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概论作业
环境保护概论 作业二

环境保护概论一.单选题1.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率系数一般用每人每天的垃圾产量来表示,下面给出的数据,哪一个更接近我国目前大中城市的实际垃圾产率系数(B)KG/人.天A 0.5-0.7B 0.7-1.5C 1.5-2.0D 2.0-2.52.粉煤灰属于(B).A 生活垃圾B 工业固体废物C 农业固体废物D 放射性固体废物3.退费处理时,初始物流碳氮比以(C):1最为适应.A 10-25B 40-45C 25-35D 45-554.下列物质中,哪个不是好氧堆肥过程产生的(D)A SO2B CO2C NH3D CH4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以下哪个环节所需要的费用最大(A)A 垃圾收运B 垃圾处理C预处理D最终处置6.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气体是甲烷和(C)A 二氧化硫B硫化氢C二氧化碳D氨7.对于橡胶和塑料等废物,常采用(C)法进行破碎。
A 辊式破碎B冲击式破碎C低温破碎D颚式破碎8.固体废物具有一些特性,如产生量大、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来源分布广泛并且一旦发生了由固体废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其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A)。
A 不易恢复性B感染性C隐蔽性D毒性9.好氧堆肥中,最适宜的堆肥原料质量含水率为(D)A 35-40%B 40-45%C 45-50%D 50-60%10.在土地有限情况下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焚烧法而不用填埋法是因为焚烧法(C)A 建厂投资少B不会产生二次污染C 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特点D对城市垃圾物质组成要求不高11.热解和焚烧的区别是(ABCD)A焚烧需氧气,放热生成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B热解是在无氧或者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吸热的过程C焚烧产生的能源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发电或者供热,但二次污染大D热解的主要产物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炭黑,二次污染较小。
12.现代化的堆肥一般由:前处理、(A) 、(C) 、后处理、(B)和储存组成。
A 主发酵B 脱臭C后发酵D填埋13.目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方法有(ABC)A 焚烧B填埋C堆肥D 以上都不是14.固体废物具有(A)、(B)二重性。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2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泸州电大刘咏梅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对人类健康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物则是由人为或天然来源进入大气环境。
P712、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有类似玻璃温室的效应,而其作用的加剧则是当今全球变暖的主导因素。
大气当中的众多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氧化亚氮等,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
当此类气体在大气中含量增加时,就会导致大气吸收热量多而散失少,使地球气温升高,形成大气的“温室效应”,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的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P793、天然水:存在于自然界的未经人工处理的水。
构成自然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相的总称。
包括江河、海洋、冰川、湖泊、沼泽等地表水以及土壤、岩石层内的地下水等天然水体。
P944、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P1005、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或人体。
水体污染源:水体污染源是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包括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P1016、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以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向下游的流动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
P1007、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使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等发生变化,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P1238、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过程。
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
《环境学概论》练习题

《环境学概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次生环境问题,它又分为和。
2、城市污水处理步骤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其中二级处理常用方法为和。
3、土壤胶体吸附的和两种交换性阳离子使土壤呈偏酸性,是土壤中最主要的致酸离子。
4、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包括、和三种类型。
5、一般光污染可分成三类,即、和。
6、按环境问题产生的先后和发生机制,环境问题可分为和。
7、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中,不用水或者其他液体作润湿剂,仅利用、和等沉降作用去除气体中粉尘粒子的装置称为干式机械除尘装置。
8、城市污水一级处理可由、和等方法串联组成,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
9、土壤的物质组成包括、、和。
10、人为的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自、和。
二、名词解释
1、光化学烟雾
2、水体
3、生境破碎化
4、A声级
5、环境问题
6、大气温度层结
7、水体污染
8.狭义生物安全
三、问答题
1、简述面临全球变暖这一大气环境问题,人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简述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的措施。
3、简述固体废物的处置技术。
4、简述土壤胶体的类型和性质。
5、简述生态平衡调节机制。
6、简述环境规划制定的原则。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习题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生物监测:就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简答(色:考过;色:不考)1、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排放各种污染物;城市热岛4、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水量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地面下沉5、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有哪些应用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消除环境污染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再建6、生物监测及其特点生物监测:就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优点:可以反映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综合影响和环境污染的历史状况,更能接近实际。
环境工程概论期末作业

选修课:环境工程概论13,14,15,16周的课都不上了,期末考试也取消了,但需要写一些期末作业交上去!作为期末成绩评定!
以下是老师留的七个课题,每个课题都要写!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思考题
1.简述有哪些全球性环境问题,形成的原理和危害;
2.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几种;对人体的危害如何;
3.以学校为例,说说都有哪些水污染产生;这些水污染处理的方法。
4.噪声污染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噪声。
5.固体废物有那些利用途径;
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
7.简述我国环境管理组织的组成。
要求
1.手写
2A4大小纸张
3总页数15页以上
4第17周周二之前各班学委统一收齐交到逸夫楼209
有任何不懂得给我打电话。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2

一.核能的优缺点(核能的优点)1.是能量密集,功率高,为其它能源所不及。
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运输量小,可以减缓交通运输压力。
2.是在能量储存方面,核能比太阳能、风能等其它新能源容易储存。
核燃料的储存占地不大,在核船舶或核潜艇中,通常两年才换料一次。
相反,烧重油或烧煤设备需庞大的储存罐或占地很大。
3.是核能比较清洁,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世界上大量有机燃料燃烧后排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气体,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还导致酸雨和大气层的“温室效应”,破坏生态平衡。
比较起来,核电站就没有这些危害。
在全球限制温室气体的大环境下,发展核能几乎被认为兼顾发展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唯一途径。
从而有效地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4.是核电比火电“经济”。
电厂每度电的成本是由建造折旧费、燃料费和运行费这三部分组成。
主要是建造折旧费和燃料费,核电厂由于特别考究安全和质量,建造费高于火电厂,一般要高出30%~50%,但燃料费则比火电厂低得多。
据测算,火电厂的燃料费约占发电成本的40%~60%,而核电厂的燃料费则只占20%~30%。
经验证明,核电厂的发电成本要比火电厂低15%~50%。
(核能的缺点)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5.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6.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二.日本福岛核泄漏的危害1.核泄漏就会导致核辐射,核辐射对生命,不管是人类,还是生物,还有动物都会有毁灭性的伤害。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考生:以下是环境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请仔细阅读,并按要求回答试题。
祝您考试顺利!试题一:环境学基础知识1. 简要介绍环境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答案:环境学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涉及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
2. 环境负荷是指什么?请列举两个常见的环境负荷。
答案:环境负荷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物质和能量的释放和排放。
常见的环境负荷包括工业污染和交通排放。
3. 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分类和影响。
答案: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如空气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水污染可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饮水安全。
试题二:可持续发展理论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简要说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2. 解释碳足迹的概念,并解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碳足迹是指个体、组织或国家在特定时间段内排放的全部温室气体的数量。
通过测算碳足迹,可以评估碳排放的真实状况,并促进减排措施的采取,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 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并说明其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答案: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需求和压力的指标。
它量化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生态足迹与资源消耗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资源消耗过大会导致生态足迹增大,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试题三:环境政策与管理1. 简要介绍环境政策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环境政策是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旨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其目标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2. 解释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说明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评价特定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影响等。
环保概论作业答案(仅供参考).doc

1 •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个是什么?并讲解三个相互之间的关系答:生物种群是在特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屮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和。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白然区域内,相互Z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
种群是由同种的生物个体组成,种群组成群落,群落组成生态系统。
2.介绍生态系统分类,组成,结构与功能答: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
生态系统有两个方面的结构:其一是形态结构,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的时间变化,以及群落的垂岚和水平结构等。
生态系统的基木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3•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机制,破坏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
答: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屮的生物和环境Z间、生物备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Z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來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态的特点, 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员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靠一种自我调节过稈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调节过程,备成分都能使H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
生态系统平衡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所谓反馈,是指当系统中某一成份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丿2变化。
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种现彖称为反馈。
破坏生态系统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采伐、乱捕滥猎、刀耕火种、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引进物种、过度开星、战争等。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1答案参考一、名词解释:1、环境: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
(第1页)2、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第2页)3、环境问题: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
次生环境问题。
(第6---7页)4、环境保护:概括地说,环境保护就是。
造福人民和子孙后代。
(第14页)5、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
环境组成的综合体。
(第24页)6、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状态。
7、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多样化程度。
(54页)8、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相对与生物入侵。
人体健康(59页)二、填空题:1、自然环境、人工环境2、提供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具有调节功能、环境的服务功能、环境的文化功能。
3、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动态平衡)6、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7、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8、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0、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三、问答题1、5大点(5-----6页)作业2一、1、大气污染:指由于自然过程。
危害现象。
(71页)2、温室效应:地球大气有类似玻璃。
被称为温室气体。
(79页)4、水体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化的现象(100页)5、污染源: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包括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6、自净作用: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
称为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
(100页)7、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
恶化的现象。
(123页)8、水土流失:指在水流作用下。
水土流失速度加快(146页)9、生物修复: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
主要是前两者。
(138页)二、3、风向、风速、大气的稳定度、降水情况和雾9、减少水消耗量、积极进行污水处理、合理规划及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水污染管理11、大气污染型、水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12、引起土壤酸化、危害作物生长、影响微生物活动三、1、四大点(72---73页)2、5大点(84----85页)3、3 大点(120页)4、可分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三大类型。
《环境学概论》习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习题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生物监测:就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简答(色:考过;色:不考)1、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探索全球X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排放各种污染物;城市热岛4、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水量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地面下沉5、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有哪些应用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消除环境污染为环境容量和环境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再建6、生物监测及其特点生物监测:就是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应,即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优点:可以反映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综合影响和环境污染的历史状况,更能接近实际。
环保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3章1.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两次环境问题高潮的区别。
答:(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的变暖;2)臭氧层的破坏;3)酸雨区的扩展;4)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5)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6)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3)1)影响范围不同。
第一次高潮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次高潮是大范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
2)危害后果不同。
第一次高潮环境污染主要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二次高潮不但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污染源复杂程度不同。
第一次高潮污染源相对简单,第二次高潮污染源比较复杂。
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结合实际,论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
答:要点:(1)战略任务:1)工业污染防治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集中控制、综合利用;c.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能源利用率提高;4)生态环境保护a.生态农业 b.造林 c.生物多样性保护。
要点:(2)战略措施:1)加强科技开发; 2)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3)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4)加强环境法制、环境管理。
4、什么是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答:(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5、生态系统有什么功能?答: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即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6、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破坏原因是什么?答:(1)如果生态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整理)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姓名:李娜;学号:20120707011022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一)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二)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联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二)(1)原始社会(2)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3)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三)起初,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然后环境问题反过来抑止经济的发展。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答:(一)社会活动分类法1、产业公害2、消费公害3、运输公害4、建设公害5、农业公害(二)经济结构分类法1、产业公害2、交通公害3、都市公害(三)致害物质分类法1、固相公害2、液相公害3、气相公害(四)现象事实分类法。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答:性质:1、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性2、广泛而全面3、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
实质: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第2章生态学基础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一)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二)食物链的营养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按营养特性划分等级,光能自养的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称为第一消费者,肉食动物中以草食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二消费者;从第二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称为第三消费者,依此类推。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姓名:李娜;学号:20120707011022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一)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二)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联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二)(1)原始社会(2)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3)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三)起初,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然后环境问题反过来抑止经济的发展。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答:(一)社会活动分类法1、产业公害2、消费公害3、运输公害4、建设公害5、农业公害(二)经济结构分类法1、产业公害2、交通公害3、都市公害(三)致害物质分类法1、固相公害2、液相公害3、气相公害(四)现象事实分类法。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答:性质:1、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性2、广泛而全面3、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
实质: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第2章生态学基础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一)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二)食物链的营养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按营养特性划分等级,光能自养的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称为第一消费者,肉食动物中以草食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二消费者;从第二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称为第三消费者,依此类推。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环境保护概论》部分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9)第三章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17)第四章环境与人体健康 (22)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 (26)第六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35)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42)第八章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49)第九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54)第十章环境管理 (59)《环境监测》部分第一章绪论 (66)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69)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75)第四章固废和土壤监测 (80)第十章噪声监测 (82)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自然环境: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3、聚落环境:人类进行聚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4、人工环境: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一个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7、环境自净:正常情况下,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称此能力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8、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9、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0、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D5、A6、B7、B8、C9、A 10、C11、A 12、A 13、D 14、C 15、B16、B 17、A 18、D 19、D 20、A三、简答题1、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环境学概论第一次、第二次作业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环境学概论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年级: 2012级姓名:曹森学号: 121003010052环境学概论第一次作业1、什么是环境?环境可划分为哪些类型?答: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生物和无机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2、什么是环境要素?简述环境要素的属性。
答: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环境要素的属性:最小限制率、等值性、环境整体性3、什么是环境系统?简述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答:环境系统:是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分层、集中、交织、综合和差异性。
工程环境: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但反过来它们又成了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条件。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反过来它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4、什么是环境容量?什么是环境自净?什么是环境背景值?什么是环境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答:(1)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2)环境自净:环境受到污染后,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3)环境背景值: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
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4)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
环境概论作业

水污染治理与方法在关于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中,水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什么这么说?地球表面有七分是海洋,三分才是陆地,水资源是无比丰富的。
然而,我们人类利用的最多的却是淡水。
淡水仅占水资源的百分之三,而可供我们日常使用或者灌溉的淡水(内陆的江河湖)更是只有淡水总量的0.7%。
而当今世界淡水的三分之一已经受到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健康生活均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
水在人体内的含量达70%,其余30%左右为固体营养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维生素等)。
人体60%的水在细胞内,40%在流体内(血、消化液、唾液、胆液、泪水、汗液、肠液、胃液)。
成年人每天需水2.5 -3升,其中直接饮用1升左右,食物中补充1升,人体新陈代谢形成0.5升。
世界水资源的构成:地球上水占70%的面积,其中海水占97.3%,可用淡水只有2.7%。
在近3%淡水中77.2%存在雪山冰川中,22.4%为土壤中和地下水(降水与地表水渗入)。
只有0.4%为地表水,地表水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
水污染指的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
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在食品卫生方面,主要是指淡水的污染。
环境概论作业

1东方意境审美方面的思想如何为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所用?
2 为什么说环境艺术是一定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生活的反应?
3.分别谈一谈宏观,中观,微观三大类景观?
4东西方园林艺术设计的风格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5.浅议环境艺术设计的三种功能
6什么是环境的本质?什么是环境美的规律?
7怎样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美学环境?
8谈一谈你对环境符号的认识
9环境艺术的功能与意义有哪些方面?
10何为环境艺术的意境美?
1.谈一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继承传统文化与艺术,借鉴西方文化与艺术时需注意的问题?
2.环境艺术设计是否需要提倡地域性?地域性与时代性有何关系?3.“可持续发展”这个词的意义,其实在前工业社会中是一种现实。
今日人们进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意义已变为人们与生活、生命过程的关系中形成一种十分神圣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应如何得以体现?
4.何为“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研究这些学科理论?
5.在进行郊野、乡村项目的环境艺术设计时,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工业 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等,还可 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 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 还是珍贵的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生命之树”项目的统计,目 前可能有500万~1亿种生物生存在地球上,但科学家 们能够确定的却只有200万种左右。我们对动物生命的 了解还十分肤浅,仅仅只发现了地球上现存10%的生 物种类。在过去的250年间,尽管分类学家们已经对各 种动植物进行了分门别类,但是,他们仍然无法回答 这样一个问题:“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物种?”
5、沟齿鼠 外形古怪的沟齿鼠是生活在古巴和希 斯帕那拉岛的一种哺乳动物,它们看 上去非常可爱温顺,有点儿像超大体 型的刺猬。多年以来,科学家都一直 以为沟齿鼠已灭绝消失,但2003年科 学家发现沟齿鼠仍少数存活着。它们 是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6、几维 几维又被称为鹬鸵,是生活在新西兰 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它们的数量十 分稀有,处于濒临灭绝状态。 几维长有翅膀,但由于退化其翅膀很 小,以及其松软、蓬松、毛发状的羽 毛很难支持它们在空中飞行.
1、无毛猿 世界上还有许多奇特外形的动物,在 这里很难逐一进行列举,最后一种奇 特的濒临灭绝物种应当是无毛猿,这 种猿类身体上不长毛发,而且是半水 栖生活,目前全球范围内它们的数量 非常稀少。
2、大黄蜂蝙蝠 大黄蜂蝙蝠体型最大只有1英寸,它们 像所有蝙蝠一样喜欢栖息在洞穴环境 中,喜欢以昆虫为食。这种微型蝙蝠 生活在泰国境内,它被认为是全球12 种最濒临灭绝物种之一,目前世界仅 生存着200只大黄蜂蝙蝠。
3、鸮鹉 鸮鹉是一种生活在新西兰地面上的鹦 鹉,它们不仅是非常罕见的鹦鹉种类, 而且是外形最为奇特的。 它们主要生活在新西兰境内,目前新 西兰境内只有62只鸮鹉。
4、琵琶鱼 琵琶鱼非常奇怪,雄性琵琶鱼的体形 仅是雌性的二十分之一。琵琶鱼是一 种深海鱼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 十分安全,能够避开其他鱼类的攻击。
了解人类目前正与哪些生命一起共同分享地球 对我们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全球变暖、森林采 伐和其它人类的发展迹象正在威胁这些生物种 群,而这些生物种群对平衡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对人类发展弥足珍贵。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等,目前世界上的 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是地球资源的巨大损失,因为物种一 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 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如今,人类都在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为之付诸行动
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 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 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 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然而自 1989年以来,在哥斯达黎加再也没有发现这 一物种。1987年,仍有正常数量的金蟾蜍在 野外繁殖生长,其繁殖地众所周知。然而到 1988年,在其栖息地只能找到两只雌性金蟾 蜍和8只雄性金蟾蜍。1989年,只发现过一 只雄性金蟾蜍,而且不幸的是这是金蟾蜍物 种的最后记录。此后大规模的搜寻工《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 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 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 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
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 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 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 “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 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 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 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 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 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 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 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 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 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 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 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 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 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
下图为濒临物种的比例
濒危物种主要国家分布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 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 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 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 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 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 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 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 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 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 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 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在面临物种多样化急剧锐减的今天 ,我们应大力维护物种多样性,来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使 我们人类自己也生活的更美好。
•
弯角大羚羊曾经是北非一种很常见 的大型哺乳动物。为了取其肉食、 皮革和宏伟的羊角而进行的过度猎 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该物 种的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弯角大 羚羊列为野外灭绝物种,人们正在 对该物种进行圈养繁殖,并计划最 终将其放归野外 。
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被列为极度濒危(可 能灭绝)物种,在巴西巴伊亚州的部分 地区能发现它的踪迹。尽管这个物种的 几个圈养种群存在于世,但最后为人所 知的野生个体在2000年底消失。其他野 生个体也不可能存活,主要原因是贸易 性的诱捕和栖息地丧失。然而,在对所 有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摸查前,斯皮 克斯金刚鹦鹉还不能被列为野外灭绝的 动物。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 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 动物、植物、微生物,以 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 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 种类。在地球上热带雨林中生活着全 世界半数以上的物种(约 500万种), 因此,那里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
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 珍稀的亚种。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 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来数量急剧下 降,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据悉, 这一珍稀物种的成年个体总数量不到50头, 事实上可能已经彻底灭绝。最近一次在喀麦 隆北部的一次调查行动中,并没有发现野生 西非黑犀牛的踪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 地偷猎行动依然非常普遍,即使还有野生西 非黑犀牛也难逃偷猎者的捕杀。如同其他黑 犀牛种群一样,在过去的50多年间,西非黑 犀牛种群数量下降超过80%,专家担忧该物 种已经灭绝。
9、苏门答腊野兔 苏门答腊野兔是世界上最罕见稀少的 野兔种类,在上个世纪它的踪迹还很 多,但是苏门答腊岛的居民并未意识 到它们的存在。目前,这种野兔几乎 灭绝。其体长在35-40厘米,体重大约 1.5公斤,主要生活在山地丛林地区, 食物主要以植物为主。
10、“小山猴” 这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小动物人们习惯 称它为“小山猴”,但它实际上是一 种有袋目哺乳动物,。它的体形很小, 成年体仅有5英寸长,小山猴是一种夜 间活动食肉性动物,它最不同寻常的 就是尾巴,尾巴可以存储脂肪,使其 长时间内无须吃食物。但不幸的是小 山猴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
自2002年最后两只夏威夷乌鸦不见 踪迹以后,该物种就被列入灭绝物 种目录。栖息地改变,人们的射杀、 引进来的天敌(包括老鼠和印度猫 鼬)、被夏威夷当地的鹰捕食、禽疟 和外来蚊子带来的病菌等导致了夏 威夷乌鸦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 一些夏威夷乌鸦被人工饲养,而且 当局长在制订计划,试图恢复野生 夏威夷乌鸦的数量。
7、冠海豹 生活在北极的雄性冠海豹长着膨胀的 头骨冠和鼻球,当它们被激怒才会展 示这种奇特的特征,鼻球通过一个或 两个鼻孔进行膨胀,并呈现亮红色。 不幸的是,由于受全球气候转暖影响, 北极地区的环境变得不适宜冠海豹生 存,目前该物种已被科学家们认为濒 临灭绝状态。
8、魔鬼蛙 这种身体扁平的魔鬼蛙具有特殊的生 活习性,它们栖息在南非急流溪水中, 年轻的魔鬼蛙长着盘状嘴部,成年体 长有盘状趾垫,可以攀爬在急湍溪流 中的岩石上。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 近日公布了一份“ 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 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 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 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 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该物种被列为地区灭绝(Regionally Extinct,简称RE)物种,在塞舌尔 群岛范围内已经灭绝。自1972年以 来,观察发现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已 经大大缩小。而从1994年开始,尽 管仔细搜索过其分布区域,但没有 再找到纯种的塞舌尔蜗牛。
•
•
圣赫勒拿岛红杉是圣赫勒拿岛特有 的树种,现在在野外已经灭绝。当 移民登陆这座南大西洋岛屿后,因 为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木质优良,以 及树皮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所以被 大量采伐。到1718年,该物种已极 为罕见。在19世纪后期,当亚麻种 植园开始建立时,圣赫勒拿岛红杉 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到20世纪中叶, 只有一棵圣赫勒拿岛红杉幸存,而 这一棵树是今天所有已知的栽培红 杉的来源。 毛岛蜜雀,也称为黑面琵蜜旋木雀 (Black-faced Honeycreeper),是 夏威夷毛伊岛特有的物种,1973年 首次在该岛发现它的踪迹。毛岛蜜 雀主要吃蜗牛、昆虫及蜘蛛。毛岛 蜜雀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 物种。在1998年已知的三个个体中, 其中一个被圈养的个体在2004年死 亡,而其余两个个体自2003和 2004年后再没有出现。需要继续摸 查毛岛蜜雀所有可能的栖息地,以 确认有无其他个体生存。
钟表的时针每走一个数字,就有一个历经千百万 年进化的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巴西环境部提 供的信息,显示了这一惊人的生命灭绝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