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段考试题含答案
历史高二会考试卷及其答案

历史高二会考试卷及其答案I. 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D5. 答案:BII. 判断题1. 答案:正确2. 答案:错误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5. 答案:正确III. 简答题1. 答案: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指的是北朝时期(420-58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少数民族政权,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国的统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2. 答案: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航海活动之一。
郑和率领的船队曾到达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等地。
这次航海活动不仅扩展了中国的影响力和贸易网络,还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3.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可以获得不同级别的功名,并且有机会担任政府官职。
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一千多年,并且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在1919年举行的一系列抗议活动。
这次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中中国遭到列强的不公平待遇。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激发了对新思想、民主和科学的追求。
5. 答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在1966年至1976年期间发生的一场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的目标是推翻中国共产党内的权威和旧的文化价值观,以实现毛泽东的意识形态。
然而,文化大革命导致了社会动荡、暴力和经济崩溃,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以上是历史高二会考试卷及其答案的简要内容。
黑龙江省大庆石油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大庆石油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试试题高二历史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准确填涂。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按照题号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
这说明西周()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2.六部九卿是古代中国中央行政机构。
秦汉时,“九卿”所管理的事务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近似皇帝的近臣,而隋唐以降,“六部”取代了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成为专门管理国家事务的核心部门。
这反映出()A.中央行政制度得到发展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C.君主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文官政治得到强化3.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的7月举行,历时数天。
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
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巴达()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B.繁荣城邦经济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D.形成多神崇拜4.1789-1875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这反映了()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专制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艰难曲折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5.《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的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商朝因为水患而迁都多次C.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D. 所有的皇帝都是制的2. 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 唐朝出现了曲辕犁C. 明朝时期出现了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D. 所有朝代的土地制度都是井田制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 关于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戊戌变法是一次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B. 戊戌变法最终取得了成功C.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D. 戊戌变法后,清朝政府彻底改革了科举制度5. 关于中国现代史,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进行了土地改革B.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C.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8年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请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7. 请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8. 请简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问题: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1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题:根据材料二,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1. 论述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及其原因。
12. 论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A2. C3. A4. C5. C二、简答题答案6.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
2022至2023年高二10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考试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选择题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
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
这表明在传统社会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 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由材料“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等信息可知,孝顺父母与效忠君主、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爱家就是爱国,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故选C。
材料由孝敬父母延伸到忠顺君主,再延伸到效忠国家,故其出发点为家,落脚点为国家,君权至上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A;题目提到了孝顺父母,是为了引出效忠君主和国家,而非强调家庭伦理道德至上,排除B;孝顺父母和效忠君主、国家,无法体现尊卑观念,排除D。
选择题下表为《左传》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问题的论述。
这些论述所体现的相同思想是记述出处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前》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夫民,神之民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六年》A. 以民为本B. 重民轻神C. 天人感应D. 民贵君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则论述认为,国家兴盛时,看待百姓如同受伤的人,这是它的福德,国家灭亡时,把百姓当作粪土和草芥,这是它的祸殃。
第二则论述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倾听百姓们的心声,就会兴旺;一个国家如果只听从“神”的声音,就一定走向灭亡。
第三则论述认为,百姓,是神的主人,因此古代圣王先富养与团结百姓然后才致力于侍奉神灵。
分析选项内容可知,这些论述都体现了对“民”的重视,它们相同思想是以民为本,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错误,第一则论述没有体现重民轻神的思想;C选项错误,“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这些论述并未体现;D 选项错误,这些论述都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思想。
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D.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B.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C. 巩固了人民政权D. 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3、下列哪一项不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 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 C. 中华民族最高贵的民族精神 D. 抗美援朝战争双方科技力量的巨大悬殊4、下列哪一项不是一五计划的意义?() A. 改变了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 B. 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 D. 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进程5、下列哪一项不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 A. 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B. 追求集体化,忽视家庭经营 C. 追求单一公有制,忽视多种所有制并存 D. 追求平均主义,忽视按劳分配答案:6、C 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不是答案。
7、D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人民政权,并未确立土地私有制,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8、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中华民族最高贵的民族精神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最高贵的民族精神,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9、C 一五计划的实施,改变了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
10、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有追求高速度、追求集体化、追求单一公有制等,但并没有追求平均主义,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

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焚书坑儒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强化了士族门阀的势力C.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 导致官僚体系的腐败3.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的实施对中外交流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增强了明朝的国力D. 导致明朝的衰落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导致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5.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C.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 以上都是6.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和意义?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 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解放D. 以上都是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A. 统一了全国各阶层的抗日力量B. 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C.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 以上都是8. 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 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以上都是9.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A. 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B. 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 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D.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 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C. 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世袭制D. 推行科举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法律条文D. 军事战略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拓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求财富D. 传播文化4.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北京条约》5.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A. 武昌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广州起义D. 秋收起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时期______和______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7. 清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政治协商会议是______。
8.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民主运动,其口号是“______,______”。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主要是指______地区。
10.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表现。
12.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情况,并分析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14.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 推行郡县制2. B. 经史子集3. B. 宣扬国威4. D. 《北京条约》5. A. 武昌起义二、填空题6. 汉文帝、汉景帝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8. 爱国、民主9. 华北10. 指南针、火药三、简答题11.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商业贸易活跃、城市经济繁荣等方面。
高二历史练习题加答案

高二历史练习题加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太平盛世?A. 春秋时期B. 明朝时期C. 战国时期D. 清朝时期答案:B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尊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统一战线政治家”?A. 司马迁B. 刘邦C. 孔子D. 李世民答案:B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崩溃?A. 反帝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七七事变答案:B4. 以下哪个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经济制度?A. 集体经济B. 奴隶制度C. 互助合作D. 地主剥削答案:D5.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军事领导者是谁?A. 张角B. 张宝C. 张梁D. 张飞答案:A二、简答题1. 解释“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学生所发起的一次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主和科学。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它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一些措施和政策。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他废除了各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州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筑了万里长城以保护国境,还开始修建了众多宫殿和陵墓,其中包括兵马俑;推行法家思想,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
这些措施和政策有利于加强集权、统一国家并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论述题请就以下历史事件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1. 辛亥革命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奠定了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基础。
此次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为中国打开了现代化的大门,激励了中国人民向前进取,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2. 文化大革命答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场政治运动,它由毛泽东发动并持续了十年。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财富B. 门第C. 考试成绩D. 武力答案:C3. 明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达到高峰,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对外交流的成果?A. 郑和下西洋B. 丝绸之路的繁荣C. 外国使节的频繁来访D.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答案:D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其主要目标是什么?A. 推翻清朝统治B. 建立君主立宪制C. 建立民主共和国D. 维护封建制度答案:C5.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运动,其主要口号是什么?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民主与科学”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 “反帝反封建”答案:C6. 下列哪一位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思想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鲁迅D. 胡适答案:C7.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经济?A. 实行土地改革B. 建立人民公社C. 发展重工业D. 进行土地改革和恢复农业生产8.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措施?A. 建立经济特区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恢复高考制度D. 实行计划经济答案:D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淝水之战D. 滑铁卢之战答案:D10.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A.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哥伦布C. 达·伽马D. 麦哲伦答案:A4. 下列哪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5. 下列哪些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主要成就?A. 土地改革B. 抗美援朝C. 一五计划D.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历史高二练习题及答案

历史高二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国家被誉为东方的罗马?A. 中国B. 波斯C. 印度D. 希腊答案:A2.下面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人口净减少的时期?A. 春秋时期B. 秦朝C. 清朝D. 盛唐时期答案:B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史?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文化大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B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A. 陶渊明B. 李白C. 杜甫D. 王安石答案:A5.以下哪个国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A二、判断题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华北平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简述唐朝的文化繁荣和特点。
答: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唐朝,科举制度得到推广和发展,文人墨客的地位得到提升。
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等以其卓越的诗歌才华成为文学巨匠。
此外,唐代的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2.简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
答: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和斗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认识到其弱势地位,激起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列强的侵略,提出了许多富有民族精神的口号和主张,如“驱除鞑虏”、“国家独立”等。
这一运动不仅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解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苏联的“五年计划”。
答:苏联的“五年计划”是苏联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国家集中管理和计划经济的方式,推动苏联的工业化进程。
五年计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五年。
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高二

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高二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周朝实行的是世袭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郡县制D.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太学答案:D2.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甲午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A3.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B.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广州宣告成立C.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D.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安宣告成立答案:A4. 下列关于世界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希腊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B. 罗马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C. 埃及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D. 印度文明是地中海地区最发达的文明答案:A5. 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洲的联系更加紧密B.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非洲的联系更加紧密C.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美洲的联系更加紧密D.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大洋洲的联系更加紧密答案:C6. 下列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C.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 第四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答案:B二、填空题1. 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家分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分晋。
答案:韩、赵、魏2. 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发生在________年。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B.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政治制度C. 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区划制度D. 科举制是唐朝时期才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员的制度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为欧洲人所知的是哪一项?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3. 下面关于唐朝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之一B. 唐朝时期,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C.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D.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4-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是在________时期编订的。
22.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逐,由大臣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行政,史称“共和行政”。
23. 唐朝的________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4. 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被称为________。
25. 明朝时期,由________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27. 阐述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2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请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分析唐朝诗人白居易对江南地区的感受,并探讨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2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师夷长技以自强。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五、论述题(共20分)30.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情况,并分析这种交流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高二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D A A D D6-10. C B C A B11-15. D C A B C16-20. A D B C A二、填空题21. 战国22. 召公、周公23. 和亲24. 殿试25. 解缙三、简答题2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筑长城、建立郡县制等措施巩固统一。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制定《九章律》D. 修建长城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哪项不是科举制度的特点?A. 考试选拔B. 世袭制C. 公平竞争D. 考试内容多样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找建文帝C. 贸易往来D. 促进文化交流答案:A4. 清朝康熙帝在位时期,哪一项政策没有实施?A. 推行“摊丁入亩”B. 废除“海禁”C. 编纂《康熙字典》D. 推行“一条鞭法”答案:D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该条约中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不包括以下哪个城市?A. 广州B. 厦门C. 宁波D. 青岛答案:D6.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主要历史意义是什么?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建立了中华民国C. 废除了封建制度D. 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A7.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一战结束D. 辛亥革命答案:A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年?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10.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一时期?A. 1949年B. 1950年C. 1952年D. 1956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E. 丝绸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清朝末年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E. 《北京条约》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A. 陈独秀B. 李大钊C. 鲁迅D. 胡适E. 孙中山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
高二历史会考试题与解答

高二历史会考试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奠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 A. 列宁-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斯大林- 解答:B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以下哪个事件?- A. 德国入侵波兰- B. 日本进攻珍珠港- C. 苏联入侵芬兰- D. 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 解答:A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苏联- B. 中国- C. 古巴- D. 匈牙利- 解答:A二、简答题1. 解释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及其领导人。
- 解答: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一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
圣雄甘地是一位印度独立运动领袖,主张通过非暴力手段,如抵制英国商品和税收、民众示威等方式,来争取印度的独立和自由。
他的领导使得印度独立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世界范围内非暴力运动的榜样。
2. 解释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 解答:美国南北战争是因为南方奴隶制度和北方自由劳动制度的矛盾激化而爆发的。
南方主要经济依赖种植园奴隶劳动,而北方则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战争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终,北方胜利,奴隶制度废除,美国统一。
该战争对于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巩固了联邦制度和中央政府的权威,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三、论述题论述中国的长征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影响。
- 解答:中国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行动。
长征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使得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国际声援。
长征的成功不仅使得中国共产党得以幸存并重新组织力量,还使得中国革命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推动。
长征的胜利对于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重大意义。
以上是关于高二历史会考试题与解答的内容。
人教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

人教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
B.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
C. 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是中央政府的主要组织形式。
D. 明朝时期,设立东厂、西厂加强皇权。
答案:B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3.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A. “打倒军阀,除列强”B. “民主与科学”C.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D. “反帝反封建”答案:C4.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封建地主阶级。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 实事求是C. 群众路线D. 改革开放答案:D6. 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56年,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
B. 1958年,中国开始实施大跃进。
C.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 1992年,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7. 以下哪项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一国两制C. 四个现代化D. 科学发展观答案:A8. 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B.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 1943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胜利。
D.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中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C9.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修筑长城E.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强化了士族阶层C. 限制了皇权D. 阻碍了经济发展E. 以上都不是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展示国威C. 寻找海外资源D. 传播中国文化E. 以上都是4. 清朝时期,鸦片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加剧了社会矛盾B. 促进了西方文化的传入C. 导致了中国领土的割让D.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E. 以上都是5.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C. 促进了国家的现代化D. 未能实现国家统一E. 以上都是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 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D. 外国列强的侵略E. 以上都不是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建立抗日根据地B. 进行游击战争C. 组织群众抗日D. 与国民党合作E. 以上都是8.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解放农民B. 消除封建剥削C. 促进农业发展D. 巩固新政权E. 以上都是9.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遭受了哪些重大损失?A. 经济停滞B. 文化遗产被破坏C. 社会秩序混乱D. 人才流失E.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B. 对外开放C. 国有企业改革D. 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E.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他曾七次下西洋。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A. 土地私有制B. 等级制度C. 世袭制D. 科举制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所有以上选项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所有以上选项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D. 进行文化交流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建立了中华民国C. 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D.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______朝。
7.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______问题提出的。
8.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______年。
9.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和______。
10.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12. 简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4.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材料一:《辛亥革命宣言》节选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D。
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而非封建社会的特点。
2. 正确答案:D。
秦始皇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巩固统治,包括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
3. 正确答案:D。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文化的发展,也增强了中央集权。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科举制C. 推广儒家思想D. 建立太学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下设若干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导致官僚体系的腐败D. 减少了文官的数量答案:A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A. 寻求贸易伙伴B. 传播中国文化C. 宣扬国威D. 寻找新的领土答案:C解析: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展示明朝的强大,同时也有寻求贸易伙伴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治理做出了哪些贡献?A. 统一了全国B. 推行了科举制C. 进行了土地改革D. 建立了清朝的法律体系答案:A解析: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通过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等军事行动,成功统一了全国,加强了中央集权。
5.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推翻了封建制度B. 建立了民主制度C. 促进了民族觉醒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民主制度,促进了民族觉醒,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甲午战争D. 戊戌变法答案:A、C解析: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重要战争,它们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
2. 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 导致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加速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答案:A、B、D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历史10月测试卷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培养政治管理人才B、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D、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其中的"天理"主要是( )A、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B、社会发展规律C、天体运行法则D、"天人感应"学说3、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中带有进步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专制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的高涨B、宋明理学的兴盛C、西方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4、如下图是教师在《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上的部分板书内容。
据此推测,其中"政治思想"处的内容应是( )A、"循天下之公"B、"天地之化日新"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D、"天下为主,君为客"5、中国古代的地理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设置的传统。
这可以佐证( )A、古代科技的实用性B、传统地理学的政治性C、史地不分的综合性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6、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
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7、"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
"为实现此梦想,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D、民主与科学8、“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B、清末新政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9、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B、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0、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重温革命精神时说:“1949年,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这里所说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与“重要历史关头”是指( )A、文家市决策,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B、七届二中全会,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C、七届二中全会,中国革命重心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D、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1、观察下图,与该图片相关的内容有( )①在20世纪90年代召开②对社会主义本质首次进行了阐述③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④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12、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长期"左"倾冒进B、具有时代性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D、缺乏连续性二、材料题。
(共三题,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材料一: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主张“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反对在社会动荡时代的一切“僭越”。
而韩非子则强调“然则今有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唐月《试论儒家、法家、道家政治思想的斗争与融合》材料二:在君臣关系方面,儒家倡导的君臣关系是建立在礼仪忠信的基础上的,而法家则认为君臣之间关系的最佳状况是臣子尽力,君收其利。
而要做到这一步,君主不一定要有超众的才能,而要有相当的驭臣之术。
为防止君轻臣重的现象发生,还提出“尚法而不尚贤”。
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得其时顺其势,频频取胜。
商鞅变法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孔子为鲁大司寇行摄相事,企图实施礼治,但在“春秋无义战”的语境下却是逆时而治,最终无法推行,被人认为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传承》材料三:清末民初,墨学复兴思潮出现。
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墨学的“尚同”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有相同之处,可以说,在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及制度方面,圣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墨学的“非命”思想与儒家的“命定论”相反,能够鼓励民众奋发图强,对西方进化论的传播和挽救危难中的中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李银屏《清末民初墨学复兴思潮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儒家与法家的主张的不同之处。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儒、法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同命运及原因。
(13分)(3)据材料三,分析清末民初墨学复兴产生的社会影响。
(4分)14、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请回答:据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2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是那种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1926-1927两年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兵工农曾经大大地发动起来过的地方。
……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所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共产党和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中国共产党章程》材料三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根据材料一,指出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
(4分)(2)请列举毛泽东思想除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以外的理论内容。
(5分)(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6分)高二年级历史10月测试答题卡班别:姓名:分数:二、材料题,共3题,52分。
13、(1)(8分)(2)(13分)(3)(4分)14、(12分)15、(1)(4分)(2)(5分)(3)(6分)高二年级历史10月测试答案选择题12题,共48分。
1----6:DADCAC7---12:BDBCCB13、(1)不同之处:在思想上,孔子主张礼治而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变法、改革;在君臣关系方面,儒家倡导礼、义、忠、信,法家则认为君臣之间是权力与利害的较量。
(2)不同命运:法家受到重用,儒家陷入困境。
原因:法家提倡法治,符合当时各国君王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主张仁政、礼制,反对一切“僭越”,不能适应新兴的地主阶级加强君权的愿望。
(3)社会影响:有利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传播;激励民众开展救亡斗争。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克己复礼为仁”、“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可归纳出在思想上,孔子主张礼治而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变法、改革;根据材料“反对在社会动荡时代的一切'僭越'”、“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可归纳出在君臣关系方面,儒家倡导礼、义、忠、信,法家则认为君臣之间是权力与利害的较量。
(2)命运:根据材料“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得其时顺其势,频频取胜”、“孔子在'春秋无义战'的语境下却是逆时而治,最终无法推行”可归纳出法家受到重用,儒家陷入困境。
原因:关于二者的不同命运主要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是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有关。
14、略。
解析:中国近代化变革:①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
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5、(1)条件: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式红军(武装)的存在。
(2)建党理论;军队建设和战略战术;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等方面。
(3)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