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人运动参与之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教案-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2篇PEP eighth 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lesson plan of t 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编订:JinTai College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2篇前言:体育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本教案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体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教学目标: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4.超量恢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
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优点: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2.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六、课后作业:2. 制定一个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坚持每天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3. 搜集有关体育与健康的资料,增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
5.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体育锻炼的实况和成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和益处。
七、教学步骤:1. 导言: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成功的体育锻炼案例,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4. 方法指导:教授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锻炼。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全册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注重健康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2. 健康的定义与标准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功能。
2. 教学难点:健康标准的理解,体育与健康关系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分析体育的功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的定义与功能,健康的定义与标准,分析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4. 总结:强调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观念,提高运动能力。
3. 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运动,避免运动损伤。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运动生理反应3. 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运动生理反应。
2. 教学难点: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科学运动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分析运动生理反应。
2.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运动,体验运动生理反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分析运动生理反应。
3. 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运动,观察和体验运动生理反应。
4. 总结:强调科学运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运动。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运动营养与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理解营养对运动表现和健康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善于休息增进健康》教学设计

3.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避免熬夜等。
4.学习心理调适方法,以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5.学会通过观察自身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来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学会适时调整。
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充足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必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难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3.多元化评价方式:我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通过书面作业和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给予评价,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善于休息增进健康》。我们了解了睡眠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掌握适当的休息方式以提高身体恢复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度运动、避免熬夜等。我们还学习了心理调适方法,以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后,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观察自身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来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学会适时调整。
-鼓励学生参与板书设计,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精神。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2.1 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介绍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包括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骼发育、改善生理机能等。
2.2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如充分热身、正确运动、避免运动过度等。
介绍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第三章:运动营养与健康3.1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讲解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作用,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需求。
3.2 合理膳食的制定介绍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供给,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体育4.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包括情绪调节、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4.2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第五章:体育竞赛与公平竞争5.1 体育竞赛的意义讲解体育竞赛对于学长的意义,包括培养竞技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
5.2 公平竞争的准则介绍公平竞争的基本准则,如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公正裁判等。
强调在体育竞赛中要保持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第六章:运动生理学基础6.1 人体运动系统介绍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并解释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
6.2 运动生理反应讲解运动时人体的心血管、呼吸、神经等系统的生理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如何支持运动能力。
第七章: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7.1 运动训练原则介绍超负荷、适应性、特定性、渐增性和恢复性等运动训练原则,并解释其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
7.2 运动训练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方法,如重量训练、有氧运动、间歇训练等,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
人教版初二体育与健康教案六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教版初⼆体育与健康教案六篇》,供⼤家参考! 第⼀课:⾃信⼼的培养 【活动⽬的】 ⒈通过让学⽣发现和叙述⾃⼰的优点,提⾼个⼈的⾃尊和信⼼。
⒉通过叙说别⼈的优点,欣赏同伴,以此增进对同伴的进⼀步了解和同伴之间的感情。
【活动形式】游戏、讨论、评论。
【重点难点】⒈重点:让学⽣了解⾃⾝的优点,树⽴⾃信⼼。
⒉难点:创设和谐的课堂⽓氛,给差⽣创造树⽴⾃信⼼的条件。
【活动准备】让学⽣找找各⾃的优点。
【活动过程】 ⼀、导⼊ ⒈游戏:《找优点》 同学们,在上课前,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找优点”。
⑴宣布游戏⽅法: 请单排位置上的同学向你的同桌讲述⾃⼰⾝上的优点,双排位置上的同学帮着数⼀数他讲了⼏条优点。
⼀分钟后,两⼈交换。
⑵宣布游戏规则: ①同桌在讲述优点时,请你仔细听,做到不插嘴。
②同桌在讲述优点时,请你认真数。
⼤家知道了吗?准备,开始……(学⽣互相叙述) ⒉全班交流: ⑴数⼀数,你讲了⼏条优点。
⑵教师⼩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在较短的时间⾥找出⾃⼰的优点时⼀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每个⼈的⾝上都有优点,只是有些优点你没有发现⽽已。
⒊揭⽰课题: 今天,⽼师就带领⼤家开展⼀项优点“轰炸”活动,⼀起来找找我们⾝上的优点。
(板书:优点“轰炸”“) ⼆、活动与训练(每组四⼈进⾏活动) 刚才没⼀位同学都讲述了⾃⼰的优点,但是还有很多优点还没有找到。
⽐如在品德⽅⾯、学习⽅⾯、待⼈接物⽅⾯、劳动⽅⾯等等。
接着就请你们的同伴来帮你们找⼀找。
让我们来做个优点“轰炸“的游戏。
⒈分组游戏、:优点“轰炸”。
⑴介绍游戏规则: ①⼩组成员发⾔要有秩序,不发⾔的成员要认真听别⼈的发⾔; ②在别⼈讲述你的优点时,只要听,不必表⽰感谢,也不可因为别⼈叙述不够准确⽽做出不应有的⾏为。
第一章第二节善于休息增进健康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

青少年上网的危害:1.长时间使用电脑上网,对生理及心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无节制地玩电子游戏,无法顾忌学业。
3.容易与现实社会脱节。
4.轻信他人,人生安全受到伤害。
老师总结:科学有节制的使用网络对学生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控制不好,受伤的只会是自己。学好了用好了网络会使人进步,但一味的沉迷与网络打游戏,聊天浪费大量的时间,间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只会害人害己。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1.一般来说:课间应用积极休息。多听听歌,参加体育锻炼,散步或是和同学聊聊天。
2.科学上网
布置作业:(1)利用下课时间,学会积极休息。收集更有趣更高效的休息方式,看谁收集得最多,下节课老师要查看。
(2)同样收集科学上网,同学们上网都在干什么?制作科学上网表,表中包含时间、内容、几次。
中学生使用互联网不当对生活和学习造成的影响。
教材
分析
睡眠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一般来说,睡眠占据了人类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本节课的教学从睡眠的作用入手,向学生介绍充足的睡眠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引导学生做到早睡早起,确保充足的睡眠,初步具备合理规划个人生活的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积极性休息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第二节 善于休息 增进健康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
教学
目标
1.说出睡眠的作用和初中生合理的睡眠时间。
2.举例说出不同的休息方式,学会积极休息。
认同沉迷网络的危害,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学习
内容
1.睡眠的作用。
2.学会积极休息。
3.互联网对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改变。
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体育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1. 体育的定义和作用
体育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体育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个 人来说,体育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 质,增强体力和耐力,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 。此外,体育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 自信心和毅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对于 社会来说,体育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加人们 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公平竞争的观念,传播文 化和价值观念。
2.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非常重要。首先,健康 是个人幸福和生活质量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都良好,才能享受生活 、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其次,健康对于社 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一个健康的人群能够更 好地工作和学习,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此 外,健康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降低社 会的负担。因此,健康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 标,也是社会应该关注和投入资源的重要领域 。
3.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 影响
3.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
提高心肺功能
增强肌肉力量
增强骨骼健康
3. 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
提高心肺功能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和提高,增 加人体的耐力和抵抗力。通过有氧运动,如慢 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心肺系统的供氧能力和排除二氧化碳的能 力,从而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长期坚持 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肺功能更为健康,减少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2.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 性
2.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健康的定义
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的维护方法
2. 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状 态。人们通常认为健康是没有疾病、疼痛或残 疾的状态,但实际上,健康是一个更广泛的概 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身 体健康是指身体各系统正常运转,没有疾病或 疼痛。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心理状态良好,拥 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社交健康是指人际关系 良好,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课件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

一般来说,课间应采用积极性休息。例如,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到室外场 地游戏、散步、闲谈或远眺等。午休时间一般应以静歇性休息为主,以消除上 午的学习疲劳,为提高下午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人体心率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就叫作最大心率。最大心 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经常锻炼、心肺功能强的人最大心率较高。 最大心率的推算公式为:
最大心率=220-年龄
根据公式推算,年龄15岁的初三学生最大心率约为205次/分。
(二)测定心率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时常用测量脉搏次数来代替直接测定心率。测量方法是以食指、
在日常健身锻炼时,可采用65%~80%的强度进行锻炼,根据公式计算,初 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靶心率为133~164次/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体能较弱者 可保持心率在低限进行锻炼,而体能较强者应保持心率在高限进行锻炼。
2.用晨脉判断运动疲劳的消除情况 对于健康人来说,每日晨起时的安静心率是恒定不变的,
进生长、维持神经系统功能、消除疲劳及恢复体力的重要方式。对于初中生来说,睡眠不足将会影维持神经系统功 能响生长发育和记忆,不利于健康成长和提高学习成绩。
1.促进记忆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大脑细胞能量的恢复和贮存,促进大脑皮层内蛋白质合成,巩固记忆,使人精力充沛、思维
迅速、反应敏捷;而睡眠不足则会导致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现象。研究发现,如果每晚减少40% 的睡眠时间(只睡5.5小时),连续5晚,受试者的智力测验成绩较实验前降低15%,工作效率也大幅降低。
初中人教版全部体育理论课教案

初中人教版全部体育理论课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1.2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关系。
体育锻炼的好处和重要性。
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讲解与示范: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和重要性,示范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总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教学内容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变化。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讲解与示范: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示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具体影响,分享自己的运动经历。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反思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第三章:运动技能与训练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方法,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培养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方法,包括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
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包括球类、田径、体操等。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方法。
讲解与示范:讲解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示范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分享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经验。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方法,反思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最新 人教版九年级 体育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体育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健康与休闲课时一:体育锻炼与健康本节课旨在介绍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运动项目。
教学目标:- 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 研究并熟悉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 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2. 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介绍;3. 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学PPT;- 运动装备和器材。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和健康的兴趣。
研究新知(30分钟)- 介绍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好处,包括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增强心肺功能等;- 通过展示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介绍其规则和技巧;-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拓展运用(20分钟)-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研究和展示;-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介绍其规则和特点。
总结归纳(10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好处和健康生活的意义。
课堂作业- 运动日记: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体育锻炼情况并总结感受。
课时二:体育比赛与交流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通过体育比赛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内容:1. 体育比赛与竞技精神;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 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准备:- 教学PPT;- 体育比赛器材。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 回顾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复体育锻炼的好处和不同的运动项目。
研究新知(30分钟)- 介绍体育比赛和竞技精神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团队合作在体育比赛中的作用;- 分享一些成功的团队合作案例。
拓展运用(20分钟)-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参与一项团队体育比赛;- 学生在比赛中发扬竞技精神,展示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归纳(10分钟)- 学生回顾比赛过程,并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交流合作的体验。
九年级《体育与与健康》教案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心理素质。
第二章:课程内容2.1 体育基础知识(1)运动生理学基本原理(2)运动营养与饮食(3)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4)运动与环境2.2 运动技能(1)田径:短跑、长跑、跳高、跳远、投掷等(2)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3)体操:技巧、器械、蹦床等(4)水上:游泳、跳水、划船等2.3 健身方法与锻炼计划(1)有氧运动:慢跑、健身操、瑜伽等(2)无氧运动:举重、俯卧撑、引体向上等(3)拉伸运动:柔韧性、平衡性训练(4)制定个人锻炼计划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以便学生模仿。
(2)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提高实践能力。
(3)游戏法: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团队精神。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体育与健康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3.2 教学手段(1)讲解:清晰、简洁地讲解动作要领和体育知识。
(2)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运动动作。
(3)录像:播放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或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模拟: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锻炼。
第四章:课程评价4.1 评价方法(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4.2 评价内容(1)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
(2)锻炼习惯与参与程度。
(3)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4)团队合作与心理素质。
第五章:课程实施与保障5.1 课程实施(1)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满足个体差异。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定期举行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第一、二章

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一节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用自我检测,增加运动潜质,达到科学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学会利用心率检测运动负荷。
教学难点:学会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超负荷工作,超负荷运动,你们知道什么是负荷呢?什么又是超负荷呢?我们经常锻炼身体,那怎么安排才能更合理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本学期的第一课,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
(二)新授1.教师进行讲解,讲解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负荷量的概念。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小组4人进行讨论,讨论时间5分钟。
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并且进行讲解。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第一,量力而行,第二,合理搭配运动强度,第三,采用适宜的练习密度,第四,要处理好锻炼和恢复的关系。
简单讲解超量恢复的概念。
3.讲解心率的概念以及最大心率。
220-年龄=人最大心率。
讲授测定心率的方法。
讲解桡动脉、颈动脉、颞动脉等方法。
以及简单的计算方式。
引导学生自己测量当下心跳次数。
4.讲解运用心率检测运动负荷。
对于初中生而言,通常运动强度在65%-80%,引导同学认识到靶心率的概念。
靶心率=最大心率x强度百分比,以及简单讲解晨脉来如何判断运动疲劳。
(三)巩固时间规划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考设计出总计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的规划表,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运动负荷。
(四)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生活中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教学反思:第二节善于休息增进健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简单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用自我检测,增加运动潜质,达到科学锻炼身体的目的。
第一单元 体育健康与理论 善于休息 增进健康 教案-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善于休息增进健康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号召学生做新时代下青年。
从睡眠时间入手,采用调查法了解学生睡眠时间,通过微视频,感受睡眠不足的危害,更好的理解睡眠作用,知道初中生合理睡眠时间。
通过问答了解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及上网时间和用途。
通过微视频了解网络的利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以达到合理利用时间,善于休息促进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身体健康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知道睡眠的作用,现阶段合理的睡眠时间,懂得积极性的休息,在生活和学习合理利用网络,防止沉迷于网络。
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品质开始向逐步稳定和初步成熟方向发展。
思想活跃,思考问题广泛,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思想不稳定,思想方法仍简单,片面,爱走极端的思想特点。
有的学生面临着中考,心理负担重,压力大。
有的学生学习不理想而沉迷于网络。
三、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睡眠的作用及初中生合理的睡眠时间。
2、通过学习,知道不同的休息方式,学会积极休息。
3、认同沉迷网络的危害,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积极性休息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和长时间使用网络的潜在危害。
六、教学方法“教法”采用讲解,举例,视频。
“学法”采用分组讨论、总结等方法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内容:1、了解并统计学生的睡眠时间。
2、不充足睡眠的危害。
3、睡眠的作用。
4、初中生合理睡眠的时间。
师生活动:教师:激趣导学:同学们,谈到休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那么你们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少呢?学生:1、总结自己的睡眠时间,评价这样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2、结合自身,分析睡眠不足的危害。
3、观看微视频,了解睡眠的作用和初中生合理的睡眠时间。
4、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章体育参与《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教案

《体育运动乐趣与成功》拓展资料
运动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以好玩心态运动,运动结束後较不会吃太多食物。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若以好玩、找乐子心态运动,运动後较不会大吃特吃。
但如果将运动视为一种锻链过程,觉得自己运动得很努力、很尽力,这样运动後就会吃比较多甜点、零食,以犒赏自己。
美国康乃尔大学食品与品牌实验室进行两项实验发现,运动心态会决定运动後饮食量。
研究中,参与研究成年人分成两组,两组都必需绕一个小湖走一圈,走路距离为两公里。
其中有些人被告知这是一项运动锻练过程,另外一些人则被告知可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走路运动。
在第一项研究中,有五十六名成年人完成要求,然後食用午餐,结果发现,把运动视为锻链过程的人午餐多吃百分之三十五的巧克力布丁当做甜点,那些认为自己只是在欣赏风景的人则没有多吃甜点。
在第二项研究中,共有四十六名成年人参与研究计画,研究人员在他们步行後给予午後点心。
结果也发现,认为自己在努力运动的人会不由自主多摄取两百零六卡巧克力。
与认为自己在欣赏风景的人相比,热量摄取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四。
研究人员指出,研究发现,将步行当作运动的人步行过程较不快乐,且较容易感觉疲累。
这可以说明为什麽参与运动计画者体重反而较容易上升。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人体与运动》教案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人体与运动》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人体与运动》教案内容,欢迎大家浏览阅读。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人体与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通过典型事例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教学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教具:人体骨骼、肌肉模型及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既然提到运动,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一下人体的运动系统。
通过提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引入本课。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和提问与小组讨论]二、授课:[总结学生的讨论,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1)、认识骨骼和关节 [投影出示全身骨骼图片]提问学生人体骨骼由多少块构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人体骨骼、肌肉模型简单介绍人体的骨骼。
介绍关节:球窝关节(肩关节)滑车关节(肘关节) 平面关节(脊椎)自己动手并讨论:我们身上哪些是球窝关节、哪些是滑车关节、哪些是微动关节。
(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图片和肌肉类型图片]肌肉分成三大类: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平滑肌(食道,胃壁)心肌(心脏)具有律动性重点讲解骨骼肌:人体是很很复杂的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也要很多肌肉协调配合完成。
因此在运动生理学中我们又将肌肉分成这样几类:原动肌(使骨骼产生运动的一块或一组肌肉)对抗肌(在同一动作中与原动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固定肌(了解) 中和肌(了解)用屈肘动作来具体讲解原动肌与对抗肌。
当我们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
他们正好是一对作用相反的肌肉组。
所以,这时我们就将肱二头肌称为本动作的原动肌,而肱三头肌就称为对抗肌。
(3)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上臂结构解剖运动图]自己动手并讨论: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4)小结:A我们说心肌有律动性,假设心肌每分钟跳60次,我们算一下它一小时、一天、一年分别能跳动多少次?并说说它的重要性!B踢足球时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人体与运动》教案二一、设计理念:本课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人体能够运动,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相应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体育教案-全集【范本模板】

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一节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一、学情分析: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主要包括脉搏、心率、心脏恢复率等概念、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内容.二、教学内容分析:所谓运动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
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三、教学目标: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检测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内容较多,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建议教学中可在以教师重点讲解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把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实践课的教学相结合,如在进行实践课耐久跑的教学前,可事先要求学生对有关适宜运动心率的计算、判断方法、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方法等具体知识点进行预习,而在耐久跑的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测出跑后即刻的脉率指标,并与“适宜运动脉率"的公式计算出的自己的适宜运动脉率相对比,进而评价和调整自己练习时运动负荷。
在持续的耐久跑练习结束后,再让学生测出自己运动结束后1分钟内的脉率,并计算自己的心脏恢复率水平。
最后对怎样判断引导负荷大小内容的教学,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建议教师结合活动园地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完成。
四、教学难点分析: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检测运动负荷的方法,学会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在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太小,还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则容易引起运动性疲劳,影响健康。
那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呢?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运动负荷。
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教案

《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教案
(环节二) 问题提出(二):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到底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对集体备课的完善补充:
2、探究:你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是什么?你能自觉积极地坚持体育锻炼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你将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学生活动(二): 1、各小组分组分题讨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由小组长带领各组成员总结和归纳以上问题内容。
2、各小组展示、归纳各小组成果,并与其他组分享其成果。
3、各小组交换交换劳动成果,并能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各组的意见,和其它组分享、交流。
4、教师巡回指导、听取各组意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并做最后的归纳、总结和补充。
三、反馈小结
(环节三) 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其中在学生展示结果时,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尤其要重点强调体育锻炼有哪些益处。
强调中学生应能自觉积极地坚持体育锻炼和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与他人协作、互相帮
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很好地体会到体育锻炼的益处和锻炼价值,并能将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并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 意识和习惯。
师
生 成
果
当堂检测:(课前、课后)
课
后
反
思
1、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布置作业:
1、参加一次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验。
自测、他测达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目的
之所以选择运动参与之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是因为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后会出现运动疲劳,运动疲劳是每位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课余运动中都会出现的现象,但是很多同学对这种现象的出现表现出畏惧,并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运动疲劳现象的产生,适时进行疲劳消除才能使运动能力得以提升。
另外,本内容也是为了丰富雨雪天气及最近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而必须进行的室内体育课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她们的年龄为13岁左右,刚步入初中。
一方面,他们已掌握的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较少,并且对体育保健的内容比较喜爱。
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纪律性,可以很好的开展小组合作与自我评价。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制定体育课教学目标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按照水平来制定,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二是按照学生的发展观来制定,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
本课采用第二种方式,具体教学目标详见教案。
四、重难点
重点:四类按摩手法动作准确。
难点:全身性按摩的手法准确,并且力度适中。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1、示范法;2、提问法;3、图示法;4、直观教学法;5、纠正错误法
学法:1、观察法;2、模仿练习法;3、小组合作法;4、自我评价法
六、教学过程
七、教案
场 地 布 置
板 书 设 计
教具 体操垫6个;橡皮人1个
图注: 代表学生; 代表课桌。
讲台
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
一、常用消除方法 二、复习四类按摩手法 三、学习全身性按摩 1、颈部 2、上肢 3、下肢 4、腰背部 四、评价总结 五、课后作业
全身性按摩的方向示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