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栽PPT(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说课课件 说课稿PPT 人教数学五年级上册
板书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 和提炼,这样设计是为了把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地呈现在黑板上,使学生对 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 思路。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教学评价
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探 究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构建植树问题数学模型,从而 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进而体会化繁为简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遵循了新课标中培养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这一理念。以上是我对植树问题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指正。
教学过程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谈收获。 2、课件展示:在长20米的小路植树,遇到 障碍物:①一段有障碍物。②两端都有障碍 物。思考如何解决?
【设计意图】课已完,意未尽。让学生 谈谈收获,使学生在感情上升华了对植树问 题的再认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 边,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最后,抛出 不同类型的问题,设置悬念,为后续学习两 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植树等问题铺设 道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自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说课 ——两端都栽
目 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 教学评价
教材分析
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 线索,让学生来探讨段数与点数之间的 关系,通过经历猜想、实践等探索过程, 从简单问题入手,利用数形结合、建模 等数学思想,启发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并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为后续复杂 的植树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二)自主探究,巧妙转化 这部分我将植树问题初步引导到“平均分”
的问题上来,启发学生用画线段图表示,这一 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这一环节老师提出的建 议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路径,使其充分发挥学习 的主动权,为小组合作交流创设机会。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植树问题(两端都栽)》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一条直线上两端都要栽树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和《分数和小数》等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可能存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忽略数学模型的建立等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在一条直线上两端都要栽树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感。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两端都栽树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总结。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如道路绿化、电线杆等。
2.准备数学模型,如直尺、彩笔等。
3.准备PPT,用于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道路绿化、电线杆等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两端都栽树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发现这些案例中有哪些数学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数学问题:在一条长度为12米的路上,每隔3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请问需要种几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类似的问题。
如:在一条长度为15米的路上,每隔4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请问需要种几棵树?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植树的棵数 = 总长度 ÷ 间隔 + 1。
4.巩固(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长度的路,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人教版 (共15张PPT)
100÷5=20(个) 20+1=21(棵) 答:一共需要栽21棵树苗。
间隔数=路长÷间距 棵数=间隔数+1
间距=路长÷间隔数 间隔数=棵数-1 路长=间距×间隔数
路长
间距
间隔数
棵数
60米
6米
1?0
1?1
24米
3米
?8Leabharlann ?950米10?米
5
6?
10?0米 2米
?50
51
摆花篮 栏杆 装路灯 队列 摆椅子 楼层 挂灯笼 防盗网 电线杆 斑马线 垃圾桶 …… 公交站点
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栽多 少棵树?
5米 5米 5米
5米
5米
10米
( 2 )个间隔,( 3 )棵树
一、在下面表示路长的线段上,用1厘米表示5米的间距, 借助直尺,通过量一量,画一画,看看分别能植几棵树
路长
10米 15米 20米 25米
…
间距
第一关:填空我最棒
1.一排同学之间有7个间隔,这一
排有( 8 )名同学。
2.工人叔叔要在路的一边安装路 灯,一共安装了6座。从第一座 到最后一座一共有( 5 )个间隔。
第二关:火眼金睛辨真伪
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 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
车站?正确的列式是(B)
A.12÷1 B.12÷1 +1 C.12÷1 -1
5米 5米 5米 5米 …
线段图 …
间隔数 棵数
2
3
3 4
4
4 5
5
…
56 6…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人教版)(共17张PPT)
1、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了这两个 英雄的 悲剧。 良机已 失,徒 怀雄心 ,但他 们也不 存忧虑 ,毫无 悔意。 通过精 卫和刑 天的失 败,表 达自己 失落消 沉之情 。 2、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 风格和 情调与 以上所 选各篇 大不相 同,但 在豪放 之中仍 然保持 了诗人 托物寄 兴、。 精练含 蓄,说 理议论 自然妥 帖的特 点
30
6
7
35
7
8
5m
返回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人教版)(共17 张PPT)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距离(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20
4
5
25
5
6
30
6
7
35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人教版)(共17 张PPT)
20÷5=4个间隔
20 m
4+1=5棵树
返回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再看看25 m可以栽几棵。
5m 5m 5m 5m 5m
25÷5=5个间隔 25 m
5+1=6棵树
返回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5m 5m 5m 5m 20 m 5 棵
5m 5m 5m 5m 5m 25 m 6 棵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不画图,你知道 30m、35m要栽几棵树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人教版)(共17 张PPT)
24÷3=8(个) 8+1=9(个) 答:一共设有9个车站。
返回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人教版)(共17 张PPT)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教案教学设计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 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公式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公式。
2.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公式。
2.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公式的推导。
2.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植树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节,了解植树的重要性。
2. 提问:植树节是为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参与植树活动?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植树节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二、探究1.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树,那么植树的数量与间隔有什么关系?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植树的数量与间隔的关系。
4. 教师总结:植树的数量 = 间隔数 1。
三、应用1. 教师出示应用问题:在一条100米的直线上植树,每隔10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2.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选取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巩固1. 教师出示巩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总结解题方法。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公式及其应用。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六、作业1.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两端都栽)的公式及其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例1》(两头种)人教版课件PPT
例1 一根钢管长10 m,要把它锯成5段,每锯下一段平均需 要6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错误解答:5×6=30(分钟) 答:锯完一共需要30分钟。 错因分析:此题错在没弄清段数和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看成不封闭路线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
正确解答:(5-1)×6=24(分钟) 答:锯完一共需要24分钟。
25-1=24(棵) 答:一共要栽24棵银杏树。
(选自教材P109练习二十四第1题)
7、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 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 都是1 km。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
12 ÷1=12(个) 12+1=13(个) 答:一共设有13个车站。
(选自教材P109练习二十四第2题)
8、工人们正在架设电线杆,相邻两根间的距离是200m。在 总长3000m的笔直路上,一共要架设多少根电线杆(两端 都架设)? (选自教材P109练习二十四第3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第1课时 植树问题 (例1)
1、从实际问题中探索并总结棵数与间隔数之间 的关系。 (重点)
2、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能运用规 律解决问题。 (难点)
是线段的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旧知回顾: 线段的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答一共要准备26棵树苗。
1、乐乐家门口到学校有一条小路,长240 m。乐乐的 爸爸要在小路的一旁每隔4 m种一棵树(两端都要栽), 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240÷4+1=61(棵)
答:一共要种61棵树。
2、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 每隔5m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2000÷50+1=41(盏) 41×2=82(盏) 答:一共要安41盏路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ppt课件
树木种植应考虑实用性,选择具有遮 荫、防尘、降噪等功能的树种,为师 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育性原则
树木种植方案可结合学校教育教学需 求,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植物景观, 如纪念林、知识林等。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互动环节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1
通过实例和讲解,使学生明确植树问题的含义和解决方法。
要点二
确定植树间距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每两棵树之间的 间距。这个间距可能是固定的,也可 能是需要根据环形周长和树的总数来 计算的。
要点三
计算树的总数
使用环形周长除以每两棵树之间的间 距,可以计算出环形图形中可以种植 的树的总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环 形图形的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实际 可种植的树的数量需要减去1。
具体公式为:棵数 = 路长 ÷ 株距 + 1。
由于两端都要植树, 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 段数加1。
两端都不植树情况下求解方法
同样先确定植树的总路长和每两 棵树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可以植
树的段数。
由于两端都不植树,所以植树的 棵数等于段数减1。
具体公式为:棵数 = 路长 ÷ 株 距 - 1。
一端植树一端不植情况下求解方法
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多样性原则
绿化带的设计应注重植物配置的多 样性,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 层绿化方式,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
功能性原则
绿化带应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如提 供休闲空间、改善空气质量、降低 噪音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农业生产中果园规划和布局技巧
因地制宜原则
果园规划应根据当地的气 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 件,选择适宜的果树品种 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
生活中“一定的路线”可以是笔直平整的道路、可以是弯弯曲曲的小路、也可以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当然也包括从起点出发后能走回到起点的路等等,不管什么样的路都能抽象成的数学概念就是“线”的概念;而“树”是要种在路上的某一处,抽象出了“点”的概念;两棵树之间的间隙或者说是距离,就是“一段”。
所以“植树问题”其实就是一条线被一些点平均分割成若干段的一件事情,在这样一件事情中,我们要搞清楚“段与点”数量之间的关系,即“间隔数与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关于植树问题的情形,课本主要呈现了以下三种情况:例1: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例2: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例3: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而例3的情况通过“化曲为直”可以转化为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只栽一端”的情况,所以最终植树问题归结为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只栽一端”的三种不同情况。
“植树问题”最基本的要素——“间隔数(段数)”,实质是除法中包含除意义的一种现实情况,属于“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
“一个数”就是指路的总长,“几个几”中的单位就是一段的长,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而所含单位的数量就是我们提到的“段数”。
这部分内容是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的有关除法意义的内容。
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植树要求的不同,“树的棵数”也就是“点的数量”会不同。
那么“点数”和“段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我们学习植树问题的根本所在。
这样的话,解决“植树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就是与除法的意义建立关联,而不是去记忆“棵数和间隔数”的各种数量关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栽植树木时,如何计算出总共需要栽植多少棵树。
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如道路绿化、农田种植等。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植树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但是,对于两端都要栽植的情况,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如何计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中,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的意义,并能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点。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道路绿化、农田种植等。
2.准备PPT,展示实例和计算过程。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道路绿化和农田种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计算一条直线上的植树数量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两端都栽植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与已知的植树问题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两端都栽植的植树数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公开课教案第【1】篇〗《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线段上的植树问题(两端要栽)。
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间隔。
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请边上的2名同学站起来。
师用手指着他们之间的空,问:有几个空?(1个)像这样的空我们也可以叫做间隔。
师让旁边的第3位同学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左边一排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有几个间隔?让第一排的同学都站起来,问:有几个同学,几个间隔?学生依次作答。
师:在生活中和间隔有关的例子很多,大家能说一说吗?生:种树(树与树之间有间隔)、栏杆、电线杆、摆花(花盆与花盆之间有间隔)、插旗……师: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孩子,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间隔。
(播放课件)(此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看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间隔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和间隔相关的事情很多,看来很有研究的必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师板书课题。
二、验证新知,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审题: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信息。
生汇报数学信息:长100米、每隔5米、两端都栽,小路一边。
(“全长100米”是指小路的总长;“一边”是小路的一侧,指小路的左边或右边;“每隔5米栽一棵”是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简称间距:“两端要栽”指起点与终点处都要栽。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植树问题(两端都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间隔数 1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植树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从而引出植树问题。
2. 新课内容(1)出示教材例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两端都要栽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树,亲自动手摆一摆,验证植树棵数=间隔数 1的规律。
(3)总结规律,板书计算公式:植树棵数=间隔数 1。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例2,让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解题思路。
(2)出示变式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
4. 实际应用出示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5. 总结延伸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环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新课内容”部分的教学过程,特别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植树棵数与间隔数关系的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重要过渡,对于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本质,以及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至关重要。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教学课件
同学们在长 100 m 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 5 m 栽一棵(两端都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要求:3人一组,旁边两人配合中间组长安排
总长度(米)间隔长度(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20 25 30 35
规律:
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两端都栽)
总长度(米)间隔长度(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每隔50 m安装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课本105页 做一做 第1题]
2km=2000m
2000÷50 = 40
易错点:先把单位统一
40 + 1 = 41(盏)
41×2 = 82(盏)
答:一共要安装 82 盏路灯。 易错点:街道两旁都装
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我们来 讨论一下吧。
20
5
4
5
15
3
5
6
10
2
5
6
5
1
5
6
同学们在长 100 m 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m 栽 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总长度÷间隔长度=间隔数
100÷5 = 20
间隔数+1=棵数
20 + 1 = 21(棵) 答:一共要栽 21 棵树。
1. 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小朋友,你们学得好棒 啊!希望在今后的学习
中你们再接再厉?
再见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课件(共20张PPT)
答:需要种199棵小树。
验证猜想
同学们要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 一棵(两端都栽)需要种多少棵小树呢?
同学们要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 一棵(只栽一端)需要种多少棵小树呢?
同学们要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 一棵(两端不栽)需要种多少棵小树呢?
60 ÷3=20
20+1=21(棵)
(2)如果一端不植,需要( 20 )棵树苗。
60 ÷3=20(棵)
(3)如果两端不植,需要( 19 )棵树苗。
60 ÷3=20
20-1=19(棵)
一栋5层教学楼,每层有20个台阶, 肖老师从1楼走到5楼,一共要走多少个 台阶?
5-1=4 20×4=80(个)
答:一共要走80个台阶。
1000÷5+1 =200+1 =201(棵)
答:需要种201棵小树。
验证猜想 同学们要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种一棵(,只猜栽一一端猜):需要种多少棵小树呢?
1000÷5=200(棵)
答:需要种200棵小树。
验证猜想 同学们要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种一棵(,两猜端一不栽猜):需要种多少棵小树呢?
一条道路全长320米,在 一边 每隔4米安装一盏路 灯(两端都要安装)。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B )
A. 320÷4=80(盏) B. 320÷4+1=81(盏) C. (32÷4+1)× 2=162(盏)
同学们在全长6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3米植一棵。
(1)如果两端都植,需要( 21 )棵树苗。
20米
讨论:棵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2.学会分析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思考技巧。
4.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纸笔和计算器。
3.准备植树问题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通常情况下是描述一个区域,在两端都植入若干树木,要求求解如何在该区域内进行树木种植,使得树木之间的距离最小化或最优化的问题。
2. 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两端都栽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通常是采用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来求解。
可以通过计算距离、面积计算等方式来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引人入胜的植树问题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3.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案例分析:分组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总结教学内容,梳理重点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练习成绩: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水平。
3.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掌握情况。
4.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深度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教学结束后,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同时展望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以上就是本节课《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的内容,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均匀栽植树木时,如何计算栽植的棵数。
这是学生继学习“封闭线植树问题”后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封闭线植树问题,对植树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解决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还需要他们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实际意义,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运用到问题解决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用于让学生练习。
3.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在这些场景中进行均匀栽植,应该如何计算栽植的棵数?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其他场景中进行均匀栽植,应该如何计算栽植的棵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的
植树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
思想方法。
②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利用线段图理解和掌握植树棵数、间
隔数、间距、总长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
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数学思维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学情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
根据教
材分析发现,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这些内容的教学,渗透学习,建
立数学模型,使学生懂得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
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
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
学习者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棵数和间隔数
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将难点化简,讲授新知前,我利
用手指游戏导入,孩子很感兴趣,而且初步感受到了棵数、间隔数
的关系。
再从生活中抽取简单的植树现象,加以提炼,建立数学模
型,再将这一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实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让学生发现、归纳出植树问题中三种植树类型中的棵数、间
隔数、间距、总长之间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中去。
解决措施:以教材创设的教学情境为载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
并掌握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引导、帮助学生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
解决措施:用画线段图表示两端的都栽的植树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猜谜导入揭题“两棵小树十
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手)请你们伸出右手,五指张开,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
4个间隔?间隔数为4。
(师伸出4根手指、3根手指、2根手指)现在有几个间隔?2、生活中有关间隔的例子。
(生说)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ppt
展示)解析列队中的间隔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间隔数和人数的规律,从而导出植树问题。
我们把有关间隔的现象统称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现在是植树的大好季节,看,他们在干什么?二、设置冲突激发探索同学们在植树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他们解决一下。
(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生说:1、小路全长是20米;2、每隔
5米栽一棵;3、两端要栽。
)提问:1、你是怎么理解这些信息的?2、你又是怎么理解两端要栽的呢(两头要栽)3、哪两端的两棵树具体栽在20米的什么地方呢?用手比一比4、根据获得的信息,那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需要多少棵树苗?(师板书)大胆的猜想是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想想办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桌一起商量,一起去验证吧。
(生做) 5、学生反馈摆小棒的方法6、师展示动画模拟种树7、讲解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棵数和间隔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来代表20米长的小路,再用几个点或短竖线来代表小树苗。
这就是线段图)8、PPT展示寻找棵数和间隔
数的关系9、总结规律。
(1)你发现了什么?
(2)通过刚才的研究活动,当“在一条线路的一侧,两端都要栽”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间隔数=线路长÷间隔长棵数=间隔数+1 10、学生列式解答例1生做——抽学生板书(追问为什么加1。
)三、实践运用拓展提高
看来啊,数学真是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处处都离不开数学,那就让我们运用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来闯关吧!第一关:填表第二关:小
试牛刀:腾冲龙江大桥全长约2500米,如果在大桥两旁每隔30米安装一座路灯(两端要安)。
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读题——做在练习本上——反馈)第三关:突破自我:在腾冲的城市公路一旁,每隔约2千米设立一个站,(两端要设)共设了18个站, 请问运行轨道全长大约多少千米师:这道题①题目中究竟求什么?②应该怎么求,为什么?做在练习本上.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但会求棵数,还会倒过来求总长。
了不起!那同学们,想挑战吗?第四关:拓展提高:挑战极限:电梯从1楼直接到3楼需要4秒,如果从1楼直接到7楼需要多少秒?(读题——做在练习本上——反馈)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同意吗?这么复杂的问题你们都能想办法解决,你们真棒,送给你们一个大红钩,这节课各个同学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你们给了我鼓励,和同学们在一起我很快乐,你们快乐吗那请大声地和我说一说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生说) 这节课你们对两端栽树的问题了解了很多,但是在植树问题中还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一头栽,一头不栽的,两头都不栽的,在封闭图形上栽树的,他们的棵数和间距之间又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带着思考来迎接下一节课的学习吧!
4.1.1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于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和用小数表示身高这两方面掌握得不错,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习。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
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
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习,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
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
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
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