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

合集下载

14-运动性疲劳

14-运动性疲劳

肌肉疲劳时,肌电图可 表现出积分肌电幅值和 均方根振幅增大,平均 功率频率和中位频率降 低以及电机械延迟延长 等现象。
心电图
常表现为S-T段下移, T波下降或倒置,出 现肌电干扰等现象。
脑电图
• 脑电图 (EEG)是通过头部表面 电极引导出脑部电位变化描记的 曲线图。
机体处于剧烈运动后 的疲劳状态时,脑电 图慢波明显增多
第十四章 运动性疲劳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运动性疲劳(exercise-induced fatigue)是指由于运 动过度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是人体运动到 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是 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 的变化过程
一、疲劳的概念
关于疲劳的研究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多 次讨论于1982 年美国波士顿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 化学会议将运动性疲劳正式定义:
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如举重、投掷等),接头前膜释放 乙酰胆碱减少,可造成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障碍,肌细 胞膜因去极化过程减弱或不能去极化,导致骨骼肌不能兴 奋和收缩,引起运动能力下降,产生运动性疲劳。
2.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 胞进行物质 交换、细胞 识别以及信 息传递的结 构。因此, 完整的细胞 膜对于实现 其机能活动 至关重要。
-
Ca2+下降
Ca2+下降
K+下降,Na+上升
离子紊乱
第四节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一)骨骼肌力量测试
肌肉力量下降是肌肉疲劳的显著特征,也是判断 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如果运动 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且不能及时恢复,可视为 肌肉疲劳。
握力和背肌力的测试
其一,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求出数值差。如果次日 晨已经恢复,表明为正常肌肉疲劳;

运动性疲劳(社区指导培训)

运动性疲劳(社区指导培训)

24
47
2. 闪光频度融合





方法: (1)实验者调节光源的闪光频率至合适 的频率; (2)受试者坐在仪器前,看从测定器显 现的光源; (3)以不出现闪光作为标志时,旋转调 节闪光频率的旋钮,由高到低,当受试 者可以辨别闪光时,记录该闪光频率, 重复做三次; (4)以出现闪光作为标志时,由高到低 转旋钮,当受试者可以辨别闪光信号时, 记录闪光频率,做三次; 闪光频度融合器 (5)求出6次的平均值。
CP含量下降明显,在疲劳时,肌肉CP含量仅相当于 运动前的20%。运动强度越大,CP下降越明显,运动 性疲劳产生越快。
(一)能量耗竭学说


2. 血糖含量下降
血糖含量下降是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主 要原因之一。 血糖含量下降,脑细胞的能量供应影响,造成大脑 皮层工作能力下降,身体疲劳。 症状:头晕、多汗、眼发黑等。
心率遥测仪

(3)运动后恢复心率:身体疲劳程度较深时, 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可使运动后心率恢复时 间延长。可以以此作为诊断疲劳程度的指标。
2、血压体位反射
3、心电图
(三)感觉与神经系统疲劳诊断


1、皮肤空间阈 能分辨皮肤上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同时刺激皮肤 上的两个点,当两点的距离小于一定程度时,会被 感觉成一个点。能辨别的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 辨别能力越精确。 较安静时大1.5倍以上为轻度疲劳,2.0倍以上为重 度疲劳。

温水浴、桑拿浴、热水淋浴、蒸汽浴等。


3、按摩 主要目的是促进身体和肌肉进入放松状态,改善 循环和扩张血管,消除代谢产物,止痛和镇定作 用。 第一次按摩应在比赛或训练之后20分钟进行,如 果配合桑拿浴和水浴,效果会更好。第二次按摩 最好是在比赛或训练后的两小时进行。睡觉前也 可进行按摩。

体育保健学运动性疲劳

体育保健学运动性疲劳

• (二)唾液PH值
• 长时间运动,乳酸生成增多,血液PH值 下降,则唾液PH值也下降。
• (三)尿蛋白:
• 运动后尿蛋白排出量增多,是中度或重度疲 劳的表示。1-2天后,尿蛋白不减少反而增
加是过度疲劳,需降低运动强度。
整理ppt
16
★第三节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劳逸结合:
1、放松运动(慢跑和呼吸体操或肌肉韧带拉伸) 2、睡眠
• 2、运动状态下的血压:运动时脉压差增 加的程度比平时少,出现无力型反应, 表示已中度或重度疲劳。若出现“无休 止音”或梯形反应表明已过度疲劳。
整理ppt
15
其他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方法
• (一)皮肤空间阈:

在受试者双眼看不见的体表部位,运动
前后各测一次,阈值大于1.5倍以上为轻度疲
劳,2.0以上为重度疲劳。
➢运动性疲劳按运动方式可分为:
快速疲劳: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 耐力疲劳:运动强度不大,运动时间过长引起
整理ppt
5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 (一)能量耗竭
• (二)代谢产物堆积 • (三)自由基学说 • (四)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 (五)疲劳链学说 • (六)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 (七)保护性抑制学说 • (八)突变理论
整理ppt
8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
• 中枢神经递质失衡

一些具有神经递质作用的氨基酸(如γ-氨
基丁 酸、5-羟色酸)含量的变化而对大脑皮层
起保护 性抑制造成的
• 保护性抑制学说
➢ 大脑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当消 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 突变理论
➢ 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和兴

运动疲劳的概念

运动疲劳的概念

运动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疲劳状态,这种疲劳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或者反复的重复运动引起的。

运动性疲劳是肌肉耗竭和神经系统疲劳的综合表现,不仅会影响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还会影响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肌肉疲劳。

运动时,肌肉收缩需要能量,同时也会产生乳酸和其他废物。

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中,肌肉无法充分利用氧气来提供能量,因此会产生大量乳酸和废物。

这些废物会导致肌肉疲劳,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

长时间的运动也会消耗肌肉中的能量储备,使肌肉力量不断减弱,最终导致肌肉耗竭。

神经系统疲劳是运动性疲劳的另一重要原因。

神经系统负责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神经递质的消耗和神经元的疲劳。

当神经递质不足时,神经系统的传导效率降低,肌肉反应速度减慢,协调性下降。

运动性疲劳也与体温升高和脱水有关。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体温升高。

当体温过高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但同时也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运动性疲劳是由肌肉疲劳、神经系统疲劳、体温升高和脱水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运动过程中,适当的休息和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能有效延缓疲劳的发生,提高运动表现。

14-运动性疲劳概述

14-运动性疲劳概述

(二)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 快速疲劳是指短时间、 剧烈运动引起的身体 机能下降现象 耐力疲劳是指小强度、 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身 体机能下降,
如短跑、投掷、 跳跃等项目运动 所产生的疲劳;
如马拉松、越野 等项目运动引起 的疲劳。
易消除
(三)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
转 化
整体疲劳是指由全身运 动引起全身各器官机能 下降而产生的疲劳, 局部疲劳是指以身体某 一局部进行运动导致局 部器官机能下降而引起 的疲劳,
第十四章 运动性疲劳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运动性疲劳(exercise-induced fatigue)是指由于运 动过度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是人体运动到 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是 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 的变化过程
一、疲劳的概念
关于疲劳的研究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经多 次讨论于1982 年美国波士顿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 化学会议将运动性疲劳正式定义:
(二)呼吸肌耐力测试
通过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来评定。实验过程中,要求 相邻两次测试之间间歇30秒,疲劳时,肺活量依次下 降。
二、测定神经系统和感觉机能判断疲劳 (一)两点辨别阈
皮肤感觉能分辨出的最小距离叫皮肤两点辨别阈。
在训练结束后或大负荷训练后恢复期测定,与正常值进行比较
(二)闪光融合频率
闪光融合频率(flicker fusion frequency, FFF)是指刚能 够引起闪光融合感觉刺激的最小频率,也称为闪光融合临界频 率或闪烁临界频率。
第二节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一、衰竭学说 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
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
表明运动性 疲劳与体内 能源物质的 储量有关。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五章运动性疲劳概述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五章运动性疲劳概述
方式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06 运动性疲劳与运动训练的 关系
运动训练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1 2
运动强度
高强度的运动训练更容易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运动时间
长时间持续的运动训练也会增加运动性疲劳的程 度。
3
运动类型
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不同, 例如力量训练更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而耐力训练 则更容易导致心肺疲劳。
03 运动性疲劳的心理表现
反应迟钝
运动性疲劳会降低神经系统的反 应速度,使运动员的反应变得迟
钝。
疲劳时,运动员对于刺激的反应 时间延长,动作协调性下降。
反应迟钝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 的表现,尤其是在需要快速反应
的项目中。
注意力不集中
运动性疲劳会导致大 脑皮层兴奋性降低, 使运动员的注意力难 以集中。
肌肉疲劳
01
02
03
肌肉力量下降
运动过程中,肌肉力量逐 渐减弱,无法维持原有的 运动强度。
肌肉收缩速度减慢
疲劳时,肌肉收缩速度明 显减慢,影响运动表现。
肌肉酸痛和僵硬
长时间运动后,肌肉可能 出现酸痛和僵硬现象,是 肌肉疲劳的典型表现。
神经疲劳
反应迟钝
神经系统疲劳会降低身体 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使人 变得迟钝。
延缓疲劳的发生。
训练安排与恢复
02
合理的训练安排和充分的恢复措施是减少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手
段。
个体差异
03
不同个体对运动训练和运动性疲劳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根据
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与预防
休息与睡眠

第三节运动性疲劳

第三节运动性疲劳
C.兴奋性下降 D.应激性
4.运动生理学中,将脑至脊髓所产生的疲劳统称为 ( B),运动神经以下所产生的疲劳统称为( )。
A A 外周疲劳 B 中枢疲劳
C 局部疲劳 D 全身疲劳
5.目前认为疲劳时,心电图S-T段( B),T波可能 ( )。C A 上移 B 下移 C 倒置 D
6.疲劳时肌电振幅上升或下降,肌电图功率谱( ), 低频B成分( )。 C A 右移 B 左移 C 增加 D 减少
3.脑电图
• 判断方法: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 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五)主观感觉判断疲劳
• 测试方法:锻炼者 在运动过程中根据 RPE表指出自我感 觉的等级,以此来 判断疲劳程度。如 果用RPE的等级数 值乘以l0,相应的 得数就是完成这种 负荷的心率。
(六)测定运动中心率评定疲劳
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象
CP贮备下降程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二)“堵塞学说”
• 观点: 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
• 依据:疲劳时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 由于乳酸堆积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pH值 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 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 性,从而抑制糖酵解,使ATP合成速率减 慢。另外,pH值下降还使肌浆中Ca++的浓 度下降,从而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 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减弱。
• 此外,血糖下降、缺氧、pH值下降、盐丢失和 渗透压升高等,也会促使皮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 降,从而促进疲劳(保护性抑制)的发生和发展。
(五)“突变理论”
• 观点:运动过 程中三维空间 (能量消耗、 肌力下降和兴 奋性改变)关 系改变所致 。
肌肉疲劳控制链
• 代表人Edwards认为: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其主要途 径包括:

Byebye,运动性疲劳

Byebye,运动性疲劳

Byebye,运动性疲劳当我们谈论运动,我们往往会想到挥洒汗水的身影,以及那种疲劳后的愉悦感。

也有很多人面对着运动性疲劳,无法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运动性疲劳,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由过度的锻炼、疲劳、身体负荷过重等原因导致的一种身体反应。

在运动时,我们的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废物和蓄积物,这些废物和蓄积物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导致身体疲劳,使我们感到疲惫不堪。

面对运动性疲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或避免。

要合理安排运动计划。

过度的锻炼会增加身体负荷,导致运动性疲劳。

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运动计划,包括锻炼时间、强度、频率等,避免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

要重视休息和恢复。

在运动之后,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非常重要。

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和蓄积物,促进身体的修复和生长。

适当的按摩、瑜伽、深呼吸等方法也可以帮助身体恢复,缓解运动性疲劳。

要注意饮食和水分。

合理的饮食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增加体力和抵抗力,减少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适量的补充水分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废物,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减少疲劳的发生。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情愉快和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运动性疲劳。

适当的放松和娱乐也可以缓解疲劳,增加身体的能量和活力。

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可以试试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尽量避免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运动性疲劳是可以预防和缓解的。

通过合理安排运动计划、重视休息和恢复、注意饮食和水分、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运动性疲劳的发生,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运动性疲劳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名词解释运动性疲劳指的是长时间或高强度体力运动后,由于身体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消耗,产生的一种身体和心理状态。

在体力消耗过程中,人体的神经、肌肉、心血管以及代谢系统均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各种生理和心理变化,使人感到疲劳。

运动性疲劳的主要特征包括体力衰竭、肌肉疼痛、运动能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心理疲劳等。

体力衰竭是指长时间或高强度体力运动后,身体无法继续进行运动,出现身体力量和耐力的显著降低。

肌肉疼痛是由于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破坏,导致肌肉组织发炎和损伤。

运动能力下降是指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人体的运动表现能力明显下降,无法维持高强度运动状态。

心肺功能下降是指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受损,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心理疲劳是指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疲劳状态,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症状。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人体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的自我保护机制。

它提醒人们适当休息,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防止身体过度疲劳和损伤。

然而,若过度运动或长期持续高强度运动,运动性疲劳可能会导致过度训练综合征。

这是一种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会给运动员的健康和表现带来长期不利影响。

为了减轻运动性疲劳并提高身体恢复和适应能力,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包括适当休息和恢复时间、增加睡眠时间、进行按摩和拉伸运动、补充营养和水分等。

此外,身体的耐力和适应能力也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来提高。

综上所述,运动性疲劳是长时间或高强度体力运动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结果。

它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提醒我们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对于运动员来说,正确理解和应对运动性疲劳,能够更好地提高体力水平和运动表现。

第五章 运动性疲劳

第五章 运动性疲劳

三、分类 发生部位: 发生部位: 中枢疲劳 躯体疲劳 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 快速疲劳 耐力疲劳 整体局部: 整体局部:整体疲劳 代谢产物堆积、 代谢产物堆积、 自由基学说 内环境稳定状态失调 保护性抑制学说 突变理论 等
五、判断方法166页 判断方法166页 主观感觉: 主观感觉:判断标准和等级表 客观检查: 客观检查:
表现: 二、表现:
1、肌肉疲劳: 肌肉疲劳: 肌肉疲劳时,肌力下降, 肌肉疲劳时,肌力下降,肌肉收缩速度和放 松速度减慢,放松时间延长可达12 12倍 松速度减慢,放松时间延长可达12倍,严重影响 肌肉快速、协调动作。 肌肉快速、协调动作。 2、神经疲劳: 神经疲劳: 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如反应迟钝、 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如反应迟钝、判断 错误,注意力不集中等。 错误,注意力不集中等。 内脏疲劳: 3、内脏疲劳: 表现为呼吸和心脏的疲劳, 表现为呼吸和心脏的疲劳,呼吸肌疲劳使呼吸 变浅变快,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变浅变快,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心脏疲劳是心电 图发生改变。 图发生改变
第五章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书中162页 第七章) (书中162页 第七章)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页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162页 概念 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 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 ( 运动 ) 能力 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后, 暂时性降低 , 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后 , 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生理现象。 通过疲劳—恢复 再疲劳 再恢复。。。。 通过疲劳 恢复----再疲劳 再恢复。。。。 恢复 再疲劳----再恢复 良性过程提高运动成绩
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肌电图 血尿素、 血尿素、尿蛋白 心率、血压、 心率、血压、心电图 皮肤两点辨别阈、闪光频率融合唾液PH值 皮肤两点辨别阈、闪光频率融合唾液PH值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运动
恢复 CP 糖元 蛋白质
正常水平
图2
超量恢复的异时性原理
图3-1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太长,在超量恢复后进行下 一次训练,人体机能水平得 不到提高;
图3-2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太短,未完全恢复阶段就进 行下一次训练,人体机能水 平不断下降;
图3-3表示两次训练的间歇 时间适宜,在超量恢复阶段 进行下一次训练,人体机能 水平不断提高。
第六章 运动性疲劳及恢复 过程的生化特点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概述
一 、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机体机能水平下 降和/或运动能力降低,从而难以维持一定的运 动强度,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后又可以恢复的现象。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一)运动性外周疲劳
运动性外周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下 降,不能维持预定收缩强度的现象。
消耗与恢复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图1)
运动
超量恢复
逐渐消失
恢复 A B C D
正常水平
图1 消耗与恢复过程规律示意图
第Ⅰ阶段,运动时物质的消耗过程占优势,恢复过程 虽然存在,但消耗大于恢复,故能源物质减少,各器官 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第Ⅱ阶段,运动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占明显优 势.这时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逐渐恢 复到原来水平; 第Ⅲ阶段,在运动时消耗掉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恢复到超过原有水平,即超量恢复阶段; 第Ⅳ阶段,超量恢复逐渐消失,能源物质的贮备及 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到原水平。
三、过度训练
过度训练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即由不适宜训 练造成的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积累,进而引发的其运动能 力下降,并出现多种临床症状的运动性综合症。
本章作业
1. 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 过度训练 半时反应 2. 总结运动后物质代谢的恢复。

运动性疲劳的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的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的名词解释运动性疲劳是指身体在运动中出现的疲劳症状,这种症状会对运动员继续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使其运动成绩下降。

因此,控制好运动性疲劳,使运动员的身体不受影响,是运动员和运动训练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运动性疲劳一般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去解释:首先,主要可以归结为肌肉的疲劳。

当运动员持续运动或活动时,肌肉中的某些肌蛋白毛细管损坏,从而肌肉不能正常运作,肌肉疲劳就产生了。

其次是化学变化。

在运动中,身体释放大量乳酸,乳酸可以刺激神经传导衰减,使肌肉进一步无法收缩,从而产生疲劳。

另外,还有生理变化原因导致的疲劳,如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分失衡等,都会导致运动性疲劳。

因此,可以说,运动性疲劳是一种复杂的症状,它包括肌肉疲劳和化学变化以及生理变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另外,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症状还有另外几种,比如压力和疲劳,运动比赛中心理压力过大,或者过度劳累,均会导致运动疲劳。

总之,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它涉及到身体的肌肉、化学变化以及心理状况等多种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运动性疲劳,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更高的身体状态。

解决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方法非常多,首先,应该适当改变运动种类和训练的强度,减少单一的训练强度,加强对周围环境的把握,均衡身体活动,对训练过程中的乳酸代谢过程做到必要控制,避免肌肉疲劳拖累身体。

其次,还应注重学习提高心理调节,主要是建立良好的心态及调节机制,针对不同活动充分准备,调节身心状态,增强自信心,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面对挑战和竞争。

最后,对于运动性疲劳,还应注重有效的饮食控制。

营养上需要注意补充水分、蛋白质以及糖类,补充细胞活性物质,在比赛前三小时采取较稳定的饮食模式,调整身体饮食比例,为身体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运动性疲劳,达到减轻身体压力,提高运动表现的目的。

因此,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运动训练者,都应该积极采取上述有效的控制手段,改善运动性疲劳,以便提升运动表现。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一、改善代谢法
(四)桑拿浴
又称热空气浴或芬兰浴,是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使人体大量排汗,体内的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排出体外。桑拿浴时间不易过长,每次停留5分左右,最好与温水浴交替进行,反复4-5次。
桑拿浴一般要在运动结束后,休息一段时间,补充足够的水和营养物质后进行桑拿浴。在桑拿过程中,也要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二)心血管系统指标
心率
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判断。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基础心率
基础心率是指安静、室温条件下,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它反映机体最基本的机能状况,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三)其他指标
皮肤空间阈
即疲劳时触觉机能下降,辨别皮肤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下降。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三)其他指标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刚刚能够引起闪光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它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它体现了人们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
当然这些措施的作用时间是短暂的。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在选择消除疲劳的方法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代谢型运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一、改善代谢法
此类方法是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
(一)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

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及过度训练

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及过度训练
度劳第
、十
恢一

复 过
章第一节、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第二节、恢复过程
运第三节、过度训练
程动
及性
练过疲
疲第

一 节
的、

运 动
念性




特运
化不
化不

点动
特同
特同


点运
点代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
01
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从生化角度来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
02
下降;二是肌肉力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
持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时身体变化的特点
01
中枢疲劳的生化特点
03
肌肉疲劳的生化特点
02
主要表现为:ATP、CP减少, 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等 增加,导致兴奋过程减弱。
04
主要表现为:能源物质的 大量消耗使专项所需的供 能物质和代谢过程能力下 降;代谢产物堆积使肌肉 中代谢调节能力。
不同代谢类型疲劳的生化特点
疲劳因素
磷酸原代谢 类型
磷酸原代谢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糖酵解类型、 有氧代谢类 型
有氧代谢类 型
ATP减少% 30
30 不变
CP减少% 65
90以上 50

运动性疲劳的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的名词解释

运动性疲劳的名词解释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持续强度运动或长时间体力劳动而导致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常常感到疲劳,但是运动性疲劳与一般疲劳有所不同,它是一种通过物理劳动或锻炼体能所引起的疲劳。

本文将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较为全面的解释和探讨。

一、什么是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状态,是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的正常反应。

它是身体为了适应长时间运动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过程的结果。

运动性疲劳表现为身体疲乏、肌肉酸痛、力量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二、运动性疲劳的原因1. 肌糖原消耗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肌肉中的糖原储备迅速消耗,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这会影响肌肉的耐力和力量表现,出现乏力和力量下降的症状。

2. 代谢废物积聚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其他代谢废物,这些废物会积聚在肌肉中。

乳酸的积聚会导致肌肉酸痛和疲劳感。

3. 神经系统疲劳长时间运动会使得神经系统过度疲劳,这会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协调性下降等症状。

神经系统疲劳可能是由于神经递质消耗过多或神经突触传递速度减慢所致。

4. 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剧烈运动会导致大量出汗,这会使得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

水分和电解质的不足会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和神经的传导功能,导致疲劳感。

三、如何缓解运动性疲劳1. 适当休息及时休息是缓解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手段。

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肌肉力量、修复疲劳组织、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长时间连续高强度运动。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运动中,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可以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适量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椰子水等。

3. 营养平衡运动性疲劳时,身体的能量消耗较大,所以合理摄入营养,保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修复。

4. 适当放松运动性疲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劳,还有心理上的疲劳。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七章运动性疲劳)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七章运动性疲劳)
如何进行疲劳的预防和纠正?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纠正不同类型的疲劳。
结语
总结本章要点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身体和心理疲劳状态。
展望下一章内容
下一章节将介绍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和补充策略。
疲劳的影响
1 运动表现下降
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无法 发挥出最佳水平,导致表 现下降。
2 运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愿降低
3 容易受伤
疲劳会降低运动员的积极 性和动力,导致意愿降低。
在疲劳状态下,肌肉和关 节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发 生意外受伤。
预防和纠正疲劳
合理的训练计 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 计划,避免过度训练 和不合理的训练负荷。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七章 运动性疲劳)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运动性疲劳,包括定义、分类、机制、影响以 及预防和纠正。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应对运动中的疲劳挑战!
引言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疲劳状态。在本章节中,我 们将介绍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
疲劳的分类
中枢性疲劳
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导致肌肉协调能力下降。
呼吸肌疲劳
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呼吸肌群疲劳导致 呼吸困难。
循环系统疲劳
心脏和血管系统疲劳,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肌肉疲劳
肌肉纤维疲劳,导致力量和持久力下降。
疲劳发生的机制
1
中枢疲劳
神经递质的减少和神经元去极化是中枢
肌肉疲劳
2
疲劳的主要机制。
能量代谢紊乱、乳酸堆积和电解质失衡 是肌肉疲劳的主要机制。
适当的休息和 恢复
给予充分的休息和恢 复时间,帮助身体恢 复精力和功能。
营养补充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1.背肌力与握力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2.呼吸肌耐力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秒。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 30秒 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划分 快速疲劳: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 快速疲劳: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 耐力疲劳: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 耐力疲劳: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
整体疲劳是指由于运动使全身各器 官系统技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疲劳, 官系统技能水平下降而导致疲劳, 也称器官疲劳。如马拉松、 也称器官疲劳。如马拉松、足球比 赛造成的疲劳。 赛造成的疲劳。 局部疲劳是指身体某一局部进行 运动, 运动,使该局部技能水平下降而 导致的疲劳, 导致的疲劳,也称器官疲劳
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15章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第二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疲劳: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 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 。(1982 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1982年的 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 或工作效率暂时下降, 或工作效率暂时下降,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 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 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 化综合反应过程。 化综合反应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观点: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 观点:pH值下降 值下降、 透压改变。 透压改变。 • 依据:有人研究,当人体失水占体重5%时, 依据:有人研究,当人体失水占体重5 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 30% 20% 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 20%-30% 。 哈佛大学 疲劳研究所发现, 疲劳研究所发现,高湿作业工人因泌汗过 达到不能劳动的严重疲劳时, 多,达到不能劳动的严重疲劳时,给予饮 水仍不能缓解, 但饮用含0 04% 14% 水仍不能缓解 , 但饮用含 0.04%-0.14% 的 氯化钠水溶液可使疲劳有所缓解。 氯化钠水溶液可使疲劳有所缓解。
衰竭学说” (一)“衰竭学说”
• 观点:能源物质的耗竭 观点: •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 依据: 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象 降低,
CP贮备下降程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CP贮备下降程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堵塞学说” (二)“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 • 观点: 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 观点: • 依据:疲劳时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 依据:疲劳时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 由于乳酸堆积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pH pH值 由于乳酸堆积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pH值 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 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 影响冲动传向肌肉, 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 从而抑制糖酵解, ATP合成速率减慢 合成速率减慢。 性,从而抑制糖酵解,使ATP合成速率减慢。 另外,pH值下降还使肌浆中 值下降还使肌浆中Ca 的浓度下降, 另外,pH值下降还使肌浆中Ca++的浓度下降, 从而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 从而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 使肌肉收缩减弱。 使肌肉收缩减弱。
(四)用生物电评价疲劳
1.心电图 判断方法: 判断方法: 疲劳时 S-T段下移, 段下移, T波倒置。 波倒置。
2.肌电图 • 判断方法 : 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 , 频率降低 , 判断方法: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 电机械延迟(EMD)延长。积分肌电图(IEMG) (EMD)延长 (IEMG)和 电机械延迟(EMD)延长。积分肌电图(IEMG)和 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频率(FC) (RMS)均增加 (FC)和平 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频率(FC)和平 均功率频率(MPF)降低。 (MPF)降低 均功率频率(MPF)降低。 EMD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开始到肌 EMD 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开始到肌 肉开始收缩的这段时间,该指标延长表明神 肉开始收缩的这段时间, 经肌肉功能下降。 经肌肉功能下降。 3.脑电图 • 判断方法: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 判断方法:疲劳时由于神经元抑制过程发展, 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二)测定神经系统机能判断疲劳
1.膝跳反射阈值 判断方法:疲劳时阈值升高。 判断方法:疲劳时阈值升高。
2.反应时 2.反应时
• 判断方法: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判断方法: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刺 激 + 感受器
AP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
AP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血压体位反射 3.血压体位反射 • 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后,测安 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后, 静时血压,随即仰卧3分钟, 静时血压,随即仰卧3分钟,然后将受试者 扶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 扶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 立即测血压, 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 立即测血压,每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 秒测一次 • 判断方法: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 判断方法: 分钟以内完全恢复, 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 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 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 自从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人 自从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 19世纪80年代莫索开始研究疲劳以来, 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多种假说, 们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提出多种假说,最 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衰竭学说” (一)“衰竭学说” 衰竭学说 堵塞学说” (二)“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保护性抑制学说” 保护性抑制学说 突变理论” (五)“突变理论” 突变理论
1.中枢性疲劳 1.中枢性疲劳
• 概念:指发生脑至脊髓部位的疲劳。 概念:指发生脑至脊髓部位的疲劳。 • 特点: 特点: • ①功能紊乱,改变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疲劳 功能紊乱,改变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时,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 ② 代谢功能失调 , 大脑细胞中 ATP 、 CP 水平明显 代谢功能失调, 大脑细胞中ATP CP水平明显 ATP、 降低,血糖含量减少, 氨基丁酸含量升高, 降低,血糖含量减少,r-氨基丁酸含量升高,特 别是5 羟色胺和脑氨升高, 别是5-羟色胺和脑氨升高,可引起多种酶活性下 ATP再合成速率下降 再合成速率下降, 降 , ATP 再合成速率下降 , 从而使肌肉工作能力 下降,导致疲劳。 下降,导致疲劳。
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在其一特定水平工作时, 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在其一特定水平工作时, 单一指标或多指标同时改变都可以来判断疲劳。 单一指标或多指标同时改变都可以来判断疲劳。
(二)疲劳的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 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全身性疲劳 局部疲劳 中枢性疲劳 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 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 外周性疲劳 混合性疲劳
2.外周性疲劳 2.外周性疲劳
• 可能发生的部位是 从神经从神经-肌肉接点到 肌纤维内部线粒体。 肌纤维内部线粒体。 • (1)神经肌肉接点 (1)神经肌肉接点 • (2)肌细胞膜 (2)肌细胞膜 • (3)肌质网 (3)肌质网 • (4)线粒体 (4)线粒体 • (5)收缩蛋白 (5)收缩蛋白
(二)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测试感觉机能评价疲劳
1.皮肤空间阈 判断方法: 运动后皮肤空间阈(两点阈) 判断方法 : 运动后皮肤空间阈 ( 两点阈 ) 较安静时 增加1 倍为轻度疲劳, 增加2 增加 1.5-2 倍为轻度疲劳 , 增加 2 倍以上为重度疲 劳。 2.闪光融合频率 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 测定方法:受试者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直 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 到将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即临界 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 闪光融合频率,测三次取平均值。 判断方法:轻度疲劳时约减少1.0-3.9Hz;中度疲 判断方法:轻度疲劳时约减少1.0-3.9Hz;中度疲 1.0 劳时约减少4.0 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 4.0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 劳时约减少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以上。
三、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及特征
• (一)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
1:大脑 1:大脑 2:向心传入抑制 2:向心传入抑制 3:动神经元兴奋 3:动神经元兴奋 性下降 4:分支点兴奋衰 4:分支点兴奋衰 弱 5:神经肌肉接点 5:神经肌肉接点 抑制
分类:1.中枢性疲劳 分类:1.中枢性疲劳
2.外周性疲劳 2.外周性疲劳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 疲劳: 定水平上和/ 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982年的第 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年的第5 (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 •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 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
肌肉疲劳控制链
• 代表人Edwards认为: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 代表人Edwards认为 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 Edwards认为: 存在着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 存在着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 , 其主要途 径包括: 径包括: •1.单纯的能量消耗 1.单纯的能量消耗 1. •2.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 2.在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 2. 减过程,存在一个急剧下降 减过程, 的突变峰。 的突变峰。 •3.肌肉能源物质逐渐消耗, 3.肌肉能源物质逐渐消耗, 3.肌肉能源物质逐渐消耗 兴奋性下降, 兴奋性下降,但这种变化是 渐进的,并未发生突变。 渐进的,并未发生突变。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并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 不包括肌肉能量的大量消耗。 不包括肌肉能量的大量消耗。
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 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 上的生理过程。 上的生理过程。
• 运动性疲劳特点: 运动性疲劳特点: • ①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 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 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 • 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 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
(五)主观感觉判断疲劳 • 测试方法:锻炼者 测试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根据 RPE表指出自我感 RPE表指出自我感 觉的等级, 觉的等级,以此来 判断疲劳程度。 判断疲劳程度。如 果用RPE的等级数 果用RPE的等级数 RPE 值乘以l0 l0, 值乘以l0,相应的 得数就是完成这种 负荷的心率。 负荷的心率。
四、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一)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 •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测定方法: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 •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判断方法: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 2.呼吸肌耐力 •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 测定方法: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30 秒。 • 判断方法: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判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