜悦之情。
通常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下条件反射的动作是笑。
例如:
(5)再看,原来加上了“的书”二字,不觉笑了起来道:“对了,这就错不了了……!”(张爱玲《多少恨》)
(6)就不觉忍俊不禁了。
(老舍《老张的哲学》)
例(5)、例(6)用“不觉”这个副词把“笑”和“忍俊不禁”这两个词所形容的那种无法抑制的喜悦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2.怒
“怒”这种情绪通常都是受外界的人或事物干扰所形成的。
在这种情绪下,施事者会自然而然地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发抖打颤来舒缓内心的愤怒,这是行为主动发出者在“怒”的情感状态下的下意识表现。
例如:
(7)叶民主断定他们一定是不正当关系,心里不觉暗暗地骂着人。
(方方《定数》)叶民主断定眼前的这一对男女的关系是不正当的,他鄙夷这样的关系,鄙夷眼前的这对人,更由此联想到自己,很是气恼自己原来也做出了这种苟且之事,所以不由自主地就骂了起来。
“不觉”表现了叶民主此刻的懊恼是真切的,发自肺腑的。
3.忧
“忧”体现的是行为发出者的忧愁、忧伤或担忧之情。
例如:
(8)曾皓:(不肯使大奶奶太难看,点头,微露喜色)嗯嗯,等吧,等明年春天再漆上两道川漆再设法把杜家这笔账还清楚,我这就算做完了。
(不觉叹一口气,望着瑞贞)那么运
气好,明里头我再能看见重孙。
(曹禺《北京人》)
(9)家茵不觉凄然望着他,然而立刻就又移开了目光,望到那圆形的大镜子去。
(张爱玲《多少恨》)
以上两个例子体现的都是行为发出者内心的忧愁纠葛,他们想要掩盖这一层情绪,可是他们“不觉”流露出的行为“出卖”了他们内心此时此刻的忧伤。
4.思
“思”是回忆、思念、想念之情:
(10)说起谭震林,老人不觉又忆起了当年的战斗生活……(吕新《圆寂的天》)
回忆是令人伤感的情绪,无论回忆里的人和事是开心还是不幸的,毕竟都已经过去了,我们再也无法回去,那是一种忧愁的思绪。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件什么事情触动了一个人的某一段记忆,这个人便会不由自主地打开记忆的闸门,就如这个例子,老人听到自己昔日战友的名字,便不受控制的陷入到回忆中去,所以才使用“不觉”来修饰他的回忆。
5.悲
“悲”体现的是难过、悲痛的情绪。
在这种情绪下,人会难以自制的落泪,捶胸顿足或者用低头、转身来掩盖自己的悲伤。
例如:
(11)刚写到乃超同志的事,下午就接到他逝世的噩耗,回忆历历往事,不觉双眼泪垂。
(方方《定数》)
(10)说到这里,小娟早已泣不成声,而赵世和也不觉泪流满面。
(张贤亮《绿化树》)两个例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人公受到某件事的触动,悲从中来,便不由分说地落下泪来。
两个例句中的主人公都是因为伤心难过而不由自主地流泪,这是人类情感的正常反应,是不受控制的,所以才用“不觉”来修饰。
6.恐
“恐”是害怕,惊恐的情绪,这个时候人的本能反应通常与“怒”的时候相似,发抖打颤等。
例如:
(13)彼伏,相互填补了各自声音的间隙。
柳生不觉毛骨悚然。
(余华《古典爱情》)普通人在受到惊吓或者外界不明事物的威胁时,内心感到害怕和惶恐,于是就会有类似于例(13)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本能的,不自觉地流露的,用“不觉”这个副词来修饰动词的状态,更加准确地传递了“无意识”这一性质。
7.惊
在出其不意、意料之外等情境下,人很容易有“惊”这种情绪,像惊讶,吃惊甚至是惊吓。
这种情况下,人通常会无意识地通过语言、夸张的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以及叹气等来反应自己的情绪。
例如:(14)然后,看到了柳生,不觉“呀”的一声惊叫,顿时满面羞红(余华《古典爱情》)
(15)那穿衣也穿得真好,井井有条,仿佛是一个大殓的专家,使旁观者不觉叹服。
(鲁迅《孤独者》)
例(14)中,主人公既因为吃惊也因为欣喜而不自觉地发出感叹词;例(15)中,旁观者对对方的穿着打扮感到诧异而又惊艳,所以本能地开始赞赏,而赞赏的方式是大部分人在同样的情境中都会进行的一个动作――“叹服”。
人天生的自觉能动性决定了人在以上这7种情绪下都会自觉主动地做出一些或细微或明显的行为动作,这些动作是不自知的,是自然流露的,是在这些情感状态下的下意识行为。
所以通过“不觉”这一副词就能更加精确地表达动作的无意识性。
“不觉+动词词组”虽然能够在不同语境中分别表达7种情感,但是这个词组并不是也不可能均等地表达7种情绪。
经过语料的搜集,从110个例句中归纳整理得出以下数据:由上表的数据可清晰得出,“不觉+动词词组”更倾向于表达“喜”和“悲”这两种最为
鲜明的情感,而这二者中,“悲”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情感的无意识表达功能
以上论述过程中的“不觉”所体现的情态表达功能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一个人相对显性的情绪;而情感的无意识表达功能是通过具体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一个人相对隐形的情感。
例如:
(16)从来没有过的幸福而神秘的冲动,羞得他耳热心跳,不觉撒开了她的胳臂。
(17)她继续安抚着孩子,没有理我。
我呆呆地坐在土坯凳子上,不觉低下了头。
(18)叶民主脑子里晃过“同性恋”三个字,手上的望远镜不觉脱落。
(19)冷不丁地听到这句话,小明陡然意识到自己身肩重任,不觉用力紧紧搂住新娘……
(20)我顿时觉得异常清爽,不觉伸直手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以上所举之例无论表现的是主人公的何种情绪(羞涩、羞愧、惊讶、担心、开心等),主人公的动作都是下意识的行为,都是在这些不定的情绪下自然流露出的行为,“不觉”正是在这种情境下,恰如其分地修饰了动词所体现的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
三、话题转移功能
话题转移,顾名思义,就是将前一刻在谈论的事情放一边,转而提及另一件事,从而开始一个新的话题。
“不觉”同样也有这种功能:
(21)一位姓陈的朋友登门拜访,闲谈间不觉论及西安事变。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两个朋友本来并不是在谈论西安事变,而只是在闲聊,但是一个朋友话锋一转,提及西安事变,于是两个朋友的闲谈话题便成了西安事变,“不觉”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体现了话题的随意性、无意识性,将话题自然转移。
从语用功能角度分析,如果删去例句中的“不觉”,句子都仍然成立,但是读者将无法感受到施事者的动作是何种性质或状态,无法体会行为发出者的无意识性,这样就减弱了句子在当时的语境下该有的特定含义。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不觉”具有非常强烈的修饰性作用,删去之后对句子表达的完整性构不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到句子的语义,因而可以确定它是只起修饰性作用的副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