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ppt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演示课件
机制:条件反射
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 理状态有关。 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 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 前反应增强。
(二)赛前状态的调整
不断变化训练环境,增加比赛经验,掌握身心调整方法, 提高心理素质,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强度和节奏。
9
2.“第二次呼吸”及产生的机理
概念:“极点”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 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 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 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 吸”。
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开始进入稳定状态。
原因 ①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 酸得到逐步清除; ②“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 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 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8
(三)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1.生理“极点”及产生原因
概念: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 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 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 缓不协调、心率剧增,甚至不想再继续运动等症状,这 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原因: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 ①运动开始时供氧不足(氧亏);②大量乳酸积累使 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 暂时遭到破坏。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现: 良好赛前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内脏器官 的惰性有所克服,呼吸循环系统预先得到提高,有利于 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发挥工作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 不良赛前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体温升高及心 率加快、血压升高、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如过度紧 张、出汗、尿频、喉咙发堵、四肢乏力、寝食不安、比 赛淡漠、厌训等。
《运动心理疲劳恢复》课件
目录CONTENTS •运动心理疲劳概述•运动心理疲劳的恢复方法•运动心理疲劳的预防措施•运动心理疲劳的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CHAPTER定义与特征定义特征长时间高强度运动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导致身体和心理能量的过度消耗。
缺乏休息和恢复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导致身体和心理疲劳的积累。
心理压力运动过程中的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加重心理疲劳。
缺乏动力和兴趣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兴趣,以及外部环境的激励和支持,容易引发心理疲劳。
产生的原因运动心理疲劳的负面影响降低运动表现增加受伤风险影响心理健康02CHAPTER充足的休息是消除心理疲劳的重要方式,通过休息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恢复。
睡眠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缓解心理疲劳至关重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休息休息与睡眠VS放松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通过逐渐收紧和放松身体各部分的肌肉,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深呼吸放松通过深呼吸练习来缓解紧张和焦虑,使身心得到放松。
心理调节积极心态选择合适的音乐音乐聆听音乐疗法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恢复性锻炼轻度运动社交活动03CHAPTER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目的,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过度疲劳。
适量运动选择多种运动方式,避免单一运动带来的疲劳感。
多样化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恢复。
休息与恢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充足饮水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信情绪调节心理适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分享与交流寻找乐趣1 2 3了解运动原理遵循科学训练原则重视休息与恢复建立科学的运动理念04CHAPTER案例一:某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恢复总结词详细描述案例二:某业余运动员的心理疲劳调整总结词详细描述案例三:某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应对总结词详细描述05CHAPTER总结运动心理疲劳恢复的方法包括休息、放松训练、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普通人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状态。
体育保健学运动性疲劳ppt课件
★第三节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劳逸结合:
1、放松运动(慢跑和呼吸体操或肌肉韧带拉伸) 2、睡眠
物理措施:
1、温水浴:水温40℃左右,时间10分钟左右 2、桑拿浴:运动结束,休息一段时间,补充足够的水 和营养物质后,温水与桑拿交替进行,每次停留5分钟 左右,反复4-5次。 3、按摩:30-60分钟全身按摩 4、吸氧与负离子吸入:吸氧促进乳酸氧化;负离子提 高人体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组织氧化,有利于消除疲 劳。
17
第三节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营养补充:
1、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补充糖;大强度运动后 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水和无机盐及维生 素。
2、短距离、动力性、高强度以及间歇性运动后, 补充肌酸。
3、运动中补充氨基酸,以延缓中枢性疲劳的产 生。
中草药:“四君子汤”、“补脾1号口服
液”“复方党参液”“益肾口服液”“复方 丹参”等
6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能量耗竭
在运动过程中体内的能源物质(如ATP、
CP、肌 糖原、肝糖原)大量消耗,而得不到
及时补充
代谢产物堆积
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如乳酸、氨等)
在体 内大量堆积而不能及时消除所致
自由基学说
大强度运动所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使细
胞膜和线粒体膜造成多方面损伤,影响肌纤
维的能量供应,导致疲劳。
• 3、运动后心率:运动后恢复时间
延长,则为疲劳。
14
客观检查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
• (二)血压
• 1、晨血压:安静时血压比平时升高20% 左右且持续维持两天以上不恢复,为疲 劳的表现。
• 2、运动状态下的血压:运动时脉压差增 加的程度比平时少,出现无力型反应, 表示已中度或重度疲劳。若出现“无休 止音”或梯形反应表明已过度疲劳。
运生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_PPT幻灯片
①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特点:
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
②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 ③静力性练习疲劳: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持续兴奋、肌肉
中血液供应减少、憋气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的练习易产生疲劳, 而习惯性、自动化程度高的、节奏化强的动作不易产生 疲劳。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工作效率持续一定时间后都会下降,这是机 体疲劳的表现。
疲劳是由人的基本生理特性所决定的,是生 理性的。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 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 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 的保护性机制。
第二 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三、促进人体恢复功能的措施
(一)活动性手段
1.转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也称积极性休息 2.整理活动
(二)营养性手段
1.能源物质的合理调配 2.能源物质的补充方法
(三)中医药手段
健脾益气、补肾壮阳或补益气血
(四)睡眠:7~9小时即可 (五)物理手段
按摩、理疗、 吸氧、 针灸、气功等
1.背肌力与握力: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 次日晨已恢复, 可判断正常肌肉疲劳。
2.呼吸肌耐力:可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测定时间 间隔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六)生理与生化指标
1.物质能量系统代谢指标 (1)血乳酸 :
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 (2)血尿素:
消除疲劳有新招
在日本东京的一家氧疗沙龙内,一名男子从含有30%的浓缩氧的 “太空舱”中起身。该沙龙为现代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人士提供氧 疗和香熏等服务,每分钟收费将近1美元。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45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审容ຫໍສະໝຸດ 膝之易安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运动性疲劳PPT课件
运动性疲劳对健康并无损害, 通过休息调整可以消除。体育 锻炼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疲劳, 才能获得超量恢复。超量恢复 的不断积累,体质才能逐渐增 强。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生理性疲劳 心理性疲劳
生理疲劳
是由于身体活动或肌肉工作而引起的疲 劳,又称身体疲劳或肌肉疲劳 主要表现为人体活动、工作能力的下降
突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疲劳时在能量物质和兴奋性不断 丧失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 使兴奋性突然崩溃,这可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 下降而产生破坏性的变化 特点:将疲劳看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把运动时细胞内能量物质的消耗、肌肉力量下 降、肌肉兴奋性和活动性改变等综合起来,当 这些因素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以保护机体免于 衰竭,以疲劳的形式表现出来
代谢产物堆积
主要是乳酸堆积,血乳酸 升高,导致脑细胞工作能 力下降,引起疲劳感 乳酸的三个作用(减少 ATP再合成、减慢糖及糖 原分解和酵解、H+置换 Ca2+ )
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 因 自由基有较强的活性,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适量的自由基对机体可产生积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产生和清除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当体内自由基生成过多即产生负面影响
运动性疲劳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主讲人:门 杰
内 容
运动性疲劳的概述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 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 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 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 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 生理现象
力竭
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可能维持运动 出现运动性疲劳以后继续保持原有的运 动,使疲劳加重会导致力竭(极度疲劳), 使运动性疲劳演变成一种病理现象,从 而危害健康
通用版 体育五年级下册 运动参与之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 课件 (共10张PPT)
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
思考:你采用什么方法来消除运动疲劳?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常用方法
1、放松(relax):如呼吸体操、拉伸练习等 2、睡眠(sleep) 3、温水浴(bath):水温40°左右,时间10min~15min 4、按摩(massage):15min~45min
受试者俯卧 1. 掌推法:双手同时自腰骶推向肩部,重复3遍。 2. 揉法:先用单侧手在腰背部做大面积的轻柔;
再两手交叉用双手小鱼际做较大面积的中等力度的按摩; 最后双手重叠用掌跟加压做重点部位的揉法(肘关节伸直)。
放学回到家后,给自己的家人做按摩,时间为15min左右。 按摩结束后,要求家长给老师写一个反馈的纸条。
三、下肢按摩
受试者仰卧 1. 掌推法:下肢伸直,自踝部到大腿根部,依次为上侧-内侧-外侧,每侧推3次。 2. 揉捏法(小腿和大腿肌肉处):膝关节屈曲,左手固定膝部,右手做小腿后侧肌肉
的揉捏,然后做大腿后侧肌肉的揉捏,每部位做3次。 3. 侧击法(大腿前侧肌肉):用侧击手法自下而上各做3次。
四部按摩
受试者取坐位 1. 指推法(颈椎两侧):用双手大拇指,自上而下的推至肩部,重复3次。 2. 拿法(颈椎):用双手的拇指与其他四指自上而下拿至肩部,重复3次。 3. 合掌叩(颈椎两侧):用双手合击自上而下叩至肩部,重复3次。
二、上肢按摩
受试者取坐位 1. 掌推法:上肢伸直,自腕部推至肩部,依次为上侧-内侧-外侧-下侧,每侧推3遍。 2. 揉捏法:自前臂向肩部方向做起,每部位做5遍。 3. 侧击法:自腕部到肩部用侧击手法各做3遍。
运动疲劳与恢复PPT资料(正式版)
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失调学说(运动中产生的酸性
代谢产物使机体体液PH值下降,PH 值下降到一定数值时,细胞内外的水 分,离子的浓度就会发生变化,人体就不能继续从事运动)
疲劳产生的原因
总之,人体运动时产生的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的 生理过程。它是以中枢的作用为主导,在中枢 和周围组织相互影响下发生的。它既与神经细 胞的变化有关,也有与周围组织的反射性和体 液性影响有关。
疲劳的消除方法
按摩: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 理疗:利用光疗、腊疗、电疗等作用于局部或整体,可促进血
液循环,加速疲劳的消除及机能恢复,同时具有治疗损伤的作用。
吸氧:高压氧可使血氧含量增加,血液二氧化碳浓度下降,PH
值上升,提高组织氧的储备量,对训练引起的极度疲劳、肌肉酸 痛、僵硬、酸碱平衡失调等有明 显疗效。特别对拳击、摔跤、柔 道等头部常受到撞击的运动员,有减轻头疼、头晕,改善睡眠的 效果。负氧离子也被用来消除疲劳。具有提高背肌肌力,改善心 肺 功能,提高血红蛋白浓度等作用。
运动量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青少年运动员的睡眠时间,应比成 年运动员长,必须保证每天有10小时睡眠。如果上、下午都安排训练,中午应 有适当时间午睡(1.5~2小时)
疲劳的消除方法
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失调学说(运动中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使机体体液PH值下降,PH 值下降到一定数值时,细胞内外的水分,离子的 浓度就会发生变化,人体就不能继续从事运动)
温水浴: 它既与神经细胞的变化有关,也有与周围组织的反射性和体液性影响有关。
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和身体成分的测训试练后进行温水淋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温水浴可促
运动疲劳的形成及恢复PPT.
(五)“突变理 论”
▪ 观点:运动过 程中三维空间 (能量消耗、 肌力下降和兴 奋性改变)关
系改变所致 。
肌肉疲劳控制链
▪ 代表人Edwards认为: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 程中,存在着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 其主要途径包括: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观点: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 渗透压改变。
▪ 依据:有人研究,当人体失水占体重5% 时,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30%。哈 佛大学疲劳研究所发现,高湿作业工人因 泌汗过多,达到不能劳动的严重疲劳时, 给予饮水仍不能缓解,但饮用含0.04%0.14%的氯化钠水溶液可使疲劳有所缓解。
运动疲劳的形成及恢复
教学要点:
一、运动性疲劳及疲劳的分类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三、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第二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 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二)疲劳的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全身性疲劳
局部疲劳 中枢性疲劳
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 外周性疲劳 混合性疲劳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 自从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人们对运动性疲劳产 生的机理提出多种假说,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 衰竭学说 (二) 堵塞学说 (三)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 保护性抑制学说 (五) 突变理论 (六)自由基理论 (七)离子代谢紊乱。 (八)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九)中医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
• (1)自然恢复。自然恢复比较强调的是睡眠和调整性洲练。 ①睡眠主要是指充足的和高质量的睡眠。运动员的睡眠首 先要从时间上有所保证.但是在大运动量训练的过程中, 由于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往往会造成很多人体生理功 能的失调,其中,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比较常见,因此造 成睡眠不好。所以,我们要通过组织手段,从时间上能保 证充足的睡眠。 • ②调整性训练是训练以后整理放松活动的核心,它的好处 是在人体肌肉的糖原合成酶活性最高的时候,让肌肉得到 最快的恢复。同时在运动刚结束后喝点含糖的电解质饮料。 然后做反向牵拉,有助于恢复。用力肌群的反向牵拉。主 要是对肩部、股四头肌、胸肌等肌群的反向牵拉。
• 3.积极性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进行积极性休息和进行充足的睡眠都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法。积 极性休息可以使肌肉及时得到放松,可避免由于局部循环障碍而影响代谢过 程。一般积极性休息应包括慢跑、深呼吸、体操、肌肉放松练习及静力牵 张练习等。 有实验表明:当受试者运动达到力竭后,即令其静坐或躺卧休息,其肌肉和 血液中过量乳酸的消除并恢复至静息时的水平大约需要2h。但如果在力竭 后的恢复其中,改而进行轻微的活动(如走步或慢跑),血液中乳酸的消 除则较完全静止休息要快。 图2表明,恢复期内进行较轻微活动(活动性恢复)特别是在开始的60min内 ,血液中乳酸清除的速率较大,由此可见恢复期内的轻微活动对消除疲劳 有良好的影响。
网球运动性疲劳的预防和恢复措施
• 网球运动中疲劳的预防: 科学训练,循序渐进、合理安排 运动强度 • 大部分网球教练员对训练的重视程度大于恢复,这是产生过 度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预防运动性疲劳一个很重要 的措施,是安排合理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避免突然强 化训练,训练强度及时度呈波浪式安排,把充分恢复作为训 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运动负荷与恢复的协调统一。根据 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合理地安排大小训练周期和负荷的变化 ,充分利用训练条件、器材和场地,安排轻松有趣的训练内 容,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 • 要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差异和不同的心理特点及身体状况,采 用区别对待的原则。教育运动员确立自我监督的意识,教练 员可采取检查训练日记的方法,及时发现其身体的反应方面 存在的问题。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1)神经疲劳的机理。运动训练,主要是通过肌肉收缩产生 力去完成,而支配肌肉收缩的信号,来自大脑的运动中枢 信号,通过神系统由大脑传递到肌肉,因此疲劳首先在大 略皮质的神经细胞中产生。当大脑皮质中能量物质消耗到 一定程度时.皮质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扩散,使动力定 型发生紊乱,因此就产生了神经疲劳。 (2)肌肉疲劳的机理。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生理上的另一 种疲劳则是肌肉疲劳。(接下页)
• (4)药物手段。这里仅介绍一下中药手段,大气运动量的 训练,从不同的角度破坏了人体正常生理平衡,就会出 现虚损,对滋补和益气的作用比较好,但应有针对性, 要因人而异。很多运动员都是阴阳两虚,但现在不少人 用的药,大多为补阳而忽略了滋阴。应该区别论治.要 全面考虑气血阴阳的平衡和调理。 • (5)心理手段。心理训练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东西,也是 一个比较专门的学科。心理恢复是解决心理上的忧虑和 紧张,因为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过程中是有压力的,一个 是体力上的压力,—个是精神上的压力。我们可以组织 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来进行放松,或音乐疗法。使中枢神 经系统的疲劳得到缓解,有镇静、镇痛、增强记忆力的 良好作用。
运动疲劳产生的部位
(1)中枢疲劳:在运动性疲劳的发展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起 着主导作用。中枢疲劳发生的部位起于大脑.止于脊髓运动神经 元。 疲劳的产生实质是中枢神经的一种维护性抑制,以防止机体发生 过度 的机能衰竭。 (2)神经肌肉接点疲劳(也叫运动中枢疲劳):运动中枢是神经 和肌肉之间连接并传递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的关键部位,也是 引起疲劳的重要部位。 (3)外周疲劳:外周性疲劳发生于神经肌肉接点至无骨骼肌收 缩蛋白。外周疲劳包括除神经系统和运动终板之外各器官在疲劳 时的变化。
• 物理学恢复方法 • (1)按摩是有效的恢复手段,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疲劳消 除及机能的恢复。负担量最大的部位,应是按摩的重点,肌 肉部位以揉捏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抖动、扣打等手法。 (2)入浴。其主要效果在于温度的刺激,而刺激的强度又取 决于水温和皮肤的温差。高温浴指水温在42°C~45°C, 微温浴指水温在36°C~39°C,冷水浴指水温15°C~ 20°C。由于高温浴和冷水浴对人体的交感神经有刺激作 用,所以会使血压升高,血糖和白血球增加,而微温浴却能起 镇静作用。也有研究表明高温浴对消除乳酸有一定的作用 。药物恢复措施:若各项恢复措施安排得当,一般不需要服 用药物。但另一方面,在超负荷训练原则下对人体的内环境 影响很大。在对疲劳的病因和机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研究 针对性较强的药物促进内环境的恢复,有利于运动员的健康 和保证正常训练水平。如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抗自由基或自 由基清除剂,改善睡眠或增加食欲的药物及其他在过度疲劳 已发生的情况下各种对症药物
网球运动中疲劳的恢复
• 1营养补充 • (1)基础营养素的补充。主要涉及到运动员每日所 需微量元素、维生素的补充,在训练中的补液(糖, 无机盐,水的补充),以及每日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 以补充训练中的消耗。 • (2)特殊营养素的补充。主要指针对测试指标中反 映增强免疫力,提高机能水平为目的的有针对性的 补充。膳食应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并尽量多吃新 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应掌握运动员相关监测 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训练状况 和教练员的要求,针对每一个队员的营养状况区别 对待。
• (2)积极恢复。积极恢复一般采用物理手段、药物
手段、营养手段和心理手段。根据运动员不同的 反应,采取一些相应的药物是完全必要,也是帮 助恢复的非常有效的措施。但在用药之前,应该 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就是要通过综合使用物理手 段、营养手段、心理手段去结合用药。效果比较 好。· • 3)物理手段。物理手段很多,这里侧重讲远红外 光治疗。但是,运动员长期大量地在这些特殊营 养食品的支撑下进行训练,由于生理负反馈,自 身的内分泌弭节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药物效果就 越来越差。
疲劳的定义
• 在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 对疲劳的概念达到了统一认识,即“机体生理 过程不能持续其机体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 预定的运动强度”。 这一疲劳定义特点是: ①不产生疲劳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与 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疲劳程度。 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最大吸氧 量、心率、血乳酸和输出功率问在某—特定水 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种指标的同时改变都 可用来判断疲劳。
网球运动性疲劳的综合表现
生理疲劳
• 网球运动是一种长时间、多次重复的大强度的运 动,对有机体的各关节、各部位要求极高,因此, 网球运动员生理疲劳极为常见。 • (1)网球选手运动支撑器官的疲劳,最突出的是 膝关节、踝关节以及小腿的胫、腓骨产生疲劳, 严重的会引起踝部腱鞘炎、髌骨劳损、疲劳性骨 膜炎等。 • (2)网球选手的发球是现今比赛中取肌、肩胛肌等的疲劳。
产生的原因是无氧洲练过程中,由于代谢产生乳酸和二氧化 碳堆积于肌肉组织内,以及血液中的酸性增大,降低了肌 纤维活性,特别是影响收缩成份的活性。致使肌纤维长时间 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肌肉发硬、弹性下降、收缩力降低, 出现酸痛感。 (3)心理疲劳的机理。心理疲劳的机理是复杂而综合的,运 动训练中(后).由于运动量过大、训练和比赛目标较高对 运动员造成心理压力,加上反复循环、枯燥无味的大运动 量或庸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运动员心理上产生 厌倦、烦恼、沮丧、压抑、忧虑情绪和自信心下降及心理 紧张等现象。
• 参考文献:
• (1)浅谈运动性疲劳及消除方法 刘延春 (河 南质量1二程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 (2)网球运动性疲劳的剖析与研究 季敦山 (江苏科技大学体育部 江苏 镇江 212003) • (3)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消除的分析 韦伟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心理疲劳
网球比赛往往需要1-2h左右,极易造成 选手机体和心理导航的过度疲劳或过度紧 张。当自觉有运动积极性下降,呼吸紊乱、 口干舌燥、心悸、恶心、全身乏力、头部 昏沉、动作迟钝、脚步沉重,甚至动作僵 硬、失调、肌肉痉挛或疼痛等症状,说明 已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 由于运动量不同,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产生的疲劳也有不同程度之分, 一般将疲劳分成三个层次:轻度、中度和重度疲劳。 • 一般观察法。网球运动后可以观察运动员机体反应,运动后运动员面 色苍白、眼神无光、反应迟钝、情绪低落,说明运动员的疲劳较重。 不同程度疲劳对比,见表1。
小结
•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多因素的过程.通过对运动性疲 劳产生的机制和恢复手段,得出以下看法: • ①短j很多产生疲劳物质都是在运动中才突现的。 • ②几个学说的意思都是说由于机体承受不了运动强度,而 中断反射链或直接激发抑制物质。 • ③恢复手段上看,基本上就是要使机体平静下来,增强新 陈代谢能力,增加体内能源物质的储备。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似火年华队 组长:郭晓晓 组员:刘苏嫚 李莹 陈丽 杨中密 文密
疲劳的分类
• 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 • 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 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 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改变表现为 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 烦躁与不安等。 • 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 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 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的 种类不同产生不同的症状。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 中,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 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疲劳产生的原因分析
• (1)训练方面的原因。训练负荷量过大、训练周 期安排不当节奏安排不合理、中间休息不充分 等原因都会引起过度疲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 对成绩提高要求过急致使机体的适应不能巩固, 是造成疲劳的又一因素。 • (2)生活方面的原因。运动员的业余时间没有安 排好,使身心得不到放松.或者夜间休息不充 分,受噪音、光线及他人影响,这些都容易使 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疲劳的感觉。 • (3)健康方面的原因。因生理功能紊乱而生病、 治疗使运动员的机能能力下降也易引起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