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简介
白细胞介素的定义及分类
白细胞介素的定义及分类一、白细胞介素的定义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
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
现在是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生理学特点1、产生细胞与作用细胞多样有些白介素可由2种以上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白介素可对多种细胞发挥作用。
2、合成分泌快,大多为近距离发挥作用,降解快。
3、分子质量小,生物学作用强白介素多为小分子糖蛋白,体内含量极微,但发挥作用很显著。
白细胞介素命名及分类名称的由来关于免疫反应的表达和调节,有来源于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等许多因子参与,其生物活性各有不同(例如巨噬细胞活化,促进T细胞繁殖等)。
在研究这些因子的过程中,研究者各以自己测得的活性进行命名,十几年报道了近百种因子。
后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往许多以生物活性命名的因子实际上是具有多效性的同一物质。
为了避免命名的混乱,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会将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在名称后加阿拉伯数字编号以示区别,例如1、2…,新确定的因子依次命名。
二、分类白细胞介素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目前发现了35种白细胞介素,分别命名为1—35。
其功能复杂,成网络,复杂重叠。
几类白细胞介素简介人白细胞介素1β ( 1β)人1β为1家族的成员之一,1家族包括1α、1β、1、18及1F5至F10。
所有家族成员都具有12β链,β三叶草构像。
1α和1β为不同基因的产物,虽其氨基酸序列只有大约25%的同一性,但它们识别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
多种细胞在应答刺激如炎性因子、感染或微生物内毒素等时,产生这两种蛋白质。
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增强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从而使白血细胞迁移至感染位点,重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心导致体温升高,表现为发热症状。
白介素化学本质
白介素化学本质
白介素是一种由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它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白介素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
白介素的化学结构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它们都是免疫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
白介素的分子量通常在10-100 kDa之间,其中一些较小的类型分子量仅为4-5 kDa。
白介素通常被分为两类:Th1和Th2。
Th1型白介素主要与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相关,如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
Th2型白介素则主要与体液免疫相关,如抗体产生和过敏反应。
除了这两种类型的白介素之外,还有其他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类型,如Th17型白介素和调节性T细胞分泌的白介素。
白介素的作用机制包括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免疫细胞对感染的反应、促进炎症反应等。
白介素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一些免疫系统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注射某些类型的白介素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并改善病情。
因此,白介素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很大的意义。
- 1 -。
白介素作用机理
白介素作用机理
白介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它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白介素的作用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白介素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增
殖和分化,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
这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了机体的免疫反应。
2. 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白介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
如促进T细胞的活化、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3. 激活炎症反应:白介素还可以激活炎症反应,如刺激白细胞
向炎症部位移动、促进炎症介质的产生等。
这些作用可以帮助机体对抗感染和损伤。
总体而言,白介素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激活炎症反应等,从而保护机体健康。
- 1 -。
白介素分类(很全)
白介素分类与作用白细胞介素的种类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是淋巴因子(lymphokins )家族中的成员,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其作用能刺激T,B淋巴细胞及其他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
白细胞介素是一庞大家族,到1994年已发现了15种,随着深人研究,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白细胞介素-1 (IL-1)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所产生,它可刺激T细胞,促使其增殖并分泌IL-2,亦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的产生。
此外,它还可促使造血干细胞的成熟;IL-1还可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蛋白酶、胶原酶的分泌,因而引炎症反应。
IL-1还是一致热原,使体温升高,因而IL-1的作用部位是多方面的。
它是一种多肽,分子质量为17 ku,有IL-1 a及IL-1β2种亚型。
IL-2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17. 2 ku。
其作用、用途详见下。
IL-3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它是一种分子质量为2 5 ku的糖蛋白,它可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并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系的祖细胞之集落形成,还可刺激肥大细胞的增殖,并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因此,IL-3又名多向性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
IL-4由T淋巴细胞产生,分子质量2 0 ku,是一B细胞生长因子,促进B细胞的生长,促使IgG的分泌,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协同地促进粒细胞及红细胞系祖细胞的集落生长,并刺激肥大细胞的增殖。
IL-4对巨噬细胞所产生的IL-1, TNF和PG-E2起负调节作用,提示它具有抗炎作用。
IL-5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所产生,分子质量为18 ku,主要促进嗜伊红细胞组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IL-6可由纤维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所产生。
IL-1、TNF-a, PDGF、病毒感染、双链RNA及c AMP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IL-6。
白介素的功效与作用
白介素的功效与作用白介素的功效与作用白介素,又被称为干扰素-γ,是一种免疫调节蛋白,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
它在机体抵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介素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感染作用1. 抗病毒:白介素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巨噬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白介素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乙型疱疹病毒等病毒的复制。
此外,白介素还可增强T细胞的抗病毒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反应。
2. 抗细菌:白介素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和杀伤细菌的能力。
巨噬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释放一系列杀菌物质,如过氧化氢、一氧化氮等,从而杀伤细菌。
此外,白介素还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活化,提高机体对细菌的免疫力。
3. 抗真菌:研究发现,白介素在抗真菌感染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白介素可增强巨噬细胞对真菌的吞噬和杀伤作用,提高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
此外,白介素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对真菌的免疫反应。
二、抗肿瘤作用白介素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多种作用机制。
首先,白介素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即通过刺激肿瘤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其次,白介素可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等,增强它们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高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力。
此外,白介素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增殖,阻止肿瘤发展。
三、免疫调节作用1. 调节细胞免疫:白介素可促进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增强T 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
此外,白介素还能增加B细胞的抗体产生,促进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
2. 调节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感染和损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对机体造成损害。
白介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调节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保护机体免受过度炎症反应的伤害。
3. 抑制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是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现象,会引起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白介素,全称为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信号分子。
它们起到调节和调控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对于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和抗病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介素的作用和功效,包括免疫调节、炎症调节、抗肿瘤等方面。
一、免疫调节白介素是一类免疫细胞产生的分子信号物质,能够调节和调控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具体来说,白介素可以促进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调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此外,白介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的平衡,维持机体免疫稳态,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和自身攻击,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
二、炎症调节当机体受到各种刺激和侵袭时,免疫细胞会释放白介素,调节和控制炎症反应。
白介素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强它们的吞噬和杀菌能力,促进炎症局部的清除和修复。
同时,白介素还可以调节和控制炎症的过程,防止炎症过度扩散和持续,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康复。
三、抗肿瘤白介素在抗肿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它们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和清除。
同时,白介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阻断肿瘤血液供应,从而发挥抗肿瘤的功效。
此外,白介素还可以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四、其他作用除了免疫调节、炎症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白介素还具有其他重要的作用。
例如,白介素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于提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白介素还能够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和发育,参与神经传递和调节。
还有一些特定的白介素,在肠道免疫、皮肤免疫和粘膜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综上所述,白介素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炎症调节和抗肿瘤作用,对于维持机体免疫稳态、抗病和保持健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免疫调节,它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应答,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和自身攻击。
白介素的正常值范围
白介素的正常值范围引言白介素(Interleukin,简称IL)是一类细胞因子,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对调节免疫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白介素在机体中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因此了解白介素的正常值范围对于评估免疫功能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白介素的正常值范围。
白介素的分类根据功能和来源的不同,白介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型,常见的白介素包括: 1. IL-1家族:包括IL-1α、IL-1β、IL-18等。
2. IL-2家族:包括IL-2、IL-4、IL-7、IL-9、IL-15等。
3. IL-10家族:包括IL-10、IL-19、IL-20、IL-22等。
4. IL-12家族:包括IL-12、IL-23等。
5. IL-17家族:包括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也称为IL-25)等。
6. 其他:包括IL-6、IL-8、IL-21等。
白介素的生物学功能不同类型的白介素在机体中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 1. 免疫调节:白介素可以促进或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2. 细胞信号传导:白介素通过与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控。
3. 炎症调节:一些白介素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炎症的发生和消退。
4. 组织修复:某些白介素参与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白介素的检测方法为了评估白介素的水平,可以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常见的包括: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反应,测定白介素在体液中的浓度。
2.流式细胞术:利用特定标记的抗体与细胞表面的白介素受体结合,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结合的信号强度来评估白介素的水平。
3. 聚合酶链反应(PCR):通过扩增白介素基因的特定片段,测定基因的表达水平,间接反映白介素的产生量。
第五章白介素
121 TRP ILE THR PHE CYS GLN SER ILE ILE SER THR LEU THR 133
白细胞介素-2的氨基酸序列
1.IL—2受体
白介素-2受体(IL-2R)为异多聚糖蛋白,分 子量约140kDa,由三条链组成。
其中α链55kDa, IL-2Rα链是IL-2 特异的,只 与IL-2结合;
由于 IL-2R 具有多种形式,故结合IL-2的亲 和力也不同。
α链和β链亲和力低,不能传导信号,单独γ 链也不能结合IL-2 ;
α/β异二聚体是IL-2R主要存在形式,具有 高亲和力,但易解离;
β/γ异二聚体具有中度亲和力,
α/β/γ链三聚体具有高亲和力,且不易解离, 故能有效地传导信号。
41 THR PHE LYS PHE TYR MET PRO LYS LYS ALA THR GLU LEU LYS HIS LEU GLU CYS LEU GLU
61 GLU GLU LEU LYS PRO LEU GLU GLU VAL LEU ASN LEU ALA GLN SER LYS ASN PHE HIS LEU
主要细胞来源
主要生物学功能
临床应用
参与病理作用的疾病
单核-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血管内 皮细胞
活化的Th细胞
激活B细胞和T细胞,促进造血,作用 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吸收过程
促进T细胞和B细胞增殖,增强NK活 性,诱导LAK细胞产生,促进造血形 成、巨核细胞分化及肥大细胞增殖
抗感染,放射保护 效应
炎症,参与类风湿性关节 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糖尿病的发病
β链70~75kDa, IL-2Rβ链属于造血因子受体 家族,与EPO、 IL-4、 IL-3、 IL-7、GM-CSF、 生长因子和催乳激素等受体相似,可与 IL-15 结合;
白细胞介素的名词解释
白细胞介素的名词解释
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内的白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白细胞介素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促进炎症反应、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
以下是白细胞介素的一些常见类型及其功能:
1. 白细胞介素-1(IL-1): IL-1是一种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够引起炎症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并吸引其他免疫细胞进入炎症部位。
IL-1还能激活T细胞和B细胞,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白细胞介素-2(IL-2): IL-2是一种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是T细胞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
IL-2还能促进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3. 白细胞介素-4(IL-4): IL-4是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刺激抗体产生。
IL-4还能够促进Th2细胞的分化,并抑制Th1细胞的活性。
4. 白细胞介素-6(IL-6): 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分化。
IL-6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并在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仅仅是白细胞介素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白细胞介素,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复杂而重要的调控作用。
白介素的概念
白介素的概念白介素(interleukin-1)是一类由白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人体内有两种白介素-1,分别为白介素-1α(IL-1α)和白介素-1β(IL-1β)。
白介素-1起源于细胞核,可溶于细胞质中,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
它是一种多肽,能够参与炎症反应、发热、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白介素-1还具有促进胸腺细胞生长、调节淋巴细胞活性、参与骨髓造血和肝脏功能调控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白介素-1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调节炎症反应。
当机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感染或组织损伤时,白介素-1会被免疫细胞产生并释放,引起血管扩张、组织渗出及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增加炎症反应的强度。
这一过程有助于吸引其他免疫细胞到达感染或损伤部位,对抗病原体或修复损伤组织。
然而,过度的白介素-1释放也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引发一系列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乳腺癌等。
除了调节炎症反应外,白介素-1还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到重要作用。
在细胞因子的调控下,白介素-1可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和分化成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白介素-1还能够影响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扩散和活化,进一步提高免疫应答。
白介素-1还在造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骨髓造血过程中,白介素-1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形成各类成熟的免疫细胞。
此外,白介素-1还能够调控肝脏功能。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损伤时,肝脏会释放白介素-1,通过调节肝细胞的功能,参与炎症过程的调节和修复。
总体而言,白介素-1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增强炎症反应的强度,引导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提高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然而,过度的白介素-1释放可能导致炎症反应的持续和加重,从而引发炎症性疾病。
因此,对白介素-1的研究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炎症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方法。
近年来,科学家对白介素-1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细胞因子之白介素家族
细胞因子之白介素家族简介
1.概述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
目前至少发现了38种白细胞介素,是一个大家族,各种白介素细胞因子已被研究用于治疗和用于感染性疾病,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免疫缺陷的条件下刺激免疫系统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暴发性感染的情况下可以抑制过度免疫激活的能力。
这说明白介素有着可以使“免疫力”上升或者下降的作用,正可谓是“利弊相绕”。
2.作用
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细胞、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白介素有白介素2和白介素11,白介素2具有抗肿瘤细胞的作用,常用于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
3.家族命名
1976年Morgan等在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首次发现有一种能促进和维持T细胞体外生长的因子,并称其为T细胞生长因子(TCGF)。
为了避免命名的混乱,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会将免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在名称后加阿拉伯数字编号以示区别,例如IL-1、IL-2...,新确定的因子依次命名。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简称IL)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可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多种作用。
它主要由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分泌,并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到调节和调节作用。
以下是关于白介素的作用和功效的详细介绍。
1. 免疫调节作用:白介素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增强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白介素还能够促使免疫细胞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作用,协同完成免疫反应。
2. 抗炎作用:白介素在炎症过程中具有抑制和调节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白介素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调节炎症反应的信号传导来实现。
3. 免疫增强作用:白介素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感染和肿瘤的能力。
它能够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促进T 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4. 抗肿瘤作用:白介素对肿瘤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白介素还可以促进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因此,白介素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5. 促进组织修复作用:白介素在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促使造血细胞和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白介素还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6.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白介素不仅在免疫系统中起作用,还可以对神经系统发挥调节作用。
它在神经系统中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导,参与脑功能的调节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
7. 其他作用:白介素还具有其他多种作用和功效,如调节代谢、影响纤维化过程、调节血管通透性等。
它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展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总之,白介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效。
白细胞介素分类
白细胞介素分类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白细胞介素可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将详细介绍白细胞介素的分类。
一、按来源分1.淋巴细胞来源的白细胞介素淋巴细胞来源的白细胞介素主要包括IL-2、IL-4、IL-5、IL-6、IL-7、IL-9、IL-10、IL-13等。
这些介素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产生,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和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等作用。
2.单核/巨噬细胞来源的白细胞介素单核/巨噬细胞来源的白细胞介素主要包括IL-1α、IL-1β、IL-12和TNFα等。
这些介素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具有促进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杀伤力等作用。
3.粒子源性白细胞介素粒子源性白细胞介素主要包括IL-3、IL-7、IL-15和GM-CSF等。
这些介素主要由骨髓细胞产生,具有促进造血和增强免疫杀伤力等作用。
二、按功能分1.促炎性白细胞介素促炎性白细胞介素主要包括IL-1α、IL-1β、IL-6、IL-12和TNFα等。
这些介素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增强免疫杀伤力,对于抵御感染和肿瘤有重要作用。
2.抗炎性白细胞介素抗炎性白细胞介素主要包括IL-4、IL-10和TGFβ等。
这些介素能够抑制免疫应答,减轻自身免疫反应和过度的炎症反应。
3.增殖分化类白细胞介素增殖分化类白细胞介素主要包括IL-2、IL-3、IL-4、IL-5、GM-CSF和G-CSF等。
这些介素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调节造血过程。
4.趋化因子类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类白细胞介素主要包括IL-8和MCP-1等。
这些介素能够引导免疫细胞向感染或损伤部位集聚,促进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
三、按受体分1.γ链共享受体介素γ链共享受体介素主要包括IL-2、IL-4、IL-7、IL-9、IL-15和IL-21等。
这些介素的受体均含有γ链,是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信号分子。
2.单独受体介素单独受体介素主要包括IL-1α、IL-1β、IL-6、IL-12和TNFα等。
白介素分类及功能
白介素分类及功能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
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因最初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故而得名。
白介素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以及造血等。
白介素是由免疫系统细胞所分泌的可溶性蛋白质,一共有18种白介素,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其中,白细胞介素-1(IL-1)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具有免疫调节、局部抗炎以及诱使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
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诱生抗体和依赖巨噬细胞杀伤活性等功能。
白细胞介素-3(IL-3)具有刺激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
白细胞介素-4(IL-4)是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多功能调节蛋白,主要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和抗寄生虫免疫。
白细胞介素-5(IL-5)主要由T辅助细胞2型细胞产生,主要功能是刺激嗜酸粒细胞分化成熟和活化。
白细胞介素-6(IL-6)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具有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合成抗体等功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白介素的医学书籍或者咨询医生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
白介素的作用与功效白介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属于细胞因子家族,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调节因子。
它在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白介素可以刺激和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抗炎反应,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本文中,将着重介绍白介素的作用机制和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功效。
白介素作用机制白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小蛋白质,主要包括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等。
它们在免疫细胞之间通过结合相应的受体进行信号传导,发挥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作用。
白介素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应答,增强细胞毒性作用对抗病原体。
例如,白介素-2可以刺激T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增加细胞对病原体的杀伤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而白介素-4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抗体的生成,增强机体的抗体免疫反应。
此外,白介素还可以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
在炎症过程中,白介素能够调控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引导炎症反应的发展。
一方面,白介素可以促进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加剧炎症病变。
另一方面,白介素也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双向调节的作用使得白介素在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白介素的功效1. 免疫调节作用:白介素作为免疫系统的调节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刺激和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因此,适量的白介素补充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病有着积极的功效。
2. 抗炎作用:白介素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促进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引导炎症反应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在一些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适当调节白介素的水平可以缓解炎症病变,减轻症状,有助于炎症的恢复和康复。
白细胞介素的分类和作用
白细胞介素的分类和作用背景及概述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
由于最初发现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自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所以由此得名。
IL现在是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IL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是淋巴因子(1ymphokins)家族中的成员,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
研究者在对免疫应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各种刺激物处理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存在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就以测得的活性进行命名,十几年陆续报道了近百种因子。
后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以往许多以生物活性命名的因子实际上是能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同一物质。
分类【1】【2】1. IL一2IL一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能够促进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B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增强NK细胞、单核细胞的分裂增殖,还可促进其他细胞因子如IFN的分泌.增强抗原提呈作用,是调节机体免疫的重要因子。
在抗肿瘤、抗毒素、免疫调节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1L一2主要由T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系产生。
Morgan等(1976)首先在PHA刺激的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发现了鼠的IL-2可促进和维持T细胞的生长,因而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TCGF)。
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会议上正式命名为IL-2。
IL-2是Thl细胞因子,能够活化巨噬细胞,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重组的痘病毒编码的ch IL-2基因可以在体外条件下表达有生物活性的ch IL-2 (rFPV—IL-2),可以通过选择性增加IL-8和IL-2的表达,以激活中性粒细胞,更好地发挥先天效应细胞抗细菌生长的作用。
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Park等。
2009)疫苗免疫时,同时使用IL-2,结果显示保护性免疫有显著增强。
凋亡中白介素
凋亡中白介素【最新版】目录1.白介素在免疫中的作用2.白介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3.白介素在凋亡过程中的功能4.白介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正文1.白介素在免疫中的作用白介素(Interleukin,简称 IL)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生长等生物学过程。
白介素家族包括多个成员,如 IL-1、IL-2、IL-4、IL-6、IL-8、IL-10 等,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共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2.白介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受到严格的调控。
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白介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白介素可以促进细胞凋亡,例如 IL-1、IL-6 和 IL-8 等;另一方面,白介素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例如 IL-10 和 IL-13 等。
3.白介素在凋亡过程中的功能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白介素通过调节一系列信号通路来实现对细胞生死的调控。
例如,IL-1 可以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进而促进细胞凋亡。
同时,白介素还可以调节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如 Bcl-2 家族蛋白、Caspase 家族蛋白等,从而影响细胞凋亡的进程。
4.白介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鉴于白介素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利用白介素来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存所需的白介素,如 IL-6 和 IL-8 等,可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此外,白介素还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疾病。
总之,白介素在免疫、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介素简介
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淋巴因子,它和血细胞生长因子同属细胞因子。
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
白细胞介素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 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特征:白介素2(IL-2)分子量为1.5万的糖蛋白,对T细胞激活及生长有作用。
IL-2主要由CD4+和CD8+T细胞产生,IL-2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不同种属间,IL-2沿种系谱向上有约束性,向下无约束性。
IL-2是参与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因子,并参与抗肿瘤效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白介素对不同细胞的作用
白介素对T细胞的作用
白介素是T细胞生长因子,能使T细胞在试管内长期存活,刺激T细胞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IL-2能增强T细胞的杀伤活性,在体外它与IL-4、IL-5和IL-6一起共同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Tc)的产生,并使其活性大大增强,延长其生长期;在体内IL-2也能增强抗原诱导的TC活性,甚至可以辅助抗原和半抗原直接在祼鼠体内诱导产生TC¬。
由IL-2诱导
产生的TC输入体内后可产生明显抗肿瘤作用,但TC在体内不易存活,如同时再输入少量IL-2,则可明显延长Tc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并增强其抗肿瘤效果。
IL-2并可诱导T 细胞分泌IFN-γ, TNF, CSF等细胞因子。
白介素对NK细胞的作用
白介素可促进NK细胞的增殖,维持NK细胞长期生长。
肿瘤病人经IL-2治疗后,血中NK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IL-2在体内、外都能增强NK细胞活性。
在体外,IL-2于短时间内就可使NK细胞活性增强。
肿瘤病人经IL-2治疗后NK细胞活性变明显增强,且有累积效应,即随着IL-2剂量的增加和疗程的延长,NK细胞活性亦因之不断增强,IL-2并能矫正NK细胞活性低下状态,使之恢复正常或超过正常。
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其中10%是NK细胞),经IL-2培养后具明显的细胞毒作用,以此输回给病人治疗白血病。
IL-2还能促进NK细胞分泌IFN-γ,增加其表达IL-2R+亚基等。
白介素对LAK 、TIL细胞的作用
白介素可促进LAK, TIL细胞的体外存活、扩增及活化LAM(即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
LAK是淋巴细胞与IL-2接触后产生的一种具有高效抗肿瘤效应的杀伤细胞,只有在IL-2的存在下LAK才能产生,亦只有在IL-2存在下,LAK才能发挥其效果。
实验证明,淋巴细胞经IL-2培育后所得LAK细胞的活力,比不加IL-2培育的强100~1000倍,而且LAK只识别肿瘤抗原,对宿主正常细胞没有影响。
LAK与IL-2合用,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LAK与白介素合用治疗肿瘤虽取得了临床效果,但在制备LAK时须抽取病大量周围血单个核细胞,须多次回输并伴用大剂量IL-2,价格昂贵且毒副作用大,于是人们极力寻找一种抗肿瘤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方法于1986年从实体瘤组织中分离到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 ),在体外经IL-2激活可大量扩增,并对肿瘤细胞具高度杀伤作用,其体外杀伤肿瘤的效果比LAK强50~100倍,并仅须伴用少量IL-2就可发挥明显抗肿瘤效果,毒副作用小。
白介素对B细胞的作用
白介素可促进B细胞表达IL-2R,促使B胞增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并刺激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
近年发现,重组IL-2可刺激某些中枢神经细胞的生长和成熟,并作用于
吗啡肽受体,产生镇痛作用。
有关白细胞介素一2 (IL-2 )的调节免疫作用
白介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白介素的抗肿瘤作用除与LAK, TIL有关外,还与其诱导NO的产生有关。
实验发现对LAK无效的Meth A小鼠皮肤癌,用IL-2治疗可见存活期延长,且小鼠尿中NO2¬¬¬-含量较对照组高8倍;如同时应用NO 诱导抑制剂L-NMMA,使尿中NO含量下降60%,同时使IL-2组的存活期大大缩短,提示IL-2诱导NO合成,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