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所体现的鲁迅人生哲学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客》所体现的鲁迅人生哲学特点

《过客》的篇幅很短,全文基本上采取的是人物对话的方式进行。篇幅虽短,但其中却蕴含了整个人生深刻的思索,以及透过这个作品感受到了人生的虚无、荒诞和绝望。

短文一开篇就介绍了人物地点时间,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介绍。从对过客的介绍中,让我想起课文中常用的作者照片,中年时的鲁迅,一样的三四十岁,一样的眼光阴沉,黑须。(当然这是我本人的感觉)过客文中的主人公,从他的外貌描写中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之所以说他是失败者,是因为他正处在中年,按理说应该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可是从头到脚却散播着贫苦、疲惫、流浪的气息——黑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一样的落寞,一样的孤寂。

再看下面的环境描写,荒凉,颓败,似路非路的痕迹,这样含糊不清的表述,表明道路并不确切存在,这让我想起了鲁迅曾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了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想之所以似路非路,是因为没有多少人走过,所以只是痕迹而并非脚下的路。

在夕阳西下的傍晚,疲惫困顿的过客向老翁讨水喝。我注意到两人之间最开始的对话互相问候竟然是问号。你晚上好?你好?我们平时问候大都是陈述句,鲜少看到是一个问句的形式,这是一种对未知的不肯定。更有意思的是,老翁问了他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过客的回答着实让我吃惊,一个不知姓名,不懂来

路的人,我大概会认为是疯子。“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在过客看来,一切称呼都是随便的,不是他所喜爱的。过客只知道一个劲地向前面走去,他问老翁前面是什么地方,老翁告诉他说,前面是坟,这里坟象征每个人终有一死的结局,每个人都逃不过这个宿命,不需要指引自己就会到达这个终点。但在小女孩看来却不尽如此:“不,不,不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一个是已经走到生命暮年的过来人,一个是还在用孩童的天真的眼睛看待世界,还不知道人世的丑恶,没有经历过幻灭的悲哀,不知道思考人生意义的小女孩,世界在她的眼中是非常美丽的。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眼中的世界就是如此不同,老人看到的是坟是死,而对人生懵然无知的小孩子看见的却是鲜花,谁错了呢?都没有错。人生阶段的不同导致了看待世界的眼光的差异!

对于过客进一步的发问,老翁也不能回答他,因为老翁我没有走过,他还没有死,显然也就不知道死后怎么样,他能做的是拒绝正视死亡的回避态度。尽管老者一再强调让过客回转去,他却只得走!他是因为现实的黑暗、残酷、丑陋、虚伪和荒诞,从而企图拒绝现实逃离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人“喝血”,也可以认为是在社会上压榨、剥削和排挤别人,也就是鲁迅自己所说的吃人。他要摆脱吃人与被吃的宿命!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吃人与被吃的社会,你不喝别人的血,要生存就必定是艰难的,所以他感到营养不足。

奇怪的是,那个声音也曾呼唤过老翁,“他也就是叫过几声,我不理他,他也就不叫了,我也就记不清楚了。”原来不止过客一人听

到了这个声音,不止过客一个人觉醒过。显然,在老翁年轻时候,也曾听到过那个声音,也曾有过片刻的醒悟,但是他最终没有理解,选择自我封闭,逃避一切现实,声音也就不叫了。尽管老者再三强调还是像他似的休息一会,尽管过客多次因疲惫而几乎放弃,但他终于自我振作,继续前行。在这里小女孩想给他一块布裹伤,被他拒绝了,并且说了很奇怪的话:“这真是极少有的好意”,“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我很奇怪,不过是小小的一张布片,何以就成了过客口中太多的好意?甚至已经到了需要用感激而非感谢的地步?从某个层次上讲,这不是仅仅是张简单的布片,可能它代表的是小女孩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过客也没有足够的坚强和力量给予小女孩幸福。因此他拒绝了许,他说“你这布片太好,可是太小一点了”,显然,他对爱情的意义不敢高估,虽然好,但太小,而且也未必可靠,所以不能包裹伤口。

一路走来,过客抵制住了过来人老翁的多次劝说,拒绝了爱的诱惑,终于决定孤身一人继续行走。他“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昂”和“奋然”这种动作和神态值得我们思考,是过客在疲惫犹豫之后自我振作和激励这种内心的波动外化到了动作上,他仿佛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停地前进,生生不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