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掌握风景写生的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风景写生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2. 风景写生的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3. 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教学视频、风景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
3. 实践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幅风景写生创作。
2. 课后作业:收集身边的风景素材,进行一幅风景写生创作,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风景写生创作。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 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风景写生的概念和构图方法。
2.掌握油画、水彩等材料的使用方法。
3.通过风景写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色彩感觉。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美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2.培养学生观察、创造和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风景写生的构图方法。
2.不同材料的使用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风景写生,教学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引入1.介绍风景写生的概念和意义。
2.展示一些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
3.调查学生对风景的认识和喜好。
第二课时:构图方法1.介绍风景写生的构图方法,包括前景、中景、远景的构图方式。
2.演示构图方法,让学生模仿练习。
第三课时:材料准备与使用1.介绍油画、水彩等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材料进行风景写生练习。
第四课时:实景写生1.到户外进行风景写生实践。
2.教师现场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第五课时:作品展示和评价1.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教室中,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交流。
2.老师进行评价,详细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构图和材料使用方法。
2.实践法:通过实景写生和作品创作,落实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3.评价法:通过评价和展示,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的整体协调性和精神内涵。
五、教学评价1.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创作。
2.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3.教学自评: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运用和细节描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自然风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介绍风景写生的历史、意义和基本技巧。
2. 现场写生实践: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进行现场写生,实践所学技巧。
3. 作品欣赏与评价:欣赏优秀风景写生作品,学习其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构图技巧、色彩运用和细节描绘。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表达个人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优秀风景写生作品集。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风景写生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知识讲解:介绍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强调构图、色彩和细节描绘的重要性。
3. 现场写生实践: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 构图- 色彩- 细节描绘- 作品欣赏与评价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每位学生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
2. 小组作业: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幅大型风景写生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风景写生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和技能。
通过观察自然、实践绘画,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绘画技巧,还能够增强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创意,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重点细节:现场写生实践详细补充和说明现场写生实践是本教案的核心环节,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体验风景写生的全过程。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风景写生人 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风景写生人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写生人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出符合题材需求和审美要求的风景写生作品。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环境、懂得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合理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风景写生作品。
2.难点:引导学生整合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掌握人物、景物的比例关系,使之自然融合。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课前准备1.整理课堂教学材料。
2. 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忆“风景画”、“人物画”和“风景写生”等概念,并介绍“风景写生人”的定义和特点。
2.展示多组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和感受。
3. 讲解技法1.引导学生观察风景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人物和景物的比例关系。
2.讲解线条、明暗、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的表现方法,以及谷物、叶子、石头、屋顶和树木、花草、小溪、桥梁等风景要素的表现技巧。
4. 创作实践1.学生根据题材需求和创意,选择合适的创作媒介(如铅笔、水彩、油画、版画等)和创作表现方法(如填色、拓印、铅笔素描、水彩画等)进行创作。
2.教师在课前和创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关注学生的线条、明暗、色彩等表现方法是否合理、完整、准确、生动。
3.课堂练习:学生快速画出自己所见一张背景图案,在一定的时间内,家教老师在图画中登上飞机在篮子中统计,错一格扣一分,最终得分高的学生给大家讲述自己的呈现策略。
5. 课堂评价1.学生展示风景写生作品。
2.学生相互评价和点评,教师进行终评,以促进学生成长。
6. 课后作业1.创作题目:风景漫步-感悟秋之韵(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见所想,用自己擅长的创作方式,表现“秋之韵”等主题,作品不少于一页的篇幅)。
2.学生作品上交,教师进行点评,并布置下一课内容。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创设的“风景写生人”主题,旨在教育学生通过观察自然和人文环境,了解风景写生人的定义和特点,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出符合题材需求和审美要求的风景写生作品,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注环境、懂得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2014秋)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可视为前两节课的延续,既可以作为“近大远小”的实践,又可以作为对“线”造型能力的举一反三。
而本课所增加的内容也一目了然——取景框。
在“学习要求”中虽然提到了自制取景框,但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取景框更为重要。
这其实涉及“构图”问题。
和“焦点透视”一样,其实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死知识,而是借助取景感受和体会“构图”对作品的重要意义。
所以在“学习提示”中特别强调“注意主体突出,线条组织疏密有序”。
二、教学目标了解风景写生的题材,学会如何制作取景框,并能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能够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学会如何运用线描进行风景写生,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够独立地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通过写生的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捕捉物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取景框,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运用取景框,选取一处风景进行线描写生。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播放图片教师语言:同学们好,课前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风景。
(播放图片)教师语言:大家都很喜欢美丽的景色,你们想不想把美丽的风景画出来呢?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风景写生。
(出示图片)课题:《风景写生》(二)讲授新课1. 风景画的文化教师语言:风景写生是一种常见的风景画表现手法(1)中国风景画代表人物有吴冠中(出示图片)、傅抱石(出示图片)(2)西方风景画代表人物有霍贝玛(出示图片)、戈延(出示图片)2.风景写生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语言:风景画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装饰作用(出示图片)、艺术展览(出示图片)、收藏价值(出示图片)3.写生的主题教师语言:每一幅风景写生作品都有一个突出的主题,接下来我们欣赏一些风景写生作品教师提问:同学们边看边找出有哪些风景写生主题呢?(出示图片)教师总结:风景写生的主题有很多,例如:山石风景写生、建筑风景写生、森林风景写生、海洋风景写生等,各种风景都可以进行写生的艺术创作。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风景写生》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不同类型的风景写生实例以及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欣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风景写生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观察自然风景,将其生动地表现在画纸上。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示范法:教师示范风景写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3.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风景写生实践。
4.欣赏法:欣赏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课件: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
3.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展示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艺术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风景写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风景写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讲解。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风景写生的拓展任务,如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意绘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风景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掌握书法家写生的方法,通过给定的写生素材进行风景写生创作,了解风景画的美感和创作原理。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风景写生创作的技巧和方法2.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的能力3.初步了解风景画的概念和创作原理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写生素材进行创作2.如何突出风景画的主体和构图特点四、教学准备1.画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水彩纸等2.寻找风景写生的素材:可以在校园内或者周边寻找草木清新、山水秀丽的景色。
也可以选择图片或者其他媒介进行模拟创作。
3.大型投影仪或者电视机和计算机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投影仪或者电视机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风景画作品,引起学生对于美的好奇和思考。
让学生感受美的力量和自然景色的美感。
第二步:理论讲解1.什么是写生? > 写生,是指通过专门的方法和技巧对自然界中的物象进行精准的观察和搜捕,从而创作出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
2.风景画有哪些共性? > 风景画通常要表现出空气、光线、色彩和气氛。
用色也要贴近自然现象,总体色调稳重、柔和,具有浓郁的自然美感。
3.如何通过写生素材进行创作? > 在写生创作过程中,要注意选取素材,抓住主体,进行排版,构建氛围。
注意色彩的表现,要以自然为师,并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第三步:实践创作1.给学生分发一些草木清新、山水秀丽的风景写生素材,要求学生用观察素材的方法进行写生创作,并注重素材的主体和构图特点。
2.到户外进行写生创作,寻找自然景色的灵感,从中获取绘画的素材。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风景写生创作。
第四步:互相欣赏学生进行创作之后,进行欣赏和分享,老师可以进行点评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步:总结1.对于创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总结。
2.思考创作过程中的启示与体会。
六、教学反思1.本次课程突出了文化素养与美育的政治立场,启发了学生对自然景色和人文价值的审美观点。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景写生》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写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景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自然风景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
然而,学生在进行风景写生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构图不稳、色彩搭配不当、描绘细节不精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自然风景的美,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合理构图,恰当搭配色彩,精细描绘细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景图片,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实践练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
3.示范:教师进行风景写生的示范,边画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风景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风景写生》和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黑板上展示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简单的风景写生创作。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表现自然风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风景写生的创作方法和步骤3. 风景写生的实践与反思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风景写生的创作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1. 自然风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表现在风景写生中的运用2. 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示范作品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著名的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对风景写生产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以及创作方法和步骤。
3. 示范教学: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风景写生的创作过程。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板书设计1. 风景写生2. 内容:-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风景写生的创作方法和步骤- 风景写生的实践与反思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次风景写生的创作,要求作品能够表现出自然风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2. 作业提交:学生将作品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5课风景写生》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来表现风景的美。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多个实际的风景写生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现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等元素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他们对于自然风景也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
然而,学生在风景写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察方法不准确、表现技巧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描绘风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风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表现风景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观察自然风景,捕捉风景美的能力。
3.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表现风景美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风景写生的技巧和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风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
2.实物:风景写生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绘画工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4.展示工具:投影仪、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他们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来表现风景的美。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风景写生》 人教版
5《风景写生》一.教学目标:1、通过画家及同龄人的作品,了解线描风景写生的表现的方法,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能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学会如何运用线描进行风景写生,抓住主体,分清层次,能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感受生活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取景框选取一处风景进行线描写生。
三.教师准备:屏幕遥控、画笔、画架、课件、粉笔、取景框、八开素描纸、小喇叭。
学生准备:画笔、取景框、课本。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风景写生的线描作品图片)孩子们,为上课做好准备了吗?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去欣赏吧。
(播放风景图片)这景色宜人的风景,老师想把它永远留在记忆里,瞧,老师用的什么方法?(出示范画)。
知道画的哪儿吗?老师表现的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东方明珠。
在这幅画中老师用的造型元素是什么?这些简单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将美丽的风景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这节课我们也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美丽的风景。
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2页看到第五课。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过渡:有许多人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画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1、作品欣赏A、凡高《露天咖啡馆》,第一幅是名家的作品,是荷兰画家凡高为创作而画的速写,取名为《露天咖啡馆》,仔细观察,说出你的发现。
谁想来说一说?画家用灵活多变的线条表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画面让人感到宁静而和谐。
让我们仿佛听到有音乐声从画面中缓缓流出来。
体会画家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画家遵循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绘画规律,表达出强烈的空间感。
B、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发现?第二幅作品画家用线描的形式描绘了一处具有江南风味的街道和小屋。
画家同样遵循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绘画规律,并加强了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
使画面产生节奏的韵律美。
我们再来欣赏一幅我们同龄人的作品。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色彩搭配、光影处理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风景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自然、实践绘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以及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介绍风景写生的定义、历史和意义,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在美术创作中的地位。
2. 构图技巧:讲解如何选择和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和谐、平衡,富有层次感。
3. 色彩运用:教授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何表现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色彩变化。
4. 光影处理:学习如何通过光影的对比和交融,表现风景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5. 实践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或室内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构图的设计、色彩的运用和光影的处理是本节课的重点,这些是创作出优秀风景画作的关键因素。
2. 难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如何将所学技巧灵活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以及如何表达出个人风格和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风景写生作品示例。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或油画颜料、调色板、洗笔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的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风景画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构图技巧、色彩运用和光影处理,通过实例分析加深理解。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或室内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板书设计风景写生提纲: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 2. 构图技巧 3. 色彩运用 4. 光影处理 5. 实践创作作业设计个体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要求运用课堂所学构图、色彩和光影处理技巧。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风景写生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风景写生
课时安排
•课时名称:风景写生
•适用年级:六年级上册
•课时内容:了解风景画的构图、色彩、色调和明暗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风景画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准备
•PPT
•过期贺卡、明信片等材料
•纸张、颜色笔
教学过程
自由练习(30分钟)
1.布置任务:请学生选一张过期贺卡或明信片,用手绘方法进行风景写生。
2.让学生先自由练习,在纸上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构图。
3.让学生将手绘好的板子黏贴在黑板上,分析各自的作品,以及表现出的技巧。
4.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加强对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习和应用(60分钟)
1.教师通过PPT,讲解风景画的构图、色彩、色调和明暗等基本常识。
2.学生在现场进行集体讨论,通过举例讨论出风景画要素和构图技巧,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风景写生。
3.老师把绘制步骤一步步呈现给学生看,让学生一步步跟上老师绘画,并强调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构图的规则和留白,色彩的搭配及细节的表现等。
4.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喜爱风景的写生,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了解了风景画的构图、色彩、色调和明暗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基本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
全面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创作艺术的热情和创造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风景写生》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风景,分析风景的特点和美感。
3. 教授学生风景写生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的运用。
4. 引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风景的能力,教授风景写生的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风景的美,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风景写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构图、色彩和线条的运用。
3. 观察分析:带领学生到户外或者通过图片,观察自然风景,分析风景的特点和美感。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第5课风景写生》2. 内容: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观察自然风景、实践操作、作品展示。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风景,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
2.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本课所学的构图、色彩和线条的技巧。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观察自然风景,让学生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风景的美,教授风景写生的技巧,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分析”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进行风景写生前的重要步骤,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理解和感受,进而影响他们作品的深度和表现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风景写生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画的概念和基本构图原则。
2.能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有空间感的风景画。
3.能欣赏美术作品,增强艺术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素描的基本技法。
2.基本构图原则。
三、教学难点1.着色技法和感觉表现的练习。
2.把握风景画的整体情感,理解题材的内涵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观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分析其中的构图、色彩、主题等元素。
2.独立绘画、小组合作绘画和同桌互相评价,相互学习进步。
3.实地练习和生活体验融合。
五、教学内容1.入门引导:介绍风景画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这种美术题材的特点和意义。
2.基础练习:讲解素描技法,手绘简单的自然界元素,如树、云、山、水等,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组合演练: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风景、照片等,让学生练习构图和颜色表现,提高作品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4.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到户外或室内进行风景写生,并带回实物图片、拍摄照片或手绘素描,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展示一些著名的风景画作品,如康定情歌、黄果树瀑布、日落西山等,引导学生对风景画有初步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第二步:基础练习1.简单素描练习:向学生介绍素描技法,感性认识物体形体和色彩的规律。
以树、云、山、水为主要素材,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让学生对物体的形体、轮廓、质感、阴影等方面的特征有一个基础认识。
2.形体组合练习:合理组合构图元素,进行空间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和表现能力,理解自然界的构造和变化,通过组合创意化的构图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着色表现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色彩表现技法,提高作品的层次和质感,增强物体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三步:综合练习1.观察生活场景:组织同学们到校园外和家附近,进行风景写生,切身体验自然风光,深化对风景画的感性认识。
2.实地练习:对学生的风景写生作品进行点评,让同学们相互学习、交流和分析,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把握画面氛围、表现画面细节、诠释画面主题和情感。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5课风景写生》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风景写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自然景物,并用画笔将其表现出来。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技巧,如勾勒、渲染、晕染等,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风景图片供学生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在风景写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察不细致、表现手法单一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自然景物,启发他们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来表现风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自然景物,并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来表现风景。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自然景物,启发他们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来表现风景。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风景图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对这些风景的感受。
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绘画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技巧,如勾勒、渲染、晕染等。
同时,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进行风景写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自行选择一个风景进行写生。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一、教材分析该课程是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第5课,“风景写生”,属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进行景物写生,了解风景画的构图要素,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画的构图要素和基本技法。
2.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通过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3.1 重点1.掌握画面构图要素。
2.了解风景画的表现方法和基本技法。
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画面表现能力。
3.2 难点1.如何把握自然风光的细节和特点,进行写生创作。
2.如何运用光影和色彩,表现出景物的光影效果和氛围。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4.1 教学内容1.风景画的构图要素。
2.风景画的表现方法和基本技法。
3.风景写生的实践练习。
4.2 教学过程4.2.1 导入环节1.利用课件或者图片,展示一幅风景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幅画的感触和看法。
2.引入本课的主题,介绍写生的概念和目的,并让学生体验一下自然景物。
4.2.2 讲解环节1.提供书本或ppt资料,讲解风景画的构图要素和基本技法。
2.讲解风景写生的实践步骤和技巧,并结合范例和实际操作进行演示展示。
4.2.3 实践环节1.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风景实地采风,进行自然风景的观察和记录。
2.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自己收集到的风景照片或者素材,进行写生创作练习。
4.2.4 展示环节1.让一些学生站出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互动。
2.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并在学校内或者班级内进行艺术展示。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1.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写生创作的基本要求。
2.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意和独特性。
5.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是否能够较好地运用学到的技巧进行创作。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风景写生 人教新课标(2014秋)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楼房高低不同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迅速捕捉物象形神的能力,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
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三、教学策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进行写生与表现,以校园风景写生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实践方向,设计过程围绕校园风景的速写与素描展开探索。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将目光投入校园风光,在校园中选取适当的视角指导学生进行表现,既锻炼学生的构图、画面安排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该课有前两个活动的铺垫,在体验选择、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直接带领学生室外写生,与前两个活动衔接。
四、知识拓展风景写生在我国各大艺术院校的教学中都很受重视,无论是纯绘画艺术专业还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风景写生课程的训练,以自然为师,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
在风景写生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在连绵不断的视野中截取最理想的部分,使之成为一张画的画面,以及怎样进行画面的安排,这就是取景构图。
风景写生教学涵盖着取景构图、色调选定、塑造、修改等众多过程的训练,而取景构图处于最前端,又可以将取景溶入构图的内容,也就是解决:怎样收集最理想的景色进行最理想的安排这一问题。
绘画之别于摄影,就是忠实于自然的同时,又在作品中渗入作者的感受,将感兴趣的,经大脑提炼的景色表现出来,而不是面面具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描绘出自然风光的美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爱护之情,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2. 自然风景的观察与表现: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
3. 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自然风景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风景图片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风景画作,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激发他们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构图的安排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风景写生练习。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风景写生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板书设计1. 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2. 自然风景的观察与表现: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
3. 环保意识的培养:关注环境保护,爱护自然。
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技巧,表现出自然风景的美丽和层次感。
2. 写一篇关于自然风景的观察日记,记录自己在描绘自然风景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风景写生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技巧运用上的问题。
2. 鼓励学生多观察自然,多进行实践,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 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版
在本次《风景写生》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构图方面的掌握程度不尽如人意。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把握画面的整体布局,导致作品显得杂乱无章。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构图原则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逐步提高他们的构图能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风景写生是指在大自然中直接描绘景物的一种绘画方式。它是培养我们观察力和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著名的风景写生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风景写生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绘画技巧表现出自然景物的美。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5课风景写生》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感知自然风景的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2.掌握风景画的构图、色彩、光影等基本知识,提高美术表现技巧;3.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表达个性,勇于实践创新;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交流与分享中提高自己。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3)培养观察力,学会从自然风景中提炼出绘画元素。
举例:观察树木、山川、建筑等不同景物的特点,提炼出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元素。
2.教学难点
(1)色彩搭配与表现:如何运用色彩关系(如对比色、互补色)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突破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不同色彩搭配,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配色方案。
(2)光影处理的细腻度:在描绘光影时,如何把握光线的强度、方向和阴影的深浅。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写生作品,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心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写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风景写生的题材,学会如何制作取景框;
2.能够运用取景框进行取景;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独立创作一幅简单的风景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取景框进行绘画;
2.能够自己构图,画一幅线描风景写生作品。
教学方法:讲解、欣赏、讨论、示范、练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取景框、范画数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播放歌曲Bandari的《snowdreams》,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美景。
学生:听音乐,欣赏美景。
教师:很多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很喜欢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这有几张风景写生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教师展示线描风景作品四幅,带领学生欣赏线描风景绘画作品)
教师:这些风景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看出来了吗?
学生:略。
教师:这些作品都运用了哪些线呢?
学生:略。
教师:略。
(教师出示课题——《风景写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提示。
(教师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自学提示的问题。
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回答,讲解在绘画时要灵活地运用线条,注意线条的轻重、疏密的排列,同时要注意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面对远处的景物要用较虚的线条,近处的景物线条则要实一些。
2.小组合作:制作取景框。
教师出示一张庞大的建筑群的图片,提出问题:当遇到这样多而繁杂的景物时,我们应如何绘画呢?
学生:略
教师小结:首先用取景框选取出最喜欢的一处风景,将最喜欢的建筑或者风景中的主要物体放在画面接近中间的位置,注意水平构图或者垂直构图时,景物的排列以及前后的遮挡关系。
3.师生共同研究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取景框的使用方法。
4.简单的构图方法。
教师:取景时要注意构图,同学知道如何构图吗?
学生:略
教师小结:略。
出示由三种基本构图衍生出来的其他构图。
6.(1)教师课件展示一些风景写生作品;
(2)教师现场展示风景照片及自己的风景写生作品,并做适当讲解。
7.课堂练习: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风景图片,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选自己最感兴趣的风景进行绘画,在绘画构图时应注意取舍,主体要突出。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展评:(1)自评——谈谈自己选取了风景图片中的哪一部分景物,如何进行构图的。
(2)互评——谈谈作品的优点。
(3)师评——教师运用鼓励式的语言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或者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进行小结:只要你用心就能体会到,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
美丽的风景,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拿起画笔,将我们身边的美景表现出来!
(四)拓展阶段
1.请同学们在课下由文学描述或音乐展开联想,创作一幅风景画。
2.请同学们用钢笔或其他绘画工具独立创作一幅简单的风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