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大师韩百广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

合集下载

梅花拳简介

梅花拳简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简介梅花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优秀拳种之一,梅花桩是梅花拳的一种功法,传说历史非常悠久。

据《平乡县志》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

据《梅花拳根源经》和《梅花拳传承谱》描述,梅花拳第一代为收元老祖,是一个虚拟的人物。

第二代为江苏徐州张三省,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

前两代均以开法传道为主,且单一相传,影响面非常狭窄。

自第三代邹宏义开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体记载。

梅花拳自邹宏义始,才正式传播于民间。

从历史记载看,梅花拳最晚诞生于明末清初,真正的创始人是当时江苏铜山人邹宏义。

邹宏义原名邹讵亮,字魁阳,幼时客居江苏铜山北街。

明朝崇祯末年,邹宏义拜武林高人张三省为师学习武艺。

历经数载风霜雪雨,邹宏义将张三省传授的拳法与家传武功相结合,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拳法,精心推敲演练,创出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独特拳术——梅花拳。

梅花拳分作桩步五势,宛若梅花怒放;而行步三法,又恰似梅花枝干穿插交错;相传最初多在梅花树下习练,故冠以“梅花拳”之名。

此外,梅花拳还有取梅花在冬天未尽、春天未到之时开放,蕴含先知先觉之意,暗合先备先用之理,达成先发制胜之效。

梅花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强身健体、舒筋壮骨、祛病延年之功效,加之武德高尚,尊大爱小,谦虚忍让,历来深受民众的喜爱,实是中华武术宝库中的绚丽瑰宝。

梅花拳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理和武功两大部分,讲究文武双场结合,文理指导武功,以武强身,以德育人,练功讲究内外结合,形神合一。

从文理层面看,梅花拳强调“未学艺,先知理”。

梅花拳的文理吸收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理论,融合了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等精义妙法,讲究修心养性,炼神炼气,要求练功者身心并练,做到文武兼备。

从武功层面看,练习梅花拳要从基本功开始,主要包括拳法、腿法、腰法、步法等内容。

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

在文理、武功的关系上,梅花拳强调以文养武,以武济文,指导思想和具体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的哲学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

五势梅花桩

五势梅花桩

五势梅花桩梅花桩势(式)①大式(丹凤朝阳)气练丹由站当中,留神细看来人形南来顺他向北往,东来顺他向西行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争力逆进行大势:“大势属金,须涵胸拔背,气敛丹田,静以观动,借劲使劲,或曰顺人之力借人之势也”站大势时两脚后跟应在一条直线上,步型是不丁不八式(不是丁字步,也不是八字步),腿上要三七分力;注意不要做成扑步,两腿使劲往外掰展跨,像做大劈腿。

胳膊要使劲的往外伸,左大势右手要贴在耳后,左手水平伸出拳眼向上,眼睛要顺着左手伸出的方向看出;要有意识拳面一定要平,要紧纂拳头。

做开胯有助于很好的沉气。

顺式(大鹏展翅)单鞭伸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一变昆锤挂裹手,二变豁山锤当先三变手眼身法步,四变扫腿带地盘顺势属水,其变化歌曰:顺势展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手眼身法步等,顺势丁字步,注意:左顺势右手稍高于左手,拳面是水平的两拳眼相对两拳俯握,两臂两肩成一条直线,还有胯一定要正。

顺势变化拗式(二郎担山)拗势伸开似龙形,合肩扣步走西东。

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拗步令人惊。

左翻右转横摆腿,栽锤快锤不留情。

拗势属木,静势则斜身拗步,动作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截步等又为此势中之得意手也;步型为雁型步(初学者脚步可以迈大一点)前腿微弓后腿要蹬直,正胯拧腰,头.左右两拳皆在同一垂直平面内,两拳俯握拳心向下拳面要平。

小式(猕猴攀枝)小势站稳赛如钉,踢点截撞似猴形。

刁拿锁带靠身肘,勾挂踩蹁步法精。

摧腿劈腿迎风腿,上下变转快如风。

小势属火,站开其稳如钉,其变化尤多矣,刁拿锁带踢趟拨缩勾挂踩蹁,摧腿截腿尤为其特长矣,手型和大势一样,步型一脚屈膝提起,一脚屈膝蹲步,提起的脚尖和站立的脚后跟在一条直线上,注意展胯两胯稍大于90度。

小势变化败式(霸王卸甲)败势伸开回头看,左劈右扣随时变。

前后左右撑拨腿,前豁后跳上下翻。

脚打七分手打三,千变万化快为先。

败势属土,千变万化,以快为其母,败中取胜,是其良技也,丁字步,正胯侧弯腰两臂分别斜上.斜下尽力伸展。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老反复吟着一首诗句 : 先 有斌. 当后有天, 匕 似 武当还占
开天 辟地 治世界 , 留下树 木共山川
反复说梅花拳开天辟地已有之。
2起 源 于 西 周 .
据梅花拳 内部经卷 中载 :周 昭二十 五, 古佛生焉 , 居伯 阳后 , 占仲尼先。 昆仑 祖师化 名云盘 , 住昆仑山 , 他创造 了两种 拳, 一种 是梅 花 , 种是八 卦 , 以梅花 一 所 拳在 民间有属昆仑派 的说法 。 3起 源 于 春 秋 战 国 时期 . 在 民间 有 梅 花 拳 起 源 于 春 秋 战 国时 期, 为著名军事 家孙 武子创编 , 故称武子 梅花拳 。 还有 的说起源于公元前 4 7年 , 4 创始人为王秋 白。 4 源 于秦 汉 时期 . 起 起源于秦汉时期 的说法大致有这几
因为梅花拳历来传授严格 .最初只 以家传的形式在民间秘密 流传 。直到明 末清初才在冀鲁豫三省传播开来 。该拳 父传子 、 子传孙 、 又传子 ……父子之 间 孙 密授 。 故称父子拳 。 3梅 花 桩 . 早 期 在 10多 根 桩 子 上 练 功 .又 因 0 它 五 势 成桩 , 名 。 故 4干 支 梅 花 拳 与 五 势梅 花 拳 . 梅花拳演 练桩步 五势 左右对 称 , 宛 如盛开 的梅花 , 花五瓣 , 梅 拳分五势( 、 大 顺 、 、 、 )故名 五势梅花拳 。 拗 小 败 , 桩步按 天干地支分五势 , 宛如梅花开放 , 行步犹 如梅花枝干相连 , 以称 干支梅花拳 。 所 5落地梅 花拳 . 梅花拳早期 在桩上练功 ,由于时代 变迁 , 桩 费时耗物 , 改为地上 练习 , 栽 渐 但保 留了原有的风格与技法 , 故名 。 又有 称落地梅花。讲 究地盘 , 擅长地躺技法 。 6中心 梅 花 拳 . 具体有关 中心梅 的说法不详 .只传 闻中心梅多为蹿跳 蹦跃 . 注重腿法练习 , 中心起势 , 四面 开 花 。 7 心 梅 与 武 子 梅 花 拳 . 穿 穿心梅 与武子梅名 , 二实指一 。 据说 起源于孙武子 . 故称武子梅 , 又因为该拳 套路路线 多呈 “ 字形 , 以称穿心梅 。 中” 所 著名武 师寇 运兴 、 郭力 、 金奎 、 李 贺 平等是其传人 。 8 形 梅 花 拳 . 五 相传起源于宋代杨家以练内外五形 而得 名 。 9义 和 拳 . 在历史上 , 和团原名义和拳 , 义 义和 拳是称 呼梅花拳 的特殊时期 。著名义和 团起 义 领 袖 赵 三 多 ( 花 拳 十 四代 ) 义 梅 起 时恐连 累梅花拳遂将其名改为义和拳 。 1. 子 梅 花 拳 0夫 夫子梅花拳 , 山东菏泽地 区( 是 曹州 府) 对梅花拳 的称谓 。 夫子 , 表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夫 子 梅很 可能 与武 子梅 一样是 由“ 子 ” 音 父 谐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中国梅花桩的来历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中国梅花桩的来历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中国梅花桩的来历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中国梅花桩的来历作者:曹广超来源:菏泽梅花拳官方网站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曹广超/文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武术亦日趋走向成熟,现今我国武术拳种有130余个,而梅花拳就是其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2006年5月,梅花拳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花拳,古称梅花桩,亦称花拳、梅拳、父子拳等,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

对于梅花拳的源名与来历,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始于公元前,有的说源于明末。

祖师也说法不一,有的说始于释佛,有的称之为道家。

有的说它有三千年历史,并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

有的说梅花拳分为落地梅花拳、干支梅花拳、中心梅花拳。

还有的说梅花拳分为穿心梅、干支梅、落地梅、五行梅等。

总之,梅花拳伴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第一节梅花拳源名梅花拳,古称梅花桩,亦称花拳、梅拳、父子拳等,现统称梅花拳。

一、梅花拳名的来历看流传各地的说法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说法。

(1)拳势如梅花梅花拳最初是在一百多根的桩子上练功,其桩步五势一左一右对称练习,宛如盛开的梅花。

梅花五个瓣,梅花拳五个基本拳势,故名五势没梅花拳。

由于时代变迁,栽桩费时耗物,渐渐由桩上改为地下练习,仍保持了它原有的风格特点,故又有落地梅花拳的称谓。

(2)梅花傲霜雪梅花在冬未尽春未到之时早早开放,尽在百花之先,此时正是严冬,它不畏严寒,不惧风霜,笑傲雪原。

此时也是梅花弟子亮拳练功的好时机,梅花弟子要学习它先知先备先用,不怕严寒,不畏阻挠的品格。

(3)梅与(木+某,繁体梅) 煤易梅相传明末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

后清朝统治,一些明朝遗老为反清复明,组成秘密组织梅花门,将煤山之煤易为梅,正好梅字早期写法为(木+某),与煤字偕音并字近,以示纪念。

菏泽地区持此说法,后传入台湾,除了四大节外,还定于三月二十日办节,目的是纪念崇祯皇帝三月十九日吊死煤山(即景山)。

(4)纪念意义据传梅花拳最初是由五位交谊深厚的明代遗民武师集体创编而成,为纪念五位武师取名为梅花拳,梅花花开五个瓣,每瓣分别代表一名武师。

梅花拳大师韩百广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

梅花拳大师韩百广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

梅花拳大师韩百广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文静武动、阴阳相生、浑浑沌沌、生化出个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玄妙境界,引出世代高人寻根究源,探索的奥秘世界。

佛先世而觉、梅先春而开。

梅花拳中的梅花二字则是公开之秘,静能内生妙境,动能外达无极,一动一静,构成了梅花拳完整的文武功法体系,其中之奥妙,是历代阴阳学、兵学及儒释道三教的探究之源,亦是近代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所研究发现的新课题。

梅花拳中的拳术,虽为小道,也是通往大道的难得之术。

武林界有句名言: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则我先动。

这句话说起容易,实用极难,如不得功法要诀则领悟不到“彼欲动则我先动”的妙用,更升越不到“随感而发”和更高的击煞境界。

梅花与桩梅花是五行的变称,桩是梅花拳中一种练功工具,桩功、桩法,具传开天辟地已有之,起源何时,说法不一。

据有文字记载,商汤时期大将造父原是驾驭车夫,得到桩法之后,助商汤王平定天下,时人称车无敌。

桩法兴起于商周,盛行于汉、唐、宋。

南宋末年宋皇赵显被俘,文臣武将有的随主北去,有的隐居民间,桩法也随之秘密在民间生根发芽。

明末清初,邹祖把文武功法、桩阵、阵法、桩位、桩法及拳术、兵械系统整理。

命其名曰梅花拳并传著于世,为了公开传播梅花拳、邹祖立教设规,使之多角度、多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父子不能成师徒,师徒却能成父子,就是其中之一项,不管自身功夫高低、富贵贫贱必须把子女送到同辈人门下为徒,这就是所谓父子拳的真实涵义。

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父传子、子传孙之谬传。

正因有此正确的教育理念,就避免不成器的子孙和无子女者断代失传之弊。

能在众多弟子之中觉察人才,使师徒关系建立在如同父子关系的基础上,代代传承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至今不衰。

梅花拳中的文武功法是历代明君都视为的安邦定国之本。

不像有些文章中说梅花拳是低层民众中流传的小把戏。

梅花拳如没有真正让男女老幼都受到身心的愉悦和脾益之处,就很难在冀中平原发展近百万梅花拳弟子。

行家云:听其人论技理之深浅,便知其人授艺之高低。

梅花拳五势内容

梅花拳五势内容

梅花拳五势内容
梅花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拳法,其五势包括:
1. 落梅势:主要表现为上手蓄力,拳势如落梅花一般轻盈自然。

此势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臂力的协调,以及步法的灵活运用。

2. 豹子势:以模仿豹子捕猎时的迅猛和狡黠为特点。

此势注重速度和爆发力,通过迅猛无比的拳势,以瞬间打击对手。

3. 闪电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为特点,表现出攻击的短暂而强悍。

此势注重力量的迅速释放,拳势短小精练,以快、准、狠的方式攻击对手。

4. 蜂腰势:以蜂腰扎啄的姿态为特点,主要表现为腰腹部的灵活运用和扎击技巧。

此势注重腰力的运用,通过腰部的扭动和蓄势,释放出强大的攻击力。

5. 凤头势:主要表现为形态优美、高挺而有力。

此势注重挺胸抬头,展现自信和威严,通过手势的变化和步法的运用,以控制对手并完成攻击。

以上就是梅花拳五势的基本内容,每个势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击方法,通过练习和研究这五势,可以提高自身的拳法技艺和战斗能力。

梅花拳的起源与流传

梅花拳的起源与流传

梅花拳的起源与流传93年5月我法国、丹麦等国朋友访问河北省广宗县前魏村时,七十多岁的梅花拳第13代传人王孟庚老先生告诉我们“梅花拳开天劈地就已有之”,他念道:“先有武当后有天,俺比武当还占先,开天劈地治世界,留下树木共山川。

”据《梅花拳秘谱》记载“五势梅花桩祖师化名云盘,在西域天盘云程孝县,在昆仑山,因而有昆仑派之称。

”又说“梅拳之始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传云汉时已有之,至今已有百二十余世矣。

”又,《后汉书》记载“汉时已有练梅花桩者。

”87年后我和路遥教授调查梅花桩历史时,冀、鲁、豫广大农村的梅拳弟子们都知道梅花拳的始祖是云盘,从西域传来。

据说梅拳文场弟子们第一次见面时都要问:“你是那边来的?”若答“西边来的。

”就知道他是有修养的自家人,因为梅花拳是西域传来的。

至于近四百多年来梅花桩流传的历史,通过调查我们还是搞清了。

路遥教授说“我们发现了十多种梅花拳辈谱,虽然各省地拳辈谱的记载不尽一致,但从第一辈至第八辈的主要人物所记相同。

第一辈是收元老祖。

收元老祖指谁?没有具体说明。

据梅花拳内部的人说,这是虚拟的人物。

从第二辈开始才有了具体人名,他就是张三省,字登,江苏省铜山县路家团人,后迁到苗家楼村居住。

”第三辈是邹宏义,铜山县北关人。

梅花拳《根源经》上说“张三省是在明朝万历戊子(公元1588)年学的梅花拳,明朝崇祯癸末(公元1643)年归位。

”梅花拳的《皇极宝卷》等经书上都有关于张三省传拳的记载。

该书的后半部《佛说一字根源真经》中就记载着“天真古佛”和“璃呖古佛”临凡普度众生的说教,所谓“天真古佛”系指张三省,“璃呖古佛”系指邹姓师祖。

上述事实就连平乡县后马桩的梅拳弟子们也都知道的,该地邹师祖家女婿的后代田保义家的梅花拳谱,也写的邹宏义是梅花拳第三辈。

根据各地梅拳弟子们的传说及梅花拳内流传的拳谱、经书资料等的记载,梅花拳第二辈张三省和第三辈邹宏义都是江苏省徐州铜山县人,而邹宏义的徒弟,即梅花拳的第四辈宗师除邹宏义的儿子邹文聚外,还有蔡光瑞、孟有德、王西征等,他们都是开州人,即今河南省濮阳市。

梅花拳秘谱!

梅花拳秘谱!

梅花拳秘谱!梅拳之始因年代之久远而不可知,传石汉时已有之,至今已有百廿余世矣。

其内容基本则五势四门架子八方成拳拧拳梅花桩等。

五势为大顺拗小败五势是也。

势如梅树之花叶也,而架子如树之根干河之源泉,惟其变化又为其特长矣,兹分志之。

【以下为架子中行步与桩步的主要练法】架子四门此拳路也,均为四平大架子,包含四门五势八方等,亦是学者必由之路,通俗所谓盘架子是也。

四门为练步之法,内含挤箭躐跳跃等,步熟之后,可任意横走竖撞,拗步斜身,亦可曰走如风,站如钉,仰之则高,俯之则深,进之则长、退之则促,随东就西、声左则右,知己知彼则百战百胜,使敌者如坠入五里雾中而不能辨其方向矣。

五势之变化则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蓄劲如开弓,发劲似射箭。

知宽知窄,随高就低,一气贯穿,刚柔相济,步随身换,气随意发。

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一动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耀如二光。

【在架子中行步可练步法之轻灵、动作之迅疾。

而桩步则练全身之气血、养精气神之合一。

此段,文字寓意极深,应熟记之。

】大势属金,须涵胸拔背,气敛丹田,静以观动,借劲使劲,或曰顺人之力借人之势也。

顺势属水,其变化歌曰:顺势展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手眼身法步等。

拗势属木,静势则斜身拗步,动作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截步等又为此势中之得意手也。

小势属火,站开其稳如钉,其变化尤多矣,刁拿锁带踢趟拨缩勾挂踩蹁,摧腿截腿尤为其特长矣。

败势属土,千变万化,以快为其母,败中取胜,是其良技也。

八方又名谓群步,即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是也。

为交手时应用之步也。

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动似鹄鹰攫兔,静之则如处女守身,绝手乱拳皆包于其中,讲上、中、下三盘。

上盘之用法:刁拿锁带,崩挑劈截,中盘则歙懈柔化,贴身靠打,下盘则钩挂踩蹁、踢镗拨缩、前后扫腿皆包于其中,可搏敌如在迷阵也。

梅花桩览野史阅者可以见之,此为本门独有之特长,他拳之所无,可交手于桩上,遇敌可操必胜之券。

梅花拳五势拳法

梅花拳五势拳法

梅花拳五势拳法五势拳法一、梅花五势拳法根源梅花五势拳法,又称梅花五行拳,五势桩法。

古佛法王老祖分定天地之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宇宙万物定五行,五行的生克制化,维持天、地、人三才的平衡之时,差遣五方佛祖各管一方,有其根源为证。

五方佛排定五方。

古佛世尊为了渡化众生,在世间开展文武大道,按五行之法,命五方佛祖创下了梅花五势拳法。

五方佛各创一势。

太素佛居西方,创下大势;太乙佛居北方,创下顺势;太始佛居东方,创下拗势;太初佛居南方,创下小势;太极佛居中方,创下败势。

五势即有各势的独立性,自成一套法理;又有生克制化整体理法。

其理法奥妙无穷。

梅花拳无极歌混沌一气内外修,梅花功法至根由;穴穴自然虚无静,仙佛还元始已生。

无极势,又称预备势,起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

身要直,含胸拨背收腹,头往上虚领顶劲,下额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两腿自然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微曲,五指并拢,中指贴于裤缝。

眼观鼻,鼻观口,口合心,凝神敛气,内视于心,立于虚空之地,混沌虚无之境。

无极势,默念无字真经,奉请五方佛祖,从虚无中来,虚空中坐定五行方位,佛光普照,整个宇宙光华布满乾坤,充贯身体大小周天,四肢百骇,使虚无之躯充满佛光,在虚无之境,结出丹田圣胎,无极而太极。

梅花太极歌无极孕育太极生,动静开合两仪形;三才四象八卦转,五行六合七星成。

太极势,由无极生太极,意守丹田,运丹田真元二气,转太极生两仪,天、地、人三才合一,两手走太极,左脚回收提起,左手由下往左上划弧走里面,经过右肩,右胸,向下往左,至左前方,臂与肩同高,正好阴阳变化一太极。

同时,右手从下向左,向上走外面经过左胸,左肩,往上至头顶,臂伸直向上,阴阳变化一太极。

同时,左脚向左迈出成大虚步,成左大势。

(一代宗师——王道隆)二、大势大势歌诀大势气弘性属金,生顺克拗妙绝伦;金隐于内鼻通肺,五行第一存其真。

(一)、大势动作说明:1、梅花拳大架大势大势,又名横势、打虎势、扑势。

阴阳之极致 梅花拳

阴阳之极致 梅花拳

本功架子中常有对练和站大圈的习惯,从练拳之初就开始训练密切观察四周,培养”敌微动我先动”、”后发先至”、“东来顺他向西行”技击思维。

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中有“桩步五势”和“行步”。

练拳时“桩步五势”要站桩,要静止不动:“行步”是不断变化的动作要迅速轻灵,这一动一静两种极端的情况要在一个拳路中交替出现,这真是一种奇特的练法。

老师谈起《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据,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运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老师进一步解释,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动为阳,静为阴。

“桩步、五势”中的“大,顺,拗,小,败”五热又与“金水木火土”五行相对应。

五势之变化“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按五行相生相之理不断变化衍生”。

其余如“刚柔”,“起落”,“进退”皆可谓阴阳。

梅花拳“架子”的结构和变化,正是一幅“太极图”的景象。

梅花拳若要练好,就必须在练“架子”时“动静”要互根;“刚柔”要相济;“起落”“进退”要灵利。

这也就是“阴阳不测之谓神”使拳法出神入化变化莫测的道理。

老师的功课,是不论阴晴雨雪,每日三趟梅花功。

一趟下来,快时四十分钟,慢时九十分钟。

老师说,梅花拳不拉一千趟架子下来,入门都不算。

不停重复修习,才有得到智慧的可能。

智慧产生在修习之中。

梅花功的要诀在于一动一静,阴阳之道。

老师称天地日月是最好的老师。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谓之为大自由。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谁都认为自然是好的。

但是,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自然,不十分了解将自然变为不自然的最初的原因。

所以不论在练“架子”或“成拳”中都要一气贯串,一气呵成,不散不乱,内外一体。

自始至终都要练形,练气,练神。

先要“形气合一”再“神气合一”达“精气神一体”即“浑元一气”。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中国梅花桩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中国梅花桩

作者:xx来源:xxxx官方网站xx的历史渊源及传承xx/文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武术亦日趋走向成熟,现今我国武术拳种有130余个,而梅花拳就是其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2006年5月,梅花拳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花拳,古称梅花桩,亦称花拳、梅拳、父子拳等,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

对于梅花拳的源名与来历,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始于公元前,有的说源于明末。

祖师也说法不一,有的说始于释佛,有的称之为道家。

有的说它有三千年历史,并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

有的说梅花拳分为落地梅花拳、干支梅花拳、中心梅花拳。

还有的说梅花拳分为穿心梅、干支梅、落地梅、五行梅等。

总之,梅花拳伴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第一节xx源名梅花拳,古称梅花桩,亦称花拳、梅拳、父子拳等,现统称梅花拳。

一、xx名的来历看流传各地的说法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说法。

(1)拳势如xx梅花拳最初是在一百多根的桩子上练功,其桩步五势一左一右对称练习,宛如盛开的梅花。

梅花五个瓣,梅花拳五个基本拳势,故名五势没梅花拳。

由于时代变迁,栽桩费时耗物,渐渐由桩上改为地下练习,仍保持了它原有的风格特点,故又有落地梅花拳的称谓。

(2)xx傲霜雪梅花在冬未尽春未到之时早早开放,尽在百花之先,此时正是严冬,它不畏严寒,不惧风霜,笑傲雪原。

此时也是梅花弟子亮拳练功的好时机,梅花弟子要学习它先知先备先用,不怕严寒,不畏阻挠的品格。

(3)梅与(木+某,繁体梅)煤易梅相传明末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

后清朝统治,一些明朝遗老为反清复明,组成秘密组织梅花门,将煤山之煤易为梅,正好梅字早期写法为(木+某),与煤字偕音并字近,以示纪念。

菏泽地区持此说法,后传入台湾,除了四大节外,还定于三月二十日办节,目的是纪念崇祯皇帝三月十九日吊死煤山(即景山)。

(4)纪念意义据传梅花拳最初是由五位交谊深厚的明代遗民武师集体创编而成,为纪念五位武师取名为梅花拳,梅花花开五个瓣,每瓣分别代表一名武师。

梅花拳背诵内容

梅花拳背诵内容

面壁歌我大道言面壁非有别件,端叠坐闭双眼如同泰山。

去不追来不想不生一念,恐不视惧不惊不开一言。

无天地无日月无楼无殿,无飞禽无走兽无水无山。

无人相无我相无纷无乱,无寿者无众生无火无烟。

知止定定后静灵光闪闪,如北辰居其所龟息绵绵。

心忘形性忘心真灵不散,静之久忽然的元神出关。

见天地和三光百般景现,这乃是身内道显发外边。

张拙秀才“悟道篇”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尘才动被云遮;断除烦脑重添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份世缘无挂碍,生死涅槃等空花。

大势变化气练丹田站当中,留神细看来人形。

南来顺他向北往,东来顺他向西行。

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争力逆进行。

顺势变化单鞭伸开一条线,四路来人能改变。

一变昆锤挂裹手,二变豁山锤当先。

三变手眼身法步,四变扫腿带地盘。

拗势变化拗势伸开似龙形,合肩扣步走西东。

横走竖撞迎风掌,斜身拗步令人惊。

左翻右转横摆腿,栽捶快捶不留情。

小势变化小势站稳赛如钉,踢点截撞似猴形。

刁拿锁带靠身肘,勾挂踩蹁步法精。

摧腿劈腿迎风腿,上下变转快如风。

败势变化败势伸开回头看,左劈右扣随时变。

前后左右撑拔腿,前劐后挑上下翻。

脚打七分手打三,千变万化快为先。

无字真经(皇极宝卷)展开无字真经,光明变化无穷;通开三关九窍,灭了地水火风;绝了阴阳二炁,鬼神可也难明;里外无形无相,性与虚空相同;观天无人无我,观地无影无踪;不知何处去了,大众听讲分明;定中绝后再醒,玄机变化无穷;动了笙琴细乐,引出无为真僧;亮经台上端坐,取出无字真经;威仪一揽大藏,大地普放光明;照开一十八狱,返坐极乐天宫;荐亡超出三界,见在保得康宁;留下真言咒语,投托天下有情。

父母生前一点灵,不灵只为结成形;成形罩却光明种,放下依然彻底清。

心内观心觅本心,心心俱绝见真心;真心明彻通三界,外道邪魔不敢亲。

邪魔不敢近,梦寐不敢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侵。

气是添年药,心为主气神,要知行气主,便是得仙人。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练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梅花拳

梅花拳

梅花拳梅花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拳法技巧。

梅花拳的特点是优雅、迅捷,以及灵活多变的动作。

它是中国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拳法,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梅花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明清时期。

据传,梅花拳的创始人是明朝时期的武术大师王宗岳,他以梅花为拳法创作的灵感来源,将梅花枝吐蕊、含苞欲放的形态融入到了拳法中。

梅花拳的动作以迅捷、灵活为主,融入了太极拳的柔和和崩折的特点。

其动作包括伸展、腾挪、蹦跳等多种形式,同时具有攻防一体的特点。

拳法中的每个动作都具有自己的含义和用途,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灵活性。

梅花拳的特色还在于它的内涵。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梅花拳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在拳法的演练过程中,更注重意念的运用和内心的修炼。

梅花拳强调的是身心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来培养习武者的意念和意识。

梅花拳的训练过程非常严格和认真,训练者需要不断地修炼和锻炼,才能够掌握技巧和精湛的拳法。

同时,梅花拳的训练也以和谐为核心,注重身心的平衡和稳定,以及维护健康的原则。

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

梅花拳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作为一种武术形式,梅花拳以其华丽的动作和独特的内涵吸引了众多人们的关注。

梅花拳被广泛地应用于健身、文化展示等领域,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梅花拳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是值得称赞的。

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象征着坚韧和美丽的花朵,它在寒冷的冬天中独自怒放,象征着坚持和勇气。

这种精神正是梅花拳所倡导和追求的。

无论是面对生活的困难,还是面对人生的挑战,梅花拳都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不退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梅花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内涵,吸引了无数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梅花拳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了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武术拳种介绍之梅花拳

武术拳种介绍之梅花拳

05
梅花拳文理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梅花拳文理
《梅拳迷谱》
• 中气论 • 中气者,即仙经所谓元阳,医者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之正中。故武备名曰中气。此气
即先天真乙之气,文炼之则为内丹,武炼之则为外丹。然内丹未有不借外丹而成者也。 • 炼形不外阴阳,阴阳不明,从何炼起?仙经之督脉。行于背之当中,统领诸阳经;任脉
• 张从富和他的小架梅花拳继续秉承"天下梅花是一家"传统思 想,所以,梅花拳的大架和小架也并没有因此而分裂,这在 其他拳派中是绝无仅有的。张从富也就成了梅花拳近代史上 第一位改革家。
梅花拳代表性人物
张从富救驾有功,皇上留其在京数日,一日,他来到京城白云观,参拜佛祖后与主 持攀谈起来,很是投缘,言谈中得知主持明道人是邱祖(邱处机)龙门派与自己同宗,一 脉两支。连宗续代,通宵未眠,和守明道人将邱祖 遗 留下来的四十代辈份排谱合续至 一百代。
武术拳种介绍之
•梅花拳
01
梅花拳起源考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梅花拳起源考
• 梅花拳是中国武术之一,梅花拳起始时间,众说不一。有云春秋战国时有 之;有云秦汉时有之;但都无文可考。有文字可考的是流传在平乡后马庄的 手抄本梅花拳秘本《大文底》。该文记载梅花拳起始于南宋末年,开派祖 师是邹宏义,家住江苏徐州府北门外六里朱家桥村。
心浮气者所能入也。昔宋将岳武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 • 第五条:凡入拳堂时,务要沉细,不可喧哗,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着,趋避之内有利害。万
不可视拳脚如戏场,则学习才有进益。
梅花拳代表性人物
• 张从富

梅花拳内功秘要

梅花拳内功秘要

梅花拳内功秘要梅花拳出自禅门,在清初时由洛阳白马寺了静禅师所传,到现在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武功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技击”,就是名闻天下的“梅花拳”,又叫“五形梅花拳”。

是在梅花形木桩上教练技击武术,模仿动物的特异形态练成猫蹿、狗闪、兔滚、鹰翻的轻身绝技,因此,南北驰名。

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流传民间,至今犹存(技击招式以后另作介绍,本文仅介绍内功练法)。

第二:“炼气”,就是现在的气功(以前没有气功这个名称)。

以锻炼呼吸,调整阴阳达到摄生养性,防老防衰,益寿长生的目的。

并有秘功“九转还阳”、“内气循经”、“外气活络”的站桩的静功,配合心身活动的动功,动静结合融为整体成“内在八段功”。

可以防病治病,有病的治病,无病的强身,功效很为显著。

第三:“疗疾”,专治各种慢性病患,顽症宿疾,儿童各病。

用气功点穴,推拿踩法等达到引气入灶,有自养和疗人的功效。

本文介绍的梅花拳武功是以梅花桩炼气的站功与内在八段功,同时锻炼,一气呵成,采取静动结合,内外合一的功法,在气功流派中别树一帜。

既没有深遗奥妙的理论,也没有难记难练的功法。

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老少妇孺,均可学练。

唯一的秘诀,就是要有信心,决心,耐心,恒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三周,即可初见功效,使神智清明,精神焕发,食欲大增,身体舒适,坚持锻炼一百天后,可以大见功效,使气血贯通,循环流畅,经络运行,通顺无阻,身体康健,元气充沛。

第一节梅花桩静功站桩功法一、姿式采取七种动物的特异姿态。

即虎、鹿、猿、狼、熊、鹤、鸡,站桩主要采用虎式,又名虎桩(见图1)。

融合了释门的吐纳导引及道家的周天运行方法。

锻炼前必须神凝气和,胸背端直,两目垂帘、舌舔上、全身放松、形松意紧,深呼浅吸,呼吸必须听其自然。

初作前先搓手心,使劳宫穴血热气升、然后十指交叉如洗手状,使手指根部四缝穴、手指尖端十宣穴,均得到活动舒展。

而后左右两臂徐徐向上平伸、两肘外撑、有如怀中抱树,两手十指张开如虎爪扑人,两虎口(合谷穴)相对、手腕松弛下垂、两脚平行分开站稳、手脚与肩同宽。

梅花拳《百字辈》

梅花拳《百字辈》

梅花拳《百字辈》道德通⽞静,真常守太清,⼀陽来复本,合教永圆明,⾄理宗诚信,崇⾼嗣法興,世景榮维懋,希微衍⾃甯,未修正仁義,超昇雲會登,⼤妙中同贵,聖體全⽤功,虚空乾坤秀,⾦⽊性相逢,⼭海龙虎交,莲開现寳⼼,⾏满丹書诏,⽉盈祥光⽣,萬古续仙號,三界都是親。

梅花拳分为⼤架、⼩架派,赵的⼀派为“六炉⼤架”派,所谓“六炉”,是指坛上摆设的⾹炉数。

第⼀炉敬法王⽼祖,指梅花拳派创世纪传说中代表天地的收元⽼祖,亦称开天祖;第⼆炉⾹敬头(透)天⽼母,亦称⽼⽼太母,即⽆⽣⽼母.《根源经》载,“当初⽆有天地,空⽽⼜空,不离混沌之⽓,⽓内发出⼀位⽆⽣妙⽞,混沌就是头母化出”。

;第三炉⾹敬佛天教主,亦称慈濛祖,慈濛佛天⒀⒀梅花拳传说慈濛祖为古三祖之⼀,《根源经》记载,“说源流根本来三家⽼祖,古三祖⼜六字名号表清;有开天混元祖慈濛佛祖,三家祖六个字不念不成。

”第三炉也有供“均(钧)天教主”者。

以上称“⼤三炉”。

论者据《三教根源妙法经》分析,“⼤三炉”分别代表释、道、儒三教,第⼀炉寓佛;第⼆炉寓道;第三炉寓儒⒁据笔者多年调查研究,各地梅花拳弟⼦“⼤三炉”以外各炉供奉的神佛祖师有很⼤的区别。

道教神仙、佛教菩萨、本门祖师在⾹理上有不同的体现。

据笔者收藏之《梅花拳史料》记载,梅花拳诸宫供奉天神地祗、神佛祖师共52位⒂另据《根源经》记载,其神坛供奉“全佛全祖”\《三教根源妙法经》第32页载:“拜中央紫全塔全佛全祖,发慈悲超度俺⾏道平安”.\⾃然不限于52位。

另据梅花拳资深师⽗所提供的梅花拳《宫阙坛⼝》记载,梅花拳各宫阙供奉有神佛170位。

梅花拳打“黄(皇)醮”、还愿时所供之神佛祖师更为繁杂。

综上所述,义和拳信仰是在“汉教”信仰基础上,融进道教成分,⼜颇具⾃⾝特⾊的多神信仰。

梅花拳⼗七辈。

五势梅花桩韩其昌口诀

五势梅花桩韩其昌口诀

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五势梅花桩⼀直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是韩其昌先⽣根据⽼前辈的⼀些内容归纳、整理、编排出来的⼀个基本的练法。

下⾯养⽣之道⽹为您介绍五势梅花桩韩其昌⼝诀,看看吧。

1、梅花桩开始阶段腰腿功意在舒筋拔⾻,拉伸臂腿肩腰,良才出⾃好根苗,柔韧⾄为重要,⼊门尤需苦练,出功切莫⼼焦,诸般妙法来细描,旨在知其诀窍,压腿拉开韧带,下腰曲体如桥,朝天搬腿脚尖跷,倒踢⾦冠仰跳,踢腿劈叉抡臂,挺胸收腹长腰,收髋挺膝眼前瞧,诸法并皆佳妙。

2、梅花桩⼊门初练套路梅花拳闪转连环运掌,盘旋上下翻飞,远攻近取总相宜,守战攻防凌厉,堪赞梅花掌法,⼒长劲整招奇,⼊门引路筑根基,中有惊⼈绝技。

3、梅花桩基本拳架套路⼲枝五势梅花桩。

五式梅花拳架,⼊门基础⼯夫,⼲枝五式站须牢,三法四门活步,桩法务宜讲究,岂能略懂⽪⽑,三年苦练莫辞劳,潜修能够再造。

4、梅花桩⼋⽅步交⼿⼋⽅步法,果然奥妙⽆穷,乍前乍后任西东,进退全凭主动,猛若惊风卷地,密如乱点芙蓉,乱⼈如坠迷雾中,乘便巧施拳勇。

5、梅花桩眼法破敌双睛似电,眼观六路如神,⼼为元帅⽬先⾏,明察秋毫审慎,眼法通灵运⽤,妙能夺魄惊魂,⽬光炯炯可伤⼈,不怒神威凛凛。

6、梅花桩实⽤技击术法有摔拿踢打,莫如我枝梅花,中华⼤地⼀奇葩,千古流传佳话,打⼿已传歌诀,炼成百句精华,本门绝艺岂虚夸,尽在真招实打。

7、梅花桩打法近战偎⾝靠打,⽅能⼊室升堂,拨崩挤靠妙⽆穷,紧贴粘连不放,敛卸⾝形柔化,任他巨⼒⽆妨,我如明镜彼迷茫,难脱如来佛掌,出⼿定须勇猛,⼼中切勿慌忙,虽临⼤敌莫惊慌,⼀概兵来将挡,拗式栽捶如虎,搬拦挂裹如狼,刁拿锁带杀机藏,来者马翻⼈仰。

8、梅花桩技击腿法⼿打三分脚七,全凭⾜下伤⼈,穿⼼⼀腿⼒千钧,尤胜西拳凶狠,腿法连同步法,⾼低远近皆能,梅花神腿影⽆痕,来者披靡败阵。

远攻最宜⽤腿,凛然威⼒难当,近⾝⽤腿更难防,尤怕膝胯顶撞,⾥合横蹬外摆,迎门直取中堂,扫镗劈腿后撩裆,势势连环⿎荡。

梅花拳文道

梅花拳文道

梅花拳文道作者:中国梅花拳网 | 发表日期:2011-12-20 | 点击:[315]梅花拳派内虽含文道、武道、医道三部分,但特别强调“以武济文,文治武功”,以达“文武合一”。

梅花拳把文理看作是这个武学门派的灵魂,这正是它与其它武术门派截然不同之处。

一个武学门派,何以将文理看得如此之重?文武大道的实质梅花拳是中国古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传承三千年而不断,就是以文化传薪火的缘故。

梅花拳弟子有一句最经典的话就是“拳打脚踢是小技,文理大道通天地”。

这文理大道,指的是其文场代代所相传的“文武大道”。

而这“文武大道”,实质是“文王之道”与“武王之道”的合称,是治国安邦所需秉持的根本。

周易的诞生文王拘而演《周易》,是人所皆知的故事。

文王之所被商纣王所拘,主要是因为作为西伯侯的他,在诸侯国中以仁慈著称,名望甚高,使纣王渐感威胁,被加之罪而囚于羑里城(今河南汤阴县北)。

但在这个地方,他何以能推演出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的《周易》来呢?商易以“坤”为首中国古代有三《易》之说,郑玄《易赞》及《易论》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礼记·礼运篇》记孔子之言:“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

”郑玄注:“得《坤乾》,得殷阴阳之书也。

其书存者有《归藏》。

”熊氏安生曰:“殷《易》以坤为首,故曰《坤乾》。

”(孙希旦《礼记集释》第586页,中华书局版)不难看出,殷“易”重“坤”,实际上是重视土地,在科学还相当不发达的青铜器时期,人们赖以生存的还主要是土地上的收获。

殷商朝代重视土地与耕作,但也导致但其在政治上的功利思想,加上商朝“重神”、“崇鬼”,以及推行王权专制,故不遵守自然的法则,轻视民众的利益与生计,到了纣王时代,已到极至,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将商朝引入灭亡。

文王之道——道与德我们现在知道,周易重“乾”,以“乾”为首卦,一改的殷商之易学中以“进坤”为首卦的先例。

这是因为文王审殷之过,提出“天命”及“德治”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拳大师韩百广
论动静之中的梅花拳
文静武动、阴阳相生、浑浑沌沌、生化出个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玄妙境界,引出世代高人寻根究源,探索的奥秘世界。

佛先世而觉、梅先春而开。

梅花拳中的梅花二字则是公开之秘,静能内生妙境,动能外达无极,一动一静,构成了梅花拳完整的文武功法体系,其中之奥妙,是历代阴阳学、兵学及儒释道三教的探究之源,亦是近代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所研究发现的新课题。

梅花拳中的拳术,虽为小道,也是通往大道的难得之术。

武林界有句名言: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则我先动。

这句话说起容易,实用极难,如不得功法要诀则领悟不到“彼欲动则我先动”的妙用,更升越不到“随感而发”和更高的击煞境界。

梅花与桩梅花是五行的变称,桩是梅花拳中一种练功工具,桩功、桩法,具传开天辟地已有之,起源何时,说法不一。

据有文字记载,商汤时期大将造父原是驾驭车夫,得到桩法之后,助商汤王平定天下,时人称车无敌。

桩法兴起于商周,盛行于汉、唐、宋。

南宋末年宋皇赵显被俘,文臣武将有的随主北去,有的隐居民间,桩法也随之秘密在民间生根发芽。

明末
清初,邹祖把文武功法、桩阵、阵法、桩位、桩法及拳术、兵械系统整理。

命其名曰梅花拳并传著于世,为了公开传播梅花拳、邹祖立教设规,使之多角度、多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父子不能成师徒,师徒却能成父子,就是其中之一项,不管自身功夫高低、富贵贫贱必须把子女送到同辈人门下为徒,这就是所谓父子拳的真实涵义。

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父传子、子传孙之谬传。

正因有此正确的教育理念,就避免不成器的子孙和无子女者断代失传之弊。

能在众多弟子之中觉察人才,使师徒关系建立在如同父子关系的基础上,代代传承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至今不衰。

梅花拳中的文武功法是历代明君都视为的安邦定国之本。

不像有些文章中说梅花拳是低层民众中流传的小把戏。

梅花拳如没有真正让男女老幼都受到身心的愉悦和脾益之处,就很难在冀中平原发展近百万梅花拳弟子。

行家云:听其人论技理之深浅,便知其人授艺之高低。

九宫配天干地支则万物无不在其中,干支五势梅花桩之全称即源于此。

希望有些梅拳弟子,要求其实贵自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装懂是自欺欺人。

外吹捧内空虚一时之新,心中和养六腑益寿延年。

梅花桩(一)以五行定位,加四维,成八卦九宫之象
桩高:三十六寸为标准俗称天罡桩
桩距:由体形大小而定,桩的增高,或压低由功夫大小而定,低桩最为难练,因为练功时头部不能超出桩顶
桩粗:桩顶粗不出脚心,约6-8公分,桩上练功,其目的拉开脚骨关节弹性,增强整体爆发力和达到步法起落精确再配合桩下功法,使其心眼手脚身的五合集中,正合一体的达到高度警惕性和心理反映之灵活性,不管什么名称的梅花桩,如果超出了脚的长度和宽度那于在地面上练功没什么两样,不会练出桩上效果的
桩的奥妙不在桩而在法,桩固而定位、法活而多变。

立桩而演法、法深而变奥。

人练桩乃小术,桩变阵乃大道。

(二)天干、阳中有阴地支、阴中有阳
干支配九宫,便形成多种阵容、古称、万阵之源(三)阵法
又称迷魂阵,迷魂阵不是单一的,它是万阵中具有的灵魂,按天时地利双方兵力而布阵,顺对方攻势
而变阵。

阵,像大海,百川可纳,使对方似洪水决口的攻势化为涓涓细流,淹没在汪洋之中。

拳因形而化、阵因势而变,阵法像拳术一样瞬间万变,布阵容易,变阵难,阵不是按常规去变而是顺应对方攻势而变,并不是只会摆个龙门阵就能征服千军万马,也不是只会点抓拿小术就能横枪立马,玄矣、差矣。

(四)梅花拳五式
五势:五式是梅花拳中基本功法之一,分阴阳五式
一三五七九为阳五式
二四六八十为阴五式
十位数字互相换位便形成了个数理世界,而阴阳五式互相转换再加步法和过渡的间接动作,便生出了无穷的奥妙。

一提起梅花桩,就让人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感,也可能就因有此传说,才引起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重视。

1988年7月下旬北京市梅花桩研究会会长已耄耋之年,正在附近邮电医院住院,在探病期间正好我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王鲜平同志受国际奥委会所托,要中国功夫—梅花桩这个民间节目通过卫星实况传播《空中彩虹,环绕世界》节目录像向世界展示中
国功夫梅花桩,遗憾的是因其他缘故没有把真正的梅花桩展现出来。

第二次是1990年,广州百绝博览会邀请少林寺参加演出梅花桩功夫,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邀请我带桩队去广州演出,我当时因工作忙就派了6个学员扮武僧让师弟魏玉喜带桩队去广州演出。

因考虑有1988年彩虹录像之故,也没把真正的梅花桩展现出来,借此给两次盛会的组织者致以深深歉意。

为了所有梅花桩的爱好者和支持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把中华几千年只有耳闻没有眼见的梅花桩公开传
播于世。

大道至简,文武功法都是以调养生息入手,从自然生理中达成先觉、觉后觉。

大道不像传说的那么繁琐,他与世间万事万物一样,由浅至深逐渐壮大。

梅拳更是如此,按己推人、由表及里、由小及大发展。

梅花拳从自然生理中达到先觉,觉后觉体会出内心的觉悟境界,达成高度爆发和深层的玄妙静境。

人人按法可练,既是有顽症的人若能按法一直坚持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拳术虽有拳中生拳,深达奥机之妙,但也并非高深莫测,有基础的武术爱好者,配上功法训练少则两月,多则半年。

自能领悟其中的诀窍。

祖传梅花度四方,一阳复本道非常。

梅花本是五中武,明五自知梅花香。

所谈仅是文武功法中一隅,有不当之处望同道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