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天线》08通信第8讲 第3章 自由空间传播及菲涅尔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亚毫米波:用于短路径通信。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1.2 几种主要的电波传播方式
电波传播特性
同时取决于媒质结构特性和电波特征参量。 当且有一定频率和极化条件的电波与特定的媒质 条件相匹配时,将具有某种占优势的传播方式。
常见的电波传播方式可分为以下3种: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1.地面波传播
P L0 PL P L0 10 lg dB PL
(2)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D=1的无方向性发射天线产生的功率密度为
P Sav 4 r 2
Ae 4
2
(3)
D=1的无方向性接收天线的有效接收面积为 (4)
所以该接收天线的接收功率为
2 PL S av Ae ( ) P 4 r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图3―2
天波传播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视距传播
如图3―3所示,电波依靠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直视的 传播方式称为视距传播。
它可以分为“地-地”视距传播和“地-空”视距传播。
视距传播的工作频段为超短波及微波波段。 此工作方式要求天线具有强方向性和足够高的架设高度。
奥米加工作在10~14kHz,可认为传播是在地球和电离
层形成的球波导内进行。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德国柏林359.7米高的 长波电台发射天线架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4)低 频:
典型应用为LoranC(美)及我国长河二号远程脉冲相位差导 航系统,时间频率标准传递,远程通信广播。该频段不易实现定向 天线。 罗兰-C是一种远距离(1850km)、低频(100kHz)脉冲式的双曲线无 线电导航与定位系统(精度100~200m)。上世纪40年代应美国陆军的 要求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定型为罗兰-A。当时要求是能全天 候导引飞机,能远距离工作(离发射台926km),在一万多米的高空 也能收到信号。主要覆盖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北海和墨西哥湾, 精度达到2.8km/926km,12.9~3.7km/ 2222.4km,战后美国海岸警卫 队把它的应用扩展到海上导航,此后又历经了罗兰-B系统。至1960 年代美国空军又在罗兰-C基础上研制了罗兰-D系统。并使系统的精 度达到10m。
如图8―1―1所示,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方式 为地面波传播。 此方式要求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沿着地面,采用 垂直极化,工作的频率多位于超长、长、中和短波波
段,地面对电波的传播有着强烈的影响。
这种传播方式的特点是: 传播的信号质量好,但是频率越高,地面对电波 的吸收越严重。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实现具有较高增益系数的天线系统。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8)分米波:用于电视广播,飞机导航、着陆,警戒雷 达,卫星导航,卫星跟踪、数传及指令网,蜂窝无线电通 信。
(9)厘米波:用于多路语音与电视信道,雷达,卫星遥 感,固定及移动卫星信道。
(10)毫米波:用于短路径通信,雷达,卫星遥感。
此波段及以上波段的系统设备和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2)极低频:
主要用于海岸对深潜潜艇(如战略导弹潜艇)的远距离指挥通信,
地下通信,极稳定的全球通信,地下遥感,电离层与磁层的研究。 传播十分稳定,在海水中的传播衰减约为甚低频的十分之一(频
率为75赫时,衰减约为0.3分贝/米),穿透能力很强,深达200米。
由于工作频率极低,波长长达数兆米,陆基天线主要采用长达数 万米的两端接地的埋地导线,天线效率很低,发射机功率在数兆瓦情 况下辐射功率也只有几瓦。 大气噪声很高,信号很弱,信息容量小,通信速率特别低,一个 码元要长达数秒到数十秒。 该频段中,垂直极化的天线系统不易建立,并且受雷电干扰强。
虽然自由空间是一种理想介质,是不会吸收能量
的,但是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导致发射天线的辐射功 率分布在更大的球面上,因此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是一 种扩散式的能量自然损耗。
从上式可见,当电波频率提高1倍或传播距离增加 1倍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分别增加6dB。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对于波长λ=100m,传播距离r=50km而言,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二、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场强
如下图所示,有一天线置于自由空间A处,其辐射
功率为Pr,方向系数为D,在最大辐射方向上距离为r
的点M处产生的场强振幅为
60 P Dt 60 Pin Dt E (V / m) r r
其中,D 为发射天线的方向系数
t
(1)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的衰减程度,了解信号传输过程中各环节的衰耗安排。
就自由空间而言,电波的衰减程度可以由自由空 间的传播损耗来表示。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Free Space Propagation Loss)的定义是: 当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方向系数都为1时,发射 天线的辐射功率P∑与接收天线的最佳接收功率PL的比 值。记为L0,即
除了上述3种基本的传播方式外,还有散射传播,如图8―1―4所示。
散射传播:
是利用低空对流层、高空电离层下缘的不均匀的“介质团”对电Leabharlann Baidu
波的散射特性来达到传播目的的。
传播特点: 散射传播的距离可以远远超过地-地视距传播的视距。
对流层散射主要用于100MHz~10GHz频段,传播距离r<800km;
电离层散射主要用于30~100MHz频段,传播距离r>1000km。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如果发射天线的输入功率为Pin ,增益系数为Gr ,
接收天线的增益系数为GL,则相应的功率密度和最佳 接收功率分别为
PinGr 2 Sav A 2 4 r
(11)
2 2 PL Sav Ae ( ) Pin A Gr GL 4
(12)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L0=76dB,这是一个不小的数据。实际的传输媒质对电 波有吸收作用,这将导致电波的衰减。如果实际情况
下的接收点的场强为E,而自由空间传播的场强为E0,
定义比值|E/E0|为衰减因子(Attenuation Factor),记 为A,于是
E 衰减因子:A E0
相应的衰减损耗为
(8)
1 E0 LF 20lg 20lg A E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Omega是一种远距、全球、全天候、昼夜工作的
双曲线、甚低频无线电导航系统。 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由Pierce教授提出,采用了铯 钟作发射台同步,由8个发射台网组成, 8个台以精确 的时间和间隔发射信号,工作在甚低频段。用户应至 少收到3 站的信号,作用距离为14816km,定位精度白 天1.85~3.70km;夜间3.70~7.40km。 奥米加用户有商用航线,船只和陆地车辆,由于
(5)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于是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
Pr 4 r L0 10lg 20lg dB PL
(6) 或
L0 32.45 20lg f ( MHz) 20lg r( km) 121.98 20lg r(km) 20lg ( cm)
(7)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图3―1 地面波传播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2. 天波传播
如图3―2所示,发射天线向高空辐射的电波在电离层内 经过连续折射而返回地面到达接收点的传播方式称为天波 传播。 尽管中波、短波都可以采用这种传播方式,但是仍然
以短波为主。
它的特点是: 能以较小的功率进行可达数千千米的远距离传播。 天波传播的规律与电离层密切相关,由于电离层具有 随机变化的特点,因此天波信号的衰落现象也比较严重。
M Pr r
E 60 P Dt r 60 Pin Dt r
t
(V / m)
A
其中,D 为发射天线的方向系数
图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在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中,为了使系统的可行性 和有效性得到保证,通常要合理安排好发射机的功率、 发射天线的增益、接收机的灵敏度以及接收天线的增 益,此时有一个环节叫做“信道计算”。 信道计算的内容主要是:计算电波在传播过程中
(9)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A与工作频率、传播距离、媒质电参数、地貌地物、
传播方式等因素有关。
考虑了上述路径带来的衰减以后,为了表明传输 路径的功率传输情况,常常引入路径传输损耗 (Propagation Path Loss)(或称为基本传输损耗), 记为Lb,即
Lb L0 LF
dB
(10)
散射通信的主要优点是距离远,抗毁性好,保密性强。
在各种传播方式中,媒质电参数(包括介电常数,磁导率与 电导率)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边界状态,是传播特性 的决定性因素。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不均匀介质
图3―4 散射传播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2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不同的电波传播方式反映了不同传输媒质对电波传播 的影响不同,带来的损耗不同。 但是即使在自由空间传播,电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的功 率密度也会不断的衰减。 为便于对各种传播方式进行定量的比较,有必要先对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规律进行讨论,也为电波在其它媒
介中的传播研究奠定基础。。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一、自由空间的概念
自由空间:是指充满均匀、无损媒质的无限大空间。
特点: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恒为“1”。 即: = 0 , =0 , =0时的介质空间 该空间各向同性,均匀理想,电波直线传播 无折射、反射、绕射、色散、吸收、磁离子 分裂等现象,电波传播速度为光速,传播损 耗仅为扩散的结果。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1 概述 3.2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 3.3 电波传播的菲涅尔区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1 概述
3.1.1电磁波谱
人类正在观测研究和利用的电磁波,其频率低至千
分之几赫(地磁脉动),高达1030Hz量级(宇宙射
线),相应的波长从1011m短至10-20m以下。按序排 列的频率分布称为频谱(或波谱),在整个电磁波谱
对于这样实际的传输信道,定义发射天线输入功
率与接收天线输出功率(满足匹配条件)之比为该信 道的传输损耗L(Propagation Loss),即
中,无线电波频段(RadioFrequency Band)的划分
见下表。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表3―1 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从电波传播特性出发,并考虑到系统技术问题,频段的典型应用
如下:
(1)超低频:
典型应用为地质结构(包括孕震效应)探测, 电离层与磁层研究, 对潜通信, 地震电磁辐射前兆检测。 超低频由于波长太长,因而辐射系统庞大且效率低,人为系统难 以建立,主要由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雷电及地震活动所激发。 近来在频段高端已有人为发射系统用于对潜艇发射简单指令和 地震活动中深地层特性变化的检测。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5)中频:用于广播、通信、导航(机场着陆系统)。
采用多元天线可实现较好的方向性,但是天线结构庞 大。
(6)高频:用于远距离通信广播,超视距天波及地波 雷达,超视距“地-空”通信。
(7)米波:用于语音广播,移动通信(包括卫星移动) ,
接力(~50km跳距)通信,航空导航信标,以及容易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3)甚低频:
典型应用为Omega(美)、α(俄)超远程及水下相位差导航系 统,全球电报通信及对潜指挥通信,时间频率标准传递,地质探 测。 它主要靠大地与低电离层间形成的波导进行传播。波长越长 则衰减越小,穿透海水或土壤的能力也越强,但同时大气噪声也 越大。 由于波长远大于天线几何尺寸,天线辐射电阻很小,容抗很 大。为了匹配,天线一般都加很大的顶负载以减小容抗,致使天 线庞大,Q 值高、通带窄(低端往往只有几十赫)、传输速率低, 发射机功率一般从十几千瓦到数兆瓦。 甚低频传播稳定,受太阳射电爆发或核爆炸等引起的电离层 骚扰的影响较小,适用于远距离水下通信、防电离层骚扰的备用 通信和地下通信等。
传播特点:
信号在传播中所受到的主要影响是视距传播中的直射波和地 面反射波之间的干涉。
在几千兆赫和更高的频率上,还必须考虑雨和大气成分的衰
减及散射作用。在较高的频率上,山、建筑物和树木等对电磁波 的散射和绕射作用变得更加显著。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a)
(b)
(c)
图3―3 视距传播
第3章 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