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段考试题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历史10月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B、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天理"主要是( )

A、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体运行法则

D、"天人感应"学说

3、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中带有进步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专制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宋明理学的兴盛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如下图是教师在《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上的部分板书内容。据此推测,其中"政治思想"处的内容应是( )

A、"循天下之公"

B、"天地之化日新"

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D、"天下为主,君为客"

5、中国古代的地理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设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 )

A、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B、传统地理学的政治性

C、史地不分的综合性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6、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

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

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

7、"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此梦想,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D、民主与科学

8、“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9、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0、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重温革命精神时说:“1949年,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这里所说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与“重要历史关头”是指( )

A、文家市决策,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七届二中全会,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七届二中全会,中国革命重心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1、观察下图,与该图片相关的内容有( )

①在20世纪90年代召开

②对社会主义本质首次进行了阐述

③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④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2、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

A、长期"左"倾冒进

B、具有时代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缺乏连续性

二、材料题。(共三题,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主张“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反对在社会动荡时代的一切“僭越”。而韩非子则强调“然则今有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唐月《试论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的斗争与融合》材料二:在君臣关系方面,儒家倡导的君臣关系是建立在礼仪忠信的基础上的,而法家则认为君臣之间关系的最佳状况是臣子尽力,君收其利。而要做到这一步,君主不一定要有超众的才能,而要有相当的驭臣之术。为防止君轻臣重的现象发生,还提出“尚法而不尚贤”。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得其时顺其势,频频取胜。商鞅变法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孔子为鲁大司寇行摄相事,企图实施礼治,但在“春秋无义战”的语境下却是逆时而治,最终无法推行,被人认为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传承》

材料三:清末民初,墨学复兴思潮出现。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墨学的“尚同”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有相同之处,可以说,在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及制度方面,圣学起到了辅助作用。墨学的“非命”思想与儒家的“命定论”相反,能够鼓励民众奋发图强,对西方进化论的传播和挽救危难中的中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李银屏《清末民初墨学复兴思潮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儒家与法家的主张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儒、法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同命运及原因。(13分)

(3)据材料三,分析清末民初墨学复兴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