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改革类

合集下载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

古今中外改革类------专题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1、中国古代史(1)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奖励军功(受到贵族反对);承认土地私有(得到新兴地主阶级拥护);推行县制(影响最深远);统一度量衡。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494年。

内容: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意义: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世界古代史(1)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有一个宫相叫查理.马特,8世纪,他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的分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2)大化改新:是646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改革,学习中国隋唐制度,使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3、典型题例分析:(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排练历史剧《商鞅变法》,请帮他们找出剧本中的错误()A、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B、秦国人纷纷放弃耕田织布,经营小商品买卖C、一名士兵由于战功显赫,被封官赐爵,赏给土地房宅D、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2)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当时社会性质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D、顺应了历史的潮流(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贵族中的第一等级是()A、公爵B、侯爵C、伯爵D、子爵(4)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什么制度进行的()A、中国秦汉制度B、中国隋唐制度C、西欧封建制度D、美洲封建制度(5)下列改革中改变社会性质的是()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大化改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近代历史上的改革1、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1898年,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世界近代史上的改革(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①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②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③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④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浠水实验高中高三历史组【知识整合】中外历史改革,从社会性质方面来看,可分为奴隶社会的改革、封建主义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三种主要类型。

(一)奴隶社会的改革: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改革。

如周文王改革,使商朝属国周到武王时成为本部强国;齐国的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鲁国的“初税亩”促进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等。

(二)封建性质的改革:1、目的: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2、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1)商鞅变法(2)孝文帝改革3、巩固和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1)庆历新政(2)王安石变法(3)洋务运动(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目的:为了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2、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3)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1)罗斯福新政(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目的:摆脱苏联模式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1)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2)中国的改革开放(五)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2、美国罗斯福新政;3、中国的改革开放【知识综合拓展】一、如何全面认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法1、认识改革的本质和目的改革的本质: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从本质上讲,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

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

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条件下的改革。

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2)整体不适应时,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

古今中外著名改革

古今中外著名改革

古今中外著名改革
一、按时间顺序
七年级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八年级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土地改革 4.改革开放九年级 1.伯利克里改革 2.大化改新 3.查理·马特改革
4.明治维新
5.186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6.列宁新经济政策
7.罗斯福新政
8.苏联改革
9.东欧改革
二、按阶级分
奴隶主阶级:伯利克里改革
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186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苏联东欧改革
三、按影响分
A:导致社会商鞅变法
性质改变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186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B: 未改变性列宁新经济政策
质成功改罗斯福新政
革改革开放。

1、古今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1、古今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三、对改革的认识 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统治。 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统治。 作用: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 作用: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 因此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因此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复杂性: 复杂性: 改革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 改革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 的,充满了尖锐斗争。 充满了尖锐斗争。
古今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 改革: 改革: 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革命: 革命: 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二、古今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古今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走向民主: 走向民主: 梭伦改革 埃及阿里改革 自强御侮 :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富国强兵 : 思想解放:欧洲宗教改革\ 思想解放:欧洲宗教改革\戊戌变法 社会转型:俄国农奴制改革\ 社会转型:俄国农奴制改革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 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 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根本原因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两方面去分析; 两方面去分析; •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看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看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看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看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一、改革的分类:1是否改变社会性质(社会制度):①不改变社会性质(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戊戌变法、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中国改革开放;②改变社会性质(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商鞅变法、大化改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改革性质:①奴隶制性质的改革:管仲改革(中国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

②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

③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二、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一)、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个体农耕生产普遍,生产力大大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其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2.目的:富国强兵。

34.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成功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6.商鞅变法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规律。

(二)、北魏孝文帝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目的: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3.内容:1、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4.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治改革家。

古今中外重要的改革

古今中外重要的改革

基本知识框架
一、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或变法
●中国古代史:
(背景、内容、性质、评价、)
(1)春秋:管仲改革 (2)战国: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宋: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中国近现代史: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十一届三中后改 革 ●世界近现代史: 17-18世纪欧洲封建君主改革(法、俄、普、奥)、(略)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改革……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 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 理由。(3分)
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 对农奴进行的残酷掠夺。(3分) 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份地。(3 分)
2.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两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明治维新的图片:
材料二1898年夏(皇帝)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那段日子称为“ 百日维新”。……但是,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 ( 3 )戊戌变法的失败,阻滞了中国的近代化进 验,他们的法令让内心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他们密谋策 程;明治维新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划,企图废除皇太后和他周围的顽固分子。但是,皇太后却先行一 步,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图片反映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⑶ 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两种结局对两国近代化进程的影 响。
本质内容 (决定)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性 质
世 界 近 代 史
俄国 农奴 制改 革
为了巩固统 (1)自改革法令实施之日起,俄国农 治,缓和阶 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 级矛盾,增 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 强国家实力, 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 避免人民革 (2)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 命的发生, 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 1861年3月3 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 日(俄历2月 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 19日),沙皇 (3)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 亚历山大二 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世正式批准 称之为“赎买”; 并颁布了废 (4)为了控制这些农民,沙皇政府还 除奴隶制的 规定,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 法令。 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时 期
改革 名称
背景/ 开始
内容
影响
性质
中 国 古 代 史
隋文帝 初步建 立通过 唐太宗时, 考试选 进士科逐 唐朝 拔人才 渐成为最 科举 的制度,重要的科 制改 隋炀帝 目;武则 革 时,设 天时,创 进士科,立殿试制 标志科 度。 举制正 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选 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 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 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 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 续了1300多年,直到1905 年才被废除。
时 期
改革 名称
背景/ 开始
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加 强了中央集权) (2)奖励生产;(国富,提高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的特 权;(兵强) (4)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 建制度) (5)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影响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高考必备: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成功原因: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 实力较强大;②改革措施全面、行之有效; ③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积极影响:①改变了封建落后状态,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 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③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 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消极影响: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推行 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
1、洋务运动
背景:①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 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本质上是维护封 建统治的不同道路)。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 防,培养人才。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破产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顽固派的极 力阻挠;洋务派力量分散、有限;没有根本 改变封建制度。 教训:地主阶级改革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 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 发展。
3.建国后我国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 转变
⑴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 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 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 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高速度。 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 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2.战国时期的变法 (1)商鞅变法 背景:①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②新兴地 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 主阶级统治。 主要内容: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②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③奖励军功,按功受爵;④“燔诗书而明法 令”;⑤统一度量衡;⑥废分封,行县制;⑦废除井田制。 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 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 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 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②最高统治者 支持,③措施得当。

古今中外的改革与革命

古今中外的改革与革命

古今中外的改革与革命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改革;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伯里克利改革时间:(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管仲改革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织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影响: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确立霸业。

B、封建性质的改革(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1、目的:富国强兵2、性质:彻底的新兴的主阶级的变法运动3、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4、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影响:(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奕2、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3、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

4、目的:维护清朝统治5、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6、影响: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专题综述:何为“改革”,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中外改革,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

本专题旨在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古今中国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忽必烈改制4、洋务运动5、戊戌变法6、土地改革7、改革开放【世界重大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2、俄国农奴制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4、美国罗斯福新政5、新经济政策6、斯大林模式7、戈尔巴乔夫改革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事件很多,让我们试着给它们分类,如按性质相同,哪些历史改革是一类?1、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洋务运动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3、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专题摘要:一、中国古代史的改革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加快的私田的开垦;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内容及作用: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瓦解奴隶制经济,发展封建经济;②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③奖励军功——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④推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影响深远;⑤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实行法治;⑥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流通。

意义: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列举历史上古今中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变革包括变法革命改革

列举历史上古今中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变革包括变法革命改革

列举历史上古今中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变革<包括变法,革命,改革>列举历史上古今中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变革erot200811级分类:历史话题被浏览607次2013.05.20检举要资料比较齐全的,告诉名字。

例如那些辛亥革命什么的。

xiaodan96908采纳率:47%10级2013.05.20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评价: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4、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①内容与作用:A、理财措施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B、军事措施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C、教育措施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②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③失败原因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④评价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古今中外的改革

古今中外的改革
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那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A.魏国 B.吴国 C.秦国 D.晋国
[09揭阳中考] [09揭阳中考] 揭阳中考
2、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 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基础复习
名称 商鞅变 法 戊戌变 法 改革开 放 罗斯福 新政 背 景 时 间 实施 者 代表 阶级 内容 结果 意义或 影响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1、上述四次改革中,旨在改变社会性质的改 上述四次改革中, 革有哪些? 革有哪些?哪些改革仅是在原有社会制度 内部进行调整? 内部进行调整? 2、上述四次改革取得成功的有哪些?它们 上述四次改革取得成功的有哪些? 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顺应时代潮流;切实可行的措施; 顺应时代潮流;切实可行的措施;强有 力的领导者或推行者;人民群众的支持。 力的领导者或推行者;人民群众的支持。
2011年中考预测 年中考预测
4.20世纪 年代,为了挽救资本主义经 世纪30年代 世纪 年代, 济危机, 济危机,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别采 取了哪两项完全不同的措施? 取了哪两项完全不同的措施?其中美 国采取的措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国采取的措施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法西斯专政和罗斯福新政; 法西斯专政和罗斯福新政;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和调控(国家宏观调控)。 济的干预和调控(国家宏观调控)。
复习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你有哪些感悟?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改革是经济发展、 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改革是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3.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 改革应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 4.改革应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善于借鉴其他国 改革应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 家的经验、实事求是; 家的经验、实事求是; 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5.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创新;青少年要有创新意 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识和革新观念; 识和革新观念; 关注民生, 6.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成果。 关注民生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成果。 (言之有理即可 言之有理即可) 言之有理即可

专题:改革开放

专题:改革开放

专题:改革开放专题五:改革开放,回顾历史上的改革与制度创新XXXXXX1、改革中外改革及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改革开放、俄日改革、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2、开放开放促进社会进步,闭关导致社会落后。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及清朝闭关政策。

外交事业的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坚持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一)、商鞅变法1、目的: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各诸侯国统治者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公元前356年3、改革者:XXX;在位君主:XXX4、内容:①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特权;改革户籍,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地皮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同一怀抱衡。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地皮。

5、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同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XXX改革(1)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2)改革主要措施: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③改鲜卑姓改为汉姓;④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研究汉族的礼法,尊崇XXX,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作用: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三)、洋务运动1、配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

3、起止工夫:19世纪60年代—90年代4、代表人物及阶级派别:中央以XXX为代表,地方以XXX、XXX、左宗堂、XXX洞为代表。

古今中外的改革

古今中外的改革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基础知识】一、古代重要的改革1、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为相进行改革。

影响:使齐国国力强盛,奠定了齐桓公首先称霸的条件。

2、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土地私有,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影响:使秦的国力骤增,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内容:大力推行汉化政策。

影响: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4、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影响:。

5、西欧的改革。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使西欧最终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19世纪60——90年代的三、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19世纪末戊戌变法。

作用:。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努力发展教育。

作用: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

4、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

内容: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大力发展。

它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最主要探索。

影响: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1954年至1964年期间,改革。

影响: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最终失败。

1985年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的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后来又引起国内经济形式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

4、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点梳理】【总结启示】(1)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制定方针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知识链接]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1、商鞅变法(1)背景:生产工具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相继掀起变法运动。

(2)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2)时间:5世纪末。

(3)内容: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实行汉制。

(4)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3、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2)时间:1898年。

(3)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

(4)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政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4)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概况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古今中外重要改革

—古今中外重要改革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改革)【促进社会发展,加快北方民族融合入的步伐】 清末: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中 国 重 要 改 革
主张学习西方的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 19世纪末:维新变法【1895:公车上书,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君主立宪制) 土地改革:1952年底完成 性质:变封建剥削制度为个体土地私有制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性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对内改革:1979年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宣布改革,全面学习西方。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外 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使美国逐步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成功的经验后来为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总1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古今中外改革类------专题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1、中国古代史(1)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奖励军功(受到贵族反对);承认土地私有(得到新兴地主阶级拥护);推行县制(影响最深远);统一度量衡。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494年。

内容: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意义: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世界古代史(1)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有一个宫相叫查理.马特,8世纪,他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的分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2)大化改新:是646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改革,学习中国隋唐制度,使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3、典型题例分析:(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排练历史剧《商鞅变法》,请帮他们找出剧本中的错误()A、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B、秦国人纷纷放弃耕田织布,经营小商品买卖C、一名士兵由于战功显赫,被封官赐爵,赏给土地房宅D、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2)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当时社会性质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D、顺应了历史的潮流(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贵族中的第一等级是()A、公爵B、侯爵C、伯爵D、子爵(4)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什么制度进行的()A、中国秦汉制度B、中国隋唐制度C、西欧封建制度D、美洲封建制度(5)下列改革中改变社会性质的是()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大化改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近代历史上的改革1、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1898年,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世界近代史上的改革(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①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②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③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④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⑤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⑥影响:俄国废除了农奴制,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2)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①时间:1868年②人物:明治天皇③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④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⑤主要内容: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即废除原有的藩制,设立府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称“皇军”;同时还建立了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

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影响最深远)⑥影响:经过改革,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等。

)3、典型题例分析:(1)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戊戌变法运动影响最深远的是()A.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而传播 B.推动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形成、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2)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法维新②自强求富③民主科学④三民主义A.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3)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C.解放农奴提供自由劳动力D.维护沙皇专制统治(4)以下改革既顺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罗斯福新政D.戈尔巴乔夫改革三、现代历史上的改革1、中国现代史(1)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典型题例①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②下表反映了我国人均居住条件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③2012年是改革开放34周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你知道“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发表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展望未来请你结合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2、世界现代史(1)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美国罗斯福新政:①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前提: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③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④内容: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

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农业,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⑤核心:《全国工业复兴法》。

⑥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而改革。

⑦作用: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3)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

,但从总体上讲,却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4)匈牙利改革:①领导人:卡达尔。

②时间:1968年。

③意义:改革使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家政局也长期保持稳定。

(5)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

②内容:着手进行全面改革,提出了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改革最初全部集中在经济领域,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经济发展每况愈下,市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

政治领域: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

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

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但却没能及时建立起一个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领导机构。

典型题例1、美国最终以民主方式渡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B.坚持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依靠较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成功运用了国家干预政策2、“新经济政策”与“新政”的相似点是( )①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②中心都是调整工业③国家都以法令和政策干预经济④都通过税收政策解决余粮问题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3、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文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 )A.美国政府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B.美国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C.美国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研析]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是指保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个前提,“新应用”则是指国家干预经济。

[答案]D[点评]本题是对学生历史史料处理能力的考查。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A.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B.社会主义应不断进行改革C.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D.社会主义必须保守发展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请回答:(1)材料一发表在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2)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3)罗斯福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在新政中有何体现(4)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1)1933年。

当时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2)“恐惧”指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政治危机。

广大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

(3)把维护资本主义作为实施新政的前提,在此前提下改变胡佛政府的传统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4)没有。

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也就不可能解决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6、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最杰出的改革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①图一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政策名称是什么答:新经济政策②图二人物推行新政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其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对此应如何理解答: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危机的背景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