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合集下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宗法制结果(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家治国”、“家国一体”,即起源于此。

影响:以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和现代平等、法制意识有些违背。

(尊宗敬祖、重男轻女)▲概念辨析:专制主义: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是一种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一、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1、理论:法家思想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的确立:①由来:三皇五帝的传说②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③本质:君主专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①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②九卿:丞相之下设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3、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1)形成和演变:①春秋后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普遍推行;②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1,秦以后一直沿用。

(2)特点:①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

(3)影响:①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②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④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探究点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1公元前221年,秦朝在统一六国以后,派军队向福建进军。

第二年,设置了闽中郡。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不得世袭。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干梳理】一、背景:秦灭六国,完成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一)皇帝制度1.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称号,自称“”,王位继承“”。

2.将国家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一人之手,确立了皇帝的地位。

(二)三公九卿制1. 三公九卿的职权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主管军事;负责监察系统。

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2. 三公九卿的关系三公九卿处于既又的状态,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手中。

(三)郡县制度(全国推行)秦朝地方制度分、两级,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是政治取代政治的重要标志。

(四)严苛的法律制度(五)选拔和任免官员的制度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基本特点:。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影响彻底打破传统的,奠定中国古代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的社会影响深远。

【课堂探究案】探究一: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史料一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史料二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

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史料三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以上均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上述史料反映出秦朝时中枢权力体系的特点是什么?国与家的关系如何?简要分析秦中央官制的特点。

(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建立者是秦始皇嬴政。

在秦朝的统治下,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迅速的建立与发展,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首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与秦始皇的个人才能和政治手段密不可分。

嬴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之一,他实施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地位。

首先,他废除了诸侯国,统一了全国的政治体制。

在秦朝之前,中国的政治结构是以诸侯国为基础的,各个国家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导致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而秦始皇通过废除诸侯国,将所有国家统一起来,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其次,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和农业政策,使得农民成为了中央政权的直接受益者,增强了他们对中央集权的支持。

同时,他也取消了贵族的特权,实行了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使得政治权力更加集中于中央政权之中。

这些措施使得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并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其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也与军事制度的改革密不可分。

秦朝秉持“兵家之国”的理念,重视军事力量的发展和运用。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制度改革,使得军队彻底实现了中央集权。

首先,秦朝取消了征兵制,实行铁骑、重兵等军队编制,统一了国家的军队编制,以及武器装备的使用。

其次,秦始皇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建立了严格的军纪,使得各级军队对指挥的执行力大大增强。

他还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重镇,以确保军队的快速调度和集结。

这些军事措施的实施,使得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巩固与发展,并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最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也与法律制度的完善密不可分。

秦朝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改革,为中央集权提供了法治基础。

秦始皇发布了著名的法典《秦律》,对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使法律的执行更加集中于中央政权。

他还建立了全国性的司法机构,使得中央政权能够更好地对全国的法律进行监管和执行。

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为秦朝中央集权的稳定提供了保障,并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公九卿制 “学思之窗”
政治上:诸侯兼并,形成局部统一;
皇帝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2.概况(设置、任免方式) 人心所向:人民经受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易产生暴政从而激化阶级矛盾
有何作用?
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辩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A 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积极性、局限性)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唯上幸许。
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的重大事情的决策失 人心所向:人民经受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2.概况(设置、任免方式) C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误。 人心所向:人民经受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历史纵横)
(2)皇权至上(材核心)料一:P9“历史纵横”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已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3)从材料二所含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P10(历史纵横)
诸大臣已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1、时间:BC221年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P10(历史纵横)
C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皇权至上(核心)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主。
❖ 相互配合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已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方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修驰道、 军事方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修驰道、开 灵渠、筑长城等。 灵渠、筑长城等。
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 有评说。秦朝时有人称赞说: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有评说。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 五帝不及” 有,五帝不及”。 请回答: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 请回答: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够得出哪些 重要的历史信息? 重要的历史信息? 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 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颁布了 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深层信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深层信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 的最高权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 的最高权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而不能对他的过 失进行评价。 失进行评价。
问题: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问题: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的; 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 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 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 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 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 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 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 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1)秦的建立:1、前提: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实力增强。

2、过程:秦王羸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政治制度:(1)、皇帝制度由来: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从而确立了“皇帝制度”称号,总揽天下大权。

目的:秦王赢政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权和地位特征:皇位世袭,皇权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书,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关系: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2、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郡:中央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行政长官称郡守。

县:是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把握重点明确方向夯实基础厚积薄发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纲要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备考提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其中的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的内容考查较多,在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2011年福建、浙江文综在主观题上都考查了郡县制的影响(材料选择上是多元的);2010年安徽省在选择题上考查了郡县制的历史作用。

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意义: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制以后王朝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其它的配套措施:法律:秦始皇颁布师秦律通行全国;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文化:统一文字。

(3)影响:1、积极作用: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都起到重要作用;形成以华复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作用:推行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秦朝灭亡。

1.1、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1.1、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 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 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 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亲关系。
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 的。
——张荫麟 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材料一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 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 些?
小结: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 ①“仁” 【仁者爱人、实行德政】 政治思想 ② “礼 ”【贵贱有序;正名;克己复礼】; ③中庸【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④重人事,敬鬼神而远之
思 想 学 说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全 面发展等
小结: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文化贡献 核心 ①创办私学、召徒讲学 ②整理文化典籍 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 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
(3)认识: ①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
②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
重点概念: 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是指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 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 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
理解“官僚政治”的几个要点:
1)秦汉以后逐步确立(时间概念) 2)与贵族政治相对应
————宗法制内涵及社会遗存现象的认识
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 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 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 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施巩 固
⑷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平越族
统 ⑸法律上:颁布《秦律》
一 ⑹建筑上:修筑长城、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
直道,修建灵渠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一)皇帝制度的建立 (二)官僚体制的建立 (三)地方建立郡县制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的建立 ⑴名称由来
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上 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B、对后世: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⑵消极:
中央集权制之下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 导致了秦的短命。
有人说秦始 皇是千古一帝, 有人说秦始皇 是暴君,对这 个问题,你有
什么看法?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技巧
①评价标准,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 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要 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 家的统一等。②抓住历史背景,必须将历史人物 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否则 人物同伴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 有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③防止以偏概全, 通常说的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 一分为二,要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法,考 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④克服英雄史观,在承认 历史人物个性特点对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又 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西



南到南海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思考:秦王完成统一有哪些原因和条件?
2、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及完成 (1)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民族、地域之间联系 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 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目减少,有利于统一; (4)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富国强兵,具备了进行 统一战争的条件; (5)秦王嬴政采取了正确的战略策略。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不同点: 分封制 时 代 奴隶社会 郡县制 封建社会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与中央政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 府的关系 一定的独立性,封 位世袭 影 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军事
行政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例.“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这表明秦始皇( )
A、力主推行分封制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D、推崇世袭制 [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分析 理解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封制导致了诸侯争霸,以致“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这是“求其宁息”的办法。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 令都由皇帝任免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 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
【合作探究】4: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
形成原因: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理论来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影响: (1)积极: a. 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b.有利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 产技术的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又可促进 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
• ④秦朝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的 影响: •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 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 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 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套金字塔般统治 结构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确立。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胜)首事也。
405多年万民工——临秦洮朝民谣
——《史记·陈涉世家》
课后合作探究(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央集 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
政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民族:民族融合,多民族国家巩固 经文: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促进文化繁荣 对外:抵抗侵略,维护主权 后世: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②巩固统一、促进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③初成祖国疆域、中华民族(华夏族为主体),利于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2)消极:
严刑峻法,容易形成暴政、腐败,导致秦亡
伟大建筑 民族象征 劳民伤财 暴政见证 秦皇陵兵马俑
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长城,阿全房长宫1、万骊多山华墓里
140多万人/年
辽东
陈胜虽死,其所置遣
侯王秦将相皇竟陵亡地秦下,宫由殿涉
一、背景: (一)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分裂——统一
(二)秦统一(前221 嬴政)
1、条件:经济:封建经济发展 政治:商鞅变法确立建制
阶级:地主阶级壮大 军事;实力强大,局部统一实现
民族:融合
民心:渴望
秦国:实力最强,秦王雄才,策略得当 思想:法家主张
2、经过:前230——前221 韩、赵、魏、楚、燕、
监察

县令(最高长官) 县丞(行政、刑狱) 县尉(军事、治安)
监察(御)史

监察
三老(教化)
1)内容
啬夫/有秩 (听讼、赋税)
游徼(贼盗)
• 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
2)郡县制特点:
①郡县长官由皇帝
直接任免; ②中央
对地方垂直管理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禄制度
诸侯的权力大, 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容易出现 加强了 地方割据
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 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
基本特征与矛盾:
(1)基本特征:
地方集权于中央, 中央集权于皇帝, 皇权至高无上 权力高度集中
(2)基本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积 极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影响深远——奠定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消极: 专制、个人独裁色彩浓厚,易形成暴政。
总体来说,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巩固练习: 1、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的主要 原因是: B A、人民渴望统一 B、实力最强 C、统一策略正确 D、重视人才 2、秦始皇确立“皇帝”称号的主要原因 是: D A、秦始皇崇拜三皇 B、秦始皇崇拜五帝 C、以便为后世所沿用 D、神化自己的权威的地位,巩固统治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 许。”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3、地方制度:郡县制
地方机构
郡 县 乡 里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巩固练习:
3、秦朝三公中,丞相的职责是: D A、执掌群臣的奏章 B、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C、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D、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4、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D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

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明朝权力大都由内阁和宦官控制,真正完全控制朝政的只有洪武永乐和崇祯三代加入这些内容
8、顶峰(清):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

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归纳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归纳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1.政治基础:秦朝统一中国,巩固统治的需要2.思想基础: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3.经济基础: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4.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的建立(1)皇帝名称的由来(2)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3)皇帝制度的特征: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1)关系: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2)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 地方:郡县制(1)历史沿革①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开始实行郡县制。

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制。

③秦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实行。

(2)主要内容①郡:全国分36郡最高长官称郡守②县:郡以下设县县令或县长③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3)历史影响: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全国的统治。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1) 联系: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2) 区别小结: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特点及影响1.含义君主专制: 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2.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集体对皇帝无条件负责。

(2)君主专制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3)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3.影响(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且不断加强(2)消极作用:容易导致暴政,加重剥削,激化矛盾。

让大脑放松的小窍门伸个懒腰、闭眼眯一会儿、深呼吸几次……这些短暂的休息,能让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抽10分钟就够了如果学校没有午休时间,那就抽出10分钟午睡。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影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影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封建王朝,其历时仅有15年,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分裂到统一,以及从封建向中央集权的演变。

本文将探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影响。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由秦始皇主导的。

秦始皇继位以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把天下分成36个郡,每个郡设一位郡守,直接管辖3-5个县。

从此,天下划分成一个一个管辖范围较大的郡,实现了控制的分层。

其次是文化上的统一。

秦朝统一文字,北方的小篆被广泛推广,打破了地域文化的壁垒。

由于文字的统一,流通性得到提高,使得政令信息得到更快更准的传递,使中央政权的掌控能力更加强大。

第三是法律上的统一,秦朝推广的法律体系典籍《秦律》《九章律》《刑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法制化成熟的标志之一。

《秦律》规范了人民的行为,在每个郡都有官员监察人民。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民在遵守法律的同时,板起了懒惰和不犯法的念头。

四是在政治体制上,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制,把以前的公爵们、列侯们统一称为“王”,塞进了行政体系中。

均田制和县制的实施,减少了贵族的特权,削弱了封建组织的力量。

这些措施打破了分散性的地方势力,带来了一种集权的趋势。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社会由部落分裂向国家社会转化的核心阶段。

秦朝初期是统一战争时期,秦朝后期是统一的实施时期,这一进程持续了300年,为中国社会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其次,秦朝对中央集权的推行,标志着中国社会由封建到中央集权的历史转折点。

秦朝中央控制权的统一,打破了过去分散的地方权力,协同各方面人才,促进了政治上的跨越式进步。

第三,秦朝也为日后的统一建立奠定了基础。

封建制度下的地方势力极强,导致了中国历史中很多时期的分裂。

秦朝的集权制度可为后来者提供正向参考,以帮助促进中国的往左转。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地方充
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它包含两对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
方的矛盾。
二、形成原因:
1、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
的国家政权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同时,家庭经
济与宗法观念结合易于构建结构稳固的社会基层组 织。)
2、政治原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确立皇帝制
建立三公九卿制
推行郡县制
实行三省六部制
宋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 元实行行省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达到顶峰(明清)
明废丞相,创立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 清设军机处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概念: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 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与民主政体相对立,主要特征 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 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指全国各种军、政、
C
(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 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 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 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 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 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 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C
(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 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 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 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 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 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高中历史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

高中历史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第一节秦朝的统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2.了解秦朝的疆域。

3.正确理解并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4.分析并掌握秦朝灭亡的原因。

德育目标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进行“材料解析”的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教学重点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3.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1.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2.结合史实,准确认识“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于重要的理性分析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应注意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和演绎思维的流畅性。

2.开放式教学法: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搜集与本节有关的资料,为课堂讨论作好准备。

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策的评价、秦始皇嬴政的功过等。

3.讲读法: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投影所示历史资料和图片,进一步理解教材。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朝统一的条件
• • • • • • (1)封建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 (2)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政治基础; (3)各民族的初步融合—民族基础; (4)人们渴望统一—群众基础; (5)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大; (6)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
2、秦朝统一的完成
咸阳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 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 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及其影响。
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 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 —— 秦的统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皇郡 帝县 直长 接官 任皆 命由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阅读书上第11页历史纵横的内容,归纳郡县 制之下又哪些行政机构?主要官员有哪些? 行政区划:郡—县—乡—里 官僚机构:郡守—县令—三老—里正 (3)郡县制的作用: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有效控制,加 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朕德高三 皇,功盖 五帝。
原告
被告
(点拨:此题实际上涉及秦始皇的功过。注意史论结合) • 参考答案:
• 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 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 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 车轨、统一了文字;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 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 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 •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 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 的三分之二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 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是一个暴君。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伐匈奴筑长城;南征越族开灵渠。

(民族关系)(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意义)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3、全国推行郡县制;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5、修筑了长城;6、开凿了灵渠。

秦朝在政治上还有哪些举措

秦朝在政治上还有哪些举措

秦朝在政治上还有哪些举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3][4](前247—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起辽东,西至玉门关、陇西,北抵长城,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

秦王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即始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三世皇帝。

他认为帝王死后以其行为为谥的制度,是“子议父,臣议君”,有损于帝王的尊严,所以宣布取消。

他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这些都是为了显示皇帝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周朝以来建藩建国的封建制度,与皇权专制和统一国家是不相容的,所以必须加以改变。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

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的峄山刻石辞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这说明秦始皇认为废分封行郡县是消除各地兵争所必须的。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

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

太尉掌军事,不常置。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