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程PPT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全套ppt课件
包括预防、缓解、解决和利用等策略 。
冲突管理的原则
公正、公平、合理和合法。
05
组织激励与员工发展
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包括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 格的两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 就动机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 动的心理过程,包括弗鲁姆的期 望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和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02
组织结构与设计
组织结构的类型
01
02
03
04
直线型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形式呈直线垂直领导 ,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 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行政 领导人执行统一指挥和管理职 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
组织内按职能、专业来划分部 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各 职能部门往往只考虑局部利益 ,导致组织整体效率低下。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率、增强团 队凝聚力、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原则
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
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或对立而引起 的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组织内 部的紧张和不和谐。
冲突的来源
包括资源分配、目标不一致、角色和 职责不明确等。
冲突管理的策略
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 接收者、信息内容、信 息传递渠道和反馈等。
有效沟通的原则
明确、简洁、具体、完 整、有逻辑性和情感性

沟通障碍
包括语言障碍、文化障 碍、组织结构障碍和心
理障碍等。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 影响的状态。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45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45张)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一、期望理论
• (2)感情调整 •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 对目标失去了兴趣,同时难度又比原先想 象的要大,此时V值和E值都发生了变化, V→V’,E →E’,M →M’。新的M’如果小于 M,则△M=M’-M等于负值,称之为感情挫 折。 △M=M’-M等于正值,称之为感情增 值。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内容型激励理论:集中研究室什么因 素激起人们的行为?它着重于对激励的原 因和起激励作用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从心理学的角 度研究了心理过程的诸多要素,认定需要 是引发行为的源泉。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3.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也就是说, 激励因素是在工作进行时发生的,由于工作本身 就有报酬,所以在进行工作时也就有可能调动内 在的积极因素。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 三、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奥德佛的 ERG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的的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合群需要。成就需要的高 低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美国迪尔在1981年提出了以数学公式 表达的综合激励模式,弥补了期望理论之 不足。 • (一)理论要点 • 综合激励模式: • 工作激励水平=任务内在激励+任务完成 激励+任务结果激励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 二、综合型激励理论
• (二)理论特色 • 1.任务内在激励是赫兹伯格所提出的与工作 本身有关的多样化.丰富性.成就.发展.责任 感……员工由工作任务中存在着这些内激因素而 感到欢乐,即乐在其中。 • 2.再以任务完成激励而言,它是努力导致的 第一级结果绩效,不通之处期望理论认为绩效只 是换取报酬的工具,而综合激励理论认为绩效本 身也有效价。 • 3.由报酬产生的外激励力量,它是以完成认 为前提。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114页)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114页)
个体加入非正式组织的原因: ⑴源于情感的需要 ⑵源于个体偏好 ⑶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其中,共同的价值观是非正式组织的核 心凝聚力。
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
正式权力 (由上级委任)
支配权 强制权 奖励权
非正式权力 (团队成员授予)
个人专长 品质
QQ群的扩散
情感群:如同学、异地老乡、亲友、网友 工作原因:如同事、客户 爱好:如驴友、钓鱼、股票、摄影 其他:如社区群
中国对组织的承诺转化为对某个人的承诺 员工之间的关系不能搞僵,反目成仇,最
好是对事不对人,要宽容,但不纵容。
为什么会离职?
单位没前途?待遇太低?有更好的就业机 会?跳槽?认同度低?关系紧张?猎头挖 人?
梅耶认为,情感承诺相关性最强,其次规 范承诺,最弱的是连续承诺
一味的物质刺激,其实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的体现
冒险转移的原因假设
责任分担 领袖人物的作用 社会比较作用 效用改变 文化放大
冲突
由于某些原因,会产生意见分歧、争论、 冲突和对抗,使彼此间关系紧张,统称为 冲突
冲突与竞争不同。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 的另一方,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 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现在认为,冲突并非一无是处,任何组织 中都不可避免,且有时是保证高绩效所必 需!所以对冲突应适当处理而不是消除。
2011年,郭美美在网上炫富,引起网友 的不满并进行人肉搜索,很快,干爹,红 商会等字眼出现,并形成连锁反应,人们 纷纷对中国红十字会质疑,虽然该组织百 般辩解,想撇清与她的关系,但与事无补 ,这一年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捐款,下降了 近8成!
2014年6月,郭美美因赌球被批捕,但中 国红十字会并未因此而得到谅解。
(情感-认同,连续-利益,规范-遵从) 凌文铨:感情、规范、理想、经济、机会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课件
员会参与制度
自我实现的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
需要
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展计划、劳资会议制度
内容型激励理论:ERG理论
爱尔德弗的ERG理论
ERG理论的基本内容:
(1)生存的需要(existence) (2)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 (3)成长的需要(growth)
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需 生理 安全
要 的 相 对 强 度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
A
B
C
D
心理的发展与成熟
需要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
2020/10/9
9
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与管理措施相应表
需要的层次 诱因(追求的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生理的需要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间
② 有些来自工作环境的因素有缺陷或不具备时,会引 起职工的不满意,改善这些因素,只能消除职工的不 满,并不能使职工受到巨大的激励,不能促进生产率 的增长(保健因素)。
2020/10/9
13
内容型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
传统的观点
满意
不满意
赫兹伯格的观点
满意
激励因素
没有满意
没有不满意 保健因素
不满意
2020/10/9
研究激励效果的警觉性试验结果
组别
施加激励情况
A 不施加任何激励 B 精神激励结果
24 8 14 11
误差顺序
4(最多) 1(最少) 3 2
注:表中实验结果指”平均误差次数”.
什么是激励?
激励(Motivation),由动机(Motive) 演化而来,基本含义即为激发动机。在组织 行为学中,激励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 部动力。 激励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斯蒂芬P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完整版.ppt

斯蒂芬P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完整版.ppt

抽象 思维
形象 口语发 语言 思维 展早 理解
语言理解、言语推力等 方面又比女性强
动力力量 躯干力量
力量因素
静态力量 爆发力
躯体协调性
体质能力
广度灵活性
其他因素
平衡性
耐力
灵活性因素 动力灵活性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
(1849-1936)著名生理学家, 早期主要从事血液循环生 理学研究,后转向消化生 理学领域,在消化器官的 神经控制方面取得了多项 成果,开创了慢性实验外 科法。1902年起又在消化 生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开始研究大脑和高级神经 活动,研究行为生理学, 发现了条件反射。
3.概念技能 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
思维能力。
概念技能
高层管理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中层管理
基层管理
50%
48%
45%
44%
40%
35% 32%
30%
29%
25% 20%
20%19%
15%
10%
28% 13% 11%
26% 19%
11%
5%
0% 一般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
工作满意度
◆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 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 员工如何表达不满 ◆ 工作满意度与客户满意感
2.1 态度的类型
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 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
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 评估而产生对工作的
积极感觉。
•工作满 意度
•工作 参与
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 值的重要程度。

•员工 敬业 度
组织行为学 (第12版)
[美] 斯蒂芬·P·罗宾斯 著

组织行为学课程配套ppt(完整版_有案例)

组织行为学课程配套ppt(完整版_有案例)

采取行动, “现实原则”;
“执行官” 本我 人的“本能”,原始的动力;制造需 要 25 “快乐原则” “总司令”
人的行为两大动力系统
• 自我需要: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
系统,一切行为都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自 我实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为维护“自 我利益”;
• 超我需要: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超越自
个层面上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以提高管理者解释、
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有效激发人的工作 积极性,实现组织既定绩效目标的科学。 •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力资 源管理的直接基础。
• 微观而理论
5
1.1.3 组织行为学特点
(1)实证性: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论证,保证其 论证结果的可靠性,不是靠经验、直觉,臆断得 出的结论。
三 “ 人 群 关 系 ” 理 论

世 纪霍 桑 年实 代验 )

一 埃 尔 顿 梅 奥
20 20

15
二、霍桑实验
“四实验” 1、照明实验 2、福利实验 3、群体实验 4、谈话实验 “二阶段” 第一阶段: 1924.11-1927.4 第二阶段: 1927年-1932年
16
1、照明实验
• 目的:研究照明条件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假设:改善照明条件会使产量提高。
4、情绪稳定性 冷静 不温不火 自在 自寻烦恼 神经质 害羞
缺乏好奇心
感情淡漠
感情用事
30
中国人的大五模型
• 1、能力:精明、机智、智慧
• 2、志趣水平:淡泊名利 注重名利
• 3、外向内向:热情、合群、自信、积极、 情趣
• 4、道德水平:对善恶的判断标准(随和, 大度,文雅) • 5、情绪稳定性: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共 40张)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共 40张)

• 斯米斯(C.A.Smith)、奥尔干和尼尔(Near)确认了两个 维度的组织公民行为:利他主义(Altruism)和一般化的顺 从(Generalized Compliance),前者表现出对特别的人 (例如一个同事)提供帮助后,后者则主要是一种具有更多
公民责任心的非个人形式,它包括对关于工作过程和产品规
• 梅耶和艾伦: • 情感承诺 • 连续承诺 • 规范承诺
三、组织承诺的测量
• 默德:OCQ • /bbs/index.php
• 梅耶和艾伦:组织承诺三因素测量表
• 量表的本土化问题 • /p-1036497.html • 共154题
尊重和理解;运动员精神含有一种对偶尔和暂时的个人不便
与强制性安排不发牢骚、申诉和抗议的态度,愿意毫无抱怨
的忍受;公民美德则是一种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具有责任心
和建设性的投入,积极参加和自觉关心组织各种活动。尽管
后来许多学者又从更多的方面和角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作了探
讨,但就目前来说,采纳得较多的还是主要由奥尔干等人提 出的五维度组织公民行为结构观点。
• OCB 至少由七个维度构成: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 ,
• 运动家道德(sportsmanship) , • 组织忠诚(organizational loyalty) , • 组织遵从(organizational compliance) , • 个人首创性(individual initiative) , • 公民道德(civicvirture) • 和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 。
• 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接受; • 渴望为组织发挥作用; • 维持组织成员资格的欲望。
• 夏兰希克: • 个人对某一特定组织的依赖,一些相应的行

组织行为学介绍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介绍PPT课件
另一方面,这些新管理者却认为,他们是非常时期到任的,他们采取的措施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如果不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恐怕公司现在早就 倒闭了。他们中有人这样辩解:“你们怎么能认为我们是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祸首 呢?我们疏通了销售渠道,改革了公司关系,为公司签订了长期优惠贷款协议, 这些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真想知道,如果不是我们来了,如果我们没有采取 这些措施,公司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同时,他们还认为过去的管理者之所以形 成这样的看法,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新管理者的到来不满意,新管理者的到来,取 代了他们原来在公司中的管理地位,他们必然心怀不满。
第15页
4、组织行为的分化与综合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 的发展,组织行为学又分化为微观组织行为学和宏 观组织行为学,微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 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规律,宏观组织行为学 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心理和组织行为的发展的发展 规律。
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和富兰克林·斯克伯 兹教授在组织行学分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一 个综合的概念——组织科学,他们从微观和宏观、 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把组织科学分为四个组 成部分,即微观方面的组织行为(应用性)。
第17页
(二)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自1978年中国引进行为科学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介绍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至1984年,称为引进和介绍阶段。 2.组织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1月至11月,可称之为组织发 展阶段。 3.巩固发展阶段
从1986年起,行为科学组织蓬勃发展,学术研究迅 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和应用,并且在体制改革和经济 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帮助管理者对组织员工进行管理教育 3、指导管理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68页)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68页)
组织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以及组织的目标而工作在 一起的人的集合。
· individual goals:
赚钱、公益事业、获得权力和名望、愉快的工作 体验等等
· organizational goals:
不断为顾客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创新性产品和服 务、资产增值、给股票持有者、管理者和员工相 应的回报等等。
·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组织成员(员工)的行为表 现,实际上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命运。
《组织行为学》 《企业人才能力管理》 《职业生涯发展》
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人事系
重要参考书
《组织行为学》(第七版) 斯蒂芬·罗宾斯(美)
《组织管理心理学》王垒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人事系
关于成绩
平时成绩20%(考勤+作业) 闭卷、集中考试成绩80%
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人事系
• 5:Professional
专业自信型 Pragmatic Self-Assured 喜欢挑战,相信行动而非运气。务实果断,通常被赋
予较大责任,因为人们信赖你。有影响力,有较高成 就动机,从不满足。
• 6:Peaceful
平和谨慎型 Discreet Non-Aggressive 重视自我与世界的和谐,享受得到的,不过分追逐。
low level is a good way to increase performances. 4、It is best to keep pay levels secret.
——这些凭直觉得出的结论,虽符合我们的期待,但都是错误 的。因此,采用科学方法,系统地对组织行为进行研究和 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人事系
结论是……
北京物资学院 劳动人事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管理者的职能(续)
组织 决定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谁 来承担这些任务;如何把任务 进行分类;谁向谁报告工作; 在哪里作出决策。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管理者的职能(续)
领导
当管理者激励下属、指导别人的 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 解决成员之间的冲突时,他们就 是在进行领导。
课堂参与
• • • • 自选题目(围绕OB领域与课程主题) 自主团队(5-8人/组) Presentation(20’) Q & A (1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教材与参考书
• 教材推荐:
–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译本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0th edition(2005), 12th edition(2008) .
– Link: /htm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8
• Dept. of Organization & Human Resources • School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个体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续)
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
• “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管理者:
–更好地认识自我,把握和调适自我 –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他人,进而有效影响他人 –更好地在工作及生活中实现与他人的人际互动 –从而实现从“管理”到“领导”的提升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教学目的
• 介绍在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 究结论等有效知识-Knowledge; • 提供知识框架,帮助认识和分析组织中的组织行 为问题; 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管理能力-Skill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真/伪命题?
• • • • • • • • 快乐的、满意度高的员工会有更高的生产率; 给更多的钱,可以激励员工更努力地工作; 领导者具有良好的管理知识和高超的管理技能; 设定明确的职责说明更利于员工做出工作绩效; 尽量避免团队中产生不愉快的冲突; 越是积极主动的沟通,越容易收到好的沟通效果; …… 组织行为学中没有绝对的真理!管理的实践终究 是权变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知识中可以得到相 对稳定的原理和规律。
/prod uct.aspx?product_id=9200993
http://gouwu.wangchao.n /B http://www.bookyes. /detail_130551.html ooks/1215.html#data cn/book/61493.htm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范畴
组织层面
• 组织结构 • 组织文化 • HR制度建设 • 组织变革
群体层面 个体层面
• 传记特征 • 能力 • 情绪 • 团队建设
• 管理沟通
• 冲突管理 • 权力使用
• 人格
• 认知 • 价值观与态度 • 动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续)
决策角色 创业者 从组织和环境中寻找机会,推动能够带来变 革的方案
混乱处理者 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混乱时,负责采 取正确的行动 资源分配者 做出或批准组织中的重大决策 谈判者 在主要的谈判当中代表组织行使责任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 • • • • • 心理学 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人类学 政治学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心理学
是一门对人和其他 动物的行为进行测 量和解释
心理学
学习 动机 人格 情绪 认知 培训 领导有效性 个体决策 绩效评估 态度测量 员工甄选 工作设计 工作压力
在管理学发展脉络中的“组织行为学”
生产线生产--劳动分工. (亚当·斯密,1776;查尔 斯·巴贝奇,1832)
作为生产要 素的抽象的 人;无差别 的人类劳动
人与物
组织化生产: •科学管理(弗雷德里克·泰勒,1911) •行政管理(亨利·法约尔,1916) •结构化理论(马科斯·韦伯,1947) “社会人”观点: •福莱特的“人本主义”社会哲学; •切斯特· 巴纳德(1938),组织是人际 合作的社会系统
课程内容
• • • • • • • 概论与课程介绍 个体特征、智力与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 知觉、决策与创造力 动机与激励 群体与团队 管理中的沟通 • • • • • • • 领导力 组织中的权力与政治 冲突与谈判 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组织行为学:组织中有关“人”的学问
• “人”是最复杂的生产要素,因此,管“人” 是最为复杂的工作 • 管好“人”的前提是准确认识“人”、核 心是有效影响“人” • “人力资源管理”重在制度设计;“组织 行为学”旨在洞悉人心(人性) • 后者为前者提供学理基础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人与规则结构
人与人
具有社会角 色和自我认 知的人
具有个体 差异的具 体的人
行为学派: •工业心理学(雨果· 芒斯特伯格,1913) • 大萧条、工人运动与人事职能 •人际关系理论:霍桑实验(1927), 人本心理学(Maslow)…
组织行为学
人力资源管理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教学与成绩考评方式 • 教学方式:
– 基本概念、知识和原理讲授; – 测评应用及讨论 – 主题发言与讨论 – 案例讨论
• 评分方式:
– 出席/Attendence-10% – 课堂参与/Participation-40% – 期末考试/Final exam-5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有效的管理活动与成功的管理活动(卢森斯 )
1. 传统的管理
• 决策、计划和控制
2. 沟通与交流
• 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材料
3. 人力资源管理
• 激励、处分、冲突管理、人员安置、培训
4. 社交网络
• 社会化活动、政治活动、与外部的相互交往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 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组织中个体及群体的心 理行为特征与规律,以及这些心理行为特征如何 影响工作和组织的绩效。 • 简单来说,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组织中, 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它是一门更加关注管理中 有关人本身(“人性”、“人格”、“人际 /80%”…)的学问。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管理者的职能(续)
控制 为了保证事情按预期方向发 展,管理者必须对组织的绩 效进行监控。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角色
人际角色 头面人物 领导者 联络人 象征性的首脑,需要完成法律性或社交性的 例行工作 负责激励和指导下属 维持与外部保持联系的社交网络,以获得 好处和信息
• 培养对组织行为研究的兴趣,促进对组织与人际 等相关问题的洞察与思考力-Think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学习“组织行为学”
• 还有利于……
– 掌握有关员工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理 论原理;(很多时候可以帮助纠正我们习以为 常的“经验”和直觉) – 为继续学习相关管理学科(如人力资源管理) 打下理论基础; – ……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Instructor:
– Yu ZHOU (周 禹) –主要研究领域: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HRM与创新、 组织 行为与领导力、工作-生活平衡、绩效与 薪酬管理、 产业民主与雇佣关系模式、 中国情境下的HRM有效性。 – Tel: 62513473 – Email: zhouyuhr@ – Office: Mingde (Business School) Bldg. 735#
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
包括应用专业知识或技术的能 力。
人际技能
无论是独自一个人还是在群体中, 能够与人共事、理解他人和激励 他人的能力。
概念技能
具备足够的智力水平去分析和诊断 复杂的情况的能力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能结构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crp/bookdetail.cfm?iBook No=15624&sYc=1-3
教材与参考书
• 其他参考书推荐: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彼德· 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 E· 2006. – S. 泰森,T. 杰克逊:《组织行为学精要》,中信出版社,2003. – 迈克尔T. 迈特森,约翰M. 伊万舍维奇编,《管理与组织行为经典文 选》(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章 凯:《组织行为战略——管理变革的方向与动力》,经济管理出 版社,2003. – 大卫· 威坦, 金· 卡梅伦:《管理技能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对于各位将来的就业 及职业生涯的成功而 言,体现出较好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 要,但是人际技能却 往往是更加重要的因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